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4准实验设计与真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4准实验设计与真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4准实验设计与真实验设计

§4-2 准实验设计一、单组准实验设计

二、多组准实验设计

§4-3 真实验设计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二、多因素完全随机实验分析

1、组间设计(被试间)、组内设计(被试内)、组间组内混合设计

2、主效应、交互作用、简单效应

三、随机化区组设计

1、区组:把被试按照个体差异分配到不同的被试组,并把这种“区组”的差异作为一个额外变量来进行控制

2、 3中分配区组被试的方式:

1)一名被试作为一个区组

2)每个区组内被试的人数是实验处理数目的整数倍

3)区组内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团体(自然班问题的解决方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实验 2、开窗实验 3、等级排列法 4、视敏度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1、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_____________、资源限制理论、_________。 4、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__________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__________。 5、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因此,反应 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等。 7、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8、思维的行为测量法有两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_认知,一方面情绪 ___________认知。 10、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三、不定向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4分。) 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 (B) 封闭性 (C) 刺激间的关系 (D) 以上都对 3、“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 量的是:()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4、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 量显然是指:()

实验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迷宫测试 人类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迷宫(迷津)学习了。它是研究一个人只靠自己的动觉、触觉和记忆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在空间中定向。迷宫种类很多,结构方式也不一样(本迷宫难度中等),但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盲巷。被试的任务是寻找与巩固掌握这条正确途径。迷宫的学习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 一般的方位辨认,2.掌握迷宫的首段、尾段和中间的一、二部分,3.扩大可掌握的部分,直至全部掌握空间图形,4.形成机体对空间图形的自动化操作。迷宫学习与被试的智商有关,它涉及到被试的空间定向能力、思维、记忆等诸多方面。 迷宫学习量度是以达到一定标准所需尝试的次数、时间和错误数为指标的。本实验以学习遍数为自变量,所用时间和错误次数为因变量,让被试在排除视觉条件下,用小棒从迷宫起点沿凹槽移动到达终点,其间小棒每次进入盲巷并与巷末端金属片接触算一次错(机器鸣响)。学会的操作定义为连续三遍不出错。须注意的是,测试前不能让被试看到迷宫的结构,测试中主试不能给予暗示和指导。被试要运用动觉、思维、记忆等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独立完成。测试中若被试感到疲劳,可稍事休息再进行实验,以控制疲劳带来的误差。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迷宫实验,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 2.通过迷宫的学习行走过程,观察被测者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记忆思维能力。 二、仪器与材料 迷宫测试仪 上海心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三、实验方法 1.首先将迷宫测试仪与计算机连接好,调节好挡板角度,使被试不能直接看到 图形。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仪器实验” 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迷宫测试”,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单击“开始实验”按钮进行实验。屏幕呈现“请按指导语要求操作仪器”提示语。 2.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迷宫实验,你要在排除视觉条件下(闭上眼睛或戴遮眼罩),尽快学会走迷宫,中间不要停顿,要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期间若触棒进入盲巷并到达盲巷终点,仪器会发出蜂鸣声,并计错一次。到达终点后仪器会长鸣一秒。当你连续三次无错走完迷宫,实验结束。弹出“实验已结束” 提示。 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可以让主试拿着你的手并将触棒放在开始处的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7.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 试卷7 一、单项选择题 1 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可证实 (A)两种记忆说 (B)加工水平说 (C)多贮存模型 (D)工作记忆理论 2 詹金斯和达伦巴赫(Jenkins&Dallenbach,1924)进行了“睡眠记忆”的实验,结果发现学习后立即睡觉比继续进行日常活动,对学习项目的保持量要高。该研究支持遗忘的 (A)衰退说 (B)动机说 (C)干扰说 (D)提取失败说 3 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说明中央执行系统具有 (A)协调功能 (B)转换策略的功能 (C)选择性注意功能 (D)操纵注意资源功能

4 巴德利(Baddeley,1966)考察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的转换策略的功能采用的范式是 (A)双任务范式 (B)点探测范式 (C)线索提示范式 (D)随机生成任务范式 5 “物体决定任务”通常用来研究 (A)前瞻记忆 (B)内隐记忆 (C)外显记忆 (D)元记忆 6 测量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离程序试图分离 (A)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 (B)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 (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D)完全加工和部分加工 7 科瓦维拉什维利(Kvavilashvili)以成年人为被试研究前瞻记忆。被试被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中执行一个实验任务,为了“在他们的测试期间保证安静”,拔掉了房间里的电话,并要求被试在5分钟的测试时间结束后重新挂好它。此时,前瞻记忆任务为被试是否记得把电话挂起来。该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自然法 (B)实验法 (C)情境模拟法 (D)访谈法 8 在前瞻记忆的研究中,进行中任务和靶事件加工类型一致时,前瞻记忆的表现好于不一致时。这一现象称为 (A)TAP效应 (B)情境依存性效应 (C)状态依存性效应 (D)编码特异性效应 9 既可以考察对单词,也可以考察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是 (A)错误联接范式 (B)联想研究范式 (C)KK范式 (D)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10 提取诱发遗忘研究通常采用的实验范式是 (A)单字方法 (B)字表方法 (C)提取练习范式

实验室常用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用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仪器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见仪器 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 (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用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它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

器。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实验心理学仪器方法

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 1、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房间 2、电脑20~30台 3、实验心理仪器如下: BD-Ⅱ-102型大小常性测量器 本仪器可测量大小常性,检验距离线索对大小常性的影响,学习用匹配法测量大小常性,也可以制作心理量表。 主要技术指标: 1.两个在黑背景上的白色等边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大小可调,其高度调节范围:65—— 165mm。 2.三角形高度从仪器背面的刻度上读出,测量精度:0.1mm。 3.每个三角形均有一个立柱支撑,其高度可调。 4.每个三角形既可用作标准刺激也可用作比较刺激。 BD-Ⅱ-104A型深度知觉仪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本仪器可测量人的视觉深度知觉的能力。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员、炮手、运动员、汽车驾驶员以 及其他和深度知觉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或选拨。 主要技术指标: 1.七根垂直的竖棒,位于两侧的固定的六根的标准刺激,位于中间可前 后移动的一根为变异刺激。 2.一台可驱动中间竖棒的电机。 3.一个操作竖棒移动的手键,手键上有“前进”、“后退”两个按键。 4.变异刺激的移动速度为25mm/秒、50mm/秒快速、慢速二档,移动范围为±200mm, 准确度为1mm。 5.标准刺激标尺位置:0、前100mm、后100mm。 6.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的横向距离:45mm。 7.观察窗尺寸:110×20mm。 8.荧光灯:1支,12W。 9.外形尺寸:605×200×220mm BD-Ⅱ-106B型实测变速色轮 本仪器可供多种心理学实验使用,如颜色混合、彩色对比、螺旋后效、诱导

色、马赫带现象、似动现象、闪烁临界频率的测定、色调绝对阈限和明度阈限的测定以及闪烁量光法的运用等等。 本仪器由色轮转盘、变速控制器、各种纸盘组成。变速控制器控制电机转速,并实时测定,数字显示转盘转动速度。 主要技术指标: 1.铝制圆盘直径:220mm。 2.铝盘圆周附近刻度及直径110mm处刻度,刻度值皆为0~360°,准确度1°。 3.色轮盘转速0~2000转/分,测速精度优于±2 %。 4.聚光灯:强度可调 5.附件: 1) 直径为220mm的纸盘6张 其中螺旋后效实验用纸盘正反2张; 演示诱导色实验用纸盘2张; 演示马赫带实验用纸盘1张; 似动现象实验用黑白各半纸盘1张, 2) 各色纸盘共36张 其中白色纸盘Φ=190mm 2张;Φ=110mm 2张; 黑色纸盘Φ=190mm 2张;Φ=110mm 2张; 彩色纸盘Φ=190mm 12张;Φ=110mm 12张; 深灰色纸盘Φ=190mm 1 张;浅灰色纸盘Φ=190mm 1 张; 深绿色纸盘Φ=80mm 1张;浅绿色纸盘Φ=80mm 1张 3) 似动现象实验用手形图圆盘1个; 4) 透明量尺一支 BD-Ⅱ-111型动景盘 动景盘是心理学教学中演示似动现象常用仪器,演示物体在一定速度下运 动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主要技术指标: 1.景盘直径:178mm。 2.景盘内圈安装卡通片,圈壁有16个便于被试观察的孔。 3.电机带动景盘转动,转速0-200转/分,连续,速度实时显示。 4.景盘外箱上有二个观察窗口,直径:40mm。 5.附卡通片3套。 BD-Ⅱ-113型错觉实验仪 本仪器主要是证实缪勒-莱伊尔视错觉现象的存在和研究错觉量大小。 主要技术指标: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10月浙江自考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实验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10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3×2的完全双因素实验析因设计需要进行的实验处理个数是______。 2.在信号侦察理论中,影响被试判断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信号出现的概率P(SN)和______。 3.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根本信条是______。 4.知觉组织过程中最基本和基础的环节是______。 5.Jones等的归因研究发现,当事人更多地用______来解释行为。 6.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叫做______。 7.陈霖研究发现视知觉组织的心理现象是视觉初期检测大范围______的普遍而基本的功能反映。 8.逻辑学家把推理分成归纳推理和______。 9.关于月亮错觉的几种主要的解释是显见距离假设、______和相对大小假设。 10.随机化区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应尽量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的时 间。在这个实验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 A.自变量 B.控制变量 C.因变量 D.潜在自变量 2.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无关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数目相同 3.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 A.成人的深度知觉 B.成人的视敏度 C.幼儿的深度知觉 D.幼儿的视敏度 4.最早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A.荷兰的Donders B.德国的Helmholtz 1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二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实验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四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与鉴定 实验五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实验六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 DNA提取 实验七 DNA的定量 实验八 PCR基因扩增 实验九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与纯化目的DNA 实验十 DNA重组 实验十一动物组织细胞总RNA的提取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

事实证明,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要想突破,除了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仪器设备以及良好的研究环境。一个标准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除了具有一般生物学实验室的常规仪器设备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用途的仪器,这些仪器一般较精密,价格昂贵。下面介绍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冷冻离心机 低温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基因片段的分离、酶蛋白的沉淀和回收以及其它生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实验中都离不开低温离心技术,因此低温冷冻离心机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备的重要仪器。在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冷冻离心机,本实验室的高速冷冻离心机为GL-20G-Ⅱ型(上海安亭),落地式。配有角式转头:6×50ml、12×10ml和12×1.5ml。极限转速20000rpm。 1. 安装与调试 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面上,应至少距离10cm以上且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中,周围空气应呈中性,且无导电性灰尘、易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应在0~30℃之间,相对湿度小于80%。试转前应先打开盖门,用手盘动转轴,轻巧灵活,无异常现象方可上所用的转头。转子准确到位后打开电源开关,然后用手按住门开关,再按运转键,转动后立即停止,并观察转轴的转向,若逆时针旋转即为正确,机器可投入使用。 2. 操作程序 (1)插上电源,待机指示灯亮;打开电源开关,调速与定时系统的数码管显示的闪烁数字为机器工作转速的出厂设定,温控系统的数码管显示此时离心腔的温度。 (2)设定机器的工作参数,如工作温度,运转时间,工作转速等。 (3)将预先平衡好的样品放置于转头样品架上,关闭机盖。 (4)按控制面板的运转键,离心机开始运转。在预先设定的加速时间内,其运速升至预先设定的值。 (5)在预先设定的运转时间内(不包括减速时间),离心机开始减速,其转速在预先设定的减速时间内降至零。 (6)按控制面板上的停止键,数码管显示dedT,数秒钟后即显示闪烁的转速值,这时机器已准备好下一次工作。 3. 注意事项 (1)离心机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机器不使用,要拔掉电源插头。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和典型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

第2章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 2.1 本章要点 1.仪器和其他技术手段在心理学实验中的作用 2.传统心理学实验研究常用的仪器 3.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常用的实验仪器和技术手段 4.现代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软件技术 2.2 复习笔记 一、仪器和其他技术手段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心理学实验技术手段发展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1)第一阶段: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古代至1879年) 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采用思辨的方法,在这一阶段还没有系统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 (2)第二阶段:从科学心理学产生到20世纪50~60年代(1879~1950年) ①该阶段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为主义的实验研究方法,即通过刺激反应的研究范式来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机制。 ②传统心理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也是该阶段心理学家研究感知觉过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③心理学家又发展了观察法、访谈法(个案法)、问卷法和心理测验等研究方法。

(3)第三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 ①该阶段心理学家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视频监控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②现代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信号检测论在感知觉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③反应时测量技术是认知层面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感知觉、注意和语言认知等领域的研究。 ④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采用电刺激、注射各种药品和生物制剂、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正电子扫描技术、脑电技术、多导生理记录仪等研究手段,对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尤其是神经活动的机制进行研究。 2.心理学实验技术手段发展 (1)第一阶段: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 在科学心理学产生前的几十年里,心理学的实验仪器主要是当时在物理学和生理学领域常用的实验仪器以及对物理学和生理学仪器进行改造后用于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实验仪器。(2)第二阶段:从20世纪20~60年代 这个阶段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鼎盛时期,实验仪器的发展主要围绕着行为主义的思想和研究思路,主要是一些机械设计的装置。 (3)第三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研究思路,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基础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家基于反应时测量技术发展了各种心理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技术。一些医用的设备也在心理学基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听觉诊断仪等。(二)仪器和其他技术手段在心理实验中的作用 1.编辑与制作实验材料 在传统的心理学实验中,很多实验材料都是通过手工制作的。随着计算机与其他各种实验技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 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小学科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小学科学实验仪器的使 用方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科学部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操作过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 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方法二 1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 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 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 6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胶头滴管滴瓶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1.先排空再吸液; 2.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 3.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头; 4.胶头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交叉污染. 出错点:中指与无名指没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正确方法: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沾污滴管。 试管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 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5×150、18×180、25×200等。 离心试管以容量毫升数表示。 主要用途:普通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收集少量气体、装配小型气体发生器。 使用注意事项: 普通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 3。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实验者效应?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2、什么是要求特征? 被试自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设的方式进行反应。Hawthorne effct (霍桑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 3、被试内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也叫单组实验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其基本原理是每个被试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优点: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者主要想研究每一个被试对实验处理所引起的行为上的变化,可考虑采用被试内设计。 缺点:其一,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二,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一些和时间顺序有关的误差(即顺序误差)就可能混淆近来,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克服办法:对实验处理顺序的平衡,即让被试在所有顺序下接受处理,各种顺序误差相互抵消。

4、被试间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自变量一种情况的处理,又称独立组设计。 优点:不同处理方式间互不影响,互不干扰。 缺点:难以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克服方法:随机组设计和配对组设计。 5、对他人实验研究的实验设计类型进行分析,尤其是区分被试内 设计、被试间设计和混合设计三种类型。 一、多变量设计 多因变量实验设计: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二、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即将每一个被试分到每一个水平的自变量。 被试间设计:指要求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情况,即仅把一些被试分到一种水平的自变量(每一个水平接受不同的被试)。 混合设计:在有些多自变量的实验中可以既包含被试内设计,又包含被试间设计。我们把在一项实验中有些自变量是被试内的而有些自变量是被试间的实验设计称为混合设计。 三、小样本设计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1.设计一个多因素实验,要求有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有关,一个与自变量与语言无关,分别说明: (1)你研究的问题; (2)自变量; (3)因变量; (4)变量控制; (5)实验材料的处理; (6)实验过程; (7)数据的统计处理。 答:(1)我研究的问题是:年龄与文章主题熟悉度对小学儿童阅读理解的影响。 (2)自变量 ①年龄(被试间变量),分三个水平:8岁(小学一年级儿童)、10岁(小学三年级儿童)、12岁(小学五年级儿童); ②文章主题熟悉度(被试内变量),分两个水平:熟悉(和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如描述游乐园的文章)、不熟悉(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如论述某个生僻物理原理)。 (3)因变量 因变量为阅读理解成绩,对被试回答文章后选择题的情况进行评分,每道题答对计1分,答错或未答计0分,共30 题,满分为30分。每位被试的得分即阅读理解成绩。 (4)变量控制 ①儿童性别,控制方法:在同一个年龄选择同样数量的男生、女生; ②儿童智力水平,控制方法:排除智力水平太高或太低的儿童(教师评定); ③文章字数,控制方法:全部选择字数在400左右的文章,字数变动在20字之内; ④生字水平,控制方法:将生字控制在5~10个,生字指超出小学语文大纲的汉字。 (5)实验材料 ①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

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 ②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 (6)被试选择、材料分配与实验过程 共60人。 每个被试均阅读全部的6篇文章,阅读完每篇文章都要完成文章后的选择题,共限时40分钟,文章呈现的顺序在被试间按照拉丁方进行平衡。 (7)数据的统计处理 ①数据整理:删除得分在平均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外的被试数据; ②描述统计分析:计算出6个处理水平结合下被试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③方差分析:使用SPSS软件分析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如果因素一(年龄)主效应显著,再进行事后检验,判断差异主要存在于哪两个或三个因素之间。然后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 如果因素二(文章主题熟悉度)主效应显著,则可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 如果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则分两个方向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在年龄三个水平上,分别对熟悉度两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察在年龄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水平上,熟悉度不同的文章差异显著;也可以在文章主题熟悉度的两个水平上,分别对年龄三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察在主题熟悉度的哪一个或两个水平上,不同年龄个体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显著。 2.设计实验,说明咖啡是否对人的集中注意有影响? 答:(1)被试:北大在校大学生16名,年龄18~24岁,男女各8名,视力正

2020年自考《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1、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答:(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2)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化,和现代 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前后的d’和β的变化。(3)具体程序:采用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极限法——计算微痛阈限和耐痛阈限。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信号检测论——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出的d’和β。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区分开。 2、“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

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答:“和尚挑水”的故事揭示了责任扩散现象,即某一情景中所涉及的个体越多,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们心里越会萌生一种想法“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我就不必去了”,所以,此时,情景引发特定行为的压力也越小。 (1)查阅文献: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和尚挑水”事件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责任扩散现象。确定了研究问题后,就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对于这一问题,前人是否有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从而更为具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查询后发现拉坦内和达利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情景来验证责任扩散现象(Darley和Latané,1968)。他们实验的结果为随着其他旁观者数量的增加,试图帮助陌生人的被试比例下降,即便是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当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时,被试的反应也较慢。这说明人越多,责任越扩散,个人感到必须干预的压力也就越小。 然而,仔细分析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不难发现,他们的研究关注的是利他行为,而“和尚挑水”情景涉及的是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件,继而,问题在于:当情景中涉及的不再是和自身无关的利他行为,而是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责任扩散现象是否依旧会发生? (2)实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始设计实验,即采用什么作为自变量、 因变量,需要控制哪些额外变量,根据变量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混合设计。对于“和

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精)

组培实验操作 1、去组培室观察植物,确定实验方案,做哪种培养基,以及确定培养基的植物激素配方注意:去组培室时,进出组培室要及时关门,两成门都要关。 2、计算培养基中个成分的配比 3、称量药品 注意事项: ●称量药品注意精确度,例如称量 0.1g 的药品,精确到 0.100g ●注意量程 ●在量取物品过程中等待电子天平数字稳定的过程中, 保持电子天平密闭, 关掉四面的窗口。可以适当关闭室内风扇。 ●用完电子天平后要切断电源、清理干净天平里面、关闭打开的玻璃窗口! ●使用完毕后,即使切断电源。 4、煮琼脂 注意事项: ●琼脂粉适合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倒,不要倒在烧杯壁上或者玻璃棒上。 ●关于配培养基加水的问题, 煮琼脂加的水量是所配置培养基体积的一半, 例如配一升应该用 500mL 的水煮琼脂。 ●安全使用万用电炉。若煮琼脂时,注意火力大小, 严禁煮琼脂时玩手机、看小说泡沫上溢距离烧杯口 4~5cm时及时端下来烧杯,防止烫伤。即使关掉电子炉,余热也会让泡沫溢出,很危险。

●使用完毕及时切断电源。当心烫伤。 5、使用灭菌锅灭菌 ●确定灭菌锅里没有物品或者灭菌锅内的物品已经灭菌完成再使用。 ●灭菌前, 要确定灭菌锅内水位与小孔平齐、压力阀紧闭、下面水箱水位在限制使用范围内, 放入要灭菌的物品, 关紧阀门, 打开电源, 确定灭菌时间 30min 和灭菌温度 121℃, 按 start 键开始灭菌。 ●要确定灭菌完全,并且压力降为零时再打开灭菌锅、取出灭菌物品。 ●取物品时要带手套,防止烫伤。取出物品后,灭菌篮放回原处。 ●晚上离开时要切断灭菌锅电源。 6、烘箱 ●烘箱使用前先检查温度设置, 再检查烘箱内容物品, 最后需要使用高温时取出易燃物品。●研钵、钵杵 180 ℃在烘箱内烘 6小时。 ●滤纸以及定容杯等物品烘干的温度一般在 65 ℃即可。 ●晚上离开时要切断烘箱电源。 7、超净工作台 ●使用前用紫外灯消毒 15~30min。打开紫外灯时,需放下报纸(遮挡紫外线 ,并且严禁在超净工作台附近逗留。 ●消毒结束后开始使用前,关掉紫外灯,打开灯管,打开风机通风 4~5min,再开始做实验。 ●实验结束后清理干净台面,关灯、关风机、关电源。

《实验心理学》指导操作手册

实验指导操作手册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分院(系、部):教育学院 教研室:特殊教育 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 授课班级:2012级特殊教育专业主讲教师:唐健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实验心理学》 邯郸学院制

《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心理实验导论 教学时间:1学时。 目的:1、了解心理实验的基础知识 2、了解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 3、掌握心理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与方法 内容:1、心理实验的基础要求: (1)复习或预习 (2)安排和指导 (3)规则 (4)实验记录 (5)实验仪器 2、心理实验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对待被试 (2)正确对待实验结果 3、心理实验中的变量与变量控制:自变量、因变量、变量控制 4、心理实验中的主试与被试 5、心理测验的功用 6、心理测验的实施 (1)防止滥用心理测验 (2)严格按测验条件施测 (3)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7、心理实验报告的撰写 (1)题目 (2)正文: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程序、实验结果、实验结论或讨论 (3)参考文献 (4)附录 实验一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 目的: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器材: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阀测量计。 步骤: 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板面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

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3.正式实验,主试按事先拟好地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反应为“一点”则在记录表上记“一”,“两点”则记“+”。要求每一系列都得到被试“一点”和“两点”这样两种报告,即做渐增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做渐减系列时被试第一次报告“一点”之后,此系列方可停止,然后进行下一系列。 4.主试在刺激前约1.5秒发出“预备”口令,两点阈测量计接触皮肤时间保持2秒钟,每两次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秒钟。 5.被试仅做两种报告,“两点”和“一点”,一点”包含分不清是“两点”还是“一点”的情况,被试判断标准应前后一致,测试中实验结果不要告诉被试。 6.每两系列测完后,休息2分钟(可以做另一被试)。 结果:计算个人手心触压觉两点的绝对感觉阙限,并求出本组两点阈的平均值。 讨论:有人说我们测得的两点感觉阈限是差别阙限对吗?为什么? 参考文献: 1.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等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44—248 2.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214---215; 3.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3-26 4.《普通心理学实验指导书》,天津师大教育系 实验二恒定刺激法 目的: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 器材: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高5cm直径4cm的圆柱体一套共8个其中100克两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步骤: 1.依随机原则排出变异刺激(包括100克的一个)呈现的顺序:然后变异刺激各与标准刺激(100克)配成一对,每对比较10次,为了消除顺序误差,10次中有5次先呈现标准刺激,另5次先呈现变异刺激。 2.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侧,右手伸入实验台中部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主试用粉笔在测试面上放刺激物处标出位置,也应将被试前臂接触桌面的位置用粉笔标出来,以便休息后仍可回到原处。 3.实验开始时要向被试做示范操作:被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慢慢上提,使它离开测试桌面约2cm,2秒后放下(这时胳臂肘不要离开桌面)每对中呈现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秒,以免被试的第一个质量感觉消退,当被试防下第一个重量后,主试立即插上第二个重量。二次比较至少间隔5秒,以免各次感觉互相干扰,主试呈现刺激时,切莫让圆柱体碰被试的手。 4.指导语:“现在请你一对一对地比较圆柱体的重量。当你听到我把圆柱体放在测试面上时,就用刚才示范的方法轻轻地把它提起,注意这时地重量感觉,放下后也要尽量保持住这个感觉。当拿起第二个圆柱体时,就用你对第二个圆柱体的重量感觉与第一个的重量感觉进行比较,如果你觉得第二个比第一个轻些就说“轻”;如果你觉得重些就说“重”;如果分不清轻重就说“相等”,这样一共要比较几十次,每次比较后必须做出判断,判断的标准要尽量一致。请注意要你判断,第二个比第一个是轻、重、还是相等”。 5.按排好的顺序呈现刺激,每次被试做出轻,重,或是相等的判断,要在记录表的相应位置记下“一”“+”或“二,,,每比较10次后休息2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