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运的发展与趋势
水运工程现状及发展探讨

水运工程现状及发展探讨水运工程是指利用水路进行运输和交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工程在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中越来越显著,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探讨水运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水运工程的现状1、运输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对水运工程的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水运在国内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占据了全国货运量的20%左右,成为了我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技术设施进一步完善水运工程在技术和设施上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现在,我国水运工程的船舶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船舶的负载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各水运港口的装卸设备和保税仓库等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3、物流配套服务逐渐专业化国内许多物流配套服务机构也在逐渐专业化。
现在,许多港口都配备有专业的物流服务中心,这样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配套服务,提高了整个水运工程的效率和服务能力。
二、水运工程的发展前景1、港口发展面临新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物流需求将呈现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港口除要满足国内经济的物流需求外,还需要应对国内外竞争压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2、加速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智慧化港口建设是未来水运工程的发展方向。
现在,许多港口已经开始加速向智慧港口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整个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水平。
智慧港口还可以提升安全性和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推进卓越的用户体验。
3、加强交通运输网络优化未来,水运工程的发展还需要加强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
通过路网的规划和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运物流的效率和水平。
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水运工程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实现整体物流的优化和协同发展。
总之,水运工程在国家战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未来,水运工程将面临更多的新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水运工程的动态变化,深入探讨整个水运体系的发展方向,以推动水运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水运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水运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水运行业成为了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水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其发展方向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运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首先,货物吞吐量可以作为衡量水运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各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呈现增长趋势。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球第一,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也有较为显著的增长。
这表明水运行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其次,航运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水运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为船舶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例如,全球很多港口都开始使用自动化码头设备,提高了装卸效率和货物处理能力。
此外,航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船舶智能监控系统、航运物流信息平台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水运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除了以上的发展现状,我们还需要关注未来水运行业的趋势。
首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运行业也需要加强环保措施。
例如,船舶排放的控制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包括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推动绿色能源的应用。
此外,水运行业还需要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航道淤积和废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
其次,区域合作将促进水运行业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物流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这将推动水运业在区域间的物流通道建设,促进港口的合作发展。
例如,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已经展开了多个港口合作项目,以提高物流效率和运输能力。
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参与到区域合作中,水运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外,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水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水运行业也面临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压力与机遇。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水运行业可以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国际航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国际航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的崛起,中国国际航运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本文将对中国国际航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国际航运现状分析中国国际航运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国际航运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国家。
以下是中国国际航运业的现状分析:1. 航运港口规模扩大:中国国际航运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的主要港口,如上海、深圳、大连和青岛等。
这些港口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贸易。
同时,中国还在进一步投资和发展内陆港口,以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2. 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中国国际航运业的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增加,带动着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
中国国际航运公司积极应对市场需求,提高船舶的装载能力和货物运输的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3. 航运业务多元化:中国国际航运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国际水运发展到包括航空货运、陆路运输和物流等多个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中国国际航运业更加强大和竞争力强。
中国国际航运未来趋势分析中国国际航运业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未来中国国际航运可能的发展趋势:1. 注重环境可持续性: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国际航运业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减少。
未来中国国际航运业可能会采取更多环保措施,如使用燃料效率更高的船舶和推动低碳港口建设。
2. 加强数字化和物流科技:中国国际航运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物流科技的应用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未来,中国国际航运业可能会在自动化装卸设备、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加大投资。
3. 深化海铁联运:中国国内的铁路技术和线路网络不断发展,与海洋航运的联合可以提供更好的货物运输选择。
未来中国国际航运业可能会进一步深化海铁联运,促进陆海贸易的发展。
4.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国际航运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干线。
长江航运发展是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长江航运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长江航运的发展前景。
一、长江航运的发展现状长江航运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水运干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长江航运得到了迅速发展。
长江沿岸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为长江航运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目前,长江航运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内陆水路交通干线之一,贯穿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连接了多个重要的城市和港口,成为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之间的重要联系线。
长江航运在中国水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据统计,目前长江航运的全长航道达6600公里,年吞吐量已接近2亿吨。
长江沿岸城市的发展和港口设施的改善,为长江航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长江航运在国际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长江沿岸的一些大型港口,如上海港、南京港、宜昌港等,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长江航运直接连接了中国内陆和海外市场,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长江航运的发展趋势长江航运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长江航运的货运量也在逐年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内,长江航运的吞吐量还会继续增加。
长江沿岸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为长江航运带来了更多的需求。
与此长江航运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水域环境治理、航道淤积、港口设施不足等。
随着中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长江航运需要加大对水域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大对航道维护和港口设施的投入。
长江航运的未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长江航运的良性发展。
政府需要加大对长江航运的支持力度,推动长江航运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长江航运的运力和效率。
长江航运还需要注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动,发挥长江沿岸城市和港口的综合优势,实现水路、铁路、公路、空运的多式联运,形成更加高效的物流体系,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中国水运发展简史

中国水运发展简史摘要:一、中国古代水运的发展1.水运的起源2.古代水运的重要性3.古代水运的技术与工具二、中国近代水运的发展1.近代水运的起步2.近代水运的扩张与现代化3.近代水运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三、中国现代水运的发展1.现代水运的快速崛起2.现代水运的瓶颈与挑战3.现代水运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四、中国水运发展的展望1.水运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分析2.水运发展的趋势与前景3.水运发展的战略方向与政策建议正文:中国水运发展简史一、中国古代水运的发展1.水运的起源水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运输方式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利用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运输。
中国水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7000 多年的历史。
古代人们通过独木舟、木筏等简单的工具,在水上运输货物和人员。
2.古代水运的重要性古代水运在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封建社会,水运是连接城乡、沟通内外的主要交通方式,对于促进贸易、文化交流、军事征伐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3.古代水运的技术与工具古代水运的技术和工具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独木舟、木筏到后来的帆船、漕船等,反映了人类对水运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古代中国还发明了指南针、舵等关键的水运工具,为世界水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近代水运的发展1.近代水运的起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剧,中国水运业逐渐陷入困境。
但在民族资本家和爱国志士的努力下,中国水运业开始艰难地起步,逐步发展。
2.近代水运的扩张与现代化20 世纪初,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中国水运业开始扩张,许多新的航线和港口相继开通。
同时,中国水运业也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现代化改革。
3.近代水运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近代中国水运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招商局、民生公司的创立,以及陈嘉庚、虞洽卿等爱国企业家的贡献。
三、中国现代水运的发展1.现代水运的快速崛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运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水运发展简史

中国水运发展简史
摘要:
一、中国水运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水运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水运业的现状
四、中国水运业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中国水运发展简史
中国水运的历史背景
中国水运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在古代,水运主要用于灌溉、农业和军事目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水运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运资源和经验。
中国水运的发展阶段
1.古代水运:古代水运主要用于灌溉、农业和军事目的。
在汉代,中国开始发展漕运,通过水运将粮食等物资运输到各地。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水运的发展。
2.近代水运: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运逐渐向现代化迈进。
新式水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水上运输行业迈开资本主义化的步伐。
3.现代水运:建国后,中国水运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运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沿海、长江、珠江等主要航道为基础的现
代化水运体系。
中国水运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水运业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水运大国。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43.5 亿吨,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为水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中国水运业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水运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水运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水运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水运业的发展。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长江航运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长江航运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全面了解长江航运的发展状况。
一、长江航运的历史发展长江流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长江航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自古以来,长江一直是中国北方和南方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通道,长江航运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上就有了一定规模的航运活动,汉代更是航运的鼎盛时期,长江水运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忽视。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长江航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长江航运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长江航运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二、长江航运的现状长江航运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内河航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所承载的货运量和旅客量占据了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很大一部分,长江航运已成为中国内河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航运在货运能力、运输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江航运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通道之一,年货运量已经超过10亿吨。
在长江流域,货物的运输主要以水路为主,长江航运所承担的货物运输量占据了中国内河航运总量的很大比重。
长江航运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且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使得长江航运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长江航运不仅是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而且在旅游业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长江三峡等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长江航运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交通工具。
长江航运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长江流域的货运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2023年水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水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水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中国水运行业始自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水运行业是中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我国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重要任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水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中国水运行业经过不断发展,其市场规模已经日益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水运行业从2016年开始进入高峰期,2018年国内水运货运量增长了6.32%。
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水运行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
二、竞争概况1.主要竞争对手当前中国的水运企业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包括港口经营、航运服务、物流运营等。
在这些行业中,中国的龙头企业主要有三家:华南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远海运控股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水运企业,它们主要采用灵活的运营模式,通过市场细分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2.主要竞争手段在竞争手段方面,中国水运公司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1)成本控制。
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很多中国的水运企业通过控制成本来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同时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2)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
由于中国水运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服务,因此,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水运企业也逐渐加大了自己的投入力度,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
中国水运企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三、市场份额及发展趋势中国的水运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必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水运企业的市场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2010年,这期间中国的水运企业主要是在自我发展和积累期,行业市场份额逐渐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灵渠渠道路线示意图
分水枢纽工程及南北渠的连接 灵渠与湘漓二水的沟通及分水枢纽工程图
兴安运河(灵渠)
陡门及开关方法示意图
* 铧
嘴:形如犁铧,巨石叠成 高6m,长7m多,宽23m 6m,长7m多,宽23m 将海洋河分流:3/10进南渠, 将海洋河分流:3/10进南渠, 7/10入湘江 7/10入湘江
长江口航道示意图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航道总平面图
正在施工的洋山深水一期C标码头工程
3、港口功能的多样化 o 第一代港口:水陆联运枢纽 o 第二代港口:水陆联运枢纽+工业化 第二代港口:水陆联运枢纽+ o 第三代港口:国际贸易的综合运输中心和后勤基地 (传统的港口业务、工业服务、商务 信息、分运功能) o 港口作业的物流化 o 港口布局的体系化
二、中国古代的水运 二、中国古代的水运
(一)河运 (一)河运
1、先秦时期的运河 萌芽时代:春秋末期 体系化时期:战国时期 o 扬水运河(江汉运河)(楚国):沟通江陵与汉水 o 胥溪(胥河)(吴国):沟通大湖与长江 o胥浦(吴国):沟通太湖与杭州湾 o 邗沟(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 o 鸿沟(魏国):河南荥阳―颖水,连接济水、泗 鸿沟(魏国):河南荥阳― 水、荷水等。
五、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五、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交通发展的大趋势 一、中国交通发展的大趋势
1、先秦时期: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2、秦汉以来:陆路交通地位提高 水运地位相对减弱 3、近代(至20世纪50年代):水运地位达高峰 、近代(至20世纪50年代):水运地位达高峰 4、工业化时代中后期:内河航运地位下降 远洋运输有地位 5、目前至今后: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6、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自然环境变迁
* 大小天平:大石块筑人字堤,形成拦河坝 大天平长380m,小天平长120m 大天平长380m,小天平长120m 枯水期拦水,维持航运水深 水期过水,进湘江古道 * 斗 门:顺次启闭,提高水位
3、隋代兴建的大运河 o 动因 o 路线:长安→洛阳→经永济渠到涿郡(今北京) 路线:长安→洛阳→ ↓ 引通济渠到淮河→经邗沟到长江→ 引通济渠到淮河→经邗沟到长江→经江南运 河到杭州 o 四大工程:广通渠(长安→潼关,300余里) 四大工程:广通渠(长安→潼关,300余里) 永济渠(洛口北上→涿郡,2000余里) 永济渠(洛口北上→涿郡,2000余里) 通济渠(洛阳→江都,2000余里) 通济渠(洛阳→江都,2000余里) 江南运河(京口→佘杭,800余里) 江南运河(京口→佘杭,800余里)
4、港口管理的信息化 o 三网(内网、外网、专网)一库(电子信息资源库) o EDI(电子数据交换) EDI(电子数据交换) 5、港口经营的民营化 o 动因:推进政企分开,提高企业效率, 拓宽融资渠道,便于及时决策,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专业化 o 四种港口管理模式
港口管理模式
港口管理 模式 公营 公营— 公营—民营 民营— 民营—公营 民营 港口功能 基础设施 公 公 民 民
5、最新动态(港口科技动态,5月份) 、最新动态(港口科技动态,5 o 5月份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6.86万TEU 5月份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6.86万 o 5月份上海港吞吐量3280万吨,自年初累计15250万 5月份上海港吞吐量3280万吨,自年初累计15250万 吨 o 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5月投产 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5 o 日照港25万吨级矿石码头5月份投入运营 日照港25万吨级矿石码头5 o 上海港、深圳港月突破百万TEU集装箱 上海港、深圳港月突破百万TEU集装箱 o 厦门港10万吨级航道工期工程交工验收 厦门港10万吨级航道工期工程交工验收 o 长江口深水航道二期疏浚工程开工 o 我国最大修船基地(30万吨级)落户舟山 我国最大修船基地(30万吨级)落户舟山
行政管理 公 公 公 民经营服务 公 民 民 民公营公营—民营
民营—公营
民营
中 中 国 国 内 内 地 地
新 加 坡
中 国 台 湾
日
本
中 国 香 港
亚洲主要集装箱港口的管理结构
五、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五、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1、提高港口总体通过能力与吞吐量之比 交通部规划:至2010年达1.05~ 交通部规划:至2010年达1.05~1.10 2、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o 航道的深水化 珠江伶仃洋水深由9m→11m(2000) 珠江伶仃洋水深由9m→11m(2000) 天津港、秦皇岛港、湛江港10万吨级航道开通 天津港、秦皇岛港、湛江港10万吨级航道开通 长江口深水航道由7m→12.5m(一、二、三期) 长江口深水航道由7m→12.5m(一、二、三期) o 港口码头的大型化 舟山(20万吨,油);马迹山(矿石,25万吨级) 舟山(20万吨,油);马迹山(矿石,25万吨级) 茂名25万吨级单点系泊(油); 茂名25万吨级单点系泊(油); 洋山港区(1000万TEU) 洋山港区(1000万TEU)
赤
湾 港
大连鲇鱼湾油码头
宁波北仑港矿石码头 (10万吨级开敞式煤炭码头鸟瞰)
秦皇岛煤码头
天津港 (1978年建成的三港池集装箱码头鸟瞰)
广州新沙港集装箱码头 (1985年建成投产的集装箱码头可同时停靠2.5万吨级船2艘)
青岛港20万吨矿石码头
内河乐山大件码头(目前跨度最长、起重能力最大的桥吊)
汉代三国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航线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旗舰的对比(采用 Jan Adkins)
三、中国近代的水运 三、中国近代的水运
1、明代洪武七年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撤消市舶 司) 2、新航路的产生和码头的修建 o 通过马尼拉—拉丁美洲的航线 通过马尼拉— o 上海港第一个码头(同治三年,1863年) 上海港第一个码头(同治三年,1863年) 3、落后的水运 o 中国引水第一人(黄慕宗,1932年) 中国引水第一人(黄慕宗,1932年) o 南京的“功德船” 4、几项有纪念意义的水运工程 o 浙江第一码头(1928年,旅沪七邑同乡会) 浙江第一码头(1928年,旅沪七邑同乡会) o 自贡沿滩船闸(3座,1940~1942年) 自贡沿滩船闸(3座,1940~1942年)
四、新中国港口建设的发展 四、新中国港口建设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解放初~文革) (一)起步阶段(解放初~文革)
1、修建塘沽新港(1951年):新中国筑港事业的开始 、修建塘沽新港(1951年):新中国筑港事业的开始 2、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个大港--湛江港(1955年) 、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个大港--湛江港(1955年) 3、相继建成的十个港口与港区 大连香炉礁(58);荻港(58,因大滑坡而破坏) 大连香炉礁(58);荻港(58,因大滑坡而破坏) 秦皇岛七泊位(59);上海港六区、九区(59、60) 秦皇岛七泊位(59);上海港六区、九区(59、60) 武汉杨泗庙煤码头(60);南京港三区煤码头(63) 武汉杨泗庙煤码头(60);南京港三区煤码头(63) 黄埔港一区(61);重庆九龙坡重件(65) 黄埔港一区(61);重庆九龙坡重件(65) 张家港(68) 张家港(68) 4、特点:数量少;船舶吨位级小
解放初-文革时期建设的港口分布图
(二)“三年大建港”时期 (二)“三年大建港”时期
1、问题的提出 2、相继建设的近20个港口、港区 、相继建设的近20个港口、港区 青岛八码头和黄岛码头,烟台港扩建,天津港三 期,大连寺儿沟,湛江5 期,大连寺儿沟,湛江5万吨油码头,黄埔港墩基 码头,秦皇岛甲码头,上海港十区、八区、七区、 二区、金山石化,连云港一区,海口港,汕头港, 三亚港 3、特点:老港和老港区的改造和扩建
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新港和新港区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效大型码头
3、集装箱化运输迅猛发展 o 1972年上海港首次接卸集装箱 1972年上海港首次接卸集装箱 o 以20~30%的速率增长(集装箱吞吐量) 20~30%的速率增长(集装箱吞吐量) o 1997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名列世界第一 1997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名列世界第一 o 目前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 香港(1),上海(3),深圳(4 香港(1),上海(3),深圳(4) 4、内河码头的直立式和大型化 o 长沙港的变迁 o 湘江千吨级航道 o 长江黄金水道
2、秦代的灵渠 o 动因 o 跨水域越岭运河—灵渠 跨水域越岭运河— o 工程概况 * 分水点的选择:相距最近处上游2.3km(水源、 分水点的选择:相距最近处上游2.3km(水源、 坡降) * 作分水坝,湘江水位抬高6m 作分水坝,湘江水位抬高6m * 修南北运河30余公里,引湘江水入漓江 修南北运河30余公里,引湘江水入漓江 o 三大关键技术:铧嘴、大小天平、斗门
中国水运的发展与趋势
一、中国交通发展的大趋势 一、中国交通发展的大趋势 二、中国古代的水运 二、中国古代的水运
(一)河运 (一)河运 (二)海运 (二)海运
三、中国近代的水运 三、中国近代的水运 四、新中国港口建设的发展 四、新中国港口建设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 (一)起步阶段 (二) “三年大建港”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 (三)改革开放以来
“三年大建港”时期建设的港口分布图
(三)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 (三)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
)
1、开辟了一大批新港和新港区 蛇口(81),赤湾(83),肖厝(85), 蛇口(81),赤湾(83),肖厝(85), 九洲(82),日照(86),扬州(86), 九洲(82),日照(86),扬州(86), 黄骅(86),惠州(89),锦州(89), 黄骅(86),惠州(89),锦州(89), 妈湾(90),唐山(91),洋浦(91), 妈湾(90),唐山(91),洋浦(91), 盐田(88) 盐田(88) 2、建设了一大批专业化高效大型码头 大连鲇鱼湾(油,10万吨,76年), 大连鲇鱼湾(油,10万吨,76年), 北仑(矿石,10万吨,82年), 北仑(矿石,10万吨,82年), 日照(煤,10万吨,85年), 日照(煤,10万吨,85年), 算山(油,15万吨,90年), 算山(油,15万吨,90年), 北仑(矿石,20万吨,94年), 北仑(矿石,20万吨,94年), 马迹山(矿石,25万吨,2003年) 马迹山(矿石,25万吨,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