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校能源战略管理模型研究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校能源战略管理模型研究
t k s t e a t i e fta h n n e e r hn n o c n i e ai n n d e t bih s t e e eg o s mp in mu t —d me — a e h c i t s o c i g a d r s a c i g i t o sd r t ,a sa l e h n r c n u t l vi e o s y o i i n so a d lb a a w e o s .T ru h t e S A n e r td a c i cu e t h n v ri e , i r s l e h n e ai n o in lmo e y d t a h u e h o g h O i tg a e r ht tr o t e u ie st s t e ov st e i t g t r e i r o f h tr g n o s d t o r e T e ee o e e u a a s u c . h n,te a ay ia aa i s o n b o ig w t h e GI y t m f u ie s is h e h n l t ld t s h w y c mb n i t e W b S s se o n v ri e .T c h t o ee p n d—lo n r n g a h n e y p a n n r a —t n tr g o p e e g ma a e w y i c a g d b l n ig, e l i mo i i ,ma na nn n o s r ai n p o a ai g y s me on i ti i g a d c n e v t r p g t o n f e eg o n r .F n l y i a y.a c s f u l a e o b—t e s h me “ n r s esr t m” i p e e td t e f ef a ii t n e s n b e e so e eg a s t eu y s r s n e v r y t sb l y a d r a o a l n s f o i h e i h n ssmo e . t e a ay i d 1 l Ke r s d t a e o s ;S y wo d : a a w r h u e OA;mut —d me so a d l h h l i c ce;s in i c d cso l i i n in mo e ;t e w oe l e y l l f ce t i e i n—ma ig f i kn

生产管理的数学模型与应用

生产管理的数学模型与应用

生产管理的数学模型与应用随着工业化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

如何进行高效的生产管理,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成为企业遇到的共同难题。

而生产管理的数学模型,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生产管理的数学模型1.1 运筹学模型运筹学模型是一种将运筹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产管理中的数学模型。

其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模型。

其中,线性规划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计划、产品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通过数学模型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规划,避免浪费,实现成本最小化。

1.2 生产周期模型生产周期模型是根据生产周期,对生产过程中的时间、人力、物资、能源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规划,以实现生产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学模型。

生产周期模型以时间为轴,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通过对每个阶段进行管理和调整,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1.3 质量控制模型质量控制模型是一种将统计学原理应用于生产质量管理中的数学模型。

其包括质量控制图、可靠性分析、品质管理等模型。

其中,质量控制图是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确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而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和优化,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并减少产品开发周期。

二、生产管理中数学模型的应用2.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掌握和规划的关键。

运筹学模型可以对生产部门进行建模,对生产能力、设备状态、人力库存等要素进行分析和优化,确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方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某企业是一个电器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

基于业务量和生产能力,通过线性规划模型,确定生产配额并进行生产计划,使得每个月产出自然成套的产品,并且尽量减少库存。

2.2 物料采购与库存控制物流和供应链的优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数学模型在此方面也有其应用。

通过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对物资采购和库存进行优化,减少库存风险,并确保供应链的完善。

例如,某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通过生产周期模型,计划出每种零部件的生产时间和数量,从而掌握每种零部件的库存,减少库存跟进风险,同时保证供应链的有效供应。

建筑行业BIM技术在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建筑行业BIM技术在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建筑行业BIM技术在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方案第1章 BIM技术概述 (3)1.1 BIM技术定义与发展历程 (3)1.2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 (3)第2章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4)2.1 BIM建模与可视化 (4)2.1.1 三维建模 (4)2.1.2 信息联动 (4)2.1.3 可视化 (5)2.2 BIM结构分析 (5)2.2.1 结构模型建立 (5)2.2.2 结构参数化设计 (5)2.2.3 结构功能分析 (5)2.3 BIM节能分析 (5)2.3.1 能源模拟 (5)2.3.2 太阳能利用 (5)2.3.3 建筑物热环境分析 (5)2.4 BIM绿色建筑设计 (6)2.4.1 绿色建筑评价 (6)2.4.2 环保材料选用 (6)2.4.3 水资源利用 (6)第3章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6)3.1 BIM施工模拟 (6)3.1.1 概述 (6)3.1.2 施工过程模拟 (6)3.1.3 施工工艺模拟 (6)3.2 BIM施工组织设计 (6)3.2.1 概述 (6)3.2.2 施工进度管理 (6)3.2.3 施工资源优化配置 (7)3.3 BIM工程量计算与成本控制 (7)3.3.1 概述 (7)3.3.2 工程量计算 (7)3.3.3 成本控制 (7)3.4 BIM施工现场管理 (7)3.4.1 概述 (7)3.4.2 施工现场协调管理 (7)3.4.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7)3.4.4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7)第四章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7)4.1.1 BIM协同平台构建 (8)4.1.2 BIM模型共享与权限管理 (8)4.1.3 BIM协同变更管理 (8)4.2 BIM进度管理 (8)4.2.1 BIM进度计划编制 (8)4.2.2 BIM进度监控与分析 (8)4.2.3 BIM进度协同更新 (8)4.3 BIM质量管理 (8)4.3.1 BIM质量计划编制 (8)4.3.2 BIM质量检查与验收 (8)4.3.3 BIM质量信息追溯 (9)4.4 BIM安全管理 (9)4.4.1 BIM安全计划编制 (9)4.4.2 BIM安全隐患排查 (9)4.4.3 BIM安全教育与培训 (9)4.4.4 BIM安全应急处理 (9)第5章 BIM技术在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9)5.1 BIM设施管理概述 (9)5.2 BIM设施维护管理 (9)5.3 BIM设施运行管理 (10)5.4 BIM设施优化与改造 (10)第6章 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11)6.1 BIM与建筑工业化概述 (11)6.2 BIM预制构件设计 (11)6.3 BIM生产与施工一体化 (11)6.4 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发展趋势 (11)第7章 BIM技术在城市设计与规划中的应用 (12)7.1 BIM城市设计概述 (12)7.2 BIM城市模型构建 (12)7.3 BIM城市规划协同 (12)7.4 BIM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13)第8章 BIM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13)8.1 BIM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中的作用 (13)8.1.1 提高保护工作的准确性 (13)8.1.2 提升保护工作的效率 (13)8.1.3 保障保护工作的安全性 (13)8.2 BIM历史建筑信息采集与建模 (13)8.2.1 信息采集 (14)8.2.2 建模 (14)8.3 BIM保护规划与管理 (14)8.3.1 保护规划 (14)8.3.2 保护管理 (14)8.4 BIM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中的案例分析 (14)8.4.2 BIM应用 (15)第9章 BIM技术在建筑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15)9.1 BIM建筑功能分析概述 (15)9.2 BIM能耗分析 (15)9.3 BIM光照与通风分析 (15)9.4 BIM可持续性评估 (16)第10章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BIM技术发展现状与问题 (16)10.1.1 BIM技术普及程度 (16)10.1.2 应用领域及深度 (16)10.1.3 存在问题 (16)10.2 BIM技术政策与标准体系 (17)10.2.1 政策支持 (17)10.2.2 标准体系 (17)10.3 BIM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7)10.3.1 技术创新 (17)10.3.2 应用拓展 (17)10.3.3 产业协同 (17)10.4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展望 (17)10.4.1 设计阶段 (17)10.4.2 施工阶段 (17)10.4.3 运维阶段 (17)10.4.4 产业链协同 (17)第1章 BIM技术概述1.1 BIM技术定义与发展历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行业设计、施工及管理方法。

基于GJB5000模型的软件过程管理提升探索与实践

基于GJB5000模型的软件过程管理提升探索与实践

基于GJB5000模型的软件过程管理提升探索与实践张利娜、黄辉、宋顺利、康冰、苏娟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面对项目任务多、研制强度高,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为项目任务配套的软件数量不断增加,软件重要程度随之同步提升。

多项目任务并行状态下,软件研制效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建立统一的软件过程管理体系和规范软件管理流程的需求亦愈加凸显。

通过前期梳理识别,研究所在组织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和支持管理等方面均暴露出问题与不足。

针对软件过程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所导入GJB5000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按照成熟度等级持续开展软件过程管理改进工作,识别具体问题,明确软件过程管理提升思路与实现路径,持续深化适应新形势的软件过程管理模式,提高软件过程管理能力,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确保各项目任务圆满完成。

一、工作与实践1.总体思路研究所以问题为导向,首先识别、梳理现有软件管理模式下各研究室、项目组、主管机关在软件研制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面向过程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明确软件过程改进目标,开展年度过程改进策划,制定具体措施并在全所层面开展软件过程管理改进系列工作,逐步完善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软结合GJB5000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推广,将软件管理成熟度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初始级管理、规范级管理、全面级管理、量化级管理和卓越级管理。

每个成熟度等级都有一组对应实践域,实践域内相应实践全部实现,表明软件管理达到该成熟度等级的要求。

基于GJB5000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管理模式提升,为后续软件管理提升工作明确了总体思路和阶段性可量化目标。

按照此思路,研究所以实现项目级的精细化规范管理和实现组织级的全面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制定了软件过程管理提升方案。

序号问题类别问题描述具体表现1组织管理缺少统一明确的软件过程管理体系所级作业文件及室级要求对研制过程要求不明确,不能覆盖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模型2软件管理信息化平台有待建立软件项目产生的过程数据庞大,现行的软件管理工具无集成、较分散,数据查询困难,不利于领导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3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过程缺少明确计划及过程管控缺少详细开发计划,对软件生命周期和阶段划分不清晰;开发过程缺乏管控,不能及时纠偏4缺乏对软件供方管理的手段缺乏对外包单位的软件资质以及开发过程的管控;外包软件质量问题频出5工程管理需求更改不可控,更改随意缺乏需求管理意识,需求更改随意,过程不受控6缺乏软件设计和实现的准则软件设计和实现的质量依赖于软件设计人员的个人能力7软件测试专业尚未真正建立开发方测试较少,主要依赖系统试验发现问题;边界及异常情况在系统试验中难以覆盖,存在较大隐患8支持管理配置管理手段有待细化配置管理粒度较粗,技术状态控制依赖于软件设计师个人;先出软件、后补文档的开发模式较多9质量管理精细化程度相对不足质量管理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检查单支撑,质量保证能力有待加强10缺少测量体系较少开展对过程数据的测量与分析表1 软件过程管理问题汇总表件过程管理模式,最终提升软件研制质量和过程绩效,确保项目任务圆满完成。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厅函〔2023〕291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提供宁夏实践,制定本试点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要求,坚持全域统筹、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加快推动全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流程再造、制度重塑。

到2024年11月,基本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数据汇聚融合、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管理模式、实施路径和政策标准体系,为全面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促进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探索有效经验。

二、阶段安排(一)部署启动阶段(2023年11月-12月)。

组建试点工作专班,对照国家要求,结合宁夏实际,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清单,明确部门职责,设计试点项目,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4年1月-9月)。

按照试点工作方案,上下一体、高效有序开展试点工作。

配套制定一批政策规范,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改造升级系统功能,新建一批业务模块,完成与相关系统数据共享,推进项目赋码落图、数据归集共享、审管联动和智能辅助审查等重点任务取得积极成效,及时对试点成果进行过程性总结评估。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4年10月T1月)。

采取第三方评估、系统数据分析和企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全面梳理总结试点工作成效,挖掘典型案例,完成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凝炼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宁夏经验。

同时,梳理查找工作不足,及时纠偏,改进方法,提出深化试点成果的方法路径,扩大试点工作成效,为常态化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重点任务(一)推进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审批。

按照“四级四同”要求,修订《宁夏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及材料清单(2023版)》,出台《宁夏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环节清单》,统一规范申请表单、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2024年6月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摘要:现阶段,对于变电工程来说,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可根据工程开展内容和实际工作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以BIM技术为基准构建的模型为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不仅有助于创新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工作形式,还能极大地提高工作的精准度。

基于此,本文就BIM技术的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1 引言近年来,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输变电工程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能源转型的基础。

如何提高变电工程建设的质量、降低建设成本是输变电工程建设从业者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BIM是建筑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表达,它为建筑从竣工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可靠的信息共享知识资源。

BIM技术具备3D可视化、可模拟等特点;同时BIM模型还内嵌材料定额信息、物理属性等内容,依靠参数驱动可实现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造价控制的智慧化水平,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和价值的最大化。

基于上述分析,BIM技术在变电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迫在眉睫,将BIM技术应用于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践应用中,以此提升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与信息化水平。

2 项目概况BIM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投资估算、概预算编制、施工管理、工程竣工决算以及运营维护,贯穿于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体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闭环管理特征。

本文以某市330千伏输变电风电工程为例,阐释BIM技术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践应用。

该项目地处河西走廊,包含一座330千伏变电站和一条54.5公里的330千伏线路。

与常规输变电工程相比,风电项目占地面积大,不确定性强,施工技术要求高,项目造价管理的难度较大,为此应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3 BIM技术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策略3.1决策阶段对于变电工程来说,决策是该工程的初级阶段,也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内容,通过应用BIM技术,获取内容更加丰富的造价管理工作数据,为变电工程的决策提供依据,应用BIM技术构建模型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掌握变电工程的相关参数。

工程全生命周期 BIM体系建设案例

工程全生命周期 BIM体系建设案例

LOD200 施工图深度
LOD300 装修深度
LOD500 运营移交深度
博超BIM
BIM标准族库
3、建立佛山地铁2号线BIM标准族库
根据《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BIM标准》中对模型颗粒度与信息格式的要求,结合工程 实际,建立项目专用BIM标准族库,实现族的标准化与集中管理,研究制定族的制作、维护、调用、更新 流程与各岗位权限管理。
应用案例
—— 数字化移交平台
博超BIM
建设信息采集与应用案例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与博超共同完成水电BIM设计平台 “Hydro-BIM”,并在糯扎渡、观音岩、黄登等水电工程中进行包含设计与 施工的BIM建设管理应用。
应用案例
—— BIM建设管理平台
博超BIM
BIM应用案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已完成的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中应用博超数 字化平台进行电缆工程优化,精确计算长度、优化桥架切,最终为工程节省了4%的电缆长度, 工程缩短工期三个月、节约投资上千万。
自动分析是否满足大型设备的运输与安装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部位提 出检查报告并在模型中高亮定位显示。辅助进行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 减少返工。 (6)大型复杂设备安装仿真培训
根据大型复杂设施、设备安装工序工法要求,运用三维仿真模拟手 段进行虚拟仿真,在检验优化施工方案的同时为现场操作人员提供直观 的培训平台。
化培训
设计方 数字化发布设计进 度、成果、资料、 变更、采购、团队 信息,现场交互
业主方 项目设计查询、招标采购管理、工程施 工查询、项目综合管理、工程建设交互、 多工程大数据分析
监理方 工程设计与施工信息浏 览、工程检查与验收、 数据分析与建设交互
施工BIM

PTC扩展全新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解决方案组合

PTC扩展全新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解决方案组合

Info· 9 ·IM深圳尺寸工程创客平台成立大会暨雷尼绍产品技术应用论坛召开2015年12月16日,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和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技术分会检测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中国尺寸工程联盟、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邑麓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深圳尺寸工程创客平台成立大会暨雷尼绍产品技术应用论坛”在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举行。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院长孙学明,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几何计量测试所所长于冀平,中国尺寸工程联盟委员、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明教授,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姚纪广以及雷尼绍中国区总裁Paul Gallagher 出席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近200位业界代表共聚本次盛会。

期间,雷尼绍测量产品业务拓展经理张哲、校准产品业务拓展经理周汉辉在论坛上为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雷尼绍在测量、校准方面提供的综合解决方案及其产品应用领域。

西门子携手优科自动化成立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联合实验室近日,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和生产运营管理(MOM)软件、系统与服务提供商Siemens PLM Software 宣布与优科自动化联合成立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联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位于国内制造业重镇东莞市,将通过提供西门子领先的机电一体化概念解决方案,对包含多物理场及通常存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自动化相关行为的概念进行 3D 建模和仿真,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包括需求管理、机械设计、电气设计以及软件/自动化工程等不同工程部门的整体协作,将总体开发时间缩短25%,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降低工程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该实验室不仅仅专注于研发,同时也配备了实际的生产线,积极帮助其客户将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应用于实践。

PTC扩展全新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解决方案组合PTC 近日宣布,公司扩展了全新的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解决方案组合,以加快软件和系统工程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模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1 业务挑战
近年来,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后期产业转型的升级加速,“两化融合”,深度改造、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以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制造业转型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

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质量既是设计出来的,也是制造出来的。

设计质量与制造质量的同步工程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实现环节,即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由于尺寸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产品功能与性能、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产品外观与舒适度以及主观感知等质量指标,因此,尺寸质量的闭环管理成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核心,如航空航天飞行器、汽车摩托车、轨道机车、船舶重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与快速电子消费产品等工业化产品,其制造过程中大量的尺寸设计质量问题、尺寸制造互换协调问题、尺寸测量规划与验证问题等,直接影响产品的功能实现、装配质量、研制周期和生产成本,如图1所示。

传统的尺寸设计与制造互换能力和协调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由各种生产工艺装备和手工修配来保障,同时,尺寸设计信息在跨部门之间的传递,如制造与装配、规划与验证、
分析与反馈之间经常发生断裂与脱节,造成质量缺陷无法有效追溯。

当今市场对这些工业化产品需求的急迫性和多样性要求生产厂家缩短研制周期并增加生产柔性,同时主动提升产品功能与初始感知质量。

这对传统方法提出极大挑战,不仅在汽车与快速电子消费类等日常用品领域已成为常态,在更为复杂的产品如航空航天飞行器或重大关键装备(如核电设备)领域尤为突出。

信息化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深度推动着工业化产品质量越来越需要依靠贯穿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产品制造装配过程、测量规划与验证、缺陷分析与反馈的尺寸质量闭环管理,希望通过前期的优化设计来减少后期对制造协调以及昂贵工装的需求,通过尺寸设计信息的准确有效传递与相适应合理的测量规划验证来驱动跨部门协同,缩短研制周期并降低成本。

而如今先进的三维容差仿真分析技术(Variation Simulation Analysis,简称VSA)结合高精度的坐标测量机(Coordinate Measurement Machine,简称CMM)与其他检测手段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尺寸测量规划与验证技术(Dimensional Planning and Validation,简称DPV),以产品制造信息(Product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简称PMI)为单一信息源和连续载体,有效促使MBD/MBE中的数字化尺寸协调和管理技术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

图1 质量问题所导致的成本案例
2 解决方案
尺寸管理(Dimensional Management,简称DM)是一种结合三维尺寸链仿真优化和数字化检测分析两项关键技术进行产品开发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工程方法和手段,通过偏差波动控制和“稳健设计”(Robust Design)来提升产品尺寸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MBD/MBE范畴中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设计中,产品工程师在图纸发放之前凭经验、猜测或简单的公差迭算在图纸上标注好单件公差和容差配合要求,再交由后续工艺和制造工程师进行协调。

受益于信息化支撑,经历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以及业务衍生创新,先进的虚拟制造仿真技术、数字化检测分析技术、车间智能质量控制技术与PMI语言的逐步推广应用,使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Quality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QLM)的解决方案日益成熟。

QLM是一个以设计预防为主、测量反馈为控制手段的闭环尺寸同步工程,通过确保MBD/MBE中所有与产品相关的零部件、工艺、规划、工装以及质保人员之间密切协同,有效地管理和跟踪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和信息。

在设计阶段对PMI中的装配定位特征、基准策略和公差设计进行仿真优化,在工艺阶段致力于设计出能够尽量吸收装配偏差的装配协调方法,力求通过装配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在研制过程中尽早完成大多数的设计验证和优化工作,并对制造全过程进行有
效的质量监控和管理,确保PMI得到满足。

QLM旨在确保产品满足功能、装配和外观设计要求。

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西门子公司提出了Tecnomatix
VA TM、NX CMM、Tecnomatix DPV组合的基于模型的解决方案。

在产品设计阶段,VA TM直接从MBD模型中提取数模和
GD&T(PMI)进行尺寸建模,通过仿真产品的制造和装配过程来预测产品的尺寸质量和偏差源贡献因子,实现MBD模型中公差分配的优化,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在工艺规划阶段,NX CMM基于实体模型三维PMI标注驱动的智能化离线编程与虚拟仿真,借助基于模型的PMI信息重用,可有效准确地传递尺寸设计信息,从而确保数字化测量路径规划与虚拟仿真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与唯一性,为输出高质量零缺陷的CMM执行程序提供有力支持。

在产品生产阶段,DPV通过对实时生产质量信息进行跟踪、分析和发布,帮助用户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通过对制造数据的深度关联分析,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产品的最终质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DPV还可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制造质量和设计质量挂钩,形成企业质量管理的闭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