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1.最优化方法概述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并通过各方面的论证,从中提取最佳方案。最优化方法就是专门研究如何从多个方案中科学合理地提取出最佳方案的科学。最优化是每个人,每个单位所希望实现的事情。对于产品设计者来说,是考虑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最大的性能价格比,设计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则是如何合理、充分使用现有的设备,减少库存,降低能耗,降低成本,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

由于优化问题无所不在,目前最优化方法的应用和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生产和科研的各个领域,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运输调度、生产控制、经济规划、经济管理等,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用最优化方法解决最优化问题的技术称为最优化技术,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数学模型。

即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最优化问题。模型中的数学关系式反映了最优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

2)数学求解。

数学模型建好以后,选择合理的最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最优化方法的发展很快,现在已经包含有多个分支,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规划等。

2.最优化方法(算法)浅析

最优化方法求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优化算法的选择。这里,对最优化算法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并对一些比较常用的典型算法进行解析,旨在加深对一些最优化算法的理解。

最优化算法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根据优化算法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程度,可以将最优化算法进行一个系统分类:线性规划与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智能优化方法;变分法与动态规划。

2.1 线性规划与整数规划

线性规划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军事和科研的各个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以获取最大效益;如何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或调制产品成分等,使所消耗的资源(人力、设备台时、资金、原始材料等)为最少等。

线性规划方法有单纯形方法、大M法、两阶段法等。

整数规划有割平面法、分枝定界法等。

2.2 非线性规划

20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有效的算法——如一些非线性规划算法。非线性规划广泛用于机械设计、工程管理、经济生产、科学研究和军事等方面。

非线性规划问题包括:

(1)一维最优化方法,如黄金分割法、二次插值法、切线法以及格点法等。

(2)无约束多维非线性规划方法,如坐标轮换法、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变尺度法、共轭方向法、单纯形法、最小二乘法等。

(3)约束问题的非线性规划方法,包括间接法和直接法。

(4)其他方法,包括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的尺度变换、灵敏度分析及可变容差法。 2.3 智能优化方法

智能化优化算法有别于一般的按照图灵机进行精确计算的程序,是对计算机模型的一种新的诠释,它模拟自然过程、生物或人类思维等来求解最优化问题。 常用的智能优化方法包括启发式搜索算法、Hopfield 神经网络优化算法、模拟退火法与均场退火法、遗传算法等。

2.4 变分法与动态规划

除了上述提及的2.1-2.3中所述的最优化算法,最优化方法还包括变分法和动态规划方法,他们广泛用于控制系统、燃料控制系统、耗能控制系统、线性调节器等最优综合和设计场合。这类算法涉及变分法、最大(小)值原理、动态规划。

3.最优化问题的Matlab 程序实现

当使用MatLab 进行最优化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最优化,一是可以利用相应的算法编写Matlab 程序,进行最优化求解;二是借助于MatLab 的工具箱中的最优化函数进行最优化求解。

这里,以黄金分割法为例,采用两种方式进行Matlab 设计。 3.1利用黄金分割法进行最优化求解

用黄金分割法(0.618法)程序求函数())sin(x 2x x -=φ在[0,1]上的极小点,取容许误差5410,10--==εδ。

求解步骤如下:

(1)用0.618法求单变量函数φ在单峰区间[a,b]上的近似极小点;

M 文件代码如下:

function[s,phis,k,G ,.E] = golds(phi,a,b,delta,epsilon)

%输入:phi 是目标函数,a ,b 是搜索区间的两个端点

% delta ,epsilon 分别是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容许误差 %输出:s,phis 分别是近似极小点和极小值,G 是nx4矩阵;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思考题答案

实验1 C++基础 6.编写程序,输入某大写字母的ASCII码值,输出该字母的对应小写字母。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i; cin>>i; if(i>=65 && 1<=90 ) cout<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float a,b,c; 潣瑵?请输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 cin>>a>>b; c=sqrt(a*a+b*b); 潣瑵?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c; 1 潣瑵?请输入一个字符:; cin>>c; if(c>='A'&& c<='Z') c+='a'-'A'; cout<

3.输入一个学生的成绩,如高于60分,则输出“pass”;否则,输出“failed”。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float grade; 潣瑵?请输入成绩:; cin>>grade; if(grade>=60) cout<

五种最优化方法

五种最优化方法 1.最优化方法概述 1.1最优化问题的分类 1)无约束和有约束条件; 2)确定性和随机性最优问题(变量是否确定); 3)线性优化与非线性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否线性); 4)静态规划和动态规划(解是否随时间变化)。 1.2最优化问题的一般形式(有约束条件): 式中f(X)称为目标函数(或求它的极小,或求它的极大),si(X)称为不等式约束,hj(X)称为等式约束。化过程就是优选X,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 2.牛顿法 2.1简介 1)解决的是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 2)是求解函数极值的一种方法; 3)是一种函数逼近法。 2.2原理和步骤

3.最速下降法(梯度法) 3.1最速下降法简介 1)解决的是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 2)是求解函数极值的一种方法; 3)沿函数在该点处目标函数下降最快的方向作为搜索方向; 3.2最速下降法算法原理和步骤

4.模式搜索法(步长加速法) 4.1简介 1)解决的是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 2)不需要求目标函数的导数,所以在解决不可导的函数或者求导异常麻烦的函数的优化问题时非常有效。 3)模式搜索法每一次迭代都是交替进行轴向移动和模式移动。轴向移动的目的是探测有利的下降方向,而模式移动的目的则是沿着有利方向加速移动。 4.2模式搜索法步骤

5.评价函数法 5.1简介 评价函数法是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在许多实际问题中,衡量一个方案的好坏标准往往不止一个,多目标最优化的数学描述如下:min (f_1(x),f_2(x),...,f_k(x)) s.t. g(x)<=0 传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本质是将多目标优化中的各分目标函数,经处理或数学变换,转变成一个单目标函数,然后采用单目标优化技术求解。常用的方法有“线性加权和法”、“极大极小法”、“理想点法”。选取其中一种线性加权求合法介绍。 5.2线性加权求合法 6.遗传算法 智能优化方法是通过计算机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进

vb程序设计实验教程习题答案

实验教材实验一 1:单项选择题: A A C C C D C B B C 2:填空题: (1).bas (2).vbp,.frm (3)视图工具箱 (4)对象 (5)属性对象事件方法 (6)Windows (7)事件行为 (8)窗体模块 实验二 1:单项选择题: A D C C A B A B D C B B C B C B A B D C 2:基本运算题: (1)27 (2)3.33333333333333 (3)3 (4)0 (5)-3 (6)2 (7)ab33 (8)类型不匹配 (9)3 (10)AB3 实验三 1:单项选择题: B C B D C 2:填空题: (1)300 (2)321456 (3)Shanghai (4)6 7 6 (5)True (6)2+3=5 (7)”area=” 12.56 (8)VISUAL 实验四 1:单项选择题: C A A C A 2:填空题: (1)7 (2)3 5

(3)输入的数小于0 (4)3 (5)False (6)2010 is not leap year. 试验五 1:单项选择题: A C C A B A C C C B 2:填空题: (1)9 (2)①n ②1 (3)①Len(a) ②n\2 ③Mid(a,(n-i+1),1) ④Mid(a,(n-i+1),1) (4)①n Mod 3=1 And n Mod 5=1 And n Mod 7=1 ②While CountN<5 (5)Mid(c1,1,i) 实验六 1:单项选择题: D B D C D A C A D D 2:填空题: (1)30 (2)3 (3)①a(2) ②a(3) ③a(1) (4)①1 ②2 ③a(i)=a(6-i) (5)①i+j ②0 ③a(i,j) (6)①Print ②k ③a(k,j)=a(j,k) ④a(k,j); 实验七 1:单项选择题: A B B A C B 2:填空题: (1)15 (2)①Preserve a(n+1) ②a(i+1)=a(i) ③Exit For ④a(i+1)=m⑤0 to n+1 (或LBound(a) to UBound(a)) (3)d,c,b,a 实验八 1:单项选择题: C A D B D C A C B 2:填空题: (1)a=9 b=4 (2) 36 25 16 9 4 1 (3)①a ②UBound(b) ③

matlab程序设计实践-牛顿法解非线性方程

中南大学MATLAB程序设计实践学长有爱奉献,下载填上信息即可上交,没有下载券的自行百度。所需m文件照本文档做即可,即新建(FILE)→脚本(NEW-Sscript)→复制本文档代码→运行(会跳出保存界面,文件名默认不要修改,保存)→结果。第一题需要把数据文本文档和m文件放在一起。全部测试无误,放心使用。本文档针对做牛顿法求非线性函数题目的同学,当然第一题都一样,所有人都可以用。←记得删掉这段话 班级: ? 学号: 姓名:

一、《MATLAB程序设计实践》Matlab基础 表示多晶体材料织构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f=f(φ1,φ,φ2))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函数,难以精确的用解析函数表达,通常采用离散 空间函数值来表示取向分布函数,是三维取向分布函数的一个实例。 由于数据量非常大,不便于分析,需要借助图形来分析。请你编写一 个matlab程序画出如下的几种图形来分析其取向分布特征: (1)用Slice函数给出其整体分布特征; " ~ (2)用pcolor或contour函数分别给出(φ2=0, 5, 10, 15, 20, 25, 30, 35 … 90)切面上f分布情况(需要用到subplot函数);

(3) 用plot函数给出沿α取向线(φ1=0~90,φ=45,φ2=0)的f分布情况。 (

备注:数据格式说明 解: (1)( (2)将文件内的数据按照要求读取到矩阵f(phi1,phi,phi2)中,代码如 下: fid=fopen(''); for i=1:18 tline=fgetl(fid); end phi1=1;phi=1;phi2=1;line=0; f=zeros(19,19,19); [ while ~feof(fid) tline=fgetl(fid); data=str2num(tline); line=line+1;数据说明部分,与 作图无关此方向表示f随着 φ1从0,5,10,15, 20 …到90的变化而 变化 此方向表示f随着φ 从0,5,10,15, 20 … 到90的变化而变化 表示以下数据为φ2=0的数据,即f(φ1,φ,0)

常用最优化方法评价准则

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评价准则 方法算法特点适用条件 最速下降法属于间接法之一。方法简便,但要计算一阶偏导 数,可靠性较好,能稳定地使函数下降,但收敛 速度较慢,尤其在极点值附近更为严重 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用于对 复杂函数寻找一个好的初始 点。 Newton法属于间接法之一。需计算一、二阶偏导数和Hesse 矩阵的逆矩阵,准备工作量大,算法复杂,占用 内存量大。此法具有二次收敛性,在一定条件下 其收敛速度快,要求迭代点的Hesse矩阵必须非 奇异且定型(正定或负定)。对初始点要求较高, 可靠性较差。 目标函数存在一阶\二阶偏导 数,且维数不宜太高。 共轭方向法属于间接法之一。具有可靠性好,占用内存少, 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适用于维数较高的目标函数。 变尺度法属于间接法之一。具有二次收敛性,收敛速度快。 可靠性较好,只需计算一阶偏导数。对初始点要 求不高,优于Newton法。因此,目前认为此法是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需内存量大。对维数太高 的问题不太适宜。 适用维数较高的目标函数 (n=10~50)且具有一阶偏导 数。 坐标轮换法最简单的直接法之一。只需计算函数值,无需求 导,使用时准备工作量少。占用内存少。但计算 效率低,可靠性差。 用于维数较低(n<5)或目标函 数不易求导的情况。 单纯形法此法简单,直观,属直接法之一。上机计算过程 中占用内存少,规则单纯形法终止条件简单,而 不规则单纯形法终止条件复杂,应注意选择,才 可能保证计算的可靠性。 可用于维数较高的目标函数。

常用约束最优化方法评价标准 方法算法特点适用条件 外点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 初始点可以任选,罚因子应取为单调递增数列。 初始罚因子及递增系数应取适当较大值。 可用于求解含有等式约束或不等 式约束的中等维数的约束最优化 问题。 内点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 初始点应取为严格满足各个不等式约束的内点, 障碍因子应取为单调递减的正数序列。初始障碍 因子选择恰当与否对收敛速度和求解成败有较大 影响。 可用于求解只含有不等式约束的 中等维数约束优化问题。 混合罚函数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 用内点形式的混合罚函数时,初始点及障碍因子 的取法同上;用外点形式的混合罚函数时,初始 点可任选,罚因子取法同外点法相同。 可用于求解既有等式约束又有不 等式约束的中等维数的约束化问 题。 约束坐标轮换法由可行点出发,分别沿各坐标轴方向以加步探索 法进行搜索,使每个搜索点在可行域内,且使目 标函数值下降。 可用于求解只含有不等式约束, 且维数较低(n<5),目标函数的 二次性较强的优化问题。 复合形法在可行域内构造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复合形,然 后对复合形进行映射变化,逐次去掉目标函数值 最大的顶点。 可用于求解含不等式约束和边界 约束的低维优化问题。

VB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课后实验答案最新版2

1、完成实验A(P.259)中的第1、 2、 3、5题。 2、参照第2章例2.6,建立一个类似记事本的应用程序,提供:(1) 剪切、复制和粘贴的编辑操作;(2) 字体大小的格式设置;此外,再对记事本的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一点扩允。 1.完成在实验B 顺序结构程序。(P.262)中的第1、2 、4 、5.、6题 2.完成实验C 选择结构(P.266)中的第1、2、4、5题 3.用上面实验B的第二题和实验C的第二题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1、完成实验D循环结构(P.268)中的第1、3、4、6题,其中第1题利用单循环结构显示如图D.1(P.268)所示的界面,而后将图形改为倒三角形。 2、选做实验E数组(P.271)中的第1、2、3题中的任意二题 3、以实验D中的第4题和实验E中的做完的某一题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A.1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3 = Text1 End Sub A.2 Private Sub Form_Load() Timer1.Interval = 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自动 Timer1.Interval = 20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手动 Timer1.Interval = 0 Call MyMove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Call MyMove End Sub Sub MyMove() Label1.Move Label1.Left - 50 If Label1.Left < 0 Then Label1.Left = Form1.Width End Sub A.3 Private Sub Form_Click() Text1 = Val(Text1) + 1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Text1 = 0 End Sub A.5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 更多gbj149 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郭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类别:不限 出版日期:20070701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的图书简介 系统地介绍了最优化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由浅入深,突出方法的原则,对最优化技术的理论作丁适当深度的讨论,着重强调方法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包括最优化问题总论,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动态规划,现代优化算法简介,其中前八章为传统优化算法,最后一章还给出了部分优化问题的设计实例,也可供一般工科研究生以及数学建模竞赛参赛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的pdf电子书下载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的电子版预览 第一章 最优化问题总论1.1 最优化问题数学模型1.2 最优化问题的算法1.3 最优化算法分类1.4

组合优化问題简卉习题一第二章 最优化问题的数学基础2.1 二次型与正定矩阵2.2 方向导数与梯度2.3 Hesse矩阵及泰勒展式2.4 极小点的判定条件2.5 锥、凸集、凸锥2.6 凸函数2.7 约束问题的最优性条件习题二第三章 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3.1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基本原理3.2 线性规划迭代算法3.3 对偶问题的基本原理3.4 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习题三第四章 一维搜索法4.1 搜索区间及其确定方法4.2 对分法4.3 Newton切线法4.4 黄金分割法4.5 抛物线插值法习题四第五章 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5.1 最速下降法5.2 Newton法5.3 修正Newton法5.4 共轭方向法5.5 共轭梯度法5.6 变尺度法5.7 坐标轮换法5.8 单纯形法习題五第六章 常用约束最优化方法6.1外点罚函数法6.2 內点罚函数法6.3 混合罚函数法6.4 约束坐标轮换法6.5 复合形法习题六第七章 动态规划7.1 动态规划基本原理7.2 动态规划迭代算法7.3 动态规划有关说明习题七第八章 多目标优化8.1 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基本原理8.2 评价函数法8.3 分层求解法8.4目标规划法习题八第九章 现代优化算法简介9.1 模拟退火算法9.2遗传算法9.3 禁忌搜索算法9.4 人工神经网络第十章 最优化问题程序设计方法10.1 最优化问题建模的一般步骤10.2 常用最优化方法的特点及选用标准10.3 最优化问题编程的一般过程10.4 优化问题设计实例参考文献 更多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一)

项目三 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一) [实验目的] 编写最速下降法、Newton 法(修正Newton 法)的程序。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准备] 1.掌握最速下降法的思想及迭代步骤。 2.掌握Newton 法的思想及迭代步骤; 3.掌握修正Newton 法的思想及迭代步骤。 [实验内容及步骤] 编程解决以下问题:【选作一个】 1.用最速下降法求 22120min ()25[22]0.01T f X x x X ε=+==,,,. 2.用Newton 法求 22121212min ()60104f X x x x x x x =--++-, 初始点 0[00]0.01T X ε==,,. 最速下降法 Matlab 程序: clc;clear; syms x1 x2; X=[x1,x2]; fx=X(1)^2+X(2)^2-4*X(1)-6*X(2)+17; fxd1=[diff(fx,x1) diff(fx,x2)]; x=[2 3]; g=0; e=0.0005; a=1; fan=subs(fxd1,[x1 x2],[x(1) x(2)]); g=0; for i=1:length(fan) g=g+fan(i)^2; end g=sqrt(g); step=0; while g>e step=step+1; dk=-fan; %点x(k)处的搜索步长

ak=((2*x(1)-4)*dk(1)+(2*x(2)-6)*dk(2))/(dk(1)*dk(2)-2*dk(1)^2-2*dk(2)^2); xu=x+ak*dk; x=xu; %输出结果 optim_fx=subs(fx,[x1 x2],[x(1) x(2)]); fprintf(' x=[ %d %d ] optim_fx=%d\n',x(1),x(2),optim_fx); %计算目标函数点x(k+1)处一阶导数值 fan=subs(fxd1,[x1 x2],[x(1) x(2)]); g=0; for i=1:length(fan) g=g+fan(i)^2; end g=sqrt(g); end %输出结果 optim_fx=subs(fx,[x1 x2],[x(1) x(2)]); fprintf('\n最速下降法\n结果:\n x=[ %d %d ] optim_fx=%d\n',x(1),x(2),optim_fx); c++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float goldena(float x[2],float p[2]) {float a; a=-1*(x[0]*p[0]+4*x[1]*p[1])/(p[0]*p[0]+4*p[1]*p[1]); return a; } void main() {float a=0,x[2],p[2],g[2]={0,0},e=0.001,t; int i=0; x[0]=1.0; x[1]=1.0;

MATLAB程序设计教程课后答案

实验指导 1、 n=input('请输入一个三位数:'); a=fix(n/100); b=fix((n-a*100)/10); c=n-a*100-b*10; d=c*100+b*10+a 2(1) n=input('请输入成绩'); switch n case num2cell(90:100) p='A'; case num2cell(80:89) p='B'; case num2cell(70:79) p='C'; case num2cell(60:69) p='D'; otherwise p='E'; end price=p (2)n=input('请输入成绩'); if n>=90&n<=100 p='A'; elseif n>=80&n<=89 p='B'; elseif n>=70&n<=79 p='C'; elseif n>=60&n<=69 p='D'; else p='E'; end price=p (3)try n; catch price='erroe' end 3 n=[1,5,56,4,3,476,45,6,3,76,45,6,4,3,6,4,23,76,908,6]; a=n(1);

for m=2:20 if n(m)>a a=n(m); elseif n(m)=0 disp(A([n],:)); elseif n<0 disp(lasterr); else disp(A([6],:)); disp(lasterr); end 7(1) f=[]; for n=1:40

1实验一 Matlab程序设计与M文件(1)

实验一 Matlab 程序设计与M 文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Matlab 程序设计常用命令,如,循环、选择、暂停、显示输出、输入变量值等。 2. 掌握Matlab 的M 文件的创建于使用,包括脚本文件和函数文件。 3. 掌握常用的编程技巧。 二、实验内容 1. 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 、B 、C 、D 、E 。其中90分~100分为A ,80分~89分为B ,79分~79分为C ,60分~69分为D ,60分以下为E 。 要求: (1) 分别用if 语句和switch 语句实现。 (2) 输入百分制成绩后要判断该成绩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成绩应输出出错信息。 2. 硅谷公司员工的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1) 工作时数超过120小时者,超过部分加发15%。 (2) 工作时数低于60小时者,扣发700元。 (3) 其余按每小时84元计发。 试编程按输入的工号和该号员工的工时数,计算应发工资。 3. 根据2 222211116123n π=++++,求π的近似值。当n 分别取100、1000、10000时,结果是多少? 要求:分别用循环结构和向量运算(使用sum 函数)来实现。 4. 考虑以下迭代公式: 1n n a x b x +=+ 其中a 、b 为正的学数。 (1) 编写程序求迭代的结果,迭代的终止条件为|x n+1-x n |≤10-5,迭代初值x 0=1.0,迭代次数不超过500次。 (2) 如果迭代过程收敛于r ,那么r 的准确值是,当(a,b)的值 取(1,1)、(8,3)、(10,0.1)时,分别对迭代结果和准确值进行比较。

5. 已知 12312311021 323 n n n n f n f n f n f f f f n ---==??==??==??=-+>? 求f 1~f 100中: (1) 最大值、最小值、各数之和。 (2) 正数、零、负数的个数。 6. 若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减1是素数,则称这两个边疆自然数是亲密数对,该素数是亲密素数。例如,2×3-1=5,由于5是素数,所以2和3是亲密数,5是亲密素数。求[2,50]区间内: (1) 亲密数对的对数。 (2) 与上述亲密数对对应的所有亲密素数之和。 7. 设2411()(2)0.1(3)0.01 f x x x =+-+-+,编写一个MATLAB 函数文件fx.m ,使得调用f(x)时,x 可用矩阵代入,得出的f(x)为同阶矩阵。 8. 一物理系统可用下列方程组来表示: 111211 12 220cos sin 0sin 0cos 000sin 000cos 1a m m a m g m N m N m g θθθθθθ--??????????????????=??????-??????-?????? 从键盘输入m 1、m 2和θ的值,求a 1、a 2、N 1和N 2的值。其中g 取9.8,输入θ时以角度为单位。 要求:定义一个求解线性方程组AX=B 的函数文件,然后在命令文件中调用该函数文件。

《最优化方法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最优化方法与应用》 实验指导书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编制

1 实验目的 基于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编写算法步骤,绘制算法流程图,编写单纯形法程序,并针对实例完成计算求解。 2实验要求 程序设计语言:C++ 输入:线性规划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的价值系数、系数矩阵、右侧常数等) 输出: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及目标函数值 备注:可将线性规划模型先转化成标准形式,也可以在程序中将线性规划模型从一般形式转化成标准形式。 3实验数据 123()-5-4-6=Min f x x x x 121231212320 324423230,,03-+≤??++≤??+≤??≥? x x x x x x st x x x x x

1 实验目的 基于线性搜索的对分法、Newton 切线法、黄金分割法、抛物线法等的原理及方法,编写算法步骤和算法流程图,编写程序求解一维最优化问题,并针对实例具体计算。 2实验要求 程序设计语言:C++ 输入:线性搜索模型(目标函数系数,搜索区间,误差限等) 输出:最优解及对应目标函数值 备注:可从对分法、Newton 切线法、黄金分割法、抛物线法中选择2种具体的算法进行算法编程。 3实验数据 2211 ()+-6(0.3)0.01(0.9)0.04 = -+-+Min f x x x 区间[0.3,1],ε=10-4

实验三 无约束最优化方法 1实验目的 了解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DFP 法和BFGS 法等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其迭代步骤和算法流程图,运用Matlab 软件求解无约束非线性多元函数的最小值问题。 2实验要求 程序设计语言:Matlab 针对实验数据,对比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DFP 法和BFGS 法等算法,比较不同算法的计算速度和收敛特性。 3实验数据 Rosenbrock's function 222211()(100)+(1-)=-Min f x x x x 初始点x=[-1.9, 2],,ε=10-4

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程答案完整版

4.2练习题 一、选择题 1.D 2.B 3.A 4.B和D 5.C 6.A 7.B 二、填空题 1.//或/* */ 2.主或main 3.函数首部和函数体4.编译和连接 5.分号 5.2练习题 一、选择题 1.A 2.D 3.B 4.B 5.C 6.C 7.D 8.A 9.B 10.B 11.D 12.B 13.A或B 14.C 15.B

17.D 18.D 19.C 20.D 21.B 22.A 23.D 24.C 25.C 26.B 27.C 28.D 29.A 30.B 二、填空题 1.102,10 2.#define 宏名字符串 3.1 4.n=1 5.-4 6.a=1,b= ,c=2 7.c=A 8.n1=%d\nn2=%d 9.a+b>c&&a+c>b&&b+c>a 10.ch>=’a’&&ch<=’z’|| ch>=’A’&&ch<=’Z’11.7 12.0 13.8,4 6.2练习题 一、选择题 1.A 2.C 3.D 4.C 5.A 6.B

8.D 9.B 10.C 11.A 12.A 13.C 14.B 15.正确答案为: 二、填空题 1.10 2.y=1 x%i==0 3.屏幕中间输出一个由星号组成的菱形4.1 5.13 6.(cx=getchar())!=-1 front=cx; 7.m%n 8.4 9.*p px=&x py=&y 三、读程序,写结果 1.-1 2.3,1,-1, 3.a=16,y=60 4.x=12,y=4 5.59 7.2练习题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D 6.C 7.D

matlab程序设计作业

Matlab程序设计作业 姓名: 学号: 专业:

? MATLAB 程序设计》作业 1、考虑如下x-y 一组实验数据: x=[1, 2, 3, 4, 5, 6, 7, 8, 9, 10] y 二[1.2, 3, 4, 4, 5, 4.7, 5, 5.2, 6, 7.2] 分别绘出plot 的原始数据、一次拟合曲线和三次拟合曲线,给出 原始曲线 MATLAB 代码和运行结果。 7 6 5 4 3 2 2 3 4 5 6 7 8 9 10

7 6.5 6 5.5 5 4.5 4 3.5 3 2.5 10 一次拟合 三次拟合

x=[1, 2, 3, 4, 5, 6, 7, 8, 9, 10]; y=[1.2, 3, 4, 4, 5, 4.7, 5, 5.2, 6, 7.2]; figure; plot(x,y) p1=polyfit(x,y,1); y1=polyval(p1,x); figure; plot(x,y1) p2=polyfit(x,y,3); y2=polyval(p2,x); figure; plot(x,y2) 2、在[0, 3n区间,绘制y二Sin(x)曲线(要求消去负半波,即(n 2n)区间内的函数值置零),求出曲线y 的平均值,以及y 的最大值及其最大值的位置。给出执行代码和运行结果。 x=0:pi/1000:3*pi; y=Sin(x); y1=(y>=0).*y; %消去负半波figure(1); plot(x,y1, 'b' ); a=mean(y1) %求出y1 的平均值 b=max(y1) %求出y1 的最大值b, 以及最大值在矩阵中的位置; d=x(find(y1==b)) >> ex1 a = 0.4243 b = 1 d = 1.5708 7.8540 >>

最优化方法及应用

陆吾生教授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 (Dept. of Elect. and Comp. Eng. University of Victoria) 的正教授, 且为我校兼职教授,曾多次来我校数学系电子系讲学。陆吾生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最优化理论和小波理论及其在1维和2维的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控制系统优化方面的应用。 现陆吾生教授计划在 2007 年 10-11 月来校开设一门为期一个月的短期课程“最优化理论及其应用”(每周两次,每次两节课),对象是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系的教师、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以他在2006年出版的最优化理论的专著作为教材。欢迎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系的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该短期课程,修毕的研究生及本科生可给学分。 上课地点及时间:每周二及周四下午2:00开始,在闵行新校区第三教学楼326教室。(自10月11日至11月8日) 下面是此课程的内容介绍。 ----------------------------------- 最优化方法及应用 I. 函数的最优化及应用 1.1 无约束和有约束的函数优化问题 1.2 有约束优化问题的Karush-Kuhn-Tucker条件 1.3 凸集、凸函数和凸规划 1.4 Wolfe对偶 1.5 线性规划与二次规划 1.6 半正定规划 1.7 二次凸锥规划 1.8 多项式规划 1.9解最优化问题的计算机软件 II 泛函的最优化及应用 2.1 有界变差函数 2.2 泛函的变分与泛函的极值问题 2.3 Euler-Lagrange方程 2.4 二维图像的Osher模型 2.5 泛函最优化方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2.5.1 噪声的消减 2.5.2 De-Blurring 2.5.3 Segmentation ----------------------------------------------- 注:这是一门约二十学时左右的短期课程,旨在介绍函数及泛函的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只要学过一元及多元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学生就能修读并听懂本课程。课程中涉及到的算法实现和应用举例都使用数学软件MATLAB 华东师大数学系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附件2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前言 一、实验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 学科基础选修课,它在线性代数、信号分析和处理、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等 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学习MATLAB的语法规则、基本命令和使用环境,使学生掌握MATLAB的基本命令和基本程序设计方法,提高使用该语言 的应用能力,具有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和调试的能力,以便为后续多门课 程使用该语言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MATLAB在线帮助功能的使用、熟悉MATLAB运行环境和MATLAB语言的主要特点,掌握MA TLAB语言的基本 语法规则及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学会M文件的建立和使用方法以及应用MATLAB实现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方法,具有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和 调试的能力。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及需观察的现象;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电脑设备是否工作正常,matlab软件工作是否正常。 2.实验时每位同学应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避免抄袭。 3.实验后应及时将实验数据进行记录与存盘,避免因电脑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实验数据的丢失。 4.实验中严格遵循电脑操作规程,如电脑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

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5.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 6.未经许可,不得对电脑进行软件及硬件的更改操作。 7.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关掉电脑离开。 8.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9.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流程图; 4.程序命令清单; 5.运行结果; 6.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7.回答每项实验的有关问答题。

MATLAB程序设计及经典例题解析3

MATLAB程序设计 用MATLAB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M文件。M文件可以根据调用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命令文件(Script File)和函数文件(Function File)。 例3-1 分别建立命令文件和函数文件,将华氏温度f转换为摄氏温度c。 程序1:首先建立命令文件并以文件名f2c.m存盘。 clear; %清除工作空间中的变量 f=input('Input Fahrenheit temperature:'); c=5*(f-32)/9 然后在MATLAB的命令窗口中输入f2c,将会执行该命令文件,执行情况为: Input Fahrenheit temperature:73 c =22.7778 程序2:首先建立函数文件f2c.m。 function c=f2c(f) c=5*(f-32)/9 然后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调用该函数文件。 clear; y=input('Input Fahrenheit temperature:'); x=f2c(y) 输出情况为: Input Fahrenheit temperature:70 c =21.1111 x =21.1111 3.1.2 M文件的建立与打开 M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它可以用任何编辑程序来建立和编辑,而一般常用且最为方便的是使用MATLAB提供的文本编辑器。

1.建立新的M文件 为建立新的M文件,启动MATLAB文本编辑器有3种方法: (1) 菜单操作。从MATLAB主窗口的File菜单中选择New菜单项,再选择M-file命令,屏幕上将出现MATLAB 文本编辑器窗口。 (2) 命令操作。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命令edit,启动MATLAB文本编辑器后,输入M文件的内容并存盘。 (3) 命令按钮操作。单击MATLAB主窗口工具栏上的New M-File命令按钮,启动MATLAB文本编辑器后,输入M文件的内容并存盘。 2.打开已有的M文件 打开已有的M文件,也有3种方法: (1) 菜单操作。从MATLAB主窗口的File菜单中选择Open命令,则屏幕出现Open对话框,在Open对话框中选中所需打开的M文件。在文档窗口可以对打开的M文件进行编辑修改,编辑完成后,将M文件存盘。 (2) 命令操作。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命令:edit 文件名,则打开指定的M文件。 (3) 命令按钮操作。单击MATLAB主窗口工具栏上的Open File命令按钮,再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需打开的M文件。 3.2 程序控制结构 3.2.1 顺序结构 1.数据的输入 从键盘输入数据,则可以使用input函数来进行,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A=input(提示信息,选项); 其中提示信息为一个字符串,用于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数据。 如果在input函数调用时采用's'选项,则允许用户输入一个字符串。例如,想输入一个人的姓名,可采用命令: xm=input('What''s your name?','s'); 2.数据的输出 MATLAB提供的命令窗口输出函数主要有disp函数,其调用格式为

C程序设计教程与实验实验答案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static int a[8]={10,5,4,0,12,18,20,46}; void jhmaxmin(); printf("Original array:\n"); for(i=0;i<8;i++) printf("%5d",a[i]); printf("/n"); jhmaxmin(a,8); printf("Array after swapwing max and min: \n"); for(i=0;i<8;i++) printf("%5d",a[i]); printf("\n"); } void jhmaxmin(int p[],int n) { int t,*max,*min,*end,*q; end=p+n; max=min=p; for(q=p+1;q*max) max=q; if(*q<*min) min=q; } t=*max; *max=*min; *min=t; } Sy8-2 #include int len(char s[]) { char *p=s; while (*p!='\0')p++; return p-s; } main() { char s[80]; gets(s); printf("\"%s\"include %d characters.\n",s,len(s)); }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a[26]; char ch,str[80],*p=str; gets(str); for(i=0;i<26;i++) a[i]=0; while(*p!='\0') { ch=*(p++); ch=ch>'A'&&ch<='Z'?ch+'a'-'A':ch; if('a' main() { int a[8],*p; int i,j,t,k; p=a; printf("Input the numbers:"); for(i=0;i<8;i++) scanf("%d",p+i); t=*p; for(i=0;i<8;i++) { for(j=i;j<8;j++) if(j==i||*(p+j)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课后答案

1 2 ( ( 最优化方法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1.一直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习题一 min f (x ) = (x ? 3)2 + (x ? 4)2 ? g (x ) = x ? x ? 5 ≥ ? 1 1 2 2 ? 试用图解法求出: s .t . ?g 2 (x ) = ?x 1 ? x 2 + 5 ≥ 0 ?g (x ) = x ≥ 0 ? 3 1 ??g 4 (x ) = x 2 ≥ 0 (1) 无约束最优点,并求出最优值。 (2) 约束最优点,并求出其最优值。 (3) 如果加一个等式约束 h (x ) = x 1 ? x 2 = 0 ,其约束最优解是什么? * 解 :(1)在无约束条件下, f (x ) 的可行域在整个 x 1 0x 2 平面上,不难看出,当 x =(3,4) 时, f (x ) 取最小值,即,最优点为 x * =(3,4):且最优值为: f (x * ) =0 (2)在约束条件下, f (x ) 的可行域为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此时,求该问题的最优点就是 在约束集合即可行域中找一点 (x 1 , x 2 ) ,使其落在半径最小的同心圆上,显然,从图示中可 以看出,当 x * = 15 , 5 ) 时, f (x ) 所在的圆的半径最小。 4 4 ?g (x ) = x ? x ? 5 = 0 ? 15 ?x 1 = 其中:点为 g 1 (x ) 和 g 2 (x ) 的交点,令 ? 1 1 2 ? 2 求解得到: ? 4 5 即最优点为 x * = ? ?g 2 (x ) = ?x 1 ? x 2 + 5 = 0 15 , 5 ) :最优值为: f (x * ) = 65 ?x = ?? 2 4 4 4 8 (3).若增加一个等式约束,则由图可知,可行域为空集,即此时最优解不存在。 2.一个矩形无盖油箱的外部总面积限定为 S ,怎样设计可使油箱的容量最大?试列出这个优 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回答这属于几维的优化问题. 解:列出这个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max f (x ) = x 1x 2 x 3 ?x 1x 2 + 2x 2 x 3 + 2x 1x 3 ≤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