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 (1)

合集下载

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 (1)

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 (1)

该反应可在较低温度(750—800℃)下达到 90%以上的热力学平衡转化,反应接触时间短 (<10。2 s),可避免高温非催化部分氧化法伴生 的燃烧反应,CO和H2的选择性高达95%,生成 合成气的H2/CO比接近2,适合于合成甲醇、费托 合成等后续工业过程。与传统的蒸汽转化法和联 合重整法相比,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 应器体积小、效率高、能耗低,可显著降低设备投 资和生产成本。因此,此工艺受到国内外的广泛 重视,研究工作十分活跃。自90年代以来,人们 针对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应所采用的氧化剂、原 料配比、催化剂体系、工艺条件及反应器的不同已 开发出固定床【3,4|、流化床[5,63以及陶瓷膜工艺 等【71 93。对这些工艺进行开发的国外公司主要有
石油资源作为20世纪的主要能源在石油、化 工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长期大量开 采,储量日趋匮乏,使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 变化。据专家预测,到2l世纪中叶,天然气在世 界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25%上升到 40%左右,而石油将从目前的34%降至20%…。 因此,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优质、清洁的能源和 化工原料,将逐步取代石油而占主导地位,成为 21世纪的主要能源,而研究和开发利用天然气的 新技术、新工艺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利用甲烷制备化 工产品主要有两条途径:直接转化法,如甲烷直接 氧化偶联制乙烯,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醇、甲醛等; 间接转化法,即经合成气生产合成氨、甲醇和烃类 等,如利用合成气(CO+H2)作为中间产物,在Cu/ ZnO催化剂上合成甲醇(CO+2H2一cn308)或通 过费托过程在Fe和cu催化剂上合成烃类[nCO +2nH2一(CH2)n]。 由于直接转化法中目的产物在苛刻的反应条 件下很容易深度氧化为C02和H20,存在转化率 低、产率低、选择性较差等缺点,近期内工业化较 困难。而采用先将天然气转化为合成气,再合成 化学品和燃料的间接转化法目前已在工业上广泛 应用,而且随着以合成气为原料的许多化工合成 过程中一些新技术的不断诞生,将会使间接转化 法在天然气综合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 笔者将国内外已工业化应用的天然气转化为合成 气工艺技术的改进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综述 如下。

211171490_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11171490_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4 期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阮鹏1,杨润农1,2,林梓荣1,孙永明2(1 广东佛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2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摘要:天然气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众多甲烷转化途径中,甲烷催化部分氧化(CPOM )具有能耗低、合成气组分适宜、反应迅速等优势。

本文简要介绍了CPOM 反应机理,即直接氧化机理和燃烧-重整机理;重点综述了过渡金属、贵金属、双金属和钙钛矿这四类CPOM 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气体碳氧比和反应空速对CPOM 反应特性的影响;阐述了积炭和烧结这两种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选取合适的催化剂组分、采用优化的制备方法、精确控制催化剂活性组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等措施,可以保证更多的有效活性位更稳定地暴露在催化剂表面,以此提高催化性能(包括甲烷转化率、合成气选择性、合成气生成率、反应稳定性等)。

最后指出了对CPOM 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合理设计与可控制备以及对CPOM 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仍将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合成气;多相反应中图分类号:TE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04-1832-15Advances in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RUAN Peng 1,YANG Runnong 1,2,LIN Zirong 1,SUN Yongming 2(1 Guangdong Fora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Foshan 528000, Guangdong, China; 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Convers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Natural gas is a promising clean fuel. The efficient use of methane, the major component of natural gas,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Among many methane conversion routes,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CPO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energy consumption, suitable syngas fraction and rapid react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POM reaction mechanisms (i.e. direct oxidation mechanism and combustion-reforming mechanism), reviewed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four types of CPOM catalysts (i.e. transition metal, noble metal, bimetal and perovskite catalysts), analysed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carbon to oxygen molar ratio of reactant gas and reaction space velocity on CPOM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ained the two main causes of catalyst deactivation (i.e. carbon deposition and sintering) together with their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cluding methane conversion, syngas selectivity, syngas yield, reaction stability) could be improved by selecting suitable catalyst components, adopting an optimize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cisely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These method could ensure that more active sites are consistently exposed to the surface of catalyst. Finally, it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2-1109收稿日期:2022-06-13;修改稿日期:2022-08-22。

甲烷与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取合成气的研究进展

甲烷与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取合成气的研究进展

第34卷第12期2005年12月应 用 化 工App lied Che m ical I ndustryVol .34No .12Dec .2005专论与综述收稿日期:20052102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宝钢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50164002,50574046);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E0012Q );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40674005)作者简介:魏永刚(1977-),男,陕西咸阳人,云南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华教授,从事环境调和型能源新技术的研究。

电话:(0871)5153405,E 2mail:t orier@sina .com 甲烷与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取合成气的研究进展魏永刚,王 华,何 方,辛嘉余(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摘 要:综述了甲烷与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取合成气的最新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在重整反应过程中的性能差异,分析了催化剂的积炭过程和重整反应机理,对非常规供能方式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甲烷与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取合成气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催化重整;合成气;积炭;反应机理中图分类号:T Q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06(2005)012-0721-05Progress i n methane cat alyti c refor m i n g with carbon di oxi de to syngasW E I Yong 2gang,WAN G Hua,HE Fang,X I N J ia 2yu(Faculty ofM aterials and Metallurgy Engineering,Kun 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Kun m ing 650093,China )Abstract:The latest p r ogress of methane catalytic ref or m ing with carbon di oxide t o syngas is revie wed .The perf or mance difference a mong catalysts in the ref or m ing reacti on p r ocess is compared .The p r ocess of carbon depositi on of catalysts and ref or m ing reacti on mechanis m are analyzed,and non 2conventi onal means of supp lying energy are described .Finally the devel opment trend of methane catalytic ref or m ing with carbon di oxide t o syngas is pointed out .Key words:catalytic refor m ing;syngas;carbon depositi on;reacti on mechanis m 甲烷是煤层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将成为最具希望的替代能源之一。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进展和工艺技术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进展和工艺技术

工艺与设备化 工 设 计 通 讯Technology and Equipment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56·第45卷第9期2019年9月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工业水平也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强大。

但是在工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能源问题成为制约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甲烷和二氧化碳作为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它们的化学利用是一条非常好的节能减排途径,能够缓解当前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1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的工艺技术甲烷在实际化工过程中的利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它可以直接转化:甲烷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产乙烯等一些重要的化工基本的原料。

但是因为甲烷分子结构比较特殊,非常的稳定,所以它在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中对反应的条件非常的苛刻,目前的技术手段下,没有办法大规模应用。

第二种就是间接转化,可以将甲烷先转化成合成气,然后再转化成某种化工产品。

生产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生产比较重要的化工产品。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完成规模化的生产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三种办法:通过水蒸气来进行催化重整、进行甲烷的部分氧化、二氧化碳的重整。

这三种模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理论都是要提供一些还原性的物质。

二氧化碳重整制成合成气的方法较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

首先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合成气具有较低的氢碳比,这样的比例可以使得在实际反应过程中直接作为合成的原料,这样就可以弥补在实际制成合成气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其次就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对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大的气体,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还有就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催化重整,在实际反应过程中是具有较大反应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它可以作为能源的储存介质。

这样就可以使得甲烷和二氧化碳这样的惰性气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活化来进行相应的转变。

近几年以来,人们对重整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催化剂助剂、催化剂积碳行为以及催化反应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甲烷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魏立奇

甲烷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魏立奇

甲烷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魏立奇发布时间:2021-07-28T08:02:46.87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2期作者:魏立奇[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甲烷化是焦炉气制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生产流程的关键步骤,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国内研究机构积极进行技术开发。

系统梳理了甲烷化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进展,分析了焦炉气甲烷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就降低首次工程应用风险提出几点建议。

国内甲烷化技术已经实现广泛开发,焦炉气甲烷化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于国外技术。

魏立奇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宁 835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甲烷化是焦炉气制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生产流程的关键步骤,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国内研究机构积极进行技术开发。

系统梳理了甲烷化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进展,分析了焦炉气甲烷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就降低首次工程应用风险提出几点建议。

国内甲烷化技术已经实现广泛开发,焦炉气甲烷化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于国外技术。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已成功开发,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首次工程应用时应注重经验借鉴、安全分析及设备选型等。

关键词:甲烷化;焦炉气;煤制天然气引言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安全性高,对环境的污染小,对我国大幅削减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我国一直在积极研究煤制天然气、焦炉气甲烷化以及电转甲烷储能等甲烷化工艺技术,提升天然气自我供给能力。

其中,电转天然气技术(power-to-gas)是解决太阳能、风能发电波动性、随机性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消纳电力系统富余电量的有效方法。

我国三北地区风力、太阳能资源丰富,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充足,电转气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富余的可再生电力,提供跨季节的存储能力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进展-高志博

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进展-高志博
高志博1,王晓波2,刘金明1,史桂青1,刘恩贺3
(1. 国电赤峰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50;2. 巴林左旗林东一中,内蒙古 赤峰 024050;3. 沈阳天顺金属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4)
摘要:概述了甲烷转化的工艺特点和研究意义,综述了甲烷水蒸气重整的反应原理、工艺过程、 催化剂的组成,并论述了国内外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甲烷;水蒸气重整;合成气;镍基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TQ03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2.02.025
Abstract:Summarized the technology fe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methane reforming.Reviewed the reaction principle,process flow and catalyst component of methane steam reforming.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technique to produce synthesis gas from methane steam reforming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Methane;steam reforming;synthesis gas;Ni-catalyst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可以直接用作高效、优质、清洁的能源 ,还可以通过转化制造更有意义的 [3] [4-6] 化工原料 .甲烷转化有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 2 种途径 ,直接转化法是将甲烷直接转化为工业需求的产 [7] 品 ;间接转化法是将甲烷转化成合成气,进而合成甲醇等液体燃料、氨以及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 目前,甲烷的大规模利用主要依赖于间接转化.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是甲烷间接转化的一种,被认 为是合理利用甲烷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该过程可将廉价的甲烷资源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气, 用于进一步的转化利用.在甲烷水蒸气重整工艺中,催化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催化剂的种类、活性和 寿命对合成气的产率、纯度和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工业上常用的催化剂为镍系列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 [8] 化活性.但镍系列催化剂易积碳而失活,不能直接转化含硫量高的原料气 ,反应条件苛刻,设备投资大, [9] 能耗很高 .因此,寻求活性高、稳定性好、抗积碳性能强的催化剂,有效降低能耗,将是今后甲烷水蒸 [10-11] ,因此,甲烷水 气重整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由于甲烷是破坏臭氧层、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蒸气重整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在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气甲烷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李安学

合成气甲烷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李安学

程师,现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部副主任、大唐能源化工有限 责 任 公 司 副 总 经 理 , 从 事 煤 炭 清 洁 转 化 利 用 方 面 的 工 作 。 E-mail anxue777@。
第 11 期
李安学等:合成气甲烷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3899·
煤制天然气是煤炭清洁转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全的一种重要手 段,是缓解局部大气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1],并且 煤制天然气具有一定竞争力,这都促使了煤制天然 气产业的蓬勃发展[2-3]。截止到 2015 年 9 月,国家 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核准和给予启动前期工作的煤制 天然气项目共 13 个,总产能共计 933 亿立方米/年, 其中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工程一系 列装置、新疆庆华煤制天然气一期工程、内蒙古汇 能煤制天然气一期工程分别于 2013 年 12 月 18 日、 12 月 30 日和 2014 年 11 月 17 日投产。煤制天然气 技术体系中,空分、气化、变换、净化等均是传统 煤化工使用的技术,只有合成气完全甲烷化技术是 煤制天然气特有的技术[4]。
fixed bed process has been proven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al to SNG
projects. Adiabatic fixed bed processes are introduced and five specific process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process,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Domestic adiabatic fixed bed technology has reached the same level of foreign processes,ready for commercialization. But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on energy saving,consumption reduction and catalyst life. Furthermore, isothermal fixed bed process,fluidized bed process and slurry bed process are also introduced. Their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rther research points are analyzed. As to isothermal fixed bed process,

煤基合成气制甲烷工艺流程、技术及催化剂研究进展趋势分析

煤基合成气制甲烷工艺流程、技术及催化剂研究进展趋势分析

煤基合成气制甲烷工艺流程、技术及催化剂研究进展趋势分析宋孝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对于天然气等能源类的需求越来越大。

提高煤制天然气的生产效率,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需求量增大与生产效率过低之间的矛盾,符合国家发展“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煤制天然气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甲烷化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反应。

推行煤基合成气制甲烷工艺创新,可以显著提高甲烷工艺的制备效率。

针对甲烷化反应的特点,对催化剂使用技术进行优化。

本文根据煤基合成气制甲烷工艺的技术细节展开讨论,提出几点优化制备流程的可行性建议。

%As social economic develops, the requirement for natural gas was more and more in industry and daily life.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oal gas could eased the problems of requirements is much higher than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al gas is the main path of efficient cleaning and utilization. Methanation isthe key reaction for coal gas. Innovation of methane technique by coal based gas can raise preparation efficiency. The cat-alyst use wa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methane reaction. Some advices were given for optimiz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44-45,43)【关键词】制烷流程;催化剂;煤基合成;模拟研究【作者】宋孝勇【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 22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46.61.1 甲烷化工艺从煤基合成气制甲烷工艺的工艺流程来看,首先要对煤备料进行初期拣洗工作,将粗制煤炭中的杂质去除,然后在反应器中加入H2,使用加温设备将H2加热,等待产品混合气冷却之后,析出HCl,NH3和脱酸性气体H2S等,使用低温分离的方法将重质芳烃和轻质芳烃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
h。),设备庞大复杂、占地面
积大、投资和操作费用昂贵等问题,因而国内外对 此进行了多方面改进。目前,除了对工艺本身及 工艺所采用的催化剂进行改进以外,在转化技术
收稿日期:2006—05—14。 作者简介:王卫,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基础化学的教学及 工业催化的研究,已发表论文lO多篇。
万方数据

已工业化应用工艺的技术改进 由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自1926年工业应用
以来,经历了不断改革和创新,取得了很大的进 展,已开发成功并工业化的工艺有多种,这些工艺 采用的原料各有不同,所涉及的反应类型、操作条 件均不同,每一反应都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一定的 工艺要求,而且,通过对原料与工艺条件的调配, 可分别生产出具有不同H2/CO之比的合成气产 品,值得开发和研究。 1.1甲烷一蒸汽转化工艺 甲烷一蒸汽转化工艺(SMR)是最早开发的天 然气转化工艺,目前已成熟地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成为天然气制备合成气的主要途径。该工艺以 cH4、H20为原料,在1.5 MPa和800 oC以上的高温 条件下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CH4+H20=CO+3H2
AH298K=206 kJ/mol
该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在工业上采用管式反 应器,反应所需要的热量由装填催化剂的炉管外 的火焰加热炉提供。制得的合成气H2/CO比高 (≥3),适合制合成氨和以氢气为目的产物的工 艺,不适合甲醇及费托合成,而且,由于该过程需 过热蒸汽(H20:crl4=2—3:1),存在能耗大,生产 能力低(空速约2
该反应可在较低温度(750—800℃)下达到 90%以上的热力学平衡转化,反应接触时间短 (<10。2 s),可避免高温非催化部分氧化法伴生 的燃烧反应,CO和H2的选择性高达95%,生成 合成气的H2/CO比接近2,适合于合成甲醇、费托 合成等后续工业过程。与传统的蒸汽转化法和联 合重整法相比,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 应器体积小、效率高、能耗低,可显著降低设备投 资和生产成本。因此,此工艺受到国内外的广泛 重视,研究工作十分活跃。自90年代以来,人们 针对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应所采用的氧化剂、原 料配比、催化剂体系、工艺条件及反应器的不同已 开发出固定床【3,4|、流化床[5,63以及陶瓷膜工艺 等【71 93。对这些工艺进行开发的国外公司主要有
9858874、EP 967005、JP 10291801、JP
t/d合成氨装置。国内石油大学也对两段法工
艺进行了研究,所开发的两段法是使用两个串联 的固定床,把氧气分成两部分加入反应器中,一段 低温进料,发生甲烷的低温燃烧;在二段,放热的 部分氧化反应与吸热的重整反应同时进行,避免 了催化剂床层飞温,反应基本在绝热条件下进 行‘13,141。 总之,由于两段法工艺在节约燃料、缩小装置 尺寸、降低烟气排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 对其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及新工艺的开发将是 今后的主流。同时,改造现有装置并采用这些技 术也将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2新技术研究进展 2.1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技术(MCR) 利用甲烷制合成气除了可以采用水蒸汽转化 及部分氧化技术以外,还可以采用二氧化碳进行 重整反应制备合成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4+C02—2CO+2H2
石油资源作为20世纪的主要能源在石油、化 工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长期大量开 采,储量日趋匮乏,使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 变化。据专家预测,到2l世纪中叶,天然气在世 界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25%上升到 40%左右,而石油将从目前的34%降至20%…。 因此,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优质、清洁的能源和 化工原料,将逐步取代石油而占主导地位,成为 21世纪的主要能源,而研究和开发利用天然气的 新技术、新工艺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利用甲烷制备化 工产品主要有两条途径:直接转化法,如甲烷直接 氧化偶联制乙烯,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醇、甲醛等; 间接转化法,即经合成气生产合成氨、甲醇和烃类 等,如利用合成气(CO+H2)作为中间产物,在Cu/ ZnO催化剂上合成甲醇(CO+2H2一cn308)或通 过费托过程在Fe和cu催化剂上合成烃类[nCO +2nH2一(CH2)n]。 由于直接转化法中目的产物在苛刻的反应条 件下很容易深度氧化为C02和H20,存在转化率 低、产率低、选择性较差等缺点,近期内工业化较 困难。而采用先将天然气转化为合成气,再合成 化学品和燃料的间接转化法目前已在工业上广泛 应用,而且随着以合成气为原料的许多化工合成 过程中一些新技术的不断诞生,将会使间接转化 法在天然气综合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 笔者将国内外已工业化应用的天然气转化为合成 气工艺技术的改进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综述 如下。
2006年7月
王卫等.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
27
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王 卫王凤英申欣孙道兴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青岛266042)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对已工业化应用工艺的技术改 进,如甲烷蒸汽转化工艺采用换热转化及自热转化技术;甲烷催化部分氧化技术,根据原料配比、 催化剂体系、工艺条件不同,可分别采用固定床、流化床、陶瓷膜及晶格氧工艺;甲烷自热式转化工 艺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与绝热蒸汽转化相结合,工艺中引入蒸汽可消除积碳;甲烷两段转化工艺 采用换热一白热式转化技术。新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技术,甲烷、二氧化碳和 氧气催化氧化重整技术,甲烷联合转化工艺,气体加热转化工艺及联合自热转化工艺等。 关键词天然气 甲烷合成气
cn4+1/202-"CO+2H2
AH=一22.6 l【J/mol
化率和合成气的选择性也能满足要求。对于该工 艺的开发,许多研究公司都在原料中引进了水,可 有效地消除积碳。 1.2.3陶瓷膜工艺 陶瓷膜工艺采用空气代替纯氧,利用催化陶 瓷膜(混合导体透氧膜)在高温下将空气中的氧转 化为氧离子,通过陶瓷膜中的氧离子空位传递到 另一侧的催化剂薄层表面而发生甲烷部分氧化反 应。该技术使制氧过程与催化氧化过程在同一反 应器中进行,从而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和操作费 用,可使合成气成本降低30%~50%,因此,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使甲烷催化部分氧化技 术更具吸引力。在陶瓷膜的研究方面,亟待解决 的问题是如何制得高透氧量、高稳定性和高机械 强度的透氧膜材料【1引。 1.2.4品格氧工艺 晶格氧工艺采用变价金属氧化物作为储氧材 料,利用它们的氧化还原性质,将空气中的氧变为 储氧材料中的晶格氧,并以此代替纯氧作为甲烷 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氧源,这样不仅能大幅 度降低合成气的生产成本,同时还由于甲烷和空 气分开进料,避免了发生爆炸的危险。目前,采用 的储氧材料主要有氧化铁和氧化锰【l¨。 1.3甲烷自热式转化工艺 甲烷自热式转化工艺是将非催化部分氧化与 绝热蒸汽转化相结合,简称ATR法。在一个反应 炉内,以烃类、氧和少量水蒸汽为原料,首先在反 应器顶部混合并发生部分氧化反应后,高温混合 气再与转化炉中的下部催化剂接触发生蒸汽转化 反应生成合成气的过程,其水蒸汽转化反应所需 的热量由部分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提供,无须外 部加热,因而能够降低操作费用和节约燃料。该 工艺为固定床催化无烟工艺,其投资少,反应技术 简单,具有操作弹性大、开停车方便等优点。由于 工艺中有蒸汽引人,因此可消除积碳的产生,实现 无烟尘生产。 ATR工艺开发于50年代末期,其主要用于生 产合成氨和甲醇。其中Topsqbe公司的ATR专利 技术早在1958年就已实现工业化,至今已推出20 套【12’生产装置。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工业上具有 很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已有多篇国内外专利公开了各种自热 式转化工艺。这些工艺采用的原料除了甲烷以
万方数据
2006年7月

卫等.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
29
外,还可以加工如天然气、炼厂气、液化气和石脑 油等在内的烃类物质。Topsqbe公司对ATR工艺 的开发具有丰富的经验,现已在世界各国申请了 多篇专利,近期的专利有EP
EP 936183、EP 0950636、
两侧均为工艺气,压差小,炉管可以不用价格昂贵 的合金,从而也节省了投资;换热一自热式工艺操 作更简单,更安全可靠。与外热式相比,换热一自 热式转化工艺要配备空分装置或富氧装置。 采用换热一自热式转化技术用于天然气生产 合成氨的工业应用始于1988年,英国、美国、德国 和俄罗斯均有此技术,主要规模有350、450和
600
982266、WO
9846525、CN
1247834及CN
1229122等,其典型的ATR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 热段;反应器和热回收段;气体分离装置。除了 Topsqbe公司以外,美国Exxon公司也对ATR工艺 进行了开发,其申请的专利为EP 977706。此外, 还有德国和日本的几家公司也对此进行了专利申 请,如WO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8
ADVANCES IN
nNE
PE豫OCHEMICALS
第7卷第7期
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改进。例如采用换热转化及自 热转化技术,这些技术类似预转化,对于装置扩产 是可行的选择。换热转化的相当一部分转化吸热 由回收转化炉烟气的热量提供,这样也可以减少 NO。的排放量。 1.2甲烷部分氧化技术 甲烷部分氧化技术根据是否采用催化剂而分 为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Noncatalytic PoM)和催化 部分氧化工艺(CPO)两种【2]。甲烷催化部分氧化 制合成气是温和的放热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氧 气和甲烷进行部分氧化反应,使甲烷氧化成CO 和心,其反应式如下:
AH298=247 kJ/tool
10291802等几篇专利均对自热式转化工艺进行了 新的开发,其总的设计思路大致相同,都是采用两 个反应室,即部分氧化室和蒸汽转化室,部分氧化 反应产生的热量可提供给蒸汽转化室进行蒸汽转 化反应;区别在于两个反应室的连接方式不同,前 者属于并联连接,后者属于串联连接,即部分氧化 反应的产品气流还要流入蒸汽转化反应室,因此, 两者的产品也有所不同,前者为富含氢气的合成 气,后者则基本上是氢气。 由于ATR工艺是用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释 放的热供给强吸热蒸汽转化反应所需的大量热 量,在非催化条件下,部分氧化反应的温度高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