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腰丛阻滞

合集下载

腰椎超声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腰椎超声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2)旁正中长轴椎板斜切面 ▪ 应用: (1)超声实时引导下椎管内穿刺。 (2)后复合体:黄韧带、后方硬脊膜。 (3)前复合体:前方硬脊膜、后纵韧带、椎体后缘。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3.旁正中长轴关节突切面 ▪ 应用: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三、两侧腹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1、侧腹部横突-椎体短轴切面(大拇指征) ▪ LIFT三角:腰方肌浅层可见竖脊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之间存在一
高回声区域,此处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腱膜汇合之处,腱膜再次 分为前后2层(胸腰筋膜)包绕竖脊肌,2层筋膜与竖脊肌外侧缘 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即为LIFT三角。 ▪ 应用:(1)腰方肌III型阻滞。(2)腰方肌II型阻滞。(3)腰丛 神经阻滞。(4)竖脊肌外侧缘LIFT三角阻滞。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2.关节突关节横突短轴切面(猫脸征) ▪ 应用: (1)椎管内穿刺(包括侧隐窝及椎间孔内口针刀松解)。 (2)关节突关节注射。 (3)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腰椎超声的具体切面及其应用
▪ 椎管内穿刺要点及注意事项: ▪ 以旁正中长轴椎板斜切面(马头征)为例,侧卧位、膝胸位、阻滞侧朝
腰椎超声在 神经阻滞中 的应用
前言
▪ 随着神经阻滞和疼痛医学的发展,人们采用CT、X线、超声等影像 学技术引导,成功地完成了腰椎疼痛的介入治疗。
▪ 50多年来,超声一直用于人体成像技术,不但具有安全、无创、 便携、价格低廉等优点,还具有实时显像的功能。超声的上述特 征以及图像质量和分辨率的持续改进,已经扩展到诊断疾病和引 导介入治疗。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4
定位腰丛神经:根据超声图像,确定腰丛神经的位置
05
穿刺针放置: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放置在腰丛神经附近
06
注射药物: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腰丛神经周围
07
观察效果: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调整穿刺针位置和注射药物量
08
结束操作:确认患者疼痛缓解后,拔出穿刺针,结束操作
穿刺针引导下穿刺
确定穿刺点:根据超声图像确定穿刺点
演讲人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1.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概述
02.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操作步骤
03.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04.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目录
1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概述
腰丛神经阻滞原理
A
腰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的麻醉方法。
B
01
减少辐射暴露:无需使用X射线,减少对患者和医生的辐射暴露
02
提高安全性:实时引导穿刺,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03
操作简便:无需依赖经验丰富的医生,降低操作难度
04
课件内容及目标
介绍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讲解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演示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实际操作过程
04
安全性高: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临床应用
01
术后镇痛:用于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02
慢性疼痛治疗: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神经痛、癌痛等
03
麻醉:用于麻醉,减少全麻药物的使用
04
康复治疗:用于康复治疗,加速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
01
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局部血流 量,促进组织 修复
03
02
肌肉松弛: 缓解肌肉紧 张,改善肌 肉痉挛
04
辅助诊断:帮 助医生定位病 变部位,提高 诊断准确性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优点
实时可视化:超声引导 下,可以实时观察神经 的位置和走向,提高阻 滞的准确性。
01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 下,可以提高阻滞的成 功率,减少重复操作的 次数。
03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 可以避免对周围组织的 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
实时调整:超声引导下, 可以根据实时情况调整 阻滞方案,提高阻滞效 果。
手术镇痛
手术镇痛: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 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术 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慢性疼痛: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可以用于治 疗慢性疼痛,如腰背痛、关节痛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睡眠等,以
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剧烈运动,以 免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镇痛:如关节 置换术、腹腔镜手
术等
慢性疼痛:如腰背 痛、关节痛等
癌性疼痛:如骨转 移癌、晚期癌症等
操作技巧
超声探头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确保图 像清晰
穿刺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损伤神 经和血管
穿刺角度和深度:控制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穿 刺准确
注射药物的剂量和速度:控制注射药物的剂量和 速度,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快导致不良反应
演讲人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成像原理:利用超声波反 01 射成像,实时显示组织结构
超声引导定位:通过超声图像 02 引导,精确定位目标神经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4
并发症及处理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致局部感染,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02
出血:可能导致局部出血,需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需及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气胸:可能导致气胸,需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排气
05
神经刺激:可能导致神经刺激,需及时调整阻滞参数
谢谢
穿刺技术
超声引导:使用超声设备实时观察穿刺过程,确保穿刺准确性
定位腰丛神经:根据超声图像,准确定位腰丛神经的位置
穿刺针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确保穿刺效果
穿刺操作: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腰丛神经,进行神经阻滞操作
确认穿刺效果:通过观察患者反应和超声图像,确认穿刺效果
拔出穿刺针:操作完成后,拔出穿刺针,结束操作
10
2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操作步骤
超声定位
患者体位:仰卧位,腰部弯曲
超声探头放置:在腰部两侧,平行于椎间盘
超声图像观察:观察椎间盘、神经根和硬膜囊
定位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将定位针穿刺到目标神经根附近
注射药物:在定位针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根附近
拔出定位针:注射完成后,拔出定位针
观察效果: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评估阻滞效果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术后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反应,预防并发症等
操作技巧和要点
超声探头的选择:选择高频探头,提高图像分辨率
01
超声图像的识别:识别腰丛神经及其周围结构,避免损伤
02
穿刺针的选择:选择细针,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03
穿刺角度和深度:根据超声图像调整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准确穿刺
演讲人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1.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

拔出穿刺针:注射 5 完成后,将穿刺针 拔出,用无菌纱布 覆盖穿刺点
观察效果:观察患 6 者疼痛缓解情况, 评估阻滞效果
3 注意事项
操作技巧
超声引导:实时 观察穿刺针的位 置和深度,确保
准确穿刺
穿刺角度:根据 患者体型和超声 图像调整穿刺角 度,提高成功率
麻醉药选择:根 据患者病情和需 求选择合适的麻
08
观察:观察患者反应,确保 阻滞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注射
确定穿刺点:在超 1 声引导下确定穿刺 点,通常在腰椎横 突和肋骨之间
消毒皮肤:在穿刺 2 点周围进行消毒, 防止感染
穿刺针进入:将穿 3 刺针插入皮肤,在 超声引导下进入腰 方肌
注射药物:在超声 4 引导下将药物注射 到腰方肌内,达到 阻滞效果
进行阻滞
穿刺技术
01
定位:确定穿刺点,通常在腰 椎横突和髂嵴连线的中点
03
麻醉:局部麻醉,减轻穿刺 过程中的疼痛
05
确认:确认穿刺针进入腰方肌, 避免损伤其他组织
07
拔针:穿刺完成后,拔出穿刺 针,压迫穿刺点止血
02,在超声 引导下进行穿刺
06
注射:将药物注射到腰方肌 内,达到阻滞效果
04
缓解腰背肌紧 张:减轻腰背 肌紧张,缓解
腰背痛症状
超声引导的优势
01
实时可视化:超声引导可以实时观察穿刺针的位置和深度,提高穿刺准确性。
02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可以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降低并发症风险。
03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次数。
04
实时调整:超声引导可以实时调整穿刺角度和深度,提高穿刺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 滞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护理课件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护理课件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护 理课件
目录
• 引言 •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技术概述 • 术前准备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课程背景
腰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 技术,在手术中用于减轻患者的
疼痛。
超声引导技术为腰丛神经阻滞提 供了更准确、更安全的方法,提
高了手术效果。
02 超声引导下腰丛 神经阻滞技术概 述
超声引导技术的介绍
超声引导技术是一种实时、动态的影 像技术,通过高频超声探头获取人体 内部结构的二维图像,能够清楚地显 示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结构。
超声引导技术具有无创、无痛、无辐 射的特点,能够实时监测穿刺针的位 置和移动,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
腰丛神经阻滞技术的介绍
、避免剧烈运动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预防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视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症状,如局部肿胀、淤血等,如 有出血应及时处理。
神经损伤预防与处理
术后应视察患者是否有神经损伤症状,如肢体麻痹、肌肉无力等 ,如有损伤应及时处理。
感染预防与处理
术后应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如发现感染迹象 应及时处理。
随着超声引导技术在腰丛神经阻 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护理人 员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
01
掌握超声引导下腰丛神 经阻滞的基本原理和技 术。
02
了解超声引导下腰丛神 经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 症。
03
掌握超声引导下腰丛神 经阻滞的护理要点和注 意事项。
04
提高护理人员在手术中 的配合能力和服务质量 。
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 史等,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 合适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高龄患者中更为多见。

高龄患者因骨质疏松、平衡能力下降等因素,易发生骨折并且术后康复较为缓慢。

目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伴随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该技术可以减轻术中疼痛,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案和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促进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水平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包括评价该神经阻滞技术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改善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术中操作流程、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效果评价,为推动该技术在骨科手术领域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高龄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1.3 研究意义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高龄患者骨质较差,常常会出现复合性损伤和手术风险较高的情况。

因此,寻求一种既能有效麻醉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并减少对全麻的依赖,从而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技术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患者恢复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超声引导下腰神经丛阻滞

超声引导下腰神经丛阻滞

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
• 腰丛在MRI和超声上均很难成像 • 超声常用来标记定位 • 也可用于引导穿刺,但因位置较深,故追
踪针有很大难度 • 优势:最大程度避免损伤重要器官 • 仍需联合使用神经刺激器
局麻药
• 保证一定的容量(20-30ml) • 低回声药液在腰大肌后份的扩散可能会被
超声追踪 • 但观察不到药液包绕神经的扩散 • 因此只能观察低回声药液扩散的相对位置
针尖稍偏尾端,滑过横突 • 当有落空感时或股四头肌抽搐,表明穿刺
成功,注药 • 使用超声时穿刺稍有差异
神经刺激器
• 股四头肌收缩(电流0.5-1.0mA) • 常见的反应及处理
✓ 脊柱旁肌肉抽动-针尖太浅-继续进针 ✓ 小腿抽搐(坐骨神经)-针太靠尾端-退出往头端移动
3-5cm重新进针 ✓ 大腿屈曲(腰大肌)-太深靠近腹腔-退针 ✓ 碰到横突-退针到皮下向尾端或头端偏5度 ✓ 没反应-错过横突和腰丛-重新定位进针
超声引导下腰神经丛阻滞
• 优势:提供大腿前内外侧、膝及膝下隐神 经支配区域的镇痛。通常联合坐骨神经阻 滞以满足整个下肢手术的需要
• 潜在并发症:腹膜后血肿、损伤腹膜后器 官、局麻药全身毒性、硬膜下或鞘内注药 等---不可忽视
• 不推荐用于成人腹股沟手术
• 局部解剖 • 病人体位及体表解剖定位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声成像及引导穿刺 • 神经刺激器的应用 • 局麻药超声下成像
• 长轴短轴相互结合,确定横突、腰大肌等重 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并测量深度
• 最佳穿刺位置:长轴探头向外移动刚好出现 横突(确定顶端)时
• 上下扫描确定腹膜、肾脏及血管等重要器官 • 确定后引导下行穿刺(IP或OOP均可)
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穿刺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F = 椎板/关节面
PsMM = 腰大肌
SP = 棘突
a VB = 锥体
13
进针方法
在欲行腰大肌间沟阻滞的腰椎水平(L2-4),放置一 2-5 MHz的凸阵探头。其横轴位视图可显示腰大 肌,而横突不可见。
先进行解剖学观察,以评估进针点到腰大肌后1/3 的深度
识别腰大肌深部的腹膜下的肠管。注意皮肤到腹 膜的距离。这有助于确定避免误入腹膜的最大安 全进针深度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
a
1
腰丛神经阻滞
腰丛是由L1,L2,L3神经的前股和大部分的 L4神经组成。而L1神经根常接受T12 的一 条分支。通常腰丛位于腰大肌后三分之一 处,腰椎横突的前方。
a
2
腰丛发出若干条分支,包 括: 1、髂腹下神经(IHN,L1) 2、髂腹股沟神经(IIN, L1) 3、生殖股神经(GFN, L1-2) 4、股神经(FN,L2-4) 5、股外侧皮神经(LFCN, L3-4) 6、闭孔神经(ON,L2-4)
在往外侧方向扫描横突时,骨性阴影会消 失
a
11
神经定位
连续的高回声线为关节面(F),下方为低 回声骨性阴影。 PSM = 椎旁肌
可见横突(TP)的骨性阴影和横突之间的 腰大肌(PsMM) ESM = 竖脊肌
a
12
神经定位
纵向扫描后,在待阻滞水平的横突之间,将探头转至横轴位。 此视图下,横突的骨性阴影并不可见。
a
14
进针方法
1. 在椎旁间隙进行阻滞前纵向扫描,以便判断皮肤到横突(TP)的距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间距 A ~4.5 cm),及腰大肌的宽度(间距B ~ 3 cm) 。 PSM = 脊旁肌
a
15
进针方法
阻滞前,在2个横突之间进行横向扫描显示棘突(SP)的骨性阴影, 椎板 (L) ,腰大肌和腹膜。
a
16
进针方法
▪ 取12-15 cm 22 G绝缘阻滞针,与探头同一平面内
垂直皮肤进针。
▪ 由于进针深度的关系,在实时超声下可观察到阻
滞针和组织的运动情况
▪ 目标为将针尖置入腰大肌后1/3处。通常需要神经
刺激仪引发股四头肌收缩来鉴别腰丛
a
17
平面内操作方法
a
18
进针方法
阻滞针(箭头)由外向内置入至腰大肌。可由神经刺激引发运动反应(股四头肌收缩)。
a
3
通常在超声下可见的 结构包括: 1. 棘突 2. 椎板 &关节面 3. 横突 4. 髂骨 5. 多裂肌&竖脊肌 6. 腰大肌
通常在超声下不可见 的结构包括: 7. 腰丛 (成人) 8. 髂腰韧带
a
4
腰椎解剖
a
5
超声扫描
• 患者取侧卧位,阻滞侧
在上。
• 在L2-3水平,向头侧及
髂嵴方向对椎旁区域进行
a
19
进针方法
在腰大肌间隔内观察局麻药的扩散(箭头)
a
20
a
21
超声扫描
L2-3间隙椎旁横向扫描
ESM = 竖脊肌 PsMM = 腰大肌 QLM = 腰方肌
VB = 椎体
a
9
神经定位
• 成人的腰丛神经深在腰大肌内,虽然通常在超声下并不可见, 但是其位置多位处肌肉的后1/3处。
• 超声引导下的腰丛神经阻滞的目的在于,在影像下识别横 突和腰大肌以及两者至皮肤表面的距离,这样可以让操作者 在进针前判断腰丛神经的深度。
• 从中央(棘突)向侧方(横突)进行系统的解剖学观察。 • 在椎旁位置进行椎旁纵向扫描,以确定数个(2-3)腰椎横突。
注意横突的深度。
a
10
神经定位
• 识别横突浅部(后方)的椎旁肌肉 (PSM, 如 竖脊肌和腰方肌)。
• 同时识别深及横突的腰大肌。 • 向内侧移动探头以鉴别关节面。 • 然后向侧方移动探头以估计横突的长度。
扫描。
• 皮肤和探头准备好后,
将频率范围适当(2-5
MHz)的凸阵探头沿长轴
方向放置在脊柱(中线)
旁,以获取横突的纵向影
像。
• 优化机器的成像能力;
选择合适的景深(通常 > 8
cm),焦距范围和增益。
a
6
超声扫描
ESM = 竖脊肌 PsMM =a腰大肌 TP = 横突
7
超声扫描
将探头转至横轴位以获取腰大肌的横向影像 将2-5 MHz凸阵探头放置在右侧脊柱旁区a域,以获取腰大肌间隔的横向影像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