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比一综合vs.分析口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并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
翻译家杨友钦1999曾说,中国人强调整体和归纳;而西方人则注重分析和细节。
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即强调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试图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因此,中国人喜欢先从整体上分析事物,然后再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
在西方,柏拉图首先提出“主客二分”的思想。
分析性思维从二元的角度解释世界。
它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分析性思维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深入分析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了解其特殊本质。
二形象vs.抽象口形象思维指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并且大量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重视直观经验。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概念来表达具体的现象或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语言中大量使用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三螺旋型vs.直线形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受其文化影响巨大。
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或规则来为人处事,他们总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并指出事物。
Hofstede1991指出,中国人从直觉或感觉上去思考,认为个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思考方式是呈螺旋型的。
与此相反,西方人善于分析推理,其思维模式是呈直线形,即一开始就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们逐渐形成了直线形思维模式。
受其逻辑思维传统影响,西方人在推理和判断事物时更倾向于追求精确。
二、中西思维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一词汇方面1.词汇选择英语词类可分为10种,并与汉语词类没有完全一一对等关系。
3.中英思维方式的对比(精编课件).ppt

4)Differences in reasoning, percepetion of time and space, etc. (英汉语在时空观等方面 的差异性)
在时空观上,英语是由小到大,汉语则是由大 到小。例如时间标记,英语里先说日期和月份, 再说年份;汉语里正好相反,先说年份,再说 月日。空间观念差异在写信地址上表现尤为明 显,英语里由小到大,如由街道而城市而省或 州而国家;汉语正好相反,由大到小。这是英 语民族重个体思维、汉民族重整体思维的语言 例证。在叙事时序上,英语里叙述事件常常是 按照时间顺序由现在向过去推进;汉语正相反, 由过去向现在推进。
英译汉时,英语的物称一般应转换为汉语的人称。人称主语从语境 内外寻找,多在句内,有时在句外。 例如: (1)The sight of the little poor boy reminded him of his childhood. 译文: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2)The bad weather prevented him from attending the meeting. 译文:天气不好,他没去开会。 (3)His passion carried him away. 译文:他因感情冲动而误入歧途。 (4) Memories of that historic and happy occasion still linger. 译文:人们对那次历史性的盛会记忆犹新。
精品课件
3)English: a strong sense of objectivity (客体 意识强)
Chinese: a strong sense of subjectivity (主体 意识强)
❖ 英语:主客体二分 ❖ 汉英语句子一般不能没有主语,且多为无灵主语(没有生命的事物)。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中英两种思维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个文化的不同背景和思维方式。
下面将从语言表达、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等方面对中英思维方法的差异进行比较。
在问题解决方面,中英思维方法也存在差异。
中文思维一般较为细致入微,注重整体问题的解决。
中文习惯于从整体出发,通过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中文思维也注重过程和方法的灵活性,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相比之下,英文思维更注重分析和抽象思维。
英文思维习惯于将问题分解为细节,然后通过逻辑推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英文思维更注重目标的明确和计划的实施,强调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措施。
在决策制定方面,中英思维方法也有差异。
中文思维更加注重集体决策和共识达成。
中文习惯于通过讨论和辩论,通过多方参与和观点的碰撞来达成共识。
中文思维注重协调和妥协,倾向于找出多方利益的平衡点。
相比之下,英文思维更注重个人决策和效率。
英文思维更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注重迅速决策和追求效率。
可以看出,中英思维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不仅是由两种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也与两种文化的不同背景和价值观有关。
中文思维强调整体、直觉和情感,追求协调和平衡;英文思维注重逻辑、分析和理性,强调个体和效率。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
因此,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思维方式是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前提。
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可以达到思维方法的融合和转化,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效果。
英语思维

英语词汇形态学英语词汇中蕴含的英语思维前导思维是指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形成思想的过程。人们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会在语言方面产生差异。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分别以两种不同语言为源语的人便各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概述本文以个别英语词汇为例,浅显地对比与分析了词汇方面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抽象思维,而汉语注重具象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具体到语言词汇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而汉语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理性概念。
很多英文中的抽象名词在翻译成汉语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例如“I hope my presence here tonight is further roof of the importance we British attach on relations with your great country.”“我希望,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祖国的关系。
”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of,importance,在译成汉语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
抽象名词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英美人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习惯于具像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将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
二、直线思维与曲线思维英语重直线思维,而汉语重曲线思维。
与汉语相比英语思维更直截了当。
英语在谋篇和遣词造句上遵循着从一般到具体、从概括到举例、从整体到个体的原则。
因此部分涉及句子之间的思维,故略过。
三、整体分析性思维与整体综合性思维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形式多样的语法形式和组词造句中较为灵活的语序结构;而综合型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无词形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组词造句中完全依据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直觉VS实证
• 中国: • 重直觉悟性天人合一 • 英美: • 重实证理性知识天人相分 • 一热得我满身大汗 • The heat made me sweat. • I was sweating all over. • 二不坚持就会失败 • One will fail unless one preserves.
• His successes were so repeated that no wonder the envious and the vanquished spoke sometimes with bitterness regarding them.
登幽州台歌
•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泪下 On climbing the Tower at Youzhou
• Spring has so much more than speech in its unfolding flowers and leaves and the coursing of its streams and in its
• sweet restless seeking
• John Galesworthy The Apple Tree
年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
也没有
本体VS客体思维
• 我想到了:这是只熟鸟也许自幼养在 笼中
• It occurs to me that it must be a tame bird.
• 他赢钱赢得那么多无怪乎眼红的人赌 输的人有时说起这件事情便发牢骚
直线思维VS曲线思维
英汉语言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2010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2,2010第26卷JOURNAL OF EDUC AT IONAL I N S T ITUTE O F J IL I N PR OVINCEVol 26(总252期)To tal No 25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易立新(66),男,湖北武汉人。
硕士,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英汉对比及语言测试理论。
英汉语言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易立新(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汉字属于会意文字,具有象形的特点,象形文字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形象思维的特点;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西方人善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的特点。
关键词:会意文字;拼音文字;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中图分类号:H 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0)12005102一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一方面,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抽象反映活动,它需要在语言这种物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
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型,思想正是通过语言而得到实现!。
语言帮助人形成特定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因此可以说,人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的。
金克木先生在介绍符号学时说:学一种语言符号就必然要学其中的意义和意义所属的文化系统(内含世界秩序)。
婴儿学会了母语和其中的文化系统,他就会用这种系统的眼光看世界,把世界当做是照他的编码安排的。
他的思想得到语言的帮助,也受到语言的限制。
他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思想。
!另一方面,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语言的发展。
思维活动的成果巩固在语义之中,使语义日益丰富,成为直接引起语义变化的动力。
因此,可以说,语言和思维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语言影响人的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结构对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也有不同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导读:对外汉语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而通过目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中西方对比文化等专业知识,不断地深厚了语言功底,学习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我们越来越认为,其实在另一种职业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一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注重译文的连贯通顺符合逻辑,口译注重达意,而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做翻译之前,了解两种语言思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思维方法的差异,才能使翻译达到标准,才能继续翻译任务及工作,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正文: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为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史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的转换。
而不同的文化也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作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有着很大的不同。
要在翻译中灵活转换,就很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其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
标签:思维模式;思维差异;英汉互译很多学者认为,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
(连淑能,2002)。
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因而形成两大类型的思维模式。
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模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理性、逻辑、实证等等。
英汉互译中语言转换很大程度上受英汉思维模式的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整体思维VS 分析思维(Synthetic thought VS Analytic thought)一般来看,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
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恰恰相反,会将整体分解成具体的部分,然后分析其特征、功用、关系等。
中国人计算时间一般按照年-月-日-小时-分钟从大到小的顺序,而英语中则从小到大,分钟-小时-日-月-年;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将姓置于前,名放在后,而英语国家的人名顺序是先名后姓。
二、形象思维VS 抽象思维(Imaging thought VS Abstract thought)中国人往往选择形象思维,西方人选择的抽象思维。
中国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会选择形象思维,例如,“人”、“田”、“山”等;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其需要借助于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含义。
例1:Now that the merger of “dot and com” has created so many young millionaires,there’s a new topic:venture capital.译文:既然网络公司的兼并造就了如此多的年轻百万富翁,我们面临一个新话题:风险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 知(cognition) 儒家思想 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 文化. 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 听其自然(leave the matter as it is)
汉语量词 一面镜子 一朵花 一口锅 一位客人
汉英语言对比
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1.汉英文字对比
古汉字是一种用符号表示思想或概 念的表意文字(ideographic script)。 随着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出 现,且数目不断增多,汉字已不能简单 地视为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 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
3.词义空缺(semantic zero) 糖葫芦 Tanghulu, a sugar-coated fruit on the stick which is a kind of children‟s favorite food in winter 文房四宝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writing brush , inkstick, inkstone and paper)
汉语和英语都能用合成法(compounding), 缀合法(affixation),音变法(soundchanging),缩略法(abbreviation)构词,也都 通过翻译从外语中借进新词. 不同的是,汉语还使用重叠法 (reduplication),英语还用转换法 (conversion),逆构词法(back-formation)和 截短法(clipping )构词.
亲属称谓 “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 李丹的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 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 Zhang Ming‟s mother is Li Dan‟s 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s father, while Li Dan‟s mother is Zhang Ming‟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s mother‟s brother.
3)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 见你妹妹!” With a smile at Pao-yu, the Lady Dowager scolded, “Fancy changing your clothes before greeting our visitor. Hurry up now and pay your respects to your cousin.” (杨宪益,戴乃迭译)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 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 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 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 徐迟《 枯叶蝴蝶》 When it gathers its wings full of exquisite patterns, it conceals its beautiful colors. When it flutters out from a cluster of blooming flowers and alights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of its graceful flight, it turns into a dried leaf, not even of a withering yellow, but of a deathly gray. (刘士聪译)
3.2 汉英词义对比
从词汇意义来看,汉语和英语词义涵盖面 不一定相同. 如: “果品” fresh and dried fruit 动词搭配不同宾语 搽药、搽粉、搽雪花膏 apply lotion (or ointment), powder one‟s face, put on vanishing cream.
4)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 过他?” “You‟re talking nonsense again,” said his grandmother, laughing. “How could you possibly have met her ?” (杨宪益,戴乃迭译)
3.3 汉英词义关系
站票 standing-room-only tickets 特困生 the most needy students 三八红旗手 a woman pace-setter 三教九流 people in various trades (derog.) 乌纱帽 an official post
<<红楼梦>>中“道”的译法 1)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 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 不成?” “ You‟re making that up, I‟m afraid,”teased Tan Chun. “Most works, apart from the FOUR BOOKS, are made up; am I the only one who made things up?” he retorted with a grin. (杨宪益,戴乃迭译)
汉语是声调语言(tonal language) “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 语调还赋予英语一种旋律美,难怪 有的语音学家形象地将语调比做英语的 灵魂。
3. 汉英词汇对比
词既有指称意义,还有蕴涵意义。
如“猫头鹰”
owl “芳芳”
3.1 汉英构词对比
汉英是有表意倾向的音节(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 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字母组 合成音节就生成词.
2)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它是我们这里有名 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 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You don‟t know her,” said Grandmother Jia merrily. “She‟s a holy terror this one. what we used to call in Nanking a „peppercorn‟. You just call her „Peppercorn Feng‟. She‟ll know who you mean!” (David Hawkes 译)
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重综合(synthetic)思维, 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重分析(analytic)思维. 汉语词义一般比较笼统,英语词义一般比较具体. “胡子” full beard, circular beard, round beard shadow rs handlebars goatee tile beard military moustache stubble beard
3)
全岛6300户人家,共有200多架钢琴. Out of 6300 families, there are over 200 pianos. Of 6300 households on the islet, more than 200 have a piano at home.
2.词义相异(semantic non-correspondence) 2.1 岁寒三友: 松,梅,竹 (pine trees, plum blossoms, bamboo) 羊;美;鲜; 三羊开泰 (Three Rams Bring Bliss) 2.2 凤凰 “龙凤呈祥” (Dragon and Phoenix Bringing Prosperity) phoenix: mythical bird of the Arabian desert, said to live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before burning itself and then rising born again from its ashes
汉语造字法 1)象形字(pictagraph) 果 山 弓 雨 2)指事字(indicative) 上 下
3)会意字(associative) 从 森 品 4)形声字(morpheme-phonetic character) 烤 材 消
2. 汉英语音对比
汉语的音素(phoneme)分为韵母 (final)和声母(initial)两大类。 英语的音素分为元音(vowel)和辅 音(consonant)两大类。
3.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 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
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实践经验
英美人注重理性知识,重视分析
4 .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英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是汉字的 象形性。 中国人喜欢以物表感,状物言志。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thrust in the open, but difficult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 脚踩两只船
1.词义相符(semantic correspondence) 如: 山(mountain), 学生(student),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 他是只狡猾胡老狐狸. He is an old 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