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探究2:对比徐悲鸿的马与西方传统绘画的马,
其融合了中西方绘画的哪些特点?
中西


鸿

籍里柯 (法) 油画



1951
铲山 尽河 崎百 岖战 大归 道民 平主
在中国传统墨色技法之上利用西方科学的透视、比例、 解剖学等增强马的生动感。作品时代感强。
探究3:对比《山水册页》感受《春雨江南图》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哪些中西融合?
人美版《美术鉴赏》
第 1 课时 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青年女歌手》 油画 ——靳尚谊 1984
思考:中国现代画家是如何将现代生活与中国 几千年文化联系起来的呢?
《雪景寒林图》 ——范宽(北宋)
第 1 课时 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学习目标:
探究4、结合吴冠中的作品,比较中国现代绘画 与西
方现代绘画之联系。
评价5、请你们制订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分析、
评价以上四个小组的探究成果。
(尝试从美术的语言,表达手段:明暗、结构、 色彩、光影、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究1: 徐悲鸿《愚公移山》中的中西融合是如何体现的?
徐悲鸿 《愚公移山》 1940年 以中国水墨形式,融入西方素描中明暗技法表现,人物写实,结构准确
发术 展的






链接:www.林风眠
《 长 城 》
评价5、请你们组制订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分析、评
价以上四个小组的探究成果。
公正
公平
能否恰当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分析
谈“我眼中的中国油 画”

美术鉴赏---中国近代名画家介绍及其作品欣赏

美术鉴赏---中国近代名画家介绍及其作品欣赏

鲜霜中鞠 千寻竹斋 泰山残石楼 我 爱 宁 静 吴俊卿信印日 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 禅擘轩 利长寿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
这幅作品运用篆书笔法,疏阔纵 放,雄浑有力,显现出磅礴而茁 壮的气势。
吴昌硕的《梅石图》
梅花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 题材,他画梅常伴以巨石, 认为“石得梅而益奇,梅得 石而愈清”,把梅石结合比 作“知交”或“双清”。
• 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 家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 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徐悲鸿 《浴女图》
• 此幅作品属大师早 期创作中尺幅最大、 保存完好、最为精 彩的油画。
《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 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 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中国名画家与作品欣赏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内 人物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内 人物

可 分
花鸟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内 人物

可 分
花鸟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内 容
人物
形 式


分 花鸟
分为Leabharlann 为工笔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内 容
人物
形 式
• 在中国现代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美术 作品和杰出的画家,其中有20世纪的一 百年中,是中国画史上发展最迅速,成

初三美术考试名画欣赏

初三美术考试名画欣赏
资料整理者: 衡东县尚德学校 黄宇轩
国战》画帛凤龙物人《
? 欣赏: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亿万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样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油画家董希文据此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所展 现的场面十分壮观,画面的近景是天安门城楼的一角,五根红色大柱排列在左部,按实际情况,右边还有一根 柱子,被画家大胆去掉,这就给画面中心留下了充足开阔的空间,使城楼上的领袖与广场上的群众遥相呼应, 即庄重神圣又热烈绝庆取得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 在这样热烈而又静谧的历史时刻,共和国的领袖在开阔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一幕:毛泽东站在麦克风前,从容庄重,神采奕奕,在他的身后,朱德一脸喜气,刘少奇正视前方,周恩来 潇洒豪迈,宋庆龄的慈爱,李济深的满足,郭沫若的忆惜抚今,张澜的落拓大方,高岗的拘谨严肃,各各不同 的神态风度,让我们看到了各自的阅历,性格,真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画面上,蓝天白云,风和日丽, 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整幅作品构思宏伟,气派非凡,喜庆热烈,完美地表现了新中国 的辉煌气势。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董希文也煞费了一番苦心,由于当时条件的限至,他只能根据现有的照片 画些简写,并使得本来有较强明暗关系的照片变成处在平光中的美术造型形象,以此求得了所有人物在画面上 的和谐统一。他借鉴了敦煌唐代壁画的容华贵,唐代人物画的造型气质,以及明代肖像画的处理,不但将领袖 们的仪表动态刻划的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这样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油画家董希文据此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所展现的场面十分壮观画面的近景是天安门城楼的一角五根红色大柱排列在左部按实际情况右边还有一根柱子被画家大胆去掉这就给画面中心留下了充足开阔的空间使城楼上的领袖与广场上的群众遥相呼应即庄重神圣又热烈绝庆取得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整理)中国五十名水彩画家.

(整理)中国五十名水彩画家.

中国五十名水彩画家现代水彩画源于欧洲,大约一个多世纪前正式传入中国。

尽管在基本技法和表现理念上有别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但在作画工具和作画方法上同中国画颇为相近,所以它不仅得到中国画家的认同,而且广为中国群众所接受。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水彩画在中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群众基础最广泛的画种之一。

近年来,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令人瞩目,一大批优秀的水彩画家崭露头角。

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涵深隽;他们的足迹遍及中国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他们的画笔触及现实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在作画理念上有很大的拓展。

在表现手段上,也从单一的具像、写实,发展到夸张、变形、装饰、抽象等多元手法。

中国水彩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

中国水彩画家,在接受水彩画这一西洋艺术形式时,将民族特色溶入其中。

中国水彩画是东西方艺术融合的结晶,它超越了东西方文化的界线,中西合璧,成为一门“临界艺术”。

既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又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这里汇集了50位活跃在当今中国水彩画坛的的知名画家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水彩画的水平。

希望能帮助你对中国的水彩画有一定的了解。

《鱼盘》奥迪1954年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内蒙古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水彩作品入选八、九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

获第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银奖,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作品和论文在《美术》、《中国艺术》、《水彩艺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春雨》贝戌民1946年生。

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理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曾参加第七、八、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及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等展览。

作品曾在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展出。

出版的画集:《悠悠水乡情——贝戌民水彩画集》和《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贝戌民画集》。

作品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和《中国水彩画史》。

天津美术艺术家王大奇先生作品欣赏

天津美术艺术家王大奇先生作品欣赏
剪纸与烙画同属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从最早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对马、对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常言道水火不容,这里的水火相融指的是我的烙画。烙画是用烙铁在木板或其他材质上运行,利用高温碳化的原理作画,所 以也称火笔画。这是本人根据王西京的一张水墨作的烙画,画中力求表现出水墨画中泼墨的淋漓效果,具体做法便是用火喷, 水火相融之称便由此而来。-------引自王大奇先生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对烙画、剪纸的工艺进行大胆的改革。改进烙 画的工具,研制各种形状的烙铁,使之可以在手中如毛笔般的运用自如,更善于作丰富、 细微的刻划。
首创大型剪纸的新型装裱方法。由于剪纸线条纤细,尤其是以宣纸为材质的大型剪纸作品, 一般只能与衬纸固定几个点,难以做精细的全裱。采用现代材料,研究成功全裱技术,可 以使剪纸如国画般的卷存收藏及悬挂展示。从而极大提高了大型剪纸的展览效果。(此法 已在我市九月份举办的《首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展出的剪纸作品《小 车会》中首次应用。)
个人传略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 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民间艺术家录》,《中国当代剪纸家》等大型辞书
3
贴饽饽熬小鱼
小车会
4
5
6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利用发热的工具(如电烙铁等)使木板碳化,以烙痕作画,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已有上千
年的历史。王大奇在长期的烙画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探讨: 一、追求中国画中水墨淋漓、行笔酣畅的写意效果,使“火”的工具与“水”的感觉这一矛盾体相映成趣。 二、追求中国画中刻深入,精微的工笔效果,令人感受难以驾驭的火竟然可作细腻刻划的烙画之魅力。 三、巧妙利用木板肌里,使其成为画面中内容的一个构成部分,如为云、为水、为山等,变木板存在木纹的局限为烙画独具 的特点。使烙画产生“木味”的独特风格。

林风眠秋叶小鸟美术鉴赏

林风眠秋叶小鸟美术鉴赏

林风眠秋叶小鸟美术鉴赏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而闻名。

其中,他的《秋叶小鸟》系列作品更是以其精致的笔触、生动的色彩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在这篇美术鉴赏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林风眠的《秋叶小鸟》系列作品,以期领略其艺术魅力。

首先,从整体上看,《秋叶小鸟》系列作品充分展现了林风眠的绘画风格。

他擅长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在《秋叶小鸟》中,林风眠以秋叶为背景,小鸟为题材,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秋叶的黄与小鸟的灰白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色彩运用方面,林风眠独具匠心。

他善于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元素,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在《秋叶小鸟》中,他巧妙地运用暖色调表现秋叶的温暖和阳光的明媚,同时以冷色调描绘小鸟,突出其柔弱和灵动。

这种色彩对比与协调,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构图方面,林风眠独具匠心。

他善于运用视觉元素,如线条、形状、空间等,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秋叶小鸟》中,他将小鸟置于画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营造出深远的效果。

同时,他将秋叶的黄与背景的灰白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当然,《秋叶小鸟》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鸟的形象。

林风眠笔下的小鸟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他们或立或卧,或飞或行,或低吟或高歌,无不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些小鸟不仅是林风眠情感的寄托,更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体现。

此外,《秋叶小鸟》还表达了林风眠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在他的作品中,他试图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传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因此,《秋叶小鸟》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作,更是一首优美的诗篇。

综上所述,《林风眠秋叶小鸟美术鉴赏》是一幅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画作。

它以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2016年衡阳市中考美术《名家名画赏析》

2016年衡阳市中考美术《名家名画赏析》

《纺织女》
委拉斯开兹
1657 年(油画
西班牙)
巴洛克风格现实主义画家 [选自教材八年级下册] 在欧洲绘画史上,这是第一幅直接描绘劳动生活的油 画。画上是女工生产时场景。画家着重描绘了前景的五个女 工形象,他用沉稳的笔触,着力表现她们健康、丰满、美丽的 背部,塑造了充满生命力的真实的女性形象。
《教皇》
[选自教材七年级下册]
《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现出强烈地抗 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 苦、受难和兽性:画的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 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画中央是一匹老马,被一根由 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 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 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 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搜尽奇峰图》卷
石涛(中国画
清)
[选自教材九年级上册]
《搜尽奇峰图》在表现上,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 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点染尽在无意,而在整体上却把握 了峰峦层次,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特别是它的构图 虽然充塞满纸,却丝毫不失疏朗空灵,这的确是只有搜尽奇峰 才能炼就出的本领。
《杨柳浴禽图》
《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蒙德里安(油画
荷兰)抽象主义
[选自人教版]
《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画面由长短不同的水平线和垂直 线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再在这些格子里填上 纯净的原色,并以粗黑的交叉线将它们分开,以求一种稳定, 显得和谐而富于变化。 《色彩的构图》是蒙德里安的另一件作品。
《受伤的母狮》
《血衣》艺术风格质朴、浑厚,画家对人物造型的准确 的把握,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 出来。作品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生活中遭受过巨大不幸 的妇女,都在形象的动态中表现出来。画家从现实主义出发, 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 达到了画面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

当代中国艺术家绘画赏析

当代中国艺术家绘画赏析


■ 榕,独树成林。画作右上方有一小岛,岛上榕树根
《 一 樹 榕 蔭 一 天 堂 》
大 千 多 胜 境 , 小 鸟 一 天 堂 ”
茎相连,枝叶交错,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连绵不断, 宛如一片森林。在这密不透风的榕树林上,无数只小 鸟正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飞舞,有的盘旋滑翔、有 的追逐嘻戏、有的寻寻觅觅、有的叽叽喳喳、有的展 翅高飞、有的欲落枝头……我仿佛也飞入到鸟群中, 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精灵,尽情地欢唱,尽情地飞舞, 尽情地渲泄着。一树榕荫一天堂,榕林就是小鸟的天 堂。在茂密的榕荫下,谁又能说有思维、有情感的人 就一定比小鸟幸福快乐呢?
金碧风格是大千先生年轻时所作, 十八岁时到日本学习染织工艺,吸 收了光琳派的金碧装饰性画风,又 结合了唐朝李思训父子的“金碧山 水”画法来画荷,在金笺纸上用墨 线勾勒后,填染石青、石绿、朱砂 等矿物质颜料。大千先生强调“要 想画出成绩来,首重勾勒,次重写 生,其次才能谈到写意,勾勒就是 用笔、墨线条来描画。”至于朱荷 的花瓣,打底之后以厚重的朱砂逐 次晕染,因为对比色彩的关系显得 自然华贵浓艳,由此可以窥见大千 先生的传统功力之深厚
升生自应树州旗巍土虬主甘 华活然』,沿臶然不劲要迎 和道的著如江。的断苍景祥 浓路客名小路它动发老观的 缩和观的鸟当们态展的,榕 为艺真理天年如和壮枝既树 个术实念堂钉南造大干有构 人世的的触铁澳型成,如成 的界存巨发钉的,新更盖了 人的在榕高系』像林有的艺 生主, 层缆抗猛的生树术 经体也 领停英士根生冠视 历笔是,导泊榕、须不绿野 。墨构它』战『像,息荫的 ,成们榕船,飘其伸,主 也自是树的如扬伟向也题 将己大效古广的岸沃有、 ……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中 国现代中国画家。名权, 后改作爰,号大千,小 名季爰。1899年5月10 日生于四川省内江县。 先世广东省番禺县人, 康熙二十二年(1683)迁 蜀,卜居内江。父张怀 忠,早年从事教育,后 从政,再改盐业。母曾 氏友贞,善绘事,姊名 琼枝,亦善画。兄弟10 人,二兄张泽,别号虎 痴,以画虎名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开国大典》
课型:单一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
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
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
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学具:教材,笔记本。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
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
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
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
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
《开国大典》
作者介绍:
作者:董希文,我国着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
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
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
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
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
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
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
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
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
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
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
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
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
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
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
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
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
爱。
艺术欣赏:
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
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
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作品欣赏:
)《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
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
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
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
##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
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
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
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
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
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
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
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主席
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
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
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
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
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
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
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
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
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
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
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
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
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
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
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
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
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
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
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
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
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开国大典》的历史遭遇
作为历史画,不同于其他画种,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
点云表现事物的本质,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画家在处理历
史的真实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掌握的分寸恰到好处。然后
此画曾两次被歪曲修改。一次是1954年后,国家领导人中涂
掉了高岗;第二次是1972年,去掉了刘少奇。这都违反了历
史的真实性。所以,在19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使
该画恢复了它的原状貌。
艺术成就
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
历史性画卷。
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
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
体现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
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