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

合集下载

腕管综合征演示课件

腕管综合征演示课件

易感人群与发病率
易感人群
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人群,以及从事重复性手腕活动的工作者,如 打字员、钢琴家、装配工等。此外,孕妇和糖尿病患者也较易患上腕管综合征。
发病率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具 体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而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电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肿胀。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腕管减压等。术后需 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手部功能。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
腕管综合征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普及腕管综合征的定义、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 方法等基本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03
治疗方案与措施
非手术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神经 营养药物等,缓解疼痛和 麻木等不适感。
物理治疗
如超声波、激光、电疗等 ,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水肿和炎症。
腕部固定
使用支具或石膏将腕部固 定于中立位,避免过度屈 伸,以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腕管切开减压术
通过切开腕管,松解受压的正中神经 ,适用于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 的患者。
探索了多种治疗方法
我们系统评估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为患者提供了个 性化的治疗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智能化诊断和治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智
能化,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自动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02
跨学科合作

腕管综合征疾病详解

腕管综合征疾病详解

疾病名:腕管综合征英文名:carpal tunnel syndrome缩写:别名:疾病代码:ICD:G56.0概述: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年人好发,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Paget 于1853 年首先描述此病。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1.局部因素(1)引起腕管容积减小的因素:如Colles 骨折、Smith 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脱位后畸形愈合,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2)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2.全身性因素(1)引起神经变性的因素: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风等。

(2)改变体液平衡的因素:如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低下。

3.姿势因素用腕过度劳动者,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扶拐杖走路的残疾人,手指及腕关节反复屈伸。

Gellman 等人对77 例截瘫患者调查发现,其中有38 例(占49%)患有腕管综合征。

但需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病因不清楚。

发病机制:腕管是由腕骨沟和桥架其上的腕横韧带共同构成的骨纤维性管道。

腕管的桡侧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骨;背侧为头骨、舟骨、月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

腕横韧带尺侧附着于豌豆骨及钩骨沟,桡侧附着于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顶。

腕横韧带很坚韧,近似梯形,大小如一般的小邮票(约2cm×2cm),厚 1~2mm,远端与掌腱膜相延续,近端与腕掌侧韧带(前臂深筋膜)相延续,其位置约在近腕骨与掌骨基底部水平。

腕管的横断面略似椭圆形,其顶点在桡侧。

在腕管中有 9 条屈肌腱和 1 条神经(即正中神经)通过,腕管的面积与 9 条屈肌腱和 1 条神经的面积总和之比约为3∶1,因而,腕管的面积为腕管内容物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腕管综合征指南》课件

《腕管综合征指南》课件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腕管内压力升高、腕管内容物增多、 腕管壁变薄等导致正中神经受压。常 见病因包括腕部骨折、腱鞘囊肿、腕 管内软组织损伤等。
病理
长期压迫导致正中神经受损,出现神 经水肿、充血、脱髓鞘等变化,严重 时可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坏死。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初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确诊需要 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观察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是否减慢。
经验2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 保护手腕,避免过度劳累 。
经验3
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手腕保 健操,促进手腕功能的恢 复。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所致 。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腕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 供了全面的参考。
合理使用手部和腕部工具
合理使用手部和腕部工具,避免过度 使用导致肌肉疲劳和损伤。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A,35岁,长期从事电脑工作,手腕疼痛、麻木,夜间加重。经过检查,诊 断为中度腕管综合征。
病例2
患者B,50岁,家庭主妇,经常做家务,手腕疼痛、无力,影响日常生活。经过 检查,诊断为重度腕管综合征。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以减轻 对腕管的压力。
适当运动
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手部和腕部的伸 展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 定性。
避免重复性动作
尽量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如长时 间打字、使用鼠标等,适当休息,缓 解腕部疲劳。
康复训练
手部和腕部伸展运动
进行手部和腕部的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和疼痛。
治疗经验分享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腕管综合征是指由于腕部的腕管周围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腕管是指尺骨和桡骨之间的骨壁和屈腕韧带形成的通道,通过该通道通过的结构包括肌腱、神经和血管。

当腕管周围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时,就会出现疼痛、麻木、刺痛、力量减弱和手指功能障碍等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腕管周围组织的结构改变,导致压迫或损伤神经和血管。

常见的病因包括韧带压迫、囊肿或肿瘤压迫、肌肉肥大、姿势不当以及重复性劳动等。

此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也可以引起腕管综合征发生。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手掌和手指的疼痛或麻木感,尤其是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症状加重。

病人还可能出现手指动作不灵活、握力减弱以及手指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

严重病例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和感觉异常。

诊断腕管综合征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认神经传导受损的范围和程度,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可用于明确病因。

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休息、使用支撑物、生物反馈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来减轻症状,包括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症状无法缓解的病例,手术通常是通过放松腕管周围的组织压迫来缓解症状。

预防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重复性劳动、适当休息、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定期进行手部和腕部的锻炼等。

此外,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控制基础疾病也有助于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总之,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腕管周围组织压迫或损伤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病症。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保证病情好转的关键。

通过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重复性劳动、适当休息以及进行手部和腕部的锻炼等方法,可以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腕管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腕管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其他疗法
物理疗法:如超 声波、电疗等, 可缓解疼痛和炎 症。
针灸疗法:通过 刺激穴位,调节 身体气血,缓解 症状。
推拿按摩:通过 手法按摩,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药物治疗:口服 或外用药物,消 炎止痛,缓解症 状。
治疗进展
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电 疗等
药物治疗:消炎止痛药、局 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等
日常保健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保持正确的坐、站、 卧姿势,以减轻手腕和肩颈部的压力。
手腕部放松:适时休息,每隔一段时间就做一些手腕部放松的动作,如甩手、握拳等。
合理使用手腕: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如频繁使用鼠标、键盘等,适当调整工作节奏,让 手腕得到充分休息。
适当锻炼: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锻炼,如腕部肌肉锻炼、手指灵活性锻炼等,增强手腕和 肩颈部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诊断标准
症状:手部和腕部麻木、疼痛、无力等 物理检查:可能出现手腕部压痛、感觉异常等 神经传导检查: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传导速度减慢 诊断依据:结合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PART 3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
病因分析
腕管内压力增高
腕管内软组织损伤
腕管内肿瘤
腕管内感染
病理变化
腕管内压力升高
腕管综合征: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手部麻木、无力等。
手指关节炎:由于关节退行性变或长期重复某种动作,如打字、使用鼠标等,导致关节炎症。
PART 4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休息和制动 冷敷和热敷 药物治疗 支具固定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解除正中神经压迫,恢复手指功能 手术方式:切开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 手术效果: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和麻木感明显缓解 注意事项:手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

腕管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腕管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力量。
手腕部灵活性训练
进行手腕部灵活性训练,如旋 转手腕、屈伸手指等,有助于
恢复手腕部功能。
神经功能训练
进行神经功能训练,如感觉训 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促进
神经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 衣、洗漱、做饭等,提高日常
生活能力。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非处方药
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如布洛 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 疼痛和肿胀。
处方药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一 些处方药如糖皮质激素等 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嘱,避 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滥用药 物。同时,应注意观察药 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03
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正确的 坐姿、站姿和卧姿,避免长时 间维持同一姿势,特别是手腕
部。
适当休息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 手机等手腕部活动,每 隔一段时间进行手腕部
放松。
正,避免过度弯曲
和扭转。
冷热敷
适当进行手腕部冷热敷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
胀。
手腕部按摩
轻柔地按摩手腕部,有 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
解疼痛。
康复训练
01
02
03
04
手部肌肉锻炼
进行手部肌肉锻炼,如握力器 、手指屈伸等,增强手部肌肉
腕管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腕管综合征概述 • 腕管综合征的护理 • 预防与保健 • 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腕管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 经卡压性疾病,由于正中神经在 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症状。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 CTS)是一种常见的上肢慢性神经损伤,它是由于腕管内结构变化以及神经传导受到限制,从而引发的上肢病变性病症。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包括肌肉酸痛、疼痛、麻木、无力感等。

腕管的结构主要有腕管胶囊,腕管内有腱鞘和关节粘液囊,以及腱鞘和关节囊液的外侧表面,以及腱鞘和关节囊液之间的小空腔。

腕管内有若干结构,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腕管中神经,它是由腕管胶囊外的肌腱及腱鞘囊构成的。

神经是由外侧的肌腱储存的神经纤维加以组织构成的,神经走过多侧的腱鞘囊,继而穿过腱鞘,穿过关节粘液囊,最终在腕管内的外侧表面的小空腔中出口。

当病变发生时,病变性炎症会在腕管内部形成结构性变化,或者在腕管内形成硬化性变化,或者产生压迫,这些都会对腕管内的神经产生影响,从而引起症状。

一般情况下,腕管综合征的症状会出现在手掌的中央和食指的掌侧。

其中,手掌的中央部位的症状会包括疼痛、灼热感、麻木、感觉异常,126并可能有手指僵硬、无力,以及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

而食指掌侧部位的症状会包括疼痛、麻木、无力感等。

此外,腕管综合征还会导致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发痒、烧灼感、感觉异常、僵硬感等症状。

腕管综合征可以由放射性物质、化学酸碱及腕管压迫等原因引起,这些都可以造成病变性的炎症,从而引起神经病学症状。

有时腕管综合征会伴有集中性疼痛,这种疼痛称为“Carpal Tunnel Syndrome”,症状包括手指或者手腕内、掌侧及出口处有明显的疼痛、肿胀及灼热感。

如果患者没有正确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病情会延续,有时会变得更加的严重,造成手腕更严重的功能受损。

因此,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首先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和放射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并对患者进行腕管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也有多种,包括药物治疗、腕管成形术、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上肢慢性神经损伤,其症状表现为手掌和食指掌侧的疼痛、麻木、无力感等,患者应该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腕管综合征个案护理

腕管综合征个案护理
CHAPTER
护理评估内容和方法
主观评估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疼 痛程度等,了解患者病情及日
常生活受影响程度。
客观评估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手部 肌肉力量、感觉、反射等,判 断神经受压程度。
特殊检查
如Tinel征、Phalen试验等,辅 助诊断腕管综合征。
评估量表
使用疼痛、功能障碍等评估量 表,量化患者病情,便于制定
根据患者的职业史、症状、体征及神 经-肌电图检查,可作出CTS的诊断。
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
治疗方法
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支具制动、局部理疗、口服消炎止痛药和局部封闭等;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通过切开腕管、松解正中神经来缓解症状。
预后评估
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也可得到明显改善。 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复发或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对于CTS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 期治疗至关重要。
定期询问患者疼痛情况,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 记录。
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措施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根据患者病情和舒适度 选择。
3
药物镇痛治疗
遵循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
局部制动和支具佩戴指导
讲解支具的作用和重要性
01
使患者了解支具在减轻症状、促进康复中的作用。
指导正确佩戴支具
02
根据患者病情和舒适度调整支具松紧度,保持功能位。
影像学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01
02
否正常,排 除骨折等病变
肌电图检查
评估神经肌肉功能,确定是否 存在神经卡压等异常
血液检查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手部疼痛的 系统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腕管综合征
数据:120例CTS症状的统计: 手部感觉异常92%,夜间症状加重82%, 上肢疼痛24%,主诉手指麻木60%,主诉手 指笨拙或发硬43%,手指肿胀10%,指端麻 木12.5%,鱼际肌萎缩12.5%。
腕管综合征
2、查体: 感觉减退(主要为痛觉减退)--以示、中指 末节掌面为多。 肌力减退和肌萎缩--以拇指展肌肌力减退为 主,大鱼际的肌肉萎缩。
腕管综合征
3、特殊检查:轻叩腕掌侧有过电感,压迫腕 横韧带可使症状加重。 Tinel征(叩击试验)阳性--轻叩腕掌侧 (正中神经受损的部位)出现其支配区麻痛 感。 Phalen征(屈腕试验)阳性--极度屈腕并用 力握拳1分钟,出现手部感觉异常的加重。
腕管综合征
4、辅助检查: X线片--是否有骨性的压迫。 电生理检查--比较敏感、可靠的指标。 MRI检查 腕管内压力测定 超声检查--超声测量正中神经的截面积是 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腕管综合征
6、腕管的解剖:由腕骨构成底及两侧壁,其 上为腕横韧带,形成一个骨-纤维隧道; 有:拇长屈肌肌腱,2~4指的屈指深、浅 肌腱,正中神经。(9条肌腱,1条神经) 拇长屈肌腱被桡侧滑囊包裹,其他肌腱被 尺侧滑囊包裹,正中神经最为表浅,位于 腕横韧带和肌腱之间。(2和滑囊)
腕管综合征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1、症状: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麻 刺感、蚁走感),持续或进行性加重,以 夜间为甚,活动后可缓解。时间长者可出 现大鱼际肌肌肉无力。
腕管综合征
二、病因:任何使腕管容积减少,腕管内容物 增大、增多的原因都可导致。 腕横韧带肥厚、桡骨远端骨折后对位不佳; 感染、外伤等引起的水肿、血肿; 腕管内的肿瘤、囊肿; 风湿、类风湿、内分泌紊乱等; 长期过度使用腕部。
腕管综合征
三、解剖: 1、正中神经的走行:自臂丛内外侧束发出后 沿肱动脉外侧下行,在肘窝处位于肱二头肌 腱膜深面,然后在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 臂,沿前臂深浅二肌群间下行,至腕部变浅 紧贴掌长肌深面,指浅屈肌浅面,通过腕横 韧带内入掌。
旋前圆肌综合征
一、病因: 旋前圆肌异常纤维带 形成压迫 肱二头肌腱膜扩展部 压迫 指浅屈肌腱弓压迫
旋前圆肌综合征
二、症状及体征: 1、疼痛:前臂近端疼痛,以旋 前圆肌区疼痛为主,疼痛可向肘部、上臂放射, 也可向颈部和腕部放射,一般无夜间痛史,此特 点可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 2、感觉障碍:手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 但感觉减退比较轻,反复旋前运动可使感觉减退 加重。 3、肌肉萎缩:手指不灵活,拇,食指捏力减弱, 拇,食指对指时拇指的掌指关节,食指的近节指 间关节过屈,而远节指间关节过伸,鱼际肌有轻 度萎缩。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手术方法:取前臂近端掌侧S型切口, 长6~8cm,逐层进入,切开肱二头肌腱膜, 显露肱动脉及内侧的正中神经。将旋前圆 肌向外侧牵开,在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 之间进入。于指深屈肌浅面暴露骨间前神 经。术中将异常束带松解或切除,对术中 所见神经组织变性明显的,同时行骨间前 神经外膜切开束间松解术。
神经卡压综合征
(二)
骨科
概述:
一、定义:周围神经在其走行过程中,由于结 构特点和外在因素,可在由骨、肌肉、韧带、 筋膜等形成的管道或间隙中受压,出现相应的 神经损伤症状群。 二、病理特点:以周围神经逐渐失用为主,多 为部分损伤,少数为完全损伤,一旦压迫解除, 功能多可恢复,但受压过久过重的,恢复多部 完全。
旋前圆肌综合征
三、治疗: 非手术治疗--免重体力劳动,夹板固定, 非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治疗等。 手术治疗--手术切开尽可能检查所有可能 的卡压点并进行松解。术后屈肘位石膏固 定2周,抬高患肢,鼓励手指活动。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一、解剖:骨间前神经(骨间掌侧神经), 起自正中神经,正中神经在旋前圆肌二头 之间进入前臂后,在神经干的背侧发出, 位于前臂骨间膜内,在拇长屈肌与指深屈 肌之间下行。 支配:拇长屈肌,示、中指指深屈肌和 旋前方肌。纯运动支,无感觉纤维。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二、病因:旋前圆肌纤维带形成后压迫,指 浅屈肌腱弓的增厚压迫,尺桡骨骨折后的 移位、血肿、骨痂等。病毒性的神经炎。 三、临床表现: 主诉--前臂掌侧或肘前疼痛,拇、示、中 指屈曲、对捏无力。 查体--前臂掌侧钝痛,拇长屈肌、示指指 深屈肌和旋前方肌肌力减弱。
腕管综合征
2、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2周无效,急性的 CTS,腕管内占位性病变的,症状较重的。 ①常规手术治疗--切断腕横韧带,解除对 正中神经的压迫。优点是松解彻底,适应 症广泛,还适应于继发性病例。缺点是创 伤大、痛苦多,病人恐惧心理。
腕管综合征
常规的手术方法即沿大鱼际皮纹尺侧 作弧形切口,向近侧延伸至腕关节掌腕皮 纹,切开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该术式 已在临床运用多年,疗效肯定。常规做正 中神经外膜松解。除非有明显神经受损的 证据,否则不宜盲目做正中神经束间松解, 以免损伤神经纤维。腕管内注射泼尼松龙, 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瘢痕及粘连。
腕管综合征
五、鉴别诊断: 1、颈椎病神经根型:除腕部以远的症状外尚 有前臂、上臂的改变, Phalen征阴性。 2、胸廓出口综合征:为臂丛神经压迫,手臂 内侧感觉异常,麻木痛。常位于手指和手 的尺神经分布区,另外还有锁骨下血管的 压迫症状。
腕管综合征
六、治疗: 1、非手术治疗: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 CTS是有效的,适合于症状轻、病程短、全 身情况不允许手术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 休息、制动(夹板短期固定)、药物的应 用(腕管内注射类固醇、消炎止痛等)、 中医理疗等。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查体--拇指指间关节、示指远侧指间关节 主动屈曲困难,被动屈曲正常。 “Pinch-Grip征”阳性:拇指与示指对 捏时,拇指指间关节过伸,又称捏握征。 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治疗: 非手术治疗--疗效一般。 手术治疗--切开探查导致神经卡压的各种 可能因素并彻底予以解除。
概述:
三、有压迫正中神经的腕管综合征、骨间前 神经受压综合征、旋前圆肌综合征; 有压迫尺神经的肘管综合征、尺侧腕管 综合征; 有压迫腓总神经、胫后神经的踝管综合 征等等。
腕管综合征(CTS)
一、概述: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的一 系列症候群。又称迟发型正中神经麻痹。 易发人群:多见于30~60岁女性,男女比 为1:2~5。 易发部位:腕管内,多为单侧。
腕管综合征
②微型钩刀治疗: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 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 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方法在掌长肌腱尺侧,距腕横纹近侧1cm作 1cm长的横切口,分离到深筋膜并切开,插入 槽型扩张导管,在槽的导引下插入微型钩刀, 从远至近把腕横韧带完全钩割开。
腕管综合征
③关节镜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 短,恢复快,不仅能用于治疗还能进行诊 断等。但只能用于是治疗特发性的病例, 而对继发性病例不能选用。
腕管综合征
2、正中神经的分支:在前臂远端,与桡侧腕 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发出掌皮支,分 布于掌心及鱼际皮肤; 入掌后发出鱼际支(返支)和3条指掌侧 总神经。 附图:
腕管综合征
3、正中神经的支配:前臂大部屈肌群; 手掌:大鱼际的三个鱼际肌-拇对掌肌、拇 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及第1、2蚓状肌; 4、感觉:手掌侧拇、示、中及环指桡侧半, 手背侧示、中指远节。 5、运动:鱼际支瘫痪-拇指不能对掌,不能与 手掌平面成90度角,不能用拇指指腹接触其 他指尖,或出现猿手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