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兔皮的初加工

合集下载

浅谈生皮的初步加工

浅谈生皮的初步加工

山东畜牧兽医2021年第42卷10浅谈生皮的初步加工张国栋(山东省阳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阳谷252300)中图分类号:S87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1)03-0010-02 家畜屠宰后剥下的鲜皮,在未经鞣制以前都称为“生皮”,在制革学上称“原料皮”。

生皮经脱毛鞣制而成的产品叫做“革”,带毛鞣制的产品叫做“毛皮”。

鲜皮大部分不能直接送往制革厂进行加工,需要保存一段时间。

为了避免发生腐烂,同时便于贮藏和运输,必须予以初步加工。

初步加工的方法很多,在本地的生产企业主要采用清理和防腐两种方法。

1 清理清理的目的就是除去皮上的污泥、粪便、残肉、脂肪、耳朵、蹄、尾、骨、嘴唇等,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容易引起皮张的腐败。

清理的方法,一般用手工割去蹄、耳、唇等,再用削肉机或铲皮刀除去皮上的残肉和脂肪,然后用清水洗涤粘污在皮上的脏物及血液等。

2 防腐鲜皮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蛋白质,很容易造成自溶和腐败,因此鲜皮如果不能直接进行加工制革时,必须在清理以后进行防腐贮藏[1]。

此外,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也是影响鲜皮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试验证明,在18 ℃和相对湿度70 % 的情况下,把鲜皮放置3 d,则不仅降低了鲜皮的质量,并使革的产量降低,而且还使制成的革产生很多缺陷,因此防腐的基本原则为:降低温度、除去水分、利用防腐物质限制细菌和酶的作用。

根据这些原则,在生产方面实际应用的防腐贮藏方法有:干燥法、盐腌法、酸盐处理法等。

2.1 干燥法 干燥防腐法的优点为: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便于贮藏和运输,所以为我国民间最常用的方法。

干燥防腐法的实质,是利用干燥除去皮中大量水分,造成不利于细菌繁殖的条件,从而达到防腐目的。

干燥时,一般采用自然晾干,但大批干燥时,应该使用干燥室。

自然干燥时,把鲜皮肉面向外挂在通风的地方,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2]。

曝晒一方面由于温度过高,表面水分散失,以致干燥不均匀,给细菌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会使生皮内层蛋白质发生胶化,在浸水浸灰过程中溶解造成分层现象[3]。

畜皮的初加工

畜皮的初加工

畜皮的初加工寒露以后,气象渐凉,家畜屠宰也进入了旺季,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家畜宰后剥下的鲜皮,因为不能及时送往工厂进行加工,在寄存时因为解决不当而发生糜烂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丧失。

因此,畜皮必须进行初加工,其方法主要分为两道工序:一、清理除去皮上的污泥、粪便、残肉、脂肪、耳朵、蹄、尾、骨、嘴唇等,以防这些东西引起皮张糜烂变质。

清理的方法:割去蹄、耳、唇等,再用剥肉机或铲皮刀除去皮上的残肉和脂肪,此后用清水洗涤粘在皮上的脏物及血液等。

二、防腐节制的原则:下降温度、除去水分、利用防腐物质制约细菌和酶的作用。

在生产中可采取的防腐贮藏方法有:1、单调法:在不用食盐或其余防腐剂的情况下,将鲜皮单调到水分含量为12%—16%。

当生皮水分降到15%左右时,就不利于细菌滋生,能够暂时抑制微生物的活动而达到防腐的目标。

单调时,通常采取天然单调,如有大批鲜皮,可用单调室。

天然单调时,把鲜皮肉面向外挂在通风的地方,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免得温渡过高,外表水分散失,造成单调不均,给细菌的繁殖发明条件,还可避免因强光暴晒使皮内层蛋白质发生胶化。

单调后的皮张,可立刻进行打包寄存,通常生皮经过单调后,面积减少30%—40%,水分含量为15%左右。

2、盐腌法:是采取单调食盐或盐水来解决鲜皮,以食盐除去皮内水分,造成高渗环境,抑制细菌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腐目标。

此法是避免生皮糜烂的既普遍又可靠的方法,不会影响生皮固有的天然品质。

只需腌法准确,堆皮恰当,盐腌皮可长期保藏。

此法分为干腌法和盐水腌法。

干腌法,将干净的盐粉直接撒在鲜皮的肉面上。

盐的用量约为皮重的25%—35%,当铺开生皮时,必须把所有皱褶和曲折部分拉平,在全部肉面上均匀地撒布食盐,厚的地方多撒。

此后在该皮上再放一张生皮,作同样解决,这样层层堆集,叠成高达1—1。

5米的皮堆,盐腌时间为6—8天。

盐水腌法,是将经过初步解决并沥干水分的鲜皮,称重并按重量分类,此后将皮浸入盛有盐水(食盐的浓度约25%)的水泥池中。

兔鲜皮处理方法有哪些

兔鲜皮处理方法有哪些

兔鲜皮处理方法有哪些兔皮的等级与鲜皮的处理方法有直接关系,因此,鲜皮处理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鲜皮的处理包含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防腐;第二是防虫;第三是整形。

防腐:屠宰剥下的鲜皮含有大量水分、蛋白质、细菌和多种酶等。

如不及时加以适当处理,很容易变质,造成板皮腐烂、脱毛、丧失加工价值而甩弃。

鲜皮的防腐处理首先是清理板皮:将刚剥下的鲜皮(又称血皮),切除头和尾等污染部分,仔细刮去残留于皮板上的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切勿伤害板皮),及时用干燥或盐渍法处理。

防虫:鲜皮在防腐处理的同时要及时进行防虫处理,否则板皮在贮存期易被虫蛀,使皮没有加工价值,其具体方法是在皮的毛面喷上除虫药剂。

整形:鲜皮的整形直接影响其等级。

同一张皮,整形好将提高等级,反之则降低等级。

整形是将皮适当张开,成一个长方形,不要皮板任何一处有皱;毛面尽可能清洁,不要污染。

下面介绍两种鲜皮系统处理的方法:(1)干燥法:干燥法是一种以降低皮内水分,从而阻止细菌活动,达到防腐目的的最简单的方法。

用此法制成的干皮叫做甜干皮或淡干皮。

具体操作如下:先在剥下的皮套内(毛面)涂抹或喷洒杀虫剂(凡对节肢动物具有杀灭作用的农药均可),以防止各类昆虫对皮板的侵害、污染。

然后用竹制或木制撑弓将皮套撑开(毛向里)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迅速晾干。

亦可从腹中线剪开,整理成长方形,贴在纸板上阴干(钉牢)。

在整形时,不要过分用力拉长或拉宽,导致毛被稀密、厚薄不均,要求尽力贴平。

在干燥过程中切忌烈日曝晒,以防皮板龟裂或被融化的残留脂肪浸染,禁止皮面与毛面重叠。

防止人为地划破皮板。

(2)盐渍法:此法应用普遍,尤其适于大批量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或地区取皮时使用。

其机理是食盐能造成高渗环境,排出皮内水分,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其优点是防腐力强,操作简便,可避免兔皮纤维在干燥过程中粘结和断裂,遇潮湿不易腐败,贮藏时受蛾虫损失较小。

其缺点是盐渍皮在干燥过程中,胶原纤维束缩短,皮内有盐粒残存,对真皮的天然结构有一定影响。

家畜宰后生皮加工技术

家畜宰后生皮加工技术

家畜宰后生皮加工技术
韩学俭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家畜屠宰后剥下的鲜皮,大部分不能直接送往制革厂进行加工,需要保存一段时间。

为了避免腐烂,必须进行初步加工。

主要有清理和防腐两个过程。

一、清理一般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骨等,再用削肉机或铲皮刀除去皮上的残肉和油脂,然后用清水洗去粘污在皮上的污泥,粪便等脏物及血液等。

二、防腐1.干燥法一般采用自然晾干,但大批干燥时应采用干燥室。

自然干燥时,把鲜皮肉面向外挂在通风的地方,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爆晒。

干燥后的干皮,可立即打包存放。

通常生应经过干燥后,面积约减少15%,厚度减少30%~40%,水分含量为15%
【总页数】1页(P31-31)
【作者】韩学俭
【作者单位】西北农村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54
【相关文献】
1.高温时节家畜生皮保管方法 [J], 李继光
2.宰杀炭病家畜发生皮肤炭疽的诊治 [J], 马秀兰;张晖兰
3.家畜生皮的初加工 [J], 巴音
4.家畜生皮高温时节贮存须知 [J], 李继光
5.高温时节家畜生皮保管方法 [J], 李继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兔皮鞣制新工艺探讨

兔皮鞣制新工艺探讨

兔皮鞣制新工艺探讨兔皮鞣制是传统的皮革工艺之一,其以柔软、柔韧、轻盈、保暖的特性而著称。

然而,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兔皮鞣制工艺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求新的鞣制工艺。

本文着重探讨兔皮鞣制的新工艺,并提出以下建议:一、采用发酵法鞣制兔皮发酵法是一种新兴的鞣制工艺,其利用微生物和生物酶分解和转化皮革成分,达到鞣制目的。

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 较少使用有害物质,对环境影响较小。

2. 鞣制速度较快,可显著缩短生产周期。

3. 通过微生物作用,能够使得皮革具有更好的柔软性和耐久性。

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发酵法鞣制兔皮能够显著提高皮革柔软性和强度,同时减少浪费,产品成本也更低。

因此,可以考虑在兔皮鞣制中采用发酵法。

酸法鞣制是一种利用酸性溶液进行鞣制的工艺。

兔皮中富含胶原蛋白和其他蛋白质成分,利用酸性溶液能够有效地将这些成分转化为不易腐烂的皮革成分。

由于兔皮对酸性溶液的耐受性相对较强,因此酸法鞣制是一种较为适宜的兔皮鞣制方法。

同时,采用酸法鞣制可以使得兔皮具有更好的柔软性和韧性。

三、采用纳米技术进行后整理纳米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进行加工和改性的技术,其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

在兔皮鞣制中,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对皮革进行后整理处理,如表面涂层和染色等。

这种处理可以使得兔皮具有更好的防水性和耐磨性。

四、利用人工智能对兔皮品质进行检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兔皮品质进行检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皮革品质检测中,在皮革质量检测、试验和评估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采用新的鞣制工艺和技术,可以使得兔皮的质量和品质得到更好的提升,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高品质、环保、时尚的需求。

除此之外,研发新的兔皮鞣制工艺也是推动皮革行业发展的一种途径。

兔皮鞣制新工艺探讨

兔皮鞣制新工艺探讨

兔皮鞣制新工艺探讨兔皮鞣制是一种古老的制革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这个工艺中,新鲜的兔皮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最终成为具有一定硬度和柔软性的皮革。

兔皮制品在服装、箱包、鞋靴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兔皮鞣制工艺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的兔皮鞣制工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工人的健康影响等。

急需一种新的兔皮鞣制工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提高兔皮鞣制的品质和工艺水平。

本文将对兔皮鞣制新工艺进行探讨,寻找一种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工艺方法。

关于兔皮鞣制的过程,需要了解其主要流程。

兔皮鞣制主要分为脱毛、鞣制、染色和整理等步骤。

传统的兔皮鞣制工艺中,脱毛和鞣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脱毛通常采用化学药剂脱毛,这会导致对环境和工人健康的影响;而鞣制则通常采用铬鞣制,这同样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探讨新的兔皮鞣制工艺首先需要解决这两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针对脱毛环节,可以尝试使用生物酶脱毛技术。

生物酶脱毛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生物酶来分解兔皮表面的毛发,实现兔皮脱毛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化学脱毛方法,生物酶脱毛技术更加环保和安全,不会产生有毒废水,同时对工人的健康也没有影响。

这种技术在其他皮革鞣制工艺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尝试将生物酶脱毛技术引入到兔皮鞣制工艺中,以解决目前存在的脱毛环节的问题。

对于鞣制环节,可以考虑采用植物鞣制技术。

植物鞣制是一种利用植物提取物作为鞣料,对兔皮进行鞣制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铬鞣制方法,植物鞣制更加环保,不会产生有毒的废水和废料,并且可以提高兔皮的柔软性和透气性。

植物鞣制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而在国内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和实践。

可以尝试将植物鞣制技术引入到兔皮鞣制工艺中,以提高其环保性和品质。

针对染色和整理环节,也可以尝试使用更加环保的技术和工艺方法。

采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染色,以替代传统的化学染料;采用机械拉毛进行整理,以替代传统的化学整理方法。

獭兔皮简易加工与贮存

獭兔皮简易加工与贮存

∞ 獭受皮简易加:I:与贮存 

马德宏 (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日照276805) 

1獭兔皮初加工 刚从兔体上剥下的生皮叫鲜 皮。鲜皮含有大量水分、蛋白质和 脂肪,极适于各种微生物繁殖,如 不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就很有可 能腐败变质,影响毛皮品质 1.1 清理 剥下的生皮常带有油脂、 残肉和血污,不仅影响毛皮整洁 和贮存,而且容易造成油烧、霉 烂、脱毛等伤残,降低使用价 值,应及时清理。将獭兔皮被毛 朝下,皮板朝上,平整铺放在清 洁的平台上,用钝刀或刀背先从 皮边缘往里刮,再从尾部往头部 刮,直至将皮板上的油脂、残 肉、韧带、乳腺等刮尽。清理刮 脂时应展平皮张,以免刮破皮 板。刮脂时用力应均衡,不宜用 力过猛,以免损伤皮板,切断毛 根。刮脂应由臀部向头部顺序进 行,如逆毛刮脂,易造成透毛、 流针等伤残。 1.2消毒 在某些情况下,原料皮可 能遭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为了防止传染源扩散和传播,在 原料皮加工前,可用甲醛熏蒸消 毒,或用2%盐酸和15%食盐溶液 浸泡2~3天,以达到消毒目的。 

1.5 防腐 獭兔皮腐败的原因主要是 细菌和酶的作用。兔皮上经常 附着几十种细菌,在温度(20~ 37℃)、酸度适宜的情况下,分 解蛋白质的腐败菌很快繁殖,使 鲜皮被分解。如夏季炎热时,鲜 皮经2~3小时即开始腐烂。另 外,在放置最初几小时内,鲜皮 就有自溶作用(发酵作用),这 种作用是由皮中的酶所引起的。 皮中所含的酶在獭兔活着的时 期,具有促进皮组织的合成和分 解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平衡 的。在兔死亡之后,这种酶就只 

保证各组分精确给量,定期校正 计量控制器,根据青贮及饲料等 的含水量,掌握控制全混合日粮 水分;添加过程中,防止铁器、 石块、包装绳等杂质混入搅拌 车,造成车辆损伤。 5.4稳定的饲料原料结构 和种类 科学设计奶牛全混合日粮配 方,原则上青贮占40%~50%、 精饲料20%、干草l0%~20%、 其他粗饲料10%。要求适宜的粗 纤维含量与长度,Et粮含水量控 制在45%~50%。 5.5 分群饲养 奶牛需要根据生理阶段、生 产性能进行分群饲喂,每一个群 体的日粮配方各不相同,需要分 别对待。特别是在泌乳早期,如 果全混合Et粮的营养浓度不足, 高产奶牛的产奶高峰则有可能下 降。在泌乳中后期,低产奶牛如 不及时转到全混合13粮营养浓度 较低的牛群,奶牛则有可能变 胖,不能维持良好体况。 理论上讲牛群划分的越细 越有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考虑管理 的便利性,牛群分的太多就会增 加管理及饲料配制的难度,增加 奶牛频繁转群所产生的应激。划 分跨度太大就会使高产牛的生产 性能受到抑制、低产牛营养供过 于求造成浪费。对于大型牛场可 分为(3~6月龄)犊牛群、 (7 ~l2月龄)育成牛群、 (13月到 产前)青年牛群,干奶牛可分干 奶前期(停奶到产前2l天)和干 奶后期(产前2l天到产犊)、产 奶牛可分为产后升奶群(产犊~ 30天)、高产群、中产群、低产 群,有条件的牛场头胎青年牛可 以单独划分。中小型牛场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一般来说 牛群的头数不宜过多(100~200 头),同性状的牛可以分组饲 喂,群间的产奶差距不宜超过9 公斤。分群前要进行摸底,测定 每头牛的产奶量,查看每头牛的 产奶时间,评估奶牛的膘情。首 先根据产奶量粗略划分,然后进 行个别调整,刚产的牛(产后1 月内)即使产奶不高,因其处在 升奶期,尽可能将其分在临近的 高产群;偏瘦的牛为有效恢复膘 情要上调一级。 

怎么加工动物毛皮

怎么加工动物毛皮

怎么加工动物毛皮点击量:2692 来源:互联网 2011-12-17 【大中小】【打印】【关闭】一、鲜皮的加工畜皮剥下后,一般不可能及时加工,因为需要有收购和集中过程。

鲜皮的预先处理,是防止皮腐烂变质,保证熟制质量的项关键工作。

首先,剥下的鲜皮要及时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的残肉和脂肪,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粪便、血液等脏物。

刮残肉时用力不要过猛,防止刮伤皮板,另外,由于毛绒在皮板上是向后倾斜生长的,在刮削时要由皮的头部向臀部顺毛根刮,以减轻皮板的伤残。

鲜皮清理后,将其肉向外挂在通风处或弱阳光下干燥,并经常翻动,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时,将其垛起来,上面用木板及和理物压平,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继续晾晒,直到干透。

中特养的饲料保存剂也可使用于皮张保存。

二、干皮的软化及清理将经初加工过的干皮淹浸在常温清水中16~18小时,使毛皮变软恢复鲜皮状态。

然后肜清水初步冲洗脏污,再以3克/升的洗衣粉洗涤液浸泡洗涤10分钟左右,用清水漂净,捞出沥干。

用洗衣粉浸泡时,要一边将毛上的污物洗耳恭听掉,一边取掉皮板上的结缔组织。

脂肪多的皮板可将其在35℃的温水中加洗衣粉洗涤二三次,但动作要快。

晾晒时注意将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三、毛皮的熟制加工毛皮的熟制又称硝制或鞣制,是把生皮转变为熟皮加工。

下面介绍三种熟制方法。

1、硝面熟制法这是一种我国传统的毛皮熟制方法。

这种方法取料方便,产品柔软,毛被色泽较白,皮板的抗张强度较高。

但产品耐水和耐温热性差,有臭味,对生产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采用。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10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25公斤拌和均匀即成。

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经软化处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

浸硝时间依气温而定。

在春秋季,空温在15~20℃时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气温达30℃时,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兔皮的初加工
一、兔宰杀取皮方法
(一)宰前准备?为了保证兔皮和兔肉的品质,对候宰兔必须做好宰前检查,
宰前饲养和宰前断食等工作。

1、宰荫检查?
进入屠宰场的候宰兔必须具有良好的健康体况。兽医检疫人员应首先了解
候宰兔产地的疫病情况,并全部转入隔离舍饲养,作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
验室诊断,经诊断确属健康的,即可转入饲养场进行宰前饲养,病兔或疑
似病兔应转入隔离舍饲养。

2、宰荫饲养
候宰兔经兽医检疫人员检查后可按产地、强弱等情况分群、分栏饲养,饲
料应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尤以大麦、麸皮、玉米、甘薯;南瓜等为最
适宜。在宰前饲养中还必须限制獭兔运动,以保证休息,解除运输途中产
生的疲劳和刺激,提高产品质量。
3、宰前断食?
确定屠宰的兔子,宰前断食8小时,只供给充足的饮水。宰前断食不仅有
利于屠宰操作,保证皮张质量,而且还可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二)处死方法?獭兔处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颈部移位法、棒击法和电麻
法等。

1、颈部移位法。
在农村分散饲养或家庭屠宰加工的情况下,最简单而有效的处死方法是颈
部移位法。术者用左手抓住兔后肢,右手捏住头部,将兔身拉直,突然用
力一拉,使头部向后扭转,兔子因颈椎脱位而致死。

2、棒击法
通常用左手紧握临宰兔的两后肢,使头部下垂,用木棒或铁棒猛击其头部;
使其昏厥后屠宰剥皮。棒击时须迅速;熟练,否则不仅达不到击唇的目的,
且因兔子骚动易发生危险。此法广泛用于小型獭兔屠宰场。

3、电麻法
通常用电压为40~70伏,电流为0.75安的电麻器轻压耳根部,使獭兔
触电致死。这是正规化屠宰场广泛采用的处死方法。采用电麻法常可刺激
心跳活动,缩短放血时间,提高宰杀取皮的劳动效率;

另外,农村常用尖刀割颈放血或杀头致死,容易拈污毛皮和损伤皮张,不
宜采用。

(三)剥皮技术
处死后的兔子应立即剥皮。手工剥皮一般先将左后肢用绳索拴起,倒挂在
柱子上,用利刀切开跗关节周周的皮肤,沿大腿内侧通过肛门平行挑开,
将四周毛皮向外剥开翻转,用退套法剥下毛皮,最后抽出前肢,剪除眼睛
和嘴唇周围酌结缔组织和软骨。在退套剥皮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毛皮,不要
挑破腿肌或撕裂胸腹肌。

剥皮是一项繁重的劳动,现代化獭兔屠宰场多采用机械剥皮,如上海食品
公司冻兔加工厂已试制成功链条式剥皮机,工效比手工作业提高5倍左右。
中小型獭兔屠宰加工厂可采用半机械化剥皮法,即先用手工操作,从后肢膝
关节处平行挑?开剥至
尾根,用双手紧握腹背、部皮张,伸入链条式转
盘槽内,随转盘转动顺势拉下兔皮。

(四)放血方法
獭兔宰杀取皮要破除长期形成的先宰杀放血,后剥皮的传统方法,改为先
处死、剥皮,后放血的新方法,以减少毛皮污染。目前,最常用的放血方
法是颈部放血法,即将剥皮后的兔体侧挂在钩上,或由他人帮助提举后腿,
割断颈部的血管和气管放血。根据操作实践,倒挂刺杀的放血时间以3~
4分钟为宜,不能少于2分钟,以免放血不全,影响兔肉品质。放血充分

的胴体,肉质细嫩,含水量少,容易贮存;放血不全的,肉质发红,含水
量高,贮存困难。

(五)胴体处理
处死、剥皮、放血后的胴体,立即剖腹净腔。先用利刀切开耻骨联合处,
分离出泌尿生殖器官和直肠,然后沿腹中线切开腹腔,除留肾脏外取出全
部内脏器官,在前颈椎处割下兔头,在跗关节处割下后肢,在腕关节处割
下前肢,在第一尾椎骨处割下尾巴。最后用清水洗净胴体上的血迹和污物。?

二、原料皮的初步加工技术
(1)清理。剥下的生皮,常带有油脂、残肉和血污,不仅影响毛皮的整洁和
贮存,而且容易造成油烧、霉烂、脱毛等伤残,?降低使用价值,应及时清
理。脱脂清理工作,家庭通常采用木制刮刀进行。清理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清理刮脂时应展平皮张,以免刮破皮板。
2、刮脂时用力应均衡,不宜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板,切断毛根。
3、刮脂应由臀部向头部顺序进行,如逆毛刮脂,易造成透毛、流针等伤
残。

(2)消毒。在某些情况下,原料皮可能遭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为了防
止传染源的扩散和传播,在原料皮加工前,可用甲醛熏蒸消毒,或用2%
盐酸和15%食盐溶液浸泡2~3天,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3)防腐。鲜皮防腐是毛皮初步加工的关键,防腐的目的在于促使生皮造成
一种不适于细菌作用的环境。目前常用的防腐方法主要有干燥法、盐腌法
和盐干法等3种。

1、干燥法。即通过干燥使鲜皮中的含水量降至12%~16%,以抑制细菌
繁殖,达到防腐的目的。??
干燥防腐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皮板洁净,便于贮藏和运输,主要
缺点是皮板僵硬,容易折裂,难于浸软,且贮藏时易受虫蚀损失。

2、盐腌法。
即利用干燥食盐或盐水处理鲜皮,是防止生皮腐烂最普通、最可靠的方法。
用盐量一般为皮重的30%~50%,将其均匀撒布于皮面然后板面对板面堆
叠1周左右;使盐溶液逐渐渗入皮内,达到防腐的目的。

盐腌法防腐的毛皮,皮板多呈灰色,紧实而富有弹性,湿度均匀,适于长
时间保存,

不易遭受虫蚀。主要缺点是阴雨天容易回潮,用
盐量较多,劳动强度较大。

3、盐干法。
这是盐腌和干燥两种防腐法的结合,即先盐腌后干燥,使原料皮中的水分
含量降至20%以下,鲜皮经盐腌,在干燥过程中盐液逐渐浓缩,细菌活动
受到抑制,达到防腐的目的。
盐干皮的优点是便于贮藏和运输,遇潮湿天气不易迅速回潮和腐烂。主要
缺点是干燥时皮内有盐粒形成,可能降低原料皮的质量。

生皮经脱脂、防腐处理后,虽然能耐贮藏,但若贮存保管不当,仍可能发
生皮板变质、虫蚀等现象,降低原料皮的质量。因此,在贮存时要注意通
风、隔热、防潮、防鼠、防蚁、防虫,应经常翻垛检查,一般每月检查2~
3次。

生皮质地僵硬,易折裂,怕水,有臭味,易腐烂、难保存,不美观,不宜
直接使用,必须进行鞣制。兔皮经过鞣制,皮质柔软,抗潮防霉,坚固耐
用,可以制裘。兔皮的鞣制方法很多,主要有铬鞣、明矾鞣、甲醛鞣硝面
鞣等,其鞣制工艺比较繁琐,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不适合于一般
庭院养兔户加工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