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期末模拟试题

2018春期末模拟试题
2018春期末模拟试题

2017级2018春英语期末

模拟测试(二)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

择题)组成,共10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

写清楚,同时用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

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

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 卷(选择题,共7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回答听力部分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 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B 、C 三个选 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称钟 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如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15. B. £ 9.18.

答案是C 。

1. What does the woman major in?

A. French.

B. Japanese. 2. What would the man do on the weekend?

A. Prepare for a test.

B. Play sports. 3. What do the speakers think of Tom?

A. Lovely.

B. Hard-working.

4. What '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Seller and buyer.

保密★启用前

C. £ 9.15.

C. English. C. Take an exam. C. Lazy. C. Teacher and student.

5. Where can the conversation possibly take place?

A. In a shop.

B. In a ban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

B 、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 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秒 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tonight?

A. See a film.

B. Stay at home.

7. What color dress will the woman wear?

A. The red one.

B. The black on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ir jobs.

B. Their children. 9. What can Jack be?

A. A student.

B. A teach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was the woman doing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A. Driving a car.

B. Crossing the street.

C. Waiting at the corner. 11. How does the woman describe the second car?

A. It went through the red light.

B. It carried many passengers.

C. It waited for the traffic lights.

12. Where did the second car run after the accident?

C. North on Fifteenth Stree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 man ' s childhood.

B. The man ' s holidays.

C. The man ' s family. 14. When did the TV programmes start when the man was little?

A. In the eve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morning. 15. What did the man do on holiday when he was a boy?

A. Stayed at home.

B. Went to the seaside by car.

C. Took a train to England.

1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old days?

A. Hard.

B. Funny.

C. Boring.

C. In a restaurant.

C. Take a walk.

C. The yellow one.

C. Their neighbors. C. An engineer.

A. West on Fifth Street.

B. North on Lake Stree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is the cost for children between 14 and 16 per week?

A. £ 105.

B. £ 95.

C. £ 85.

18. What should children bring with them to the school?

A. Their lunch.

B. Special clothes.

C. Their books.

19. When can you take part in a special show?

A. On Monday morning.

B. On Tuesday evening.

C. On Friday afternoon.

20. What phone number do you call to ask for a booking form?

A. 8474 7593.

B. 8447 6953.

C. 8879 6543.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

Singapore is a country with 42% of its population foreign born. Singaporeans, even those of the same ethnic group 假群),have many different firs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For example, within the SingaporeanChinese group, nearly a third speak English as their home language while almost half speak Standard Chinese as their home language and the rest speak various Chinese dialects (方言)as their home language. Due to these reasons,the English fluency level of people in Singapore varies greatly from person to person.

Most reasonably educated Singaporeans do speak Singapore Standard English, also known as Educated Singapore English, which, grammatically, is not different from standard British English, with changes being limited to accent and a few borrowed words, causing few challenges to any native Britons.

Singapore English dates from the 146 years of British colonial rule over Singapore until its independence in 1965. Before 1965, the standard form of English in Singapore had always been British English. After Singapore won independence, English in Singapore began to take a life of its own,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ingapore English.

English had been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when Singapore gained self government in 1959, the local government decided to keep English as the main language in order to help develop economy. The use of English as the nation ' fiisst language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Singapore. English is the global language for commer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 and improvement of English also helps to expedite Singapore ' development and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Singaporeans speaking English at home. For children who started primary school in 2009, 60% of Chinese along with 60% of Indian pupils and 35% of Malay pupils mainly speak English at home. Because many Singaporeans grew up with English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in school, some Singaporean Chinese may not be able to speak Standard Chinese.

21. How many people in Singapore are native?

A. Less than a quarter of the population.

B. About forty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C. Nearly sixty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D. Only half of the population.

22.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en did the British begin to rule Singapore?

A. In 146.

B. In 1819.

C. In 1959.

D. In 1965.

23.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 expedite ” in Paragraph 4?

A. Hold back.

B. Bring down.

C. Put off.

D. Speed up.

24. What's the main reason for Singapore to keep English after its independence?

A. Culture.

B. Economy.

C. Freedom.

D. Tradition.

25.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Malay pupils are not good at learning English.

B. Indian pupils do better in keeping their own language.

C. English may one day become the only language in Singapore.

D. More and more Singaporeans are speaking Standard Chinese.

B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625788.html,is the UK ' s biggestnd best online guide to the performing arts including theatre, opera, classical music, dance and so on.

? The Lion King

Musical: The stage adaptation of the Disney film taken from an original African story. A young lion grows up and learns that taking over the pride requires wisdom and maturity (成熟).

Place: Lyceum Theatre, Wellington Street, London

Telephone: 0870 243 9000

Date: Friday, 18 Nov. 2011

Ticket price: £ 37.5

? Oliver

Musical: Dickens ' story of a boy in a London workhouse and his adventures on the way to discovering his family. The songs include Food glorious food, You ' ve got to pick a pocket or two, Who will buy this wonderful morning, I am reviewing the situation and Consider yourself at home.

Place: Theatre Royal, Catherine Street, London Telephone: 020 7494 5061 Date: Thursday, 17 Nov. 2011 Ticket price: £ 25 but now save 20% ? Jersey Boys

Musical: It tells the story of Frankie Valli and the Four Seasons: the blue-collar kids from New Jersey formed a singing group and became famous. The musical features many of the group '

night and Can t take my eyes off you.

Place: Prince Edward Theatre, Old Compton Street, London Telephone: 0870 850 9191 Date: Saturday, 19 Nov. 2011 Ticket price: £ 22.5 ? All ' s Well That Ends Well

Play: A romantic story. Helena, daughter of a poor physician, loves Bertram, son of a Countess.

Place: Shakespeare ' s Globe Theatre, Park Street, London

Telephone: 020 7401 9919 Date: Sunday, 20 Nov. 2011 Ticket price: £ 40.5

26. If Mary is available on Frida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she call to buy a ticket?

A. 0870 243 9000.

B. 020 7494 5061.

C. 0870 850 9191.

D. 020 7401 9919.

27. In the musical Jersey Boys, you will hear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A. Big girls don ' t cry

B. Can t takeny eyes off you

C. Who will buy this wonderful morning

D. Oh, what a night 28. If you want to buy a ticket at a discount, you should go to.

A. Shakespeare ' s Globe Theatre

B. Theatre Royal

C. Prince Edward Theatre

D. Lyceum Theatre 29. If you feel like seeing a play, you've got to go to.

A. Old Compton Street

B. Park Street

p o ng arp o ngls such as Big girls don ' ,t Oy, what a

C. Catherine Street

D. Wellington Street

30.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ext?

A. To teach readers how to use the online guide.

B.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625788.html,.

C. To introduce some famous English theatres.

D. To giv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rforming arts.

C

It was almost the worst birthday of Abraham Lincoln ' s life.

On February 11, 1861 (the day before he turned fifty-two), Lincoln left for Washington to become the nation ' s sixteenth President. As he left home in Springfield, Illinois, Lincoln handed his son Robert a black oilskin bag, and told him to keep it carefully. He did not tell Robert what was inside.

Unknown to his seventeen-yearold son, Lincoln "newly written inaugural speech is in the bag. It wa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speech to start his job as the president. And it was his only copy.

When the train arrived in Indianapolis — the first stop on the long journey — Lincoln rode off in a special car without his family. Robert walked from the station to the local hotel.

When Robert arrived at the hotel, he learned that his family rooms were not ready. So he asked that the bag should be held at the front desk. Then he went off to be with friends.

On his return, Robert found his father waiting anxiously. Where was the bag? Robert explained that he had checked it at the desk.

An angry Lincoln sped to the hall and leaped over the front desk. He began searching through a huge pile of luggage.

As puzzled guestslooked on, Lincoln dragged from the pile a familiar-looking black bag and opened it, only to find someone else ' s dirty clothes. It was the wrong bag. Back he went to the pile.

At last he found the valuable bag and the speech inside. Lincoln handed it to his son and said strictly, — Now you keep it!

It was the one and only time, Robert said, that his father had ever lost his temper at him. But with his speechfound and his birthday yet to be celebrated, Abraham Lincoln grew cheerful. As Robert proudly recalled, — Father did not scold 侯骂).

31. Abraham Lincoln went to Washington to.

A. celebrate his birthday

B. make an important speech

C. meet Robert's friends

D. take office as the President

32. Lincoln gave his speech to Robert in order to.

A. take the train to Indianapolis

B. let Robert keep an eye on it

C. ask Robert to have a read

D. have Robert make a copy of it

33. Robert put the bag at the front desk because.

A. he didn' t know what was inside

B. he knew the real value of the bag

C. he was not allowed to keep it in their room

D. his friends always put valuable things there

34. Rober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g when.

A. he found his father very anxious

B. his father handed the bag to him

C. his father returned the bag to him

D. he arrived at the Indianapolis station

35. It can be learnt from the text that.

A. Lincoln didn 't lose his temper

B. Lincoln scolded Robert

C. Robert made his biggest mistake

D. Robert nearly lost Fatner ' s speech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Exercises on building self-confidence

There is a set of small daily exercises we can easily follow, which can help us improve our self-confidence.

▲ Face possibilities

36 Remind yourself that these are problems that you need to resolve, not bad luck that you have to deal with or things that you should feel sorry about.

▲ Not everything is “ in your hands! ”

When you feel that you cannot control a situation, try to continue to believe in the strengths you have, move ahead and accept that some things are not “inyour hands” . 37 This makes them more interesting.

▲38

Learn to ask the opinion of others, which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yourself better. The criticism (扑匕评)is very useful, even if sometimes we don ' t like what we hear.

▲_39

Make an effort every day to try things you want, even small and not so important, without the need to be successful. Remember a “failure does not embarrass you; everyone fails on occasions.

▲ It ' s the trip that counts.

Each time you make a mistake, try not to be disappointed and especially not to blame yourself about it. To believe in yourself is like a long journey. 40 But do not give up, continue to go

2018年高考模拟试题.doc

2018年高考模拟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由埃博拉病毒引起。2018年埃博拉疫情再次在西非国家爆发,下图为埃博拉疫情在非洲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非洲埃博拉疫情的分布特征是() A.近期疫情多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B.近期疫情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 C.爆发疫情的国家均位于低纬度地区 D.距海较近地区的疫情更严重 2.非洲爆发疫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迁移农业导致人口流动,加速了疫情的传播 B.气候湿热,蚊虫众多,加速了疫情的传播 C.食物不足导致人体健康状况不良 D.医疗卫生条件差,加重了疫情 三峡工程运行后,根据现行调度方案,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将在145米至175米之间变化。三峡水库周边形成水位落差30米、面积约为302平方千米的消落区(消落区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水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的区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水库消落区。重庆市开县在消落区开展了“沧海桑田”实验项目。该项目在开县渠口镇的水库支流消落区不同高程处种植200亩饲料桑,并开展饲料桑加工业及对牛、羊等牲畜饲养技术的研究。据此回答3~5题。 3.将三峡水库水位调至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下列关于开县“沧海桑田”实验项目对当地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蓄水量B.增加经济收入C.防止水土流失D.增加生物多样性、5.消落区正确的利用方式可能有() ①适度开发旅游业②种植耐水植物③开发房地产④夏季在最高处种植一季农作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总和生育率(TFR)是一定时期各年龄妇女生育率之和,是按照某一年度的妇女生育水平,计算每个妇女度过其整个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计算公式即:总和生育率=分年龄妇女生育率之和。它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下面两图分别示意美国和埃及在不同年份的总和生育率。读图回答6—7题。

2018初中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说明:本卷共4页,25个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题目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1.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3.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多功能干细胞(ips),利用多功能干细胞可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此下列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a表示的是分化过程 B.图中各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均相同 C.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 D.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5.将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 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 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数 小时后,将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 加数滴碘液。下列选项错误是( ) A.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3处颜色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C.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2处对 照 D.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氧 气 6.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B.尽量保持温室内温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热 C.适时除草、松土、施肥 D.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 7.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错误操作是() A.切取叶片带主叶脉的中间部位夹在支持物中 B.用沾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 C.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D.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 8.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鲫鱼、麻辣鸡丝、黑椒杏鲍菇。你认为添 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更合理( ) A.凉拌豆角 B.牛奶咖啡 C.肉末鸡蛋 D.小米稀饭 9.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分别是() A.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 B.前后径缩小、左右径增大 C.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 D.前后径和左右径均缩小 10.从花蕊的情况和花着生的情况两方面看,桃花的花属于( ) A.单性花单生花 B.两性花单生花 C.两性花花序 D.单性花花序 11. 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洋洋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 B.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要用碘液染色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刮→三涂→四染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可见红细胞在最小血管中呈单行通过 12.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A.脑 B.肾 C.小肠 D.肺 13. 下列各组疾病中均与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2020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精编

2020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精编 (考试用时: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Q ={x |2x 2-5x ≤0,x ∈N},且P ?Q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P 的个数是( ) A .3 B .4 C .7 D .8 2.若复数z =m (m -1)+(m -1)i 是纯虚数,其中m 是实数,则1z =( ) A .i B .-i C .2i D .-2i 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5,前n 项和为S n ,且a 1,a 2,a 5成等比数列,则S 6=( ) A .80 B .85 C .90 D .95 4.小明每天上学都需要经过一个有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已知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绿灯亮的时间为40秒,黄灯5秒,红灯45秒.如果小明每天到路口的时间是随机的,则小明上学时到十字路口需要等待的时间不少于20秒的概率是( ) A.34 B.23 C.12 D.13 5.已知以下三视图中有三个同时表示某一个三棱锥,则不是.. 该三棱锥的三视图的是( ) 6.已知p :a =±1,q :函数f (x )=ln(x +a 2+x 2)为奇函数,则p 是q 成立的( )

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二轮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二、选择题: 1.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A. 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B. 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 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D. 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答案】D 【解析】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放出光子,原子的总能量减小,根据,可 知电子的半径越小,电子的动能越大,故ABC错误,D正确。 点睛:电子绕核运动的规律和卫星绕地球运动规律类似,在学习时可以类比进行学习,加强理解。 2. 如图所示,真空中某一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存在A、B两点,其中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A,方向与AB连线成90°角;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B,方向与AB连线成150°角,一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在场中由A运动到B,则有 A. 点电荷Q是负电荷 B. A、B两点电势相比较φA<φB C.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4:1 D. 由于E A的方向与AB连线垂直,检验电荷q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不做功 【答案】C 【解析】A、将两条电场线反向延长后相交于一点,即为点电荷Q的位置,即电荷Q为正电荷,故选项A错误; B、设A、B两点到Q的距离分别为和,由几何知识得到,,如图所示:

可知A、B不在同一等势面上,故选项B错误; C、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而且,则整理可以得到:,故选项C 正确; D、由于A、B不在同一等势面上,故检验电荷q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故选项D错误。点睛:运用几何的方法找出点电荷Q的位置,求出A、B两点到Q的距离之比,由求解场强关系,并比较电势的高低及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3. 截面积S=0.5m2,n=100匝的圆形线圈,处在如图甲所示的磁场内,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 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电路中R=3Ω,C=10μF,线圈电阻r=2Ω,导线电阻忽略不计,t=0时刻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则有 A.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10V B. 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大小为20A C. 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b-R-a D.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6×10-5C 【答案】D 【解析】A、由图像乙可知: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两端电压为: 由于电容器与电阻R并联,则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2013年3月浙江省技术高考模拟试题

2013年3月浙江省技术高考模拟试题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第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作图时,事选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題(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B.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 C.随着技术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增加,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减少D.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志 2.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头上的电子显示屏 可以显示尺寸。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主 要是为了 A.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B.考虑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3.如图所示是室外可伸缩晒衣架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设计中主要考虑晒衣架的安装和足够的承重能力。下列设计分析 中不恰当的是 A.底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以便挂架与墙体牢固连接B.支架可伸缩,方便衣服的晾晒和收取 C.晒杆上的圆孔设计,可以提高晒杆的结构强度 D.上下支架之间采用铰连接,以实现可伸缩 4.如图所示是一款高度可升降、钢化玻璃面的茶几。下到关于该茶几的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A.支架高度可调节,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B.台面采用钢化玻璃,时尚大方 C.底座接触面积小,结构稳定性较差 D.造型独持,结构简洁 5.下列关于锉削加工的操作要领中不正确的是 A.锉削加工使用的工具是锉刀 B.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完整版)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二)及答案解析 1.某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输导组织 B. 机械组织 C. 保护组织 D. 分生组织 2.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后不能增粗,这是因为破坏了( )。 A. 韧皮部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髓 3.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即“环剥”),这样可以增加果实产量,其原理是( )。 A. 促进果树生根 B. 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C. 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 限制了水和无机盐向茎叶运输 4.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 A. 方便操作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降低光合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5.人患急性炎症时,数量会急剧增加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6.如图所示的血管,只能表示静脉的是( )。 7.健康的人血液流经肾脏时不会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 废物由多变少 B. 氧气由多变少 C. 蛋白质由多变少 D. 营养物质由多变少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分析: 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 解答: 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所以,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输导组织。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考点:木质茎的生长和年轮的形成。 分析: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

课标全国卷数学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题号 一 二 三 选做题 总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 = 2i 1+i ,z 的共轭复数为z ,则z ·z =( ) A .1-i B .2 C .1+i D .0 2.(理)条件甲:??? 2<x +y <40<xy <3;条件乙:??? 0<x <1 2<y <3,则甲是乙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文)设α,β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 ?α,则“l ⊥β”是“α⊥β”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 的值是( )

A.4 B.5 C.6 D.7 4.(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f(x)=1 x在其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B.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必要条件 C.命题“?x∈R,x2+x+1>0”的否定是“?x∈R,x2+x+1<0”D.给定命题p、q,若p∧q是真命题,则綈p是假命题 (文)若cos θ 2= 3 5,sin θ 2=- 4 5,则角θ的终边所在的直线为() A.7x+24y=0 B.7x-24y=0 C.24x+7y=0 D.24x-7y=0 5.如图是依据某城市年龄在20岁到45岁的居民上网情况调查而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现已知年龄在[30,35)、[35,40)、[40,45]的上网人数呈现递减的等差数列分布,则年龄在[35,40)的网民出现的频率为() A.0.04 B.0.06 C.0.2 D.0.3

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物理模拟试题10套(解析版)

2018高考冲刺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10套 模拟试题一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地球同步卫星A和一颗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的科学实验卫星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两卫星的公转方向相同,那么关于A、B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颗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之比为1:16 B. B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小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 C. 同一物体在B卫星中时对支持物的压力更大 D. B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 【答案】D 【解析】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与卫星的质量和卫星到地球的距离有关,由于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引力之比无法求出,A错误; 地球同步卫星A的公转角速度等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卫星半径越小,角速度越大,B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大于A卫星的公转角速度,B错误; 卫星中的物体随卫星一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C错误; 根据,,A和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周期之比为8:1,地球同步卫星A的周期为一天,B卫星的周期为天,所以B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D周期。 故选D 2.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在0-时间内的位移—时间(x-t)图象,图线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图中所标的量均已知。关于该质点在0-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质点可能做的是曲线运动 B. 该质点一定做的是变加速直线运动 C. 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一定是 D. 该质点在t=0和时刻的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质点在0-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不变,则质点做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可知,因图线是抛物线,则质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由数学知识可知,当时,x有极大值,,联立解得:,选项C正确; 该质点在t=0和时刻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选项D错误;故选C. 3.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电场中,将两个电荷量相等的试探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时,两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相互垂直,且F2=3F1,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个试探电荷的电性可能相同 B. M、N两点可能在同一等势面上 C. 把电子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可能增大 D. 过MN上某点P(未标出)的电场线与MN垂直时,P、N的距离可能是P、M距离的3倍

2013届高考理综仿真模拟考试题

高考仿真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命题人:罗声震 钟 杰 刘旭东 组卷:唐家文 审核:纪爱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 每题6分 共126分) 注意事项: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钙是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化学元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过多,肌肉就会出现抽搐 B .植物对钙离子的需要量极少,但钙仍属植物的必需元素 C .秋天,落叶在脱落前后,钙的含量无明显降低 D .基因工程中,常用CaCl2处理植物细胞,以便导入重组DNA 2.2009年5月18日,墨西哥流行病学与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表示,检测到发生突变的甲 型H1N1流感病毒。类似情况在美国和加拿大也被发现,这让学者非常担心,因为新病毒有 可能具有更强的侵入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侵入机体内经T 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特性 B .效应T 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C .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 .人体感染病毒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可能彻底消除 3.读下图分析有关曲线,其中全部正确的组合是 ①甲图表示杂合子Aa 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w_w_w.k_s5%u.c_om ②乙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与自由 结合发生于cd 时期 ③丙图用一定 浓度的植物生 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应选用c 点对应的浓度, A 、 B 曲线分别表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④丁图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由图可推知 A .不摄入酪氨酸会使皮肤细胞无法合成黑色素

2018年广东省高考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和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一) 1.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b不提供基因 B.c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 C.d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 D.e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2.下列有关组织细胞中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产生紫色反应 B.将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处理有利于DNA与吡罗红结合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 3.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 C.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4.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旷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 B.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 C.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D.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5.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如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已成为当前的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一 二附加 题 总分26 27 28 29 30 得分 第Ⅰ卷(必做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XX年地球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其灾难性的影响。”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出现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2.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下图是北半球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图中m、n相差20°,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A.10°N B.13°26′N C.33 °26′N D.40° N 4.A日期时,下列关于该地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②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③白昼时间刚好等于B日期白昼时间 ④白昼时间刚好等于B日期黑夜时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丙、丁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中,能正确反映此时沿乌兰巴托—北京一线天气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2018年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用来定量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是() (A)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C)安培力(D)磁感线 2.20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机()(A)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C)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4.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下列关

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 (B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C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D )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其体积、外电路无关 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 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 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0 (B )mg (C )1 2 mg (D )2mg 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 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7.如图所示,虚线 a 、 b 、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

2013年高考模拟题

2013年高考模拟题 2013-1-6 命题人:李老师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Ⅱ卷的答题栏中,本 题共10小题) 1. 如图所示,在铁芯P 上绕着两个线圈a 和b ,则 A.线圈a 输入正弦交变电流,线圈b 可输出恒定电流 B.线圈a 输入恒定电流,穿过线圈b 的磁通量一定为零 C.线圈b 输出的交变电流不对线圈a 的磁场造成影响 D.线圈a 的磁场变化时,线圈b 中一定有电场 2. 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用 a 、b 两光束 A.先后照射双缝千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 B.先后照射某金属,a 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b 光照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 C.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 光不能进入空气,则a 光也不能进入空气 D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 光的反射角比b 光的反射 角大 3. 在xOy 平面内有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振幅为A 。M 、N 是平 衡位置相距2m 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 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 N 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 。则 A.该波的周期为53 s B.在t=13 s 时,n 的速度一定为2m/s C.从t=0到t=1s ,M 向右移动了2m D.从t=13 s 到t=23 s ,M 的动能逐渐增大 4. 半径为a 右端开小口的导体圆环和长为2a 的导体杆,单位长度电阻均为R 0.圆环水平固 定放置,整个内部区域分布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盛场,磁感应强度为B 0.杆在圆环上以速度v 0 平行于直径CD 向右做匀速直线坛动.杆始终有两点与圆环良好接触,从圆环中心O 开始, 杆的位置由θ确定,如图所示。则 A.θ=0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2Bav B.θ=π3 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Bav 3 C.θ=0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 2)2(2R av B +π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认识起源很早,法律作为治国之具,从它用来治理国家那天起,就形成了法律工具主义。 B.魏征用比喻来阐释法律工具主义,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着鞭子,就是法律。 C.在古代要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皇帝至关重要。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会使法律失去它应有的信用。 D.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乃天下之法”,非皇帝一人之法,不能随意变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追溯法律工具主义源头,指明我国在很早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B.文章第一段引用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论证古代社会君主对法律工具主义所起的作用。 C.文章第二段,以隋文帝为反面事例,论证君主不依法行事随意变更法律造成的恶果。 D.文章第三段,在论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8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 段话体现了小草的什么特征() 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 2.如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C.稻田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 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C.生产者数量多,作用大D.有人工控制 4.观察图①~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图①与图②的主要区别是图①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B.图③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图①②③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图④的生物营寄生生活,它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遗传物质 5.下列动物体不同层次的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6. 天然林中的植被都呈现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造成这种层 次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温度 D .空气 7.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其中不. 起作用...的一项是( ) A .转动遮光器 B .转动转换器 C .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转动反光镜 8. 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小麦完成这两种能量转 化的结构分别是( ) A .细胞核、线粒体 B .叶绿体、线粒体 C .液泡、线粒体 D .叶绿体、细胞膜 9.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你认为下表所示的设计中不.妥当.. 的一项是( ) A .温度 B .光照 C .种子数量 D .水分 10. 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在植树节种树时,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带土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在中午阳光充足时移栽 ④移栽后马上大量施肥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12. 观察右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可能是( ) A .有种子 B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 .叶脉为平行脉 D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13. 当你与同学们漫步于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时,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这是由 于绿色植物的( )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野生黑枸杞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海拔2 800~3 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经测定,野生黑枸杞含有17种氨基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区() A. 昼夜温差大 B. 水源丰富 C. 人类活动少 D. 黑土广布 2. 观测野生黑枸杞的生长状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3. 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严重 B. 生物多样性增多 C. 酸雨频发 D. 土壤盐碱化加剧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环境问题。 1. 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在盆地沙漠地带,而沙漠地带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故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故选A。 2. 根据植物的光谱反射特性,遥感可以对植物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导航与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分析和处理数据;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BCD错误。故选A。 3. 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若大规模种植黑枸杞,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有可能加剧当地土壤盐碱化问题,D正确;青海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流水作用弱,因此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和酸雨的发生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答案】1. A 2. A 3. D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西北风为甲港的主导风向。读图回答下列各 题。 4.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火山分布区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B. 图中国界线比较曲折主要是地形原因 C. 西侧海水温度比同纬度大陆东侧低 D. 东岸降水量比西岸降水量普遍要大 5. 图中国家公园是所在国第一座国家公园,也是所在国重要的自然 保护区。该保护区保护对象不包括() A. 湿地 B. 森林 C. 半融冰川 D. 古建筑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4.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南部西海岸。该地区西侧有秘鲁寒流流经,水温较低,同纬度大陆东侧有巴西暖流流经,水温较高,C正确;图中火山分布于安第斯山脉,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A错误;图中国界线比较曲折的原因主要是受外力侵蚀作用,B错误;在中纬度西风带控制地区,东岸(背风坡)降水量比西岸(迎风坡)降水量要小,D错误。故选C。 5. 该国家公园位于高原山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古建筑极少。故选D。【答案】4. C 5. D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在变化。外部扩展可增加面积,而内部更替则有三种表现:一是内部更替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增加,表示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转变为这类用地;二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减少,表示这一类型的用地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用地;三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不变,表示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用地类型不存在变更。

2018衡水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衡水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处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10.2eV 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 .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最多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D .带有13.9eV 能量的电子撞击处于基态能级的氢原子不能使其跃迁到n=2能级 15.如图所示,相互接触的A 、B 两物块放在平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布为m 1和m 2,且12m m <,现对两物块同时施加相同的水平恒力F ,设在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 B 的加速度2 F m B .物块A 的加速度为 122+F m m C .2N F F F << D .N F 可能为零 1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右侧固定一弹性档杆,在t=0时刻,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当工件运动到弹性档杆所在的位置时与档杆发生碰撞,

已知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则从工件开始运动到与挡杆第二次碰撞前的运动过程中,工件运动的v-t图象下列可能的是 A.B. C.D. 17.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力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两星体密度相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1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负电的粒子,电荷量绝对值为q,质量为m,沿平行于直径

新课标2013届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课标201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模拟 2014-12-06 09:12 : 新课标201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人神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对话、沟通行为,皇会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探求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信仰,乃至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提供了翔实的佐证。皇会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很高的遗产价值。 ②皇会所诠释的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超凡的文化创造力的体现。天津不仅是个移民城市,人口构成五方杂处,“比闾而居者率多流寓之人”,而且还是一个既沿海,又有运河的港口城市,“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妈祖文化信仰在元代随着漕运的兴起而传播到这里,并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成为这一多元文化城市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相对天津人来说,妈祖是一位外来的神明,但传入津门后很快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当年广大民众的普遍信仰。妈祖文化在天津扎根,内在的感情因素大致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因为千百年以前,天津曾是退海之地,历史的遗存从情感上使天津人对海洋情有独钟;二是移民城市所特有的环境,需要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构建一种共同的信仰;三是妈祖身上所体现出的崇高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正好符合广大民众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因此传入天津的妈祖文化,形成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民间信仰文化圈,并创立了天津独有的皇会民俗。 ③皇会是基于民众需要而形成的。是那些从事海上作业和贸易的人们,长期面对汹涌无情的大海,本能地急需寻求一种安全、佑护和寄托,同时,将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对家庭团聚、对幸福的愿景等等全部情感都依附于对皇会活动的参与。而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也形成了广大民众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些便塑造了他们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维系着人们对家园的感情,经过长期感化的结果,即是皇会的传承、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