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

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
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

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

计算题

1、某小麦品种的常年平均亩产量为μ=210公斤, 现从外地引种一新品种, 在6 个试验点试种, 得平均亩产是X=224公斤,其标准差为S=4.63公斤, 试问该新品种的产量是否与原来的品种有显著差异?(α

=0.05)

答:

(1)假设H0:μ=μO;对H A: μ≠μO

(2)S y=S/√n= 4.63/√6=1.891

T=(x-μ)/ S y=7.41

(3)按自由度V=5查两尾表得: t0.05=2.571. 现实得∣t∣ >t0.01,故P<0.05

(4)推断: H Aμ≠μ,即新品种产量与原品种产量有显著差异。

2.有一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 参试品种有4个, 对照品种一个(CK), 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3亩, 试验结果如下:

变异来

平方和df 均方F值p值

区组8.8573 2 4.4287 2.7702 0.1219

品种81.8307 4 20.4577 12.7967 0.0015

误差12.7893 8 1.5987

总和103.4773 14

通过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品种间差异显著。

SSR多重比较

品种均值5%显著

水平1%极显著水平

C 29.9333 a A

B 29.1667 ab A

A 27.7667 ab A

D 27.3667 b A

CK 23.2000 c B

3.有一杂交水稻品种, 田间随机抽样调查10株主穗的穗粒数, 得以下数据: 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穗粒数110 112 128 131 125 104 117 121 115 126 试描述这组数据的主要特征特性.

答:通过DPS分析,数据主要特征如下

样本数 和 均值 几何平均

中位数 平均偏差 极差 方差 标准差

标准误 变异系数 95%置信区间

99%置信区间 10

1189.00 118.9 118.61 119

7.3

27

76.54 8.75

2.77

0.074

112.65~125.6

109.91~127.89

4、有一水稻品种和栽插密度的两因子试验, 参试品种4个(a=4), 栽插密度3个(b=3),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4亩, 试进行该试验的方差分析

5、有一晚稻品种的联合区域试验, 参试品种6个, 对照品种一个(CK), 共7个品种随机区组试验,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4亩, 试验结果如下: 各品种的小区平均产量(公斤)为:

XA=19.4 XB=20.8 XC=12.5 XD=15.8 XE=20.4 XF=16.8 X(CK)=17.6

该试验的目的是对参试品种与指定的对照品种(CK)进行比较, 请继续进行多重比较, 采用LSDα法测验(α=0.05)

答:多重比较表(LSD )

处理 平均值 X-12.5 X-15.8 X-16.8 X-17.6 X-17.6 X-19.4 XB 20.8 8.3* 5.0 4 3.2 1.4 0.4 XE 20.4 7.9* 4.6 3.6 2.8 1.0 XA 19.4 6.9 3.6 2.6 1.8 C(CK) 17.6 5.1 1.8 0.8 XF 16.8 4.3 1 XD 15.8 3.3 XC

12.5

经过计算 LSD0.05=?

?J -X )(df 0.05S *t e =2.447×2.84=6.95

LSD0.01=

??J -X df 0.01S *t e )

(=3.707×2.84=10.53

然后将多重比较表中的差值和两个LSD 值进行比较,小于LSD0.05不标,大于LSD0.05小于LSD0.01

表为显著“*”,大于LSD0.01标为极显著“**”。

6、田间随机调查10株紧凑型玉米品种"掖单13号"的株高(CM)和果穗籽粒重(克),得以下数据:

株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高191 192 189 185 201 193 198 211 210 215

穗重169 167 156 141 144 150 154 156 138 157

试问该两个性状中哪一个的变异程度大?

答:通过DPS分析,获得如下的数据。由于两个性状单位不同,并且均值相差较大。因此要分析变异程度大小,就不能单纯通过分析标准差来决定,而需要比较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大小。通过比较CV(穗重)>CV(株高),因此,穗重的变异程度较大。

7、有一杂交玉米的品比试验, 参试品种6个, 对照品种一个, 共7个品种, 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三次重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平方和df 均方F值p值

区组 6.3457 2 3.1729 19.6163 0.0002

品种274.4248 6 45.7375 282.7733 0.0001

误差 1.9410 12 0.1617

总和282.7114 20

,字母法标记多重比较结果如下:

处理均值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

E 44.5667 a A

A 43.5333 b B

F 40.7000 c C

C 39.7667 d CD

B 39.0000 e D

CK 35.4000 f E

D 33.9333 g F

8、有一新的复合肥料试验, 根据室内其有效成份分析, 该肥料的N:P:K 含量明显高于原来的复合肥料, 现选择9个试验点用某杂交玉米品种进行肥料试验, 当地施用原来的复合肥料该玉米品种的平均亩产为μ=420公斤, 而现在施用新的复合肥料, 其它栽培条件等均控制尽可能一致, 平均亩产达到X=490公斤,

S=50公斤, 试判断施用新的复合肥料后玉米产量是否与施用原来的复合肥料的玉米产量有显著的差异?(α=0.05)

答:

(1)假设H0:μ=μO;H A:μ≠μO

(2)S y=S/√n= 50/√9=16.6667

T=(x-μ)/ S y=4.199

(3)按自由度V=8查两尾表得: t0.05=2.306 现实得∣t∣>t0.01,故P<0.05

(4)推断: H Aμ≠μ,即用新的复合肥料后玉米产量与施用原来的复合肥料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的差异。

9、有一水稻品种千粒重如下:24.0 24.9 25.2 23.8 25.0 26.8 25.3 24.9 25.4 25.2 。如何反映该品种千粒重的主要特征特性?

10、某县工商部门和农业部门等联合对群众举报的某乡供销社经销的化肥质量问题

进行突击抽样检查, 在其仓库随机抽查10袋化肥, 以每袋化肥的重量为一指标( 按标准应为50公斤), 当场称重结果如下:(公斤)

41 44 47 42 39 48 46 42 45 42

试问, 该乡供销社经销的化肥质量是否附合国家规定的标准?(α=0.05)

答:通过SPSS软件单样本T测验分析,的如下表。表中双尾显著性(sig)为零,因此样本与标准值(50kg)之间差异显著,即供销社经销的化肥质量不附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单样本检验

11、现田间随机调查某玉米品种的测产数据, 每重复调查10株, 共调查30株玉米的行株距、单株两穗比例、单株果穗籽粒重、穗行数、百粒重等, 现从中随机取10个果穗的籽粒重(克)的数据如下: 184, 171, 168, 188, 163, 158, 167, 173, 181, 174

试问, 如何描述该品种果穗籽粒重的特征特性?

12、.某杂交水稻品种的平均穗粒数μ=117, σ=11, 在保证密度的前提下, 现改变原来相同行距的栽插方式为宽窄行, 选择16个自然村进行试验, 新的载插方式下, 该品种的平均穗粒数X=132, 试问, 新的载插方式与原来的栽插方式的穗粒数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5)

答:

(1)假设H0:μ=μO;H A:μ≠μO

(2)S y=S/√n= 11/√16=2.75

T=(x-μ)/ S y=6.38

(3)按自由度V=8查的: t0.05=2.306 现实得∣t∣>t0.01,故P<0.05

(4)推断: H Aμ≠μ,即用新的复合肥料后玉米产量与施用原来的复合肥料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的差异。

13.有一烤烟品种的密度试验, 设置5个处理(株/亩):1500, 1800, 2100,2400,2700 , 随机区组设计, 设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0.1亩, 试将该试验方差分析的自由度进行分解.

区组 2

密度 4

误差8

总和14

14、有一小麦的品比试验, 参试品种6个(A,B,C,D,E,F), 对照品种一个(CK), 共有7个品种, 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5亩, 试验结果如下:

请进行方差分析,字母法标记多重比较结果。

答:通过DPS软件分析如下: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平方和df 均方F值p值

区组 2.1181 2 1.0590 5.3806 0.0215

品种133.4495 6 22.2416 113.0016 0.0001

误差 2.3619 12 0.1968

总和137.9295 20

E 13.7000 a A

F 13.5333 a A

C 12.7333 b A

B 10.1667 c B

A 9.0333 d C

D 8.5667 d C

15, 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2

区组24.7078 2 12.3539 37.6771 0.0001

A×161.8294 5 32.3659 98.7099 0.0001

误差 3.2789 10 0.3279

总和189.8161 17

字母标记法多重比较结果如下:

处理均值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

4 50.0333 a A

2 48.9000 b AB

6 48.3333 b B

3 46.5000 c C

5 45.7667 c C

1 40.8333 d D

16、杂交油菜“秦油2号”的平均亩产μ=180公斤,σ=12公斤,现我省油科所培育出一个新的油菜杂交品种A,经9个试验点试种,平均亩产X=210公斤, 试问, 新育成的杂交油菜品种A与“秦油2号”的亩产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5)

答:

(1)假设H0:μ=μO;H A:μ≠μO

(2)S y=S/√n= 12/√9=4

T=(x-μ)/ S y=7.5

(3)按自由度V=8查的: t0.05=2.306 现实得∣t∣>t0.01,故P<0.05

(4)推断: H Aμ≠μ,即新育成的杂交油菜品种A与“秦油2号”的亩产有显著差异。

17、有一水稻品比试验, 参试品种7个, 对照品种一个, 共有8个品种, 随机区组设计, 重复三次, 小区面积0.1亩, 试进行该试验方差分析的自由度的分解。

区组 2

密度7

误差14

总和23

18、有一杂交油菜的品种与种植密度的两因子试验, 参试品种6个, 对照品种一个, 共有7个品种(a=7), 密度设置4个(b=4), 随机区组设计, 设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1亩, 请进行该试验方差分析自由度的分解。

区组间 2

处理间27

密度 3

品种 6

密度*品种18

误差54

总和83

19、测定玉米出苗期至抽穗期的天数(Y)与该生育期的平均气温(℃, X)之间的关系, 得以下数据:

X(℃) 20.1 20.6 20.9 21.4 22.6 23.0 22.6

Y(天) 71 68 65 62 56 56 54

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并绘制回归直线图、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答:通过SPSS软件分析的回归方程如下:y=184.505-5.685x

回归直线图如下:

残差 11.299 5 2.260

总计

261.429

6

a. 因变量:苗期至抽穗期的天数(d ,Y)

b. 预测变量:(常量),平均气温

(℃, X)

通过回归方程检验,可以看出sig=0.000<0.05,回归系数不同时为零。也就是说回归方程总体达到显著,即回归方程有效。

a. 因变量:苗期至抽穗期的天数(d ,Y)

通过回归系数t 检验,可以看出sig=0.00<0.05.也就是自变量x 对于因变量y 的影响显著。

20、有一紧凑型玉米的品种和种植密度的两因子试验, 参试品种5个(a=5), 种植密度设置4个(b=4), 随请进行该试验方差分析自由度的分解.

区组间 2 处理间 19

密度 3

品种 4

密度*品种12

误差38

总和59

21、研究某小麦品种的单株分蘖数( X, 蘖/株)与单株籽粒重( Y, 克)的关系, 得以下直线回归方程:

Y=1.3+1.15X

x的取值区间为[ 2.5, 4.0 ], 经检验该回归方程达到0.05显著水平, 现试解释该回归方程的专业意义?

答:(1) 1.3叫做样本回归截距,是回归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当x=0时,Y=1.13;1.15叫做样本回归系数,表示x改变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的数量;

(2) 表示回归直线在第一象限与y轴相交;Y随x的增加而增加;

(3) 1.3 为回归常数,当X=2.5时,Y的起始值是1.3+1.15×2.5,最大值为1.3+1.15×4.0

(4)1.15是依变量Y对自变量X的偏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依变量Y平均增加1.15个单位.21、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小麦良种, 千粒重μ=34克, σ=3克, 现某农科所培育出一个高产品种A, 在9个试验点上试种, 得千粒重为X=39.8克, 试判断新品种A的千粒重与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小麦良种的千粒重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5)

答:

(1)假设H0:μ=μO;H A:μ≠μO

(2)S y=S/√n= 3/√3=1

T=(x-μ)/ S y=5.8

(3)按自由度V=8查的: t0.05=2.306 现实得∣t∣>t0.01,故P<0.05

(4)推断: H Aμ≠μ,即新品种A的千粒重与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小麦良种的千粒重之间有显著差异

22、研究某小麦品种的单株分蘖数(X,个)与单株籽粒重(Y, 克)之间的关系, 田间调查得以下数据:

X(蘖/株) 2.9 2.5 3.0 2.9 3.1 3.5 4.0 3.6 3.5 4.0

Y(克/株) 4.5 4.2 4.7 4.9 4.7 5.7 6.3 5.1 5.2 5.6

试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α=0.05)

答:通过SPSS软件分析的回归方程如下:y1.304+1.147x,方程相关系数R=0.9.906,决定系数R2=0.822 表明方程相关性良好。

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如下

残差.640 8 .080

总计 3.589 9

通过回归方程检验,可以看出sig=0.000<0.05,回归系数不同时为零。也就是说回归方程总体达

达到显著,即回归方程有效。

23、某地调查了60个水田土样的有效养分含量,结果如下表,试根据所给资料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并计算该地有效养分的平均含量与标准差。

直方图及有效养分平均含量及标准差见图右上角

24、有A,B,C,D,E五个品种小麦的比较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小区设计,小区面积0.1亩,田间排列及小区产量(斤)如下表,试比较产量差异显著性。

拉丁方试验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p值

纵列11.0400 4 2.7600 0.2215 0.9212

横行9.0400 4 2.2600 0.1814 0.9437

品种1505.4400 4 376.3600 30.2055 0.0001

误差149.5200 12 12.4600

总计1675.0400 24

品种间产量差异性多重比较,字母标记结果如下:

处理均值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

处理A 47.0000 a A

处理C 43.6000 a AB

处理D 37.6000 b BC

处理B 36.0000 b C

处理E 24.4000 c D

25、在一个三因素的试验中,对两个小麦品种(A1,A2),两种密度(B1,B2),三种氮肥(C1,C2,C3),采用2*2*3 均衡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0.05亩,小区产量如下表,试分析各因素的效应,并确定最优的组合方案。

方差分析表

a

b

c

错误.500 4 .125d

区组假设26.000 2 13.000 22.286 .718

e

f

料错误17.667 16 1.104f

品种 * 区组假设.667 2 .333 .302 .744 错误17.667 16 1.104f

肥料 * 区组假设.500 4 .125 .113 .976 错误17.667 16 1.104f

密度 * 区假设 4.667 2 2.333 2.113 .153

f

料错误17.667 16 1.104f

通过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小麦品种,密度,氮肥种类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产量均有显著性影响。

A1B1C1 33.0000 a A

A1B1C2 32.0000 a A

A1B1C3 26.0000 b B

A1B2C1 26.0000 b B

A1B2C2 23.0000 c C

A1B2C3 23.0000 c C

A2B1C1 22.0000 cd C

A2B1C2 21.0000 d C

A2B1C3 16.0000 e D

A2B2C1 11.0000 f E

A2B2C2 8.0000 g F

A2B2C3 6.0000 h F

通过处理间的多重比较可以看出处理组合A1B1C1和A1B1C2的产量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因此最优组合为A1B1C1和A1B1C2.

26、某地油菜氮磷钾配比试验,所得产量结果如下,在此同时对菜籽中脂肪及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试分

答:通过DPS分析的如下结果:

通过t检验可知线性不明显。

脂肪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经过F检验可知脂肪含量和产量之间线性达到显著水平,回归系数经过t检验也达到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848.1035-16.3670x1

蛋白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经过F检验可知蛋白质和产量之间线性达到显著水平,回归系数b1经过t检验也达到显著水平。

回归方程为y=15.7940x2-125.1564

27.研究红萍在适温条件下的繁殖速度,结果如下表:

──────────────────────────

繁殖天数0 5 10 15 20 25 30 35

生长量(克) 5 11 20 38 80 150 33 650

──────────────────────────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

t 显著性

贝塔

B 标准错

1 (常量)-87.333 111.954 -.780 .465

12.040 5.352 .676 2.250 .065

繁殖天

a. 因变量:生长量

生长量与繁殖时间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生长量)=12.040x(繁殖天数)-87.333

方差分析表

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 F 显著性

截距假设75639.096 1 75639.096 34497.894 .000

错误 4.385 2 2.193a

肥料假设1889.145 4 472.286 38.729 .000

错误97.558 8 12.195b

品种假设511.120 6 85.187 23.155 .000

错误44.148 12 3.679c

年份假设233.630 1 233.630 29.545 .000

错误1122.868 142 7.908d

区组假设 4.385 2 2.193 .275 .776

错误25.080 3.148 7.966e

肥料 * 品假设403.760 24 16.823 2.128 .003

种错误1122.868 142 7.908d

肥料 * 区组假设97.558 8 12.195 1.542 .148 错误1122.868 142 7.908d

肥料 * 年份假设213.072 4 53.268 6.736 .000 错误1122.868 142 7.908d

品种 * 区组假设44.148 12 3.679 .465 .932 错误1122.868 142 7.908d

品种 * 年份假设163.648 6 27.275 3.449 .003 错误1122.868 142 7.908d

肥料处理之间的多重比较,字母标记结果如下:

肥料均值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

L5 22.9262 a A

L4 21.1429 b AB

L3 19.7167 c B

L2 16.1476 d C

L1 14.9595 d C

品种间处理之间的多重比较,字母标记结果如下

品种均值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

V2 20.1033 a A

V3 19.9500 a A

V4 19.9367 a A

V1 19.6800 ab A

V5 19.5167 ab A

V6 18.2300 b A

V7 15.4333 c B

29、有一青饲玉米比较试验,供试品种为A、B、C、D 4个,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小区计产面

2

区组104.1667 2 52.0833 1.9152 0.2274

品种 16051.5833 3 5350.5278 196.7508 0.0001

误差 163.1667 6 27.1944

总和 16318.9167 11

品种间的多重比较,字母标记结果如下:

品种 均值 5%显著水平 1%极显著水平

A 306.0000 a A

B 267.3333 b B

C 224.0000 c C D

214.3333

c

C

30、有A 、B 、C 、D 、E 5个棉花品种比较试验,其中E 为对照,采用5 5的拉丁方设

计,小区计产面积100m 2,其田间排列和皮棉产量(kg/100m 2

)如下图,试作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值 纵列 0.3104 4 0.0776 0.3750 0.8221 横行 0.4384 4 0.1096 0.5296 0.7164 品种 91.5904 4 22.8976 110.6521 0.0001

误差 2.4832 12 0.2069

总计 94.8224 24

品种间的多重比较,字母标记结果如下:

品种 均值 5%显著水平 1%极显著水平 C 10.3600 a A CK 8.2000 b B B 8.1200 b B A 6.4000 c C D 4.6600 d D

31、有一玉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试验,裂区设计,以施肥量作主区因素A ,有A 1、A 2、A 3 3个水平,密度为副区因素B ,有B 1、B 2、B 3 3个水平。其田间排列图及小区产量(kg )如下图,试作方差分析。

Ⅱ A

A A A

A A

Ⅳ A A A A A A

主处理A 副处理B 区组

1

2 3 4 A1

B1 9.4 12 7.1 8.6 B2 10.2 12.8 12.2 13.4 B3

11.8 12.4 13.4 13.4 A2

B1 14.2 11.6 10.6 12.3 B2 12.9 11.1 13.9 15.4 B3

14 14.5 13.3 14.86 A3

B1 9.2 16 14 13.6 B2 11.5 15.6 14.3 16 区 组 17.0017 3 5.6672

主因素A 51.8808 2 25.9404 6.0790 0.0361

误 差 25.6053 6 4.2675

副因素B 40.3215 2 20.1607 10.5470 0.0009 AxB 4.5245 4 1.1311 0.5920 0.6730

误 差 34.4060 18 1.9114

总 和 173.7398 35

主处理多重比较字母标记结果如下:

主处理 均值 5%显著水平 1%极显著水平

A3 14.3000 a A A2 13.2217 ab A A1 11.3917 b A

主处理多重比较字母标记结果如下:

B2 13.2750 a A B1

11.5500 b B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答案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假设测验中犯第一类错误是正确的假设被否定。(附统计假设测验中犯第二类错误是 错误的假设被肯定。) 2.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团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观测,用以估计 总体的一般特性,这部分被观测的个体总称为样本。 3.由总体中包含的全部个体求得的能够反映总体性质的特征数称为参数;由样本的全部观 察值求得的用以估计总体参数的特征数叫统计数。 4.试验误差可以分为系统(片面)误差和偶然(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5.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试验小区的面积,试验误差将会降低。 6.在试验中重复的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7.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 8.田间试验可按试验因素的多少分为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 9.样本平均数显着性测验接受或者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上不可能发生”原 理。 10.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必须是随机抽取的样本。 11.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数,理论上服从正态分布。 12.数据1、3、2、4、5、6、3、3的算术平均数是3.375,众数是3。 13.常用的变异程度(变异)指标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4.小麦品种A每穗小穗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8和3(厘米),品种B为30和4.5 (厘米),根据CV A_(或A品种的变异系数)_大于_CV B(或B品种的变异系数),品种__A_____的该性状变异大于品种B___。 15.要比较单位不同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异度宜采用 变异系数。 16.试验资料按所研究的性状、特性可以分为质量性状资料和数量性状资料。 17.样本根据样本容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小样本和大样本。 18.二项总体是非此即彼的两项构成的总体,此事件以变量“1”表示,彼事件以变量“0” 表示,也可以称为0,1总体。 19.标准正态分布是参数?=0__,_?2_=1_的一个特定正态分布,记作N(0,1)。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闭卷 说明: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 (已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两大类: (因果关系),(平行关系) 2 ?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S 、:'(X 迁 3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1 n 1 ) 4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指(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的认为不会发生 ) 5. 在标准正态分布中, P (- K u w 1) = (0。6826 ) (已知随机变量1的临界值为0. 1587) 6. 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 一个变量X 确定,Y 是随着X 变化而变化,两变量呈因果关系, 则X 称为(自 变量),Y 称为(依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 A 、总体平均数 B 、自变量 C 依变量 D 、样本平均数 2、 下面一组数据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_____________ A 、产品合格数 B 、抽样的样品数 C 病人的治愈数 D 、产品的合格率 3、 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 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_________ 4、 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 _________ 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___________ A 、变异 B 、同一 C 集中 D 、分布 5、 方差分析适合于, ____________ 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 、两组以上 B 、两组 C 一组 D 、任何 8、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 _________ 性的代表值。 A 、变异性 B 、集中性 C 差异性 D 、独立性 9、在假设检验中,是以 ___________ 为前提。 A 肯定假设 B 、备择假设 C 原假设 10、抽取样本的基本首要原则是 A 12 B 、10 D 、2 6、 在t 检验时,如果t = t o 、01,此差异是: A 、显著水平 B 、极显著水平 7、 生物统计中t 检验常用来检验 __________ A 、两均数差异比较 B 、两个数差异比较 C 无显著差异 D 、没法判断 C 两总体差异比较 D 、多组数据差异比 较 D 、有效假设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 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 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2、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 A 、左右对称 B 、单峰分布 C 、中间高、两头低 D 、概率处处相等 3、一个单因素6个水平、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若按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所用的标准误及计算最小显著差数时查表的自由度分别为( )。 A 、 2MSe/6 , 3 B 、 MSe/6 , 3 C 、 2MSe/3 , 12 D 、 MSe/3 , 12 4、已知),N(~x 2σμ,则x 在区间]96.1,[σμ+-∞的概率为( )。 A 、0.025 B 、0.975 C 、0.95 D 、0.05 5、 方差分析时,进行数据转换的目的是( )。 A. 误差方差同质 B.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线性可加 C. 误差方差具有正态性 D. A 、B 、C 都对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方差分析有哪些步骤? 2、统计假设是?统计假设分类及含义? 3、卡方检验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4、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5、平均数有哪些?各用于什么情况? 四、计算题;(共4题、50分) 1、进行大豆等位酶Aph 的电泳分析,193份野生大豆、223份栽培大豆等位基因型的次数列于下表。试分析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频率是否因物种而不同。( 99 .52 05.0,2=χ, 81 .7205.0,3=χ)(10分)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次数分布 物 种 等位基因型 1 2 3 野生大豆 29 68 96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

生物统计学 姓名: 班级: 学号: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 1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变量与_______变量。 2 样本统计数就是总体_______得估计量。 3 生物统计学就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_______得一门学科。 4 生物统计学得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5 统计学得发展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阶段。 6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_______称为大样本。 7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两类。 二、判断 ( )1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 )2 资料得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 ) 3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 )4 统计学上得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三、名词解释 样本 总体 连续变量 非连续变量 准确性 精确性 第二章试验资料得整理与特征数得计算

一、填空 1 资料按生物得性状特征可分为_______变量与_______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_______资料得次数分布。 3 变量得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_______与______。 4 反映变量集中性得特征数就是_______,反映变量离散性得特征数就是_______。 5 样本标准差得计算公式s=_______。 二、判断 ( )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 2 条形图与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得次数分布。 ( )3 离均差平方与为最小。 ( )4 资料中出现最多得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得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就是样本变量得绝对变异量。 三、名词解释 资料 数量性状资料 质量性状资料 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普查 抽样调查 全距(极差) 组中值 算数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几何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四、单项选择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3.方差:用样本容量n来除离均差平方和,得到的平方和,称为方差 4.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就是标准差 5.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6.变异系数:将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变异系数 7.抽样:通常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对信号抽取样值的过程。 8.总体参数:所谓总体参数是指总体中对某变量的概括性描述。 9.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的概念很宽泛(譬如样本均值、样本中位数、样本方差等等),到现在 为止,不是所有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分布的关系都能被确认,只是常见的一些统计量和总体分布之间 的关系已经被证明了。 10.正态分布: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又名 高斯分布 11.假设测验:又称显著性检验,就是根据总体的理论分布和小概率原理,对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总 体提出两种彼此对立的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做出在一定概率意义上应该 接受的那种假设的推断。 12.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13.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 15.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定义为相关系数r的平方 16.随机误差:在实际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测量误差。 17.系统误差: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 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正态分布N(μ ;σ)中,如果σ相等而μ不等,则曲线平移, ( ) 2. 如果两个玉米品种的植株高度的平均数相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玉米品种是来自同一总体() 3. 当我们说两个处理平均数有显著差异时,则我们有99%的把握肯定它们来自不同总体. 4小概率原理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以认为不可能发生() 5 激素处理水稻种子具有增产效应,现在在5个试验区内种植经过高、中、低三种剂量的激素处理的水稻种此试验称为三处理五重复试验() 6.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用来计算试验精度。() 7.精确度就是指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8.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9.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从全部组合的处理中随机选取部分组合进行试验。() 10.如果回归方程Y=3+1.5X的R2=0.64,则表明Y的总变异80%是X造成。()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与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有什么不同? 2. 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在统计推断中有何 作用? 3. 什么是多重比较中的FISHER氏保护测验?4. 样本的方差计算中,为什么要离均差平方和 除以n-1而不是除以n? 5. 如果两个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小于0.5,是否它们就没有显著相关性? 6. 单尾测验与双尾测验有何异同?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统计选择题 1,由于(1,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造成我们所遇到的各种统计数据的不齐性。 2,研究某一品种小麦株高,因为该品种小麦是个极大的群体,其数量甚至于是个天文数字,该体属于(4,无限总体) 3,从总体中(2,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4,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获得一个样本的过程称为(3,抽样) 5,身高,体重,年龄这一类数据属于(3,连续型数据;1,度量数据) 6,每10个中男性人数,每亩麦田中杂草株数,喷洒农药后每100只害虫中死虫数等,这一类数据属于(1,离散型数据;2,计数数据) 7,把频数按其组值的顺序排列起来,称为(3,频数分布) 8,以组值作为一个边,相应的频数为另一个边,做成的连续矩形图称为(2,直方图)9,绘制(4,多边形图)的方法是在坐标平面内点上各点(中值,频数),以线段连接各点,最高和最低非零频数点与相邻零频数点相连。 10,累积频数图是根据(3,累积频数表)直接绘出的。 11,样本数据总和除以样本含量,称为(算数平均数 12,已知样本平方和为360,样本含量为10,以下4种结果中(2,6.0)是正确的标准差。 13,概率的古典定义是(2,基本事件数与事件总数之比) 14,下面第(2,概率是事物所固有的特性) 15,对于事件A和B,P(A∪B)等于(2,P(AB)) 16,对于事件A和事件B,P(A|B)等于(P(AB)/P(B)) 17,对于任意事件A和B,P(AB)等于(P(B)P(B|A)) 18,下述(3随机试验中所输入的变量)项称为随机变量 19,关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有以下4种提法,其中(1,可取某一区间内的任何数值)20,总体平均数可以用以下4种符号中的一种表示,它是(2,μ) 21,样本标准差可以用以下4种符号中的一种表示,它是(1,s) 22,在养鱼场中,A鱼塘的面积占10%,A鱼塘中鱼的发病率为1%,问从养鱼场中任意捕捞一条鱼,它既是A鱼塘,又是生病的鱼的概率是(4,0.003) 23,以下4点是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特征的,其中(2,f(x)=lim △x→0P(x

生物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含量随机样本参数统计量准确性精确性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 一、名词解释 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半定量(等级)资料计数资料计量资料 第三章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一、名词解释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调和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离均差的平方和(平方和)变异系数 二、简答题 1、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算术平均数有哪些基本性质? 3、标准差有哪些特性? 三、应用题 计算下面两个玉米品种的10个果穗长度(cm)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解释所得结果。 BS24:19 21 20 20 18 19 22 21 21 19 金皇后:16 21 24 15 26 18 20 19 22 19 四、计算题 1、10头母猪第一胎的产仔数分别为:9、8、7、10、1 2、10、11、14、8、9头。试计算这10头母猪第一胎产仔数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随机测量了某品种120头6月龄母猪的体长,经整理得到如下次数分布表。试利用加权法计算其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组别组中值(x)次数(f) 80—84 2 88—92 10

96— 100 29 104— 108 28 112— 116 20 120— 124 15 128— 132 13 136— 140 3 3、某年某猪场发生猪瘟病,测得10头猪的潜伏期分别为2、2、3、3、 4、4、4、 5、9、12(天)。试求潜伏期的中位数。 4、某良种羊群1995—2000年六个年度分别为240、320、360、400、420、450只,试求该良种羊群的年平均增长率。 5、某保种牛场,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保种牛群世代规模发生波动,连续5个世代的规模分别为:120、130、140、120、110头。试计算平均世代规模。 6、调查甲、乙两地某品种成年母水牛的体高(cm )如下表,试比较两地成年母水牛体高的变异程度。 甲地 137 133 130 128 127 119 136 132 乙地 128 130 129 130 131 132 129 130 第四章 常用概率分布 一、名词解释 随机事件 概率的统计定义 小概率原理 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 双侧概率(两尾概率) 单侧概率(一尾概率) 二项分布 波松分布 标准误 二、简答题 1、事件的概率具有那些基本性质? 2、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有何特点? 3、标准误与标准差有何联系与区别? 4、样本平均数抽样总体与原始总体的两个参数间有何联系? 三、计算题 1、 已知随机变量u 服从 N(0,1),求P(u <-1.4), P(u ≥1.49), P (|u |≥2.58), P(-1.21≤u <0.45),并作图示意。 2、已知随机变量u 服从N(0,1),求下列各式的αu 。 (1) P(u <-αu )+P(u ≥αu )=0.1;0.52 (2) P(-αu ≤u <αu )=0.42;0.95 3、猪血红蛋白含量x 服从正态分布N(12.86,1.332)

生物统计学(版)杜荣骞课后习题答案统计数据的收集与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1 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n y y n i i ∑ = =1 ,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1.4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6 69 64 65 64 66 68 65 62 64 69 61 61 68 66 57 66 69 66 65 70 64 58 67 66 66 67 66 66 62 66 66 64 62 62 65 64 65 66 72 60 66 65 61 61 66 67 62 65 65 61 64 62 64 65 62 65 68 68 65 67 68 62 63 70 65 64 65 62 66 62 63 68 65 68 57 67 66 68 63 64 66 68 64 63 60 64 69 65 66 67 67 67 65 67 67 66 68 64 67 59 66 65 63 56 66 63 63 66 67 63 70 67 70 62 64 72 69 67 67 66 68 64 65 71 61 63 61 64 64 67 69 70 66 64 65 64 63 70 64 62 69 70 68 65 63 65 66 64 68 69 65 63 67 63 70 65 68 67 69 66 65 67 66 74 64 69 65 64 65 65 68 67 65 65 66 67 72 65 67 62 67 71 69 65 65 75 62 69 68 68 65 63 66 66 65 62 61 68 65 64 67 66 64 60 61 68 67 63 59 65 60 64 63 69 62 71 69 60 63 59 67 61 68 69 66 64 69 65 68 67 64 64 66 69 73 68 60 60 63 38 62 67 65 65 69 65 67 65 72 66 67 64 61 64 66 63 63 66 66 66 63 65 63 67 68 66 62 63 61 66 61 63 68 65 66 69 64 66 70 69 70 63 64 65 64 67 67 65 66 62 61 65 65 60 63 65 62 66 64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E:\data\exer1-5e.dat。所用的SAS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58-59='58-59' 60-61='60-61' 62-63='62-63' 64-65='64-65' 66-67='66-67'

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轮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编号 考试课程:[120770]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命题负责人曾汉元 适用对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5级审查人签字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试卷类型:A卷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答案中要求保留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全部答案保存为一个Word文档,文件名 为学号最后两位数+姓名。考试结束后不要关机。提交答卷后,请到主机看一下是否提交成功。第1题12分,第3题5分,第10题13分,其余的题各10分。 1、下表为某大学96位男生的体重测定结果(单位:kg),请根据资料分别计算以下指标:(1)算术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3)中位数;(4)众数;(5)极差;(6)方差;(7)标准差;(8)变异系数;(9)标准误。(10) 绘制各体重分布柱形图。 66 69 64 65 64 66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66 68 64 65 71 61 62 69 70 68 65 63 66 65 67 66 74 64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2、已知1000株水稻的株高服从正态分布N(97,3 2),求: (1)株高在94cm以上的概率? (2)株高在90~99cm之间的概率? (3)株高在多少cm之间的中间概率占全体的99%? 3.已知某批30个小麦样品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5%,σ=2.50%,试进行95%置信度下的蛋白质含量的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4、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 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5、某医院用某种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含量(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假设测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65 75 50 76 65 72 68 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第三章 12 2--∑∑n n x x )(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

生物统计学 姓名: 班级: 学号: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 1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变量和_______变量。 2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_______的估计量。 3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_______的一门学科。 4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5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阶段。 6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_______称为大样本。 7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两类。 二、判断 ()1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 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 ) 3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除。()4 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三、名词解释 样本 总体 连续变量 非连续变量 准确性 精确性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 一、填空 1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_______变量和_______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_______资料的次数分布。 3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_______和______。 4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_______,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_______。 5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_______。 二、判断 ( )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三、名词解释 资料 数量性状资料 质量性状资料 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普查 抽样调查 全距(极差) 组中值 算数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几何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汇总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汇总

第一章概论 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习题 2.1 某地 100 例 30 ~ 40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ol · L -1 ) 测定结果如下: 4.77 3.37 6.14 3.95 3.56 4.23 4.31 4.71 5.69 4.12 4.56 4.37 5.39 6.30 5.21 7.22 5.54 3.93 5.21 6.51 5.18 5.77 4.79 5.12 5.20 5.10 4.70 4.74 3.50 4.69 4.38 4.89 6.25 5.32 4.50 4.63 3.61 4.44 4.43 4.25 4.03 5.85 4.09 3.35 4.08 4.79 5.30 4.97 3.18 3.97 5.16 5.10 5.85 4.79 5.34 4.24 4.32 4.77 6.36 6.38 4.88 5.55 3.04 4.55 3.35 4.87 4.17 5.85 5.16 5.09 4.52 4.38 4.31 4.58 5.72 6.55 4.76 4.61 4.17 4.03 4.47 3.40 3.91 2.70 4.60 4.09 5.96 5.48 4.40 4.55 5.38 3.89 4.60 4.47 3.64 4.34 5.18 6.14 3.24 4.90 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答案】=4.7398, s=0.866, CV =18.27 % 2.2 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 10 个果穗长度 (cm) 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24 号: 19 , 21 , 20 , 20 , 18 , 19 , 22 , 21 , 21 , 19 ; 金皇后: 16 , 21 , 24 , 15 , 26 , 18 , 20 , 19 , 22 , 19 。 【答案】 1 =20, s 1 =1.247, CV 1 =6.235% ; 2 =20, s 2 =3.400, CV 2 =17.0% 。 2.3 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 50 绳测其毛重(kg) ,结果分别如下: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A.31 - x ~N(0,1) B.11 - x ~N(0,1) C.91 - x ~N(0,1)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C.前者比后者小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A.应用标准正态概率表查出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D.置信水平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 上称为( )。 A.方差的齐性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在一个有限总体中要随机抽样应采用放回式抽样方法。 12. 在实际抽样工作中,为了减小标准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增大样品容量。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F0.05(1,60)=4.00,则左尾概率为0.05,自由度为(60,1) 的F分布的临界值为 0.25 14. 衡量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15. 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 N (8,4),P(x < 4.71)= 0.05 。(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16.何谓“小概率原理”?算术平均数有两条重要的性质,是什么? 小概率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会发生的。若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计算出来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在一次试验中,它竟然发生了,则可以认为假设的条件不正确,从而否定假设。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离均差之和为零 2. 离均差平方之和最小 17.计算5只山羊产绒量:450, 450,500, 550, 550(g)的标准差。 标准差 18.一农场主租用一块河滩地,若无洪水则年终可获利20000元,若发洪水则会损失12000

生物统计学习题(1)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变量和_____变量。 2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__估计量。 3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__ __的一门学科。 4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_、----两大部分。 5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_ _3个阶段。 6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_n大于等于30_称为大样本。 7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__ _两类。 二、判断 (-)1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 )2 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 + ) 3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4 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 一、填空 1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_ _变量和__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__ _资料的次数分布。

3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_和__ _。 4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_____ __,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__ _。 5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__√∑(x-x横杆)平方/(n-1)_____。 二、判断 ( - )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 - )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四、单项选择 1 下面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_____。 A 身高 B 体重 C 血型 D 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时,可做成__ _图来表示。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多边形图 D 折线图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生物统计学》试题A

《生物统计学》基本知识题 一、填空题 第一章 1.填写下列符号的统计意义:①SS ②S x ③ S2 ④ SP xy。 2.t检验、u检验主要用于____ 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F 检验主要用于____ _ 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3.试验误差指由因素引起的误差,它不可,但可 以和。 4.参数是由____计算得到的,统计量是由____计算得到的。 5.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特征数叫,由总体数据计算 得到的特征数叫。 9.一般将原因产生的误差叫试验误差,它避免, 但可以和。 第二章 4.变异系数可用于当两个样本的、不同时 变异程度的比较。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5.变异系数可用于当两个样本的、不同时 的比较。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7.连续性随机变量等组距式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步骤为: ①_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 8.计算标准差的公式是S=。 9.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CV=。 10. 标准差的作用是①、②、③。 12.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性质是①②。 13.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叫。它与总体标准差的关系 是。 第三章 1.若随机变量x~N(μ,σ2),欲将其转换为u~N(0,1),则 标准化公式为u=。 第四 1.统计量与参数间的误差叫,其大小受①② ③的影响,其大小可以用来描述,计算公式 为。 2.抽样误差是指之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可用来表 示。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和。 6.在两个均数的显著性检验中,若检验结果是差异显著,则说 明。 7.在显著性检验时,当H0是正确的,检验结果却否定了H0,这 时犯的错误是:型错误。 8. 显著性检验时,犯Ⅰ型错误的概率等于。 9.显著性检验分为_______ 检验和______检验。 10.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步骤为:、、。 12.若服从N(, 2)分布,则值服从分布, 值服从分布。 第五章 1.方差分析是以为检验对象的。在实际分析时常常以 作为它的估计值。 2.多重比较的方法有①和②两类;①一般适用于 组均数的检验,②适用于组均数间的检验。 3.多重比较的LSD法适用于组均数比较;LSR法适用于 组均数间的比较。 4.多重比较的方法有和两类。前者一般用于 组均数检验,后者又包含和法,适用于组 均数的比较。第六章 1.χ2 检验中,连续性矫正是指用性分布检验性数据所产生的差异,当或时,必须进行矫正。 2.在χ2检验时,当和时必须进行连续性矫正。3.χ2检验中,当或时,必须进行连续性矫正,矫正方法有_____ 和_____ 两种。 4.χ2检验的计算公式为χ2=,当、时,必须矫正,其矫正方法为、。 第七章 1.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显著,说明两变量间直线相关关系。 2.相关系数的大小,说明相关的紧密程度,其说明相关的性质。 相关系数r是用来描述两变量之间相关的和的指标,r 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r的绝对值大小说明相关的。 3.变量间存在的关系,统计上称为相关关系。 4.回归分析中表示,byx表示,。 5.在回归方程中,表示依变量的,b表示,a表示。 6.已知r=-0.589*,则变量间存在的直线相关关系。 7.统计分析中,用统计量来描述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其取值范围为,其绝对值的大小说明相关的,其正负符号说明相关的。 第九章 1.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和。 二、单选题 1.比较胸围与体重资料的变异程度,以最好。 a.标准差b.均方c.全距d.变异系数 2.比较身高与体重两变量间的变异程度,用统计量较合适。 ①CV ②S ③R ④S2 4.若原始数据同加(或同减)一个常数,则。 a不变,S改变b.S不变,改变 c.两者均改变d.两者均不改变 5.比较身高和体重资料的变异程度,以指标最好。 a.CV b.Sc.Rd.S2 6.离均差平方和的代表符号是。 a.∑(x- )2 b.SP c.SS 7 .样本离均差平方和的代表符号是。 ①S2 ②③ ④SS 8. 愈小,表示用该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愈大。 ①变异系数②标准差 ③全距④标准误 1.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 A、 (1,1,1 ) B、 (2,2,2) C、 (2,1, 2) D、 (2,2,1 ) 2.第一类错误是下列哪一种概率:()

生物统计练习题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畜牧兽医专业《生物统计学》试题(卷) 学生姓名:考试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得分:分 1. 准确性 2. 数量性状 3. 因素水平 4. 试验处理 5. 试验单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得分:分 1. 平均数具有两个基本性质,即与离均差的平方和最小。 2. 在显著性检验时,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两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即处理效应,另一部分是,即样本平均数的差受到试验误差的干扰。 3. 在进行次数资料的 2检验时,不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的条件是自由度df需要大于。 4. 统计分析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 5. 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为μ=0和σ2= 。 6. 某班有30名同学,其学号分别为1、2、3、……、29、30,现从中随机抽 第 1 页共9 页

取1名同学,则抽得随机事件A=“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的事件的概率等于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7. 统计表是用形式表示数量关系,使数据条理化、系统化,便于理解、分析和比较。 8. 直方图是用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9. 准确性和精确性的含义不同。设某一试验指标的真值为μ,观测值为x,若任意两个观测值X i、X j差的绝对值|X i-X j|小,则观测值的高。 10. 平均数是一个资料的代表,其意义在于描述资料的。 11. 如果进行4种饲料和4个不同品种对鸡产蛋量影响的两因素试验,则整个试验共有个水平组合。 12. 经过测定表明,某品种仔猪初生重x的范围为[0.5~1.5)kg。如果取随机变量x为1 kg时,则其概率等于。 13. 某良种猪场长白成年母猪的平均体重为 190 Kg,标准差为10.5 Kg,则其变异系数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4. 统计学上采用研究呈因果关系的相关变量间的关系,表示原因的变量称为自变量,表示结果的变量称为依变量。 15. 方差分析的前提是分布的正态性、效应的可加性和。 16. 某试验测得秦川牛的某个性状的8个平均数分别39.4、38.8、35.2、31.5、29.0、26.0、24.7、22.2 Kg。在进行多重比较时,平均数38.8和22.2相比较时的秩次距K等于。 17. 对于服从二项分布的某试验而言,如果发生A结果的概率为0.6,则其对立结果发生的概率为。 18. 拉丁方设计的显著特点是试验处理数=横行单位组数=直列单位组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得分:分 1. 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第 2 页共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