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iday的功能信息观与语篇分析

合集下载

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

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

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述。

韩礼德,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理论对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功能文体学作为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语言的使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然后评述其在语言学界的地位和影响,最后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通过对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的系统梳理和评价,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二、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理论,作为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其核心概念主要围绕“功能”和“文体”两大要素展开。

在他的理论中,“功能”指的是语言在社会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而“文体”则是指语言的具体使用方式和风格。

韩礼德强调,语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语言的“功能”。

在韩礼德的理论中,语言的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信息功能、人际功能、情感功能等。

这些功能在不同的语境和文体中会得到不同的体现。

例如,在信息功能中,语言主要用于传递信息、描述事实,常见于新闻报道、科技论文等文体;在人际功能中,语言则用于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常见于日常对话、信函等文体;在情感功能中,语言用于表达情感、传递情绪,常见于诗歌、散文等文体。

韩礼德还提出了“语域”和“语式”的概念,以进一步阐述功能文体学理论。

语域是指语言使用的社会语境,包括语言活动发生的环境、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活动的目的等;语式则是指语言的使用方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不同形式。

通过这两个概念,韩礼德进一步细化了语言功能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表现。

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理论以“功能”和“文体”为核心概念,通过深入分析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和具体使用方式,揭示了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领域的紧密联系。

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语言学家谈论的是抽象意义上的语言功能(FUNCTIONS),换句话说,不是用语言来聊天、思考、买卖、读写、问好,等等。

他们对这些实用的功能加以总结,试图对语言的基本功能做出如下粗略的分类:雅各布森(Jakobson)认为,像任何符号系统一样,语言首先用于交流。

虽然许多人认为交流的目的是有所指的,但雅各布森(以及布拉格学派的结构主义者)认为,有所指并非唯一的甚至并非基本的交流目的。

在其名篇《语言学与诗学》(Linguistics and Poetics)中,雅各布森阐明了任何言语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即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语码、接触。

以这六个关键要素为基础,雅各布森建立了著名的语言功能框架,即有所指(传达消息和信息)、有诗意(沉迷于语言本身)、有情感(表达态度、感情和情绪)、有意图(通过命令和恳求来说服和影响他人)、有寒暄(与他人建立关系)及元语言功能(解释意图、单词和意义)。

它们与语境、信息、说话者、受话者、接触和语码这些交流要素一一对应。

雅各布森的有关语言功能的观点仍有巨大影响(1960),请看如下图表。

哈利戴(Halliday)提出的语言纯理功能理论认为,语言有概念(IDEATIONAL)、人际(INTERPERSONAL)和语篇(TEXTUAL)功能。

概念功能构造了经验模型和逻辑关系,人际功能建立了社会关系,语篇功能造就了语境的重要性。

(哈利戴,1994)在其早期作品中,哈利戴通过观察儿童语言发育提出了七类语言功能,即工具性、规则性、写实性、互动性、个体性、启发性及独创性。

还有其他的分类采用了不同的范畴、使用了不同的术语,但所有分类在语言的基本功能上大体相同。

为方便说明,下面做出了总结。

不过这些分类依然稍有重叠。

1.5.1信息功能大多数人都认为,信息功能显然是语言的主要作用。

语言是思考的工具,人们常常感到需要表达出他们的思想,比如研究数学问题时。

用语言来记录事实是社会得以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美国独立宣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

《美国独立宣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

《美国独立宣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魏景春【摘要】本文运用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分别从情景语境、主位和述位、及物性、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等四个方面对《美国独立宣言》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对政治语篇的解读离不开其所处的情景语境,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政治语篇的意义生成机制更能反映“语篇作为语义单位”的思想。

%Fromthe perspective of Hallidaya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in terms of context of situation , theme, rheme, transitivity, cohesion and coherenc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an interpre-t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s will be achieved within its context of situation and the text as a semantic unit will be better explicated if the meaning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political discourses is examin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期刊名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3)002【总页数】5页(P84-88)【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景语境;政治语篇【作者】魏景春【作者单位】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 3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美国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以下简称《宣言》)是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最初声明美国独立的文件,1776年7月4日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是起草五人委员会的集体成果。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1.关于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

进行语篇分析有多种方法。

美国著名语篇分析学者斯夫术(D.Schiffrin) 在《语篇分析途径》(Approaches to Discourses 1994)—书中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互动社会语言学(in teractio nal sociolinguistics) 、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语用学(pragmatic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

韩礼德的理论框架成了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语言的工具,我国有很多语篇分析学者都是韩礼德的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如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等。

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在翻译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因为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地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有:《语篇与译者》(Hatim & Mason, 19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Bell,1991)、《换言之:翻译教程》(Baker,1992)、《译者即交际者》(Hatim&Mason,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Hatim , 1997)以及《再论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式》(House,1997)。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都是以文章阅读为主要教学途径,所以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我国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是息息相关的。

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仍是基于语法翻译教学法,即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以能用适当的母语翻译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志。

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词汇的翻译和句型的分析,不仅没有对阅读文章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同时阅读速度也大大降低。

笔者将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引入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文章的主体框架,进而领会其深层涵义。

一、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是一种建立在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语篇分析模式。

语篇分析模式就是指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教学模式。

它以篇章为基本教学单位,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讲解课文、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相关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全面分析、理解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语篇分析的范围很广。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语篇分析的范围:(1)文化语境;(2)情景语境;(3)语言。

因此,对一个语篇进行分析时,可以按照这三个方面逐一分析。

本文着重于对“语言”的分析。

根据halliday的观点,所有文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概念功能指用语言来谈论我们对世界的经历、看法和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的功能,对它的分析有及物分析、过程类型分析和语态分析;用来与别人交往,表达讲话人的态度,影响别人的行为的语言功能,叫做人际功能,对它的分析有语气分析、情态分析、基调分析;用来组织语句,把单个的情形、意态连接起来的语言功能,叫语篇功能,对它的分析有主位结构分析、信息结构分析和衔接系统分析等。

二、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本文以《牛津英语》(上海版)高二第一学期unit1的reading 部分《my favorite sport—skiing》(下文简称“skiing”)为例,用功能语法模式进行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 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为首的伦敦学派。

20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Saussure) 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B $@ B !) 作者简介: 金华 ? !)C! B A , 女, 四川成都人, 四川外语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 文体学研究。
・!"#・
第 !W 卷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期
“他有权自由决定一个信息单 由选择如何组织信息, 位从什么地方开始, 又在什么地方结束,并有权处理 $% & 其内部结构” 。 例如:一个讲话者要告诉对方“ ’ ()*+ +, -./0(.1 2+.+/,* +, 3))+ 4,5* 0.2+ */65+7 这 句话, 讲话者可以将其处理成一个信息单位: $ ! & ! ! " #$%& &’ ()*+#), -&)&*’% &’ .$$& /’0% +)-& %*10& ! ! 此时声调群的长短正好与小句一致, 但上句话 可以被划成为多个信息单位, 因此声调群也可以比 小句短: ! ! " ! ! #$%& &’ ()*+#), -&)&*’% &’ .$$& /’0% +)-& %*10& ! ! ! ! " #$%& &’ ()*+#), -&)&*’% ! ! &’ .$$& /’0% +)-& %*10& ! ! ! ! " #$%& &’ ()*+#), -&)&*’% ! ! &’ .$$& /’0% ! ! +)-& %*10& ! ! 可见, 在一个小句里讲话者划分的多个信息单 位可以由多个声调群来体现, 并且讲话者似乎对信 $8& 息单位长短的划分也带有一定的任意性。 "9 % 信息中心的标记性 本文前面提到了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有无标记 和有标记信息中心之分。前者是指主重音, 即调核 落在声调群中的最后一个实义词上,这个实义词一 般包含新信息的中心词, 这被称作尾重音原则 : )*; < ()/65+ = ; 后者是指调核不是落在声调群的最 后一个实义词上。我们先来看看无标记信息中心的 情况,例如, 一个 8 岁的儿童是这样背诵一首他熟 $#& 知的童谣的: $ " & )2 ! ! 3 *% ) ! 4)( 5 )#), ! 6789 ! ! :2 ! ! 3 &0$($ ! +*;$<) ! :)< ! %)=10&, ! >7"?@ ! ! A2 ! ! 3 )%< ) ! 0)%<-’.$ ! B?"8CD ! ! <2 ! ! 3 )%< ) ! +’;$+, ! B?"8A$-- ! ! )9 > > ?25) (.2 . > -).001 > @’ABCD > E./-1 > > 根据 F-,(*G HI0) 的解释, 这个儿童将这首童 谣划分成若干个信息单位, 并通过不同的声调群来 体现。 在 . < ; 中, 调核落在最后一个实义词上, 这 个实义词标志着新信息的焦点。 在 ) 句中, 调核并未 落在最后的实义词 J./-1 上, 原因是 J./-1 一词在 K 句 中已出现过, 因此被讲话人视作已知信息, 而该词前 面的实义 (/LM); 被视作了 ) 句的调核, 即新信息。 此外, 新信息也不总一定出现在已知信息之后, 小句中的任何位置而并不总是句尾都可以负载主重 “已知信息 N 新信息” 音, 也就是说, 并不是信息结构 的唯一模式。 比如纳入语篇后, 整个语篇的开头都是
第 !) 卷 +,-( !)
第*期 .,( *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123- ,4 56,278927 :,-;’<&629& 5,--<7<
"$$# 年 !$ 月 %&’( "$$#
=3--9>3; 的功能信息观与语篇分析



? 四川外语学院, 重庆 #$$$@! A
要 D 在语篇框架下, 从语音、 句法层面介绍以 =3--9>3; 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G 的功能信息观与语篇分析 分裂句: <) 5 # 7 (, "# 3+0’ ,5%, )%7’# ,5’ 2+13- 6+ 1+4*-8
>/+1+ @+2 ?/+1+ A&B+’
($%&’( %) *+$,-(.-+) ((/+ 起点 , 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 5 !6 7 ” 。 +0+1+’( 2&(/ 2/&3/ (/+ 30,.4+ &4 3%’3+-’+*) 因此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 是所谈论的对象的基础, 句子就是围绕主位这个成分组织起来的。 述位则是 对主位的叙述, 描写和说明, 它是话语的核心内容。 由此可见, 主位结构既是形式的, 也是功能的 。 其形 式化表现在主位是句子的第一个成分, 述位就是句 子里主位以外的成分。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句子成分 的位置来断定主位成分。 其功能性表现在主位是句 子所表达的信息的出发点, 而述位是主位的发展, 是 5 !! 7 有关主位的具体内容。 "8 98 " 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 布拉格学派切分主位结构的目的在于深入研究 主位和述位各传递哪些信息。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主 位传递已知信息, 述位传递新信息。 就主、 述位的信 息分布而言, :.&-; +( ,0 认为除了句末的强调成分 外, 从信息传递的顺序上看, 主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 部分, 并认为主位为起点, 而述位为终点, 因此居于 句首的主位往往比句中其他任何部分都会给出更多 的信息 5 !" 7 。 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是既相关联又相互区别 的, 其关联性表现在二者同属语言的语篇功能部分, 而且都与信息传递紧密相关。 在语篇中采用不同的 主位结构, 句子信息的侧重点也会不一样。 黄国文提 “对主位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篇的格 出: 局和组织模式, 明白发话者是怎样通过语篇的组织 5 !< 7 来传递信息的 。 不过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胡壮麟 曾从双方与小句的关系, 体现形式, 出现次序, 能否 省略, 衡量标准和与言语活动中上下文的关系这几 ” 方面来阐述了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之间的区别。 主 “述位—未知信息” 位—已知信息与 的结构是最常见 的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的对应关系。 但在标记主位 的情况下, 主位传递的就不一定是已知信息而是新 信息, 也就是说信息的焦点落在主位上, 以起到突出 焦点信息的作用,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 !)把一部分述位提前表示强调: 5=7 !"# $%&’ ( %) *+, $+*- +$.
篇信息结构的描述。 认为通过对语篇中新旧信息分布状况的把握, 可以全面了解语篇 信息的传递, 进而有助于语篇分析。 关键词 D 信息结构 语篇 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E !$$) B @#)# ? "$$# A $* B $!"# B $# 信 息 结 构 ? 924,1F3’9,2 G’10&’01< A 是 =3--9>3; 的 三大纯理功能 ? F<’3402&’9,2G A 之语篇功能内部的一 个次系统。 在语篇分析中, 语言的线性化这一特点决 定了发话者在传递信息时必须考虑语言结构的排 列。 从语篇分析来看,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都与句子内 部各个信息成分的排列顺序有关, 可以说, 功能语言 学对句子和连贯话语的研究都是以对话语中信息分 布情况的研究为基础的。 系统功能语法是语篇语法, 因此本文拟在语篇框架下, 从语音、 句法层面介绍以 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英语语篇信 =3--9>3; 息结构的描述。 为此, 我们认为通过对语篇中新旧信 息分布状况的把握, 可以全面了解语篇信息的传递, 进而有助于语篇分析。 中的位置是: 已知信息在前, 新信息在后, 因为从已 知到未知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在每一个信息单位 中都必须有一个新信息, 没有新信息的信息单位是 不完整的, 也往往是不能成立的; 而已知信息则是可 “ 已知信息 O 新信息 ” 是最常见 以取舍的 ? ,Q’9,23- A 。 “非标记性 的信息单位结构, =3--9>3; 称 之 为 ? 02F31R<> A 结构” 。
新信息,这是因为在语篇的开头我们不知道作者将 要讲什么 O 抑或讲话者为了强调对比某个成分或 者为了传递重要的信息, 也可以把新信息作为讲话 的起点。 信息焦点也随着成为标记性的。 例如: “ $ % & !"" @’= -), E)<).F *-% G & &0)& :$)=&*4=+H” ! ! "4 ,’= -=11$-& *& G - :$)=&*4=+F &0$, -$$ *& ):$)=&*4=+ ! ! 3 "4 ! ,’= -=1 ! #"!$ *& G - ! :$)=&*4=+ ! ! &0$, ! *& )- ! :$)=&*4=+ ! > $ P & “2I66)2+” 此处, 黑体部分的 和 “2))” 是新信息, 并不是前文未提及, 而是起到一种对比的功能。 "9 8 已知信息与新信息及其划分标准 从信息的观点看, 整个语篇不是已知信息就是 新信息。那么, 什么是已知信息? 什么又是新信息 呢? 布拉格学派建立了 AD 的信息结构理论并使用 “新信息” “旧信息” : ,0; /*J,-3.+/,* = 的术语。 Q.0R 和 “ 旧信息 ” “ 已知信息 ” : S/T)* /*R 宜改为 0/;.1 认为 “ ” 因为 旧 意味着该信息在语篇某处已经 J,-3.+/,* = , 出现过, 事实上该信息可用蕴含的形式出现, 也可以 存在于情景语境或文化语境中, 与说话人和受话人 “旧 ” 的共知有关, 不一定是 的, 而新信息则完全靠说 话人提供。 新信息要表达的是: 注意, 这是新闻 $ U & 。 除 不少中外语言学家对新旧信息的划分 Q.00/;.1 外,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 A5.J) 的定义是: “已知信息或 ( 旧信息 ) ( 假定 ) 就是发话人认定 在他发话时存在于受话人意识中的信息。 所谓新信 (假定) 他在发话时正在输送到受 息就是发话人认定 $V& ” 话人意识中去的信息。 当信息单位是通过声调群来体现时, 我们可以 借助突出的声调判断信息中心的位置。 除了信息中 心外, 那些成分还属于新信息呢? 单就个别的小句而 言很难断定, 还必须要有上下文和语境。 由于语境因 素, 新信息的范围可以大至一个小句, 小到一个词, $W& 甚至一个音节 。 "9 # 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 "9 #9 ! 主位结构 在语篇分析中, 主位结构是也重要的概念之一。 所谓主位结构即主位 : X5)3) = 与述位 : Y5)3) = 的结 合。较早提出主位和述位概念的是布拉格学派 (Z-.6I) [L5,,0) 的创始人之一 \.+5)2/I2。 \.+5)2/I2 从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句子中不同成分在语言交 际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他发现位于句首的成分充当 论述的起点, 他把这类起点称为主位, 把其他部分称 为述位。 Q.00/;.1 从功能而不是从成分分布的角度 “主位是信息 (3)22.6)) 对主位进行界定。他认为 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