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对胃癌的分型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早期胃癌的分型我们可以在很多网上资料和书籍上看到,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以及各个分型之间的关系。
(一)早期胃癌大体类型及其特征早期胃癌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以直径10一40cm最为多见(占60%以上),其大体类型有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三大类。
1隆起型(protruded,I型)肿瘤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胃黏膜(隆起高度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以上),常为有蒂或广基,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与黏膜下层。
此型最为少见,约占4%左右。
2表浅型(auperficial,Ⅱ型)肿瘤较平坦,无明显隆起或凹陷,可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表浅隆起型(elevated,Ⅱa),此类肿瘤呈平盘状,稍高于周围正常黏膜,但隆起高度不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此型约占73%;表浅平坦型(flat,Ⅱb),无肉眼可见的隆起或凹陷,黏膜无明显异常,可稍显粗糙,此型约占105%;表浅凹陷型(depressed,Ⅱc),病灶呈浅表凹陷,但深度只限于黏膜层内,形成癌性糜烂,此型最为常见,占39.5%。
3凹陷型(excavated,m型)肿瘤所在部位明显下陷,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溃疡,此型仅次于Ⅱc型,约占23%。
以上三大类五种类型的复合型常见,如浅表凹陷型(Ⅱc)肿瘤中心形成溃疡(Ⅲ型),则定义为Ⅱc+m型,此种复合型较为常见,约占10%,而其他复合型只占6%。
WHO工作小组还将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分为小黏膜癌((4cm)和浅表性癌(>4cm)。
两者可完全位于黏膜内或局灶浸润黏膜下层。
当黏膜下层广泛浸润时,称为穿透变型(penetrating variant,Pen),包括Pen A和Pen B两个亚型。
Pen A 的边缘呈挤推式,Pen B则在多处穿透黏膜肌层。
Pen A癌比Pen B癌少见。
当肿瘤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生长方式时,称为混合性变型(mixed variant)。
lauren分型标准 -回复

lauren分型标准-回复关于Lauren分型标准的文章Lauren分型标准是一种用于分类胃癌的方法,它是根据病理组织学来描述胃癌的形态特征的。
Lauren分型标准提供了一个将胃癌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
这两种类型分别是:弥漫型胃癌和肠型胃癌。
弥漫型胃癌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胃壁的全层浸润,并且弥漫地分布在整个胃的各个区域。
其特点是肿瘤细胞呈现散在分布,形态不均一且破坏性较强。
同时,弥漫型胃癌的浸润性较强,易于形成腺癌的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良的特点。
相比之下,肠型胃癌在组织学上表现为有明确定义的腺体结构。
它表现为肿瘤细胞有层次分布,形态相对规整,并且有盒状或管状结构。
与弥漫型胃癌不同的是,肠型胃癌的浸润性较弱,因此在病理学上表现为单纯的腺癌。
Lauren分型标准对胃癌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助于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弥漫型胃癌的特点,它的早期诊断相对困难,治疗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肠型胃癌则相对容易被发现,并且有较好的预后。
Lauren分型标准的提出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胃癌的分型,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制定适合的治疗策略。
弥漫型胃癌通常具有较高的浸润性和侵袭性,因此在治疗上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手段,如手术切除加辅助化疗等。
与之相反,肠型胃癌预后相对较好,治疗也相对简单,可以选择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法。
尽管Lauren分型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Lauren分型标准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类,而并未考虑到分子水平的差异。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癌还涉及到许多分子变异,这些变异有时可能会对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Lauren分型标准只是一种定性的分类方法,对于锁定到每一种类型的标准并不明确。
因此,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结合其他病理学和分子学指标,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效果。
总的来说,Lauren分型标准提供了一种将胃癌分为弥漫型和肠型两种类型的方法。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早期胃癌是指肿瘤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及浆膜,病变范围较小,未见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胃癌。
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但是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会有很大提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最新的治疗早期胃癌的方法,其通过内镜下将肿瘤组织切除,保留胃壁结构,可以极大地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和康复时间,同时保证了术后的消化功能。
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普遍,但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1.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
3. 研究影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上述内容,本研究旨在为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分析这一治疗方法的效果和潜在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深入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影响因素,可以为进一步改进手术技术和减少并发症提供依据,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为早期胃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推动胃癌治疗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早期胃癌定义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及深层组织的一种胃部恶性肿瘤。
AJCC第6版与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

AJCC第6版与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有100万,每年死亡约75万人。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TNM分期系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的癌症分类系统,胃癌的一般分期标准为AJCC TNM分期系统。
目前,AJCC TNM分期系统已经更新到第8版,但很多研究中仍在使用第6和第7版。
因此,比较分析第6版和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比较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分析第6版和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差异,以探讨TNM分期系统的变化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 第6版和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差异在哪些方面体现?2. 基于对第6版和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比较分析结果,如何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三、研究方法1. 文献回顾:通过检索PubMed、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包括采用第6版和第7版TNM分期系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
2. 数据收集和分析:将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解读,寻找规律和差异。
3.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比较分析第6版和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差异,探讨TNM分期系统的变化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研究预期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可以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提供参考。
胃癌病理分型研究进展

胃癌病理分型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病理分型。
方法:收集医院对胃癌病理的治疗数据资料和历史上主要胃癌病理分型研究病例,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对比。
结果:胃癌病理分型主要有两大类,大体形态分型和组织学分型,不同的胃癌类型,其形态和组织还有生物学行为都是各异的,所以现如今的胃癌病理分析系统繁多。
讨论:胃癌的病理分型主要有Borman分型、WHO分型和Lauren分型,分型的细致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对胃癌的治疗。
【关键词】胃癌;病理分型[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39-02胃癌病理分型的研究有利于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胃癌治疗的精准性、科学性和治疗率。
为了更好的分析胃癌病理分型研究的历史进展,现收集世界胃癌病理分型的标志性事件、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世界各国关于胃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病例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符合研究标准,所有病例获取均经过相关人员同意。
其中有男35例,女33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7.1±11.3)岁,其中腺癌患者病例20例,鳞癌患者病例23例,溃疡性肿瘤患者病例25例,这些患者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2.6±0.3)年。
1.2方法对以上胃癌病例进行系统对比、研究,并以黏膜内癌为例对胃癌病理分型进行研究。
不同类型的胃癌其形态和组织还有生物学行为都是各异的,故进行不同的病理系统分析。
对所选取的病例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进行地理、年龄和性别上的区分,方便我们进行对比研究。
2、结果通过对各种胃癌病例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胃癌病理的分型各路研究人员的看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如,日本胃肠道内镜协会(1962)对早期胃癌,即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癌按大体形态作了以下的分类:Ⅰ型-隆起型;Ⅱ型-浅表型(轻微隆起,平坦或浅凹型);Ⅲ型-凹陷型。
胃肠道上皮增生分为五型,分别是:Ⅰ型指无肿瘤细胞和异型增生,以及正常上皮的炎性反应、再生、肥大、萎缩、异型性等;Ⅱ型指可疑的异型增生;Ⅲ型无浸润的低度异型增生;Ⅳ型无浸润的重度异型增生,又分为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可疑的浸润性癌;Ⅴ型浸润癌,又分为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
胃癌消瘦标准

胃癌消瘦标准
胃癌消瘦标准是指胃癌患者体重下降的程度和速度,通常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消瘦是指体重下降超过或等于5%或体重指数(BMI)低于18.5。
对于胃癌患者来说,消瘦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中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
消瘦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代谢需要和恶性肿瘤本身的消耗,以及患者由于肿瘤而引起的厌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因素所导致。
因此,胃癌消瘦标准的评估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胃癌患者的体重下降速度越快,预后越差。
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能够稳定或略微增加,则表明治疗效果较好。
此外,如果患者的消瘦程度超过了WHO的定义,需要引起医生的关注,并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胃癌消瘦标准是衡量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医生和患者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体重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消瘦对患者健康的不利影响。
- 1 -。
胃癌分级分期

《胃癌研究总则》第1版于1963年由日本胃癌研究会(JapaneseResearchSocietyforGastricCancer,JRSGC)出版。
《日本胃癌分级》英文版第2版就是基于日文版第13版修订而成得,其目得就是为胃癌得临床、病理描述提供一个通用得语言,有助于提高胃癌得诊断与治疗水平。
(一)总则所见用大写字母表示:T(肿瘤侵犯深度)、N(淋巴结转移)、H(肝转移)、P(腹膜转移)与M(远处转移)。
字母后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种所见得范围。
不明确病例以“X”表示。
所见分成四个类别,即临床、手术、病理得与最终所见,分别用加在大写字母前得小写字母c、s、p 与f表示。
至于同时多原发癌,以侵犯胃壁最深得肿瘤为准。
1.临床所见:诊断评价中得任何所见,包括诊断性腹腔镜,都被定义为临床所见。
记录为cT2、cNl、cM0、Ⅲ期c。
2.手术所见:任何术中所见,包括冰冻切片、细胞学以及切除标本得大体检查,都被定义为术中所见。
治疗性腹腔镜得结果也包括在术中所见之中。
3.病理所见:内镜、腹腔镜或手术切除所得材料任何镜下所见都被定义为病理所见。
4.最终所见:基于临床、手术与病理得综合所见被定义为最终所见。
当手术与病理所见相矛盾时,以病理所见为准。
(二)原发病变1.肿瘤位置每个原发病变都应记录其二维得最大值。
解剖上胃可分为三个部分:上(U)、中(M)与下(L)区。
如果多于一个区受累,所有受累得分区都要按受累程度描述,肿瘤主体所在得部位列在最前,如LM或UML。
肿瘤侵及食管或十二指肠得,分别记作E或D。
胃得横断面可分为四等分:小弯与大弯,前壁与后壁,全周得受累记作“Circ”。
残胃癌得记录要求按下列三个项目以连字符相连:①上次胃切除得原因:良性病变(B)、恶性病变(M)或未知得(X)。
②上次胃切除术至当前诊断之间相隔年数(未知:X)。
③肿瘤在残胃得位置:吻合处(A)、胃缝合线(S)、胃得其她位置(O)或整个残胃(T)。
劳伦氏分型

劳伦氏分型(Lauren classification)是一种用于分类胃癌的方法,该分类方法由瑞典病理学家命名。
他将胃癌分为两种主要类型:肠型和弥漫型。
1. 肠型胃癌(Intestinal-type gastric cancer):这种类型的胃癌在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结肠癌相似。
它通常与胃的萎缩性炎症相关,这种炎症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肠化生,从而使患者更容易患上胃癌。
2. 弥漫型胃癌(Diffuse-type gastric cancer):这种类型的胃癌通常在胃的不同部位出现,且肿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呈现出一种弥漫性的生长方式。
这种类型的胃癌常常比较难以早期发现。
劳伦氏分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胃癌的类型,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劳伦氏分型只是胃癌分类的一种方法,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也常用于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对胃癌的分型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胃癌各种组织学类型的形态学特征概括描述
如下:
管状腺癌
胃癌肿瘤大部分由扩张的或裂隙样管腔构成,管腔有直径不等的分支,可见
窦隙样结构。肿瘤细胞呈柱状、立方状或扁平状。可以见到透明细胞。依据细胞
的异型程度分低度或高度恶性。有时将低分化的腺癌称为“实性癌”。肿瘤伴有大
量淋巴细胞时称为‘髓样癌”或癌伴有淋巴样间质。
乳头状腺癌
癌组织形成规则腔隙,而且形成分支的乳头向腺腔内突出,其分支乳头内具
有纤维性轴心,但有时也呈假乳头。胃癌癌细胞柱状或矮柱状,核增大,畸形,
细胞保持一定极性,属于分化比较好的腺癌。有时伴有管状腺癌的成分,称为乳
头管状腺癌。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指数变异很大。肿瘤常伴有急性和慢性炎症细
胞浸润。
黏液腺癌
此型也形成腺管,特点是胃癌癌细胞分泌大量的黏液堆积在腺腔内,腺腔常
扩张或被挤破裂并浸润间质而形成黏液湖。通常认为>50%肿瘤含有细胞外黏液
湖。肿瘤有两种主要生长方式:
①胃癌癌细胞排列呈腺体,内衬分泌小肠黏液的柱状黏液分泌型上皮;
②胃癌癌细胞呈条索或不删小簇漂浮在黏液湖中。间质中可见黏液,可见散
在的印戒样细胞。
印戒细胞癌
又称黏液细胞癌。50%以上不形成管腔或腺管,没有明显的癌巢,弥漫浸润
性生长。癌细胞分泌黏液但多不排出到细胞外,由于胞浆内黏液增多,细胞核多
被挤压到细胞的一侧周边,使整个癌细胞呈印戒状。有时癌细胞坏死和破裂也能
形成黏液湖。肿瘤细胞有5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①细胞核被分泌的黏液挤向细胞膜形成印戒样形态,奥辛蓝(pH25)染色
阳性;
②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类似组。织细胞样的小细胞,缺乏分裂活性;
③小嗜酸性细胞,胞浆内古中性黏液颗粒,PAS染色阳性;
③不含黏液的小细胞;
⑤不含黏液的异型细胞。以上几种细胞混合排列,形成肿瘤的不同形态学表
现。
鳞状细胞癌
指原发于胃黏膜的鳞状细胞癌。癌巢内可有角化珠和细胞间桥,一般认为是
由于胃腺上皮发生鳞化而癌变后形成的。但不包括食道鳞癌向胃浸润的肿瘤。
腺鳞癌
是指在一个癌肿中既有腺癌的形态,又有鳞癌的部分,而且两种成分比例相
近,但鳞癌部分极少出现角化倾向。当一个肿瘤在两种成分间有明显的界限时,
可能是‘碰撞瘤”。肿瘤内含有明确的良性特征的鳞状化生灶时,称为腺癌伴鳞状
化生或腺棘癌。
未分化癌
此型癌缺乏任何上皮分化特征,癌细胞不形成腺样结构,癌细胞体积较小,
呈圆形卵圆形或不整形,排列呈实性条索或片状,在间质内弥漫浸润性生长。此
型与低分化腺癌区分的关键在于无腺管样结构的癌巢。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可能会发现此型内有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
类癌
为来自消化管腺体底部嗜银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癌细胞较小且一
致,呈圆形或立方形、矮柱状,核为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癌细胞密集,排列呈
条索状、腺泡状、实性或腺样结构。间质多少不一。银染色可见胞浆内有黑褐色
的嗜银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神经内分泌标记如ChromograninA(CgA)、NSE、
Synaptophysin(Syn)等阳性表达。WHO(2000)对胃内分泌肿瘤按分化和来源进行
了分类。把肠嗜铬样(ECL)细胞来源的胃类癌分成三型:I型,与自身免疫性萎
缩性胃炎(A-CAC)有关;Ⅱ型,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I型(MEN-I)或佐林格一埃
利森(卓一艾)综合征(ZES)有关;Ⅲ型,散发性,即与胃高胃泌素血症或
A-CAC无关。ECL细胞来源的I型和Ⅱ型胃类癌患者常有高胃泌素血症,其胃
黏膜通常可见ECL细胞增生,大多数病例为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的结节状病灶,
直径大多小于10NiScm,组织学上为典型类癌图像,亲银染色强阳性,免疫组
化染色示CgA阳性,肿瘤侵袭性较低,几乎不发生转移,临床呈良性行为。治
疗上对I型仅做内镜下病灶切除或较保守的外科手术即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于Ⅱ型的治疗原则要视其他伴发肿瘤的情况而定。散发性类癌(Ⅲ型)患者无
高胃泌素血症,其胃黏膜无ECL细胞增生,无其他明显异常,通常为单个较大
肿块,直径大于l5cm。组织学上与通常描述的不典型类癌相似,银染色和CgA
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肿瘤侵袭性较强,确诊时已侵入胃壁深层,局部淋巴结或
远处转移多见,属中度恶性肿瘤,治疗上应按胃癌根治切除。
其他少见类型
①肝样腺癌(hepatoidadenocarcinoma):这种癌由腺癌和肝细胞样分化的癌
细胞构成,癌细胞表达AFP。患者血中AFP升高,肿瘤常呈结节状或巨块状生
长。有广泛的静脉血栓,预后极差。
②壁细胞癌(parietalcellcarcinoma),癌细胞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浆。
电镜见癌细胞胞浆内大量线粒体、管泡、细胞内小管和细胞内腔。
③胃绒癌(CHORIOCARCINOMA):胃原发性绒癌多见于老年男性。胃绒
癌中半数为纯绒癌,形态与子宫绒癌相同;半数为合并有腺癌的混合型。癌组织
表达HCC,患者血HCG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