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知识梳理

考点1 共同的家园

1.我们共同家园的特征(当今世界有哪些特征)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也在不断扩展。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流。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2)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考点2 放眼全球经济

1.经济全球化有哪些重要表现?

(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变现。

(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变现。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

(2)对国家发展:①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会。②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3.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

(1)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2)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考点3 共享多样文化

1.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其表现

(1)原因: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和情感。

(2)表现: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重要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炎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3.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面对不同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1)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2)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3)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考点4 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1.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表现

(1)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旧的世界格局消失,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2)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3)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互相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与发展不可逆转

(4)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2.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2)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考点5 调整中的国家关系

1.为什么说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1)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各国共同发展。

(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定的国际规则。

2.如何认识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1)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定的国际规则。

(2)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尽管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

3.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 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我国作出了哪些努力?(我国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

考点6 维护时间和平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1)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重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愈合。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追求和平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 人类为谋求和平采取的措施

(1)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2)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3)派驻维和部队;

(4)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

3. 如何看待世界和平发展态势?

(1)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3)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如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4. 为什么要反对恐怖主义?

(1)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2)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民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5. 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如何做?

(1)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

(2)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考点7 推动可持续发展

1.为什么要消除贫困?

(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3)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2.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的因素

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

3.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和探索?

(1)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2)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

(3)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考点8 应对全球性问题

1.人类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2.为什么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3)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3.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采取的措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由中国首倡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

考点9 关心共同命运

(1)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2)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3)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的中书写人生华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课沁园春雪】 一、字音、字形辨析。 1,生词识记 莽莽(mǎng)滔滔(tāo)妖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多娇(jiāo) 折腰(zhé) 大雕(diāo)略输(shū)天骄(jiāo)素裹(guǒ)成吉思汗(hán) 多音辨读 分(fèn)外(hán)成吉思汗(zhé)折腰(shǔ)数风流人物 (fēn)分寸(hàn)汗牛充栋(zhē)折腾(shù)数码 (shé)折本(shuò)数见不鲜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 1,妖娆:娇艳美好。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折腰:鞠躬,倾倒。 三、句子运用。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么?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试比高”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景象? 四、文学常识与古诗词填空。

1,毛主席(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列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他的诗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襟怀豪迈。《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名篇被广为传颂。 【第2课、《雨说》】 一、字音、字形辨析。 1、生词识记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喧嚷xuān rǎng 二、词语知识积累。 1、解释下列词语。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三、文学常识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雨说》的主题:“雨说”的话抒发了诗人赞美春天、春雨的情感。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做副标题表达了诗人关怀祖国前景、情系祖国命运的浓郁的爱国热情。 【第3课、《星星变奏曲》】 一、字音字形辨析。 颤动chàn dòng 凝望níng wàng 安慰ān wèi 柔软róng ruǎn疲倦 pí juàn 覆盖fù gài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重要结论,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5、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6、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木材燃烧、铁的生锈等。 7、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8、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9、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是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变现出来。通常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毒性、助燃性、氧化性、稳定性、金属的活泼性等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性质。 10、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会、易、难”等字眼。 例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化学性质)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物理性质)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物理变化) F、铁生锈(化学变化)

(完整版)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20201018211140)

第一章 教学内容:证明(二) 重点: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证明 难点:证明逆命题的真假,角平分线的证明及其对逆命题的理解易错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判别第二章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黄金分割点的理解,用配方法解方程 易错点:利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方程 第三章 教学内容:证明(三) 重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证明 易错点:各定理之间的判别 第四章 教学内容:视图与投影 重点:某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 难点: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 易错点:三视图的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第五章 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猜想,证明与拓展 易错点:主要区别反比例函数与x 轴和与y 轴无限靠近第六章 教学内容:频率与概率 定义和命题:频率与概率的概念 难点:理解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易错点:频率是样本中才出现的,概率是整体中出项的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定理2: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两组对边分 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定理1:矩形的4 个角都是直角。定理2:矩 形的对角线相等。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篇一】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I.重点词汇Test----exam words----vocabulary Excited----exciting amazing----surprising sometimes----sometime----some times----some time for example----such as----like begin with----to begin with maybe----perhaps----probably affect----influence problem----question II.重点词组 1.ask…for… 2.speaking skills 3.ask…about… 4.not…at all 5.get excited about 6.end up 7.make mistakes 8.first of all 9.to begin with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6112412.html,ter on 11.be afraid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6112412.html,ugh at 13.make sentences 14.take notes 15.write down 16.make sure 17.deal with 18.look up 19.make up 20.worry about 21.be angry with 22.go by 23.each other 24.solve a problem 25.regard…as…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6112412.html,plain about 27.change…into… 28.try one’s best 29.with the help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6112412.html,pare…to… 31.think about 32.break off III.重点句子 1.I learn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2.It’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the voices. 3.He finds watching movies frustrating because the people speak too quickly. 4.We get excited about something and then end up speaking in Chinese. 5.Why don’t you join an English club to practice English.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6112412.html,st year my English class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 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 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 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4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判定:1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5 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的一半. 中点四边形:依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原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四边形 相等菱形 互相垂直矩形 相等且互相垂直正方形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 2.1 极差: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极差.计算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一般说,极差越小,则说明数据的波动幅度越小. 2.2 方差 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 巧用方差公式: 1、基本公式:S2=n1[(X1-X—)2+(X2-X—)2+……+(Xn-X—)2] 2、简化公式:S2=n1[(X12+X22+……+Xn2)-nX—2] 也可写成:S2=n1(X12+X22+……+Xn2)-X—2 3、简化②:S2=n1[(X’12+X’22+……+X’n2)-nX—2] 也可写成: S2=n1(X’12+X’22+……+X’n2)-X—2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记作S. 意义: 1、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通常研究的是这组数据 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的情况. 2、方差较大的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波动较小. 3、方差大,标准差就大,方差小,标准差就小.因此标准差同样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 注意:对两组数据来说,极差大的那一组不一定方差大,反过来,方差大的极差也不一定大. 第三章二次根式 3.1 二次根式 定义: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 有意义条件:当a≧0时,有意义;当a≦0时,无意义. 性质:

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一 第1课诗两首 一、生字清单。 嘶哑(sīyǎ)喉咙(hóu、lóng)汹涌(xiōng、yóng)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中心思想 《我爱这土地》全诗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 《乡愁》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实物化了,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生字清单

锦幛(zhàng)荇(xìng)藻(zǎo)蘸(zhàn)憔悴(qiáo、cuì)蝼蚁(lóu、y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中心思想 这首抒情诗,用虚拟和想像的手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以及热爱祖国并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心。 四、段背记知识清单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生字清单 干瘪(biě)纤(qiàn)绳簇新(cù)笑涡(wō)绯红(fēi)淤滩(yū)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doc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什么是责任? P5 答:既可以说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总之,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2、责任的来源 P18 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P6-8 答: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②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③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④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 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 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 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2)他人对自己负责。当我们在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我们要有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7、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P12或P6) 8、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P 答:(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2)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3)同时,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其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4)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9、正确选择承担责任P14 答:应该有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

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英语九年级1—14 单元知识点 Da Wan Middle School of Jing yuan county Mr. Zhang U 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一,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的知识点: 2. 学会运用by+doing的结构表达做事的方式,by “通过……方式或途径”,译成“靠、通过”。By 后面可以加名词或动名词短语。 3.动名词的结构:动词后加ing相当于名词,在句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二,language points (1) 1,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我通过小组活动来学习。 By为介词,用法很多。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例句,分析by的用法,然后补全结论部所缺的内容。 【例句】 1). Come and sit by us 2) Peter goes to work by bus every day. 3) Tony will come back by 10:00 pm. 4) English is spoken by lots of people 5) My brother studies histor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结论】 1) by 可以表示位置,(1)_____________,如句1 也有“从……旁边(经过)之意”。 2)by 可以表示交通、传递等的方式,如句2 3)by 可以表示时间,“到(某时)之前,不迟于”,如句3 4)by 可以用于构成(2)___________ ,“被、由”如句4 5)by 可以表示方式或手段,(3)“______________”结构在句中做方式状语,“通过……方式(手段)”或“借助……手段”,如句5 【运用】根据提示,用含有by 的短语完成句子。 1) Annie went to Beijing ___________(乘火车)yesterday。 2) His grandfather made a living ________________(靠卖水果) in the past. 3) The scientists have to arrive at the village____________(八月以前)。 4) Allen goes _________________(经过邮局) on his way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5) The book was written ________________(由几个工程师)。 2.What about reading aloud to practice pronunciation. 1)词语辨析:aloud loud loudly Aloud : 出声地、大声地。常与read,call等词连用。不用于比较级。 e.g Don’t read aloud in thelibrary . loud 大声地、喧闹地。指说话声和笑声,常与talk/speak/laugh/sing等词连用,常用比较级。 例如: We can’t hear you ,Please speak louder. Loudly 高声地、喧闹地。可以与loud互换,含有吵闹的意思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

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6 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 y≠,所以它的图像 x≠,函数值0 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和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k|(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1/2|k|)。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2|k|。

九年级英语知识点整理

Unit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一、重点短语; would rather 宁愿 quiet music 轻音乐 drive sb. crazy/mad 使人发疯/发狂the more…the more… 越……越……; be friends with sb. 成为某人的朋友 leave out 忽略;不提及;不包括have fun with 和某人过得愉快 call sb. In 召来;叫来 neither …nor…既不……也不…… feel like doing sth.想要…… take one’s position 取代……位置search for 搜寻to start with 起初;开始时 for no reason 无理;无缘无故 even though 即使 feel like 感觉像…… let …down 使失望 kick sb. off 开除某人 be hard on sb. 对某人苛刻; rather than 而不是 pull together 齐心协力;通力合作(be) in agreement 同意 hear sb. doing sth. 听见某人正在做某事 二、重点句式: 1.I’d rather go to Blue Ocean because I like to listen to quiet music while I’m eating. 我宁愿去蓝色海洋餐厅,因为我吃饭时喜欢听轻音乐。 2.But the music makes me sleepy.但是那种音乐让我想睡觉。 The movie was so sad that it made Tina and Amy mad.这部电影是如此悲伤以至于让缇娜和艾米发狂。 3.T he more I got to know Julie , the more I’ve realized that we have a lot in common. 我越了解朱莉,越发现我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4.Then she won’t feel left out. 那么她就不会感到被冷落了。 5.Neither medicine nor rest can help him, 药和休息都帮不了他。 6.I’m afraid I’m not happy either.

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 一.空气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 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4.保护空气 (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①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②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 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物和臭氧等。(注意:二氧化碳没有在该项目内) 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3)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不能漏气;②红磷要过量;③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B. 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二.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点: a≠0 和a=0 方程两个根的取舍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5)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 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0)的过程。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3最新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 ※一. 正切: 定义: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 即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 tan ; ①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②tan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 不表示“tan”乘以“A”; 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 ※⑤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二. 余切: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的对边 的邻边 A A A ∠∠= cot ; ※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 0o 30 o 45 o 60 o 90 o

图 1 (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若∠A 为锐角,则 ①)90cos(sin A A ∠-?=; )90sin(cos A A ∠-?= ②)90cot(tan A A ∠-?=; )90tan(cot A A ∠-?= ※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 ※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俯角.. ※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0≤sin α≤1,0≤cos α≤1。 ※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倒数关系:tg α·ctg α=1。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二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有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2)两锐角的关系:∠A +∠B=90°; (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cot , tan , cos , sin a b A b a A c b A c a A ==== ;cot , tan , cos , sin b a B a b B c a B c b B ==== (4)面积公式:c ch ab 2 1 21S == ?(h c 为C 边上的高); (5)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2c b a r -+= (6)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c R 2 1 = ◎解直角三角形的几种基本类型列表如下: sin α 0 2 1 2 2 2 3 1 cos α 1 2 3 22 2 1 0 tan α 0 3 3 1 3 — cot α — 3 1 3 3 0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梳理 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以咏雪言志,抒发了词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2、《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3、《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5、《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作者作品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5.(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林徽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6.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梳理 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以咏雪言志,抒发了词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2、《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3、《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5、《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作者作品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 精选范本

九年级生物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生物知识点整理 一、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1、生物与非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生命;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它具有流动性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④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植物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植物细胞细胞质内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还有充满细胞液的液泡(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 3、细胞的生长: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了细胞体积。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 4、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繁殖器官。 5、动物体组织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各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6、植物种类的特点: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数量最多的植物 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如:桃、小麦、花生、青菜等 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着的如:马尾松、水杉、侧柏、雪松、苏铁、银杏等 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 如:胎生狗脊、凤尾蕨、苔藓植物[假根,有茎、叶分] 如:葫芦藓、地钱 藻类植物[无根]如:海带、紫菜、水绵 7、细菌没有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中间。大多数细菌只以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8、真菌细胞里不含叶 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进行腐生或寄生的生活,如酵母菌、霉菌和蘑菇都是常见的真菌。 9、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过寄生生活。 9、生物与环境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