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2.高血压 DN 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很高,晚期 DN 患者多有持续、顽固的高血压。高血压与肾 功能的恶化有关。
3.水肿 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期,随着尿蛋白的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增加和血清白蛋白的降断治低疗 ,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5.肾功能异常 DN 的肾功能不全与非DN 肾功能不全比较,具 有以下特点: (1)蛋白尿相对较多; (2)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不很低; (3)肾体积缩小不明显;
糖尿病肾病的发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断治疗
在2型糖尿病中微量白蛋白尿 预示了肾脏病变的危险性
病人组和研究
常规定义的MA Tanaka et al., 1998 Ravid et al., 1993 Ahmad et al., 1997
观察时间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110.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断治疗
肾脏病理改变
DN 的基本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 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包括弥漫性病变、 结节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早期表现为肾小球 体积增大。典型患者可见K-W结节。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4)贫血出现较早;断治疗
四.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依据如下,可疑病人需肾活检确诊(金标准)。
(1) 确诊糖尿病时间较长,超过5年;或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常早于糖尿病肾病发生)。 (2) 持续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μg/mg 或尿白蛋 白排泄率〉200μg/min或尿白蛋白定量> 300mg/d 或尿蛋白定量 〉0.5g/d。早期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 主要依据) (3) 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疾病。

糖尿病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PPT课件

糖尿病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PPT课件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和坏死,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高血糖环境下,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 增加,导致基底膜增厚。
肾功能改变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肾小球 滤过率逐渐下降,导致体内代谢
废物排除障碍。
蛋白尿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 蛋白质漏出,形成蛋白尿。
水钠潴留
肾功能受损后,水钠潴留加重,引 起水肿和高血压。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血流量增加
高血糖刺激肾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流 量增加。
肾内微循环障碍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内微血管病变,血 流灌注不足,引起肾脏缺血缺氧。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异常
• 高血糖环境下,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异常,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 的发生和发展。
吸烟
吸烟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 发展,戒烟有助于减缓病 情。
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肾脏损伤。
脂质代谢紊乱
血脂异常可引起肾脏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03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高血糖的肾毒性作用
01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肾小球滤 过率增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细胞外基质增多等,进而引发糖 尿病肾病。
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调整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为主,避免过度摄入高嘌呤、高磷、高钾的 食物。
生活方式改变
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降糖、降压、降脂 、抗凝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 展。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基底膜增厚
微量白蛋白尿
超滤过
肾脏超负荷
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
时间 (年)
0
5
20
30
糖尿病开始
蛋白尿开始
终末肾病
结构改变 (肾小球基底膜增夺取系膜扩展)
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进程
明显肾病
(Scr,升高 GFR降低)
初期肾病 (高滤过,微白蛋白尿,血压升高)
临床前的肾病
分期
时间
特点
I
增生高滤期
诊断糖尿病2年以内
Estimated prevalence (millions)
1995
2000
202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Africa
America
Europe
Southeast Asia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in world regions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性
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高 在美国和欧洲, 糖尿病是ESRD最常见的单一原因 DM的患病率(尤其T2DM)不断增加 DM患者的寿命更长 DM伴ESRD者更多地接受正式的ESRD治疗 美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在过去10年增加了150%, 新ESRD 病人中糖尿病肾病占40% 糖尿病肾病治疗费用高 1997年糖尿病肾病伴ESRD的费用超过156亿美元, 糖尿病 肾病透析费用约为51000美元,比非DM高12000美元。
Incidence Rates of Reported ESRD by Primary Diagnosis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 2000 Annual Data Report •

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相关性研究报告

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相关性研究报告

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相关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相关性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

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发病机制。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并分析相关研究论文、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

我们主要关注糖尿病患者中肾脏疾病的发病率、病理变化以及潜在的发病机制。

研究结果:1. 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多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至40%会出现肾脏疾病。

此外,糖尿病还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病理变化:在糖尿病患者中,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和肾小管损伤。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病理变化包括肾小球滤过膜的增厚、系膜区增生和肾小球基底膜的变异。

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小球滤过功能进一步下降,出现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

3. 发病机制:糖尿病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高血糖是糖尿病导致肾脏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可以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此外,糖尿病还会导致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加,促进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的发生。

4. 预防与治疗:针对糖尿病患者中肾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控制血糖水平,维持正常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关键。

其次,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这些因素也会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此外,适量的蛋白质摄入、限制钠盐摄入和合理用药也是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

结论:糖尿病与肾脏疾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糖尿病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高血糖、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肾脏疾病,我们应该加强血糖控制、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并采取适当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措施。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PPT课件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 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增加生活乐趣和社交支持。
05
CATALOGUE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低血压
总结词
低血压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头晕、乏力 、胸闷等症状。
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作用将小分子物质从浓 度较高的血浆中移至透析液中,同时将大分子物质从透析液 中移至血浆中,以达到物质交换的目的。
血液透析设备
血液透析机
是进行血液透析的主要设备,包括血 泵、透析器、超滤控制系统等部分, 能够提供必要的治疗参数和安全监控 。
透析器
血泵
用于推动血液循环,保证血液在透析 器中的流动速度和流量。
患者家属经验交流
患者家属分享
一位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家属分享 了她在照顾患者过程中的心得体 会。她强调了家庭支持对患者康 复的重要性,包括心理支持和日
常生活的照顾。
医护人员建议
医护人员也给出了建议,包括如 何正确地照顾患者、如何协助患 者进行日常的自我管理以及如何
与医护人员保持有效的沟通。
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中,其他患者家属也 纷纷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经验,现
场气氛热烈。
THANKS
感谢观看
患者张先生,55岁,因糖尿病引发肾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治疗过程
经过全面的评估,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在透析过 程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 所提高。

糖尿病性肾脏病

糖尿病性肾脏病

血脂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血 脂异常,需密切监测并调 整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作用
超声检查
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评估病变程度 。
静脉肾盂造影
了解分侧肾功能及尿路梗阻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
CT和MRI
更精确地显示肾脏病变,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肾功能评估方法及意义
肾小球滤过率(GFR)
01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和肾活检 病理改变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相鉴别,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药物 性肾损害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02
病理生理变化
肾脏结构改变
0 适当运动 4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游泳等,增强心血管系统的 功能。
视网膜脱落风险评估及干预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时 发现视网膜病变的迹象。
及时治疗眼部疾病
对于已经出现的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 眼等,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控制血糖波动
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有助 于降低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尿液检查项目及应用价值
尿常规
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可初 步判断肾脏受损情况。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评估尿蛋白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 。
微量白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可预测 疾病进展。
血液生化指标监测意义
01
02
03
血糖严格控Biblioteka 血糖是预防和治 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肾功能指标

糖尿病肾病汇报ppt课件

糖尿病肾病汇报ppt课件

THANK YOU
危害
糖尿病肾病可导致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 肾病,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此外,糖尿病肾病 还可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期寿命。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蛋白尿、高血压、 水肿、肾功能减退等表现。晚期可出现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皮肤瘙痒等。
分型
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I期:肾小球高滤过 期;II期:正常白蛋白尿期;III期:微量白蛋白尿期;IV期:临床蛋白尿期;V 期:终末期肾病。
02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01
02
03
04
糖尿病病史
患者应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通常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临床表现
早期糖尿病肾病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蛋白尿
血脂管理
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减少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减轻精神压力等健康生 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心血 管疾病。
感染并发症预防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 等方式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疫苗接种
及时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降低感 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个人卫生
肾脏替代物。
未来挑战及应对策略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遗传背景,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多学科合作
加强内科、外科、影像科等 多学科的合作,为患者提供 全面的诊疗服务。
加强预防
积极开展糖尿病肾病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 知度和重视程度,加强预防 措施的落实。

糖尿病肾病病理特点

糖尿病肾病病理特点

periphery of the nodule and the fibrillar nature of the nodular matrix material. Note also the restriction of glomerular capillary lumenal space (PAS).
GFR降低)
结构改变
高血压
(肾小球基底膜增多且系膜扩展)
Adapted from Breyer JA et al. Am J Kid Dis 1992; 20(6): 535.
糖尿病肾脏病变诊断标准
在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者考虑 其肾脏损伤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1)大量白蛋白尿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微量白蛋白尿? (3)在1O年以上糖尿病病程的l型糖尿病中出现微量 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脏疾病
定义
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 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73 m2 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g持续超过 3个月 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专 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不典型肾脏改变—小动脉显著透明样变性,而肾小 球以及肾间质改变不明显
Slide 200 —This and the subsequent two slides illustrate the atypmicroalbuminuric NIDDM patients. Some of these
糖尿病肾病的其他病理变化
帽状滴:透明PAS阳性物质沉积于肾小球囊之内侧壁
Slide 178 —A capsular drop consisting of hyaline PAS positive material deposited on the parietal surface of Bowman’s membrane (9 o’cloc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及生理病理
编辑版ppt
1
什么叫糖尿病肾病?
广义糖尿病肾病
感染性病变
肾肾 盂乳 肾头 炎坏

狭义糖尿病肾病
血管性病变
微血管病变
结 节
渗 出
弥 漫
性性 性
硬 化
硬 化
硬 化
编辑版ppt
大血管病变 肾肾 动小 脉动 硬脉 化硬 化2
病理---主要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第一大并发症
2型糖尿病 10年内出现微量蛋白尿则在20%~25%
编辑版ppt
8
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
糖尿病类型
病程
糖尿病肾病 年龄
血糖水平
编辑版ppt
9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
1.
代谢与血液动力的影响
2.
3. 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改变
蛋白质的非酶糖化
4.
编辑版ppt
10
多元醇通路活化与肌醇代谢紊乱
5.
6. 高血压对DN的影响
血管通透性
细胞增生
间质增生 肾小球硬化
编辑版ppt
21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单肾小管GFR 肾小球血流 跨肾小球压
细胞外介质增加
总肾 GFR RPF
剪切力 肾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肾小管通透性
肾小管流率
肾系膜增殖 间质硬化 肾小编管辑版硬pp化t
细胞因子 局部生长
血管反应性变化
22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单肾小管GFR 肾小球血流 跨肾小球压
正常白蛋白尿
(5.5nm) (35mmHg)
- + - +
微量白蛋白尿
(5.5nm) (45mmHg)
大量白蛋白尿
(10-20nm) (45mmHg)
编辑版ppt
24
30%
肾病分期
50%
正常蛋白尿
持续蛋白尿
50% 50%
微量蛋白尿
持续微量蛋白尿
20% 间隙蛋白尿
• 已有证据显示,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
和 高滤过可延缓DN的形成与发展,引起肾
小球高滤过的原因 1)高血糖 2)高蛋白摄入
3)肾体积增大,致滤过面积增大 4)血管活
性物质如血 管紧张素Ⅱ(AⅡ)、内皮素(ET)、
NO、心 钠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以
及伴随出现的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增高

编辑版ppt
19
发病机制
高血糖毒性 非酶性糖基化
山梨醇旁路活性
氧化应激自由基过多
高血压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细胞内信号
PKC MAPK AP-1 NFκB
+
+
生长因子、细胞因子
细胞外介质增加
血管通透性
编辑版ppt
蛋白尿 肾功能↓
20
非酶性糖基化
核酸铰链
AGE
细胞外间质铰链
基因改变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系膜细胞
基膜变化 (增厚)
糖尿病肾病占尿毒症原发病的1/3
编辑版ppt
3
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编辑版ppt
4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引起的尿毒症 并肾移植
编辑版ppt
5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
35%糖尿病肾病
25%糖尿病肾病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10%
尿毒症
编辑版ppt
6
糖尿病肾病
DN患病率和发病率
1 型 DM
2 型 DM
微量白蛋白尿发病率
16
DN的发病机理(六)
•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加,可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 和基质增加,滤过膜的负电荷减少,孔径增大,毛 细血管通性增加,开始漏出小分子白蛋白
• 但可以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以致尿白蛋白排泄不增加
• 但因细胞溶酶体酶被激活,可致尿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增加,再进一步发
编辑版ppt
14
DN的发病机理(四)
4.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 在DN发展上起重要作用 • 在DM一开始就可以有肾脏增生肥大,但
组织结构尚无异常,此时已有肾血浆流量 增多,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肾小球 滤 过率增高20-40%。 肾小球高滤过与 DN的形成和发展显著相关。
编辑版ppt
15
DN的发病机理(五)
10~25%
15~25%
蛋白尿发病率
0.5~3%/年
1~2%/年
蛋白尿患病率
15~20%
10~25%
累计蛋白尿发病率
诊断后疗程(年)
3
%
3.0%
5
3.0%
_%
10
5.2%
6.0%
15
8.6%
10.0%
20
28.0%
28.0%
25
4编6.辑0%版ppt
56.0%
7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
1型糖尿病 30年内发生DN的累积率可高达40%
7. 激素和细胞因子
其它介导因子
8.
编辑版ppt
11
DN的发病机理(一)
尚未完全阐明,DN的发生发展是遗传与环境
因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 有DN的家族聚集性,有报告DN患者的同胞
中有33-83%发生DN
• 而无DN者的DM患者,其同胞发生DN的仅有
10-17%
• 发现DN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
多态性可能有关联
编辑版ppt
12
DN的发病机理(二)
2.代谢紊乱
• A 1. 高血糖和多元醇旁路亢进可使肾基底膜增
厚,尿蛋白排出增多,肾小球滤过率(GFR) 下降 速度快; 2. DCCT已证实血糖控制良好者发生微血管 病变少 ; 3. 也有证据表明,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防 止 DM发生DN
编辑版ppt
细胞外介质增加
总肾 GFR 性
肾小管流率
肾系膜增殖 间质硬化 肾小编管辑版硬pp化t
细胞因子 局部生长
血管反应性变化
23
肾病蛋白尿变化 晚期
正常
-
-
+
早期 -+
- +
- +
-
+ +
电荷层 - ---------- -
----
滤过孔
-白蛋白
+球蛋白
-
-
- -
13
DN的发病机理(三)
• B 脂代谢紊乱 高胆固醇(TC)可促进GFR的下降速度和肾小 球硬化的发展。有证据显示,降低血TC 后可使尿蛋白的排泄率减低
• C 高血压
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原发性高血
压家族史的DM患者发生DN危险性增加3倍
血压昼夜节律失常对DN发展有重要影响,夜间
血压不降可使GFR下降速率加快
• 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促进肾小球系膜细 胞增殖、肥大和胶原合成,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
编辑版ppt
18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高血糖
糖化终末产物
PKC↑
多元醇通路 活性↑
肾小球高 滤过肥厚
糖尿病肾 病
氧化应激 TGF-β Ang-Ⅱ
高血压、高 血脂、吸烟
遗传
GH/IGF-Ⅰ NO白介素
编辑版ppt
展可使尿蛋白排泄增多、GFR下降,大量蛋白尿
发展至肾功能不全
编辑版ppt
17
DN的发病机理(七)
5.细胞生长因子
• 由于DM时多种代谢紊乱造成全身特别是肾脏局部
细胞生长因子的改变,而在DN发生发展中起一定 作用,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I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AngⅡ,ET(内皮素)和前列腺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