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胃癌进展
中医药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

中医药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近年来,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其独特的治疗优势和良好的疗效备受关注。
一、中医药的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
中医认为,胃癌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济、阴阳失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因此,中医治疗胃癌的关键是调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1. 中药治疗胃癌中药在胃癌治疗中常常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
具体而言,通过选用具有抗癌、抗转移、抗衰老、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药,可以起到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半夏、山楂等,这些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已经被广泛验证其疗效。
2. 针灸治疗胃癌针灸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胃癌的治疗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进而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能够减轻胃癌患者的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中医养生和饮食调理中医强调平衡饮食和合理养生的重要性,这对于胃癌患者同样适用。
中医的饮食调理原则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来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例如,胃癌患者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摄入,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胃部不适。
4. 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中医强调心理和情绪对于疾病治疗的影响,尤其对于胃癌等恶性肿瘤患者更为重要。
胃癌患者应该积极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避免出现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中医药治疗常常结合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的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的优势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中医药治疗胃癌具有以下优势:1. 综合治疗:中医药注重治疗的整体性,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根本上减少病变复发和转移的可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中医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之气,以及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常用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等。
这些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患者的食欲和睡眠质量。
西医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这些方法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减少癌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然而,西医治疗的副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结合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降低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容易造成耐药性,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大,恢复时间长。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逐渐受到关注。
中医通过调理人体的脾胃功能,缓解胃肠道炎症,提高自愈能力。
中药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口服、艾灸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轻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西医方面,药物治疗仍然是常见的方法。
然而,不同药物对不同人的效果有所差异,因此个体化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结合中医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体的特点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肠道功能紊乱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如肠易激综合征。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
胃癌晚期多处转移中医治疗效果如何?能治好吗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由于胃癌早期症状又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发现胃癌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
当胃癌到了晚期时,病情较重,很容易出现扩散转移的情况,甚至有的患者出现多处转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此时患者的生存期也备受关注,中医是治疗胃癌常用的方法,那胃癌晚期多处转移中医治疗效果如何?能治好吗胃癌晚期出现多处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不大,患者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其中中医在胃癌的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既能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也能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如适合放化疗的患者,虽然能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抑制继续扩散转移,但其产生的副作用也会损伤机体,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若在放化疗期间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放疗的敏感性,缓解患者耐药的程度,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年龄大、身体弱,无法耐受放化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因治疗本身对患者机体产生新的破坏,而且中医治疗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将抗癌与调理并重,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癌细胞继续扩散转移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胃癌患者来说,在确诊病情后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维护身体的元气增强抵抗力,才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预防病情的恶化,作为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希福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深入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
在临证中,通过抓住癌症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气血、阴阳、脏腑功能,重建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五年复发转移高峰期。
胃癌晚期多处转移虽然治疗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药可救,患者还是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的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笔 者认 为 胃癌 的关 键 病 因病 机 是 在 正 气 亏 虚 , 其 是 脾 尤 胃亏 虚 , 瘀 、 浊 、 毒 等 实 邪 相 互 胶 着 发 为 本 病 。 因 此 , 痰 热 在 治 疗 上 就 要 以祛 邪 扶 正 、 痰 活 血 、 毒 抗 癌 的 中 药 , 辨 化 解 并 证加减 , 以求 标 本 兼 治 。方 中 黄 芪 、 参 并 用 增 强 补 脾 土 之 党 功效 , 白术 、 甘 草 健 脾 益 气 , 夏 消 痰 散 结 ; 皮 燥 湿 化 痰 ; 炙 半 陈 五灵 脂 、 归 养 m 活 , 慈 菇 、 花 蛇 舌 草 清 热 解 毒 , 癌 当 山 白 抗 抑 癌 。全 方 攻 补 兼 施 , 本兼 治 。 杨 静 在 化 疗 的 基 础 上 配 标
张建 军 张权
分析中 药治疗 晚期 胃癌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 选取晚期 胃癌患 者 6 例 分为对照组 和治 0
临 床 疗 效 治 疗组 明 显优 于 对
【 要】 目的 摘
疗组 , 每组 3 0例 。治 疗 组在 化疗 基础 I 中药 服 用 , 照 组 单 纯 西 医 化疔 治 疗 。结 果 加 对
3 讨 论
表 2 治 疗 前 后 临床 症 状 改 善 情 况
组别
例 数 食 欲 不 振 恶 心 呕 吐 脘 腹 胀 满 体 倦 乏 力 便 溏
祖国医学中无 胃癌这个 病名 , 的可 归属 于 中医反 胃、 总
噎嗝 、 胃脘痛等病证范畴。脾胃亏虚是 胃癌 的主要 病 因病机 之一。何立 丽等 认 为 胃癌病 因 中脾 胃亏 损是 主线 。孙 桂 芝教授 认为患者 先天 禀赋不 足 , 胃虚弱 , 加外 邪等损 脾 再
程 。对 照组 : 照 组 化 疗 方 法 治 疗 组 。 对
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何新进展

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何新进展肿瘤,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在与肿瘤的斗争中,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着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医药治疗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理论和实践经验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传承。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肿瘤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脏腑功能,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中,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一些中药成分被发现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
例如,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
此外,一些中药复方制剂也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发挥抗肿瘤效果。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
中药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开方,调配个性化的药物组合。
除了汤剂,还有中药丸剂、散剂、膏剂等剂型,方便患者服用。
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经络,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免疫力。
此外,中药外敷、中药灌肠等外治法在肿瘤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成为肿瘤治疗的新趋势。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中医药可以与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方法相结合,发挥协同增效、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
例如,在手术后,患者往往身体虚弱,气血不足,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养血,促进身体的恢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在放化疗期间,患者常常会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中医药可以通过健脾和胃、补肾生髓等方法,减轻这些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临床研究也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
一些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机制研究进展

5 诱 导 细 胞 凋 亡
肿 瘤 的发 生是 癌基 因激 活 和 / 或 抑 癌 基 因 失 活 的最 终 结 果 。Z h a o A G等 用 健 脾 中 药 作 用 于 裸 鼠 原 位 移 植 人 胃癌 S G C 7 9 0 1细胞 , 发 现 中 药 组 胃癌 细 胞 生 长 受 到 抑 制 , 且 P 5 3 m R N A和 b c l 一 2 m R N A的 表 达均 降低 , 且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P均 <
在 胃癌 的 发 生 过 程 , 许 多 信 号 传 导 通 路 的基 因 都 发 生 了
甲基 化 改 变 “ 。 中药 可 通 过 对 这 些 甲 基 化 基 因 的 调 控 , 起 到抗 癌作 用 。 郭 维 等 通 过 体 外 用 消 痰 散 结 方 含 药 血 清 干 预胃癌细胞系 , 体 内用 消 痰 散 结 方 煎 剂 给 裸 鼠 人 胃 癌 原 位 移 植瘤模 型灌 胃, 发 现 体 外 及 体 内实 验 均 显 示 消 痰 散 结 方 能 降
物 对 胃癌 B G C一 8 2 3和 S G C一 7 9 0 1细 胞 的增 殖 有 抑 制 作 用 , 并 且 使 胃癌 B G C一 8 2 3细 胞 周 期 阻 滞 于 S期 , S G C一7 9 0 1细 胞周 期阻滞于 G / G 期 。 陈铁 军 等 以 大 蒜 素 处 理 人 胃 癌 S G C一 7 9 0 1 细胞 7 2 h , 显示 , 经 大 蒜 素 处 理 后 M 期 细胞 所 占百 分数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 胞质 中 c y c l i n B 1表 达 升 高 , 并向核内 聚集 , c y c l i n B 1荧 光 定 量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P< 0 . 0 1 ) , 认 为 大 蒜 素 可 以促 进 微 管 解 聚 , 提 高 促 成 熟 因 子 ( MP F ) 的重 要 成 分 c y c l i n B 1在 细 胞 内 的 表 达 并 促 进 其 向 核 内转移 , 使 细胞 周 期 阻滞 于 M 期 。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研究进展

[3 1 ]艾 英 . 黄疸 病人 面 部 色 泽 定 量 实验 研 究[] 中 国 医 药 学 J.
报 , 9 8 ( ) 7 —7 1 9 。5 :1 2
[4 1 ]杨 维 益 .中 医 望诊 的 研 究 进 展 [] 北 京 中医 学 院 学报 , J,
维普资讯
4 4
[ ]胡 志 希 , 肇 凯 , 星 , .G 2 表 顾 等 D一3型 光 电血 流 容 积 仪 对 13例 健 康人 面 部 常 色 的检 测 分 析 [] 中国 中医 药信 息 杂 1 J,
志。 0 4 1 i ) 9 5 6 . 2 0 ,1 ( i :6 —9 7
2 0 , 4 : 4 2 5 0 0 ( ) 2 2— 4 ,
[]袁 肇凯 , 献 平 , 8 黄 范伏 元 , . 病 气血 辨 证 面 色变 化 特 点 等 心
及 面部血管容积 图检 测分析 [] 中医杂 志,0 14 ( ) J. 20,23 :
1 3— 1 5, 7 7
[6 1 ]林 兴 栋 . 仲 景 面 部 色诊 看 其 现 代 研 究 [] 中 医研 完 , 从 J.
[2 1 ]张 世 亮 , 蕴 慧 , 欣 . 外 成 像 技 术 对 不 同证 型 高血 压 张 庄 红 患 者 面部 温 度 的 研 究 [ ] 山 东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0 0 2 J, 20 , 4
( ) 3 9—3 0 5 :5 6,
[]曹 常春 , 先 菊, 子孺 等 , 医 色诊 研 究 及 光 子 学 技 术 6 王 李 中 在 色诊 中 的 应 用 [ ] J ,中 国 中 医 基 础 医 学 杂 志 , 0 4 1 20 , 0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1甘期个,疗生 服g1个。 评早 芍,天草 每剂价晚 用山5 周2期 服。 1楂, 1后 ,分 02 1g3水 效 - , 3 周煎 连为 服g l
嚣 量按 K mf y体力状 况 计 分标准 评定 。治疗 后较 治疗 - a s k 一
四诊 资料 , 胃癌分 为脾 虚 、 胃不和 、 把 肝 瘀阻 胃络 、 胃热 阴虚 、
间为稳定。体重指数 : 疗前后 均测 体重 2次 (连续 2 露 治
,
取平均值 , 若治疗 后较 治疗前 体重 增加 >15为 显效 , .
胃癌 中医属 “ 膈 ” “反 胃” “积 聚” 范畴 , 其 与 噎 、 、 等 尤
“ 聚” 积 相关 。多 由饮食 不节 、 志抑 郁不舒 或脾 胃素 虚 、 情 气 血不足 , 以致脏腑功能失 调 , 失健 运 , 脾 胃失和降 , 聚湿生痰 , 血行不畅 , 化生瘀 毒 , 阻于 胃府 , 日久 逐渐 形成 积 聚。其 中,
后较 治疗前 体重增加 >l为有效 , 若治 疗后 较治疗 前无 旧 或增加不 足 l 为无 效 。不 良反应 体 重指 数总有 效率 分别 6 . 0 和 1 .5 , 良反应 , 19 % 90% 不 方面两组亦有显 著差 异 。结果 提 示六 君 子汤配 合化疗 能 明 显提高生 活质 量。彭 氏 等观察 清瘀 扶正 汤对 中晚期 胃癌
生 展
★ 曹晓琳 ( 江西 省财 经大 学 医院 南 昌 30 1 ) 30 3
关键词 : 胃癌 ; 医 药 ; 述 中 综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 7 52
文献 标 识 码 : A
胃癌是常 见消化 道恶 性肿瘤 之一 , 据有关 资料 统计 , 其 死亡率 占全部恶性肿瘤 死亡率 的 2 % 以上 。由于 胃癌 早期 0 诊 断率 较低 , 经确 诊 的 胃癌患 者绝 大 多数 已属 中晚期 , 5 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胃癌进展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疗法综述
胃癌属中医“反胃”、“噎膈”、“胃脘痛”、“痞满”、“呃逆”、“积聚”等病
证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由长期饮食不节、
情志不遂、劳倦内伤或感受外邪,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气滞血瘀,凝结于胃而成。
中医药治疗胃癌
的进展主要体现在辨证分型论治,与化疗、
手术结合增效减毒、控制复发转移等几个方面。
1 辨证论治
刘毅[1]等将30例胃癌患者辨证分为瘀毒
内阻、痰湿凝结、脾胃虚寒、气血亏虚四型,并分别以失笑散、二陈汤合海藻玉壶汤、附
子理中汤、十全大补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
结果中药结合化疗治疗的30例中,半年生存23例(%),1年生存13例(%),单纯化疗的30例中,半年生存11例(%),1年生存3例(1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