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21年高三冲刺模拟物理试题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1年高三冲刺模拟物理试题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1年高三冲刺模拟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设计了扭秤测量出了引力常量

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磁场

15.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大小F 随位移大小x

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 取10m/s 2,则 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推力撤去才开始做减速运动 B.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10m C .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20m/s D .物体在运动中的加速度先变小后不变

16.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杆的A端用铰链固定,光滑轻小滑轮在A点正上方,B 端吊一重物G ,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 端,用拉力F 将B 端缓缦上拉,在A B杆达到竖直前(均未断),关于绳子的拉力F 和杆受的弹力F N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变大 B.F 变小 C .F N 变大 D.F N 变小

17.如图所示,将a 、b两小球以大小为20

5 m/s 的初速度分别从A、B两点相差1 s

F /N

0100

F

F

O

B A

先后水平相向抛出,a 小球从A点抛出后,经过时间t ,a 、b 两小球恰好在空中相遇,且速度方向相互垂直,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2,则抛出点A 、B 间的水平距离是

A .80错误! m

B.100 m

C .200 m D.180\r(5) m

18.如图所示,a 、b 、c 、d 为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且ab ∥c d、ab ⊥bc ,b c=cd =2ab =2l ,电场线与四边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φa =20V,φb =24V,φd =8V.一个质子经过b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与b c夹角为45°,一段时间后经过c点,e 为质子的电量,不计质子的重力,则

A .c点电势为14V B.场强的方向由a 指向c C.质子从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为

2v l

D .质子从b 运动到c 电场力做功为12eV

1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定值电阻,R 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1102V

B .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C .R 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D.R 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0消耗的电

c

功率增大

20.“嫦娥二号”新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再进入距月面约h 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4g GR

π月

B .“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R g π月

C .“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g R h +月

D .“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2

+R g R h ??

???

21.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 ,底端接阻值为R 的电阻。将质量为m 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 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 .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 .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a →b

C .金属棒的速度为v 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 =22

B L v R

D .电阻R 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上的不同高度h 处由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 .

(1)若轨道完全光滑,x2与h 的理论关系应满足x 2=________(用H、h 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h (10-1m)

2.00

3.00

4.00

5.0

6.0

0 x2(10-1m2)

2.62

3.8

9 5.20

6.53

7.7

8

请在下图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x2-h关系图。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x 2-h 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________(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

23.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x ,甲乙两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1)甲同学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时,发现指针转过角度太大。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从以下给出的操作步骤中,选择必要的步骤,并排出合理顺序:___________。(填步骤前的字母) ?A.旋转选择开关至欧姆挡“×lΩ” ?B.旋转选择开关至欧姆挡“×100Ω” ?C.旋转选择开关至“OFF”,并拔出两表笔

D.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Rx的两端,读出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E.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挡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

H

h

x

按正确步骤测量时,指针指在图示位置,Rx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Ω。

(2)乙同学则利用实验室里下列器材进行了测量:

电压表V(量程0~5V,内电阻约10kΩ)

电流表A1(量程0~500mA,内电阻约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2A)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50Ω,额定电流为0.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4.5V,内电阻约为0.5Ω)电键及导线若干

为了较精确画出I—U图线,需要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故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乙同学测量电阻的值比真

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相等”),利用选择的器材,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理想的实验电路图,并将右图中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24.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有宽为L=1.6m的匀强电场区AB,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半径R=0.8 m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C,D为与圆心O等高的点,GC是竖直直径,一质量为m=0.1kg,电荷量q=0.01C的带负电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4 m/s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进入电场,滑块恰好不能从B点滑出电场,已知滑块与AB 段的动摩擦因数μ1=0.4,与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0.8,g=10 m/s2。

(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A V

(2)将滑块初速度变为v错误!=错误!v0,则滑块刚好能滑到D点,求BC 的长度s; (3)若滑块恰好能通过最高点G ,则滑块的初速度应调为原初速度的多少倍?

25.如图甲所示,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45°,紧靠磁场右上边界放置长为L 、间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M 、N,磁场边界上的O 点与N 板在同一水平面上,O 1、O 2为电场左右边界中点。在两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某时刻从O 点竖直向上以不同初速度同时发射两个相同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a 和b 。结果粒子a 恰从O 1点水平进入板间电场运动,由电场中的O2点射出;粒子b恰好从M 板左端边缘水平进入电场。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相互作用,电场周期T未知。求:

(1)粒子a 、b 从磁场边界射出时的速度va 、v b ;

(2)粒子a 从O 点进入磁场到O 2点射出电场运动的总时间t ;

(3)如果金属板间交变电场的周期qB

m

T 4 ,粒子b 从图乙中t =0时刻进入电场,要使粒子b 能够穿出板间电场时E 0满足的条件。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

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方框图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

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E.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2)(9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两边粗细不同,粗管横截面积是细管的2倍。管中装入水银,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距离均为12 cm,大气压强为p0=75 cmHg.现将粗管管口封闭,然后将细管管口用一活塞封闭并将活塞缓慢推入管中,直至

两管中水银面高度差达6 cm为止,求活塞下移的距离(假设环境温度不变)。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沿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及质点P的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P的周期为0.4s

B.质点P的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始终相反

C.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20cm

D.这列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

E.这列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0m/s

(2)(9分)有一玻璃半球,右侧面镀银,光源S在其对称轴PO上(O为球心),且PO水平,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细光射到半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

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经过折射进入玻璃半球内,经p

右侧镀银面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3,求光源S 与球心O 之间的距离为多大?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19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也是在光子概念的启发下提出的。关于光电效应和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B.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 0,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W h

C.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金属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小 D.一群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将向外辐射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E.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稍大于两能级间能量差

(2)(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滑块A 、B 、C ,质量分别为mA=m C=2

m ,mB =m ,A 、B 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 (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 、

B 以共同速度v 0运动,C

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 被弹开,然后B 又与C 发生碰撞

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 (1)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 (2)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14.C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卡文迪许用扭秤测量出了引力常量,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磁场

15.B 拉力减小到等于摩擦力以后,就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选项A 、D 错误。由F-x 图象的面积可得拉力全过程做功200J,由WF-μmgs =0,得s =10m ,选项B 正确。由F-x图象可知F =μmg =20N 时,x =3.2m,此刻速度最大,W 1-μm gx =

2

2

1m mv ,v

其中W 12.32

20

100?+=

=192J,得v m=8m/s ,选项C 错误。 16.B 以B 点为研究对象,它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一个是轻杆的弹力F N ,一个是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一个是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T,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mg,根据相似三角形法,可得

OB

F

AB F OA mg N =

=,由于OA 和A B不变,OB 逐渐减小,因此轻杆上的弹力大小不变,而绳子上的拉力越来越小,选项B 正确,其余选项均错误。

17.D 在空中相遇时,速度方向相互垂直,a 、b 两球的速度水平分量大小相等,则有

0v v v v yb

ya =

,得v 02=v ya ·v yb ,v y a·v y b =gt ·g(t -1),解得t =5 s,x a=v0t ,x b=v 0(t-1),得x =180

5 m,选项D 正确.

18. C 三角形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将bd 连线四等分,如图所示,已知a 点电势为20V,b 点电势为24V,d 点电势为8V,且ab ∥c d,ab ⊥bc ,2ab =

cd =b c=2l ,因此根据几何关系,可得M 点的电势为20V ,与a 点电热势相等,从而连接aM ,即为等势线。C 点与bd 的中点

N电势相等为16V,故选项A 错误。CN 为等势线,其垂线bd 为场强方向,选项B 错误。质子从b 到c做类平抛运动,沿初速度方向的分位移为l 2,此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0

2v l

t =,选项C 正确。电势差Ubc =8V,则质子从b 到c 做功为8eV。选项D 错误。

19. A CD 设将此电流加在阻值为R 的电阻上,电压的最大值为U m ,电压的有效值为U 。

T R

U T R U m ?=???

?? ?

?2222代入数据得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110V,故A正确.变压器原、

副线圈中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之比是5:l,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故B 错误.R 处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而输出功率和输入

b

a

c

d

M

N

功率相等,所以原线圈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故C 正确.R 处出现火警时通过R 0的电流增大,所以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增大,故D 正确.

20. AD 在月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可得月球质量M =

G

R g 2月,据密度公式可得

月球密度

GR

g π43月,故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可得周期

T=GM h R 32)

(+π=2

3

2R

g h R 月)(+π,故B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可得嫦娥二号绕行速度为h

R gR +2

,故C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可得嫦娥二号在工

作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故D 正确.

21. AC 金属棒刚释放时,弹簧处于原长,弹力为零,又因此时速度为零,没有感应电流,金属棒不受安培力作用,只受到重力作用,其加速度应等于重力加速度,故A 正确;金属棒向下运动时,由右手定则可知,在金属棒上电流方向向右,流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b→a ,

故B错误;金属棒速度为v 时,安培力大小为F=BIL ,I =R

BLv ,由以上两式得:F=R v L B 22,

故C正确;金属棒下落过程中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金属棒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金属棒的动能(速度不为零时)以及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故D 错误. 22.(1)4Hh (2)见解析图 (3)小于 (1)由机械能守恒mg h=1

2

mv 2

由平抛运动规律

x =vt ;

H =错误!gt 2 得x 2=4Hh 。

(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作图可得出x2-h 关系如下图所示. (3)由图中看出在相同h 下,水平位移x 值比理论值要小,

由x =vt =v

g

H

2,说明水平抛出的速率比理论值小.

23.(1)AEDC(1分) 22 (1分) (2)A 2(1分) R 1(1分)偏小(1分)

A

24. (1)由动能定理知qE L+μ1mgL =错误!m v错误! 得E=10 N/C. (2)因滑块刚好能到达D 点,则由动能定理知

qEL +μ1mgL +μ2mgs +mgR =错误!mv ′错误! 得s=1.0 m.

(3)设滑块滑到C 点时速度为v 1,因滑块恰好能通过G 点,则在G点有mg =m错误! 从C 到G 由动能定理知-mg ·2R =错误!m v错误!-错误!mv 错误!

从A到C 由动能定理知qEL +μ1mgL +μ2mgs =1

2mv错误!-错误!mv 错误!

联立并代入数值得v01=6\r(2) m/s=\f (3

2,2)v0 25.(1)m qBd v a 2= , m

qBd

v b = (2)qBd d L m qB m t )2(2++=π (3)mL d qB E 220≤

33.解析:(1) (6分)AD E

(2) (9分)设粗管中气体为气体1.细管中气体为气体2. 对粗管中气体1:有p 0L1=p1L 1′

右侧液面上升h 1,左侧液面下降h 2,有S 1h 1=S2h 2,h 1+h 2=6 cm, 得h 1=2 c m,h2=4 c m L1′=L 1-h 1 解得:p1=90 cmHg

对细管中气体2:有p 0L1=p2L 2′ p 2=p 1+Δh 解得:L 2′=9.375 cm

因为h =L 1+h 2-L 2′ 解得: h =6.625 cm

34. (1)A DE 由质点P 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10sin 5y t π=cm ,可知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

10A cm =,角频率为5rad s ωπ=,则周期为:20.4T s πω==,故A 正确,C错误;由波

的传播特点可知,质点P在做简谐振动,故B 错误,D正确;由图读出波长为:4m λ=,则波速为:4100.4m

v m s T

s

λ

=

=

=,故E 正确。 故选:ADE (2)3R 由题意可知折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则有:

?=+90r i

由折射定律可得:3sin sin ==n r

i

解得:?=60i ?=30r

在直角三角形ABO 中:R r R S BO 2

3cos == 由几何关系可得:

SAO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R S L BO so 32==

35.(1)B CD

(2)(1)

;(2)(1)A 、B 被弹开的过程中,AB 系统动量守恒,设弹开后AB 速

度分别为A v 、B v ,设三者最后的共同速度为v 共,由动量守恒得:

0()A B A B m m v m v m v +=+B 共 ()B B C m v m m v =+B 共

三者动量守恒得:0(2)(22)m m v m m m v +=++共

i i

r

p

r

A

得: 03

5

v v =共 所以:095

B v v =

(2)B 与C 碰撞前后,机械能的损失为: 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P E ,则:

代入数据整理得:

答:(1)B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为;(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6月最后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三6月最后高考冲刺模拟 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礼文化中的诗教与礼制的互动关系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历了五次历史性演变。 先周时期,诗教与礼制天然遇合,生成诗礼文化的初级国家形态。诗教争礼制最初经历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舜以来初级国家形态的漫长历程。当原始部落社会迈进初级国家的门槛时,朴素自然的民间礼俗一变而为初级国家形态的礼制。于是,礼制建设向诗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这是帝舜发出的对子弟开展诗教的命辞。从此,诗教与礼制相结合,共同启动了诗礼文化建构的历程。 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西周初创,即十分重视诗礼文化建设。在周太师整理规范前代已有诗作的基础上,以周公旦、成王诵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创制了大量新诗,以施于王室与公室典礼。其中,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规范,重在明等级;以“六艺”为核心的贵族教育内容,重在调人情。于是,诗教与礼制二者相互倚重,相与为用,紧密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春秋时期,诗教与礼制渐次分离,制度之教演变为文化之教。平王东迁,王室渐次衰微,原本以和合礼制为主要任务的诗教,逐渐从礼制系统中淡出。转而演变为儒、墨、名家的道德修身和言辞进身手段。此时开始盛行的歌《诗》、引《诗》以“言志”的文化活动,显示出诗教脱离典礼轨道的倾向。此时的《诗》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制,而是独立的大学文本了。诗教因西周传统礼制的变革崩坠而趋向没落,诗教对建构诗礼文化的影响力自然就减弱了。 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相互乖离,《诗》成为少数经师传习的文学文本。当时,七雄争霸,礼崩乐坏,就连儒家在传播《诗》上也有心无力,其他学派如纵横家引述《诗》句完全是出于论辩术的需要,法家则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用诗、书、礼、乐治国,“敌至面削,不至必贫”(《商君书·去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汉武帝

甘肃省兰州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doc

甘肃省2010-2011兰州一中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32分) 一、(2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阜.盛(fù)帷幄.(wò)挣.揣(zhēng)漱.盂(sù)霰.雪(xiàn) B.忖.度(cǔn)赍.发(jī)央浼.(měi)舂.粮(chōng)谂.知(shěn) C.垓.心(gāi)偏裨.(pí)给.予(gěi)筵.席(yàn)琥珀.(pò) D.搥.胸(zhuī)尸骸.(hài)罪愆.(qiān)窗寮.(liáo)丹墀.(chí) 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 A.孽根祸胎甜言蜜语浆洗缝补天高地迥喝彩 B.彤云密布天理昭然悬梁刺骨高朋满坐诟骂 C.掎角之势成群结对情投意合涣然一新亵渎 D.不识事务举案其眉状元及第坐贻聋瞽纨绔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精神,而精神的形成是复杂而缓慢的,需要漫长的成长期,决不可能通过策划几个方案、空提几句口号,就可以一挥而就。 ..... B.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 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 ....,情节曲折。 C.西博会狂欢节那天,大家拥到大街上去,社区里十室九空 ....。 D.应试作文不适合“文如看山不喜平”的定律,因为八百字的篇幅承受不了一波三折的曲 笔,快速阅卷根本不允许逐字逐句欣赏你的微言大义 ....,所以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点明中心是应试作文首选的开头方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中国出版政府奖是国家设立的新闻出版行业的最高奖,每三年评一次,旨在奖励和表彰国内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 B.4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在兰州一中举办了招生说明会,共有百余名学生家长听取了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21-2021学年度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两部分.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第I卷答题栏中。 3.考试结束后,考生只将第II卷交回,第I卷自己保留。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漏选都不给分。) 1.关于大气各成分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 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起保温作用 B.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氮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D.臭氧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飞机适宜在离地面18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①空气稀薄,阻力很小②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对流,气流稳定 ③空气含水汽、杂质少,能见度好④位于高空对流层,有利于导航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四种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大气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D.地面辐射 4.下列四地对流层最高的是() A.广州的夏季B.武汉的冬季C.北京的夏季D.沈阳的冬季 5.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A.大气逆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太阳辐射 6.沙漠地区气温的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含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固体杂质多 D.沙漠地区人类破坏活动少 7.十字路口指示灯不用蓝灯的原因是() A.不习惯用蓝灯 B.天空呈蓝色,蓝灯在蓝色天空背景下不醒目 C.蓝光容易被散射 D.蓝灯与其他颜色灯光相比为冷色调 8.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的晴天里,原因是()A.晴天时尘埃多B.晴天时水汽多 C.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具有选择性的是() ①吸收作用②反射作用③散射作用④保温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0.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B.地势高低差异 C.海陆间热力差异D.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11.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D.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合力12.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13.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019—2020学年度甘肃兰州一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甘肃兰州一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 月考高中化学 化学试卷 讲明: 1.考试时刻100分钟,试卷总分值100分。 2.第一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和第二卷一并上交。Ⅰ卷试题自己保留。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Zn—65 第一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洗涤仪器的方法,不可采纳的是〔〕A.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B.盛过油脂的试管用热碱洗涤 C.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能够用盐酸洗涤 D.盛放过苯酚的度管用NaOH溶液洗涤 2.有关晶体的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固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末被破坏 3.氢氧化铁胶体稳固存在的要紧缘故是〔〕A.胶粒直径小于1mm B.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C.胶粒带正电荷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4.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不Na2SO3、Na2CO3、NaA1O2、NaSO4四种溶液。应选用〔〕A.BaC12B.NH2·H2O C.AgNO3 D.HC1 5.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热484kJ,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2H2〔g〕+O2〔g〕=2H2O〔g〕;△H=+484kJ·mol-1 B.2H2〔g〕+O2〔g〕=2H2O〔l〕;△H=-484kJ·mol-1

C .2H 2〔g 〕+21 O 2〔g 〕=2H 2O 〔g 〕;△H=+242kJ ·mol -1 D .2H 2〔g 〕=H 2〔g 〕+ 2 1 O 2〔g 〕;△H=+242kJ ·mol -1 6.以下事实能讲明A1的金属活动性比Cu 强的是 〔 〕 A .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常温下将铝用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 C .与氯气反应时,铝失去3个电子,而铜失去了2个电子 D .A1〔OH 〕3有两性而Cu 〔OH 〕2只有弱碱性 7.在硫酸的工业中,以下生产操作与生产操作的要紧缘故的讲明都正确的选项是 〔 〕 A .硫铁矿燃烧前需要粉碎,因为大块的硫铁矿不能燃烧 B .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要净化,因为炉气中SO 2会与杂质反应 C .用98.3%的浓硫酸吸取,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 3吸取完全 D .SO 2氧化为SO 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如此能够提高SO 2的转化率 8.以下盐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的是 〔 〕 A .Na 2SO 3 B .Na 2SO 3 C .Na 3PO 4 D .NaHCO 3 9.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 42-、NO 3-。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 .A13+、CH 3COO -、C1 B .Mg 2+、Ba 2+、Br - C .Mg 2+、C1-、I - D .Na +、NH 4+、C1 10.以下实验,不需要酒精灯加热可完成的是 〔 〕 A .钠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氧化钠 B .检验乙二酸的热稳固性 C .实验室制备氧气 D .铜丝与硫单质的反应 11.以下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Na 2CO 3+2H + 2Na ++CO 2↑+H 2O B .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Cu 2++H 2S CuS ↓+2H + C .氧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13++4NH 3·H 2O A1O 2-+4NH 4++2H 2O D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 3-+OH - CO 32-+H 2O 1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锌一锰碱性电池以氢 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 〔s 〕+2Mn 〔s 〕+H 2O 〔1〕 Zn 〔OH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 A. 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B. 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生 3.天坛是明清皇帝用祭天的地方。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 4.“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5.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 B. 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 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D. 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6.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常常说出启蒙运动的富有代表性的口号,如“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一个国家若划分成少数大地产是危险的”等。这表明启蒙运动( ) A.冲击着欧洲的封建统治 B.成为俄国政治革命的理论 C.其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分)直线30x y a +-=的倾斜角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2.(5分)某人用如图所示的纸片沿折痕折后粘成一个四棱锥形的“走马灯“,正方形做灯底,且有一个三角形面上写上了“年”字,当灯旋转时,正好看到“新年快乐”的字样, 则在①、②、③处可依次写上( ) A .乐、新、快 B .快、新、乐 C .新、乐、快 D .乐、快、新 3.(5分)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直线D A '与DB 所成的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4.(5分)正六棱锥底面边长为a 33,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5.(5分)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 α⊥,m β?,则αβ⊥. 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 ③如果m α?,n α?/,m 、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与α相交. ④若m αβ=I ,//n m ,且n α?/,n β? /,则//n α且//n 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6.(5分)如图,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 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A .122+ B .21+ C .12+ D .22+ 7.(5分)已知两定点(3,5)A -,(2,8)B ,动点P 在直线10x y -+=上,则||||PA PB +的最小值为( ) A .513 B .34 C .55 D .226 8.(5分)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26,则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A .16π B .24π C .36π D .64π 9.(5分)棱台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1:9,则棱台的中截面分棱台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 A .1:7 B .2:7 C .7:19 D .5:16 10.(5分)若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多面体的体积是( ) A .316cm B .312cm C .313cm D .323 cm 11.(5分)已知圆的方程2225x y +=,过(4,3)M -作直线MA ,MB 与圆交于点A ,B , 且MA ,MB 关于直线3y =对称,则直线AB 的斜率等于( ) A .43- B .34- C .54- D .45 - 12.(5分)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之为三角形的欧拉

地理卷·2016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2016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全品试卷综析】本试卷是以必修2地理内容为主,考查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全卷1-40题为单项选择题,共50分,41-44题为综合题,50分,试卷满分100分。试题总体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的考查。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 卷(单项选择题,共计50分) (注意:1~30题每题1分计30分,31~40题每题2分计20分选择题共计50分。) 图1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⑥ 2.近期,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⑤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 【全品答案解析】1.C 2.D 解析:第1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内陆发达,吸引大量民工迁入,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收入。第2题,伊拉克位于中东地区,战争不断,故出现很多战争难民外迁。 【全品思路点拨】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图1

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4.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A.欧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全品答案解析】3.B 4.C 解析:第3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最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前二项是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是负相关。第4题,人口主要迁出区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故选C。 5.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6.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2020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试题

兰州一中2020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Ga--70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糖原只存在于动物的肝脏中,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C.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D.脂质的元素组成都只有C、H、O 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囊体薄膜上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用于光合作用 B.核糖体能够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泌蛋白 C.线粒体内[H]与O2结合的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 D.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3.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干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据“中国科学报”2018年11月20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借助基因技术,修改了iPS细胞中的基因,成功培养出只攻击癌细胞的T细胞——“杀手T细胞”,其效果已在小鼠实验中得到确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突变就能形成癌细胞 B.不分裂时,iPS细胞和杀手T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要进行转录和翻译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当T细胞中基因均不表达时,细胞开始凋亡 D.因为iPS细胞能不断分裂分化,所以iPS细胞更易衰老 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使人口迅速增长

甘肃兰州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12月月考--生物

123 兰州一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12月月考 生物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份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中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2.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需要高尔基体参与的是()A.蓝藻细胞形成的细胞壁的过程 B.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C.人体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 D.人体肝细胞把多余的脂肪合成脂蛋白,从肝脏中运出去的过程 3.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③②①

4.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 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 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 ) A .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 .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 .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 .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5.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细胞,其中①毛细血管壁、②红细胞,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 会降低,但由于Na 2CO 3的调节作用,③的PH 会维持相 对恒定 B .②细胞呼吸的终产物CO 2不会引起③处PH 的变化 C .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4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 .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③中不含蛋白质 6.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所 测得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T 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 .图甲中在T a 、T 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底,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 .图乙中T b 和T c 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 到最高 D .图乙中A 点对应的温度为T 0 7.有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 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 .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 .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 .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考试必备)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兰州一中2010—2011-1学期高三年级十二月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I、II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3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必须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指定地方,否则答题无效。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兑现不修边幅标识.(zhì) 敷衍塞.(sa)责 B.保贵五体投地戏谑.(xua) 叱咤.(chà)风云 C.鼎盛不记前嫌揣度.(duó) 麻痹.(pì)大意 D.防范一蹋糊涂炫.(xuán)耀锒.(láng)铛入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平儿明知是谁偷了茯苓霜,但投鼠忌器 ....,怕伤了那主人探春的体面,所以不愿去起赃。 B.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英语……真是 无所不为 ....。 C.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一些高三学子踌躇满志 ....,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D.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 ....,一清二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私人汽车购置力的迅速增强,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________蕴藏巨大市场和商机的“汽车经济”。 ②一位年轻的诗人这样说:没有绿树,平原就会躺倒在地,倒退到那个死寂的________年代。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___显得太单薄了! A.催生荒凉未免B.萌生蛮荒不免 C.萌生荒凉不免D.催生蛮荒未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商定,台湾方面赠予大陆的珍贵动物——一对长鬃山羊和梅花鹿将落户山东威海市刘公岛国家级森林公园安置。 B.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和形象大使“海宝”,正张开热情的双臂和自信的微笑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们。 C.在外国同事看来,中国人的手机似乎永远保持“正在进行时”,即使在开会,有些人也随心所欲地接打电话。 D.凭借齐白石九十高龄时的一幅以“虎”为题材的画作,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以高达2800万港元的成交价,使中国书画收藏热再度升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魏晋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宏观世界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玄学由此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想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烦琐经学的统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转折。 魏晋玄学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其所谓“自然”,不是近代所谓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自然界,而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玄学家郭象在《庄子注》中对老庄的自然之义有进一步的发展。老庄认为有一个先天地万物而生的道,郭象则认为连这样一个道也不存在。“真”,也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老子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庄子》对“真”有一个界定:“真者,精诚之致也。”这就是说,“真”是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三5月月 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的首创。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持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作出了更明确的表述。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有学者把明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典范是由倡导所致,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 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这样,明政府所推行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竟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 “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天下服从一尊。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更多的是强调士人自身的道德气节与行为准则,而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专制政府的制度化、规范化之后,传统的“节孝”观被引入到激烈化的歧途。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

甘肃省兰州一中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

甘肃省兰州一中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侧是红光,b侧是紫光 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 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速率比b侧光小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3的玻璃球面,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经过界面的折射和反射,光线通过玻璃球后又射入空气.则从玻璃球射入空气的光线( ) A.与入射光线不可能相交 B.与入射光线可能反向平行 C.总共只有三条光线 D.可能有无数条光线 3.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偏折,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从真空射向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为1.73 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73×108 m/s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90°角 E.当入射角增大10°,则折射角也将增大10° 4.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玻璃砖ABC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束单色光由地面上的E 点发出,射向AB边上的M点,BM=BE,经过玻璃砖折射后,从AC边上N点(图中未画出)射出,最后光斑落在地面上的F点,CF=BE,已知玻璃砖的顶角为α,两个底角为β,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cos cos α β B.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cos 2 sin 2 β α C.M、N两点一定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D.若只使入射光的波长增大,由AC面射出时的出射点在N点上方 5.2018年1月31日,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被称为“超级满月、蓝月亮、红月亮”的月全食大戏,这次月全食历时近5小时,最精彩之处是在发生月全食阶段月亮呈现红色,下列有关月食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 A.出现月全食现象时,月亮就完全看不到了 B.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时才会出现月食现象 C.出现月食现象,是因为月亮处于地球的“影子”中 D.月食可能是太阳光经月亮反射到地球大气层时发生全反射形成的 E.“红月亮”是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时形成的 6.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图所示。他按正确的方法插了大头针a、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入射角应适当大些 B.该同学在插大头针d时,使d挡住a、b的像和c C.若入射角太大,光会在玻璃砖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D.该实验方法只能测量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 7.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黄光射向截面ABC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已知该三棱镜对2,入射光与AB界面夹角为45°,光经三棱镜后到达与BC界面平行的光屏PQ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

甘肃省兰州一中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试卷分为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你将试卷答案写在答题卡,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祝你成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疮痍.委蛇.贻.人口实颐.指气使 B.缜.密嗔.怪饮鸩.止渴甄.别真伪 C.栖.息潮汐.唏.嘘不已受人奚.落 D.倔.强攫.取联袂.演出一蹶.不振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到年底,全市农村98%以上行政村将通等级公路,95%以上的路面将实现硬化,杭州农村交通面貌将发生。 (2)渎职侵权问题仍呈出现易发多发的态势,当前我国处于体制改革、经济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时期。 (3)展览会期间的那棵大丽菊,开了一千多朵花,又放在入口处的广场中央,十分引人注意。 A.巨变源于从而B.剧变缘于从而 C.巨变缘于因而D.剧变源于因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本届政府在关注民生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这一点从历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一 ...斑.。 B.将一名出色的前锋放在替补席上,却去重用平庸之辈,教练用人简直在暴殄天物 ....。 C.在“公共责任”“服务意识”这些公务员意识的核心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之际,先考 虑“着装意识”显然有舍本逐末 ....之嫌。 D.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教训,也全 在感情的潜移默化 ....中进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奥组委票务工作的原则和目标是尊重国际惯例,符合奥运会运行规范,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公众现场参与奥运会。 B.成都老百姓和海内外游客在天府广场不仅可以感受到巴蜀神韵,还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C.“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到“3.15”,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集中销毁的做法,人们高兴之余,也有一丝忧虑。 D.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违反换届纪律,纵容、指使他人为自己进省常委班子拉选票一事被中央纪委、组织部通报,这一通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兰州一中2015-2016-1高三年级 9月月考试题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47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 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注]①常平:官仓名。①

精品解析: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一)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能源、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因含有重金属,故采用深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B. 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 C. “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相同 D. 国产大型客机C919上采用了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其中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是将金属铝、锂混合后在空气中熔合制得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因含有重金属,不可以用深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会污染水源、土壤,故A错误; B.制光导纤维的原材料为二氧化硅,故B错误;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故C正确;D.金属铝、锂性质活泼,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该将金属铝、锂混合后在隔绝空气熔合制得,故D 错误; 答案选C。 2.有机物G()能添加在牙膏、口香糖中以增强香气。下列关于G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11H14O B. 一氯代物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根据有机物G的结构简式,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1H14O,故A说法正确; B. 该有机物中有8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8种,故B说法正确; C. 标记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与它连接的三个碳原子不共面,即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不在

同一平面上,故C说法错误; D.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羰基,能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发生氧化反应,故D说法正确; 答案:C。 3.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2gH2分别与足量的Cl2和N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 A B. 1.4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0.7N A C. 14.0gFe发生吸氧腐蚀生成Fe2O3·xH2O,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D. 常温下,1L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不论与足量的Cl2反应,还是与足量的N2充分反应,氢元素都是由0价变为+1价,1mol H2与足量的C1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 A,H2和N2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 A,故A错误; B.CO和N2的摩尔质量都为28g/mol,质子数均为14,则1.4g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4g 28g/mol =0.05mol,则含有的质子数为A 0.05mol14N ??=0.7N A,故B正确; C.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式:Fe?2e?=Fe2+,14.0gFe物质的量为 14g 56g/mol =0.25mol,转移电子数为: 0.25mol×2×N A=0.5N A,故C正确; D.一个硝酸铵中含有两个单原子,常温下,1L0.1mol/L 的NH4NO3溶液含有硝酸铵物质的量为:0.1mol/L×1L=0.1mol,含氮原子数为0.2N A,故D正确; 答案选A。 4.用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正确的是

甘肃兰州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甘肃兰州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高三 2012-01-18 21:16 甘肃兰州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干涸(hé)稍息(shào)有着落(zháo)鞭辟入里 B.豆豉(chǐ)惨怛(dá)吐谷浑(gǔ)惹事生非 C.瓦刀(wà)蹿红(cuān)捋虎须(luō)掎角之势 D.央浼(méi)咯血(kǎxiě)和稀泥(huó)披沙捡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数千万未成年人纷纷加入网络游戏玩家大军,竟然达到漠不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的地步时,人们才意识到网瘾问题的严重性。 B.生活上要量入为出,但现代很多有借贷习惯的人都常常犯有寅吃卯粮的错误,还美其名曰时尚消费。 C.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相当多的中国电影人为利益所驱使,变得功利市侩起来,利益驱动之下的那些差强人意的作品大多有灵魂不在、精神贫血、思想缺席的毛病。 D.在世界经济一蹶不振的形势影响下,我国股市也是一路狂跌,以势如破竹之势直抵20年前的指数水平,让那些资深的专业分析人士也无语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临近,喜庆欢乐的气氛随着一排排商铺门前挂起的大红灯笼、居民楼里家家户户张贴的喜气洋洋的对联,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大街小巷。

B.12月7日,媒体一篇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众多质疑:“杨澜也要保障房?”对此,杨澜率先在博客上否认了这是一个谣言,戳穿了某些房地产商以“名人带动经济”的真实用心。 C.经典阅读在当代社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国内最近的调查显示,中国连续六七年来阅读率一直在下降,目前已经低于一倍,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D.电影《辛亥革命》上映之前,曾有业内人士担心这个沉重的片名会让许多年轻观众敬而远之,然而影片上映以来,不少年轻人走进影院,重温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这样的结果是许多人所始料未及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渐”的本质是“时 间”。,。,。,。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 ①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 ②时间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 ③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 ④犹如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 ⑤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 ⑥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 A.②④⑥①⑤③ B.⑥①④②⑤③ C.②④⑤③①⑥ D.⑤③②④⑥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撰写不朽的科学著作《动物的历史》一书时,对壁虎的墙上攀登爬行能力大感惊讶。生物学家称壁虎是“最能爬墙的动物”。它能够自如攀墙,倒挂悬梁,几乎能攀附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面,甚至在水里、真空环境及太空中都能行走自如,所经之处不留任何痕迹,足下干净利落。壁虎脚上的“功夫”真可称得上是“自然的杰作”。几千年来,不少人试图揭开壁虎爬墙的奥秘。然而,这始终是个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