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棍术完整动作名称

初级棍术完整动作名称
初级棍术完整动作名称

初级棍术完整动作名称)https://www.360docs.net/doc/905213835.html,/zyjx/HTML/41313.html

起势

第一段

1.弓步劈棍

2.弓步撩棍

3.虚步上拨棍

4.虚步把拨棍

5.插步抡劈棍

6.翻身抡劈棍

7.马步平抡棍

8.跳步半抡劈棍

第二段

9.单手抡劈棍

10.提膝把劈棍

11.弓步抡劈棍

12.弓步背棍

13.挑把棍

14.转身弓步戳棍

15.踢腿撩棍

16.弓步拉棍

第三段

17.提膝拦棍

18.插步抡把劈棍

19.马步抡劈棍

20.翻身马步抡劈棍

21.上步右撩棍

22.上步左撩棍

23.转身仆步摔棍

24.弓步崩棍

第四段

25.马步把劈棍

26.歇步半抡劈棍

27.左平舞花棍

28.右平舞花棍

29.插步下点棍

30.弓步下点棍

31.插步下戳棍

32.提膝拦棍

收势

(初级棍术完整套路演示)

起势

动作要领:

两脚并立,右手持棍立于身体右侧。目向左平视。右手提棍上举,臂伸直;左手随即握住把,臂平屈胸前(图1--2)。

图1

图2

1.弓步劈棍

动作要领:身体左转,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棍向前下劈,棍梢略高于肩,棍把紧贴左腰侧。目视前方(图3)。

图3

易犯错误:上步与劈棍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弓步与劈棍分解练习。

2.弓步撩棍

动作要领:右手经体前滑把握住棍的把端,左手撒开握于棍的中段,向前撩出。右脚向前方上一大步,成右弓步。目视前方(图4)。

图4

易犯错误:撩棍与上步不协调。

纠正方法:换把与撩棍上步分解练习。

3.虚步上拨棍

动作要领:左手使棍梢在头上绕半圈。头微后仰。同时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再上半步,成右虚步。左臂伸直向前平摆,手心向下,身体左转,棍梢向左上方拨动,右手置于左腋下,

棍梢高与头平。目视棍前方(图5)。

图5--1

图5--2

易犯错误:上步与拨棍不协调。

纠正方法:上右脚步同时棍梢向左拨,右手握棍位置不变。

4.虚步把拨棍

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跨半步,左脚向前上一步,脚尖点地,成左虚步。两手在头顶上方做云棍使棍把向前上方拨击,棍把一端略高于头部。目视棍把(图6)。

图6

易犯错误:云棍时未走平圆,拨动棍把与虚步不能同时完成。

纠正方法:左、右云拨棍练习;上、下肢配合的完整练习。

5.插步抡劈棍

动作要领:左脚外撇,两手握棍使棍身在左腿外侧绕行一周,成立圆。同时上右脚插左步,左手由左向右绕弧半周做下劈,右手置于左腋下,目视棍稍(图7)。

图7

易犯错误:抡劈时,两手握棍太紧,棍身未贴身体,使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原地舞花抡劈棍练习。练习时须通过腰的转动将上、下肢的动作协调

6.翻身抡劈棍

动作要领:以两脚为轴,上体向左后翻转,两腿成半马步。与此同时,左手握棍随翻身动作向左侧前方下劈;右手握棍把置于右腹前,棍梢略高于棍把。目视左前方(图8)。

图8

易犯错误:翻身动作时棍梢成横扫,马步与劈棍不协调。

纠正方法:翻身劈棍贴身走立圆。马步与劈棍分解练习。

7.马步平抡棍

动作要点:两手握棍背于后肩,左手撒开,右手握住棍把用力向身前抡动,棍梢平抡一周。左脚为轴向左后转,右脚向左侧上一步成马步。平抡棍后,两臂平屈胸前,左手松握于右手外面,手心均向下,棍身架于左上臂部,目视右前方(图9)。

图9

图9(侧面)

易犯错误:抡棍时不平,上步与抡棍不协调。

纠正方法:平抡棍练习。结合转身上步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8.跳步半抡劈棍

动作要领:两脚蹬地向右转体换跳落地成马步,同时棍梢沿身体向前下方抡半圆;左手随即

向前松握滑把向右前下方做下劈,右手握棍把撤至右腰前。目视棍梢(图10)。

图10--1

图10--2

易犯错误:两脚换跳时离地太高,抡劈棍与转体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换跳练习,结合棍法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9.单手抡劈棍

动作要领:右脚左移,上体右转,成右高虚步。左手撒开,右手握棍上举,使棍梢经右腿外侧向后绕行一周收至右腹前,同时右脚后退一步成半马步。棍梢向上、向前绕行;左手握住棍的中段,两手向体左侧劈棍。目视棍梢(图11)。

图11

易犯错误:棍不贴身,左手接握棍身时易脱把。

纠正方法:单手外腕花抡劈棍练习。

10.提膝把劈棍

动作要领: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内收提膝成右独立式。同时,右手举棍向前劈棍;左手收至右腋下,目视前方(图12)。

图12

易犯错误:劈棍与提膝不协调,上体后仰。

纠正方法:劈棍与提膝分解练习后上下肢结合练习,身体微前倾。

11.弓步抡劈棍

动作要领:左脚下落,上体左转,右手握棍向左腿外侧抡一周,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左手向棍身中段移握,向右绕行下劈,右手顺势收于左腋下,目视棍梢(图13)。

图13

易犯错误:抡劈动作不连贯。

纠正方法:舞花抡劈练习,棍走立圆。

12.弓步背棍

动作要领:右脚外撇,上体右转。两手舞花向右腿外侧抡绕一周。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单手握棍抡绕,背于左肩后,棍梢指向前上方。左手由右胸向前推掌,掌指向上。目视左掌(图14)。

图14

易犯错误:弓步起跟,背棍时棍不贴身。

纠正方法:右脚五趾抓地,沉跨,后腿蹬直,舞花背棍分解练习。

13.挑把棍

动作要领: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上体左转,同时左手接握棍中段,右手握棍向左前上绕行,使棍把向左前上方挑起,目视棍把(图15)。

图15

易犯错误:向前挑把时,右臂太直。

纠正方法:上部,挑把分解练习。

14.转身弓步戳棍

动作要领:右脚尖里扣,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独立式,上体稍左转180度,两手握棍使棍身贴于左腿小腿内侧,左脚立即向身体左侧落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棍使棍梢向左侧平戳,左手松握后滑与右手靠近。目视棍梢(图16)。

图16--1

图16--2

易犯错误:提膝和转身动作不连贯;平戳棍时易耸肩。

纠正方法:提膝不宜过高,转身要敏捷;提膝、转身、平戳棍分解动作练习。

15.踢腿撩棍

动作要领:右脚向前移,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两手握棍向右侧后方提撩一圈,棍身落于左臂。同时右脚侧踢,脚尖勾起与头同高,目视前方(图17)。

图17

易犯错误:撩棍和踢腿不协调,耸肩。

纠正方法:两手撩棍练习;侧踢腿练习;上下肢配合的完整动作练习。

16.弓步拉棍

动作要领:右脚在身体右侧落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向右肩前拉带并内旋,左臂直臂下压内旋,棍身斜放于身前,目视左下方(图18)。

图18

易犯错误:拉棍与弓步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完成弓步拉棍动作,切不可直腿下落砸地。

17.提膝拦棍

动作要领:左脚向右跨一大步成马步。左手握棍左侧推出,右手顺势提至头上。左脚尖里扣,左手握棍上举于左后侧,右手顺势向胸前下拉,棍身斜举于胸前,左手棍梢向左上方。右腿屈膝提起,右手握住棍把向前推拦,左手举于头上,上体前倾,棍身斜架于身前,目视棍把(图19)。

图19

易犯错误:动作不连贯,支撑腿不稳。

纠正方法:先进行转身提膝的练习,提膝要展胯成侧提膝;结合棍法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18.插步抡把劈棍

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落步,两手做舞花棍,同时,上左脚插右脚身体左转,做右把下劈,目视棍把(图20)。

图20

易犯错误:动作不连贯,两手握棍过死,棍身未贴近身体。

纠正方法:插步与抡劈棍慢动作练习,棍贴身做立圆。

19.马步抡劈棍

动作要领:以两脚掌为轴,上体向右翻转180度。同时,右手握棍向右后方绕行,左手则顺势直臂斜伸左下侧,左脚向身体右侧跨一大步,上体从右向后转成马步。同时,左手握棍向上,并随着转体动作向身体右侧抡棍,使棍的上段向前平劈,目视棍梢(图21)。

图21

易犯错误:劈棍动作须用力,并与马步动作同时完成。

教法提示:与基础棍术的马步抡劈棍相同。

20.翻身马步抡劈棍

动作要领:蹬地起跳做转体360°,两手握棍随转体绕抡一周,成马步劈棍,目视棍稍(图22)。

图22--1

图22--2

易犯错误:劈棍与马步两个动作不能同时完成。

纠正方法:徒手的翻身跳练习,结合棍法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21.上步右撩棍

动作要领:两腿直立,左手向棍把一端下滑并迅速两手一齐向右绕行一周,同时上体右转,紧接右脚跟上一步,左腿半蹲成右虚步,目视棍梢(图23)。

图23

易犯错误:棍上撩时,没有靠近身体右侧。

纠正方法:原地左右撩棍。

22.上步左撩棍

动作要领:上动不停。左手迅速移至右手拇指前握棍,两手一齐向左后抡棍一周。目平视前方(图24)。

图24

易犯错误:与“右撩棍”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

纠正方法:原地左右提撩棍练习。

23.转身仆步摔棍

动作要领:上动不停。两手握棍继续向上撩棍的同时扣腕做舞花下劈、同时左脚掌里扣,右脚跟碾转,上体随即右转。右脚向身后落步全蹲,成左仆步。两手向下劈棍,左臂伸直,右

臂屈肘于胸前正下方,棍梢前半段摔地,上体稍前倾。目平视前方(图25)。

25--1

25--2

易犯错误:摔棍动作与仆步不能同时完成,棍身与左腿不平行。

纠正方法:舞花仆步摔棍练习。

24.弓步崩棍

动作要领: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左手略向右手前滑握,棍顺势前送,两臂自然伸直,右手猛力向下压,使棍梢从下向上崩挑,高与头平。目视棍梢(图26).

26--1

26--2

易犯错误:上崩弧度过大,与弓步不协调。

纠正方法:两手随身体重心上提向前顺送,然后,再与弓步同时完成崩棍动作。

25.马步把劈棍

动作要领:身体重心后移,左脚随即稍回收,右脚向左脚前跨一大步,上体随即向左后转,两腿半蹲成马步。右手随着转体动作从右肩前上方一面滑握于棍身中段,一面向前做抡劈动作,此时,右臂向右伸平,手心向下,左手至左腰侧,虎口向右,把端高度在胸下,腰上之间。目视棍把(图27)。

图27

易犯错误:上步与劈棍动作不一致。

纠正方法:上步与劈棍做慢动作练习,完整动作练习。

26.歇步半抡劈棍

动作要领:上身右转,两腿成歇步。右手滑握至棍把收至腹前,左手滑握至棍身中段向身前平劈。左臂向前伸平;右手握棍至腹前,棍梢与肩同高,目视棍梢(图28)。

图28

易犯错误:转体下坐与劈棍动作不一致。劈棍无力。

纠正方法:两腿全蹲交叉相叠;身体保持马步时的高度,不可上提后再下落。

27.左平舞花棍

动作要领:两腿立起,左脚向前一步,左脚蹬地跳起,右脚向身前跨跳一步,身体随即向左后转,右手握棍,随转体动作在头上平转一周半。左脚在身后退一大步,上体随即向左后转成左弓步。棍梢略高于头。目视棍梢(图29)。

图29

易犯错误:舞花时,两手握得太紧,与上步不协调。

纠正方法:舞花棍时两手松握,跳步与舞花棍分解练习。

28.右平舞花棍

动作要领: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在头顶上方向右云棍一周。同时上左脚,插右脚,转身向右上方拨击。左手置于右肋处,棍梢贴靠右胯外侧。目视棍把(图30)。

图30--1

图30--2

易犯错误:同上惟云棍方向相反。

纠正方法:进行左右云拨棍练习。

29.插步下点棍

动作要领:两手握棍使棍把向左后方贴身绕一周,同时插步向右点棍,目视棍稍(图31)。

图31

易犯错误:插步与点棍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进行左右点棍练习;再结合步法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30.弓步下点棍

动作要领:上体左转,右脚后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时滚向左侧点地。两臂伸直,两手位于膝盖前。目视棍梢(图32)。

图32

易犯错误:点棍时,左腕幅度太大。

纠正方法:原地点棍练习,使棍梢放远些。

31.插步下戳棍

动作要领:重心后移,上体右转,左脚向右侧插一步,成交叉步。左手先上抬并向棍梢一端滑握,右手从把端略向中段滑握,使棍把由腹前向身体右下方戳击。右臂伸直,左臂屈肘于左胸前,手心向里,上体左倾。目视棍把(图33)。

图33

易犯错误:插步与戳把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插步与戳把动作的完整练习。

32.提膝拦棍

动作要领:右脚向右退一步,上体左转,两手握棍,右手握把向左上绕弧,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独立式。同时两手向身体左上方架拦,棍梢指向左斜下方。目视左前方(图34)。

图34

易犯错误:抡摆棍不协调,拦棍与提膝不一致。

纠正方法:两手握棍抡摆时要柔和连贯;提膝须展胯成侧提膝,与拦棍同时完成。

收势

动作要领:右手从上屈肘向身体右侧下落,臂伸直,左手顺势向右上滑把,使棍把下降至右

腿外侧,棍身直立。目仍视左侧。左脚下落与右脚并立。同时左手撒开垂于身体左侧,棍把在右脚外侧着地。目视正前方(图35)。 目标

1、培养学习武术兴趣,自觉参与武术锻炼;

2、初步学会武术基本技术和棍术套路练习,增强身体素质等体能;

3、加强武德教育,培养自尊、自信、自强和良好思想品德;

4、学会用武术的技能锻炼身体,增进自己的体质。

学习 重点 1、学习棍术套路;

2、发展武术专项体能的方法。

课次 主教材

辅助教材 备注 1 武术棍术的基本知识。 录像与多媒体

1、利用讲解示范和

多体技

术,帮助

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能概念。 2、通过多种练习方

式改进和

提高学生

的技术水

平和体

2

武术棍术的基本练习: 抱棍—云棍—扫棍—架棍。

基本功练习:压肩、

绕肩各种压腿

3

棍术基本功练习:格棍— 盖棍—点棍—崩棍。

基本功练习:搬腿、劈腿—各种踢腿、扫腿

4 棍术基本功练习:撩棍— 绞棍—戳棍—击棍。

基本功练习:前俯腰--甩腰—涮腰—下腰

5

棍术基本功练习:臂棍— 提撩舞棍—立舞花棍

基本功练习:提膝平

衡—燕式平衡—鲤鱼

打挺—乌龙绞柱

6

初级棍术第一段: ①弓步劈棍步 ②弓步撩棍

柔韧训练平衡训练

③虚步上拨棍。

能。 3、培养学生自我运用武术锻

的能力和

终体育的

意识。 4、培养团结合作、探究、创新及竞争

等社会应

能力,使

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7

初级棍术:④虚步把拨棍 ⑤插步抡劈棍⑥翻身抡劈棍

复习棍术一段①至③动作

8

初级棍术:⑦马步平抡棍 ⑧跳步半劈棍抡劈棍

复习棍术一段④至⑥

动作

9

初级棍术第二段:①单手抡 劈棍 ②提膝把劈棍③弓步抡劈棍

复习棍术一段⑦至⑧动作

10

初级棍术:④弓步背棍 ⑤挑把棍 ⑥转身弓步戳棍

复习棍术二段①至③动作

11

初级棍术第三段:⑦踢腿撩棍 ⑧弓步拉棍

复习棍术二段④至⑥

动作

12

初级棍术第三段:①提膝拦棍②插步抡把劈棍 ③马步抡劈棍

复习棍术二段⑦至动作

13

初级棍术第三段:④翻身弓步抡劈棍⑤上步右撩棍

⑥上步左撩棍

复习棍术三段①至③动作

14

初级棍术第三段:⑦转身仆 步摔棍⑧弓步崩棍

复习棍术三段④至⑥动作

15

初级棍术第四段:①马步把

劈棍②坐盘平抡劈棍③左平舞花棍④右平舞花

复习棍术三段⑦至⑧动作

16 初级棍术第四段:⑤插步下点棍⑥弓步下点棍

⑦插步下戳棍⑧提膝拦棍还原式复习棍术四段①至动作

17 1、复习棍术整个套路技术动

作2、分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演复习棍术四段⑤至⑧动作

18 学习评价:进行技评与综合评价考评的必要准备

初级棍术动作名称: 起势 第一段 1.弓步劈棍 2.弓步撩棍 3.虚步上拨棍 4.虚步把拨棍 5.插步抡劈棍 6.翻身抡劈棍7.马步平抡棍8.跳步半抡劈棍 第二段 9.单手抡劈棍10.提膝把劈棍11.弓步抡劈棍12.弓步背棍 13.挑把棍14.转身弓步戳棍15.踢腿撩棍16.弓步拉棍 第三段 17.提膝拦棍18.插步抡把劈棍19.马步抡劈棍20.翻身马步抡劈棍 21.上步右撩棍22.上步左撩棍23.转身仆步摔棍24.弓步崩棍 第四段 25.马步把劈棍26.歇步半抡劈棍27.左平舞花棍28.右平舞花棍 29.插步下点棍30.弓步下点棍31.插步下戳棍32.提膝拦棍 收势一、课的内容:

1.复习初级棍1—12式

2、学习初级棍第二段13—16式、第三段17—18式

二、课的目标:

1.熟练掌握初级棍1—6式

2.进一步学习初级棍6—12式

3.学习初级棍第二段13—16式、第三段17—18式

三、课的重点、难点

1、难点为“插步抡把劈棍”这个动作

2、重点是使学生明确棍走的路线

四、场地器材:一块空地、棍35根

课的教学组成

1.准备部分10′

1.1课前常规

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

♀♀♀♀♀♀♀♀♀

♀♀♀♀♀♀♀♀♀

1.2徒手操(6-8节)

头颈运动扩胸运动腹背运动压腿运动

肩部运动踢腿运动膝部运动腕踝运动

1.3热身运动:慢跑两圈

2.基本部分60′

2.1复习初级棍1—12式

2.1.1动作要点

2.1.2易犯错误

2.1.3组织教法与要求

①教师示范讲解

②教师领做,学生进行分解动作复习

③教师领做,学生进行连贯动作复习

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纠正动作

⑤教师口令指挥,学生进行连贯动作复习

2.2学习初级棍第二段13—16式、第三段17—18式

2.2.1动作要点

5.挑把棍

①右脚略向前靠.两腿叉开站立.右手握棍向下、向左、向上绕行,使棍把由后下方绕至头部的前上方,左手在右胸前接握棍的中段.目视左侧(图1)

②上动不停.右脚向身体左侧上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继续向后下绕行,左手握棍屈肘于左肩前,使棍把由上向后下抡绕.目视棍把(图1)

③上动不停.上体左转,同时右手由后下向前烧行,左手顺势收回左腰胯前,使棍把向前上方挑起,略高于头顶。目视棍把(图1)

要点:抡棍要走立圆,棍把向后抡绕时不要太猛.向前挑把时.右臂须用力快速挑起.

图1

6.转身弓步戳棍

【精】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攻防要领

持之以恒,方成正果 坚持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 生理效益: 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练习时一方面可锻鍊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鍊,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处五: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 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精神效益: 好处一:消除压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後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後血气回圈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人有著正面的帮助。 好处二: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周昭和1996)——太极拳倡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

《擒敌术基础动作》教案

擒敌术基础动作教案 作业准备 课目:擒敌术基础动作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擒敌术的技能,学会动作要领为下步动作打下坚实基础。 内容: 一、基本手型与步型 二、格斗势和步法 三、攻击技法 四、防守技法 五、攻防组合技法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个人体会,检查纠正,考核验收。 时间:280小时 场地:擒敌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端正训练目的,培养敢打敢拼的优良品质。 2、正确理解技术要决,准确掌握动作要领,苦练技术动作。

3、严禁擒敌技术开玩笑,防止训练事故发生。 作业实施 擒敌术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动作制服敌手的徒手格斗。其内容全面技术精练,战术实用训练系统,实践性强的特点,是我们武警部队训练的重点。 一、基本手型与步型 (一)手型 1、掌四指并拢卷曲握紧‘拇指扣在食指和中指第二节上’犬面平腕挺直。用于击打要害部位。 2、掌分立掌、横掌、八字掌、插掌 立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贴与虎口处,手掌与小臂略成直角。用于推击。 横掌:五指并拢伸直,手掌内收。用于砍击 八字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向外分开。用于抓、挡、卡、压。 插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贴与虎口处,手腕挺直。用于插、截。 3、虎口在八字掌的基础上,五指微曲。用于抓敌小臂、手腕。 4、勾五指捏拢腕。用于击肋、裆及大腿

(二)步型 1、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脚尖向前稍向内扣,左腿屈膝,大腿略平,膝盖不超过脚尖。右脚挺直,脚尖内扣;上体正直,正对前方,两拳置于腰际拳心向上,两眼向前平视。弓左腿为左弓,弓右腿为右弓步, 2、马步左脚向左跨一步,略比肩宽,脚尖对正前方,屈膝半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大腿略平,全脚掌着地,上体正直,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拳置于腰际,拳心向上,两眼向前平视。 3、仆步右脚右跨一步,左腿屈膝全蹲,全脚掌着地,脚和膝外展。右腿挺直平仆,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上体正直,两拳于腰际,拳心向上,两眼向右平视。仆右腿为右仆步,仆左腿为左仆步。 4、虚步右脚外展45度角,屈膝半蹲。左脚向前一步,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委屈,重心落于右腿。两拳置于腰际,拳心向上,上体正直,两眼平视。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5、骑龙步左脚向前一步,成弓步,右腿屈膝,膝盖略朝前,右脚跟提起,中心落于两脚之间,左小腿垂直与地面,右膝与小腿中部同高,两手握拳收于腰际拳心向上。 二、格斗势和步法 (一)格斗势

形神拳教学设计

《形神拳第一段动作》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健身拳基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提高学生灵敏、快捷、力量等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加强学生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教材分析 形神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外、收势外,共分4段11个基本组合动作。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练,动作的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抡臂砸拳,右弓步冲右拳转成左弓步冲左拳等,体现了“一拳多用”等技击方法。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求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腿、身、法、步,精、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曾在初中已学习过五步拳,健身拳等基本动作,对武术套路有初步的掌握和了解。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协调性和肌肉本体感觉,身体某些素质较好些,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些差,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地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编成武术操或组合动作,先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助练习使用,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决、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教学重点:并步抱拳----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 教学难点: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教学方法 本次课尝试把讲授式、体验式、合作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并且通过各小组自主学习与成果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智慧,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对套路动作的掌握和学习进度。 教法:讲解——慢速完整示范,分组看图解自主学习、巡回指导、小组成果展示、激励评价、教师带领集体练习。 学法:观察、模仿、尝试——小组合作实践——练习——小组展示——师生评价——集体跟学改进。 教学过程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 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 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一、预备势、起势攻防含义图解 1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无极势”。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灵机、随时发动。 预备势与起势定步与动步相交接、相补充、相转换,隐含阴阳动静周转之拳理;体现技击交手之规律。从攻防角度要求预备交手时,以静待动。要静观敌情,察来势之机,揣敌之长短,在瞬间确定敌来势而从容应变,在交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2 甲(红衣者)左上步进逼,左拳向乙(蓝衣者)头部直击,乙相机上步(或退步),双臂上抬,手背(或腕部)拥起对方肘臂(或拳腕)部,惊起对方略仰;感其下压之机双掌下按推对方胸腹部(头面部亦可)。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重心,使之后倒(图1-1、2、3、4、5、6)。

图1.JPG 二、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 甲向前逼近,以右顺步直拳击打乙头部,乙右手外接掳抓甲右手腕部,侧闪进,上左步落于甲身体右后侧,管别其脚;同时左臂穿、靠于甲腋下,左转腰,肩背臂部向左后旋靠甲上体,使甲身体后仰歪斜,右手顺势随送,身体重心前移过渡成弓步夺其位,甲失去重心倒地。(图2-1、2、3、4)。右势与左势动作相

擒敌术教案

训练教案 擒 敌 术 基 本 技 术 江苏省总队司令部 二○○九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个训练内容基本手型与步型 (4) 一、手型 (4) 二、步型 (6) 第二个训练内容格斗势与步法 (9) 一、格斗势 (9) 二、步法 (10) 第三个训练内容攻击技法 (13) 一、拳法 (13) 二、肘法 (18) 三、腿法 (18) 四、膝法 (25) 第四个训练问题防守技法 (27) 一、不接触性防守 (28) 二、接触性防守 (31) 第五个训练内容攻防组合技法 (35) 一、拳法组合 (36) 二、腿法组合 (36) 三、肘膝法组合 (37) 四、攻防组合 (37)

基本技法教案 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装具; 2.组织准备活动,选择清理地点; 3.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擒敌术基本技法 目的:通过训练,使学员熟练掌握动作要领,为基本动作、应用动作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基本手型与步型 二、格斗势与步法 三、攻击技法 四、防守技法 五、攻防组合技法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间:XX小时 地点:(略) 要求:(略) 保障:拳套、拳靶、脚靶、沙包、训练垫等 作业实施

基本技法,包括基本手型与步型、格斗势与步法、攻击技法、防守技法、攻防组合技法、擒敌拳和倒功,是擒敌术训练的基础内容。 第一个训练内容基本手型与步型目的:通过训练,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常用的手型与步型,为技法训练奠定基础。 时间:XX小时 【理论提示】 常用的手型有:拳、掌、爪、勾。常用的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骑龙步。 【讲解示范】 一、手型 (一)拳 动作要领:四指并拢卷屈握紧,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第二节上,拳面平,腕挺直。用于击打头、胸、腹、肋等要害部位。 要点归纳:“一平”即拳面平;“一直”即手腕挺直。 易犯错误:一是拇指贴扣不到位;二是塌腕翻拳。 (二)掌 分为立掌、横掌、八字掌、插掌。 1.立掌

形神拳单元教学计划

形神拳单元教学计划 形神拳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个模块。高一年级在复习巩固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形神拳,体它的会攻防含义和风格特点,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武术兴趣,进行爱国注意教育。根据学年计划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自身情况,形神拳教学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6~10周进行。 教材分析 整套形神拳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练,动作的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度自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角度编排,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如套路中的震右脚砸左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抡臂砸拳,右弓步冲右拳转成右弓步冲右拳等,体现了“一拳多用”等技击方法。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求发力完整,步伐灵活,而且手、腿、身、法、步,精、神、气均要协调配合。全套动作除起势、收势外,共分4段11基本组合动作。全套动作层次分明,相互联系,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有利于学生掌握。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形神拳的学习,知道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 运动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形神拳的动作要领,明白它的攻防含义,体味武术精、 气、神的风格特点,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 展性和弹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机能。 心理健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努力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形成坚 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强盛而锻炼的社会责任 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形神拳的动作要点。 2、形神拳各动作之间的过渡衔接。 3、形神拳手、腿、身、法、步、精、神、气的配合。 形神拳单元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五步拳教案设计

七年级武术(五步拳)教案设计 武术“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一、教学内容 五步拳是由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等五种基本步型组合的基本套路,本课以复习基本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和学习五步拳1—4个动作为主教材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一书武术项目中的五步拳。这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 五步拳教学共2个课次,本课为第1课次,是新学教材,重点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体协调。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初中生的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运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武术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身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学生对基本步型和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在五步拳1—4个动作的学习中,能找出 套路中出现的基本步型。 2、基本掌握五步拳1—4个动作的动作线路和技术要点,动作协调连惯。 3、通过教学生和学生探讨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学习。 五、重点、难点:

24式太极拳名称

24式太极拳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势 48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预备 身体自然直立 起势 1.左脚开立 2.两手前平举 3.屈腿下蹲 一、白鹤亮翅 1.收脚抱手 2.向后退步 3.坐腿转腰分手 4.虚步分掌 二、左搂膝拗步 1.右手前摆 2.转腰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手推掌 三、左单鞭 1.转腰坐腿带手 2.收脚抱手 3.转身上步穿手 4.弓步平云手 5.坐腿转腰平云 6.勾手收脚 7.转身上步 8.弓步推掌 四、左琵琶势 1.跟步摆臂 2.坐腿挫手摆臂 3.虚步合手 五、捋挤势(3) (1)1.移脚活步穿掌2.弓腿抹掌3.收脚捋手4.上步搭手5.弓步前挤 (2)1.坐腿扣脚穿手2.3.4.5.同上 (3)1.扣脚穿手 2.3.4.5.同上 六、左搬拦捶 1.撇脚转腰分手 2.收脚握拳 3.摆步搬拳 4.收脚转腰摆臂 5.上步拦掌

6.弓步打拳 七、左掤捋挤按 1.转腰撇脚分手 2.收脚抱球 3.转腰上步 4.弓步掤手 5.旋臂送手 6.坐腿后捋 7.转腰搭手 8.弓步前挤 9.坐腿引手后掤10.弓步前按 八、斜身靠 1.转身扣脚分手 2.收脚抱手(两手成十字交叉) 3.上步握拳 4.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 1.转身摆掌 2.抱手收脚 3.摆步撑手 4.跟步提手 5.坐腿握拳 6.虚步劈打 十、倒卷肱(4) (1)1.撤手翻掌2.退步屈臂卷肱3.虚步推掌 (2)(3)(4) 同上 十一、转身推掌(4) (1)1.撤步碾脚转身2.屈臂上步3.丁步搂手推掌 (2)1.碾脚转身2.3.同上 (3)(4) 同上 十二、右琵琶势 1.向后撤步 2.坐腿摆臂挫手 3.虚步合手撅臂 十三、搂膝栽捶 1.撤步捋手 2.上步搭手 3.跟步平云手 4.坐腿转腰摆臂 5.屈臂握拳上步 6.弓步搂膝栽捶 十四、白蛇吐信(2) (1)1.转身提拳2.转身摆脚摆掌3.歇步推掌 (2)1.转腰摆臂2.屈臂上步3.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2)

擒敌术-步法

作业准备 1| 、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划分场地、做好准备活动 2 、提示有关理论 3 、宣布作业提要 科目:擒敌术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科学合理的擒敌术步法知识,并提高快速移动和对手保持最佳距离的能力。(敬礼、 稍息) 内容:步法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间:45分钟 地点:擒敌术训练场 要求:1、严格训练、严格要求、 2、细心体会、善于钻研 3、严守纪律、预防伤害。 (以上要求同志们是否清楚……稍息下面开始组织实施)步法 (一)理论提示 步法是为了配合各种拳法等攻击方法以击打对方,防止对方反击的,向四面八方移动身体的运动方法。它是寻找与对方保持最合适的距离,使已方处于最有利有位置,置对方于不利位置,以达到击打对方为目的的脚步移动技术。俗话说:“步不到,不

出招”。因此,学习擒敌术,首先要从步法学起。所以说:“先看一步走,再看腿和手”。 步法能随时向任何方向快速、及时进行移动,包括:进、退步,横移步、 垫步,下面逐一进行学习。 (二)讲解示范 进退步 进、退步是基本步法,主要用于向前、后及斜向移动、急进、急退,主要用于突然进步攻击和急退防守。 口令:“进、退步,一、二、三、停” 1、示范动作: 2、结合动作讲解要领: 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进步时,左脚先向前进一步,右脚随即跟进一步;退步时,右脚先后退一步,左脚随即撤一步。移动步幅一般为30——50cm。 急进急退时,动作要领与进、退步相同,但脚步启动更突然,进、退更迅速。移动步幅一般为50——70cm。进、退时,左、右脚移动的距离基本相同。 动作要求: (1)、蹬地有力、进退迅速 (2)、身体放松、上下协调一致,随时保持身体重心平稳(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

形神拳

形神拳,是新编高中民族武术教材。是长拳类的基础套路。其特点是动作规范,舒展大方,刚劲有力,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运动量。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增强腿部的静力性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上下肢的伸展幅度,有着独特的锻炼效用。同时长拳对于身体姿势的要求和手眼配合的技法,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并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预备势:直立抱拳 预备势:直立抱拳 两脚并拢直立,两手五指并拢,直臂下垂贴靠大腿外侧;目视前方(图7-2-6-1-1)。 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侧,两肩后展,拳心向上,下颌微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图7-2-6-1-2)。 1.并步抱拳礼; 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上体右转90°,两手从胸前向上绕至两侧,目视左手(图7-2-6-2-1)。两手经腰间左掌右拳向前推出,抱于胸前,同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目视两手(图7-2-6-2-2)。

2.左右侧冲拳; 两手变拳收到腰间,左脚向左侧上一步,右脚随即并于左脚;同时冲左拳,目视左拳(图7-2-6-3-1)。右脚向右侧上一步,左脚随即并于右脚;同时冲右拳,目视右拳(图7-2-6-3-2)。 3.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 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与肩同宽,同时两拳变掌至体侧斜下方,目视前方(图7-2-6-4-1);两臂上举屈肘于两耳侧,目视正前方(图7-2-6-4-2);从两耳慢慢向前推掌,手背向上,小指一侧向前。目视两手(图7-2-6-4-3);两手前推高与肩平,两手腕内旋翻掌成手心朝上,目视两手(图7-2-6-4-4);上动不停两手随即直线收回腰侧抱拳,同时并左脚,目视左侧(图7-2-6-4-5)。

五步拳简介

五步拳 一. 五步拳简介 五步拳是武术入门套路,也是武术的基本拳术。是武术运动员必须掌握与练习的基础拳法。其套路包含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与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五步拳动作名称 预备式/提膝亮掌/仆步搂手/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 三. 武德与武术 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在古代,“智、仁、勇”称为三大德,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武德也要求智、仁、勇。孟子则提倡“大勇”,反对“小勇”,他主张要把武勇用在为国为民的大事上,而不要那种只知好勇斗狠,任性使气的“匹夫之勇”。说明自古以来就有武德之说。谚语讲;“文武之道、德为艺先”短短八字精言,同样也是各行各业的金科玉律。所以习武之人要有“厚德载物”的精神,做一名文以评心,武以观德的卓越人才!

儒帅傅彪:文武之道德为艺先 四. 五步拳对武术运动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以其博大的体系与精髓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以独特的魅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因武术门派众多,内容丰富、拳术器械、繁若星辰。练习之初如何掌握一套基础拳法,这对于运动员的未来武术进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浩瀚江海滴水汇。没有根基,武术便是空谈。五步拳作为武术的入门基本动作,犹如武术世界的基柱,全部动作包括:预备式、弓步冲拳、马步架打、歇步冲拳、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五步拳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这与文字史上的“永”字八法,异曲同工。“永”字包含了“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八种笔画。文字经由这些笔画不断组合,形成了如今浩如烟海的汉字系统。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文武之道,意在相通,两者有着相似的理性渊源。正所谓“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不管是“永”字还是五步拳,他们都是根基,都是衍生一切文字与武术的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在习练过程中,遵循动作原理,学之;手、眼、身、法、步,练至;精、神、气、力、功。要求;由形到神,由

24式太极前三式

武术教案 班级:级人数:人教师:指导教师:日期: 教学内 容 1.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一组动作:⑴起势⑵左右野马分鬃⑶白鹤亮翅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1、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90%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太极拳步法及各动作了解各式动作的攻防含义; 3、学生认真学练和尝试太极拳动作,并相互学习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1、较少的人了解太极拳,接触较少,学动作叫慢; 2、动作与动作之间无法衔接; 3手、脚和呼吸无法结合起来; 课的 部分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和练法内 容 时 间 练 习 次 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开始部分整队,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整队清点人数,师 生问好,宣布本节 课内容和安排见习 生; *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注意力 集中。 2 分 钟 准备部分1、热身:呈一路纵队沿着 跑道弧线内侧和足球场 底线慢跑三圈; 2、⑴扩胸运动 ⑵体侧运动 ⑶弓步压腿 ⑷仆步压腿 ⑸劲、肩、腰、膝、踝 各关节绕环。 3.课课练:站“马步” 两脚平行分开,脚尖正对前 方,两腿屈膝半蹲,挺胸, 塌腰,脚跟外蹬 教师带领学生慢跑 并督促学生认真 跑。 在教师的口令、示 范引导下,共同认 真完成各肢体、关 节活动 1、教师口述要领, 学生尝试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跟学。教师巡 回矫正错误动作 要求:精神振奋, 心情愉悦,身体各 机体功能得以充分 活动,为接下来的 学习做好热身准备 要求:动作到位, 身体舒展,活动充 分。使身体各肢体、 关节充分活动以适 应本课学习的需 要。 要求:眼微闭,敛 神,心无杂念。体 验“心静体松”,“呼 吸自然”。 5 分 钟

武警擒敌技术

武警擒敌技术(擒敌+倒功+配套) 动作要领 摔擒技术组成:主要由倒功、主动擒敌、防拳擒敌、防腿擒 敌、解脱擒敌、夺凶器擒敌和捆绑技术组成,是擒敌术的主要 制敌技术。 其突出特点是:以快破敌,以巧取胜,摔擒合一,摔后必擒, 以彻底制服敌手为目的。 (一)倒功 倒功是倒地时自我保护、避免摔伤、增强防护能力的技法。 1、前倒 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身体自然前倒,同时两臂屈肘, 置于胸前;掌心向上,腿挺直,抬手,收腹,两手主动倒地,

以两掌及小臂着地 要求:两手用力拍地,着地瞬间身体挺直,抬头。 练习步骤: 1)两膝跪地,练习两掌。小臂着地的要领。 2)右(左)脚上前一大步,迅速撤回右(左)脚的同时,直身前倒 3)两人一组,辅助者位于练者一侧,一手抓住练者腰带,当练者倒地时,适当用力上提。 2、后倒 预备姿势: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向左跨一步(约与肩宽),屈膝半蹲,两臂后摆,五指并拢,掌心向后,上体微向前倾。动作要领:在预备姿势的基础上,两臂迅速前摆,两膝向前下顶,上体后倒,同时起右(左)腿,挺腹勾头,两手及小臂主动拍地(臂与身体约成90),以臂、背部着地。 要求:摆臂快,挺腹、勾头协调一致,背、臂同时着地。 练习步骤: 1)先臀部着地进行练习。 2)降低预备姿势,膝向前下顶,在臀部即将接近地面的基础上练习 3)初学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两人一组,保护者位于练者后侧下蹲,用双手保护练者头部,防止摔伤。

3、侧倒 预备姿势: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向左跨一步(约与肩宽),屈膝半蹲,两臂后摆,五指并拢,掌心向后,上体微向前倾。动作要领:在预备姿势的基础上,两臂迅速前摆,身体随即向左(右)后转身,右(左)腿向左(右)抡摆扣腿,以右(左)脚全脚掌、两手及小臂拍地,身体左(右)侧着地,右(左)腿在上,两腿弯曲成剪式 要求:摆臂、转身、摆腿协调一致,两手及脚掌用力拍地。练习步骤: 1)在坐地的基础上,练习转身、摆臂、右(左)脚掌拍地动作。 2)两人一组,练者成右(左)弓步辅助左手抓住练者右(左)大臂,在练者侧倒时适当用力上提。 (二)、主动擒敌 1、掏裆砍脖 动作要领:接近敌背后时,左脚在前,左手由后插裆后拉上提,右脚上步的同时,右手横掌猛砍敌脖将其摔倒;左脚迅速上步骑压敌腰(右腿跪,左腿伸),左手卡脖,右拳掼耳制敌。 要求:掏裆砍脖要协调一致,骑压要快,掼耳要狠。` 注意事项:训练时配手在对方掏裆砍脖时应前倒;练者掏裆时应提大腿内侧,掼耳仅作表示。

形神拳

一、形神拳简介 形神拳属于长拳套路,其特点是动作舒展,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全套动作加上预备势和收势共有32个动作,正常速度完成约需一分钟,因此,具有一定运动量。完整套路练习对于增加人体肺活量、提高内脏机能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和上下肢的伸展幅度有着独特的锻炼作用。同时,长拳对于身体姿势和演练技法的要求,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并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1] 二、中学生形神拳特点 形神拳集中体现形神兼备的武术本质特点,是长拳类型的武术套路。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小学和初中学练武术的基础上创编的。这套形神拳,动作舒展大方、刚劲有力,对培养高中学生的武术意识,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演练时配上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音乐,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有利于激发高中学生练习的欲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俗话说:神美感心,形美感目,说明了神与形的重要性。神指内,体现在精神、气、力、功上;形指外,体现在手、眼、身法、步上。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练好武术套路的准则。形神拳是由五种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三种手型:拳、掌、勾;两种腿法:蹬腿、弹腿组成。套路所选择的素材都是伸展和抡转幅度较大的动作,需要上下肢密切配合。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有较好的协调、柔韧、劲力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特别是对拳势工整,劲力顺达,舒展大方,动作流畅,刚劲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体现武术的意识和长拳的风格特点。 动作名称 预备势 1.并步抱拳礼 2.左右侧冲拳 3.开步推掌翻掌抱拳 4.震脚砸拳 5.蹬脚冲拳 6.马步左右冲拳 7.震脚砸拳 8.蹬脚冲拳9.马步右左冲拳 10.插步摆掌11.勾手推掌12.弹踢推掌 13.弓步冲拳14.抡臂砸拳15.弓步冲拳 16.震脚弓步双推掌17.抡臂砸拳18.弓步顶肘 19.歇步冲拳20.提膝穿掌21.仆步穿掌 22.虚步挑掌23.震脚提膝上冲拳24.弓步架拳 25.蹬腿架拳26.转身提膝双挑掌27.提膝穿掌 28.仆步穿掌29.仆步抡拍30.弓步架拳

五步拳少年拳图解说明

五步拳图解说明 预备姿势:(图1) (-)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 目视前方(图2)。 (二)弹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 目视前方(图3)。 并步抱拳(图1)弓步冲拳图2 弹腿冲拳图3 (三)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图4)。 (四)歇步盖冲拳: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收左拳;目视右掌(图5-1);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左拳(图5-2)。 马步架打图4 歇步盖冲拳图5-1 图5-2

(五)提膝仆步穿掌: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同时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图1)。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左掌(图2)。 提膝仆步穿掌图1 图2 (六)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虚步。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目视前方(图7)。 虚步挑掌:图7 并步抱拳图8 (七)并步抱拳左脚向右脚*拢成并步。同时左钩手和右掌变拳,回收抱于腰间。目视前方(图8)。

少年拳图解 预备势:两脚并拢直立,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侧,两肩后展,拳心向上,下颌微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如下(图1) (预备势图1)(抡臂砸拳图2)(望月平衡图3) 1、抡臂砸拳:左脚向左跨一步,以前脚掌着地,上体右转,左拳变掌向右前下方伸出,掌心向下。上动不停,向左后方转体180°,同时左手向上、向左、向下绕环屈臂外旋,使掌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向右后、向上抡起下砸,以拳背砸击左掌心作响,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在砸拳的同时下跺震脚成并步半蹲,上体稍前倾。目视前下方(如图2)。 动作要点:转体、绕环、抡臂的动作要协调一致,砸拳与震脚要同时完成。 攻防含义:左手抡臂掳抓,右拳抡起下砸。 2、望月平衡:右脚后撤一步起立,同时右拳变掌,两手左右分开上摆,左手在头左斜上方抖腕亮掌;右手至右侧平举部位抖腕成立掌,掌心向右;左腿屈膝,小腿向右上提贴于右膝窝,脚面向下。眼随左掌转动,在抖腕亮掌的同时向右转头。目向右平视(如图3)。 动作要点:抖腕、转头、提腿的动作要同时进行。 攻防含义:回顾身后。 3、跃步冲拳:(1)上体左转前倾,左腿向前提起,左手向左下后摆至体后;右手以掌背向左下后挂至左膝外侧,掌心均向内,目视左下方。(2)左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向前上提,左脚随即蹬地向前跃出,两臂向前向上绕环摆动,目视右掌。(3)右脚落地全蹲,左脚随即落地向前伸直平铺地面成仆步;两臂同时继续由上向右、向下绕环,右掌变拳收抱于右腰侧;左掌屈臂成立掌停于右胸前。目视前方。(4)左掌经左脚面向外横搂,同时重心前移,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目视右拳(如图4)。动作要点:跃步要远,落地要轻。跃步时要与两手的动作自然相随。 攻防含义:跃步接近对方后,右拳前击。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口令 1、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提平,屈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鬃: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后坐撇脚,丁步左抱,转体开步,弓步右分,后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 3、白鹤亮翅:跟步中抱,虚步亮掌。 4、左右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5、手挥琵琶:跟前半步,翘脚挑掌。 6、左右倒卷肱:右后划弧,弯肘提脚,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脚,退步推掌;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后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7、左揽雀尾:右后划弧,丁步右抱,弓步左棚,右抱左拈,后坐右捋,弓步前挤,后坐脱掌,弓步前按。 8、右揽雀尾:后坐扣脚,右转开掌,丁步左抱,弓步右棚,左抱右拈,后坐左捋,弓步前挤,后坐脱掌,弓步前按。9、单鞭:后坐翘脚,左转抹手,右坐云转,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 10、云手:后坐扣脚,右转按捋,勾手变掌,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

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 11、单鞭:右云反掌,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 12、高探马: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13、右蹬脚:穿掌提脚,落步开掌,丁步插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4、双峰贯耳: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左转开掌,右坐沉肘,丁步叉抱,体膝反掌,开掌蹬脚。 16、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点步,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8、左右穿梭:向左转体落步,丁步左抱,右转开步,右架左推,后坐撇脚,丁步右抱,左转开步,左架右推。 19、海底针:跟步脱手,提膝抽掌,虚步插掌。 20、闪通臂:上步提手,右架左推。 21、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右转摆掌,左架抱拳,摆步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 22、如封似闭:后坐脱手,弓步前按。 23、十字手:后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叉抱并步。 24、收势: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武警擒敌术教程

武警擒敌术教程 一、拳法 1、直拳:是主要的进攻方式,适用于远、中距离,力量可大可小 2、摆拳:是侧面中长距离的攻击拳法,能分散对方的注意了,为自己创造其他攻击技法 3、勾拳:根据肘臂屈度大小可以灵活运用远、中、进三种距离有上勾拳,具有贴身实战性,有平勾拳,具有迅速、幅度小的特点 二、掌法 1、推击掌:在格斗式的基础上,以拳变掌旋臂向前力掌推击 2、砍掌:在格斗式的基础上,以拳变掌,掌心向斜,随即斜下猛力砍击 3、插掌:在格斗式的基础上,以拳变掌,掌心向下,手腕挺直,直线插击 4、前撩掌:在格斗式的基础上,以拳变掌,转体带肩,手臂由下向前上撩抓,力达掌心及五指 5、后撩掌:在格斗式的基础上,以拳变掌,转体带肩,手臂由后猛力向后击打 6、切掌:在格斗式的基础上,以拳变掌,由内向外,由屈到伸,猛力向外切击(划横线部分主要是在反格斗式的基础上用) 三、肘法 1、顶肘:攻击敌胸、肋部,直线向外顶击

2、前横击肘:主要攻击敌头两侧,胸部 3、挑肘:挑击敌下颌、头部(蹬腿与挑击要协调一致) 4、后顶肘:贴肋后击、发力要狠,攻击敌胸、肋 5、砸肘:敌抱我腰,腿时,用力砸击敌背部、后脑 6、后横击肘:敌抱我腰时,用力向后横击头部 四、腿法 1、正蹬:蹬腿挺直,猛蹬快收 2、后蹬腿:用于敌由后接近时,蹬敌腹、肋裆部,直线后蹬击,力达脚跟,上体前倾 3、弹踢:用于踢敌裆部、小腹、手腕 4、侧踹:用于踹敌头部,胸、肋,快速有力,猛踹快收 5、边腿:用于攻击敌头,腰、腿部,转体快,猛扫快收 6、截腿:用于截击敌前腿膝关节,小腿部 7、勾踢:用于勾踢敌脚跟,小腿 8、转身后旋腿:用于踢敌头部,胸部 五、膝法 1、前撞膝:用于撞击敌裆、腹部,抬腿要快、高,提膝送髋连贯 2、侧撞膝:用于攻击敌胸、腰、肋部(要求同上,主要是在侧闪后用) 六、防守 1、左臂外格挡 2、左臂内格挡

武术形神拳教学设计

高中武术:形神拳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四的课程目标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场地设施,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设计。围绕体育的重点是解决学生的体制问题、难点是调动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而选择了武术性的锻炼方式,让学生的上下肢都得到一定的练习,同时新颖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多样的练习形式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武术、以身体协调性练习为主的一种无氧运动。即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协调性,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形神拳,这一内容正符合中学的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需要加强心肺功能和力量的练习,武术的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的时间的,中低强度的全身性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武术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灵敏和身体的协调性,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真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特点业也为很好的完成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是由于当前独生女子女数量大、城镇学生占数多,所以他们吃苦精神缺乏,个性差异大,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等原因,在学习时教学内容和时间一定要安排合理。本次可选择了武术形神拳为主要内容是结合了学生当前的特点,希望通过武术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的力量、柔韧、协调性得到一定的发展,为今后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音乐设置不同的情境,用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无需教师的提示下做出本节课所学的新动作。 3.情感目标: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武术的兴趣。 五、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震脚于砸拳要协调一致,插步于摆掌要同时完成。 2.教学难点:动作连贯,精、气、神、一气呵成。 六、教学方法 教法: 1.讲解法: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动作的做法。 2.动作示范法: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帮助和纠正错误动作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通过运用集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学法: 1.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合理的配合使用动作技能更快、更简单的被学生掌握。 2.分组练习法:根据个体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练习并展示成果,增加学习动力,满足学生心理。 3.运动竞赛法:运用竞赛类游戏的竞争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并通过之前的思考和合作以及在老师的指点下的练习时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8分钟):往返跑和徒手操帮助学生充分热身,防止出现运动损伤。

二十四式太极拳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 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 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 一、起势 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 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九、单鞭 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云手 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 十一、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四、双峰贯耳 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六、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右穿梭 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2、左穿梭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 跟步提手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提手提脚弓步推掌 二十一、转身扳拦捶 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 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势 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

形神拳说课稿

形神拳说课稿 《形神拳说课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高三形神拳说课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本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倡导主体性与研究性的学习,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两段式教学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对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部分教师加以辅导,最终达到学习练习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锻炼方法,懂得更多的体育锻炼知识,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竞争意识,以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结合形神拳套路结构的特点,培养会学武术,会欣赏武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形神拳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武术运动教学中的选修内容,这套形神拳动作舒展大方,刚劲有力,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有较好的协调、柔韧、劲力等。因此,对培养高中学生的武术意识,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班级为高三年级武术选修班的学生XX。由于高中学生已具备较强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本课结合了图片教学、演示教学等教法,以及各种练习手段,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插步摆掌,钩手推掌,弹踢推掌,弓步冲拳的技术动作初步了解形成概念,学习体会形神拳的精、气、神等风格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插步摆掌,钩手推掌,弹踢推掌,弓步冲拳的技术动作。全面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等素质,提高掌握动作技能的能力,力争80%以上的学生能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树立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刻苦锻炼,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4、负荷目标:预计练习密度:37-40%;范文写作预计平均心率:110次/分。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练习时动作到位,刚劲有力,学习体会形神拳的精、气、神 2、教学难点:动作之间的合理衔接及动作之间的攻防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