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推荐优秀PPT

据监测了解,一株水浮莲以每8个月繁殖6 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据监测了解,一株水浮莲以每8个月繁殖6万新株的速度泛滥成灾。
万新株的速度泛滥成灾。目前在广东省只 优选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是生举物世入瞩侵目是的指世某界种性生检物疫从害外虫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主是要举危世害瞩果目树的、世行界道性树检和疫观害赏虫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
水库、排灌站等堵塞,饮用水源被污染, 对浮园莲林的树繁木殖、速经度济极林快、,农它田以防每护周林繁等殖造一成倍严的重速的度危滋害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生物入侵及其影危害的响实例航道运输等,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
里水浮莲将大部份河涌所覆盖,造成河道、 对二园十林世树纪木七、十经年济代林,、为农了田解防决护饲林养等生造猪成饲严料重不的足危,害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上浮生植物——水浮莲(学名水葫芦)。
对由园于林珠树江木三、角经洲济的林地、理农位田置防、护气林侯等和造环成境严的重影的响危,害水。浮莲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至今几乎没有昆虫病毒和其他天敌能控制它的生长,水
要有江河水网尤其是富饶发达的珠江三角 由对于园珠林江树三木角、洲经的济地林理、位农置田、防气护侯林和等环造境成的严影重响的,危水害浮。莲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至今几乎没有昆虫病毒和其他天敌能控制它的生长,水
浮目莲前的在繁广殖东速省度只极要快有,江它河以水每网周尤繁其殖是一富倍饶的发速达度的滋珠生江。三角洲等宽阔无垠的水域布满水浮莲,在江河纵横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河难见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优选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 例
什么是生物入侵 水葫芦 白蛾 结束
初二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

初二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随着现代交通和全球化的发展,生物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威胁。
初二生物学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一、生物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生物入侵物种对原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它们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能够迅速占领新的生态位,并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
入侵物种可能直接或间接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它们可能改变当地物种的种群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破坏生物链食物网络,甚至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
例如,外来植物物种紫茉莉(Lantana camara)在很多地方成为了入侵物种,在印度洋群岛上已经对本地植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生物入侵物种对经济的危害除了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对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它们会破坏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资源,给农民和农业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例如,亚洲瓠(Asian Gypsy Moth)是一种来自亚洲的入侵物种,在北美的森林中成为了严重的害虫,对森林经济造成了很大破坏。
此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可能对渔业、旅游和基础设施造成影响,损失几十亿美元。
三、生物入侵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危害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一些入侵物种可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
例如,蚊子是脆皮血吸虫的传播媒介,它们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一些入侵的植物物种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对人类造成中毒风险。
因此,在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方面,保护人类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四、生物入侵物种防治的方法为了应对生物入侵造成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边境检疫和监测控制,预防入侵物种扩散和传播。
其次,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社会参与,增强人们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并主动参与控制和清除入侵物种的行动。
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主要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的危害
6、对生态和农林牧渔业造成严重损害 凤眼莲(水葫芦)在上世纪50年代被大力推广,现已遍布我国华南、华 北、华东、华中的河湖水塘,由于其庞大的根系和大量的空余生态位等使 其成片聚集成“绿岛” ,这不仅淤塞河道、影响通航,破坏江河生态平 衡,凤眼莲覆盖水面后,水下生物长期得不到阳光的照射,从而爆发生态 灾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
7、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 一些外来种入侵农田、森林或者湖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生产运输也 带来了危害。据统计在美国的50000种外来生物每年造成的环境损失接近 1370亿美元。在欧洲每年管理外来物种的花费至少为125亿英镑
生物入侵的主要防治措施
1、实行全面检疫、生态评估和监测,严格控制外来种入境 检疫是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出或传入某个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预防性措 施。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检疫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生物入侵的主要防治措施
2、治理已入侵有害外来种 生物防治法即利用入侵种的专食性天敌来控制外来入侵种的种群密度 和扩展速度,这是最符合自然内在规律的一种方式,因而生物防治被认为 是控制外来种入侵的最佳方法
生物入侵的危害
4、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伴随着一些昆虫的入侵,许多病毒被带入新的区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 危害 三裂叶豚草现已分布在我国华东、华中、东北和华北的15个省市,开 花期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
生物入侵的危害
5、影响遗传多样性 入侵种可与同属近缘种,甚至不同属的种杂交,如假蓍紫菀可与加拿 大一枝黄花杂交,本地种与入侵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前者的遗传侵蚀
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主要防Biblioteka 措施呆笨朝夕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 是指一种生物从其原来的分布区 域扩展到一个新国家或者地区,并且在新的区域,其后代可以繁殖和扩散 并使其种群可以持续维持的过程
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范文

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第三章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本章学习要求:【导入】前面的学习使我们对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从生物入侵的途径来看,生物入侵的范围很广,只有了解到生物是有怎样的入侵途径,我们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切断生物入侵,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防治生物入侵?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防治这些生物入侵者,它们有多猖狂,反击就应该有多厉害,可是不同的生物入侵者我们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治手段?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2、掌握有效的治理生物入侵的方法学习时数:建议本章学习时长为30分钟课节安排:第一节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视频素材第一节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里,经过自然的选择淘汰,小部分物种生存下来,而且进一步繁殖、生长,经过长期的过程,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
生物入侵成功,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1、降低了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在入侵地成为优势种,缺少了天敌的制约,在入侵地大量繁殖,与本地物种竞争生存营养、生存空间,当地物种得不到足够的空间、营养成分,数量大大减少,大大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这方面的实例很多,拿植物杀手薇甘菊来说,薇甘菊所到地,会死死的缠住当地植物,几十米高的树木都被缠的密不透风,把植物罩住,仿佛密网一样,许多树木都不堪薇甘菊的重负,得不到阳光的照射,都枯萎,后来会慢慢死掉。
就连生长周期很短的桉树还是敌不过薇甘菊的生长速度。
水葫芦也是一个实例,水葫芦作为饲料从国外引进,初期成效很好,可是由于没有注意控制面积,现在已经在入侵地布满了湖面,滇池的水域由于水葫芦的存在,鱼的种类由六十多种下降到三十种,足以看出这植株的杀伤力。
飞机草也是报道的入侵比较严重的植物,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蔓延,已使穿叶蓼等本地植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依赖于穿叶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虫同样处于灭绝的边缘。
浅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_张可3篇

浅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_张可第一篇:生物入侵的危害随着环境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生物入侵逐渐成为了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繁殖并扰乱本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威胁本土生物的存活和生态平衡。
生物入侵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环境危害: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扩散、繁衍并占领本土物种的生态位,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物种灭绝,减少生态系统抗击自然灾害和改善环境的能力,破坏生态平衡和地质景观,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经济危害:生物入侵对农业、林业、渔业和旅游业等经济产业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生产力,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和经济损失。
社会危害:生物入侵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不安,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加剧社会矛盾和国际纠纷。
为了应对生物入侵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本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生物入侵防治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技术、政策法律、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加强生物入侵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生态系统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外来物种的入侵趋势和影响,提高生物入侵预警和决策的准确性和迅速性。
2.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
通过排查、管制、监管和消灭措施,限制外来物种的入境和传播,防止外来物种危害本土生态系统,增强防控的能力和效果。
3.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功能的优化配置。
通过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和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方式,保护和恢复本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4.加强公众教育和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宣传活动、网上资源共享等形式,增强公众对生物入侵危害的认识和意识,激励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生物入侵防治工作。
第三篇: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升级,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测试。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原本没有生存的物种进入了新的环境并繁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危害的现象。
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包括但不限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等。
一些动植物的野生入侵给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
生物入侵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入侵会对原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害。
比如,外来物种侵入后,它们可能会强烈竞争当地物种,甚至取代当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食物和资源,使本土物种受到生存压力。
在新环境下,生物体对外部环境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内生物相互依存的连锁反应引发灾难性后果。
对农业生产和健康的影响入侵生物能够蔓延、繁殖,导致农业生产中的种植物物种劣化、家畜和农业作物灾害风险增加等问题。
例如,近些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发现了螃蟹状竹蜻蜓,这种外来物种繁殖迅速,危害到了当地大面积的农作物。
一些入侵生物还会带来疾病和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家畜造成威胁。
经济影响生物入侵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对农作物的破坏、渔业损失),间接的损失(例如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水源减少,而关注治理所花费的成本也相当高昂。
数据显示,美国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约为每年1200亿美元。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检测和监测入侵物种的检测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入侵生物的有效方式。
及时发现并报警任何可疑物种,不仅可以节约检测费用,还可以避免物种在新生态破坏环境中的繁殖和侵略。
加强边境管控加强边境监管是预防生物入侵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防止外来物种被带入,一些地区实施了禁止进口特定植物和动物的管理政策。
同时,要加强边境检疫和取缔进口方面的非法行为。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并支持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
这方面可以从重视区域生态安全、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出发。
生物入侵的危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
1、生物入侵的危害?
【答案】1.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如果一个外来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因素制约,那么它很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种群快速扩大,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2.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生物入侵在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的同时,也直接造成社会危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
如豚草,原产北美,传入我国(主要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后,不仅危害农牧业,其花粉还对人类健康有害,是引起“花粉过敏症”的致病原,能引起人的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水葫芦大量生长繁殖后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影响河运,阻碍排灌;在汛期阻碍水流,增大洪水水位,严重影响防洪发电。
牛羊吃了紫茎泽兰很快掉毛、生病,母羊怀不上胎,并接二连三地死去。
据四川省凉山州统计,仅1996年一年就减产6万头羊,畜牧业损失2100万元。
上述生物入侵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类千万不要盲目地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生态平衡,因为一个物种无论是灭绝或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几十个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 1 —。
生物入侵的危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1. 引言生物入侵指的是外来物种逐渐进入并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繁殖和生活的能力。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是由于人为的活动,例如种植或放养外来物种,或者是通过其他自然渠道进入新环境。
而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带来的一些主要危害。
2. 生物多样性威胁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入侵物种通常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食物和栖息地,进而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甚至绝灭。
例如,某些入侵植物会夺取本地植物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导致本地植物减少或无法正常生长。
这种物种的减少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当地生物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功能受损除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外,生物入侵还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带来消极影响。
入侵物种可能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其他关键生态过程。
例如,某些入侵动物可能会大量捕食本地物种,导致链式反应,进而破坏食物网和生态平衡。
此外,一些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性质,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进而对生态系统功能造成长期影响。
4. 经济损失生物入侵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还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入侵物种通常会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经济部门带来直接影响。
例如,某些入侵昆虫会对农作物进行大规模的破坏,从而导致农产品减产和质量下降。
此外,入侵植物可能会占据土地并抑制本地植被生长,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经济损失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当地社区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5. 健康问题生物入侵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一些潜在风险。
一些入侵生物可能会携带疾病或病原体,对人类造成传染病的威胁。
例如,入侵的蚊子可能会传播疟疾或登革热等疾病。
此外,某些入侵的有毒动植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中毒。
这些健康问题对当地社区的居民和游客都构成威胁。
6. 气候变化加剧最后,生物入侵可能会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入侵物种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相互作用,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并进一步影响气候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
因此,那些外来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造成较大的危害。
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
而自然界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一旦某种生物人为绝灭和人为引入,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
所以国外有学者将盲目引种与生境的缩小和碎裂,过度捕杀,物种绝灭的次生效应列为引起物种绝灭的四大原因,并形象化地称为“魔鬼四重奏”。
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
随着物种的引进,这些外来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解决“生物入侵”这个生物界的“非法移民”问题,使它们不在异国他乡形成危害?专家们的回答是:第一要谨慎引种,并加强对已引进物种的管理;第二要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及危害状况;第三要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2000年2月在瑞士通过的《防止因生物入侵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中指出:“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隔离性天然屏障。
在近几百年间,这些屏障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已变得无效,外来入侵物种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并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水葫芦水葫芦,学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
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本。
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光滑,叶柄长或短,中部以下膨大如球,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茎单生,中部亦具鞘状苞片,穗状花序呈蓝紫色。
附:为水葫芦正名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
人们为如何消除它的危害而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
它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高约0.3米,在深绿色的叶下,有一个直立的椭圆形中空的葫芦状茎,因而得名。
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弊必有其利,水葫芦也不例外。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
武汉专家提出“吃论”:水葫芦的味道像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
爆炒水葫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它的根部并无害处。
用它制成的饮料,曾在武汉上市10万余瓶,一销而空。
水葫芦还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
水葫芦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
水葫芦真是个好东西。
因此,应为水葫芦正名。
这个消息是可信的。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处,我曾亲眼看见农民把水葫芦从河里捞起来,切碎了用来喂猪,猪很爱吃。
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猪也不吃这种青饲料了。
不料时过境迁,丰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江河排放,水富营养化了,导致水葫芦疯长,成了“绿魔”,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科学家的上述发现,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水葫芦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
对它作综合利用,可以开发出许多新产品。
有识见的厂家不妨一试。
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美食家们也不妨试吃一下。
上海市民日后的餐桌上如能出现这道家常菜,饭店里也推出这款新的佳肴。
那么,上海江河里每年涌起的十万吨水葫芦,也许不是太多,而是不够呢!(作者:吴兴人)东方网 2002年12月30日水葫芦10年疯长10倍致珠江发臭九三学社省委向本报提供了其最近完成的一份关于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调研报告,并呼吁我省尽快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风险应急机制。
1/3外来入侵物种危害广东近年来,我国及我省对外贸易旅游大幅度增长,为外来物种的进入提供了更多机会。
这些外来物种“移民”在可能造福的同时,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灾难。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公布了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名单。
在这个16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有5种植物和至少2种动物在广东境内有着大面积的分布,其中的薇甘菊更是珠三角所独有。
省九三学社提出: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以原产南美洲水葫芦为例,100多年前被引入我国作饲料及观赏物种,结果疯长成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不仅在江河成片聚集堵塞河道,更成为了破坏江河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使鱼类种数急剧减少。
从1975年至今,珠江水域水葫芦每10年就增长10倍,1975年平均每天只捞到0.5吨水葫芦,现在接近500吨。
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
每逢大雨过后,广州珠江桥下,一丛丛的水葫芦引起水体发臭。
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
近年我省松材线虫的大面积危害就是一例。
外来物种大半是人为引进外来物种入侵者有可能是货物(主要是粮食)进口时所带杂草种子和轮船压舱水中的外域水生物种,通过铁路、航运等渠道进来,也可能是被涉外的旅行者无意中带入,但是在我国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一半是人为引种的结果。
我省的5种入侵植物,有4种都是人为引进的品种。
而且有目的引入物种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逃逸现象,从而对生态环境形成威胁。
从区域上分析,外来物种入侵者往往在重要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登陆”,遇到适宜环境条件后扩散;人为干扰严重的森林、草场,也使外来入侵者“有机可乘”;而那些物种多样性较低、生态环境较为简单的岛屿、水域、牧场由于天敌数量少,外来种也容易得势。
非洲鲫、食人鲳都是最初被作为观赏鱼引入,然后成为生态杀手。
如非洲鲫被弃入湖中繁殖形成种群,如今在珠江广州河段也已大量繁殖。
提高警惕建立预警风险机制要做好我省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工作,九三学社省委建议:着眼于生态安全,加强研究,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警惕意识。
以我省现有的学术力量(如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省农科院等)为依托,开展研究,尽快摸清我省现有外来物种情况、已入侵物种的危害,编制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出版有关入侵物种的中文指南和科普材料,提高对外来物种影响国民经济、生态环境和对盲目引种危害的认识。
外来入侵物种威胁到社会的多方面,仅有林业管理部门的介入是不够的。
我省可考虑制定防止入侵物种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的地方法规,例如规定在大规模使用非当地物种之前,必须要进行5个世代的小规模实验来证明对当地生态系统不会造成威胁,在保护区中禁止使用外来物种,鼓励使用当地物种进行森林恢复等。
此外,鉴于外来入侵物种多由人为引进,而目前有关法规尚未健全,建议我省实行物种引进申报、使用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目前深圳已是薇甘菊的天下,受危害的林地面积约3000公顷,其中约300公顷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
遇树攀援、遇草覆盖的薇甘菊已从郊野向市内发展,不少市区内公园、绿化带已发现薇甘菊的踪迹。
而有关治理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和野外小规模实验阶段。
省九三学社建议对入侵物种的综合治理,要加强国际合作,原产国相应物种的防治方法、生态特点、天敌生物等信息对防治有着重要作用,入侵物种在一个国家出现的信息可为周边国家可提供早期预报。
(林亚茗)《南方日报》2004年2月4日水葫芦围困水口电站水口电站告急水葫芦围困水口电站(肖春道摄)船闸告急!升船机告急!水库告急!……几艘拖轮被困了个严实14日,记者在水口电站看见,成片的水葫芦把大坝围堰区内的广阔水域严严实实地占领。
在水葫芦疯长的水域,夹杂着许多白色泡沫塑料,几艘拖轮被“困”在水葫芦的包围之中。
在水库的上游,可以看到有一朵朵的水葫芦不断地从上游方向漂下来,持续地扩大水葫芦的“控制”面积。
据水口发电有限公司航管处一位排污项目负责人介绍,电站附近的水葫芦,只是整个库区水葫芦的一小部分。
在大坝上游30公里的黄田镇水域,水葫芦的面积更是大得惊人。
这些上游的水葫芦,天天随着水流漂下来,不断地扩大水口水葫芦的阵容。
他说:“由于水葫芦生长迅速,加上上游水葫芦的加盟,在汛期的时候,这里的水葫芦厚得惊人。
人站在上面也不会陷下去。
”关键水位被削了半米高据水口发电有限公司运行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水葫芦有非常发达的水下根系,这些根系夹带着水上漂浮的垃圾,已经“吃水”半米深,这等于说,水葫芦的存在,影响了水库发电的水位高度。
这关键的水位被水葫芦削了半米高度,长年累月,对水库发电的影响可想而知。
此外,还影响着船闸的生产效率。
由于水葫芦生长速度极快,又随着水流到处扩散,一些漂进船闸的水葫芦,使闸内船舶与船舶之间挤满了水葫芦,本来可以按照设计尺寸安排两艘船舶并排过闸的,变得只能停泊一艘船舶。
这样大大影响船闸的生产效率。
经常碰了闸门感应器实际上,水葫芦对生产的影响还算是小事,更要命的是,水葫芦的疯狂生长,已经威胁到船闸和升船机的生产安全。
水口电站航管处工程师张树君介绍,一些随着水流漂进升船机内的水葫芦,会使升船机的卧倒门的水封不严密,一旦江水顺着卧倒门的水封泄漏,会使升船机升降失去平衡,发生“冲顶”事故,那后果则不堪设想。
另一位在船闸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小小的生物,除了在水上生长,还会爬到船闸闸门的顶上生长。
这些生长在闸门顶上的水葫芦往往与闸门上方的制动感应触头争“高个”,时不时提前把感应器给先碰撞了。
感应器接触到水葫芦后,闸门的纠偏开关突然停止运作。
刚刚清理完又长了一大片为“清剿”水葫芦,水口电站组织了专门排污队,对付大兵压境的水葫芦,发誓要消灭这些讨厌的生物。
排污队每周对水葫芦实行一次大扫荡。
办法是将水葫芦捞起来,晒干后,集体焚烧,此外,日常也有专门的人员监视这些小生物的动向。
为此,公司去年一年花去了180万元的巨资。
但遗憾的是,这些小生物,不仅灭不绝,反而有恃无恐,面积越扩越大。
据电厂政工部的龚祖金介绍,这些水葫芦生长速度实在太快了,加上上游也会有许多水葫芦不断漂下来,因此,排污队的清理速度简直跟不上水葫芦的生长速度。
他说:“感觉我们刚刚清理完没几天,这些水葫芦又长成一大片了。
”>>>背景不仅仅是水葫芦据了解,水葫芦1901年作为一种花卉引入我国,50~6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最终出现今天几乎不可收拾的局面。
如今,除了水口电站,水葫芦在珠江水系、太湖水系等全国多个水域都已经泛滥成灾。
不久前上海市政府还发出了剿杀水葫芦的军令状,发誓要消灭水葫芦,但花了近2亿元资金,结果同样是以失败告终。
实际上,水葫芦仅仅是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灾难的一个例子。
在我省,除水葫芦外,疯狂肆虐霸占了我省2/3黄金海岸线的大米草,对我省的水产养殖和沿海滩涂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