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为何水浒中的男人大多没文化 女人都悲剧
浅析电视剧《水浒传》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浅析电视剧《水浒传》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作者:毋薛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0期摘要《水浒传》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性格的塑造、结局的安排始终带着鄙视的态度。
《水浒传》中有三类女性,第一类是故事过渡的媒介,无足轻重的人物,第二类是受到伤害的女人,第三类是被扭曲的女人。
这种极端化的女性角色定位,既是作者男权意识的自然反映,又是男权社会男性话语权的必然呈现,是为表现父权制男性英雄世界服务的。
关键词《水浒传》女性悲剧命运央视热播电视剧《水浒传》在观众中曾引起极大反响,尤其对于剧中女性的命运大家各有说法。
那么,原著中的女性形象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施耐庵笔下的几位女性为什么会有各自悲惨的结局?《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屈指可数,有人曾经作过统计,《水浒传》中提到的人物有787人,其中,男性711人,女性76人。
男性占90%:以梁山排座次的108人来看,男性105人,女性只有3人。
男性占97%。
作为小说中的人物,《水浒传=》中男女命运大不相同。
男性主人公成为作品的主角,占据相当大的篇幅,有的甚至是数十回的主角,女性的篇幅却相当少。
作品强烈地传达出男性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倾向,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对女性的轻视和忽视。
众所周知,《水浒传》是一部历代累积型作品。
难免出现情节相似、人物性格矛盾、话语表达重复的现象。
但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性格的塑造、结局的安排却始终带着鄙视的态度。
在作者的有意安排下,《水浒传》中的女性经历尤其坎坷,结局不胜悲惨。
《水浒传》中有三类女性,第一类是故事过渡的媒介,无足轻重的人物,如玉兰、宋玉莲、迎儿、梅香、玉娇枝等。
有些甚至没有姓名,如刘太公的女儿、狄太公的女儿、花荣的妹妹、李小二的浑家、何涛的老婆、秦明的妻子、林冲的娘子、李逵的老母等。
她们依附父亲、兄长、丈夫、儿子而生存,依附男人而存在。
没有男人,也就没有了她们。
在作品中,这类女性占女性人物形象的绝大部分。
第二类是受到伤害的女人。
在《水浒传》中,这些受到伤害的女人不仅得不到同情,而且是作为反面形象塑造的,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贾氏等,她们都是梁山好汉的亲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与人私通,最终被好汉杀死。
历史趣谈水浒传四大美女的结局悲惨是因为放荡不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水浒传四大美女的结局悲惨是因为放荡不羁?
导语:《水浒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过去到现在曾被翻拍过好几个版本。
最新版《水浒传》中更是群星云集。
故事的本是虽然是男人戏居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过去到现在曾被翻拍过好几个版本。
最新版《水浒传》中更是群星云集。
故事的本是虽然是男人戏居多,但是也不乏娇艳抚媚的美女影星,而她们扮演的角色甚至是《水浒传》中的负面人物已婚妇女与当地富商、小白脸通奸,今天要说的四大美女里也不乏这样的人物。
新版水浒中四大美女,不雷同原著描述,仅从演员来讲应该是扈三娘、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不过这四大美女的下场都非常凄惨。
一丈青扈三娘
扮演者刘筱筱,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被梁山攻破后成为宋江义妹,嫁给又丑又矮的王瑛,宋江真会成人之美啊!在攻打方腊时为救王瑛被郑魔君用镀金铜砖一砖砸死,就此殒命。
刘筱筱,无论是侧面、五官、还是那嫩滑白皙的大腿和丰满的身材,都称得上是美女。
阎婆惜
郓城县有名的妓女,看上宋江多番温柔攻击宋江拿下,可惜宋江不懂风情,阎婆惜出轨,并且将宋江欲上梁山的事情暴露,死于宋江刀下。
宋江怒杀阎婆惜
熊乃瑾,身材相貌都是顶尖的,扮演阎婆惜非常合适,称得上水浒四大美女。
潘金莲
生活常识分享。
水浒传历史的阴暗面与真相

水浒传历史的阴暗面与真相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水浒传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反映民间英雄与社会阴暗面的传世之作。
然而,虽然水浒传为我们揭示了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但其所展示的阴暗面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历史的阴暗面与真相,旨在给读者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首先,水浒传中所描绘的历史事件往往充满血腥暴力。
人们可以从小说中了解到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残酷现实。
在水浒传中,梁山泊的英雄们原本是为了正义而聚集在一起的,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逐渐变得残暴和腐化,滥杀无辜。
这些场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无论是江湖上的战斗,还是官府与义贼之间的斗争,无一例外都在血腥与暴力中解决。
其次,水浒传中的政治贪腐现象也不可忽视。
小说中的官员们往往贪婪、无能且腐败。
他们利用职权为己谋私利,剥削百姓。
例如,官府勾结土财主,对百姓实行苛捐杂税,致使民不聊生。
与此同时,一些官员还与黑帮势力相勾结,形成以权谋私的丑恶现象,使得善良的人们寸步难行。
这种政治贪腐的描写,让读者对当时的政治体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水浒传亦揭示了封建社会不公平的社会阶级现象。
小说中的贫富差距巨大,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榨可谓是毫不遮掩。
贵族和地主阶级享受着丰衣足食,而农民则在贫困的边缘挣扎。
而在梁山泊的英雄群体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才离家出走,他们通过义胆忠肝,最终抗争到自己的尊严。
这一切无不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阶级固化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然而,尽管水浒传展现了历史的阴暗面,但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启示。
在梁山泊的英雄中,有许多人虽然曾经犯下过错误,但后来都能真正改过自新,成为为民除害的英雄。
他们的出现告诉世人,人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还人以善意,而不是一味地去嘲笑与指责。
此外,通过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水浒传也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呼吁人们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综上所述,水浒传历史的阴暗面与真相确实存在,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血腥暴力、政治贪腐、社会阶级不公平等问题。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其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曲折,深受读者喜爱。
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悲剧命运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李逵的命运为何如此悲剧?其成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之一是他的性格。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一个勇猛无比的豪杰,但同时也是一个性格粗糙、行事鲁莽的人。
他喜欢酒色之事,性情冲动,缺乏沉稳和冷静。
在和潘金莲私通的事情上,李逵没有考虑后果,只顾一时的快乐,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李逵喜欢与人争斗,不愿屈服于他人,这也使得他在江湖之中结下了不少仇敌,最终难逃悲剧的结局。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李逵命运悲剧的一大原因。
在《水浒传》中,宋朝的社会环境是非常黑暗的,官员贪污腐败,民不聊生。
对于像李逵这样的穷苦人来说,生活是艰难的,社会的不公平也使得他们内心充满了愤懑和不满。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李逵很难有机会获得一个正常的生活,最终只能选择了江湖这条不归路,这也加速了他悲剧命运的到来。
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还在于他的家庭和人际关系。
在《水浒传》中,李逵的妻子武大郎是一个有着嫉妒心理的女人,她对李逵始终有所不满。
在李逵私通潘金莲的事情暴露后,她更是悲愤欲绝,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而李逵与潘金莲的私情也使得他在江湖之中结下了不少的仇敌,这些因素都加速了他的悲剧结局。
李逵与宋江、晁盖等好友的关系也颇为微妙,他们之间的矛盾和磨擦也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文化传统也是李逵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婚姻忠诚、道德廉洁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而李逵私通潘金莲的行为违背了这些价值观念,也使得他备受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这种传统文化观念的压力,也无形中加速了李逵悲剧命运的到来。
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有很多,包括他的性格、社会环境、家庭和人际关系、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李逵的悲剧结局。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漫评水浒(六十二)梁山好汉为什么不好色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漫评水浒(六十二)梁山好汉为什么不好色许多人一说到梁山好汉,大多是光棍,就感觉非常奇怪。
于是他们就想当然的认为,施耐庵太缺乏生活经验了。
因为那么多男人在一块,竟然大都不想女人,这可能吗?说这种话的人,恐怕都认为,梁山就是一个乌托邦;总而言之,梁山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现实生活中有的东西,那里都应该有。
问题是,梁山只是一个强盗窝罢了。
问题是,梁山好汉只是一群把头撇在裤腰带上,讨生活的利益群体罢了。
这种群体,如果不采取禁欲的管理方式,随时都会瓦解的。
一个战斗队伍,为什么要对男女关系,限制的这样严格、苛刻呢?原因很简单,如果这种事开了口子。
你也讨老婆,我也讨老婆。
最后,这个利益集团的非战斗人口,就会急剧上升。
最简单而言,在缺乏有效避孕措施年代里,一对夫妇会生几个孩子?一个战斗队伍里,人们都带着一个老婆,几个年纪不等的孩子。
以后还怎么打仗?更主的是,这样多的非战斗成员,都要吃饭。
从哪弄那么多粮?你以为,真的没有人管了?换而言之,你以后抢劫的范围,就得不断扩大。
你抢劫的范围越大,恨你的人,就越多。
恨你的人越多,你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强盗群体可以让官府承认,也可以公开存在。
那是因为,白道、黑道,本身就是无间道。
如果黑道非要占白道的路,而且越占越厉害。
白道自然只有收拾他们了。
通常意义上,黑道永远也没有白道厉害。
就拿梁山好汉时代,白道代表的人口、军队、物资有多少?黑道代表的人口、物资、军队能有多少?如果黑道真的把白道逼急了,恐怕随时都会被剿灭的。
所以,晁天王一上梁山,就借阮小二的口,让何观察给捎回话了。
总而言之,我给你面子,我绝不会到你州府借粮的。
换而言之,我绝不会弄得你下不了台,我只会在乡村借点粮,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了。
当然了,你也必须得给我面子,如果你非要围剿我,我也绝不会手软的。
强盗可以占据的地盘,可以掠夺的资源,与官府围剿他们的成本,是成正比的。
官府围剿你的成本越高,你可以占据地盘、掠夺的资源就越多;官府围剿你的成本越低,你可以占据的地盘、掠夺的资源就越少。
水浒传江湖的黑暗与传统的束缚

水浒传江湖的黑暗与传统的束缚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立意深远、情节扣人心弦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为一部描述江湖英雄故事的小说,水浒传深刻地揭示了江湖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传统文化对人们行为的束缚。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江湖的黑暗与传统的束缚进行探讨。
首先,江湖的黑暗在水浒传中得以充分呈现。
江湖是一个无法无天、利益冲突丛生的地方,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不断地争斗。
尽管水浒传中有好汉的形象,但是其中也有诸如林冲、武松等人的负面形象,他们为了私利而背信弃义,甚至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例如,林冲因为私自拿走公款而被贬谪到梁山泊,而梁山泊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已经被流放和被社会所淘汰的江湖。
这种黑暗的氛围在江湖中无处不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水浒传在描写江湖时没有对其进行美化,而是真实地展现了江湖中的种种丑恶。
其次,水浒传中还探讨了传统文化对江湖人物行为的束缚。
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严格社会等级和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人们的行为被传统道德所约束。
在水浒传中,这种约束体现得淋漓尽致。
诸如宋江、卢俊义等人虽然都是有正义感的好汉,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受到了传统道德的限制。
例如,宋江从梁山泊起义后,被迫效忠于统治者,为其抓捕江湖好汉,这种忍辱负重的行为正是传统文化对他们的束缚。
另外,水浒传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绝大部分女性角色在传统的观念下,承担着妻子、母亲的角色,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
这种传统的束缚使得女性在江湖中无法完全展现自己的价值,被迫顺从于男权社会。
然而,水浒传中也描绘了一些人物通过对传统的反叛,摆脱束缚和追求自由的过程。
例如,晁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晁盖是一个勇武善战的好汉,在江湖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他不受传统约束,不拘一格地行事,成为了梁山泊的领袖之一。
在水浒传中,晁盖通过反抗传统的束缚,在江湖中寻求个人的自由。
总结起来,水浒传是一部以江湖为背景的小说,它深刻地揭示了江湖的黑暗与传统文化对人们行为的束缚。
男权文化的牺牲品——浅论《水浒传》中女性之死

男权文化的牺牲品——浅论《水浒传》中女性之死
陈娓娓
【期刊名称】《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11)001
【摘要】作为一部“男性文学”,《水浒传》基本上写男人的打家劫舍,南征北战,女人只是其中的点缀,而且女人们无论当死与否,最终结局几乎全部是“不得好死”,她们的死只是众好汉上梁山的一个由头.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陈娓娓
【作者单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宁海学院,浙江宁海315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2
【相关文献】
1.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J], 王建珍;闫兰娜;王海静
2.《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男权文化的解读 [J], 韩丽
3.男权文化下的女性命运——读《王氏之死》有感 [J], 朱丽丽
4.男权文化下的女性命运——读《王氏之死》有感 [J], 朱丽丽
5.从《水浒传》分析男权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 [J], 赵爱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文化学角度谈《水浒传》中的女性观

从文化学角度谈《水浒传》中的女性观作者:张妍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1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中妇女形象的类化和解读,透析作者的女性观和当时时代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把《水浒传》众多女性形象简要的分为两大类别,从对这两类女性形象做具体分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
关键词:类化;女性观;消极性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14-01《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内容主要表现了男儿疾恶如仇的侠义精神,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我们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类化和解读,去了解作家的女性观并透视那个时代的女性观念来进一步熟悉那个时代的文化观念。
全书共写了70多个女子。
综观这些女子形象。
大体可分俩大类:一是有美而淫荡、被视为祸水的女性。
二是作者歌颂赞美的几位巾帼英雄:通过对《水浒传》女性形象的类化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女性观消极面。
究其原因有是由于儒家文化对《水浒传》的女性观的影响。
我国古代道德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水浒传》的女性观和儒家思想息息相关。
而儒家文化对女性既轻视又要求严格。
孔子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把女子和小人并列,儒家对女性的轻视可见一斑,而这偏偏又对人们的认识影响深远。
女子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其命运是不能自主的,必须依附于男子,必须自甘卑弱,恪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服从男权社会的支配。
《水浒传》宣传了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其妇女观必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类作者批判的女性形象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城市妇女,在书中她们被描写成放荡不洁的淫妇,她们的被杀是维护道德的必然结果。
但是仔细分析三位女性的“淫荡”,可以看这出与她们婚姻的不幸紧密相联。
潘金莲的婚姻是不幸的,她是一个出身贫寒、容貌美丽的女子,做人使女,潘金莲因不肯屈服主人的纠缠被报复地送给了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何水浒中的男人大多没文化女人都悲剧
导语:梁山好汉的业务分工比较细致科学,基本达到了人尽其才,上山前学的什么专业,上山后基本上就被安排在了什么岗位。
有专门马战的,有专门步战
梁山好汉的业务分工比较细致科学,基本达到了人尽其才,上山前学的什么专业,上山后基本上就被安排在了什么岗位。
有专门马战的,有专门步战的,有管后勤的,有管营销的,有开酒店的,有打探消息的,有做衣服的,有打兵器的,有医人的,有医马的,有管纪检的,有管组织的,有管财务的……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跟一个地方行政机构差不多了。
一百单八将的分工细致而科学,可谓物尽其力,人尽其才,基本达到了“领导干部专业化”的要求。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都属于“大老粗”。
108将,除了宋江、林冲偶尔能吟几首诗,卢俊义、柴进、燕青勉强算个文人,吴用做过民办教师,裴宣做过法院书记员以外,其他人都谈不上什么文化素质,基本上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
那些公务员出身的好汉们,以前多是中下级武将,天天跟兵器打交道,文化程度未必怎么样,用现在的学历衡量,相当于初高中水平的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人里能达到本科水平的恐怕只有韩滔、杨志两个(中过武举)。
那些黑帮出身、盗贼出身、打渔出身、开酒店出身的好汉,估计大部分连小学文化都达不到,比如张横,连给弟弟张顺写信的文化都没有。
可以说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离“领导干部知识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知识决定一切,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团队,注定不会有多大发展空间。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