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机交互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第二版_笔记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第⼆版_笔记第1章概论1,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概念1)硬件: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部设备等。
2)软件:由⼈们事先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组成,分为系统软件和应⽤软件。
①系统软件⼜称为系统程序,主要⽤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服务,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的调度,⾼效运⾏。
它包括:标准程序库、语⾔处理程序(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服务程序(如诊断、调试、连接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络软件等。
②应⽤软件⼜称应⽤程序,它是⽤户根据任务需要所编制的各种程序,如科学计算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实物管理程序。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1)硬联逻辑级:第零级是硬联逻辑级,这是计算机的内核,由门,触发器等逻辑电路组成。
2)微程序级:第⼀级是微程序级。
这级的机器语⾔是微指令集,程序员⽤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般是直接由硬件执⾏的。
3)传统机器级:第⼆级是传统机器级,这级的机器语⾔是该机的指令集,程序员⽤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由微程序进⾏解释。
操作4)系统级: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从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来看,⼀⽅⾯它要直接管理传统机器中的软硬件资源,另⼀⽅⾯它⼜是传统机器的延伸。
5)汇编语⾔级:第四级是汇编语⾔级,这级的机器语⾔是汇编语⾔,完成汇编语⾔翻译的程序叫做汇编程序。
6)⾼级语⾔级:第五级是⾼级语⾔级,这级的机器语⾔就是各种⾼级语⾔,通常⽤编译程序来完成⾼级语⾔翻译的⼯作。
7)应⽤语⾔级:第六级是应⽤语⾔级,这⼀级是为了使计算机满⾜某种⽤途⽽专门设计的,因此这⼀级语⾔就是各种⾯向问题的应⽤语⾔。
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分为多级层次结构,就是有利于正确理解计算机系统的⼯作过程,明确软件,硬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
3、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1)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人机交互知识点归纳

第1 章绪论*人机交互(Hu man-C omput er In terac tion,HCI)是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且围绕这些方面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人机交互研究的内容: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可用性分析与评估多通道交互技术认知与智能用户界面群件W eb 设计移动界面设计*发展史语言命令交互阶段图形用户界面(G UI)交互阶段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阶段第 2 章感知和认知基础*人的感知视觉视觉是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的最重要的感觉通道。
外界8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因此视觉显示是人机交互系统中用的最多的人机界面。
视觉感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受到外部刺激接收信息阶段和解释信息阶段。
视觉感知特点:一方面,眼睛和视觉系统的物理特性决定了人类无法看到某些事物;另一方面,视觉系统进行解释处理信息时可对不完全信息发挥一定的想象力。
进行人机交互设计需要清楚这两个阶段及其影响,了解人类真正能够看到的信息。
听觉听觉感知传递的信息仅次于视觉,可人们一般都低估了这些信息。
人的听觉可以感知大量的信息,但被视觉关注掩盖了许多。
听觉所涉及的问题和视觉一样,即接受刺激,把它的特性转化为神经兴奋,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然后传递到大脑。
人类听觉系统对声音的解释可帮助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中的语音界面。
触觉T ouch或者 Ha pticperce ption触觉在交互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尤其对有能力缺陷的人,如盲人,是至关重要的触觉的感知机理与视觉和听觉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局部性温度感受器-冷热伤害感受器-疼痛机械刺激感受器-压力实验表明,人的手指的触觉敏感度是前臂的触觉敏感度的 10 倍。
人机交互第5章_界面设计解析

系统键盘和鼠标
系统屏幕
书籍对象
读者 1:查询关键字
4:显示符合条件的图书 5:选中要借阅的图书
8:显示消息,等待确认 9:确认借阅
2:查找图书 3:返回
6:验证用户信息 7:返回:OK
10:创建借阅信息
11:显示借阅成功
读者对象
借阅对象
协作图着重显示了某个用户行为中各个系统元素之 间的关系,而不再重点强调各个步骤的时间顺序。
◦ 专家型用户:对需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计算机系统都很精通 的,通常是计算机专业用户,称为专家型用户。
计算机和领域经验对易于学习和易于使用的影响
计算机专家
侧重于易于使 用
领域专家
计算机经验
侧重于易于学 习
领域经验
用户的观察和分析
◦ 情境访谈(Contextual Interviews)
走进用户的现实环境,尽量了解你的用户的工作方式、生活 环境等情况。
情节分析(scenario analysis)是对故事所反映的
交互任务的理性分析,分离出故事中所描述的角色 、目标、环境、步骤、策略、感情等诸方面的因素 。
Gould、Boies和Lewis于1991年提出了以用户为 中心设计的四个重要原则。
◦ 及早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就致力于了解 用户的需要。
顺序图描述了完成一个任务的典型步骤;它可以按 照交互任务发生的时间顺序,把用例表达的需求转 化为进一步、更加正式层次的精细表达;用例常常 被细化为一个或更多的顺序图。
顺序图是将交互关系表示为一个二维图。 纵向是时间轴,时间沿竖线向下延伸。 横向轴代表了在协作中各独立对象的类元角色。
类元角色用生命线表示。当对象存在时,角色用一条虚线表示,当对 象的过程处于激活状态时,生命线是一个双道线
经典:人机交互技术-第5章----界面设计

40
5.3.2 设计
对用户的观察和分析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 背景素材,应对这些素材进行系统分析 • 常用的素材分析方法是对象模型化,即 将用户分析的结果按照讨论的对象进行 分类整理,并且以各种图示的方法描述 其属性、行为和关系。
41
5.3.2 设计
对象抽象模型可以逐步转化为不同具体程 度的用户视图。 • 比较抽象的视图有利于进行逻辑分析, 称为低真视图(Low-fidelity Prototype); • 比较具体的视图更接近于人机界面的最 终表达,称为高真视图(High-fidelity Prototype)。
42
5.3.2 设计
30
5.2.3 用户的区别 1. 用户的分类
偶然型用户:没有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专业 知识,也缺少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的用户。
生疏型用户:他们更常使用计算机系统, 因而对计算机的性能及操作使用,已经有 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经验。但他们往往对新 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缺乏了解,不太熟悉, 因此对新系统而言,他们仍旧是生疏用户。
26
5.2.2 用户体验
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很多,包括: 现有技术上的限制,设计人员必须优先在
相对固定的UI框架内进行设计 设计的创新,用户的接受程度上有风险 开发进度表 设计人员容易认为他们了解用户需要,其
实不然
27
5.2.2 用户体验
要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理解用户是第一步 要做的:
用户本身不同 用户知识不同 这在系统设计之初进行充分了解
图形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过程极大地依赖 于视觉和手动控制的参与,因此具有强烈 的直接操作特点
直接操纵用户界面更多地借助物理的、空 间的或形象的表示,而不是单纯的文字或 数字的表示。有利于解决问题和进行学习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玩转数字媒体技术》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按照媒体出现的先后顺序分,互联网应为()A.第二媒体B.第三媒体C.第五媒体D.第四媒体2【单选题】(10分)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属于()A.传输媒体B.显示媒体C.表示媒体D.储存媒体3【多选题】(10分)下列哪些为输入显示媒体()A.打印机B.扬声器C.键盘D.话筒4【多选题】(10分)下列哪些为输出媒体()A.键盘B.显示器C.打印机D.光笔5【单选题】(10分)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的全过程。
A.分享B.应用C.娱乐D.消费6【单选题】(10分)我国国家863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根据数字媒体内容特征将数字媒体划分为数字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出版、数字学习、数字展示六个基础内容领域。
A.数字图像B.数字影音C.虚拟现实D.数字游戏7【多选题】(10分)服务体系按照服务方式可分为A.物流服务技术B.实物服务技术C.内容服务技术D.软服务技术8【多选题】(10分)数字展示以数字化的文字、图像和影音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有沉浸效果的媒体展现,早期主要形式是网页形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等。
A.人工智能B.增强现实技术C.图形图像D.虚拟现实技术9【单选题】(10分)数字媒体能够有机的结合、加工和处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元素,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能够更有效、更直接的传播丰富、复杂的信息,这些体现了数字媒体表现形式的()A.丰富性B.大众化C.信息化D.多样化10【多选题】(10分)有专家认为,数字媒体就是以()为介质的互动传播媒介。
A.手机B.网络C.传输线路D.信息终端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发声物体在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的幅度是指()A.振幅B.频率C.音色D.波形2【多选题】(10分)声音特征包括()和波形A.振幅B.频率C.音效D.人声3【单选题】(10分)papi酱的变音效果是通过调节声音信号的()属性实现的A.音响B.波形C.振幅D.频率4【多选题】(10分)迥异的声波波形可以分解为()A.回音B.基频C.基波D.泛音5【单选题】(10分)将连续的声波波形离散称作()A.编码B.压缩C.量化D.采样6【多选题】(10分)音频数字化过程包括()A.压缩B.采样C.编码D.量化7【单选题】(10分)一段3分钟的标准CD音质音频文件约为()A.3MBB.300MBC.30MBD.30KB8【多选题】(10分)目前音频领域主要采用的编码方式包括()A.符号编码B.量表编码C.参数编码D.波形编码9【单选题】(10分)AIFF是()公司的音频文件A.索尼B.华为C.微软D.苹果10【多选题】(10分)利用格式转换软件可以把CD音乐文件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格式,如()A.aiffB.mp4C.aviD.wav第三章测试1【多选题】(10分)下列色光中属于冷色的是()A.红B.青C.橙D.蓝2【单选题】(10分)绿、蓝色光叠加可以得到()A.青B.黄C.白D.品3【单选题】(10分)RGB(255,255,255)值表示的色块是()A.黑B.白C.红D.蓝4【单选题】(10分)AfterEffects等视频软件多数采用HSL色彩模型。
计算机组成原理_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计算机组成原理_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程序查询方式是由CPU通过程序不断查询I/O接口是否已做好准备,从而控制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
程序查询方式的流程如下所示:关于程序查询方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片】答案:CPU和IO设备处于串行工作状态,CPU的工作效率不高。
_只要一启动I/O设备,CPU便不断查询I/O设备的准备情况,从而终止了原程序的执行。
_CPU在反复查询过程中,犹如就地“踏步”2.两台机器指令系统相同,但如何实现这些指令功能,它们可以完全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这说明它们的组成方式不同。
答案:正确3.在程序中断方式中,中断向量可以提供()答案: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4.在计算机处理中断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新的中断请求,此时如果CPU暂停现行的中断服务程序,转去处理新的中断请求,这种现象称为中断嵌套,或多重中断。
倘若CPU在执行中断服务时,对新的中断请求不予理睬,这种中断称为单重中断。
这两种处理方式的中断服务程序略有区别。
下图表示单重中断和多重中断服务程序流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片】答案:左图是单重中断的服务流程,右图是多重中断的服务流程5.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答案:一条指令执行结束6.()属于用户可见寄存器。
答案:通用寄存器7.1945年,ENIAC的顾问,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 ”的概念,即将程序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
答案:存储程序8.关于C语言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编译型语言_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9.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有答案:指纹识别_语音识别_机器人10.大银行、大公司、大企业的财务、人事、物料等数据用计算机收集、存储、整理、检索、统计、修改,属于计算机的应用。
答案:数据处理11.下列叙述()是正确的答案:硬连线控制器速度更快_微程序控制器比硬连线控制器更灵活12.水平型微指令比垂直型微指令并行操作能力弱、灵活性差。
第5章人机交互接口

2. 点阵式LED显示器 LED点阵管可以代替数码管、符号管和米字管。不仅可以显示数字, 也可显示所有西文字母和符号。如果将多块组合,可以构成大屏幕显示 屏,用于汉字、图形、图表等等的显示。被广泛用于机场、车站、码头、 银行及许多公共场所的指示、说明、广告等场合。 图5.6所示为8×8点阵LED外观及引脚图,其中0~7用于控制点阵 LED的行,A~H用于控制点阵LED的列,其等效电路如图5.7所示,只要 其对应的X、Y轴顺向偏压,即可使LED发光。如果使左上角LED点亮, 则Y0=1,X0=0即可。实际应用时限流电阻可以放在X轴或Y轴。
第5章 人机交互接口
键盘接口 LED显示器接口 CRT显示器接口 其他人机交互接口 (鼠标器、光笔、 触摸屏、操纵杆、图形板等)
5.1 键盘接口
⑴编码键盘。这种键盘内部能自动检测被按下的键,并提供与 被按键对应的键码,如ASCII码、EBCDIC码等,以并行或串行方式 送给CPU。它使用方便,接口简单。 ⑵非编码键盘。这种键盘只简单地提供键盘的行列矩阵,而按键 的识别和键值的确定、输入等工作通过软件完成。这是目前可得到 的最便宜的微机输入设备。
5.3.3 VESA图形标准接口
工业标准化组织——视频电子学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提出一组附加的BIOS功能调用图形 接口标准,从而解决了Super VGA软件开发、应用的不兼容问题。 但VESA也有它的先天不足,它是一个从软件层解决Super VGA适 配器之间的兼容问题,并且只能在实地址模式中使用(不支持 Windows)。但采用VESA标准图形接口可以解决DOS下的应用软件 的兼容,用VESA图形接口开发的DOS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 Super VGA适配器上的DOS环境中运行。
第五章人机交互(对话)系统

地应用于CAD、CAM、OA、电子印刷、绘图等领域,图形的用户 、 地应用于 、 、电子印刷、绘图等领域, 界面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界面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其中最突出的是图形化多窗口系统产品 的出现 20世纪 年代末,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兴起 世纪80年代末, 世纪 年代末 20世纪 年代末,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 世纪90年代末 世纪 年代末,
操作 (O)
图形操作 股票清单操作 研究报告操作 模拟操作 构造过程操作
记忆辅助 (M)
表示方法程 序库 文助 (C)
用菜单显示 操作 为系统作决 策提供训练指 导帮助
5.2 人机对话系统的概念 人机交互的基础
人机交互的三要素
(1)交互设备 ) (2)交互软件 ) (3)人的因素 )
5.4 人机对话管理系统的组成
软件包的类型
1 子程序包: 子程序包: 一组程序,可以利用高级编程语言的 一组程序,可以利用高级编程语言的CALL指 指 令进行调用, 令进行调用,程序员给出将要读或写的数据并告知 如何读写其属性来作为CALL语句的参数。 语句的参数。 如何读写其属性来作为 语句的参数 程序员无需考虑子程序如何工作的内情, 程序员无需考虑子程序如何工作的内情,只需 知道子程序的名称和参数即可,较为灵活。 知道子程序的名称和参数即可,较为灵活。
第五章 对话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
5.1 对话管理的重要性
对话系统是DSS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对话系统是DSS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DSS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DSS的对话管理功能如果不强,那么即使DSS的 DSS的对话管理功能如果不强,那么即使DSS的 的对话管理功能如果不强 DSS 其他功能再强,使用者也不愿意接受。 其他功能再强,使用者也不愿意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键盘
键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出现了各
种形式的打字机,而最早的键盘就出现在那个时期
的打字机上。直到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
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设计出了适合现代打字机
的规范键盘,即“QWERTY”键盘。如今,键盘早
已成为了将各种指令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主要
输入设备之一。
人机交互设备
鼠标的主要技术参数 鼠标使用注意事项
打印机
扫描仪的分类 扫描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打印机的分类 打印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打印机使用注意事项
扫描仪
扫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扫描仪使用注意事项
5.1 人机交互设备概述
人机交互设备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建立联
系、交流信息的输入/输出设备。这些输入/输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键盘的结构 键盘分为外壳、按键和电路板3部分。平时 只能看到键盘的外壳和所有按键,电路板被安置 在键盘内部,用户是看不到的,如图所示。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键盘的外壳 外壳主要用来支撑电路板和为操作者提供一 个方便的工作环境。多数键盘外壳上有可以调节 键盘与操作者角度的支撑架,通过调节这个支撑 架,用户可以改变键盘的角度。键盘的外壳与工 作台的接触面上装有防滑减震的橡胶垫。许多键 盘外壳上还有一些指示灯,用来指示某些键的工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扫描法原理图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反转法
反转法利用一个可编程的并行接口(如8255A)来实现。其识别 按键的过程是:将行线接到一个并行端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出方式, 将列线接到另一个并行端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入方式;编程使输出端 口往各行线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取列线的值,如果有某一个键被按 下,则必有一条列线为低电平。然后进行线反转,通过编程对两个并 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连接行线的端口工作在输入方式(原来是输 出方式),使连接列线的端口工作在输出方式(原来是输入方式), 并将刚才读到的列线值通过所连接的并行端口再输出到列线,然后读 取行线的值,那么闭合键所对应的行线必为低电平,这样当一个键被 按下时,就可以确定一对唯一的行值和列值。
算机中。计算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数据,既可以是
数值型的数据,也可以是各种非数值型的数据,如图
形、图像、声音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输入设备输
入到计算机当中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常见的输入
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5.1 人机交互设备概述
2.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与输入设备一样,也是一种计算机与 外界交互的装置。用于将各种计算结果的数据或 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形、图像、声音等形式表 示出来。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5.2.1 键盘的分类
(2)塑料薄膜式键盘
塑料薄膜式键盘由一层按键、三层塑料薄膜及电路板
组成。最上层是中心有凸起橡胶垫的按键,三层塑料薄膜中
最上层是正级电路,中间是间隔层,下层是负极电路。对应 每个按键,上下两层薄膜中都有相应的触点,间隔层有相应 的小孔。当按键按下时,上下两层薄膜触点通过小孔而导通。 薄膜式键盘具有价格低廉、无机械磨损,低噪音的特点。目
5.3.1 鼠标的分类
2.按接口分类 按接口来分类,鼠标可以分为COM、PS/2、 USB三类。COM口鼠标需要占用计算机的一个串行 接口,已经被淘汰。后来改用PS/2接口鼠标,目前 还有一定保有量。而USB鼠标随着USB接口的广泛 使用而发展起来,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5.3.1 鼠标的分类
5.2.1 键盘的分类
1.根据按键的接触方式分类
(1)机械式键盘 机械式键盘的底部有一块PCB板,PCB板上 固定着100多颗机械式按键及电路,这些按键的 结构类似于金属接触式开关,通过触点导通或断 开来判断按键是否被触发。机械式键盘的优点是 经久耐用、工艺简单、易维护,而缺点是不防水 、敲击费力、噪音大且成本高。
5.2.1 键盘的分类
(4)无接点静电电容式键盘
这类键盘是这四类键盘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其按键使 用了类似电容式开关的原理,通过按键时改变电极间的距
离,引起电容容量改变从而获得按键通断信号。特点是无
磨损且密封性较好,但造价较高。
5.2.1 键盘的分类
2.根据键盘的控制形态分类 (1)编码式键盘 编码式键盘由内部复杂的硬件电路来提供按 键编码。当某个按键被按下时,硬件电路直接按 该键所在的位置产生相应的按键编码(ASCII字 符码)。这种键盘响应速度快,但硬件电路复杂 且按键编码固定,导致按键编码不易修改和扩充 ,目前很少使用。
5.3.1 鼠标的分类
鼠标分类方法有很多,通常可按照键数、接口形式、有
无连线以及内部结构来进行分类。
1.按键数分类
按键数来分类,鼠标可以分为传统双键鼠标、三键鼠标和新 型的多键鼠标。与双键鼠标相比,三键鼠标上多了一个中键,
中键在某些程序中有特殊定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后来
人们为了方便上网浏览网页,又使用滚轮来代替中键,并将中 键的功能融入到滚轮中。多键鼠标是鼠标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它将更多的应用程序功能键定义到鼠标键上,方便日常操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2.1 键盘的分类
3.根据键盘的接口分类 早期AT主板的键盘接口是一个较大的圆形接 口,俗称“大口”,已淘汰。后来的ATX主板改 用PS/2接口作为键盘和鼠标的专用接口,俗称“ 小口”,但键盘和鼠标的PS/2口不能互换;目前 亦有PS/2键鼠通用接口。随着USB接口的广泛应 用,现在很多厂商推出了USB接口的键盘。
微机原理及组装维护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常用的人机交互设备
理解键盘、鼠标、显卡、显示器、打印机、扫 描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键盘、鼠标、显卡、显示器、打印机、扫 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熟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的 使用注意事项
目录
5.1 人机交互设备概述
5.2 键盘 5.3 鼠标
作状态。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键 对键盘而言,虽然按键数目有所差异,但按键布局基本 相同,共分为5个区域,即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功能键区、 小键盘区和特殊键区。 (3)电路板 电路板是整个键盘的核心,主要由逻辑电路和控制电 路组成。逻辑电路排列成矩阵形状,每一个按键都安排在矩阵 的交叉点上。而控制电路由按键识别电路、编码电路、接口电 路等组成(现大多由单片机电路来实现)。
以用棉签清除,也可以拆开键盘进行清除。
5.2.4 键盘使用注意事项
(4)不要让液体流入键盘。大多数键盘没有 防水功能,一旦有液体流进,便会使键盘受到损害, 造成接触不良、腐蚀电路和短路等故障。当大量液 体进入键盘时,应当立即关闭计算机,将键盘接口 拔下,打开键盘,用干净、吸水的软布擦干内部的 积水,最后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
前市面上销售的键盘大多数都是塑料薄膜式键盘。
5.2.1 键盘的分类
(3)导电橡胶式键盘
导电橡胶式键盘的按键信号通过导电橡胶接通下方印 刷线路板上的触点而产生。其结构非常简单,上层是中心 有凸起导电橡胶垫的按键,下层是正负极平行交叉的触点
,当按键按下时,导电橡胶使其下面触点的正负极接通。
这类键盘是由机械键盘向薄膜键盘过渡的产品,目前市面 上比较少。
转换,向键盘接口输出按键的扫描码(加奇偶校验位);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主板上的键盘控制器通过键盘接口收到串行扫描
码后,完成奇偶校验和串并转换,并向CPU发出键
盘中断请求,由CPU响应键盘中断INT 09H而调入
扫描码,并将其转换为按键编码(ASCII字符码), 保存到键盘缓冲区中,以便程序使用。
线性键盘
矩阵键盘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计算机键盘中,常采用扫描法和反转法来识别按键 。 (1)扫描法
扫描法识别按键的过程是:首先判断是否有键被按下,即先进行 全扫描,将所有行线置成低电平,然后读取全部列线;如果读取的列 值全是高电平,则说明没有任何一个键被按下;如果读取的列值不是 全1,则说明有键按下,再用逐行扫描的方法确定哪一个键被按下。 先扫描第一行,即置该行为低电平,其他行为高电平,然后读取列线 ,如果某条列线为低电平,则说明第一行与该列相交的位置上的按键 被按下;如果所有列线全是高电平,则说明第一行没有键被按下,接 着扫描第二行,依此类推,直到找到被按下的键,这样来确定一对唯 一的行值和列值。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键盘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非编码键盘有线性键 盘和矩阵键盘。 线性键盘是指每一个按键均有 一条输出线,若有N个键,则需 N条线进行识别,适应于键少场 合。 矩阵键盘的按键按行(M行) 和列(N列)排列,可排M×N 个按键,按键识别只需M+N条 线,适应于键多场合,计算机 键盘就采用这种方式。
3.按有无鼠标连线分类
按有无鼠标连线来分类,鼠标可分为有线鼠标和无线鼠
标两类。无线鼠标采用无线技术与计算机通信,从而省掉
了电线带来的束缚。无线通信方式通常分为蓝牙、Wi-Fi 、红外线等多种无线技术标准。但从目前所使用的主流无 线鼠标来看,用得最多的还是采用2.4GHz频率和使用蓝 牙的两类无线鼠标。
5.2.1 键盘的分类
(2)非编码式键盘
非编码式键盘内部只使用较为简单的硬件和软件来对按 键进行识别,根据按下按键的位置生成位置状态代码(扫描码)
传送给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内的软件把这些位置状态代码转换
为相应的按键编码(ASCII字符码)。这种键盘的响应速度不如 编码式键盘快,但它结构简单,且可以通过软件为按键重新定义 编码,键盘功能扩充方便,目前计算机大多使用这种键盘。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反转法原理图
5.2.2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PC系列键盘是由键盘内的单片机程序根据以上的两种方 法之一(通常采用扫描法)来识别按键的当前位置的。如果 有闭合键就根据其位置(行值和列值)获得对应的扫描码, 当闭合键松开时也对应一个扫描码,前者为闭合扫描码,后 者为断开扫描码,键盘内部电路里有一个16字节的FIFO队 列缓冲器,用于存放按键的扫描码,然后对扫描码进行并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