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丸临证验案三则
补益方之薯蓣丸(又称大山芋丸)

薯蓣丸(又称大山芋丸)【方源】:《金匮要略》【组成】:薯蓣(山药)300克,当归100克,桂枝100克,神曲100克,干地黄100克,大豆黄卷100克,甘草280克,人参70克,川芎60克,白芍药60克,白术60克,麦门冬60克,杏仁60克,防风60克,柴胡50克,桔梗50克,茯苓50克,阿胶70克,干姜30克,白蔹20克,大枣100枚。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吞服6~9克,日服1~2次,用酒或温开水送服。
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剂量按常规量酌减。
【功效】:补益健脾,生化气血,祛风除邪。
【方治】:虚劳不足,头晕目眩,身重气少,赢瘦纳减,骨节烦痛,风气百疾,脉沉细无力。
【方解】:方中重用薯蓣,又名山药,味甘性平,健脾胃,补虚损,《本经》谓其“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兼擅补虚祛风之长,故为本方君药;参、术、苓、草、大枣、干姜益气温阳,地、勺、归、芎、阿胶、麦冬养血滋阴,辅助薯蓣补虚益损,共为臣药;桂枝、柴胡、白蔹、防风升散走表,化风清热,大豆黄卷专泄水湿,杏仁、桔梗升降气机,神曲消食和胃,使诸补益之品补而不积,共为佐药;大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补中寓散,用小量丸剂缓缓调匀。
【同名方】1、《太平圣惠方》薯蓣丸,本方由干熟地黄、薯蓣、桂心、附子、人参、石斛、肉苁蓉、茯苓、鹿茸、菟丝子、磁石、天门冬、钟乳粉构成。
功能温益肾阳。
主治肾气虚弱,肌体消瘦,腰弱乏力等症。
2、《外台秘要》薯蓣丸,本方由牛膝、薯蓣、菟丝子、泽泻、杜仲。
、赤石脂、干地黄、山茱萸、茯苓、巴戟、石膏、白马茎、苁蓉、五味子、远志、柏子仁构成。
功能健脾养心,补益肾气。
主治五劳七伤,目赤惊惧等症。
【附方】无比薯蓣丸(《备急千金药方》)由山药、菟丝子、炒杜仲、五味子、肉苁蓉、茯神、牛膝、巴戟天、山茱萸、干地黄、泽泻、赤石脂构成。
功能健脾和胃,培元养肾。
主治虚劳损伤肌体赢瘦,腰酸膝软,饮食乏味,目昏耳鸣等。
薯蓣丸的功效与作用

薯蓣丸的功效与作用薯蓣丸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薯蓣丸主要由薯蓣经粉碎制成,是一种味苦、性微寒的中药材。
薯蓣丸有很多药用价值,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还可以调理身体的健康。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薯蓣丸的功效与作用。
薯蓣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作用是温肺化痰,它对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症状有着明显的疗效。
薯蓣丸具有平衡人体阴阳的作用,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薯蓣丸来进行调理。
此外,薯蓣丸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薯蓣丸具有很强的化痰作用,所以在中医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症状。
薯蓣丸可以化痰止咳,对于痰多、痰稠的病人有很好的作用。
薯蓣丸具有温肺化痰的功效,可以温通肺气,疏导经脉,从而达到治疗咳嗽的效果。
此外,薯蓣丸还可以改善肺功能,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薯蓣丸还可以调理身体的健康,特别是对于一些体内湿气较重的患者。
湿气是中医药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阴寒之气,容易导致人体疲惫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薯蓣丸具有祛湿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保健身体的目的。
此外,薯蓣丸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药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火热之气,容易引发一系列病症。
薯蓣丸具有清热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火热之气,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薯蓣丸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薯蓣丸还可以利尿通淋,对于一些尿液异常,如尿频、尿热等症状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薯蓣丸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荷尔蒙平衡,改善尿液的排泄,减少对肾脏的负担,达到利尿通淋的功效。
此外,薯蓣丸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净化尿液,减少尿液中的有害物质,保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总的来说,薯蓣丸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很多功效与作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症状,还可以调理身体的健康,帮助排湿、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
翟平薯蓣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翟平薯蓣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翟平薯蓣丸这款方剂。
【处方】薯损2两,牛膝2两,菟丝子2两,泽泻2两,干地黄2两,茯苓2两,巴戟天2两,赤石脂2两,山茱萸2两,杜仲(炙)2两,灰蓉4两,五味子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虚劳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日1次,夜1次。
【注意】慎食蒜、醋、陈、臭等物。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通过本篇文章对翟平薯蓣丸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到翟平薯蓣丸对疾病症状的缓解。
如果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及时的接受治疗并咨询医师的建议。
在日常坚持锻炼也是能够缓解疾病的症状的。
生活常识分享。
薯蓣丸组方用药钩玄

32 青龙 汤类 .
共 3 , 方 即太青 龙汤 、 小青龙汤 、 小
青龙 加 石膏汤 。青 , 象东 方肝木 , 主升发 万物 ; , 龙 传 说 中神 异动 物 , 能兴 云致 雨 。张秉 成 日 :龙为水族 , “
太则 可 以兴 云致雨 , 飞腾 于宇 宙之间 ; 则亦能 治水 小 驱 饮 , 隐于 波 涛 之 内耳 。 ( 成 方便 读 》 潜 ”《 卷一 ) 大青 龙 汤 发 汗 力 强 , 龙 飞 腾 云 致 雨 ; 青龙 汤解 表 化 似 小 饮 , 龙隐波 中 , 逐 水饮 。 如 驱
气 , 中益 气 , 补 长肌 肉, 阴” 强 调其 补 中之效 , 出 强 突 某些 方 是 由某 一 基础 方加 碱 而 成 , × ×方 加 其 强 阴之功 。与同篇 培补后 天 的小 建 中汤等甘 温 系 用
汤、 黄芪桂 枝五 物汤 等 。
7 其 他
( ) ×药 的格式命 名 。 减 x 如桂枝 加附子 汤 、 桂枝 去芍 列方互相 补充 , 体现 了仲师疗病 不独 扶 阳 , 亦重 养 阴 药汤 、 枝去 芍药加 附子 汤等 , 以桂枝 汤 为基 础方 的学术思 想 , 开滋养 脾阴之先 河 桂 均 实 后世 医家有 鉴 于 而命 名 ; 胡加 龙 骨 牡蛎 汤 、 胡加芒 硝 汤二 方 , 柴 柴 以 此 , 充实并 发展 了脾 阴虚学说 , 结合 《 问 ・ 法论 》 素 刺 小 柴胡汤 为基 础方而 命 名 ; 桂枝 二麻黄 一汤 、 枝麻 “ 令脾 实 , 甘宜 淡” 旨 以及 仲师 所 昭示 的用药 桂 欲 宜 之
薯蓣丸使用说明

薯蓣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
2.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3.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适应症】调理脾胃,益气和营。
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之虚劳,胃脘痛,痹症,闭经,月经不调。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临床试验证明,此药与维生素E均可降低肾气虚患者血清LPO含量,且能提高红细胞SOD活性,而维生素E作用不显著。
【包装】-
【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类型】OTC甲类
【医保】非
【国家/地区】国产
【剂型】丸剂(大蜜丸)
【药代动力学】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成份】山药、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阿胶、大枣(去核)、柴胡、桂枝等21味。
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商品说明书为准。
自制薯蓣丸

自制薯蓣丸薯蓣丸薯蓣丸源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麯、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窮、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
(经考证,汉代一分为4克左右)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薯蓣丸主治虚证兼顾外邪:薯蓣丸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虚劳诸不足”即为阴阳气血俱不足的虚劳病人,易被外邪侵袭而患各种病症,如头目昏眩,心中烦闷,骨节烦疼,腰背酸疼,饮食减少,羸瘦百病等。
现代研究已证实,该方能明显增强患者体质,广泛用于临床慢性虚损疾病,如正气虚衰易感冒、各种疾病易反复者,体质虚亏、形体瘦弱,癌证术后、化疗、放疗后调理,亚健康等。
补虚第一方,薯蓣丸由十全大补汤、炙甘草汤、小柴胡汤等方合方加减而成,组成药物虽多,但组方结构严谨,用药看似平淡,但功效神奇。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认为,薯蓣丸可用作强壮剂,主治以清瘦、疲惫乏力、贫血为特征的虚损状态,患者常有消瘦、贫血貌、疲惫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骨节酸痛、大便不成形、容易反复感冒等表现。
此类体质状态多见于恶性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也可见于其他慢性虚损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结核、慢性肝病、慢性胃肠病、慢性肾病,以及老年体虚、虚人复感等病症。
薯蓣丸的功效神奇,真实不虚。
这么好的中成药却在市面上没有地方可买,难道现代人进化了,不适合吃吗?感叹之余,决定自制薯蓣丸,老祖宗留下来的,需要我们这辈中药传人传承下去。
穷则独善其身,补补虚损,增强体质,则薯蓣丸胜过任何补药。
首先备料,以克为单位,重新拟定处方用量如下:薯蓣丸方:生怀山药150克,当归、桂枝、干地黄、神曲、大豆黄卷各50克,炙甘草100克,川芎、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30克,人参35克(生晒参),柴胡、桔梗、茯苓各25克,阿胶35克,干姜15克,白蔹10克,防风30克,大枣百枚(约450克)(为膏)。
薯蓣丸的中医机理

薯蓣丸在《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中的最后一方证。
仲景注明“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方药组成: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神曲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穷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右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初学本方,如堕五里迷雾。
方中有桂枝白芍干姜大枣炙草,以为是桂枝汤的变法。
有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却没有半夏,以为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
有地芍归芎,自然而然的会以四物汤以解之。
从理论中绕来绕去的解释本方。
但很明显这样解方是不对的。
四物乃合世从此方中化裁出。
因此就失了些方原本组方之意。
很有意思的,在《千金方》中找到了此方运用更具体方证。
原方记载如下:薯蓣丸,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方。
从此书记载中,可以看成是孙氏对此方的具体临床运用,并记录其运用此方的个人的临床具体心得。
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孙氏对此方的进一步理解。
从孙氏的记载中,可以找到方证对应的明显痕迹。
因此兹此做以下具体的分析。
方中炙草生地阿胶(孙氏改为鹿角霜)麦冬桂枝大枣人参干姜(生姜)取炙甘草之意,治疗心悸。
方中少了一味火麻仁,为什么,我们下面会谈到的。
要是此方能一下看出此方的小合方,那么对薯蓣丸的理理解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半的问题了。
此即张氏所载之虚劳诸不足。
当然包括心悸之病症,而且明确此心悸症候属于虚性,不足之本质。
实性的,有余之心悸非其治也。
接下来就是小柴胡汤的变法了。
即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干姜,无半夏。
用此方治心中烦郁。
即少阳病。
接下来就是杏仁茯苓汤。
此方在张氏《金匮要略》中治“胸痹,胸满”之症侯。
即心中烦郁病症的补充治疗。
可补其小柴胡汤去半夏之变法。
接下来的就是当归白芍川芎白术。
这是张氏“当归芍药散”中四味药,加之杏仁茯苓汤中的茯苓,还差一味泽泻。
我们先不要管为何去掉泽泻。
先设问一下:为何用当归芍药散呢。
无比薯蓣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无比薯蓣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更重视养生。
很多人都知道无比薯蓣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接下来我们就带大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更重视养生。
很多人都知道无比薯蓣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无比薯蓣丸。
杜仲各90克,牛膝泽泻干地黄山茱萸茯神(一作茯苓)巴戟天赤石脂各30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阳益精,补肾固摄。
治肾气虚惫,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冷痹骨痛,四肢不温,或烦热有时,遗精盗汗,尿频遗屎,或带下清冷,舌质淡,脉虚冷。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酒送服20~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醋、蒜等陈臭之物。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对于无比薯蓣丸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证心得・
薯蓣丸临证验案三则
王志刚 钱 真
(天津南开中医院 300191)
中图分类号:R 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145(2001)0120038201
薯蓣丸方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用以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仲景故为虚劳诸不足而带风气百疾立比薯蓣之法。
方中以薯蓣为主,专理脾胃上损下损,至此可以撑持,以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神曲、甘草助之,除湿益气,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当归、芎
艹
穷、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以柴胡、桂枝、防风升提
散热;以杏仁、桔梗、白敛下气开郁,惟恐虚而有热之人,滋补之药,上拒不受,故为散其邪热,开其逆郁,而气血平顺,补益得纳,亦至当不易之妙术也。
勿以其迂缓而舍之。
笔者临证多年,临床每遇虚劳之证,多用薯蓣丸治之,每收奇效,下面录取三例病案,共与同道探讨。
1 肺痨
患者赵某,男,41岁,1998年10月23日初诊。
患者平素身体状况欠佳,不耐体力活动,易于感冒,有吸烟史,现已戒断。
2年前因出现低热持续不解,经常规治疗后非但未愈,反而加重,出现咳血症状,经其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经过抗痨治疗后基本痊愈。
三个月前又复出现低热不解,午后加剧,盗汗等症状,被确诊为“肺结核”,遂于某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约
1个月后病情初步控制后,患者请求兼服中药治疗。
初诊时
症见:面色白光白无华,神疲乏力,咳声低微,不喜言语,稍动即喘,睡眠多梦、易醒,痰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不思饮食,形体消瘦。
脉浮大,舌淡苔白,边有齿痕。
经辨证分析,患者确属气血阴阳俱虚之虚劳证。
故用薯蓣丸治疗,嘱患者每日2次,每次1丸,1个月后诸症减轻,且肌肉渐平,三个月后经胸片检查肺结核已基本痊愈,诸证悉平,已基本恢复工作。
为巩固疗效,嘱患者继续服药半年以上,以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
2 休息痢
患者李某,男,50岁,1998年3月初诊。
患者1年前因患痢疾,自恃身体强壮,仅口服“痢特灵”3日,腹泄及里急后重消失后即停服药。
但随后即稍有饮食不慎即出现腹泻,且时好时坏,日渐加重,体质每况愈下,遍服各种药物,也无法根治。
某大医院曾考虑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磺胺类药及激素治疗未效。
初诊时患者形峭骨立,面色萎黄,神倦乏力,不耐劳作,头晕目眩,腰膝酸冷,尤畏风寒,四肢不
温,不思饮食。
发作时腹满疼痛,腹中肠鸣而泻,时有里急后重,挟有白色粘液,经化验为白细胞(+++),舌质淡,苔白微腻,给予薯蓣丸大补虚赢,每日2次,每次1丸,服药未及
10日,腹泄即止,四肢亦温,饮食渐复,再继服1个月,诸症
消失,大便化验未见白细胞,患者体质渐复,饮食如常,虽有不慎饮食及感受风寒,亦无腹痛腹泄发作,肌肉渐见丰满。
嘱患者继续服药1~2月,以求巩固疗效。
3 心悸
患者刘某,女,43岁,患者自幼体弱多病,半年前因外感风寒而过服寒凉之药,病延20余日之时,并有心悸、心慌之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室性早搏”,曾服心律平等各种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未得根除,稍遇劳累或心情不畅,即出现心慌心悸,如是反复半年有余,心中烦恼异常。
初诊时症见心悸不安,睡眠欠安,多梦,严重健忘,消瘦憔悴,易激动,头晕目眩,耳鸣,畏寒肢冷,食少纳呆,稍感寒凉即大便溏薄,易患外感且缠绵难愈。
舌淡胖,水苔滑,脉沉且无力而结,综其脉证,属气血阴阳俱虚,用薯蓣丸治之。
服如上法。
服药
2个月后,体虚渐复,诸症俱消失。
薯蓣丸一方,近人很少用以治疗虚损不足之证,各类期刊亦少报道,恐因其少有狗肾、鹿茸滋补之品而疑其扶正之效,故弃之不用。
但细分析其方药之组成,结合临床疗效,其对于气血阴阳不足之证,效如桴鼓,与其他所谓大补之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前病案中刘某,曾服“补品”无数,亦于病无补,而服本方数月,诸证若失。
足见本方之妙处在于寓祛邪扶正之中,且不过于滋腻而致恋邪,阴阳易于平复。
今使用是方,得验于临床,足见仲圣立方法度森严,诚不我欺也。
故报之同道,以期共同挖掘优秀的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并使其明彰于世。
(收稿日期:2000211211)
汗法为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
高连战 王庆成
(宝坻县中医医院301800)
中图分类号:R 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145(2001)0120038203
1996年2月~1999年7月期间,我们采用以汗法为主
8
3天津中医学院学报:Jou rnal of T ian jin Co llege of T raditi onal Ch inese M edicine 第20卷第1期2001年3月V o l .20N o .1M arch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