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生理学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消化期
十二指肠 胆囊
肝胆汁 胆囊胆汁
肝细胞
非消化期
胆囊:储存胆汁;浓缩胆汁
墨绿色,弱酸性
3、胆汁的作用
(1).作为乳化剂; (2).运输脂肪分解产物;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④ (4).中和部分胃酸; ⑤ (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 ⑥ 胆盐的肠-肝循环。
意义:
促进胆汁 分泌(利胆 剂 )。
头期、胃期和肠期胰液分泌
三、胆汁的分泌及其作用
1、性质
肝细胞 生成胆汁 直接分泌 胆囊贮存 肝胆汁:金黄色,pH 7.4 胆囊胆汁:棕黄色,pH 6.8 (深绿色)
2、成分
无机物:水、碳酸氢盐、Na+、K+、Ca2+ 有机物: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
胆汁的分泌、 排出与胆囊的作用
金黄色,弱碱性
头期胃液分泌量约占整个消化期分泌量 的30%,胃液的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很高。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分泌的胃液量占整个消化
期分泌量的60%,酸度也很高,但胃蛋白酶原的 含量较头期分泌少。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量占整个消化液分泌量的约10% ,且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比胃期明显低。
**胃 液 分 泌 的 特 点
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 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 的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食物 刺激 迷走-迷走 反射
肽 NO
容受性 舒张
1.胃的容受性舒张
生理意义: ①使胃容纳大量食物又不明显改 变胃内压,利于胃容纳和储存食物;
②防止食物过早排空,有利于食
物在胃内的消化。
2、紧张性收缩 指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持 续收缩状态。 ——进食后活动加强 作用: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促进 化学性消化,是胃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胃的紧张性收缩过度 胃下垂 降低 胃扩张
十二指肠 胆囊
肝胆汁 胆囊胆汁
肝细胞
非消化期
胆囊:储存胆汁;浓缩胆汁
墨绿色,弱酸性
3、胆汁的作用
(1).作为乳化剂; (2).运输脂肪分解产物;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④ (4).中和部分胃酸; ⑤ (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 ⑥ 胆盐的肠-肝循环。
意义:
促进胆汁 分泌(利胆 剂 )。
头期、胃期和肠期胰液分泌
三、胆汁的分泌及其作用
1、性质
肝细胞 生成胆汁 直接分泌 胆囊贮存 肝胆汁:金黄色,pH 7.4 胆囊胆汁:棕黄色,pH 6.8 (深绿色)
2、成分
无机物:水、碳酸氢盐、Na+、K+、Ca2+ 有机物: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
胆汁的分泌、 排出与胆囊的作用
金黄色,弱碱性
头期胃液分泌量约占整个消化期分泌量 的30%,胃液的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很高。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分泌的胃液量占整个消化
期分泌量的60%,酸度也很高,但胃蛋白酶原的 含量较头期分泌少。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量占整个消化液分泌量的约10% ,且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比胃期明显低。
**胃 液 分 泌 的 特 点
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 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 的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食物 刺激 迷走-迷走 反射
肽 NO
容受性 舒张
1.胃的容受性舒张
生理意义: ①使胃容纳大量食物又不明显改 变胃内压,利于胃容纳和储存食物;
②防止食物过早排空,有利于食
物在胃内的消化。
2、紧张性收缩 指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持 续收缩状态。 ——进食后活动加强 作用: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促进 化学性消化,是胃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胃的紧张性收缩过度 胃下垂 降低 胃扩张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

12/7/2021
最主要场所!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知识链接
.人体(réntǐ)各消化腺的比较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gānzàng)
胰腺
(yíxiàn)
肠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消化酶
流入何处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口腔
胃
不含消化酶
含消化糖类、脂 肪、蛋白质的酶
含消化糖类、脂肪、 蛋白质的酶
No 型的消化方式。4.斯帕兰札尼设计的金属笼子的巧妙之处何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2环形
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200平方米,利于消化和吸收。4.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 (肠液 胰液 胆汁)和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我的收获是
Image
12/7/2021
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肝脏
胆总管
胰腺 胰管
第五页,共二十九页。
小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1 .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和 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的构成: 。 口腔(kǒuqiāng)、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消化腺可以(kěyǐ)分为两类:位于消化道外的
大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 (gānzàng)
;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胃腺、 肠腺。
12/7/2021
部分蛋白质初步(chūbù)消化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ɡān yóu)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小结:
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
开始消化 的部位
消化过程
参与的 消化液
口腔
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PPT课件

你健康饮食了吗?
无机盐
糖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1.掌握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各消化腺分泌的酶的种类。 3.理解人体七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和 吸收场所。 4.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人生感悟?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 化 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 化 腺: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人体唾液腺分布图
肝脏 胆囊
胃
胰 十二指肠
小肠结构
小肠绒毛 皱襞
毛细血管 小肠绒毛
肠腺
大肠是一个长约1、5
米的管状器官,形成 盲肠
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
分相。连它,的下上端端开与口小于肠肛阑尾
门。大肠的其始部位 成为盲肠。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 小肠(长)5~6米; • 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 • 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 • 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 毛细血管壁 很
为方便学习与使用课件内容,课件可以在下载后自由编辑
(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 物质吸收。 • 可概括为哪四个字:_、_、_、_。
口腔
少量水 和酒精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束,希望继续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无机盐
糖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1.掌握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各消化腺分泌的酶的种类。 3.理解人体七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和 吸收场所。 4.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人生感悟?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 化 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 化 腺: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人体唾液腺分布图
肝脏 胆囊
胃
胰 十二指肠
小肠结构
小肠绒毛 皱襞
毛细血管 小肠绒毛
肠腺
大肠是一个长约1、5
米的管状器官,形成 盲肠
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
分相。连它,的下上端端开与口小于肠肛阑尾
门。大肠的其始部位 成为盲肠。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 小肠(长)5~6米; • 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 • 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 • 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 毛细血管壁 很
为方便学习与使用课件内容,课件可以在下载后自由编辑
(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 物质吸收。 • 可概括为哪四个字:_、_、_、_。
口腔
少量水 和酒精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束,希望继续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蠕动
在小肠中,通过节律性的 收缩运动,将食物推向肛 门。
化学消化
唾液腺分泌唾液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淀 粉为麦芽糖。
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
胰液和胆汁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分解蛋 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胆汁则能 够乳化脂肪,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分 解。
盐酸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胃蛋 白酶则进一步分解蛋白质为多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 和吸收
目 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消化过程 • 吸收过程 • 消化和吸收的调节 • 消化和吸收的疾病与健康问题 • 消化和吸收的实验研究与技术应用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负责咀嚼食物,将食物破碎成小 块,便于后续消化。
食管
将经过口腔初步处理的食物输送 到胃中。
吸收实验研究方法
肠内插管法
通过将导管插入肠道,收集消化液进行分析,以 研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人体实验法
通过给志愿者摄入特定食物,收集尿液、血液等 进行分析,以了解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体外实验法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模拟肠道环境,研究营养物 质在细胞层面的吸收机制。
消化和吸收的技术应用
食品工业
06 消化和吸收的实验研究与 技术应用
消化实验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法
通过给动物喂食不同食物,观察 其消化道的生理反应和消化产物,
以探究食物消化过程。
离体消化法
将消化道器官或组织在体外进行消 化实验,以研究消化酶的活性、消 化速率等。
人体实验法
通过给志愿者摄入特定食物,收集 排泄物进行分析,以了解人体对食 物的消化吸收情况。
总结词
4-2-2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课件(人教版七下)

该实验说明:
1、唾液内含有( 唾液淀粉酶 ) 对( 淀粉 )有消化作用。所以馒头在口中越嚼越甜 ,是因为馒头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的
缘故。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 物理 )性消化,唾 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属于( 化学 )
性消化。
讨论:
1、1号和2号、 1号和3号,它们的变量分别是什么? 2、2号和3号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3、 1、2、3号实验中,对照组是?实验组是?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咀嚼。口腔中的馒头要经过牙齿 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混合。细细品尝这时 的馒头,你能品尝一些甜味。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 泌都有关?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 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实验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慢慢咀嚼馒头, 为什么会感觉 到有点甜呢?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
相适应的特点。
自主学习课本26页到29页内容,尝试解决解决下面问题:
什么叫消化? 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消 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 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消化道 消化系统
消化腺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
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口腔
食物的通道 咽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 肝
泌胆汁
脏
十二指肠
小肠的起始部位,内有 胆管和胰管的开口.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三、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 唾液 淀 粉 蛋 白 质 脂 肪
口腔 咽 食道
唾液腺
淀 粉
胃液
白 胰 质
小肠 大肠
氨 基 酸
肠液
循 环 系 统
脂肪酸 甘油
肠腺
葡萄糖
氨基酸
粪便
脂 肪
脂 甘肪 油酸
消化的最终结果
糖类
唾液 口腔 胃液 胃 胆汁 小肠
麦芽糖
肠液、胰液 小肠 肠液、胰液 小肠 肠液、胰液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1.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 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都有关系。
淀粉
唾液淀粉酶 口腔 麦芽糖
2.胆汁的作用
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能起到 乳化作用.
1毫升 花生油 + 5滴胆汁 摇匀
1毫升 花生油 + 5滴水 摇匀
(1)
(2)
?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呢?
?消化
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不溶于水, 必须在消化道内分解成简单的能溶于 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水、 无机盐和部 分维生素
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 少量水和酒精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 和维生素
小肠: 大部分的水、无机 盐和维生素、全部 的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最新第二节消化和吸收3课时课件ppt

小肠(肠腺:肠液)
肛门
大肠
肛门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 物与唾液充分混凝合并进行初消化
咽------食物的通道
消 食道----食物的通道 化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
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
道 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将食物推入大肠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其中的蛋白酶可以初步消
消 化蛋白酶
化
肠腺---分泌肠液,其中含大量有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腺 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
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能起 乳化作用
唾液淀粉酶 淀粉
口腔
麦芽糖
讨论:
1、与同学交流这项探究的过程、结果 和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一样吗?如果 不一样,与同学一起分析原因.
答: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得是否充分, 实验装置保持37℃左右的时间是 否足够长等,都会影响实验的结 果。
讨论:
2、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 联系?
答:区别: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 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答:胆汁对花生油能起到乳化作用 ——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变成大量细 小油滴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乳状液。胆 汁中没有起消化作用的酶,但是胆汁通 过乳化作用可以增加脂肪与酶的接触面 积,这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2、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①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 淀粉 酶 麦芽糖 酶 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