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课 鸦片战争+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课 鸦片战争+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课 鸦片战争+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0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B )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由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故答案为B项。

2.(2017·石家庄高一期末)历史课上,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下列材料,其反映了( B )

1840年2月,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传言,英军即将来华。林则徐认为,那是谎言!

1840年3月,一艘英舰抵达广东海面。林则徐认为,那是虚张声势!

1840年4月,美国领事正式告诉林,英军将于6月封锁广州湾。林认为,那是谣言!

1840年6月中旬,四艘英舰抵达广州沿海。林认为,那是武装走私!

1840年6月下旬,远征军舰队出现在珠江入海口……

A.林则徐应为战争失败负主要责任

B.这是清王朝长期以来闭目塞听的表现

C.中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D.英军的真正目的是武力威慑清政府

A、C两项说法错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D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故选B项。

3.(2017·海南学业水平测试)史学家陈旭麓说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这场战争是指( A )

A.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

C.虎门销烟D.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题考查阶段特征的再现能力。计算时间为1514+325=1839,能够得出此时中国被侵略的战争是A项。B、C、D三项不符合以上特征。

4.历史题材的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思维角度。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 C )

①漫画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②《南京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③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胜败④作者意在表达对外国侵略的不满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结合漫画中英国入手里拿着枪以及清朝官员大汗淋漓等内容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质,即清政府是在鸦片战争战败的前提下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据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项。

5.(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C )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

在正常情况下,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了法律,应受中国法律的制裁,题干所述事实明显与此相违背,这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践踏。

6.(2017·南京高一检测)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D )

A.杭州B.温州

C.镇海D.宁波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位于浙江的是宁波,故选D项。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现在我们认为“协定关税”条款的深远危害是( A )

A.中国不能实行保护性关税B.损害中国司法主权

C.西方列强将来会降低税率D.改变中国出超地位

本题考查列强侵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B项“司法”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列强的侵华目的,D项是从英国角度看的,A项从国家主权的角度看,属于深远影响,符合“深远危害”,故选A项。

8.(2017·烟台高一统考)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C )

A.鸦片贸易合法化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D.获得最惠国待遇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而只有大大降低关税,才能满足其

对华商品输出的需求,故选C项。

9.(2017·北京西城区高一测试)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B )

A.掀起瓜分狂潮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D.割占中国台湾

本题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一句分析,应是在1852年,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选B项。

10.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D )

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联军火烧圆明园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司

A.①②B.①④

C.②③④D.④

由“英法联军舰队”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材料可知,何伯主要是为英法联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进行狡辩。①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排除;②③虽然可以说明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但不符合题意;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说明英法联军对中国领土的掠夺,④正确。

11.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B )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是在鸦片战争期间,A项错误;C项与题干中冲击统治中枢不符;D项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而北京是清政府的统治中枢,故B项正确。

12.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A )

A.割占中国土地B.强迫中国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D.破坏关税自主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却得到更多的利益,即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故答案为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约有五百箱鸦片流入英国,而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两万箱,最后达到八万箱。年轻的格拉德斯就鸦片贸易曾发表过人道主义的言论,但这种言论被后来要求治理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罪恶的呼声淹没了。

材料二根据西方人的报道,中国的开放只不过是一种中外联营……外国人得出一条在中国活动的基本规律:没有中国人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成。从一开始,鸦片贸易就是中外联营的行动,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远胜于兰开夏的纺织品,由此出现了超乎外国人想象的鸦片销售网络。

材料三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已开始,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

——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贸易的“人道主义的言论”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抓住关键词“人道主义”,这表明当时西方社会的一些进步人士认为鸦片贸易是一种不道德的行径,违反了人道主义。

说明:鸦片贸易在给西方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的伤害,引起西方进步人士的同情。

(2)材料二认为鸦片贸易是一种“中外联营的行动”,对此你如何理解?

注意理解“中外联营”的真实含义,即清朝的一些官吏徇私舞弊,纵容鸦片走私。

清朝吏治腐败,不法官员和奸商从中牟利。

(3)据材料三,从文明史角度阐述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客观影响。

注意从材料三中获取信息,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传统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14.(2017·福州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材料二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第二卷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材料一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态度: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原因:“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思考:继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进一步影响有哪些?

中国进一步丧失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练习试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 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 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辱……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这体现了( ) A.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 D.清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文书范式有了改变 解析:D 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没有产生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与材料中“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不符,故C项错误;从“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可知清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文书范式,故D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一、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课程名称:《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

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1]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的革命、经济发展和思想历程。鸦片战争开启了近代中国列强的侵华史,也开启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鸦片战争带来中国社会的第三次转型,也开始中国近代化进程——本课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更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取创设情景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通过掌握《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难点:认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2)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联系观点和辩证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分析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和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4)列举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培养学生历史线索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讲述历史以《鸦片风云》为主题,采用小说篇章演绎方式讲述历史,辅助以历史视频,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探究历史主要选取:战争爆发原因、战败原因、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感悟历史。 (1)通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学习本课内容,增进学习兴趣。 (2)通过中英双方实力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信息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4)通过比较(类比、对比)方法学习本课,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虎门销烟、爱国官兵英勇抗战为国捐躯及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斗争等事例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英勇不屈反抗斗争精神;

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及答案

第 1 课鸦片战 争 创新提问——练思维 问题范例 1.你知道这幅剧照反映的那段历史吗?请你说说它的概况和影响。 2.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不会爆发;还有人说,鸦 片战争是英国为维护商业利益而发动的商业战争,不是侵略战争,你怎么 看?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清朝大臣,你能够给皇帝提出什么样的建议使中 国在鸦片战争中获胜? 轻松入门—练基础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19 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俄国 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 .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 .争取外交平等 3.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有()①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更 加贫困②军队战斗力减弱 ③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增④各级官僚贪污腐败更加严重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4.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严禁鸦片的主张,最根本的原因是() A. 害怕数十年后中原无御敌之兵,无充饷之银 B. 为了扭转对英贸易逆差 C. 林则徐上书言辞恳切 D. 为了维护广大百姓的利益 5. 以下内容最能说明林则徐禁烟决心的是()A.在汉口、长沙捉拿烟 贩,设禁烟局B.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C.下命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课前提问

D .积极防御英军侵略,使英军无机可乘 阅读下图,回答 6— 10 题。 6.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第一次较 量是 (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鸦片战争 C .戚继光抗倭 D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7. 鸦片战争期间,在虎门英勇抗敌,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 是 (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葛云飞 D .陈化成 年 1 月,英国侵略者以武力强行占领了( A .澳门 B .虎门 C .香港 D .香港岛 9.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B . 清政府的委屈求全 军事指挥出现失误 战争准备很不充分 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因为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 D . 10. 《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①广州 ②天津 ⑧上海 A .①②③④⑤ C .④⑤⑥⑦⑧ 11. 乾隆皇帝说: 了清王朝普遍存在 的某种心理,下列哪个成语对这种心理的概括最为准确? A .趾高气扬B .刚愎自用 C .夜郎自大 D .颐指气使 12.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 A .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C .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二、列举题: 13.列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③厦门 ) ④福州 ⑤南京 ⑥定海 ⑦宁波 .③④⑤⑦⑧ .①③④⑦⑧ D 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来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 14.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5.列举鸦片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拓展创新——练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0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 (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关系到后续教学,所以以教师讲述为主,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是要求的,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为导入内容,让学生阅读课件中展示的碑文内容,尤其是“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提问: 1840年为什么能如此厚重载入中国的历史?学生回答:鸦片战争。继续设问: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怎样书写了中国的历史? 设计意图:学生对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史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有大概的了解,高中以对事件的原因分析、观点、态度为主要教学方向。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基调。 环节二:讲述内容 (一)、1840年前后的中西(英)社会 让学生联系上一单元世界史部分的内容,回顾公元1500年以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英国的历史。然后在课件上展示公元1840年前后中英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形成对比的六张图片,让学生自己总结当时中英之间的差异。适当给出提示,在课件在给出表格,让学生补充内容。即: 设计意图:以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相互对比的图片更能直观的感受双方社会的差异。图表清晰直观、易于识记,填充图表的过程是对前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②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 一、复习巩固: 《固学案》12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二、知识体系: ★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 1、爆发背景和原因: (2)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为而对外扩张。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时间:;人物:。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10.《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10.《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 1. 爆发的原因和条件? 鸦片中国的禁烟运动 2.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禁烟运动? 对个人来说,造成了身体健康受损,家破人亡;对国家来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中国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出现这种“银荒”、“兵弱”的局面。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点危害:一时中国白银大陆外流,中国逐步丧失了外贸优势,并造成了政府的财政危机;二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三对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摧残了社会生产力。这严重危及到清朝的封建统治,也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 3.如何评价虎门销烟?林则徐进行禁烟,他是民族英雄,但根本目的是什么? 这是中国进行的正义的行为,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4.鸦片战争后侵略者是为了什么而战的呢? 根本原因—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积极殖民扩张,掠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市场和资源 主要原因—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直接原因—中国实行禁烟运动 经过和结果

5.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在鸦片战争中,曾有许多爱国军民英勇反抗,但为什么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装备落后;道光皇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旧制度的顽固存在阻碍了社会进步,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对中国的影响: ①在政治上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引起中国政治局势动荡,农民运动爆发; ②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把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是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中惊醒,一部分开明分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萌发了。 ④中国的社会矛盾由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转变为反封建反

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题名称:第10课鸦片战争 课程模块及章节:高一历史必修1 备课时间:学科:历史备课组:高一历史组 主备教师:陈翠玉备课组长:陈翠玉组员:符友章王仁华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注重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外部的冲击,以及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能够认识到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b.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场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b.运用层层剥笋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c.表演法,讲解法,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b. b.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难点: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a.运用场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b.运用层层剥笋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c.表演法,讲解法,师生互动。 资源:多媒体课件,音响,激光笔,扩音器,历史地图册,历史同步练习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

第1课鸦片战争1

第1课 鸦片战争 主备人:陈卫东 参与者:初二历史组 课时: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教学目标 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 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 危害, 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 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 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核心知识梳理 一、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初,清王朝已经已由盛转衰, , 十分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英国此时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 国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 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牟 取暴利,英国向中国大量输送 。 2、鸦片危害的表现:(1)使大量 流出中国,影响了清政府的财 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2)使清朝政治更加 。(3)军队 的战斗力进一步 。 3、过程: 皇帝任命 为钦差大臣,到 查禁鸦 片。 年6月,林则徐在 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鸦片。 4、影响: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 ,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 了中国人民 的坚强 意志。 二、鸦片战争 1、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 2、经过: 年6月,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 战争开始。 年8月,英舰抵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

。 三、《南京条约》 1、时间: 。 2、主要内容:(1)割让 给英国。 (2)赔款 万银元。 (3)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4)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 。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 ,严 重破坏了 。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 , 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 。鸦 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 交流展示 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比较表 战 前战 后 政 治 经 济 社会性质 2、学完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究竟是中华民族的英 雄还是民族的罪人? 检测反馈 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及答案

第 1课鸦片战争 创新提问——练思维 问题范例 1.你知道这幅剧照反映的那段历史吗?请你说 说它的概况和影响。 2.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不 会爆发;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英国为维护商业利 益而发动的商业战争,不是侵略战争,你怎么看?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清朝大臣,你能够给皇 帝提出什么样的建议使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获胜? 课前提问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 3.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有() ①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更加贫困②军队战斗力减弱 ③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增④各级官僚贪污腐败更加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4.道光帝接受林则徐严禁鸦片的主张,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害怕数十年后中原无御敌之兵,无充饷之银 B.为了扭转对英贸易逆差 C.林则徐上书言辞恳切 D.为了维护广大百姓的利益 5.以下内容最能说明林则徐禁烟决心的是() A.在汉口、长沙捉拿烟贩,设禁烟局 B.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C.下命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D.积极防御英军侵略,使英军无机可乘 阅读下图,回答6—10题。 6.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第一次较Array量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鸦片战争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7.鸦片战争期间,在虎门英勇抗敌,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 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葛云飞 D.陈化成 年1月,英国侵略者以武力强行占领了() A.澳门 B.虎门 C.香港 D.香港岛 9.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委屈求全 B.军事指挥出现失误 C.战争准备很不充分 D.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10.《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①广州②天津③厦门④福州⑤南京⑥定海⑦宁波 ⑧上海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⑦⑧ 11.乾隆皇帝说:“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来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清王朝普遍存在的某种心理,下列哪个成语对这种心理的概括最为准确?()A.趾高气扬 B.刚愎自用 C.夜郎自大 D.颐指气使 12.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二、列举题: 13.列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14.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5.列举鸦片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拓展创新——练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必修1 第10课鸦片战争 琼山中学历史组吴小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并从中概括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及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 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3. 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利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用七个问贯穿全课,督促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对学生史料研读方法的培养,利用课本资源,促进学生提取有效知识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潮流的立场和角

度来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的悲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后果。 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三、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同时与史料研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什么时间为标志的? 就是爆发于1840年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我们今天就走近这场如此具有标志性的战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思考,对这场战争抽丝剥茧。 一、鸦片战争 思考一: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状况,推测鸦片战争的结果。(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概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 第10 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 世纪到19 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 、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 、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 、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 、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 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 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 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及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 创新提问——练思维 .你知道这幅剧照反映的那段历史吗?请你说 说它的概况和影响。 .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不 会爆发;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英国为维护商业利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 3.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有() ①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更加贫困②军队战斗力减弱 ③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增④各级官僚贪污腐败更加严重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4.道光帝接受林则徐严禁鸦片的主张,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害怕数十年后中原无御敌之兵,无充饷之银 B.为了扭转对英贸易逆差 C.林则徐上书言辞恳切 D.为了维护广大百姓的利益 5.以下内容最能说明林则徐禁烟决心的是() A.在汉口、长沙捉拿烟贩,设禁烟局 B.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C.下命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D.积极防御英军侵略,使英军无机可乘 阅读下图,回答6—10题。 6.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第一次较Array量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鸦片战争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7.鸦片战争期间,在虎门英勇抗敌,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 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葛云飞 D.陈化成 8.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以武力强行占领了() A.澳门 B.虎门 C.香港 D.香港岛 9.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委屈求全 B.军事指挥出现失误 C.战争准备很不充分 D.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10.《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①广州②天津③厦门④福州⑤南京⑥定海⑦宁波 ⑧上海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⑦⑧ 11.乾隆皇帝说:“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来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清王朝普遍存在的某种心理,下列哪个成语对这种心理的概括最为准确?()A.趾高气扬 B.刚愎自用 C.夜郎自大 D.颐指气使 12.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二、列举题: 13.列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14.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5.列举鸦片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拓展创新——练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课鸦片战争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国近代史,及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使学生结合世界发展进程,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3、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虎门销烟的因果,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第一次第二次战争的过程。 4、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重点掌握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两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5、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的眼观”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特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历史。 2、运用层层分析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等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资本主义列强在近代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是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失去独立和主权,使近代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民族前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教学过程 【单元开篇】 我们前面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近代欧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很么?与此同时欧美政治制度的演变又有何特点? (明清居住专制,欧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影响上。 难点在于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本课内容相对简单,一些基本史实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教学时可点到为止,教学方式可采用学生探究式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教师在尽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启发诱导学生,在分析中提出问题,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把握问题的梯度,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中的材料,学会辨析材料和从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理清事件的知识线索,并指导学生把鸦片战争放到当时世界大的背景中去思考。 1、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 2、本课涉及的不平等条约较多,应运用比较的方法,注意区别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异同,重在结合材料和具体内容,分析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及对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近一段时间,一些国家沆瀣一气,对我黄岩岛、钓鱼岛进行肆意的挑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敏感的神经。再没有哪一个国家比我们更懂得和平的珍贵,也再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去珍爱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的国家主权被肆意的辱没,中华民族尊严被无情的践踏。而所有这些屈辱的开端是176年前的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今天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掀开历史这沉重的一页。 二、学习新课 (一)偶然与必然探原因 大家知道,中英两国相距万里之遥,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偶然和必然探原因。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两种植物较量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答。 早在18世纪中期的时候中英两国就经常联系,英国对华输出的是棉布、尼龙等产品,而中国输出的是以茶叶为主的大量的农产品。但是由于闭关锁国的限制,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卖的并不好,而中国的这种小小的绿色的植物在英国却备受青睐,给清政府赚了大量的白银。在当时中英贸易中,中国的输出额大于进口额,中国处于贸易顺差,也就是出超的地位。因此,英国政府就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状况。所以贪婪的英国商人就开始对中国无耻的走私鸦片。第二种植物上场了。我们知道鸦片走私给中国无论是财政,还是国防,还是民众的身体健康都带来

的严重的危害。因此,清廷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就派林则徐到广州主持禁烟。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也就是这个事件传入英国后,英国决定以此为借口掀起教训中国的——鸦片战争。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但是,他无法解决一个疑问,就是没有这场禁烟运动发生的话,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学生答不可以),那同学们认为,这场战争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下面呢,我们很有必要换一种视野探原因:同学们看看这几组图片,看看这一时期的东西方分别是个什么样子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外交政策等)通过这一组图片,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清王朝已经处在了封建社会的末期。他的统治已经是危机四伏,可是,统治者认识到没有?(没有)统治者对外面的世界依然是闭目塞听,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这是乾隆帝八十大寿的时候,英国专门派使臣马嘎尔尼来访,同时给乾隆帝带来了象征英国科技和工业生产最高水准的东西,我就给简单列举一二:1、来复枪,2.新式火炮,3.舰船,当然是模型了。但是这些东西,清朝君臣都嗤之以鼻,奇技淫巧,雕虫小技,大家猜把他们放到哪里了?这些好东西,象征当时人类文明最高水平的好东西呀,竟然被清政府弃置在一间厕所里。通过这样两组材料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得出一种认识: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俨然是两种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明,我们同时还看到了两种不同的趋势:西方的工业文明是上升,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下降。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中国,已经是人类文明的洼地,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又是必然的,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推波助澜之下,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必然要席卷到?(东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