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城市风貌特色的挖掘与塑造

合集下载

XX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XX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反对的声音
——学界出于规划体系统一完善和规范城市设计运行机制的需要,也曾出现了反对的 (郑正,1998,不主张增加新名词)以及主张融入(郭恩章,1998,应该统一称为总体 城市设计为宜)的声音。 但可能出于理解方便的需要(风貌一词的文化学渊源),风貌特色规划这一称谓一直沿 用至今(1996年河北省推行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风貌规划的名义)。
建立适合寒冷气候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 寒地城市应当注重培育本土品种,采用针叶 与落叶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合理规 划城市外围防护林带,提高城市全年,尤其 是冬季城市绿量(东季采暖污染),并重视 加强小规模的绿地建设。
4.2中观层面 加强城市住区户外物理环境设计 满足日照要求,控制建筑阴影影响面积, 重视“风屏蔽”,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场地。
分层次
即是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有侧重地对城市风貌特色加以维 护、塑造与强化;
分系统
选取影响城市风貌物质形态景观的关键系统,进行结构、特征分析, 充分发掘和利用各要素集合的内在联系,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对景观
要素合集做出布局安排,提出建设控制要求,提升城市形象;分 区块
以城市功能、建造年代、环境特征、行政区划等为依据对城市地区 进行风貌特征进行空间划分,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通则与 导则,落实系统控制,指导后续的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
落实——编制导则、突出重点/专项
即是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以通则或者导则的形式提出设计要求, 寻求与法定规划结合,或选取重点地段或专项规划深入设计达到示 范作用;
风貌概念/规划演变/比较研究/体系剖析
技术路线
规划方法
关注内容
方法剖析
方法剖析——具体多采用分层、系统、分区三种方法为主 的规划控制手段;
风貌概念/规划演变/比较研究/体系剖析

创意设计如何塑造城市的独特风貌

创意设计如何塑造城市的独特风貌

创意设计如何塑造城市的独特风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许多城市面临着同质化的挑战,它们在建筑风格、城市规划和文化氛围等方面逐渐失去了独特性。

然而,创意设计正以其强大的力量,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塑造出独特的风貌,使城市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创意设计首先在城市的建筑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建筑设计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吸引人们的目光。

比如,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贝壳造型成为了悉尼的象征,不仅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又如,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外观,在展现现代建筑魅力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了北京的新名片。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功能性的空间,更是艺术的杰作,它们以独特的形态和风格,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为城市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形象。

城市的公共空间也是创意设计大显身手的舞台。

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吸引力。

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园可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能提升周边区域的价值。

例如,纽约的高线公园,原本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经过创意改造后,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线性公园。

它保留了铁路的历史痕迹,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种植了丰富的植物,设置了舒适的休憩设施,成为了城市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

创意设计还可以通过改善街道的布局和景观,提升城市的步行友好性和交通安全。

比如,一些城市采用彩色的人行道、独特的路灯和街头艺术装饰,使街道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城市的魅力。

创意设计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创意设计可以将这些元素挖掘出来,并以新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通过创意设计,可以将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和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活动。

比如,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设计师将传统的建筑风格运用到现代建筑中,或者将传统的手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和包装,使其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

保护城市风貌 构建城市特色

保护城市风貌 构建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 : U一6 T 8 文献标识 码 : A
1 城 市风 貌的概 念
城市风貌的 概念 范 围很广 , 单地 说 , 简 就是人 们 对城 市的 印
城市或 乡村环境 。 ” 世界 的城市不 可 能也 不应 该成 为一 种形 象 , 要吸 收借 鉴 , 更
E 巴 象, 它包含城市 的景观特色 , 平面空 间布局 和形态 、 建筑风格 和质 要记住每 个城 市的真上 精华在 于 白己的特色 。威 尼斯 的水域 、 纽 新 量、 经济结构和物质环境 , 以及城 市 的管理 水平 、 学技术及 民族 黎的放射形林 荫道 和路 边 的咖啡 馆 、 约 的摩 灭群楼 、 加坡 的 科 花 同城市 、 苏州 的园林 、 北京 的 皇宫 大院 …… 任何 一个 让人忘 不 与地 方的历 史文化 、 传统 与风格 等等 , 一个 多学科 、 是 多方 位 、 多
16 年在威尼斯通过 的《 94 国际古迹 保护 与修复 宪章 》 第一 条就 明
确指 出“ 史古迹 的概 念不 仅包 括单 个建 筑物 , 历 而且包括 能从 中 找出一 种独特 的文明 , 一种 有意 义的发展 或 一个历史 事件 见证的
谈, 儿童嬉戏 , 老人健身 , 成和谐 、 形 安宁的休 闲氛周 , 它对 于改善
的地 方特 色。传统 街 区地 势较 为平 坦 , 网呈方格 状 , 路 可分 为大
街、 胡同 、 小巷 三级 , 结构严 谨 , 交通便 捷 , 氛宁静。 气 太原 市旧城 南端 历 史遗 留下-一 - 条贯 穿 南北 的水 系——城 西 水 系 , 由汾河 引入 动物 园 , 向黑 龙潭 、 新建路 游泳 池 、 海 它 流 原 南 子后 , 注入汾 河 , 又 如今对 其进 行保 护并加 以改造 , 修河道 , 整 蓄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以河北省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摘要:风貌特色突出是世界上优秀城市所共有的品质,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称赞的对象。

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挖掘,力求打造一座屹立于京、津、保“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风雅”之城。

关键词:景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控制标志建筑重点地段风貌设计引言城市景观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景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观风貌规划以现有各项规划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市现有各类资源,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为宗旨,具体而详尽地探讨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合理指导城市建设。

本文以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为例,探讨一座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的景观风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

1 “霸州”市由来霸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中、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

勤劳朴实的霸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升息繁衍了几千年。

秦属广阳郡,汉属琢郡益昌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置霸州,建置前此地多为水乡,当时,因此地近霸水河,又有对辽称霸之意,故称霸州。

2 区位交通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东邻天津市,西接保定市,南邻文安县,北与廊坊市接壤。

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

霸州宋辽时期可谓边关重地,自古交通发达。

因为是南北交通之咽喉、水运交通之要道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宋人称“此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下燕山”的记载。

后随水量减少、洼淀淤积,内河航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业。

如今的霸州交通条件优越,铁路线有京九铁路和津保铁路,其中京九铁路南北纵贯,霸州站为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保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

如何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如何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如何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要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城市定位:在打造城市形象之前,需要明确城市的定位,包括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城市的产业和人文等。

发掘城市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要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需要发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并在城市形象中展现出来。

注重城市规划:城市的规划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例如,可以通过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绿化景观等方式,来营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推广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要通过推广城市品牌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推广旅游资源、打造城市IP等方式,来推广城市的品牌形象。

提高市民素质:市民的素质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来提高市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环境。

持续改进:要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需要不断尝试和改进。

要关注市场反馈和竞争对手的动态,不断调整自己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受众喜好。

总之,要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需要明确城市定位、发掘城市文化、注重城市规划、推广城市品牌、提高市民素质以及持续改进等方
面。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地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摘要:当前,城市发展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国家的未来、民生的福祉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建筑形态、公共空间、街道界面、人文景观等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的协调性、融合性与综合性特征。

为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应坚持科学布局,注重城市风貌的内涵式发展,为城市居民塑造美丽的生存家园,助力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引言随着我国各地区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城市规划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只有切实把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城市得到更为合理规划方案,以此确保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新时代的发展添砖加瓦。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内涵从整体来看,土地空间规划和空间表达所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但两者之间还是有非常细微的区别。

客观地说,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导向更加明确,这有助于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亦需要侧重于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以“国土”为重点面向对象。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遭受来自多个方面的限制。

为进一步增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效性,保障工作效益,需要始终坚持顶层设计,树立起全局发展观念,持续优化工作理念与方法,针对实际落实阶段所遭遇的各式困难与阻碍,加以细致分解,并进一步增强其灵活性,结合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发挥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指导作用,树立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规划理念,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

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阶段遭遇的各式问题,加强管理与分析,制定出规范的工作体系,强化立体空间框架建设。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相关工作行为的约束力,保障工作规范性。

同时还需要强化经验总结,不断完善健全工作体系。

试探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

试探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

试探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特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本文介绍介绍了城市特色和城市特色危机,然后分析如何塑造城市特色。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特色,塑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城市特色的含义。

不同时代的城市特色总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利益与文化的具体表现,这是它的本质特征。

城市的特色虽然要受到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强烈地反映出来,特别是政治、哲学、艺术、宗教和审美观对城市特色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城市特色本身并不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城市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是一种能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感受,并对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对该城市所具有的个性风貌特点认识的一种感性特征。

人们凭借对这种感性特征的认识,可以作出对城市审美性的评价,并且在这种审美性的评价中包含了对城市功利性的评价。

因此,从本质上说,城市特色是城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

?它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

二、城市特色危机城市特色危机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格局、风貌正走向雷同,千城一面,由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和历史形成的城市文脉、肌理,自然生态特征和乡土文化标识正在迅速消失的现象。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不仅表现为全球最大的城市基建投资规模、高速膨胀的城市空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迅速消失的农地资源、惊人的煤电油运耗损、大量破坏的生态环境和不断扩大的工业区和居民区等等,而且发生着从乡村空间到城市空间的大转换,即“空间再造”。

以资本为核心、以利润率最大化为导向、以地方政府片面的gdp追求为价值特征、以制度公正相对缺失为条件的空间生产和空间再造,是建立在不断剥夺农村居民和城市弱势群体对空间居住和享有权的基础之上的。

高速城市化就必然变成剥夺的加剧和矛盾的大量积累,因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样的城市化是难以持续的。

浅谈我国城市特色缺失问题与城市风貌规划

浅谈我国城市特色缺失问题与城市风貌规划

首先是城市之间盲目攀比的心态。

撤乡建镇,撤镇建市……自下而上的“做大做强”心态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而且造成文化断层。

传统文化,市民生活习性,特色市井生活场景在接踵而至的开发建设中来不及传承就已窒息死亡。

似乎城市只要有了规模,发展自然就上一个台阶。

鄂尔多斯”鬼城”就是这一错误的有效论证。

做强未必做大,做好做精才是发展之路。

那些令游客流连忘返的欧洲小镇,几百年来也从未想要建成繁华都市。

79
2018.10 |
[1]李浩.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2]周文军等.城市风貌规划物质层面系统内容研究[J].规划设计.2012(11):5-7
[3]金根卫.城镇风貌规划浅析[J].建筑与发展,2009 (11):111-112
[4]曹璐.城镇风貌规划研究——以郴州市为例[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80|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中城市风貌特色的挖掘与塑造
摘要:本文对河浦片区城市风貌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方法,
并从重点路段控制、重要景观廊道、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重要景观节点四方面对
河浦片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市风貌特色 河浦片区 规划1、
引言风貌特色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它使城市得以延续、发展并发挥
其传播文化的基本功能。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建设理念作为指导,很多城市在发
展中逐渐丧失自身的特性,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制约着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在此背景下,做好河浦片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保护片区原有的风貌特色,进一
步挖掘有个性化的城市风貌特质,成为片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2、河浦片区风貌特色概况2.1 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汕头市濠江区
河浦街道辖区范围内,由河北、河南、河东、楼下和肚桥五个居委的大部分用地
共同组成,四至范围为:东至河浦大道,西临汕湛高速汕揭段,北与河浦入口片相
衔接,南至玉岗路。
2.2 自然条件特色河浦片区由于西北多山,东南濒临江海,全乡形成了西北
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带,把整乡分成三级阶梯:第一阶梯是山峦起伏、宜于造林
种果的山峦地带。大脚虾、石音坑、铁鸟坑三个水库便镶嵌在这群山之中。第二
阶梯是半丘陵地带,水田、旱园交错期间,现在的住宅区也位于该地带内。第三
阶梯是建国后由鱼塭围垦而成的几千亩塭田的冲击地带。这些塭田地质肥沃、渠
道纵横、灌溉便利,是现在全乡的主要谷仓。规划区位于第二阶梯上,东邻河浦
都市生态园,西靠东山风景区,西北面紧依丹樱生态园,西南接近国家AAAA 级
旅游景区中信高尔夫俱乐部,形成良好的山、水、田生态格局。
2.3 文化特色河浦有陈憺墓、钟英墓葬、陈家祠、叠石山、宝峰岩寺、龙头
厝、陈星阁故居和新宫寨门等文化价值较高的文化遗迹,也有陈憺、陈英猷、陈
泰年、陈作舟等卓越的历史文化名人。河浦当地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河浦
人以跳河浦英歌舞的形式游神赛会,庆祝节日;河浦剪纸是当地民间美术的珍品,
是“民间艺术之魂”,河浦剪纸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当地拥有不少剪纸艺人;当地
文化组织如河浦纱帽池潮乐社等活动丰富,深受群众喜爱。这些都是城市历史积
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饱含滨海乡土的文化底蕴和当地纷呈的文化特色。
3 河浦片区风貌特色规划3.1 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方法(1)对现有物质环境
要素进行全面整理,创造生态环境优美的高质量的实体环境;(2)突出自然空
间特色,引入城市空间带的概念,使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交融发展,提高整
体环境质量;(3)延续历史片区和地段的文脉肌理;利用土地区位价值,突出
现代城市建筑景观,发掘城市的场所个性和特点。
(4)形成合理的建筑高度控制和引导分区,使规划区建设满足城市干道、
城市景观视线要求。
3.2 片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3.2.1 重点路段控制要求(1)总体设计意向利用
各种自然和人工要素,体现所经风貌区的景观特点,形成“丰富多彩”的道路景观
特色。
(2)特殊控制要求a、河浦大道从北往南景观风貌变化:自然生态风貌——
特色安居风貌——都市田园居住风貌——人文风光居住风貌——综合配套服务风貌。
城市设计要求:打造层次丰富的,集自然生态景观、都市田园居住、人文风
光居住和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景观带,营造起伏有致的建筑轮廓线。
建筑高度变化:无建筑——多层——小高层——高层。
b、玉岗路从东到西景观风貌变化:现代城市综合体风貌——行政办公风貌—
—现代商住混合风貌——自然生态风貌——现代商住混合风貌城市设计要求:打
造多姿多彩的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
建筑高度变化:高层——多层——高层——无建筑——高层。
3.2.2 重要景观廊道(1)水道景观带对流经片区的河涌水系进行疏浚、局部
裁弯取直和拓宽,美化岸线,并与有价值的历史景观和公园绿地联结,形成蓝绿
相依、廊网交织的生态网络。水边树景应考虑景观的延续性,布置连续的步行休
闲空间与相邻社区的内部景观空间串联起来。
(2)道路景观通廊沿河浦大道、迎宾路和玉岗路两侧控制20m 宽的绿化开
敞空间,保证道路沿线视线的开阔和通透性,重点处理道路两侧的城市立面,通
过现代的建筑立面和优美协调的天际轮廓线的控制,形成对外展示的亮丽风景线。
考虑河浦大道为快速交通,根据速度与视线的关系分析,为确保在大道上人能够
获得较为连贯和完整的景观,沿线西侧的建筑面宽控制可适当放宽。
3.2.3 重点区域城市设计(1)都市田园主题社区依托丹樱生态园、叠石山风
景区和都市农业生态园,梳理现状南北两侧的河涌水系,将南北侧的水系绿化分
别与文化公园、绿化广场及河浦大道西侧20 米宽的绿化带实现连通,打造“山水
田城和谐共融”的社区。区内建筑以中密度、中开发强度、高品质为主。
(2)人文风光主题社区片区大部分为“三河”的旧村集中区,区内古迹众多,
古名人荟萃,是河浦街道历史文化最好的印证。因此本次规划应在保存河浦街道
历史文脉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塑造文化底蕴深厚、展现河浦人文
风光的社区。区内建筑以小高层为主,多层为辅。
(3)河浦新区通过整合内部土地资源,打通南北两侧交通干道,贯通西侧
生态脉络,对接东侧人文风光社区,梳理中部河涌水系,结合水系建设中心景观
公园,塑造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现代新区。 区内设置高端居住、教
育配套、商业配套及景观公园等功能区。
3.2.4 重要景观节点(1)门户景观节点a、总体设计意向通过特色建筑、广
场绿地和城市家具等要素,打造具有强烈标识性的城市节点景观,成为城市的独
特记号。
b、特殊控制要求玉岗路与河浦大道交叉口:此处为河浦大道由南往北进入
规划区的第一站,重点控制两侧绿带及一线建筑形态,西侧为城市综合体,是整
个规划区的地标,应重点打造浓郁的商业气氛。东侧为文化教育和商业配套,应
重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树立片区的门户形象。
玉岗路与河浦快速路交叉口:此处为潮阳通过玉岗路进入濠江的第一站,重
点考虑绿化广场的设计,强调广场、绿化、雕塑等要素的运用;同时严格控制广
告的设置,以更好的展示良好的生态景观。
河浦次三路与河浦大道交叉口:此处为游客由河浦大道进入丹樱生态园和叠
石山公园的重要交通节点,西侧应重点结合水系控制两侧绿化带,重视一线建筑
形态的控制。
(2)开敞空间通过规划区内的水体景观带将 3 大重要开敞空间串联起来,
营造“城环水抱”的公共开敞空间意境,打造各功能组团的绿色核心。
其中位于河浦新区内部的大型景观公园是整个河浦片区的绿肺,设计应强调
绿地和水域两大生态要素;其余开敞空间功能偏重于为人们提供公共休闲活动空
间。
通过宗祠、古庙、风水塘和古墓等历史景观与生态绿地的联结,形成5 处文
化公园,在保护古迹的同时,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
4 结束语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城市风貌特色是一个城市景观特征、
历史文脉、文化内涵、传统习俗和内在精神的综合体现,挖掘和塑造城市的风貌
特色,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濠江区河浦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城市系统的角
度出发,对片区风貌特色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挖掘城市地域文化特质,进行科学
合理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相信,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该片区的城市风貌
将更加突显个性和特色。
【参考文献】[1] 王建国.城市风貌特色的维护、弘扬、完善和塑造[J].规划
师.2007.8.[2] 池龙七.城市风貌中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A].地域建筑文化论
坛论文集[C].2005.[3] 肖志哲,试论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创造[J].城市问
题.199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