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与体会

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与体会
5 结论
年降低近十个 百分 点 , 一定 程度缓解 了看病贵 的社会 问题 ,
a d s n f a c fte s e i c a p o c .M eh d T sa l h a d i r v a iu u e d r g lt n oe s r n i i c e o p cf p r a h g in h i to s o e tb i s n mp o ev r sr l sa e uai st n u e o n o c mpe e a d a c r t r hv t r s t k l a rh v c p o e d v l p n ls i c t n s h me , o lt n c u aea c ia maei , o ma ea ce r c e s o ef r h e eo me t c a s ai c e s l l a a i t f o f o
笔者所在 的医院实施医院信息化 , 大力推行免 挂号就诊 模式 , 病人来我院就诊看病 , 免去挂号这一流程 , 功地 减少 成 病人一次排队时间。病人就诊时间减少了 O3— . , . 05h 大大 方便病人来我院就诊 。 医院实施 医院信息化近一年来 , 医院平均门诊金 额较往
病人信息无缝联 接起来 ) 。医生通过病人 I D能充分 、 自由地
S r n t e eh s i d c q i me t t gh n t o pt me i a e up n ,me c l q i me t e od n a e n d i r v e e ce c f e e h l a l i d a u p n ,r c r sma g me t e n a mp o e t f in y o - h i r s u c s l n o main f ef rte fl p a e H e a d i r v h u l y o d c ls r ie eh s i a o r e u e f e if r t l o l ly t t n mp o et e q a t me a e vc st o p t h s i o i h u Oh i f i h l a

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成为现代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断在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现代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现代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了医疗行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现代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随之发展,从最开始的随手记账式发展到今天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外的医院都在加强对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逐渐走向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

二、现代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势1.减少了各种手工记录和数据重复输入。

现代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数据采集和保存过程都是通过电子化和自动化操作进行的,摆脱了繁琐的手工记录和数据输入,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

2.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现代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将信息应用于网络化管理中,实现了信息全面化、标准化和共享化。

医院内部不同科室间可以共享数据和信息,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保障了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3.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并提前做出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同时保障了医疗设备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三、现代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不足1.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被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也会带来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

如何保障病人和医生的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数据的泄露和丢失,是当前信息化管理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

2.设备的操作难度。

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需要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调试和管理,而有些医院的维护人员却对数字化和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或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导致设备操作难度增加。

医疗信息化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实践

医疗信息化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实践

医疗信息化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医疗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促进了临床医疗、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和品质更高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医疗信息化的概念、应用场景、实践案例等模块来探索医疗信息化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医疗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医疗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电子文件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医疗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应用和共享,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权益的一种现代化医疗服务方式。

医疗信息化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效益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加优质、科学、快速、安全的辅助决策支持。

不仅如此,医疗信息化还可以促进医疗机构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加医疗卫生行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医疗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数据为驱动,服务为导向”的理念。

二、医疗信息化的应用场景注重医疗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数字医疗开放合作,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构建卫生健康信息化社会意义重大。

1. 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通过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程序,来记录医疗机构的各种医疗信息。

该系统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病历信息,还为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快捷、便利的辅助决策支持。

2. 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电信等途径,使患者与医生进行远程诊疗。

该技术对于医疗资源的分配和配置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远程医疗服务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3. 医学影像处理系统医学影像处理系统将医学影像学的图像、图形等多种混合型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来获得、检索、传输、分析、存储、处理和应用,方便医务人员的诊疗和病例查询和申诉等工作。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研究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研究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研究在当今医疗领域,医疗设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们不仅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也是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目前,许多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部分医院仍依赖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纸质文档来管理设备,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其次,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缺乏有效的协同。

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设备的调配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再者,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够重视。

一些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影响了正常的医疗服务。

二、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及系统化的重要性(一)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实现设备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查询,大大减少了人工查找和整理资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设备使用情况的数据分析,能够合理调配设备资源,避免设备闲置和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三)保障医疗安全及时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提醒,能够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保障患者的安全。

(四)提升医院竞争力高效、科学的设备管理能够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及系统化的实现途径(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选择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涵盖设备的采购、入库、使用、维护、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二)引入条码或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每台设备赋予唯一的标识,方便设备的识别和追踪,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加强人员培训让相关管理人员熟悉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流程,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四)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整合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与医院的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享数据,提高工作协同性。

探讨医院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与设备维护

探讨医院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与设备维护

探讨医院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与设备维护60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生产管理与维护中国设备工程 2024.01 (上)置的情况,对经济效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医院等级评定和医疗器械之间关系密切,医院疾病诊治能力在评定医院等级中是重要指标,医疗器械配置能反映出医院医疗水平的情况,部分医院为了提升医院等级,短期内购买大量医疗器械,参照上级医院购置标准进行购买,部分设备在购置后一段时间内会闲置,再次使用时存在质量或者技术问题,无法真正发挥出相应的价值。

(3)自主维护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受到技术等影响,医疗器械类型在不断增加,先进医疗器械进入临床,为诊治提供更强的保障,随着技术含量提升,类型也在增加,对于管理和维护人员技术及数量的要求在提升,需要具备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还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信息化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重视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引进,将其作为基础,对管理制度实现优化,重视细节管理,提升管理对象范围,覆盖全部医疗器械,真正地做到全程化管理。

贯彻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并且引进先进的定位系统、网络系统等,通过信息系统及时观察医疗器械位置及运行状态,做出相应的监控。

开发医疗器械相关App,安装在手机中,对其进行管理。

相关的维护信息和质量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对相关信息进行监控和更新,了解设备的状态,提升维护的效率,保证使用效果,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完善信息化建设,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对成本进行控制,提升维护效果。

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中,需要包括采购计划控制、安装管理验收控制以及维修管理等,操作期间,需要全过程控制,做好经济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计量系统维护与维修系统、采购系统、库房管理系统等做好相应的统计分析,形成完整系统。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巡查保养、设备档案制度等,所有的医疗设备都需要归纳到日常巡查工作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各个科室的设备运作情况进行排查,保证正常的使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对其进行预测和分析,做好相应的预防。

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论文

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论文

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研究【摘要】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而提出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院医疗设备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期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疗设备;管理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abstract】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hospital, hospit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work to promote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current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n propose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r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26-011、引言医院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一个医院文化的重要标志[1]。

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一、引言医院是人们生病时所求救的地方,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机构之一。

而现在,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的必备之一,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

然而,医院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本文就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1.提高医疗质量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医疗信息全面化,便捷化和高效化,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2.降低医疗风险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电子病历的管理,可以避免多个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不一致性,从而降低医疗风险。

3.提高效率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让医护人员、病人获益。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不少:1.信息化技术应用较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很少有医院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2.信息系统不相通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信息系统不相通的问题,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存在很大的困难。

3.医护人员信息素养较低医护人员信息素养较低也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一些医生护士并不习惯使用信息化设备,不熟悉信息技术基础,这对其使用医院信息化系统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1.完善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应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需要加强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新技术,以开展医疗科研和信息管理。

2.打破信息孤岛医院信息化系统间的通信和互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建设来实现,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统一信息标准,实现多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和互通。

3.提高医护人员信息素养医院管理团队应该注重医护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开展信息化教育,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业务能力。

医院可配备专职信息化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浅析医疗设备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浅析医疗设备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基 本条 件查 询 ,保 证查 询 结果 的正 确 性 和 有 效 性 。
非常繁琐 、费时费力 ,资源共享性差。而且医疗设
备更 新换 代频 繁 ,由于相关 人 员不 能及 时 、准确 地 获 取设备 信 息 ,影 响 决策 质量 ,阻碍 医院诊 疗水 平 的发展 。因此 ,我们 可 以根据 医疗 设备 全 过程 动态
[ 摘
要] 本文提 出运用现代 科学技术手段建 立医疗设备 的全过程信 息化 管理 ,为 强化 医院的管理工作 、
提 高效率和改进 医疗质量提供参考 。 ( 关键词 ] 医疗设 备 ;信息化 ;管理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不断 发展 ,我 国医疗行 业 步入 了数字 化 时代 ,各种 医院管 理信 息系统 和 医疗 临床
有 专人 在 系统 中记 录其 实施 进 度 ,包 括 招标 时 间 , 谈 判 时 间 ,谈 判 时拟 参 加 人 员 ,完成 采 购 时 间 等 ,
使 采购 过程 透 明化 。
数 据 出现 主观偏 差 ,最终 影 响数据 的精 确率 。建立 设 备效 益 分析管 理 系统 ,直接 从信 息管 理系 统 中采 集 设备 使用 率 ,统计设 备 支 出和收入 的数 据 ,与 固 定 资产 折 旧 的提 取情 况进 行关 联 ,极 大 的提 高 了统 计 数据 的精 确率 。 3 . 3 . 5 建立设 备 报损报 废 的信息 化管 理 设 备 报 损 报 废 是 设 备 生 命 周 期 中最 后 一 个 环 节 。设备 使 用科 室通 过信息 管理 系统 填写 设备 电子 申请 报废 单 ,上传 至设 备管 理部 门 ,由设备 管 理部
( 2 )建立供货商 的公 司资质证 明文 件、供应商 医 械经营文件 的有效性资料 , 建立和完善供应商资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医院资源规划(HospitalResourcePlanning,HRP)系统是医院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流程,支持整体运营管理功能的统一高效、信息共享的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平台,是实现专业化、科学化绩效评价和决策支持的数据基础[1-2]。

我院依托HRP系统建设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构建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医院运营管理的基础,有助于推进医院接轨国际管理水平,推动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发展[3-8]。

其规划架构总结管理成效,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融合了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在原有系统的基础,实现了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数据采集和记录,顺应医院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目标[9-13]。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其中专用设备是本文论著的主体,包括能够单独使用的医疗设备,通用设备包括信息设备、家具家电、后勤、保卫设备等。

1研究内容
1.1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实现全流程管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申请、合同、采购、验收、上账、维护、维修、维保、盘点、计量、报废等环节,实现数据管理流程规范化[14-15];②建立唯一编码管理体系,设备上账后生成唯一编码,按编码索引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16];③完善风险追溯管理,消除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记录不完整和资质证件管理的风险。

1.2流程再造。

原有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仅能支持设备申请、维修、报废管理功能,不能记录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并且不支持在同一界面查看设备维修、报废信息数据,因此不能满足现有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

在梳理管理要求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HRP系统的规划进行了管理流程再造,构建了数据完整、运行稳定、规范管理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1)医疗设备的申请、采购、验收、上账在HRP院内采购管理(HRP-USC)系统完成,合同签署在合同管理系统中完成,采购环节在院内采购管理系统和供应商平台(HRP-PM)由采购员和供应商共同完成。

固定资产上账后的环节在HRP-PM系统中完成,按照唯一院内设备编码进行索引和管理,选中任意一条固定资产,不仅能够查询到其台账信息,而且能够查询到其在使用过程中历次维护、维修、维保、计量直至报废的信息。

医疗设
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信息系统中实现示意图,见图1。

(2)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唯一性的特点。

准确性是指每一个环节均由至少两人审核确认,有效保障数据准确;完整性通过系统设置的必填选项进行校验,如有字段没有填写,不能提交通过;医疗设备数据在各个环节中进行补充完善,字段内容不断增加,没有修改过程,因而确保一致性;医疗设备数据通过唯一编码进行查询,是医疗设备在系统中的唯一身份识别码。

(3)数据多元化。

原有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台账信息包括15个基础字段,仅能记录结构化数据。

基于HRP系统医疗设备管理,医疗设备台账包括52个字段信息,记录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能够承载融合多媒体数据,例如不同格式文档、图片等。

原有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与基于HRP系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对比表,见表1。

HRP系统在验收环节需要核对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在上账环节需要核对医疗设备注册证信息和附件、大型设备配置证信息和附件,以及首检计量证书附件。

系统支持在表中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记录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注册证、配置证和计量证书等附件的数据信息。

(4)原有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在不同功能模块界面,仅能查询该功能下的业务记录,不支持其他功能业务记录查询。

基于HRP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资产台账查询该资产的基础购置信息、维修记录、预防性维护记录等,方便使用者查询,提高系统操作效率,实现多层次、智能化的数据查询方法。

(5)设备租赁管理模式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是被广泛采用的设备管理模式。

租赁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场景也在HRP系统规划时充分考虑,例如设备租赁期内发送设备损坏需更换备件,备件成本由租赁科室承担,如科室无相同设备则无法发起维修流程。

HRP系统设备发生租赁时,该设备在租赁期内作为租赁科室的设备,可以发起维修业务,也方便租赁科室查询设备相关信息。

HRP系统能够生成选取时间段内,不同种类设备的利用率统计报表,方便查询和调配。

1.3医疗设备主数据管理设计。

(1)供应商主数据。

供应商信息以主数据形式在系统中进行管理,供应商接收授权码进行注册,在供应商平台系统维护信息。

供应商需维护资质信息,包括公司名称、供应商业务类型、地址、联系人等基础信息,税号、开户行和账号等银行信息,营业执照、产品注册证、授权证书等资质信息,审批通过后才能正式进行操作[10]。

供应商参与采购环节,在供应商平台系统在处理采购订单。

在采购环节中,供应商维护其供货的固定资产的序列号、
制造年份、制造月份、保修联系人、保修联系方式、设备功率等信息,并与产品注册证进行关联,上传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计量证书等附件。

供应商的资质、产品注册证的资质效期由系统进行校验和效期管理。

(2)医疗设备名称字典主数据。

为方便查询同类设备,应对医疗设备进行使用功能分类,医疗设备名称采用主数据管理形式,对医疗设备进行功能分类。

每项医疗设备数据均按照财务要求以国标10码进行分类,实际工作中医疗设备名称因采购名称而异,而设备分类名称更加宽泛,以这两个名称难以快速筛选到一类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名称字典主数据由设备资产管理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在上账环节进行分类选择。

名称字典主数据还包括医疗设备是否预防性维护、是否计量、是否租赁的字段信息,方便在医疗设备在维修环节中,报修信息在系统中自动流转到相应维修工程师。

1.4管理闭环医疗设备台账字段的选取,充分考虑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信息,实现采购与维护工作管理闭环联动。

实际工作中,医疗设备的维修相关信息在纸质档案中记录,查询过程繁琐复杂,工作效率低。

在HRP系统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要,在台账信息中增加保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字段,方便维修环节工作。

此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通常按照产品注册信息进行索引,在医疗设备台账信息中增加产品注册证名称和产品注册证号字段,方便检查和产品召回。

2效果与展望
基于HRP系统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管理的精细度,采用主数据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管理。

基于HRP系统的医疗设备全流程管理完整记录了医疗设备在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实现了管理重心前移的目标,并贯彻了闭环管理理念,提升了管理效果。

原有系统和HRP系统管理效果对比,见表2。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中,梳理系统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

(1)流程再造与制度修订的相互补充。

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流程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HRP系统的建设实施是将管理理念与业务流程信息化的过程,是实现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的技术工具。

流程再造过程中出现的新岗位、新流程,需要制度逐步完善,确保系统管理效能。

(2)在设备全流程管理实践中,部分岗位工作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更加精细的管理颗粒度、完整细致的审核要求导致信息录入工作量增加。

合理调整岗位人力资源
配置可缓解工作压力。

(3)员工和供应商固化的工作模式和思维习惯为新系统的实施带来阻力。

原有操作系统、工作内容发生改变,部分系统使用者产生消极情绪。

建议在新系统测试时,发动使用者提出改进意见,调动其积极性;在系统上线使用前进行操作培训,帮助其提高适应性。

HRP系统医疗设备管理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功能发展,需要与管理模型结合进行分析计算,从大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到有用的设备管理数据,最终用于数据预测。

分析运用系统中存储数据,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是现有管理思路的落地,也进一步拓展精细化管理的纵深,探索成本效益为基础的运营管理与预测模型下的决策制定。

3总结
基于HRP系统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建立唯一编码管理体系,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管理与查询。

HRP系统在原有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实施闭环管理,记录设备从采购至报废各个环节的管理信息,为保障医疗设备运行安全提供可靠数据。

HRP系统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精细程度,为设备运营与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