2020年高考历史高分备考策略(共59张PPT)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考前复习备考策略改革归纳和高考分析指导共16张

2020高考历史考前复习备考策略改革归纳和高考分析指导共16张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 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 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 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 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
考查材料内容很多与教材无关,贴近时代主题,材料较 少,一般一到两个,设问形式较为固定单一,一般都是 归纳特点,分析原因和意义等。 从答题依据来看,主要两种形式“根据材料”和“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考点在材料呈现方面的突出特 点是:新材料,新情境;小切口,深层次;篇幅短,信 息多,试题更多的是对小切口材料所依托的大时代特征 和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夯实必修内容对选做题 的解答至关重要。
二、归纳 “改革背景 ”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 2019全国卷 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
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 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 进行改革,最终以 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 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 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 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 渐消亡。 ?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 原因。( 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6分)

2020届新课标高考历史(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课件: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共13张)

2020届新课标高考历史(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课件: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共13张)

范文2020届新课标高考历史(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1/ 9课件: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共13张PPT) 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如何高效备考?相信这是每一位正在备考中的师生都特别关注的一件事。

我们常说效率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财富,但当前的备考中却仍然存在许多低效的备考方法,而它恰恰是阻碍我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

那么究竟哪些现象属于低效的备考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最明显的低效现象表现为两种: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只满足于完成课标内容的教学,认为只要按考纲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即可,至于学生考好或考不好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这种做法主要是对考纲和教材尤其是对高考缺乏认真的研究,只求自我心理安慰,属于完成任务型教学。

二是教学的方法陈旧落后,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方式。

这种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效果的检测,属于填鸭式教学。

而从学生“学”的环节上,许多学生只顾死记硬背知识点,不懂得如何归纳总结,不知道如何系统地理解知识点,缺乏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更不懂对典型错题进行整理分析,不懂得基本的解题方法等。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多位一线教师多年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3/ 9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一、给教师的四点建议 (一)熟悉教材,学会整合取舍。

艺术考生真正的文化科学习的时间非常少,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

要在短短不到四个月内完成这么多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就有必要学会对教材重新整合取舍。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考纲、研究高考。

历史教材无论有多少内容,无论从多少个角度去讲解,都可以按时间顺序切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

三个时期的历史再向下切一点,就是按中外历史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再做第三层细分,每一块都可以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合,如中国古代史就包含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2020年历史高考趋势预测(共63张PPT)

2020年历史高考趋势预测(共63张PPT)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分析法(革命史视角)。 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的关键推手)。 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五种社会意识形态)。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 进行考察。
(为什么广东的经济比较发达?)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
重大史实时间要记熟;如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等 世界和中国历史分期; 世界古代、中世纪5-15世纪、近代 1500-1900年、现代1900年; 中国古代王朝(又可分为封建时代和帝国时代)、近代1840-1949、现代 1949 注意中西对应同期的重要史实: 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罗马与汉唐;中世纪顶峰和宋元;新航路和明清; 工业革命和近代晚清中国;一战和北洋中国; 大危机、二战和国民政府中国; 美苏冷战格局和新中国初期;全球化多极化和改革开放的中国
2-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 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 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 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1-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 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 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 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 第14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59张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 第14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59张

4.内容 (1)为了自强,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如江__南__机__器__制__造__总___局_、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2)为了_求__富__,开办了一批_官__督__商__办__的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 局、上海机器织布局、__开__平__煤__矿_等。 (3)兴办近代教育:洋务派创办了培养_翻__译__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4)筹划近代海防:建成了以_北__洋__舰__队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3)危机解决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_左__宗__棠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 疆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②_1_8_8_4_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西南、东南边疆危机——中法战争 (1)背景: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_越__南__,把 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特别提示]洋务新政的指导思想和性质 (1)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性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西北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1)起因: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 国的侵略。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中央政府,形成 内乱局面。 (2)危机加剧 ①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_阿__古__柏__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 部分地区。 ②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概念阐释〕 (1)商品输出:列强主要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借此 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甲午 中日战争之前,各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主要是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指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 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和办厂权等。《马关条 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主要是资本输出。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性试题专题提升(共12张PPT)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性试题专题提升(共12张PPT)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 性试题 专题提 升(共12 张PPT)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 性试题 专题提 升(共12 张PPT)
三、整理答题步骤
1.表述观点 根据题意和设问的要求,首先整理出材料中的观点。在 整理观点之前要提前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 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 间是什么关系? 例如:拟定论题可以为: 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和困难; 中国现代化的紧迫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 实行有节制的资本主义发展现代化; 计划经济指导下的中国现代化; 弊端从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 性试题 专题提 升(共12 张PPT)
高三历史 开放性试题 专题讲评课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 性试题 专题提 升(共12 张PPT)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 性试题 专题提 升(共12 张PPT)
目录导航
目录 CONTENT
四、思维延伸拓展
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
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
——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12分)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开放 性试题 专题提 升(共12 张PPT)
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
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 答题规律技巧总结(42张ppt)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 答题规律技巧总结(42张ppt)
4、把教材上不熟悉的图片和小字信息过一遍。
5、上一科考试结束后
语文、数学考试结束后,尤其是数学,拒绝讨论,拒绝和任 何人对答案,拒绝回答“考得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考完一科, 丢掉一科。感觉上一科没考好,不必沮丧,争取在下一科将分数 扳回来;感觉考得好,也不要骄傲自满、轻飘飘,高考看的是总 分。立即将所有的思绪集中到下一科考试的准备中去。忘掉那些 你无法改变的,改变那些你能够改变的,这才是我们年轻人做事 时积极成熟应有的态度和素质!
2、时间分配与控制
在考试过程中,你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必须严格控制时间。 过度放松会导致精神放空适度紧张有助于发挥潜能。
文综考试的时间分配极其重要。你的首要目标是 做完所有试题! (1)选择题:50分钟内做完,历史部分在15分钟内完成。 选择题按顺序一次性做完,每小题1分钟左右,难题不超过3分钟,3 分钟还未搞定,猜个答案,做个记号,果断放弃。 35道选择题全部做完后立即填涂答题卡,涂答案时,仔细校对填涂。 (2)材料解析题: 第41题,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考中:
1、用好发卷后的 5分钟
试卷发下来后,千万不要抢着去做选择题,要冷静从容地按先 后顺序做好以下2件事: (1)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写好个人信息。 (2)浏览其它主观题,对各大题难易程度作大致评估,确定 主观题答题顺序。你可以将主观题分学科做:先做哪一科,再 做哪一科?定下来!你也可以从易到难跳着做:先做哪一题, 再做哪一题?定下来!
4.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及时间(四个阶段) 5.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破旧立新;三点) 6.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六个阶段)、特征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的原因
7.新经济政策内容与特征;斯大林模式内容及评价
8.罗斯福新政内容与特征;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内容

【2020高考历史】 简答题解题技巧(优质课件)(共48张PPT)

【2020高考历史】 简答题解题技巧(优质课件)(共48张PPT)

二、卷面的基本要求
1.表述要点化,序号化。 2.书写工整化、段落化。 3.语言学科化、规范化。


如何做到语言的学科化、规范化
1.问题:口语化、文学化、政治化。
2.对策:模仿规范语言。(多背多 练多思,注意固定用词和句式)
三、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
(1)原因背景类 (2)特点变化类 (3)内容措施类 (4)影响评价类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 点。(10分)
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材料中关键组词织句,答转案化
为所学知识) 1、最早利用海洋 →利用时间早
2、边海……远洋航行 →利用范围
3、指南针等远洋航海工具的使用……→如何更好利用
4、发展鱼盐之利……传教 →利用内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参考答案。(8分)
特点: 逐步推行,渐进改革; 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017年全国卷1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 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 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 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 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 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2020年高考冲刺阶段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2020年高考冲刺阶段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齐舜历史大讲堂
国家安全、海洋权益
安徽省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
历史大讲堂
2017年(全国Ⅲ卷) 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
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 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1.(2019·海南高考·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
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
决定旨在( )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齐舜历史大讲堂
生态文明
安徽省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
历史大讲堂
齐舜历史大讲堂
法治意识
安徽省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
历史大讲堂
30.[2018·全国卷Ⅲ]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
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一、填充题:(共 20 分。答案填在题上空白处) 1.我国商朝劳动人民用铜和锡的合金铸造的工具、武器等,称为-----器。它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了新的 水平。 2.唐太宗时,吐蕃首领--- 和--- 结婚,促进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汉藏两族间的关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2019年9月
第一部分
关于2020年山东省高考的若干假说和猜想
关于2020年山东省高考的若干假说和猜想
“全国卷怎么考,我们就怎么考” “题目要小型化” “选修也出选择题,不单独出大题” “不准备题型模式化,要给命题者充分的自由”
第二部分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1、 高考试卷对时空观察、历史解释的考查
(2019卷1)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 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S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L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S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评价
教育部考试中心 |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完善考查途径,提升考核效果 5.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凸显高考选拔功能 6.落实2017年考试大纲调整后的内容要求,引导中学历史教学
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
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
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唯物史观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0年历史高考备Leabharlann 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1. 2017年新课标(修订稿)
◆ 唯物史观:指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 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 史料实证:指对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 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与方法。
2017年新大纲
3.描 述和 阐释 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论 证和 探讨 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1. 2017年新课标(修订稿) 2. 2017年新考试大纲 3. 姜钢关于高考评价的一体四层四翼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唯物史观:指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 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 史料实证:指对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 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与方法。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高考试卷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考查
(2010年山东卷—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 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史料实证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高考试卷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考查
(2018卷1)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
,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 高考试卷对时空观察、历史解释的考查
(2017卷1)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 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 (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S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S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L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1. 2017年新课标(修订稿) 2. 2017年新考试大纲 3. 姜钢关于高考评价的一体四层四翼 4.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评价 5. 2019年8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 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 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L(程度) 3
9%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 高考试卷对时空观察、历史解释的考查
(2018卷1)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
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
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2、高考试卷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考查
(2019卷1)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唯物史观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
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
1.获 取和解 读信息
2.调 动和运 用知识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1. 2017年新课标(修订稿) 2. 2017年新考试大纲
1、 高考试卷对时空观察、历史解释的考查
2019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统计:
S
19 53%
L(这) 14 39%
L(程度) 3
8%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高考试卷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考查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
全国卷及山东卷试题
◆ 12月份测试样卷: 选择(24个)+非选择(3—5个)
第三部分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学科素养: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 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 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 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 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各个 方面。
◆ 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 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 家国情怀:指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 追求。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1. 2017年新课标(修订稿)
2. 2017年新考试大纲
2017年新大纲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 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 家国情怀:指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 追求。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 高考试卷对时空观察、历史解释的考查
(2012卷新课标)24.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 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 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 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新唐书·高祖本纪》 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新唐书·太宗本纪》 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2017卷1)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2020年历史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高考试卷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考查
(2010全国新课标卷I—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 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 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 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 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 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7. 北京市等级考试说明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7. 北京市等级考试说明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7. 北京市等级考试说明
拨开云雾把握2020年高考备考的理论依据
1. 2017年新课标(修订稿)
2. 2017年新考试大纲 3. 姜钢关于高考评价的一体四层四翼 4.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评价 5. 2019年8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6. 教育部命题指南 7. 北京市等级考试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