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六要素 (2)
教师如何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教师如何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作为教师要实现教学从低效走向有效,从有效走向优质的转变,需要不断学习,勇于进取,善于思考。
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骨干教师远程学习使我受益非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浅谈自己以下四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要吃透教材,悟透精髓。
作为教师要把教材看懂,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
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
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简单,即能够讲在点子上。
教师在教学中驾御自如,厚的讲薄,难的易破,简洁而充满智慧。
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就是智慧、艺术、水平。
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了。
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
第二要见解独到,富有思想。
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要在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的创造性思维造就了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也使教学具有个性特点。
而独到的见解源于独立的思考,广泛的学习。
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在思考中提炼精华。
教师应该逐渐成长为有思想,有见解,有特点的劳动者。
第三要知识广博,妙趣横生。
教师不仅是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
古今中外,都应该有所跋涉,这样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令学生流连忘返。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
”为此,教师要建构好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关注社会问题,热点问题,使自己拥有多元的知识体系。
厚积薄发才能产生精品,使你具备先把教材读“薄”,再把教材读“厚”的能力,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第四要启迪思维,充满智慧。
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时,在课堂上就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
优质课堂具备要素

一节优质课应具备的六要素
1.不存在科学性问题的高效率的课。
科学性:从两个层面看——传播的知识是准确无误的;传播的观点是全面的。
高效率:从三个层次看——要使知识得到丰富和更新;要使能力得到提高与扩展;要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与提升。
2.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教师的五位一体——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对学生能作到:点拨、夯实、纠正。
3.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
预设:思路清晰、贴近学生生活、落脚点准确、情感得以提升。
生成:预设要给生成铺垫,互动如果不与生成相结合,互动就失去了意义。
4.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
5.合理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不是越多越好)。
体现:必要性、创新性、实效性。
6.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双方完整生命成长。
互动:有表层有深层。
表层为知识的,深层既包括知识
的,更包括情感的和心灵的。
骨干教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骨干教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
优质教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
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优质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深刻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
“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
”(赞科夫)深刻不是说把教材看懂,而是把教材看穿、看透,挖掘出教材的精髓。
教师钻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能够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
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而又惭愧不已。
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
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这绝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
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
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水,既没有沸汤的烫人,也没有寒冰的彻骨。
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二、独到独到者,独具慧眼也。
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
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道风景。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
一位外国作家说: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
首创性只承认第一,拒绝雷同和模仿。
特点之二是独创性。
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名师如何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名师如何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有效教学逐步走向优质高效的教学理念,这无疑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名师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境界,这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一种追求。
标签:新课程优质教学新形势优质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升华和提高,是教师在课堂上要高质高效高境界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知行合一、全面育人的目的。
那么名师如何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加强理论学习,充实优质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优质教学很陌生,不知什么是优质教学,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们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增加有关优质教学的理论基础。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追求优质教学的教师,必须勤读书,有思想,有智慧,敢创新,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
”是啊,教师只要注意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多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所有这些一旦日积月累,就会厚积薄发,就会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用40分钟的时间使学生接受以前2个40分钟所学到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
二、认真钻研教材,提高优质教学深度。
把握好教材是教师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新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实现优质教学的载体,需要我们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aQfEfvaaWL84bjEaU7NgUg==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涵义,明确教材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把教材内容以由复杂到简单,由深到浅的形式变通出来,从教材入手,提高优质教学的深度。
其次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六大要素

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六大要素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要素:教学价值、教学目标、教学区域、教学准备、教学介绍、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下面将具体讨论这六大要素。
一、教学价值教学的价值在于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通过教学,幼儿可以建立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和成果。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教师和幼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
三、教学区域教学区域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幼儿学习、游戏和探索的空间。
教学区域的布置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规划,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创设符合幼儿需求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教学区域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和创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教师的准备和教学材料的准备。
教师应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材料。
好的教学准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增加幼儿的学习收获和成就感。
五、教学介绍教学介绍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介绍应简洁清晰,言之有物,注重情感和体验。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引导,教师能够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愉悦体验。
六、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学的核心和焦点,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需求,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重点讲解和练习。
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的六要素

有效课堂教学的六要素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科学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扬州市教科所辜伟节老师梳理出的课堂教学六个“有效点”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是课堂环境和谐。
有效教学要求课堂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支持性,要重视课堂的常规和程序、具体环境的安排、学生行为规范和要求的制定,以及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文化氛围的营造。
课堂环境应力求。
优化“三境”,即场境、情境、心境。
场境就是优化教学物质资源,对教学设备安置和使用体现便捷性、科学性、人文性,使课堂场景有利于积极“促进学生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
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一种有利于教学主题展开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教学主题内涵,拓展学生对教学主题情境的遐想和创生空间,帮助学生提升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心境就是追求师生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良好学习状态,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是目标设定合理。
课堂有效教学要求以“为学生学习而教”的理念设计恰当的目标为落脚点,提倡以目标为导向展开教学,坚持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统一,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设定应着力体现“三细”,即细化、细节、细致。
细化就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着力理清各学科教学的学年、单元、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
细节就是围绕课堂教学主题,着力设计出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目标,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目标、有序实施教学的环节点目标、区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差异点目标。
细致就是从学生全面发展主旨出发,具体落实“三维目标”,以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为主线,夯实基础,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运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体现目标设定的学生的参与性、层次的挑战性、动态的生成性。
浅谈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浅谈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
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
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而有所侧重。
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只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基本的有效方法。
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果说朗读是经,那么字词句的训练就是纬,朗读只有与字词句的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文课堂教学几乎与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必须安排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提高其有效性。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作为处于主体地位的主人,在经过自己独立、充分的思考之后,朗读或者字词句的训练才能成为主体的学习行为,不然,学生只是听命于教师的教学指向,而无自己的学习目标;只顾揣摩教师的意图,而无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受,其学习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探究“优质教学”的要素

探究“优质教学”的要素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优质教学的实现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那么,什么是优质教学?优质教学有哪些重要的要素呢?本文将探究并分析优质教学的要素。
主体1.教师素质优质教学的第一个重要要素是教师素质。
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深入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学生沟通,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素养也对优质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2.学生参与学生参与是优质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积极的学生参与能够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优质教学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
合理的课程设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体现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考虑,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联系。
教学内容应具备足够的新颖性和应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4.教学评估与反馈教学评估与反馈是优质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效的评估方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在学习中及时纠正错误、鼓励进步以及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于优质教学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和谐和安全的教学环境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的保障和支持。
优质的教学环境应该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也是教学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结论优质教学的要素包括教师素质、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评估与反馈以及教学环境。
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共同构建起一个优质的教学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六要素
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优质教
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有效教学只是
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深刻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
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赞科夫)。深刻意味着不
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
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
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
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教师一句精辟的话,
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
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又
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
烦,达意则灵。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智慧的象征。一个科学家曾
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
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
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
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
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与深刻相对立的是
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
开水,即没有沸汤的那样的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的彻骨。因此,
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二、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
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他的课就如
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
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
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
一位外国作家说:“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
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
绝雷同和模仿,鲁迅先生最欣赏第一吃螃蟹的人,也即是这个道
理。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
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
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独到的东西总会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独到的对立面是
平庸,平庸的特征是从众。平庸者只肯定别人肯定的,也只否认
别人否认的。至于那些应该肯定而别人没有肯定的东西,他是断
然不会点头的;同样,对于那些应当否定而别人没有否定的东西,
他也不会带头说不。所以,一般来说,你想从平庸者的教学中讨
到什么让你开窍的钥匙,往往是徒劳的。
三、广博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
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
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
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
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的确,
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
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
应该有所跋涉,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纵要深,像丁字
形;横要宽,如宝塔状;纵横结合,双向并建,储学积宝。这样
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从而给
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图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
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这样的课堂
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
的艺术“精品”。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的奇效。
与广博相对立的是单薄、干瘪,知识贫乏的教师讲起课来干
干巴巴,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
深化,枯燥乏味是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四、启发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性的。
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
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
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
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
性和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
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
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
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如入幽微之
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五、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
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
者。”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
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
“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
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
抗。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
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
应变。
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
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
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
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六、绝招
名师常常身怀绝招,绝招使其教学锦上添花,如虎添翼,叫
人赞不绝口。
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
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
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相匹的境界。如有的教师数学课从不
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尤其是圆就像十五的月
亮,丝毫未差;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
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有
的教师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反复
临摹,不忍擦去;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妙语迭出,常引得学生忍
俊不禁、笑声频繁,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
入知识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