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表现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培训课件ppt

•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 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 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 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持续性心动过速 体温超过39度 视力模糊、眼痛
评估上次就诊 到此次就诊期 间症状
并存的临床 症状
最近一次各 项辅助检查结 果
测量体重, 计算BMI,检 查足背动脉搏 动
生活方式, 包括吸烟、饮 酒、体育锻 炼、饮食控制 等
服药情况
根据 评估 结果 进行 分类 干预
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 糖<7.0mmol/L),无药 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 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 重。
•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
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
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
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
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
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早期诊治。中国也将采用上述标准。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推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荐诊断标准(即将废除)
•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
诊 断条件 静脉(全血)毛细血管静脉(血浆)糖尿病空腹 ≥ 6.1 ≥ 6.1 ≥ 7.0 服糖后2h ≥10.0 ≥11.1 ≥11.1糖耐量受损空腹< 6.1 < 6.1 < 7.0 服糖后2h 6.7~10.07.8~11.17.8~11.1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5.6~ 6.1 5.6~ 6.1 6.1~ 7.0 服糖后2h < 6.7 < 7.8 < 7.8
•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 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 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持续性心动过速 体温超过39度 视力模糊、眼痛
评估上次就诊 到此次就诊期 间症状
并存的临床 症状
最近一次各 项辅助检查结 果
测量体重, 计算BMI,检 查足背动脉搏 动
生活方式, 包括吸烟、饮 酒、体育锻 炼、饮食控制 等
服药情况
根据 评估 结果 进行 分类 干预
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 糖<7.0mmol/L),无药 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 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 重。
•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
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
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
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
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
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早期诊治。中国也将采用上述标准。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推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荐诊断标准(即将废除)
•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
诊 断条件 静脉(全血)毛细血管静脉(血浆)糖尿病空腹 ≥ 6.1 ≥ 6.1 ≥ 7.0 服糖后2h ≥10.0 ≥11.1 ≥11.1糖耐量受损空腹< 6.1 < 6.1 < 7.0 服糖后2h 6.7~10.07.8~11.17.8~11.1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5.6~ 6.1 5.6~ 6.1 6.1~ 7.0 服糖后2h < 6.7 < 7.8 < 7.8
糖尿病课件ppt(共125张PPT)可编辑全文

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
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 浆
白蛋白测定
GHbA1c 3%~6% GHbA1 8%~10% 果糖胺 ~
五、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 空腹5~20mu/L
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
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C 肽 空腹
高峰达基础的5~6倍
2型 肥胖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 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一) 制订总热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休息时 25~30kcal/kg/日 轻体力劳动 30~35 kcal/kg/日
中度体力劳动 35~40kcal/kg/日 重体力劳动 40kcal/kg/日以上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8 其他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一、尿糖测定 肾糖阈
二、血葡萄糖(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血糖是反应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 指标 葡萄糖氧化酶法
静脉血 血浆、血清
毛细血管 全血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
OGTT 75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 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
起病方式
急
缓慢而隐匿
起病时体重
正常或消瘦
超重或肥胖
“三多一少”症群
典型
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 浆
白蛋白测定
GHbA1c 3%~6% GHbA1 8%~10% 果糖胺 ~
五、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 空腹5~20mu/L
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
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C 肽 空腹
高峰达基础的5~6倍
2型 肥胖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 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一) 制订总热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休息时 25~30kcal/kg/日 轻体力劳动 30~35 kcal/kg/日
中度体力劳动 35~40kcal/kg/日 重体力劳动 40kcal/kg/日以上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8 其他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一、尿糖测定 肾糖阈
二、血葡萄糖(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血糖是反应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 指标 葡萄糖氧化酶法
静脉血 血浆、血清
毛细血管 全血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
OGTT 75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 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
起病方式
急
缓慢而隐匿
起病时体重
正常或消瘦
超重或肥胖
“三多一少”症群
典型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3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培训PPT课件

胰岛素的分类与使用
短效胰岛素
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主要用于控制 餐后高血糖。
中效胰岛素
作用时间中等,主要用于补充基础胰 岛素分泌。
长效胰岛素
作用时间长,主要用于提供基础胰岛 素分泌。
预混胰岛素
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比例混合,用 于控制餐后和基础血糖。
其他药物治疗方法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01
通过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
糖尿病的症状与诊断
02
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
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口渴,饮水量增加。
视力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 模糊或失明。
多尿
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尿糖增加,进而引起 排尿次数增多。
疲劳
由于葡萄糖利用障碍,能量供应不足,导 致疲劳、虚弱等症状。
体重下降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对胰岛素敏感 性降低,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和蛋 白质分解加速,导致体重下降。
详细描述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近4亿 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5.92亿。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 明显。此外,糖尿病的发病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在绝经后期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 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控制总热量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 、年龄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 热量,并合理分配三餐。
均衡营养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 质,以满足身体需要。
控制盐糖摄入
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 的摄入,以降低血糖和血压。
《糖尿病临床表现》课件

控制餐后血糖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避免快速升高血糖,同时合理分配 餐次和食物量,保持血糖稳定。
运动治疗
运动原则
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 ,以及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运动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计划,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控制血糖和体重。
由于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
并发症症状
糖尿病足
心血管疾病
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 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出现足部溃疡 、感染、坏死等症状。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导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
脑血管疾病
肾脏病变
糖尿病可导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梗 死等疾病。
注意运动安全
避免高强度运动和过度疲劳,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避免运动过程中 发生低血糖反应。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 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
平。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口服降糖药 和胰岛素治疗等。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出现 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03
糖尿病的诊断
血糖测定
空腹血糖
禁食8小时以上,正常值3.96.1mmol/L。空腹血糖 ≥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
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值<7.8mmol/L。餐后2小时 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 尿病。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避免快速升高血糖,同时合理分配 餐次和食物量,保持血糖稳定。
运动治疗
运动原则
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 ,以及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运动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计划,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控制血糖和体重。
由于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
并发症症状
糖尿病足
心血管疾病
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 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出现足部溃疡 、感染、坏死等症状。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导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
脑血管疾病
肾脏病变
糖尿病可导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梗 死等疾病。
注意运动安全
避免高强度运动和过度疲劳,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避免运动过程中 发生低血糖反应。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 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
平。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口服降糖药 和胰岛素治疗等。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出现 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03
糖尿病的诊断
血糖测定
空腹血糖
禁食8小时以上,正常值3.96.1mmol/L。空腹血糖 ≥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
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值<7.8mmol/L。餐后2小时 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 尿病。
糖尿病培训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1型糖尿病特点
<30岁 起病急、症状明显 消瘦 酮症倾向 空腹或餐后 C-肽水平低 免疫指标阳性(抗-GAD,ICA,IA-2)
2型糖尿病特点
>40岁 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 肥胖或超重 少有酮症倾向 易发生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C-肽水平正常或升高 遗传倾向
诊断标准—1997 ADA/1999 WHO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Acarbose 伏格列波糖 Voglibose
4.噻唑烷二酮类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不增加胰岛素分泌 可与其它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联合应用
4.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
5.格列奈类
糖尿病治疗
药物种类
磺脲类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奈类 胰岛素
1. 磺脲类
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
1.磺脲类药物
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 甲苯磺丁脲 Tolbutamide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格列吡嗪 Glipizide 格列齐特 Gliclazide 格列喹酮 Gliguidone 格列美脲 Glimepiride
分型—2型糖尿病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或者以胰岛素分泌缺乏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2 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分型—特异型糖尿病
由于其他原因,如: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导及内分泌疾病等
分型—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GDM) 妊娠期间发现或诊断的糖尿病
糖 尿 病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ppt课件

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 血红蛋白中2条β链N端的颉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 1、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为不可逆反应。 2、红细胞寿命为120天 意义:反映取血前8~12周的平均血糖状况。
• 五、自身免疫反应的标志性抗体 • 标志: 1)胰岛细胞抗体(ICA); • 2)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 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 约有85%-90%的1型糖尿病病例在发现高血糖时,有一种或几种
糖
尿
病
(diabetes mellitus,DM)
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分类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糖尿病定义: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
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高血糖 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
•
• •
19
糖尿病的治疗
20
糖尿病治疗总策 略
宣传 教育 体育 锻炼
饮食 治疗
药物 病情监测 治疗
• 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的原则
21
• 一、一般治疗
• 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和治疗控制要求 • 治疗目的:
消除糖尿病症状 纠正肥胖,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防止和尽可能减少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 能有正常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和寿命
免疫紊乱
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 GAD、ICA、IAA等(+)
1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进行性广泛破 坏达90%以上至完全丧失
7
• 二、2型糖尿病
•
以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 要致病机制。
《糖尿病》培训PPT课件

经济发达程度与患病率有关,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 于农村
糖尿病定义
0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①T1DM
②T2DM
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的胰岛素 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
③妊娠期糖尿病
④特殊类型DM
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等
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胰岛素降糖作用
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胰岛素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 用而降低血糖 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起作用,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 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胰岛素的增敏剂,主要用于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高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国际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糖 正常 糖
空腹血糖受损IFC 糖耐量减低IGF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 ≥11.1
2.空腹血糖FPG
≥7.0
3.OGTT2小时血糖 (2h OPPG)
≥11.1
--3.9-6.0 <7.8
--6.1-6.9 <7.8
(2)胰岛素使用原则
a.胰岛素治疗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 b.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力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c.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3)使用替代胰岛素治疗方案后早晨空腹血糖仍较高的原因
a.夜间胰岛素应用不足 b.“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 内出现高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多所致 c.Somogyi效应 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 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的反跳性高血糖 夜间多次(于0,2,4,6,8时)测定血糖,有助于鉴别早晨高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定义
0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①T1DM
②T2DM
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的胰岛素 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
③妊娠期糖尿病
④特殊类型DM
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等
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胰岛素降糖作用
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胰岛素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 用而降低血糖 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起作用,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 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胰岛素的增敏剂,主要用于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高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国际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糖 正常 糖
空腹血糖受损IFC 糖耐量减低IGF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 ≥11.1
2.空腹血糖FPG
≥7.0
3.OGTT2小时血糖 (2h OPPG)
≥11.1
--3.9-6.0 <7.8
--6.1-6.9 <7.8
(2)胰岛素使用原则
a.胰岛素治疗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 b.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力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c.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3)使用替代胰岛素治疗方案后早晨空腹血糖仍较高的原因
a.夜间胰岛素应用不足 b.“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 内出现高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多所致 c.Somogyi效应 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 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的反跳性高血糖 夜间多次(于0,2,4,6,8时)测定血糖,有助于鉴别早晨高血糖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部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
的破坏。
糖尿病临床表现
22
(5)其他病变
➢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 ➢皮肤病变 ➢某些肿瘤发病率升高 ➢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损害
糖尿病临床表现
23
谢 谢!
糖尿病临床表现
24
糖尿病临床表现
12
1、大血管病变:
特点:较非糖尿病病人发病率高、进展快。 包括:1.心血管病变
2.脑血管病变 3.外周血管病变: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 休息后可缓解。
糖尿病临床表现
1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Diabetic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
硬化斑块包括:增殖的平滑 肌细胞,胶原细胞,泡沫细 胞;坏死中心为细胞碎片, 胆固醇结晶胆固醇酯,钙质
糖尿病临床表现
14
2、微血管病变:
管腔直径小于100微米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 血管网。 典型改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 血管基底膜增厚。 危险因素:病程、血糖、高血压、血脂、吸 烟、IR等,遗传背景起重要作用。 受累组织: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等。
糖尿病临床表现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糖尿病临床表现
19
自主神经病变
瞳孔的改变 糖尿病神经性便秘,腹泻 糖尿病胃轻瘫 神经膀胱 勃起功能异常(阳痿) 直立性低血压 心动过速 出汗异常 等
糖尿病临床表现
20
糖尿病临床表现
溃疡和感染
21
4、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定义: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
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
糖尿病临床表现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neuropathy)
神经病变可以使你的脚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 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等。
通常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
糖尿病临床表现
18
糖尿病无痛神经病变——非常危险
脚对下列情况毫 无感觉:
•割伤
•烧伤
•碰伤
•磨破
•水疱 当神经受到损害时,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 此时,发生严重足病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糖尿病临床表现
10-12 nm
Macroabuminuria
• Increased capillary pressure
• Loss of GBM negative charge • Increased pore size
16
3、神经病变
可累及任何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
Normal
Glomerular capillary pressure
35 mmHg
- - -+ - -+ -
-&y
Glomerular capillary pressure
45 mmHg
- - -+ - -+ -
- -+
Advanced nephropathy
Glomerular capillary pressure
糖尿病临床表现
4
(二)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多于成年尤其是40岁以上起病,多数起 病缓慢,半数以上发病时无明显症状,慢性并发症、 伴发病或健康普查发现。
➢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腹型肥胖)。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参与的方式及性质复杂, 尚需研究。
糖尿病临床表现
5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临床表现
7
(四)、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中、末期出现 无症状、血糖轻度升高 分娩后一般恢复正常 未来发生T2DM风险显著增加 应产后6-12周筛查,并长期随访。
糖尿病临床表现
8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血浆葡萄糖
空腹 1-小时 2-小时
75g筛查试验
≥ 5.1mmol/L ≥ 10.0mmol/L ≥ 8.5mmol/L)
45 mmHg
- - -+ - -+ -
- -+
5.5 nm
Normoalbuminuria
--
-
-
- Albumi
n
-+ + - lgG -+
5.5 nm
Microalbuminuria
• Increased capillary pressure
• Loss of GBM negative charge
糖尿病临床表现
糖尿病基本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 皮肤瘙痒 视力模糊
但,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
糖尿病临床表现
2
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型糖尿病(T1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
糖尿病临床表现
3
(一) 1型糖尿病
青少年、非肥胖、起病急、病情重、三 多一少症状典型、自发酮症酸中毒倾向、生 存依赖胰岛素、微血管并发症为主。
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MODY) 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 诊断糖尿病时年龄小于 25 岁。 至少 5 年内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无酮症倾向。 有3代或3代以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史。
糖尿病临床表现
6
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 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使用时间有关 多数停用后可恢复 不管既往有无糖尿病,应用时应监测血糖 首选胰岛素治疗
1个以上时间点高于上述标准可确定诊断
糖尿病临2床0表13现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9
(一)急 性 并 发 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 中毒
2、感染:皮肤感染:疖、痈、真菌感染 真菌性阴道炎、泌尿系感染、肾乳头坏 死、肺结核
糖尿病临床表现
11
(二)慢 性 并 发 症
1、大血管病变 2、微血管病变 3、神经病变 4、糖尿病足 5、其它病变
的破坏。
糖尿病临床表现
22
(5)其他病变
➢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 ➢皮肤病变 ➢某些肿瘤发病率升高 ➢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损害
糖尿病临床表现
23
谢 谢!
糖尿病临床表现
24
糖尿病临床表现
12
1、大血管病变:
特点:较非糖尿病病人发病率高、进展快。 包括:1.心血管病变
2.脑血管病变 3.外周血管病变: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 休息后可缓解。
糖尿病临床表现
1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Diabetic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
硬化斑块包括:增殖的平滑 肌细胞,胶原细胞,泡沫细 胞;坏死中心为细胞碎片, 胆固醇结晶胆固醇酯,钙质
糖尿病临床表现
14
2、微血管病变:
管腔直径小于100微米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 血管网。 典型改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 血管基底膜增厚。 危险因素:病程、血糖、高血压、血脂、吸 烟、IR等,遗传背景起重要作用。 受累组织: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等。
糖尿病临床表现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糖尿病临床表现
19
自主神经病变
瞳孔的改变 糖尿病神经性便秘,腹泻 糖尿病胃轻瘫 神经膀胱 勃起功能异常(阳痿) 直立性低血压 心动过速 出汗异常 等
糖尿病临床表现
20
糖尿病临床表现
溃疡和感染
21
4、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定义: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
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
糖尿病临床表现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neuropathy)
神经病变可以使你的脚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 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等。
通常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
糖尿病临床表现
18
糖尿病无痛神经病变——非常危险
脚对下列情况毫 无感觉:
•割伤
•烧伤
•碰伤
•磨破
•水疱 当神经受到损害时,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 此时,发生严重足病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糖尿病临床表现
10-12 nm
Macroabuminuria
• Increased capillary pressure
• Loss of GBM negative charge • Increased pore size
16
3、神经病变
可累及任何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
Normal
Glomerular capillary pressure
35 mmHg
- - -+ - -+ -
-&y
Glomerular capillary pressure
45 mmHg
- - -+ - -+ -
- -+
Advanced nephropathy
Glomerular capillary pressure
糖尿病临床表现
4
(二)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多于成年尤其是40岁以上起病,多数起 病缓慢,半数以上发病时无明显症状,慢性并发症、 伴发病或健康普查发现。
➢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腹型肥胖)。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参与的方式及性质复杂, 尚需研究。
糖尿病临床表现
5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临床表现
7
(四)、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中、末期出现 无症状、血糖轻度升高 分娩后一般恢复正常 未来发生T2DM风险显著增加 应产后6-12周筛查,并长期随访。
糖尿病临床表现
8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血浆葡萄糖
空腹 1-小时 2-小时
75g筛查试验
≥ 5.1mmol/L ≥ 10.0mmol/L ≥ 8.5mmol/L)
45 mmHg
- - -+ - -+ -
- -+
5.5 nm
Normoalbuminuria
--
-
-
- Albumi
n
-+ + - lgG -+
5.5 nm
Microalbuminuria
• Increased capillary pressure
• Loss of GBM negative charge
糖尿病临床表现
糖尿病基本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 皮肤瘙痒 视力模糊
但,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
糖尿病临床表现
2
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型糖尿病(T1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
糖尿病临床表现
3
(一) 1型糖尿病
青少年、非肥胖、起病急、病情重、三 多一少症状典型、自发酮症酸中毒倾向、生 存依赖胰岛素、微血管并发症为主。
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MODY) 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 诊断糖尿病时年龄小于 25 岁。 至少 5 年内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无酮症倾向。 有3代或3代以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史。
糖尿病临床表现
6
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 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使用时间有关 多数停用后可恢复 不管既往有无糖尿病,应用时应监测血糖 首选胰岛素治疗
1个以上时间点高于上述标准可确定诊断
糖尿病临2床0表13现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9
(一)急 性 并 发 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 中毒
2、感染:皮肤感染:疖、痈、真菌感染 真菌性阴道炎、泌尿系感染、肾乳头坏 死、肺结核
糖尿病临床表现
11
(二)慢 性 并 发 症
1、大血管病变 2、微血管病变 3、神经病变 4、糖尿病足 5、其它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