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力量
侵华日军战斗力水平究竟有多强悍

侵华日军战斗力水平究竟有多强悍26669次点击214个回复公平123于2016/4/13 10:00:35 发布在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本文摘自:《百年潮》2016年3期,作者:王晓辉、尹君,原题为:《侵华日军作战水平及能力》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中国军人,上至高级将领、下至基层普通官兵,都承认日本鬼子很难打。
那么,难在哪里?在战场上,日本鬼子常常以寡敌众,击败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这又是为何?1944年以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败局已定。
同年4月,侵华日军却发动了大规模的“1号作战”,打通了中国大陆南北交通线。
经此一战,国民党军三个战区的部队兵败如山倒,约50万人员与40个师的武器装备损失殆尽、沿线的七个中美空军基地和36个机场被摧毁,更有豫、湘、桂等大片土地再次沦陷。
那么,抗战中的最后一次大溃败又从何而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后,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却极力上书天皇,请求“应排除屈辱和平,坚决将战争进行到底”。
那么,冈村宁次誓死顽抗的底气又从何而来?显然,我们还能举出诸多类似的疑问与例子来。
无论你怎样解答,其实都绕不开一个客观事实:侵华日军是一支具有强悍战斗力的军队。
而其强悍背后,是一部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由指挥、编制、装备、训练、士气与情报侦察等一系列精良零件装配而成。
因此,作为战胜者,承认敌人强悍需要勇气,但这还不够,以敌为师与汲其长处为我所用,是胜者恒强的重要手段,也是战胜者尊重胜利的最好方式。
指挥灵活,奇正并用侵华日军在作战指导上强调果敢地实施进攻,在作战指挥上具有灵活多变、奇正并用的特点。
这种特点体现在战术运用上,就是其既推崇大兵团正面进攻,以求一举击败敌人防线,也善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向敌军的侧翼与后方实施大迂回、大包抄,对敌军重兵集团“包饺子”;还长于声东击西,佯攻与主攻相结合,奇正并用,让对手防不胜防。
日本国防体制(一)

日本国防体制(一)日本国防体制(一)2006-07-25 14:43一、军事力量的任务日本《自卫队法》规定,日军是“国家的防卫组织”,其基本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和平、独立与安全,应付直接侵略和间接侵略,并在必要时负责维护公共秩序和抢险救灾。
因此,除了为保卫国家实施防卫出动,以应付外来侵略外,自卫队还可根据有关方面的请求实施治安出动、海上警备行动、抢险救灾,以及对敌机侵犯领空等事件采取必要措施。
1995年11月28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和1997年9月日美联合签署的新《日美防务合作指导方针》对日军的任务又作了扩充规定:日军除担负上述《自卫队法》所确定的任务外,还将担负发生所谓“周边事态”时与美军联合作战及日军对美军支援的任务。
包括: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撤退有事地区的非战斗人员、为美军干预周边事态提供设施、后勤支援等一切便利条件、必要时日美联合行动干预周边事态等。
二、军事力量的编成日本军队主要由统帅机构、机关、陆、海、空三军组成。
(一)统帅机构与机关日军的统帅机构系指对军队拥有指挥监督权的机关及其代表,包括内阁总理大臣、安全保障会议、防卫厅、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参谋部。
其职责和组织将在下节详述。
日军的机关主要指防卫厅下设的负责院校训练、军事科研、采购补给、医疗、招募等支援业务的机构,包括院校、防卫研究所、技术研究本部、采购实施本部、各军种补给机构、医院、地方联络部等。
防卫厅下设的防卫设施厅作为防卫厅的外局,也是日军的机关之一。
这些机关分为共同机关和军种机关两大类。
共同机关为三军业务机关,通常由防卫厅长官指挥监督,在序列上有的直属防卫厅,有的则编在各军种序列。
编在各军种序列中的共同机关的指挥监督,由防卫厅长官通过各军种参谋长实施。
(二)陆军陆军主要担负直接保卫领土和国民安全,排除侵略和应付所谓“周边事态”及维和等任务,此外,还担负新《大纲})规定的抢险救灾等任务。
陆军由陆军参谋部、受防卫厅长官指挥监督(经陆军参谋长)的部队及机关组成。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日本自明治天皇维新以后逐步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强化国家机器,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在其科学技术和军火工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一支比较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1884年日本在旧式军队的基础上首次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一至第六师团。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又组建了6个正规师团,即第七至第十二师团。
1907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再次扩充6个正规师团,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师团。
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了朝鲜组建了两个陆军师团,即第十九第二十师团。
这样,加上守卫日本东京皇宫地区的日军近卫师团及4个驻扎在各地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构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平时的基本框架。
{注:日军师团按建立时间可分五个档次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大力学习西方,对体现民主人权的事物多不屑一顾,对军国主义的货色却是如蝇逐臭。
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
从二战至今天,日本依然对陆军基本战术单位编制称“师团”(全世界各国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编制均以“师”为名称)。
至二战投降时日本共有海陆空各类师团约260多个,兵力约有600万。
日军师团在二战时分为四等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
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二战中中国一个军编制的兵力人数才3万人,中国一个甲等师的兵力不到1.1万人。
二战中中国军队编制与美国、德国编制一样)二等乙类师团;第十二师团、十五师团,第19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师团。
(二等师团人数上不足2.5万人)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以内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
每个师团人数不到2万人,这类师团均在是1944年底新增后备师团,战斗力完全不能与当时中国国军相比(1945年起中国国军大量换上美式装备)。
日本陆上自卫队

自卫队(The Japan Self Defence Forces,JSDF)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国家军事武装力量。
它正式组建于1954年7月1日,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水平。
日本陆上自卫队 - 基本简介陆上自卫队陆上自卫队是日本陆地军事力量之名称。
陆自有陆海空三军中最大的规模,归陆自司令部管辖,于东京东方的市川市。
编制有180,000军职,1992 年满员率86%(约 156,000 人)因为受限于资金。
军职人数不足以守住所有战术要点。
为了弥补,所以军官对士兵比很高以加强专业性的“质”,紧急时再从自愿者和后备军中补充兵员。
然而1992还是裁员46,000人,朝小型高专业化走。
战略思想转为击退小型攻击为主,守住要点直到美国或盟国军力抵达,因此地面兵力的需求势微。
改为海空军较重要陆军偏向反战车能力,地对海火力和机动性改良,以符合岸际防卫作战。
1990会计年度中期发展方案中已经配备许多陆对海反舰导弹。
[1]日本陆上自卫队 - 历史溯源中部方面队总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日本政府开始组建准军事武装警察预备队。
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
1954年7月1日,日本政府成立防卫厅及日本自卫队。
冷战时期,日本自卫队主要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辅助美军行动。
1990年代之后,日本自卫队逐渐开始增加独立军事行动,并开始向海外派兵参与任务。
日本海上自卫队日向号“直升机航母”2005年11月22日日本最大的执政党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在东京举行建党50周年纪念大会,并正式公布了其提出的宪法修改草案。
草案的核心内容是抛弃了现行宪法中日本不得拥有陆海空三军等武装力量的规定,要求将日本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并规定“自卫军”可以为“确保国际和平而展开国际合作活动”。
虽然日本议会几乎肯定会通过这一修正案,但其正式生效还需经过全民公决,需要达到2/3以上赞同票才可获得通过。
2006年3月27日,日本自卫队成立统合幕僚监部,开始执行新的作战体制。
日本军事基本情况教案

国旗: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白色象征正直和纯洁,红色象征真诚和热忱。日本国一词意即“日出之国”,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的儿子,太阳旗来源于此。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
我们学习日本军事有关情况,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近代历史上,日本是侵略我国次数最多、给我国带来灾难最重的国家。还是一个拒不承认侵略历史,至今没有做出深刻反省的国家。第二,日本与我国有着现实的战略利益矛盾,近年来,日本在与我国争夺东亚地区主导权、东海油气田划分、钓鱼岛归属、台湾等问题上的摩擦日益显现。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同学们学习一下日本军事有关情况很有必要。
内阁会议是国防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提交国会审议的有关国防问题的法律草案、预算草案作出决定,制定有关政令,决定有关国防的重大方针和计划。
安全保障会议是国防问题的最高审议机构,由首相、总务、外务、财务、经济产业、国土交通大臣、防卫厅长官、内阁官房长官和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组成,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任主席。当主席认为必要时,可让有关国务大臣、统合幕僚长(总参谋长)及其他有关人员列席会议,陈述意见。安全保障会议的职责是:审议有关国防的重要事项处置重大紧急事态的重要问题。
(2)装甲车辆
日本战后分别生产了60式装甲输送车、日本73式装甲输送车、日本89式步兵战车和96式轮式装甲车。
日本73式装甲输送车
1973年装备部队,共装备229辆。车体为铝合金焊接结构,武器在车体中部右侧的机枪塔上和车体内前部左侧,主要武器为12.7mm机枪,可从车内遥控射击,机枪塔的转动和机枪的俯仰均用手操纵,不易捕捉快速活动目标。载员舱顶部有1个双扇门舱口,尾门为跳板式。车体两侧和双肩尾门共有6个射击孔。发动机为风冷增压柴油机,配用带有变矩器的自动变速箱。发动机必传动装置为整体式,油管和电线均采用快速接对,便于维修时整体拆装,用半小时可将其从车内移出。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和部分液压减振器。车内有三防装置,车体顶部后方两侧各有3个烟幕弹发射器。该车的变型车有:74式105mm自行榴弹炮、75式测风车、76式炮位侦察雷达车。
二战日本兵力资料(1)

二战日本兵力资料1937年,日本总人口7063万,其中役龄男子1693万,可供征兵的人数约占役龄男子的56.2%,约1000万。
综合来看,日本陆军兵力,1937年100万,到1940年150万,而1941年因开辟南方战场,增至51师团220万,有11师团40万投入南方战场;1941年海军兵力35万。
而1942年日本陆海军总兵力迅速扩充到600~700万。
1941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大致分别都为3500架飞机,至1943年陆军航空部队扩充至10000架。
1941年南方作战时兵力配备,估算为:陆军,师团数+旅团数=兵力(万):国内4+11=23;朝鲜2+0=6;东北13+19=58;中国关内23+20=89;南方11+2=35;留守10+0=30。
总计陆军241万。
另海军35万。
由于南方作战不利,中国东北和关内有陆军被抽调补充至南方战场;但是陆军的大部分仍被留于中国,其中中国关内为主,主要为防御对峙。
陆军航空部队在中国关内很少,主要用于支援南方作战和东北防御,可见此时在中国关内无进攻企图。
日军在二战后期,陆军兵力分布大概为中国派遣军3军35师团100万,东北关东军2军24师团70万,朝鲜关东军9师团<20万,太平洋和南方军50师团100万。
从兵力消耗来看,中国派遣军被歼灭50万,伤退100万,前后投入250万;关东军基本无消耗。
日军各战场陆海军合计死亡200万。
日本投降总兵力700万,其中陆军160余师团,大致为中国关内和东北200万(基本为陆军),南方被困100万(陆海军),国内部队400万(多临时组建)。
日本陆军有效战斗部队在南方与太平洋战场和中国关内战场的死亡人数大致相当,中国关内对日作战的贡献可认为1/4。
日本陆军甲种师团2.4万,乙种师团1.8万,丙种师团1.3万。
参考资料:A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附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军队展开了全面进攻。
当代日本军事大国的新动向

3、否定东京审判,颂扬侵略战争 (1)抹杀战争性质
1986年8月,文相藤尼 1988年5月,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说: “东京审判是胜者加以败者的惩罚”
(2)自卫论
1988年4月,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说:“侵 略战争包含着入侵掠夺土地、掠夺财产的意思, 我认为当时日本没有这种意图”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是侵略者, 当时白种人已经使亚洲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 进行了那场战争”
8月10日,日本政府颁布了《警察保安法》; 12月29日,颁布了《警察预备队编制及组 织章程》,并设立了警察预备队总监部。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等国签定了片 面的《旧金山和约》; 1952年4月,日本建立了海上警备队; 7月30日日本国会通过了《保安厅法》;
1954年3月8日,日本与美国签定 《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6月颁布《防卫厅设置法》、《自 卫队法》,规定的任务是:“保卫国家 的和平、独立与安全”。 7月1日,改保安厅为防卫厅,保安 队和警备队分别改为陆上自卫队和海 上自卫队,并建立航空自卫队。
第三,以海空军为重点,加快武器装备更 新换代的步伐。 陆上自卫队
编制定员16.7383万人,实有兵员14.5928 万人。 (编成5个军区、11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1个步 兵旅、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1个炮兵旅、5个工兵 旅、8个防空导弹群。)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装备坦 克1090辆(90型、74型),装甲车710辆,自行火炮640 辆,各型火炮6240门,各型飞机502架。
欢迎浏 览
当代日本军事大国的新动向
一、二战后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日本军队的重建(战 后——1956年) 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 国权发动之战争、以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 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日本“不得 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 家的交战权。”
日军武器装备情况

二、日军编制及武器配备情况
1.陆上自卫队 2.海上自卫队 3.航空自卫队
三、日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过程
• 第一个阶段,日本本身具备在武器装备发 展和研制的雄厚工业基础。
•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日本投降以后
四、装备 3.陆军武器装备
•
•
五、日军装备近况
(一)重金打造新型主战坦克
日本新型坦克,该型坦克重量为44吨,比现有的主战坦 克90式坦克轻6吨,采用了一系列高科技技术,包括使 用了120毫米主炮,并装有能够保证在夜间或恶劣天气 都能准确射击的火控系统;使用短时间能够安装拆卸的 模块化装甲;能在战场上和己方坦克共享情报的数据链 系统。陆上自卫队的新型坦克不光能够对付敌方坦克, 还具有针对例如游击队员或特种部队的攻击等新威胁的 特性。日方透露该坦克开发费用为484亿日元,一辆的 价格为7亿日元,是目前世界最贵的坦克。长9.42米, 宽3.24米,高2.30米,重44吨,配有120毫米口径火炮
(三)新型第四代隐形战斗机 作战能力不容忽视
上图为日本四代隐形战机先进技术验证机全尺寸模型 日本决定放弃从美国购进F-22“猛禽”战机,转而计划斥 资五亿美元研发自己的隐形战机“F-3”。F-3战机将以美 国诺思罗普公司研制的YF-23原型机为蓝本研制,尽管 YF-23战机在美国四代机的竞争中败给YF-22,但YF-23具 有比YF-22更强的隐身能力。
“日向”号造价1000亿日元,将作为“春名”号 护卫舰的后继舰,于2009年3月开始服役。
日本人总说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发展威胁到 了日本,可是要把我们的新式武器拿出来 和他们比比,可以说我军装备真的是惨不 忍睹,想必日本人心里也明白,只是用中 国的再次崛起为自己的“大国梦”找借口 罢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 心不可无” ,日本人,不可不防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军事力量冷战后,迫于国际裁军的压力及国内和平力量的反对,日本军队建设开始实行“一边裁减一边提高效率”的方针,致力建成一支“规模精干、质量充实”的现代化军队。
自卫队通过采取控制普通装备,重点保证海空军新型、大型武器系统等措施,不断提高部队质量与现代化水平,其军事实力已经相当强大。
自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并正式放弃军事侵略以来,它的武装部队被宪法限制在自卫的范围内,从来没有参与过真正的战斗。
尽管有宪法的限制,但日本已经实质上把它的自卫队建成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现在,日本自卫队正在谋求抢占军事实力和军事技术的制高点。
日本一直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其高新技术在许多方面称雄于天下。
据一些军事技术专家分析,如果日本把一些高技术卖给俄罗斯,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平衡就会发生变化。
可以说,日本已掌握了现代战争最核心的高技术。
从战斗机到军舰,美国尖端武器的电子装置中使用所用的陶瓷部件95%都是日本制造的。
只要需要,日本可将一些民用高技术迅速转为军用,成为向军事领域不断提供新技术的源泉,使日本的装备在世界上保持高水平和高性能。
因此,从表面上看,日本武装力量规模并不大,但实际上军事力量仅次于美国,在特定的领域内,还同美国保持同等地位或超越美国。
新一期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表明,日本正在谋求军事实力的不断膨胀,这样下去,将大大超出了“专守防卫”需要的日本军事力量,势必对地区稳定与和平造成威胁。
编制日军的统帅机构包括内阁总理大臣、安全保障会议、防卫厅、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参谋部。
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
而现役部队又由日本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组成。
至2005年现役部队人数为239000人。
“中期防卫力量充实计划”(2005年4月1日到2010年3月31日)防卫预算为24.24万日元(约合2400亿美元)。
陆上自卫队陆上自卫队主要负责地面作战、地面防空、两栖登陆和近空空中支援作战。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陆上自卫队已由过去只能用以自卫的力量,发展成为走在世界前列的陆上战斗力量。
其武器的不断更新和陆上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已使得它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和高素质的军官和士兵。
而且它的一些武器性能已超过美国。
陆上自卫队由三部分组成,即陆军参谋部、防卫厅长官直接指挥的部队和陆上自卫队机关。
陆上自卫队下面编有5个军区以及其他防卫厅长官直辖部队。
军区下面是军区司令部、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师是基本的建制作战兵团,由师司令部、团及其他直属部队编成。
编制定员150000人。
编成5个军区,11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1个步兵旅,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1个炮兵旅,5个工兵旅,8个防空导弹群。
陆上自卫队体制编制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将其基本作战单位师的一部分整编成旅,以形成9个师,6个旅,1个空降兵团,1个直升机团和8个高炮群的体制。
这一目标预计在2010年完成。
第5,11,12,13师将被整编为旅。
装备坦克930辆(将削减至600辆),其中90式主战坦克292辆(其中170辆装备第7装甲师)。
装甲车1000辆(将削减至700辆),主要型号有:96式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89式步兵战车,87式装甲侦察警戒车,82式指挥通信车。
各种火炮6300门,其中84毫米无后坐力炮,106 毫米自行无后坐力炮3771门,81毫米迫击炮,107毫米自行迫击炮1900门,105毫米榴弹炮100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154门,155毫米牵引榴弹炮525门,203毫米自行榴弹炮132门,130毫米多管火箭炮130门,35毫米高射炮130门,反坦克导弹发射架300部,防空导弹发射架194部。
陆上航空兵拥有各型飞机516架。
包括:87架AH-1S攻击直升机,194架OH-6J/D 侦察/攻击直升机。
153架UH-1H/J运输直升机,53架CH-47J/JA重型运输直升机。
OH-1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3架,16架LR-2联络侦察机。
7架UH-60J/A大型多用途运输直升机,3架AS-322L礼宾直升机。
从2005年度到2009年度计划采购7架AH-64D攻击直升机。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国产装备的性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为改变依赖美国发展战车的现状, 日本陆上自卫队安排发展的第三代战车, 包括90式主战坦克和89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以及由90式坦克发展的90式抢救牵引车和91式架桥车,。
这些战车不仅性能先进,而且主要部件基本上由日本自行研制。
90式主战坦克的性能真正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采用德国授权生产的120毫米滑膛炮,配备了自动弹药装填系统,如此设计不单可省一位人员操作,腾出空间,更可提高作战效率。
除对付地面目标以外,“90式”亦可射击直升机。
配合先进的传感装置,可参照战场上气压、风向、发射距离等即时数据进行电脑分析与修正,以求首发命中目标。
尤其是自动装弹机的使用, 使乘员减少到3人。
目前,日本陆军的新设备包括92式浮桥系统、91式短程防空导弹系统、93式短程防空导弹系统等。
92式浮桥是继91式浮桥推出后最新服役的机动渡河装备,具有比91式浮桥更强的功能,可以保障包括主战坦克在内的各式车辆迅速通过较宽的河面。
92式浮桥于1989年开始研制,已于1994年装备陆上自卫队。
它包括2辆桥端桥节搬运车、2辆道路铺设车、12辆桥间桥节搬运车和7辆动力舟艇搬运车,并辅以10具85式无线电、11具激光夜视装置和若干辅助器材,架设整套浮桥所需时间不超过2.5小时。
目前,92式浮桥系统在各国的同级装备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日本陆上自卫队加强后勤保障能力的代表性装备。
91式肩射防空导弹于1992年装备陆上自卫队,是师级的主要短程防空武器,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在第二年也开始装备,作为基地短程防空武器使用。
与美国“毒刺”防空导弹相比,它采用了与之相同的加力器和续航发动机,但换装了更为先进的双模式影像追踪器,的长度稍短、弹径略粗、重量较大,最大有效射程在3000-5000米之间。
93式短程防空导弹系统在设计和结构上与美国的“复仇者”基本相同,于1996年装备于陆上自卫队。
93式系统与“复仇者”的不同点在于它采用了远小于“复仇者”系统的导弹发射塔,该发射塔完全采用遥控操作,而“复仇者”系统的导弹发射塔则能够以手控或遥控两种模式操作。
由于导弹发射塔的体积较大,发射塔中央能容纳一名射手操作导弹发射系统。
海上自卫队作为一个岛国来说,日本海军是达成其军事战略的主要兵力。
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重点建造了一批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和大型运输舰船,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具有较强反潜护航作战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的精强军种。
日本海上自卫队也由三部分组成,即海军参谋部、受防卫厅长官指挥的部队和海上自卫队机关。
海上自卫队下辖联合舰队、5个地方队、教导航空集团、练习舰队及其他防卫厅长官直辖部队。
联合舰队包括联合舰队司令部、护卫舰队、航空集团、潜艇舰队、扫雷队群等。
地方队担负近海防御任务,由地方队司令部、护卫队、扫雷队、鱼雷艇队、基地队、航空队、教导队、通信队、警备队及其他直属部队编成。
教导航空集团由教导航空集团司令部,教导航空群及其他直属部队编成。
练习舰队由练习舰队司令部、练习队及其他直属部队编成。
海上自卫队分为5个警备区。
编制定员45752人,实有兵员43842人。
联合舰队有驱逐舰33艘。
地方队有驱逐舰11艘。
练习舰队有驱逐舰3艘。
装备各型作战舰艇170艘,总吨位40万吨。
居世界第6位;而主要水面作战舰艇吨位就超过20万吨,居世界第4位。
其中驱逐舰44艘(其中1990年开始服役的7600吨“金钢”级“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4艘。
2003年开始服役的“高波”级“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4艘,1996年开始服役的4400吨“村雨”级反潜导弹驱逐舰9艘,1988年开始服役的3600吨“朝雾”级反潜导弹驱逐舰8艘,1982年开始服役的2950吨“初雪”级反潜导弹驱逐舰12艘),护卫舰6艘。
水雷战舰27艘,扫雷舰3艘,两栖舰艇10艘(包括8900吨大型登陆舰1艘,中型登陆舰5艘,小型运输舰2艘,运输艇2艘)。
补给舰5艘,13000吨“大偶“级大型两栖登陆舰3艘,常规动力潜艇16艘(“亲潮”级9艘,“春潮”级6艘,“汐潮”级1艘),另有2艘“涡潮”级作训练用。
各式飞机350架,其中P-3C岸基反潜巡逻机80架(正在进行现代化改装,将削减为72架),正在采购50架SH-60J舰载反潜直升机,60架HSS-2B舰载直升机。
1架EH-101扫雷/运输直升机,12架MH-53E扫雷直升机,4架YS-11运输机,9架OH-6D教练机,12架S-61A救护机,1架B-47G教练机,12架S-61A多用途机,2架EP-3电子侦察机,10架US-1A救护机,11架UH-60J 救护机,1架UP-3C机,5架U-36A训练支援机。
从2001财政年度开始独立开发P-3C岸基反潜巡逻机的后继机种,到2010年自行生产100架新型反潜巡逻机并部署于实战。
海军主力2支“九.十”舰队和2支“八.八”舰队,最终都将实现“十.九”舰队(即每个护卫队群将由10艘驱逐舰和9架舰载直升机组成)。
日海上自卫队经过论证认为,“八•八舰队”只是能够完成任务的编队,而“十•九舰队”则是海上反潜护航作战的最佳编队。
在装备新型“高波”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的“十•九舰队”中,一艘“榛名”级或“白根”级驱逐舰,载3架H S S-2 B反潜直升机,担任舰队指挥舰并负责反潜;一艘新型“高波”级驱逐舰和两艘“旗风”或“太刀风”级驱逐舰,主要担负编队的防空任务;5艘“朝雾”级或“初雪”级多用途驱逐舰,各载一架H S S-2 B反潜直升机,用于反潜、反舰作战。
此外,还配备一艘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船,担负舰队的远洋补给保障,其作战能力将更强。
日本未来“十•九舰队”的扫雷能力居世界首位,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舰艇总吨位超过了德国和意大利,其总体作战能力超过英国海军的轻型航母编队,常规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
具体分析来看,其强大的作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对空防御能力上,每个舰队中有7艘舰装有“海麻雀”近程舰空导弹系统,与各舰上的1~2座中口径舰炮和两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一起,组成舰队的点防御系统。
舰队的区域防空任务则由“旗风”、“太刀风”或“金刚”级(或“高波”级)防空驱逐舰担负。
“金刚”级的“宙斯盾”(或“高波”级)防空系统非常先进,具有全方位侦察警戒能力,可自动识别200个不同目标,并可同时攻击12个不同方位的目标。
“榛名”级、“白根”级战舰上的两部三坐标雷达和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电子探测系统及H S S-2 B直升机可实施远程警戒,对舰队的防空作战起到预警和指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