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布卡因凝胶减轻男性术后留置导尿刺激症状的研究

合集下载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症临床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症临床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减轻男性患者全麻手术留置导尿患者刺激症状( CRBD)引起的躁动。

方法选择6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n=30)于全麻诱导后无菌石蜡油行常规导尿术,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代替无菌石蜡油润滑导尿管,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观察比2组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

结果 2组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可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症,明显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关键词】全麻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留置导尿躁动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复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可避免尿潴留,同时能够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操作。

但是当患者进入全麻苏醒期,由于对术前留置导尿所引起的不适和疼痛无记忆,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加上对导尿管产生的刺激无耐受性,极易引起躁动。

本研究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术中,缓解尿道刺激症状(Cather related bladdedisecomfort, CRBD)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2012年3月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男性患者30例,年龄25~65岁,ASAI~Ⅱ级,无尿道畸形。

随机非为2组,对照组为液体石蜡油组(30例),实验组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30)。

排除术前合并泌尿系统疾病、心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

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所有手术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对照组30例患者按照留置导尿管术常规步骤,用无菌液状石蜡棉球润滑导管,行常规留置导尿管术;观察组30例患者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及尿道口,行留置导尿管术,术毕再次用2%复方利多卡因浸润尿道口。

全麻诱导药物剂量根据体重计算,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芬太尼1μg/kg术后镇痛。

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

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
复期 产 生 的不适 , 患者 意 识 恢 复 , 部 仍处 于麻 当 局 醉状 态 , 随着 局麻 药 作 用 时 问 的 推移 , 大脑 皮 层 能
缓慢接受尿管带来 的不适 ; 其局部麻醉可减少插入 导尿管引起的麻醉苏醒期不适和躁动, 使全麻苏醒 期更加平稳安全 。王梅等[ 研究的奥布卡因凝胶 1 也支持以上观点 , 但奥布卡因凝胶价格 昂贵 , 临床 上 尚未广 泛推 广应 用 。
3 导尿 时机 的选 择 3 1 传统 病房 内导 尿 .
目 国内普遍应用液体石蜡 , 前 而液体石蜡不易 被机体吸收 , 易粘 附在尿道 上 , 成尿道狭 窄[ 。 形 9 ] 蔡 黎 萍口] 9 0 对 0例全 麻手 术患 者采 用 2 利多 卡 因
3 +液体石蜡 2 替代单纯 液体石蜡在全麻前 ml ml
道 口括约肌较为松弛 , 收缩力差 , 尤其是卒中患者 , 存在神经调节障碍 , 宜选择 2  ̄2F导尿管 , 0 2 以防 漏尿 [ 。对 于 患有前 列腺 增 生 、 道狭 窄 的手术 患 7 ] 尿 者可选择弯头导尿管[ 。 8 ]
2 润滑 剂 的选择
长, 在手术结束可达到药效顶峰 , 抑制全身麻醉恢
临床护 理杂志 2 1 年 6 01 月第 1 卷 第 3期 O

6 ・ 1
全麻手术患者 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
郝敏 红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 导管 , 留置
R6 4 1 R 7 . 2 1 . ; 4 2 9
中图分 类号
Ke rs a et e i, e ea ;ah tr ,n wel g ywo d n sh sa g n rlc t ees id ln i
留置尿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 : 患者 因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胶浆在男性患者困难导尿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胶浆在男性患者困难导尿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胶浆在男性患者困难导尿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在男性患者常规留置导尿失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经常规导尿操作不能放入尿管的男性患者50例,再次导尿前先予利多卡因胶浆5g注入尿道,5g润滑尿管,然后进行常规留置导尿操作。

比较患者前后两次导尿的疼痛评分、尿道刺激反应评分,分析患者整体满意度情况。

结果在常规导尿失败患者中,常规导尿后患者的疼痛平均评分为7.68、尿道刺激平均评分为2.44,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干预后导尿的疼痛平均评分为4.98,尿道刺激反应平均评分为1.52 ,成功率提升为:86%。

结论利多卡因胶浆在常规留置导尿失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极大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尿道刺激反应,提升患者的导尿成功率。

[关键词]利多卡因胶浆留置导尿困难导尿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留置尿管过程中由于男性患者的生理结构不同更容易出现留置失败以及尿道损伤,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虽然常规留置导尿过程中予石蜡油润滑尿管,采用规范化的操作步骤进行留置导尿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留置尿管成功率。

但对于留置尿管失败的患者由于疼痛、尿道刺激、以及紧张、恐惧、括约肌的痉挛等原因,二次导尿更难成功[1]。

利多卡因胶浆是临床上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之一,适用于局部麻醉、胃肠镜检查及经尿道检查前准备等,其麻醉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

利多卡因胶浆性质稳定,注入尿道后经尿道黏膜迅速吸收,一般 2~3 min 后即可生效,且胶浆作为润滑剂其润滑效果更优于石蜡油[2]。

因此在行留置导尿管前,使用利多卡因胶浆可起到镇痛作用,同时将利多卡因胶浆均匀涂抹在导尿管上进行导尿术,可减少患者因留置导尿管而引起的疼痛、尿道刺激以及尿道口、尿道黏膜水肿、充血等导致导尿失败。

[3、4]针对常规留置导尿失败的男性患者,我科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导尿前预处理,起到明显的效果,极大提高了男性患者困难导尿的成功率,患者整体满意较高,现报告如下。

关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研究

关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研究

关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10-25T02:06:28.31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7期作者:何琳[导读] 导尿管在临床上帮助很大,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术后病人的排尿、不能自主排尿的病人以及病情观察何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50000导尿管在临床上帮助很大,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术后病人的排尿、不能自主排尿的病人以及病情观察。

然而,导尿管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尿管相关感染、梗阻、膀胱结石、尿道损伤和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

据相关报道,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在临床时常发生,常见于长期或短期的留置尿管的患者,或经历泌尿外科手术或其他的大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发生且发生率较高。

据报道,CRBD的临床发生率在47%-95%(Bai et al., 2015; Zhang et al., 2019)。

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是指由于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的物理性刺激而引起的膀胱不自主的收缩。

CRBD综合症也被描述为由于留置导尿而引起的排尿冲动和/或耻骨上不适。

病人描述的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伴或不伴有压迫性尿失禁 (Zugail, Pinar, & Irani, 2019),或者是耻骨上、尿道和膀胱灼热和疼痛的感觉,排空的冲动和膀胱痉挛。

根据这种不适的强度,国外有学者大概将CRBD分为从一种简单的不愉快的紧迫感开始,到一种永久性的痛苦的想小便的欲望,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行为反应,如混乱,肢体抖动,强烈的声音和焦虑,可能导致试图移除自己的留置的尿管的创伤性尝试。

这种持续性的不适反应将增加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切口裂开、出血、循环系统不稳定、心律失常和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

因此,显而易见的,CRBD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住院的满意度体验,也导致很多术后并发症。

尤其像神经外科等大手术后,有的患者麻醉恢复清醒后会表现为心率快、血压高、躁动,有时甚至几个家属都无法控制其躁动;频繁的躁动将引起患者颅内压增高,术后出血甚至继发脑疝。

碱化利多卡因膀胱冲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

碱化利多卡因膀胱冲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

碱化利多卡因膀胱冲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温健;肖颖;申新;景桂霞【摘要】目的观察碱化利多卡因膀胱冲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防治全麻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CRB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碱化利多卡因膀胱冲洗组(B组)、碱化利多卡因膀胱冲洗联合利多卡因乳膏组(L+B组).观察四组患者CRBD的发生情况和CRBD源性躁动发生率,并记录患者手术结束前5min(T1)、气管拔管后5 min(T2)、气管拔管后30 min(T3)的心率(HR)、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四组患者间HR、MAP、SpO2、V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组CRBD发生率和CRBD源性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L组和B组也低于C组(P<0.05).结论碱化利多卡因膀胱冲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明显减轻全麻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状.【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45)001【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全身麻醉;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碱化利多卡因【作者】温健;肖颖;申新;景桂霞【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随着近年来舒适化医疗的开展,实行全麻后留置导尿管可以避免置管时产生的疼痛不适,但多数男性患者于全麻恢复期会出现明显的下腹憋胀,尿急、尿痛,并伴有烦躁不安,出现摆头,动脚、双腿屈膝内收等症状,即全麻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 (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

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去除导尿管后及时做尿分析及培养,对有菌尿或脓尿的 患者使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 者,可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3.如患者两周后仍有尿潴留,可选用氯贝胆碱(乌拉胆碱 )、酚苄明等药物治疗。
4.经上述措施,患者尿潴留仍无法解决,需导尿或重新留置导 尿管。
九、导尿管拔除困难
【预防措施】
1.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会阴部清洁, 每天2次用0.5%聚维酮碘清洗外阴,每次大便后应清洗会阴和尿道口 ,鼓励患者多饮水,无特殊禁忌时,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
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可用吸水会阴垫和假性导尿,必须 留置导尿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若需长时间留置,可采取耻骨上经 皮穿刺置入导尿管导尿或行膀胱造瘘。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 5cm以上,充液后再轻轻拉至有阻力感处,一般为 2〜3cm,这样可避免导尿管末端进入膀胱,球囊 充液膨胀而压迫膀胱黏膜,损伤后尿道。
6.耐心解释,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可遵医嘱插管 前肌内注射地西泮 (安定)10mg,阿托品0.5〜1mg ,待患者安静后再进行插管。
【临床表现】 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排尿无力,甚至引起急性或慢
性尿潴留。合并感染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预防措施】
1.长期留置导尿管应定期更换,每次留置时间不应 超过3周。
2.选择导尿管不宜过粗。 3.患者尿道口每天用0.5%聚维酮碘清洗1-2次,保
持引流通畅,膀胱每人冲冼1〜2次。鼓励患者多饮 水,增加尿量冲洗膀胱,每天更换1次引流袋,及 时倒尿,同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
胱明显充盈胀大。
【预防措施】
1.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采用个体化放尿的方法:即根 据患者的尿意和〈或〉膀胱充盈度决定放尿时间。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专科护理73中国护理管理 2016年8月31日 第16卷 增刊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导管室,100730 北京市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观察朱雪清 王丽婷 车向阳 田丽娟 周咏丽 孙晶坤[摘 要]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局部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将1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按照介入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穿刺前的准备,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桡动脉穿刺。

观察组术前10min 给予干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涂抹,面积大小为4cm×5cm,作用10min 后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桡动脉穿刺。

两组患者均于穿刺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用中心监护仪记录患者穿刺前后的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及穿刺前后心率。

结果:观察组在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穿刺前,两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

穿刺后,对照组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局部涂抹经济、简便,可明显减轻患者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性,可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奥布卡因凝胶;桡动脉;穿刺;视觉模拟评分;镇痛1989年加拿大的Campeau 首先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1992年荷兰的Kiemenij 通过桡动脉途径完成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得经桡动脉途径行PCI 的病例数迅速增长,并因经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途径具有穿刺处并发症少、术后即刻可拔出动脉鞘管、患者无须卧床、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等优点,在国内外的一些介入中心已成为首选的PCI 途径。

但桡动脉为肌性动脉,其平滑细胞的动作电位较低,富含肾上腺能受体,易在交感神经兴奋时痉挛,如紧张、疼痛。

若桡动脉发生痉挛,桡动脉搏动即会减弱或消失[1],导致桡动脉穿刺或插管失败。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病人留置导尿术中的应用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病人留置导尿术中的应用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病人留置导尿术中的应用
侯振颖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02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用于男性导尿术的效果.方法:我科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52例需留置导尿的男性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插管前尿道内注入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对照组按常规无菌操作用消毒的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后插管.对照两组病人对导尿的疼痛程度,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对尿道黏膜损伤有无血尿情况.结论:实验组病人无疼痛或较轻,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无尿道黏膜损伤或损伤较轻.所以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用于男性病人导尿术可以推广.
【总页数】1页(P67)
【作者】侯振颖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医院 02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
2.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3.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
4.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
5.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布卡因凝胶减轻男性术后留置导尿刺激症状的研究目的:观察奥布卡因凝胶减轻男性术后留置导尿刺激症状的有效性。

方法:
103例男性患者均于全麻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
在插管前用奥布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前端15 cm左右,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对照组51例为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

评估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刺激症状严重程度。

结果:试验组完全无不适、轻微不适、中度以上不适分别为75.5%、15.4%、10%,对照组完全无不适、轻度不适、中度以上不适分别为35.3%、15.7%、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奥布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可减少全麻男性手术患者导尿管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导尿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大手术及长时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人文关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护理。

本院配合手术科室将术前需留置导尿患者改为在手术室麻醉后导尿,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麻醉后导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具有镇痛完善、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的特点。

研究表明,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疼痛感觉以及提高一次性留置导尿管成功率,使患者在较舒适的条件下进行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1]。

但是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后行导尿术,郁君静[2]认为虽然意识丧失,肌肉放松,镇痛效果好,但是由于患者对导尿过程无任何感知,进入苏醒期后,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对留置尿管的刺激在心理上、生理上均不耐受,从而引起挣扎、扭动,甚至试图拔出尿管,护士语言安慰提醒患者也不接受,需强行制动,致使尿管脱出率增加,影响康复,甚至出现手术并发症,造成危险,尤其是男性患者。

尿管刺激是术后患者疼痛及不适的主要原因[3]。

2010年3月—2011年12月,本科103例男性患者于全麻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试验组52例在插管前用奥布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前端15 cm左右,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对照组51例为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

评估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刺激症状严重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于全麻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的103例男性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2例,年龄17~83岁,平均(40.66±16.38)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试验组52例在插管前用奥布卡因凝胶(沈阳绿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润滑导尿管前端15 cm左右,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对照组51例为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

两组都是14号双腔福莱导尿管(马来西亚产)术中持续引流,术后安返ICU,由不知道分组情况的麻醉恢复室护士评估患者严重程度。

1.3 评定标准依据严重程度将患者留置导尿管刺激症状分为0~3级:0级,完全无不适;1级,轻微不适,但能忍受;2级,中度不适,有尿急尿痛、下腹憋胀感;3级,严重不适,极度不能忍受,有明显的下腹憋胀、尿急尿痛,急需拔出尿管,并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

2级、3级为尿道刺激症状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
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1例手术时间持续5 h,其余均为2 h左右,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苏醒期尿道刺激症状发生率及其程度见表1。

两组尿道刺激症状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尿道刺激症状严重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全麻诱导后插入留置导尿管可避免患者因操作引起心理紧张、不适和疼痛,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举措。

但术后出现导尿管刺激症状常常为苏醒期烦躁的重要原因之一[4]。

报道用膀胱内注入利多卡因液方法,86.7%患者能忍受留置导尿管,未出现烦躁不安,这一操作过程20 min左右。

张传莲[5]报道用利多卡因湿热敷尿道口,方法为全麻苏醒期间给予2%利多卡因10 ml、山莨菪碱20 mg加适量40~50 ℃蒸馏水浸湿的纱布湿热敷尿道口,这两种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操作不够简单,会增加护理工作量。

而本研究奥布卡因凝胶在行导尿术时操作,操作简单,无非是把灭菌液状石蜡换成奥布卡因凝胶而已,不增加护理工作量,效果明显,90%患者能忍受留置导尿管,未出现烦躁不安患者,患者舒适度明显改善。

3.1 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导尿21.5%的患者中度不适,有尿急尿痛、下腹憋胀感;27.4%的患者术后表现为严重不适,极度不能忍受,有明显的下腹憋胀、尿急尿痛,急需拔出尿管,并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

其中有9例患者试图从床上坐起要爬下床解小便。

患者烦躁除增加苏醒室护理工作量外,也带来安全隐患,患者舒适度下降。

3.2 盐酸奥布卡因透膜迅速,能穿透黏膜阻滞尿道黏膜神经末梢而抑制导尿管的机械刺激;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润滑效果令人满意,导尿管插入过程均顺利,与灭菌液状石蜡无区别;未发现与奥布卡因相关的毒副作用。

试验组1例手术持续5 h,术后表现为烦躁不安,评分3级,其余患者手术时间均为2 h左右,奥布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的麻醉作用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尚待进一步研究。

奥布卡因为用于表面麻醉的酯类局部麻醉药。

在相同浓度下,其结膜麻醉时的刺激性比丁卡因小。

3.3 术后护理工作观察,全麻醉后留置导尿管,是在苏醒时引起烦躁的主要原因。

由于大脑皮层对留置导尿管的过程毫无记忆,因此导致了麻醉苏醒后留置导尿管的不适、疼痛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在未完全清醒时已表现出对尿管存在极大的不适应,甚至烦躁不安[5]。

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副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疼痛、触觉及温觉[6]。

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神经丰富,黏膜对刺激非常敏感,任何异物及炎症刺激都可引起尿急、尿痛以及下腹部会阴部的不适[7]。

麻醉清醒后则会出现疼痛、尿急、下腹部不适等尿道刺激症状。

患者回病房后强烈要求拔除尿管,且伴有烦躁不安,经耐心解释后,有患者表示还是不能忍受,导致最后拔管。

另外,患者麻醉后,操作者插尿管时,主观认为患者无疼痛,操作较粗暴,尿管可插入过深,刺激膀胱三角区黏膜,加重尿道黏膜损伤,进而加重了术后的尿道刺激反应[8]。

综上所述,研究认为在全麻男性患者导尿时用奥布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能明显减轻患者导尿管刺激症状。

而且,对手术时间在2 h左右的患者可减少导尿管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患者舒适度明显改善,也体现了以
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宋宇芬.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77—78.
[2] 郁君静.无痛导尿的手术室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45.
[3] 孙建良,宗酉明,黄冰,等.新型一次性无痛导尿管的临床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9):853.
[4] 许菊霞,王惠琴.膀胱内注入利多卡因液减轻术后留置导尿管刺激症状的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816.
[5] 张传莲.利多卡因与山莨菪碱湿热敷减轻术后尿道刺激症状[J].护理学杂志,2007,22(14):51.
[6] 梁关华,张玉蓉,秦玲.表面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625.
[7] 谭云,彭迳英,卢少萍.利多卡因胶浆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3(15):1447.
[8] 孙晓铮,张春萍,翟慧.手术病人硬膜外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适度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2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