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八次模拟试题文新人教A版.doc

1. 2. 3. 4. 康杰中学 高考模拟试题(A 数学(文) 、选择题(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臂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设集合A A. 1 我,}则满 B U 1,23的集2 B 的个数是( C. 4 (=) 如果复数 B ?3 2+i )(1+mi )是实数,则实数 (m B. -1 D . 5. A. 1 右面的程序框图5,如果输入三个实数 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 c > x B. x[C}C ? c > b 设Sn 为等差数列 a 的前n 项和,若 — = n t S 24 ,则 k () k A. 8 B ? 7 C ? 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霾租 A. 372 a 、 C. b 、 D . J 2 c,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奁 ) b > c ai 6. 已知双曲线 7. 8. B. 360 C -292 ? = > yj ?5 () ?280 的两条渐近线的施 丄1( a 则双曲线的离心痢 .2 A. 3 设 f(x) a 2 (一 B. -2 6 3 X 1 2e ,(x 2) /~ 2 lob (x 1),(X 3 C. 3 D. 2 则不等銚刘 2的解集 2) B. ( 10, +s) 重合于点p,狈IJ 三 2) 冲,AB 三2DCA2, zDAB = 60。, (1, 2 , ■(左)■■

(第8题图) 71

A /琴 .6c .6D 6 ■ 27 2 8 24 9.已知函数 f(x)=asinx-bcosx (a 、b 为常数,a*0,xeR )在 x= 处取得最小值,则函数 4

y=f (彳?x )是() 4 A 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 (TT , 0)对称

% B.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巴,0)对称 2

C ?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 D.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 (——,0)对

2

(TT , 0)对称

10.已知非零向量 AB + AC AB | AC

AB 与AC 满足 BC P

为()

A.等边三角形 C.等腰m 礬吗三角形 11.等比数列 B ?直角三角形

D ?『泸不楫簣的三角_形

中,& 2, a 8 =4,函数 f x x (x ai )(x a 2) 川(X :),则 f (0)=

A. 2 12?设年似) 9 .2 C ? J 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 B 是老义住JIH'J 苗的釵,且勻 八J v 屮J , f (X ) x t 1 3 ,不等式〔f[x >)> 2f (Z )恒衣立,则数

2

X ,若对任意的

A. 2, oo C. 0,2 D .

B. 2, g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K 题,每题 5分,共20分) < <

o

v 2 ',表示平面区域为 D,在区域D

y 2 _< . < _ < 2, 1 13.设不等式组 0 原点的要离大于2的概率是

己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件I X y 4,_三X y 2。若目标函数z ax 中a 〉0 )应在点

(3,1)处取潯最大值,贝ij a 的取值范围为 2 lg (x 2x 3) f (x )= P 有最夬值“则不等式

内随机取一个点, 14. 15. 16.

设a 0^―1 ,函数 解集为 半径舟r 涮曲面积 2 ① 则

(r )‘ 2 r ①式可用语言叙述为: 12

2 D

2,0 则此点到槌

= +

y (其 +

2

log a (x 5x 7) 0 2

S (r ) r ,周G :(r ) 2 r ,若将r 看作(0, +小 上的变量,

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硫数。 对于半径为 R 的球,若将 R 看作(0, + )上的变量,请你写出类似于①的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②式可用语言叙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仃?(本小题满分12分) 为了测量两顶M N 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 A, B 两点进行测量,A, B, M N 15 ?

2 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 (如示意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和 A, B 间的距离,请设计一 个方案,包括:①指出需判曙的数据(用字母表示,供在图中标岀) ;②用文字和公式写

岀计算M N 间的距离的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兴趣小组欲研究昼夜温差大小与患感冒人数多少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到气象局与某医院抄录了1至6月份每月10号的昼夜温差情况与因患感冒而就诊的人数,得到如下资料:

该兴趣小组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六组数据中选取2组,用剩下的4组数据求

线性回归方程,再用被选取的2组数据进行检验.

(I)求选取的2组数据恰好是相邻两个月的概率;(5分)

(U)若选取的是1月与6月的两组数据,请根据2至5月份的数据,求出y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bx+a; (6分)

(皿)若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差均不超过2

人,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试问该小组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否理

想?(3分)

(参考公式:

n ___ n _ _

Z X y -nx y Z (x -x)(y - y)

2

2 x nx

2

X )

i 1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直四稜柱 ABCD

如图, ABC D 中,

1111 DC II DC ?

(I)求证:

DDi 2AD 2AB, 已知 AD 丄 DC,

E 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共I2 D C 丄 AC ; 1 DC 分)

过点qo, 1)的椭圆

2 +1(a 』0)

圆与x 轴交乏两点A(a,0) b

B( a,0),己过点+£的直线I 与櫛圆 >

交于另一点D,并与x 轴交于点P,直线AC 与直线BD 交于点Q (I )当直线

I 过椭圆右焦点时,求线段 CD 的长;

(II )当点卩异于点B 吋,求证:OP OQ 为定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仁耳(a “nx ax" 1.

(I )讨谄函数=f(x)的单调性;

(U)设a 2,证明:对任意X x

, I f(x) 1, 2 (0, ) 1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

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 选修4 儿何证明选讲

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C.D两点,连接DB并延长交。0于点E 证明(I ) AC BD AD AB;

(II) AC =AE .

23. 选修4:_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0为极点,x 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缄C 的极坐标方 程为COS ( 0 一上

)=1, M,N 分圳C 与x 轴,y 轴的交点。3

(I )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 M,N 的极坐标;

(II )设MN 的中点为P,求直即的极坐标方程。

24. 选修5:—不等式选讲

已知正数a 、b 、c 满毘b+ 2c ,求证:c £ a< c< 嗣 ab ? 数学模拟题0文数)答案

-、单选题(楼 1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60分)

题 #23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D B A C C D A C

A 二、填空题

13. 4_兀 14. 4 a>1 5 4

_兀3 y = 4托

2

( R R ,球的体积函数的导

3

数等于球的表面积函数。

三?、解答题

17.解:方案1:

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上

A, B 的之间距雷 」

A 点到M , N 的俯角_BAM np 1

6 )z 2

sin(

2

解:(I)设抽到相邻两个月的数据为轉 A.因为锹组数据中选B 点到M , N 的傅角 ②第三 ABM 步:&十朝x AM ,由 d sin 2

AM p

计算

PBN 正弦定理

2, 第二步: d sin

AN sin(

第三步: 定理, 2 计算 Z 更余弦 =a z =P

2 2 ZAM =fiN 2AM ANCOS

) c

方案2: 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A 点到M , N 的俯角 B 点到M,N 的俯角 BAM ABM ②第一步:计算BM , a +a P A, B 的之间距处 BAN pTTp PBN _2 _____ =J H BM 7 dS ,n

1, 2, P +a 由正弦定理, sin(

d sin

第二步:计算)BhL 曲正弦定理,

BN

第三步: 计算MN ,由余弦定理, MN AM 2

AN 2AM ANCOS(

2 由正弦

取2组数据共有15种情况,每种情况都是等可能出现的.......... (2分)其中,抽到相邻两个月的数据的情况有5种................ (3分)

所以PA

(5分)

15 3

19,

20. 7x (II)由数据求得x 作y 24 由公式求得 18 b _

_ _ 7 再由a y bx 7 所以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川)当X 卫时,y 150 7 78 同样当X 6时,y 7 '折以,该小组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想勺 (I)证明:在直四棱柱 DC DD , 1 二 DC 丄 DC . 1 1 文AD 丄DC , …AD 丄平面 ? AD 丄DC ? 1 DC 棺面 Dj6| 丄 ACi. 第)BD 设AD 1 (7分) =怡 一30 y x (io 分) 疋 〒一 7< 150 |一_ 22J 2 7 78 | _ 141 2 7 ....... (12 分) ABCD ABC D 中,組 D , 1111 D€C D 臭正方 1 u AD 丄 DD , 1 又 DCC D , 1 1 AD, ADC ,又 = 1 .......... 6 DC 1 AC DC DD 二 1 DC 平面 1 平面ADC , 1 ADC , 1 平面 BD AE N , WIN , 平而AD E 平面ABD 1 要使D E||平面ABD , 1 须使MN || D E , 又M 是ADi 的中点. 1 N 是AE 的中点. 丁 又易知△ ABN 奧吝EDN — 即E 是DC 的中点. L 综上所述,当 E 是DC 中点时, 可使S 巳|平面ABDT …士見 (I )由已知得 b 1,c a 椭圆的右焦点内3,0)=, 8 3x 0 ,解得xi DCCD , 1 1 形?

AB= DE . C A B D_ E 2 ,解得a 2,所以椭圆方程为 此时專线

I 軌方程馆 1 y 0,x 2 ,代入直线I 的方程得 yi 2 y 分 +, 1,Y2 8 3 D ( 1 丿’故|CD| 1 6分 0) 1 16 2 1) 代4入椭方程

(II)当直线I与x轴垂直时与题意符设直线I的方程询kx 1(k 0且k )

1 2 2 ?代入椭圆方程得(4k 1)x 8kx 0.

2

解得x 0,x 1 2 4k _8k + ,代入直线勺方程得y 2 2 , + 2 2 4k 所以D 点的坐栃 4k" 一 + 又直啦血程为 因此 Q( 4k,2 k 1), 2 4k x y 2 又p ( , )……9 2 1 4k 1 — 1 ,又直EQ 的方程为 故OP OQ 为定值 1 y 2 + 1 OP QQ ( + ,0)( k 2k =4k,2k U) 艺 12分 □e 21 ?解:(I) f (x)的定义域(0+ ), f (X) + x 4k, y 2k 1. a 1 2ax x )单调增加 )单调减少L x 2 f (x) >0,故 f (x)在(0, liL f 上x) < 0,故 f (x)在(0, 当尸1<:a<0吋,令f (x) =0,解得x= 当a> 当a< + a 仁当xw (0, 2a * a 1 )时, 2a f (x) >0; Xe( a 一 1, 2a + )咅寸,f (x) vo, 故 f (x)在"(0, a 2a + + )单调减少 .............. 卞?厂+ (II)不妨途 虫?由于a< -2,故f(x)在(0, + )单调减少. f (x ) zhc x 等价于 f (x“ f(X2)?4x 1 —4x 2, 所以f(X ) 8 2 O0 f (xi)+ 4 Xi. )单调增加在( + a 1 2a 1 即 f ( X2)+ 4 X2> (22)证明2 令 切于*2礪 x / 什""耳 0*骏1 (2x 1 疋 9 (嶠乙 ACS ? LDAH. X 从而9閔弹(@怦絢磚滴險拠險 故对任慝 ?), f (x ) 12分 即AC BD^ AD ?虫8? 1 > ? 9分

2 (U ) 11|4D?J0OW 得 / AED -厶BAD. 又厶ADE = Z RD A.得 'EAD S 'A BD ?从而 AE AD ——s —■ ■ AR BD

即 AE^BD^AD^AB.

结合(1 )的结论? AC = AE. P 0-y 干得P- 8+空

cos( ( cos §■0时/ ……10分 从而C 的直角坐标方程 V = sin ) 1

厂2 3

点的直角坐标为 ----

---

(0,p=2,所以M(2Q &二兰B 办 2 所以N 罟冷) 23.解(I)由 A+S 即品

(II) M 点的直角坐标为2, OtrN

3 所以直即 的极坐标方蛊 3 6

_ 10 危一

2

)

,刪点的栃坐标的一, <3 v

+7 - 3

24.证明:要证 C C ???只 ~_ 2 V c ab 3分 即只要证

ab a c +J

c

ab

|a c| 负数 2 只要证(a c)

即只要证a(a 这就是已知条件, ab

两边都是非 2 c c ab 2 ab,只要证a 2ac ab

2ac, a 0,只需证 a b 2c,

b)

且以上各步都可逆, 2

c ab 10分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李茂平 高三教学事关重大,如何在教学中找到一些更贴近学生实际且有利于提高教学与复习的好方法。我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本期的教学中结合我的教学,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心得,先总结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切实夯实基础 面对不断变化的高考试题,针对我校目前的生源状况,我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夯实基础。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仍然重视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坚定不移地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落实基础,而且常抓不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形成准确的知识体系。在对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教学中,决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系统,灵活”上下功夫。学生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综合题和难题才能思路清晰,运算准确。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提高能力。 这样的高考复习的方向、策略和方法是正确的。从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数学试卷起点并不高,重点考查主要数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对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能准确记忆,灵活运用。高考数学

试题更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从学生测试与高考后学生的反馈看,成绩理想的学生就得益于此,这也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反之,平时数学成绩不稳定,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数学基础不牢固,没有真正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特别是高考数学试题的中低档题的计算量较大,计算能力训练不到位导致失分的同学较多。一位同学说:“我感觉我的数学学得还不错,平时自己总是把训练的重点放在能力题上,但做高考数学卷,感到我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计算不熟练,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等基础题时速度慢,正确率不高”。 2、重视精选精讲,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和速度 夯实“三基”与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解题训练,因而在复习的全过程中,我力争做到选题恰当、训练科学、引伸创新、讲解到位。选题要具有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突出重点,锤练“三基”。力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在动态中训练了“三基”,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在师生共做的情况下,多进行解题的回顾、总结,概括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维块”。还应注意针对学生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E D C B A ABCDE -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 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 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 ' ' '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2)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高三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高三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020高三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高三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一我作为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今天在这里代表全体备课组教师向大家汇报三年来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一起进行研讨。 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三个统一统一观念针对高考试题更加突出"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力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人人都能获得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的教育理念。严格按171;纲187;的要求,遵循"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三年来,我们的教学方针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基础教学,加强能力培养。在此观念下,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统一目标从高一到高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如高一阶段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高二阶段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高三第一学期,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而高三第二学期,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只有目标明确,措施才能得当,在

不同的阶段,才会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统一主线高 一、高二根据教学内容,以教材要求为其教学主线,高三我们的教学是以数学组自己编写的复习讲义为主线。这套讲义是我们数学组经过多年的高三实践编写的,凝聚着我组老教师的经验和心血,也融入了全组教师的智慧,在原有讲义的基础上,针对新的高考大纲,又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的选题。它贯穿了各章节的主干知识和精选题目,比较适合我校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所以以它为复习主线,使复习的重点、难点一致,复习的知识结构一致。在统一备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各个章节的编写意图,每一道题所要达到的目的,以求得在理解上的一致。 以上三个统一,是我们备课组打好整体仗的重要前提。 关注教改,注重科研,改进数学教学方式。随着对"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地要求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实行质的改变。由于我们是最后一批使用旧教材,如何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老树开新枝",以适应目前的高考要求,是我们三年来重点研究的课题。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制定出不同的研究课题。高一阶段,以"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为课题,重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法指导,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

2020-2021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2021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a b >,则22ac bc > B .若22a b >,则a b > C .若,0a b c ><,则a c b c +<+ D .若a b < ,则a b < 2.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2 39522,1a a a a ?==,则1a = ( ) A . 12 B .2 C .2 D . 22 3.已知在 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为最小角,且, , ,则 的面积等于( ) A . B . C . D . 4.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2 21 sin 2n n a n π+=(),则12310a a a a ++++=L A .110 B .100 C .55 D .0 5.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 63 3S S =, 则9 6S S =( ) A .2 B . 7 3 C .83 D .3 6.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36y x x y y x ≤?? +≥??≥-? ,则目标函数2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2 B .3 C .4 D .9 7.数列{}n a 中,对于任意,m n N * ∈,恒有m n m n a a a +=+,若11 8 a = ,则7a 等于( ) A . 7 12 B . 7 14 C . 74 D . 78 8.设实数,x y 满足242210 x y x y x -≤??+≤??-≥? ,则1 y x +的最大值是( ) A .-1 B . 12 C .1 D .32 9.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 sin (12cos )2sin cos cos sin B C A C A C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2a b = B .2b a = C .2A B = D .2B A =

人教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主要知识点 必修1数学知识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 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Y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I .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 运算类型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定 义 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A,B 的交集.记作A I B (读作‘A 交B ’),即A I B={x|x ∈A ,且x ∈B }. 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 A Y B (读作‘A 并 B ’),即A Y B ={x|x ∈A ,或x ∈B}). 设S 是一个集合,A 是S 的一个子集,由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A 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A x S x x ?∈且 韦 恩 图 示 A B 图1 A B 图2 S A

人教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全套—(含答案)及参考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练习题全套 (附参考答案) 1. 已知:函数()()2411f x x a x =+-+在[)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 设,x y 为正实数,且33log log 2x y +=,则 11 x y +的最小值是 . 3. 已知:()()()()50050A ,,B ,,C cos ,sin ,,αααπ∈. (1)若AC BC ⊥,求2sin α. (2)若31OA OC +=OB 与OC 的夹角. 4. 已知:数列{}n a 满足()2 1 123222 2 n n n a a a a n N -+++++=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 (2)若n 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的和n S .

姓名 作业时间: 2010 年 月 日 星期 作业编号 002 1. 2 2 75157515cos cos cos cos ++的值等于 . 2. 如果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22 110,220x x y x y x y ≥??-+≤+??--≤? 则的最小值是 . 3. 北京奥运会纪念章某特许专营店销售纪念章,每枚进价为5元,同时每销售一枚这种纪念章还需向北京奥组委交特许经营管理费2元,预计这种纪念章以每枚20元的价格销售时该店一年可销售2000枚,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在每枚20元的基础上每减少一元则增加销售400枚,而每增加一元则减少销售100枚,现设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为x 元(x ∈N *). (1)写出该特许专营店一年内销售这种纪念章所获得的利润y (元)与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当每枚纪念销售价格x 为多少元时,该特许专营店一年内利润y (元)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4. 对于定义域为[]0,1的函数()f x ,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条:①对任意的[]0,1x ∈,总有()0f x ≥;②(1)1f =;③若12120,0,1x x x x ≥≥+≤,都有1212()()()f x x f x f x +≥+成立,则称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 (1) 若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求(0)f 的值; (2)判断函数()21x g x =-])1,0[(∈x 是否为理想函数,并予以证明; (3)若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假定?[]00,1x ∈,使得[]0()0,1f x ∈,且00(())f f x x =,求证 00()f x x =.

高三数学教学个人期末总结

高三数学教学个人期末总结 苏松廉 2010.7.1 本学年工作已经结束,经过高三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高考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年级(23)班与(30)班的数学老师,,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学习,无论是出勤、备课,还是业务学习、教研教改,都积极参加。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并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除了要眼、脑、手并用,勤学、善思、多问之外,还要在课前做好预习,把握重点;课上认真听讲,拓展思维;课后全面复习,巩固提升;独立完成作业、检验学习效果。这四步是每位同学都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并且需要持之以恒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新的高考形势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合理化进行教学定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明确高考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同行相比,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工作,争取在多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不断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册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必修+选修)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 集,它有2 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B {x A A = ?=? B A ? B B ? B {x A A A = A A ?= A B A ? B B ? A {|x x ()U A =? e 2()U A A U =e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0) ()()()U U A B A B =痧?()()() U U A B A B =痧?

[最新]高三数学上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6篇

高三数学上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6篇 高三数学上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担任高三9班、10班数学任课教师.不管在工作中的哪一方面,我都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这段时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艰巨性.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尊重、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一)教学工作 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

出、通俗易懂,并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半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

【必考题】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70a >,390a a +<,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为( ) A .4S B .5S C .6S D .7S 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n S n =,()1n n n b a =-则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满足 ( ) A .()1n n T n =-? B .n T n = C .n T n =- D .,2,. n n n T n n ?=? -?为偶数, 为奇数 3.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所对的边,若 2?a bcos C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 三角形 4.已知函数223log ,0(){1,0 x x f x x x x +>=--≤,则不等式()5f x ≤的解集为 ( ) A .[]1,1- B .[]2,4- C .(](),20,4-∞-? D .(][] ,20,4-∞-? 5.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5628a a +=,则10S =( ) A .140 B .280 C .168 D .56 6.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26a =-,86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 ). A .45S S < B .45S S = C .65S S < D .65S S = 7.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3,若2 29m n a a a =,则 212m n +的最小值等于( ) A .1 B . 12 C . 34 D . 32 8.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0,2 121,1, 2n n n n n a a a a a +?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经典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详细总结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

高三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

高三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175班共有学生66人,176班共有学生60人。学生基本属于知识型,相当多的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两班学习数学的气氛不太浓,学习不够刻苦,各班都有少数尖子生,但是每个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差生面特别广,很多学生从基础知识到学习能力都有待培养,辅差任务非常重,目前形势非常严峻。 二、高考要求 1、高考对数学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重点考查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高考数学实体的设计是以考查数学思想为主线,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 3、高考试题注重区分度,同一试题,大多没有繁杂的运算,且解法较多,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 4、注重应用题的考查,2002年文科试题应用有3道题,共28分。 5、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考查。 三、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每一个教学内容集体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上课效率。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基本模式为: 基础练习→典型例题→作业→课后检查 (1)基础练习:一般5道题,主要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过关,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完。 (2)典型例题:一般4道题,例1为基础题,要直接运用课前练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由学生上台演练。例2思路要广,让有生能想到多种方法,让中等生能想到1—2种方法,让中下生让能想到1种方法。例3题目要新,能转化为前面的典型类型求解。例4 为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本节课的基础问题,典型问题及下一节课的预习题。 (4)课后检查;重点检查改错本及复习资料上的作业。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工作。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每月过关练习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一周练,每章一章考。通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考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5、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培养尖子学生。 6、加强文科数学教学辅导的力度,坚持每周有针对性地集体辅导一次,建议学校文科数学每周多开一节课(即每周7节)。 四、教学进度详细安排: 1、函数(共11课时)(8月9日结束)

高三数学教学总结

高三数学教学总结 导读:本文是关于高三数学教学总结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范文一: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了高三(3)班和(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记得当初学校通知我连任高三的时候,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学生的基础普遍是偏差的。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难度大,区分度大,高考所占权重大,数学也是高三学生最重视的学科。高三数学的教学直接关系着全校考生高考的成绩,数学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我认为这一年,高三数学的教学工作是努力的,可以说是竭尽所能,结果也是成功的。今年高考数学试卷的难度适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比较令人满意的。下面是我们的一些这一年的具体做法与体会。 一、时间进度的安排。 我们第一遍复习用了高三的整个第一学期,应该是比较充分的,效果也比较显著的。第二学期前一个月作专题复习,主要是知识专题,实际上是第二遍的知识的复习,是对前一学期第一轮复习的补充与提高。从第二学期刚开学时的第一次考试和一个月后全市第一次模拟的考试成绩对比来看进步是显著的。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安排做综合练习,我们安排就做前一年即2014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这也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后一个月,从四月底到五月中有2到3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很关键,我们安排解答题的专门练习,针对高考要

考的6道解答题我们分6个单元做练习,分别为①三角函数,②概率统计,③立体几何,④解析几何,⑤数列不等式,⑥导数及其应用。该部分的习题的都是自己组卷,这样针对性较强,难度适当,学生反映也较好。最后在学生自主复习的两周,学生自主复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些做今年当年的模拟试题,主要是今年本省各地市的模拟试卷,这些试题的水平比较高,高考的方向掌握的比较准,难度不大,正适合这时的需要。 二、复习一定要把握好高考的方向。 高考考什么,有考试大纲。而具体的命题的脉搏是每个高三教师最想知道的,其实是不难把握的。高考试卷是社会瞩目的焦点,只能出好,不能有错,每年国家的考试中心还要对各省的试卷进行评估,他们的评估绝不像我省教育部门自己的评估全是优点没有缺点,他们的评估客观,尖锐。面对社会与国家主管部门的双重压力与他们自己的努力,我省的命题水平逐年提升,质量逐年提高。而他们命题的样板就是前一年考试中心的试卷,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考试中心的命题思想,所以只要充分研读前一二年考试中心的试卷就能摸准当年高考命题的脉。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高考试卷的型式:24道试题,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各题的得分比例都与去年的考试中心的命题试卷雷同。各章考查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与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都与去年考试中心的试卷的相似。我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高考复习。也就是说以去年的考试中心的6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方向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另外我们通过从外部得到的信息更主要通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 1.1.1 任意角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 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1.定 义 我们规定,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 做弧度制.在弧度制下, 1弧度记做1rad .在实际运算中,常常将rad 单位省略. 弧度制的性质: ①半圆所对的圆心角为;ππ=r r ②整圆所对的圆心角为.22ππ=r r ③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 ④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 ⑤零角的弧度数是零. ⑥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α|=. r l 4.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①将角度化为弧度: π2360=?; π=?180;rad 01745.01801≈=?π;rad n n 180 π=?. ②将弧度化为角度: ?=3602π;?=180π;815730.57)180(1'?=?≈?=πrad ;?=) 180 (π n n . 5.常规写法: ① 用弧度数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π 的形式, 不必写成小数. ② 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 角度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270° 360 ° 弧度 0 弧长等于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高三上学期数学期末总结范文3篇

高三上学期数学期末总结范文3篇 Model essay on final mathematical summary of the last semest er of senior three (latest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三上学期数学期末总结范文3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三下学期数学期末总结模板 2、篇章2:高三下学期数学期末总结模板(标准版) 3、篇章3:高三下学期数学期末总结模板(通用版) 篇章1:高三下学期数学期末总结模板 这是我第一年任教高三年级,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一直以来我努力的工作学习,我以及我们数学备课组经常积极交流,团结协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有效的进行改正,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些教学方案.由于工作比较有成效,所以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校考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想这与校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是分不开的,为我们高

三教学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当然这也与我们高三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是分不开的.回顾一年的教学工作,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下面就我上学期的具体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学校和年级部的领导下,在姚老师和高老师以及笪老师的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力量. 高三数学备课组,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交流,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等方面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班实际情况,既有"学生容易错误"地方的交流又有典型例子的讨论,既有课例的探讨又有信息的交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

2020年高三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2)

2020年高三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已知2a i b i i +=+ ,,a b ∈R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a b =( ) A .-1 B .1 C .2 D .3 2.在复平面内,O 为原点,向量OA u u u v 对应的复数为12i -+,若点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点B ,则向量OB uuu v 对应的复数为( ) A .2i -+ B .2i -- C .12i + D .12i -+ 3. ()()3 1i 2i i --+=( ) A .3i + B .3i -- C .3i -+ D .3i - 4.若设a 、b 为实数,且3a b +=,则22a b +的最小值是( ) A .6 B .8 C .D .5.一动圆的圆心在抛物线2 8y x =上,且动圆恒与直线20x +=相切,则此动圆必过定点( ) A .(4,0) B .(2,0) C .(0,2) D .(0,0) 6.已知集合1}{0|A x x -≥=,{0,1,2}B =,则A B =I A .{0} B .{1} C .{1,2} D .{0,1,2}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问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两位优秀,两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 .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B .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 .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 .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8.已知236a b ==,则a ,b 不可能满足的关系是() A .a b ab += B .4a b +> C .()()2 2 112 a b -+-< D .228a b +> 9.设F 为双曲线C :22 221x y a b -=(a >0,b >0)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 的圆与圆x 2+y 2=a 2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C .2 D 10.已知,a b ∈R ,函数32 ,0()11(1),03 2x x f x x a x ax x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高考数学总复习(各种专题训练)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各种专题训练)Word版(附参考答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13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b?; 记作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 (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 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021高三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2021高三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本人这学期担任高三年(6)(7)班数学教学工作。这一学期中我们在高三备课组在组长带领下,能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协作,努力提高班级的数学成绩。现将自己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真工作,加强专业学习 (1)我能认真翻阅大量资料,备好每节课,注意所选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该不讲的就不讲,重点要讲的一定讲透。努力探索每节课适用的教法,优化课堂。 (2)课堂教学时,注意根据平行班学生基础差特点,分析,板书详细些,归纳好重要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做好变式拓展。抓住时机总结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及一些规律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备课组统一练习,总复习过程中坚持做一周三次选择填空专练,两次综合练习。因自己所教班级是平行班,因此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及兴趣的培养,因此对练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删减。 (4)及时批改作业,对典型错误及时反馈,对部分学生实行面批。让学生重视数学学习。 (5)利用晚自习时间对部分学生学习及学习方法进行个别指导,使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6)自身做大量习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取精华,去糟粕,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有效率。 (7)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听各位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与同备课组同事讨论新课改方向及试题,并预测今年高考方向,明确复习方向与重点。 二、关心学生成长 学生到学校的主要目的除了学习,还有做人。 (1)抓住合理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迟到,学习散漫等。取得效果还是较好的,树立教师的威信,赢得学生尊重。 (2)关心学生考前的心理变化,寻找方法消除学生的焦虑,不自信因素,帮学生树立信心。

新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点(),M a b 与点()0,1N -在直线3450x y -+=的两侧,给出以下结论: ①3450a b -+>;②当0a >时,+a b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③221a b +>;④当 0a >且1a ≠时,1 1b a +-的取值范围是93,,44????-∞-?+∞ ? ????? ,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若正实数x ,y 满足141x y +=,且234 y x a 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4- B .()1,4- C .[]4,1- D .()4,1- 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n S n =,()1n n n b a =-则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满足 ( ) A .()1n n T n =-? B .n T n = C .n T n =- D .,2,.n n n T n n ?=?-? 为偶数, 为奇数 4.若正项递增等比数列{}n a 满足()()()243510a a a a R λλ+-+-=∈,则89a a λ+的最小值为( ) A .9 4 - B . 94 C . 274 D .274 - 5.正项等比数列 中,的等比中项为,令 ,则 ( ) A .6 B .16 C .32 D .64 6.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6=2S =18S ,,则10 5 S S 等于( ) A .-3 B .5 C .33 D .-31 7.设数列{}n a 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n b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1210b b b a a a ++?+=( ) A .1033 B .1034 C .2057 D .2058 8.数列{}{},n n a b 为等差数列,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若 3n 2 2n n S T n +=,则7 7a b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