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与培育
医院医务社工工作制度

医院医务社工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医务社工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志愿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务社工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务社工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身心健康,促进医患和谐,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置相应的医务社工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建立健全医务社工工作制度。
二、医务社工部门及人员设置第五条医院应设立医务社工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医务社工工作。
第六条医务社工部门应配备足够的社工人员,根据医院规模、科室设置和患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第七条医务社工人员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或资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三、医务社工工作内容第八条医务社工工作内容包括:(一)患者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评估等服务,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社会服务:协助患者及家属解决社会问题,如医保、就业、教育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家庭支持:为患者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家庭教育、家庭关系调适等服务,增强家庭应对疾病的能力。
(四)医患沟通:协助医患双方沟通,提高医患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五)健康教育:开展疾病知识、康复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
(六)志愿服务:组织、协调、指导志愿者开展服务工作,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
四、医务社工工作流程第九条医务社工工作流程如下:(一)接案:了解患者需求,确定服务对象,建立服务档案。
(二)评估:对患者及其家庭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
(三)实施:根据服务计划,开展相应服务工作,确保服务质量。
(四)跟踪:对服务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服务计划。
(五)结案:患者需求得到满足,服务目标达成,进行结案。
五、医务社工工作规范第十条医务社工应遵守以下工作规范:(一)尊重患者及家属,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权益。
医务社会工作教案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安排课时: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小组工作课程基本内容,及整学期课程安排、考评机制等。
进行班级分组和小组展示,为以后课堂讨论做基础。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将介绍主要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以及医务社会工作各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重点侧重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及服务进程的掌握。
二、课程目标1)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概念、功能、服务对象等;2)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与角色定位;3)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4)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及主要步骤;5)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在各个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6)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当前的实践情况;三、学习模式1)讲课-老师会于每一课堂中点出各个学习重点,并提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留心的地方。
2)个案研习-老师会将不同类型的案例分享给学生,讲解及分享案例中工作手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个人与小组习作-老师会选定与课程相关的题目进行学习,要求同学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功课或研究。
4)个人/小组咨询-学生如有需要,可以邮件或电话方法与老师联络,预约直接交流的时间,询问有关课程学习和作业的事宜。
四、课程内容课堂表现(20%)-课堂中参与课堂讨论及分享的情况。
报告 (80%)-5个同学一组,共同制作简报及撰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已包含参考书目和批注等字数) 的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计划书。
六、参考书目1)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6。
2)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3)季庆英:《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
4)王思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1。
七、班级分组及团队展示1.5人一组,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小组契约、队形;2.进行团队展示。
第十一章 医务社会工作

国家健康政策、社会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
政策与制度层面的医务社会工作
(一)健康需要评估 (二)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 (三)疾病预防和初级卫生保障中的医疗社会工作
在院和社区的医务社会工作
(一)急诊室、门诊部和医院病房医务社会工作 (二)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医务社会工作 (三)出院计划和愈后康复服务医务社会工作
体制和社会政策框架内已经得到充分发展,专业地位和专业权威确立。(3)医务社会工作转型和健康
社会工作时期,即从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改革和医学模式转变至今。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医务社会 工作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影响,服务对象由微观个人、中观社区和组织扩大到社会环 境与制度安排,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专业组织、专业研究、专业杂志和专业服务体系日趋开放多
(3)结构功能主义和多视角系统整合:关注点是社会体系和健康照顾体系的各 部分的关系,适合群体和个人健康,精髓是将人放在结构关系中观察,实 质是多视角的系统整合。
医务社会工作的健康照顾体系与介入领域
健康照顾的概念
健康照顾就是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有关健康议题所提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六部分:一是医学哲学和医药服务专业文化、价值
生活和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等领域。
2.人文关怀和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基础,主要关注点是尊重人的价值, 维护人的尊严,千方百计满足人的健康需要,使人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3.消费主义、增权和生活质量的观点:消费主义认为卫生、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等都是社
会消费服务的领域,健康照顾服务像其他商品一样,病人是健康照顾服务的消费者,
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和实务理论

⼀、医务社会⼯作价值 医务社会⼯作和其它领域⾥的社会⼯作同样都⼗分注重价值和伦理,同时,医务社会⼯作的服务对象具有诸多的特殊性,故⽽价值和伦理更加具有重要地位。
医务社会⼯作的价值有如下部分组成: (⼀)基本价值 1、个⼈的尊严于价值。
2、潜能的发展来源:考试⼤ 3、案主⾃我决定。
4、资源的充分应⽤。
5、社会正义。
(⼆)特殊价值 1、整体医疗的权利。
社会⼯作师秘笈! 2、使⽤现有医疗资源。
3、⽣活品质的要求,⽽⾮只是延长寿命。
4、照顾、护理与适应的研究。
5、强调社会健康。
(三)对案主个⼈价值的重视 1、案主意愿的表达。
2、案主的需要与⽬标。
3、对其他⼈的保护与考虑。
⼆、医务社会⼯作的实务理论 1、问题解决派的理论 问题解决派个案⼯作于1950年代由波尔曼(Perlman)所提出。
该派以当前问题为中⼼,评估造成问题的原因,协助案主增强改善其问题的动机,增强其利⽤资源的能⼒与解决问题的能⼒。
总之,它以当前问题解决的过程为重点,借此以提升案主能⼒和恢复⾃我功能。
问题解决派观点认为⼈⽣本是⼀连串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实际上都已具备解决问题的能⼒与惯⽤的模式。
向机构求助的案主,常是因惯⽤的问题解决模式⽆法有效处理问题。
进⼀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动机不⾜。
被转介的个案或许因为情绪作⽤,如焦虑、恐惧、⽭盾等,或对问题严重性认识不清,否认或淡化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机。
(2)能⼒不⾜。
或许因为情绪影响,使其原有能⼒⽆法发挥,或因问题解决所需的认知、判断、⾏为能⼒超过其原有能⼒⽽⽆法解决问题。
(3)缺乏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机会或资源。
每个⼈掌握社会资源的能⼒不⼀样,获得社会⽀持的程度也不同,如果解决问题所需倚赖的资源⾮案主能⼒所及,就有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来源:考试⼤ 对此,社会⼯作员可以从以下三个⽅⾯着⼿改善案主: ①引导案主增强求变动机,减低在改变中易发⽣的焦虑与恐惧感,进⽽增进⾃我功能充分发挥来解决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1. 面向患者和家庭: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患者及其家庭,需要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
2. 联合医疗团队:医务社会工作需要与医疗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多维度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医疗、康复、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保障。
3. 注重预防和干预:医务社会工作注重预防和干预,通过对医疗系统、社会资源和政策法规等的了解,及时为患者提供咨询、教育、干预等服务,防止疾病和社会问题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4. 面向社会: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关注患者及其家庭,也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公共卫生活动中,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卫生的发展。
5. 人文关怀:医务社会工作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以缓解其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困扰,增加患者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的开展还具有超出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的多重社会功能。 ’
1 医 务社 会 工 作 的 积 极 作 用
11 调 整 医 患 关 系 , 少 医疗 纠 纷 . 减
医务社会工作可 以为临终 患 者及其 家属提 供在 治病期 间及病人去世后 治丧期 间 的各种 支持。其 具体 服务 内容包 括减轻病人痛苦 、 协助 病人 及家属 面对 与接 纳死亡 、 提供 居 家与住 院服务及 家属丧 亲后 的追踪 辅导 ; 立病人 、 属及 建 家
工 作 将 成 为 公 共 卫 生 事 业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别 是 在 提 升 社 特
心理 问题 , 如对治疗方案的担心 , 对手术 的恐惧 , 医疗费用 的 压力 以及 由疾病 造 成 的心理 扭 曲 、 言语 尖刻 、 格 狂燥 等 。 性 针对患者 的这些问题 , 医务社会工作 者可 以利用其 专业优势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 帮助他们 改变 不 良认 知 习惯 , 极面 积
康复服务和健康促 进服务 , 是现代健康 照顾 体系不可 或缺的
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 , 在我国全面建 设和 谐社会 的背 景下 , 医疗卫 生 在
领域 建立 以医疗保 险 、 医疗救 助 、 公费 医疗 和合 作 医疗为 主 体的现代多元卫生 服务体 系 已成 当务之急 。而发展 医务社
维普资讯
28年 l 。 第 01 3月 0 2 0卷第 3期
・
医
学
与
社
会
Vo. No. 121 3 M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8 r 20
Me cne n dii a d So ey cit
医务社会工作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功能分析

元化发展 的趋 势。 医疗卫生 系统机制 具有 的明显趋利性 . 成 为
宏观 方面 , 我 国现行 的卫 生医疗 保障 体系及 相关 的法律 、
法 规 并 未 及 时 跟 上 市 场 经 济 的 步 伐 。现 行 的 医 疗 保 险 机 制 不 健 全 是 医 患 矛 盾 尖 锐 的根 本 原 因 三、 医 务 社 会 工 作 者 对 构 建 和 谐 医 患 关 系 的 功 能 分 析
紧张的 医惠关 系, 促 进 医惠 关 系 的 和 谐 发 展 是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医务 社 会 工 作 者 , 以 其 特 殊 的 角 色及 发 挥 的 功 能
.
为 构 建 和 谐 医 惠 关 系提 供 新 途 径 。 [ 关键词】 医患关系 ; 医务 社 会 工 作 者 ; 功 能 分 析
理论 前 沿 2 0 1 3 年第6 期
医务社会 工作对构 建和谐 医患关 系的功 能分析
谢 坤
( 东莞市乐雅 社会工 作服务 中心 , 广东 东莞 5 2 3 3 2 6 ) 【 摘 要 l 在 市场 经 济发 展 与 医 疗 卫 生 改革 的 社 会 背 景 下 , 医患 关 系的 性 质 、 特 点 以 及 形 式 都 发 生 了重 大 变化 。 如 何 处 理 日趋
医务社会工作 (9)

• • • • • •
(二)经费(经费筹集方式) 1基金制 2补贴制 3赞助制 (三)地理位置 易于识别且方便出入,最好在门 诊或住院大楼一楼,且标识清楚。
二、医院社工部的岗位设置与职数 • (一)社工部主管岗位 • 部门主管是社工部负责人,承 担着社工部的管理和部门发展的责 任。一般社工部主管岗位设置为主 任和副主任。
• (二)社工岗位 • 社工者负责具体的社会服务的 输送以及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等工 作。成熟条件下,一般配置比例为 1:80或1:100。
• (三)督导岗位
•
给社工者以伦理、知识和技能 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督导人数应 根据社工部规模和社工人数而定, 可参照1:6配置督导,但无论社工 人数多少,至少应配置一名督导。
二、社工部门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意义
• (一)参与医院管理,提供决策信息咨询 • (二)协助解决纠纷,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充实社会资本 • (四)开展公卫研究,改善公卫政策
三、社工部的定位
•
医院中的社工部通常以 “医院社工部”命名,或简称 为“社工部”。社工部是整个 医院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其他部门一样,是一个独立 的职能部门。
•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外延与专 业属性
•
医务社会工作泛指社会工作者在医 疗和健康照顾机构中所从事的各类社 会工作实务的总称。
•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指在健康照顾系统
之中,以及与健康照顾服务相关领域中就 业的社会工作者。 • 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分为广义 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主要分布在卫生系统、 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医疗保险和民政福 利事业中;狭义的主要是指在卫生系统中 的社会工作者。
• 第五,在家庭医学和社区健康服务社会工 作领域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社区组织 与社区动员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者、 社区资源募集者、家庭福利服务提供者、 社区健康领袖培养者、社区体育和社区清 洁运动组织者等多种角色。为一种中国特 色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