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时 除法的竖式计算教案

第十一课时  除法的竖式计算教案
第十一课时  除法的竖式计算教案

第十一课时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提示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所有的乘法口诀和会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设计队列表演的事例,给出了“有36名同学做队列表演”的数学信息,提出了“请你设计一个队列方案”的要求。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列式计算的过程,然后老师重点指导示范竖式的写法,一步一步的写,边说计算过程边写,并要标注出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尤其是要说清楚除数乘商所得的积在竖式中书写的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会用竖式计算除法。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交流队列表演方案的活动中,经历认识除法竖式并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尝试用竖式计算,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难点:经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导入新课

1.抽背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全部的乘法口诀,你们能流利地背下来吗?现在老师抽查一些同学,看看背得怎么样?

2.“开火车”做口算。

师:你能运用乘法口诀来口算下面各题吗?(课件出示口算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又快又对的,记得要说出你们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哦!

(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做口算,说口诀。)

3、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以口算题最后一道除法算式举例。72÷8=9举例

师:同学们看,在72÷8=9这道除法算式中,72叫做什么?8叫做什么?9呢?(课件出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学校要举行运动会了,我们班需要派36名同学参加队列表演,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想一想,应该怎么设计队列方案呢?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吧!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设计的队列方案是怎样的?

生1:我们设计的是:把这36人分成6行,每行6人,正好是个正方形的方队……

生2:我们设计的是:把这36人分成9行,每行4人…… 生3:我们设计的是:把这36人分成4行,每行9人……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1:36÷6=6(人)表示把36人平均分成6行,每行6人…… 生2:36÷9=4(人)表示把36人平均分成9行,每行4人…… 2、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

师:小朋友们,我们前面学习过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除法像加法、减法一样,也能列成竖式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师:除法竖式有些特别,你想知道怎样列除法竖式吗?我们接着看动画。(课件出示竖式的写法,老师边演示边讲解。)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把教材第78页上36÷6的竖式补充完整。 (学生自主练习。)

4

9 3 6 3 6 0

除数

被除数 商 9×4的积

【设计意图:队列方案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借助课件展示除法竖式的写法,直观形象,突出重点知识,让学生了解除法中各部分写在竖式的什么位置。】

三、实践新知,巩固练习 1、教材“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会写除法竖式了吗?我们来做两道题检验一下。(先在草稿本上做,再指名板演。)

师:很多同学都做完了,停笔。现在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一做,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做的对不对?书写除法竖式的顺序对不对?

师:检查一下自己做的,看看做对了吗? 2.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改正:

改正:

( )

( )

3.有72个士兵,分成8小组,每组多少个人?(列竖式计算) ( )÷( )= ( )

答案:2. × ×

3. 72÷8=9(人)

四、达标反馈

1. 教材“练一练”第2题。

2. 列式计算。

8 7 5 6 5 6 0 8 8 6 4

6 4

□ □ 7 2 □ □

8 7 5 6

5 6 0 8 8 6 4 6 4 0

9 8 7 2 7 2

(1)除数是9,被除数是63,商是多少?

(2)把2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3)54里面包含着多少个6?

3. 有24个鸡蛋。

(1)如果每个放4个,需要()个盘子。

(2)如果每个放6个,需要()个盘子。

(3)如果每个放8个,需要()个盘子。

答案:2. (1)63÷9=7 (2)27÷3=9 (3)54÷6=9

3.(1)6 (2)4 (3)3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快来和大家说一说吧!

生1:我们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

生2:我们会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

六、布置作业

1. 教材“练一练”第3题、4题。

2. 选择。

(1)把27平均分成3份,列式计算为()

A. 27÷3

B.27÷9

C.27+3(2)小兔子种了8行萝卜,一共是48个,平均每行()个。

A. 8

B.7

C.6

(3)5个小朋友一起做了30道数学题,平均每人做( )道。 A. 5 B.6 C.7 3. 列竖式计算。

(1)35里面包含着几个7?

(2)被除数是18,除数是6,商是多少?

(3)把3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4. 小兔子只有沿着得数是6的算式走,才能回到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的反思总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12÷2

32÷4

56÷7

36÷4

24÷4

30÷5

54÷6

48÷8

40÷8

72÷8

除法的竖式计算

36÷6=6(人) 36÷4=9(人) 36÷9=4(人)

4

9 3 6 3 6 0

除数

被除数

除数乘商的积

面的特点:

1.在观察中独立探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堂教学及学习活动中,学生其实更愿意自己去发现、探索,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的经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课主题图中的信息,不是由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靠他们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 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群体氛围中成长。

通过课堂上老师组织的一系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完成对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典型例题分析

例:

歌咏比赛上,老师用21个笔记本作为奖品发给合唱队的同学们,每个同学发几个?

例题解析:从图上看出,合唱队有7个人,一共发21个笔记本,也就是把21平均分成7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解答:21÷7=3(个)

3

7 2 1

2 1

答:每个同学发3个。

二、资料链接

韩信点兵

韩信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大将,曾经统率过千军万马,他对手下士兵的数目了

如指掌。他统计士兵数目有个独特的方法,后人称为“韩信点兵”。他的方法是这样的,部队集合齐后,他让士兵1、2、3--1、2、3、4、5--1、2、3、4、5、6、7地报三次数,然后把每次的余数再报告给他,他便知道部队的实际人数和缺席人数。他的这种计算方法历史上还称为“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外国人则叫“中国剩余定理”。有人用一首诗概括了这个问题的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意思就是,第一次余数乘以70,第二次余数乘以21,第三次余数乘以15,把这三次运算的结果加起来,再除以105,所得的除不尽的余数便是所求之数(即总数)。例如,如果3个3个地报数余1,5个5个地报数余2,7个7个地报数余3,则总数为52。算式如下:

1×70+2×21+3×15=157

157÷105=1 (52)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教学准备:EN5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有关除法的知识,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学到的除法知识? (生:除法平均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大家懂这么多的除法知识, 太好了,足够今天我们用来“破 案”了,黑猫警长想请大家来帮 忙破案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事情是这样的:森林警察局的黑猫警长,昨天晚上接到羊小姐的一个报警电话。羊小姐说:它家仓库里的大米被偷了!黑猫警长

立刻出动,截住了一名正在逃跑的小偷,名叫“一只耳”。 “一只耳”说:仓库里有13袋大米,我们每人偷走了4袋。黑猫警长你可不能只抓我呀! 师:原来不止一个小偷呀!同学们,从“一只耳”提供的线索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13袋大米,每人偷走 了4袋。 师:根据找到的这些数学信 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来帮助 破案呢? 生:有几个小偷来偷大米? 生:仓库里还剩下几袋大米? 师: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摆小棒分一分!(请你上来摆一摆分一分) 生:还可以圈一圈!(请你上来圈一圈) 生:用除法算式解决!(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13÷4=3(个)……1(袋) 【分别说明每个部分表示的意义】 生:13表示仓库里有13袋大米,除以4表示每个小偷都偷走了4袋大米,等于3表示有3个小偷,余1表示仓库里还剩下1袋。师:另外,黑猫警长这还有一个问题:这群小偷一共偷走了多少袋大米?

除法竖式计算

第二课时: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笫,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仃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小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巾的应埔;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2个苹果图片,黑板上用横线画出4行格线(待列竖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用口诀求商;这学期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得出商和余数。除法也能和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竖式 1.学习除法竖式计算过程。 (1)列式、演示。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放了几盘吗?怎样想的?(板书算式) 演示:老师现在用12个苹果分一分,看看是不是放了3盘。(教师用苹果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放了3盘)结果放了几盘?这3盘一共分掉了多少个苹果? 说明: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这3盘正好分掉了12个苹果。 (2)学习竖式。 说明: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现在请小朋友看12÷4怎样列竖式算。除法竖式和加、减法竖式不同,应该这样写:(在预先画的4行格线上写竖式)先在第一行格子下面这条横线上画一条短横线,左边像小括号一样写一撇,表示除法算式;被除数12写在里面(说明并在横格里板书,旁边注明“被除数”),除数4写在这一撇左边(板书并注叫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除法竖式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除法竖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练习作业、教师作业、学生一份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孩子们,今天数字6也来到了我们班。 课件演示:动画数字6,话外音:我是小小数字6,最喜欢和小朋友们玩数学游戏了,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师:数学游戏啊,你们敢吗? 课件演示:数字6走进了加号屋,6+2 = 数字6走进了减号屋,6-2 = 数字6走进了乘号屋,62 = 用竖式计算,在作业本上分组计算6+2 ,6-2 ,6 2 。

请3位小朋友在座位上板演。 展示学生板演,全班评价。 师:在用竖式计算加、减、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小结竖式计算要注意的地方。 2.课件演示: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游戏,再平均分成2组。(音乐:娃哈哈) 出示儿歌:6个好朋友,开心做游戏,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可以分几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62 = 3 6是什么数?表示什么呢? 2呢?表示?3呢?表示? 3.师:加法、减法和乘法可以用竖式计算,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板书课题)二、教学写除法竖式。 1.师:(指板书62)6 2 等于几你们都会算了,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课件演示:6 2 = 3 3 2)6 6

这就是除法竖式,很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①为什么会有2个6? ②0是从哪里来的? ③在竖式里,除号怎么没有了? ④竖式中的2横表示什么?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等你们学完除法竖式后就会明白了。除法的竖式比较难写,想不想学啊? 2.教师讲解并板书。 ①6除以2按读除法算式的顺序,在第二行先写被除数6,第一行要留着写其它数呢。 6除以,再写除数2。指着再读一遍2)6 等于几呢?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再写一遍:空一行写被除数6,2)6 等于,为了美观,这条横线要用直尺画,不能画的太长哦!师生边说边书空。 生在作业本上练写,教师巡视。写好的同桌互相看看。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1000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0.416÷32 6.6÷4 43.5÷29 28.6÷11 20.4÷24 3.64÷52 15.6÷12 14.2÷11(循环小数表示) 328÷16 2.19÷0.3 5.58÷3.1 8.32÷4 5.92÷1.6 0.63÷0.15 140.4÷18 9.18÷9 243.2÷6.4 7÷0.28 15.6÷2 0.138÷0.15 216÷2.7 6.4÷32 104÷0.52 72÷3.8 75.6÷1.8 8.91÷0.27 2.6÷0.13 0.21÷1.4 1.12÷0.56 7.35÷2.1 19.8÷45 1÷0.025 5.61÷6.1(保留两位小数)49÷2.6 0.79÷0.35 28.56÷0.51 18.9÷27 37.5÷6 39.6÷3.3 2.67÷0.89 0.266÷0.19 12.96÷0.91 3.66÷0.6 7.29÷2.7 0.609÷2.9 2 4.48÷0.34 59.8÷0.23 12.4÷0.031 2.014÷0.19 204÷0.51 40.5÷2.7 4.72÷0.59 0.429÷0.33 10.98÷0.61 6.51÷0.7 6.67÷2.9 0.132÷1.2 15.68÷0.28 37.4÷0.17 54.6÷0.091 9.396÷0.87 147÷0.21 74.1÷3.9 3.95÷0.79 0.156÷0.13 6.29÷0.37 1.74÷0.2 2.53÷2.3 0.378÷1.4 21.07÷0.43 45.6÷0.19 49.8÷0.083 7.313÷0.71 81÷0.27 78÷3.9 7.44÷0.93 0.187÷0.11 7.41÷0.39 6.09÷0.7 4.59÷2.7 0.408÷2.4 11.16÷0.31 75.4÷0.29 30.6÷0.051 7.383÷0.69 56÷0.14 52.7÷3.1 4.56÷0.57 0.156÷0.13 4.14÷0.23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书写方法。 2.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下面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名称。 8÷4=2 10÷2=5 7÷2=3 (1)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肯定。 2.圈一圈,并列出除法竖式。 有9根小棒,每4根一份。 生在学习纸张上作答,完成后,师指名上来操作,并列式。 师:分完了吗? 生:没,还有1根。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竖式、减法竖式,能列除法竖式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 出示题目:12根小棒,每4个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生齐读,并在学习纸张上圈一圈,并列出算式。 12÷4=3(组) 指名展示,问: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后,全班齐读算式。 师: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它列成除法竖式,赶紧动手吧! 预设: 12 ÷4 3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老师现在把另外一种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小房子建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在门外面,商要站在屋顶上。 师边说边写,生跟着写。

3 4)12 师:不着急,先回答这个问题:每4根一组,分三组,一共多少张?生:12 老师把12写这里,也就是说12里最多分了几个4? 3 4)12 12 生:3. 师:也就是用12-12=0。现在同桌互说竖式中每个数什么意思?该写哪里? 生交流后指1~2名回答。 1. 改题:13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样? 生在纸上圈一圈,并列算式。 13÷4=3(组)·····1(根) 师指名指名上台展示,问:你会列竖式吗? 生尝试列后板书: 3 4)13 12 1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写得吗?生答。 师:12和1为什么写这里?生:一共分了12根,还剩一根。 师:看来以后我们又多了一种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第1、2题。 题目:11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12根小棒,每4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完成后反馈,集体订正。 2.比一比,谁最快。 1 4 ( ) 5)8 3)14 4)13 ( ) 12 12 3 ( ) 1 生完成后,指名回答,说说怎样填的。 1.把上面的除法竖式写成横式。 ()÷()=()……( ) ()÷()=()……( ) ()÷()=()……( ) 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1.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6﹤57 □×7﹤43 38﹥□×5 7×□﹥31 □×8﹤26 60﹥□×9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精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3 )32.2 0.71 )5.68 0.43 )0.817 0.49)5.88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6)3.78 1.4 )2.66 2.7 )0.729 0.29)16.53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13)32.5 0.079 )55.3 0.23 )2.461 0.45)270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3 )14.3 0.57 )5.13 0.39 )0.585 0.47)8.46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9)6.03 1.8 )3.78 1.2 )0.156 0.82)77.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9)37.7 0.069 )62.1 0.53 )5.618 0.25)200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1 )12.1 0.61 )2.44 0.39 )0.702 0.79)8.6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5)3.85 1.7 )2.21 2.7 )0.513 0.67)58.2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3)66.7 0.067 )53.6 0.23 )2.323 0.22)176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1 )12.1 0.49 )3.43 0.33 )0.462 0.33)3.63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8)6.32 1.7 )3.57 1.2 )0.276 0.17)5.78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7)59.4 0.087 )52.2 0.37 )3.737 0.34)306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7 )55.5 0.47 )2.82 0.27 )0.405 0.17)1.87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4)3.88 2.6 )3.38 1.1 )0.231 0.43)17.2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13)19.5 0.073 )43.8 0.31 )3.317 0.23)138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设计 湖南省浏阳市集里街道禧和小学罗玲 课题: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注重学生亲身体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方式。本教学设计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加深对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理解,感受除法竖式的写法及其含义。经历动作表征与算式表征的转换过程,从而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数学知识的形成就是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之间的转换过程,因此,本设计注重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除法竖式与动手操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竖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的意义,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团结协作良好品质。 三、情感目标: 1、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题:拿出13根小棒,动手摆正方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思考并组内交流: (1)说一说摆的过程与结果。 (2)列出算式。 (3)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和它所表示的意义。 4.小结导入: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形式,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入,复习有余数除法横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动手实践,感受新知(一)教学例3。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教师板书除法竖式。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横式和竖式,想一想竖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生1:“”表示除号。生2: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4)引导学生对照横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预设生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有4根,3表示分成3份。 生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积,1表示余下的1根小棒。 (5)师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除号里面写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2.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1)课件出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除法横式和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横式进行对比,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照操作过程,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余数的除法)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内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这里的复习,既是为了对旧知的巩固,也是为了学生能够衔接前后知识,为新知铺垫。)

活动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教师:请同学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题,说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畅谈想法。(画一画,摆一摆等) 2、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方法,看看结果都一样吗,其他同学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预设1:采用画一画的方法。 教师:请用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结果。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将小棒4个一组画在一起,一共画了3组,还剩1根。 预设2:采用摆一摆的方法。 教师:请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摆法。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先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就摆一组,一共摆了3组,还剩1根。 预设3:采用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师:老师巡视的时候看到有同学用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用列式计算方法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算式。

道除法列竖式计算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0道除法列竖式计算: 4.4÷8= 32.68÷8= 0.68÷4= 6.8÷4= 0.24÷6= 6.72÷4.2= 2.1÷ 1.5÷4.8÷24÷5.6÷8.8÷9.6÷45÷45÷5.1÷88.4÷17= 54.6÷1.4= 88.4÷0.17= 71.4÷0.12= 1 2.32÷0.28= 0.884÷0.17= 8.84÷1.7= 11.5÷4.6= 88.4÷0.17= 5.75÷1.8= 8.84÷0.17= 39.43÷25= 16.9÷26= 6.21÷0.3= 41.6÷2.6= 0.012÷0.25= 9÷0.18= 8.1÷0.09= 0.48÷0.008= 1.08÷2.5= 0.036÷6= 14.21÷7= 24÷15= 1.26÷18= 43.5÷29= 28.6÷11= 18.9÷27= 20.4÷24= 7500÷9.6= 36.9÷25= 2.688÷1.12= 50÷0.05= 43÷25= 4.5÷0.15= 43.5÷29= 37.4÷11= 57.5÷25= 89.6÷32= 71.4÷17= 80.6÷26= 1.05÷0.5= 4.26÷0.6= 7.8÷0.26= 99÷0.001= 9.3÷0.03= 12.4÷4= 25.5÷0.5= 30.5÷0.5= 4.48÷0.4= 3.66÷0.006= 11.96÷5.2= 5.46÷2.1= 1.357÷0.21= 1.98÷0.55= 17.25÷69= 5.76÷1.6= 26.24÷3.2= 3.64÷0.14= 24.6÷6= 15.8÷0.79= 17.6÷ 2.2= 13÷16= 3.6÷24= 8.3÷9≈ 6.75÷9≈ 13÷2.4≈ 4.6÷0.38≈ 6.13÷7.8≈ 36÷47≈ 16.2÷0.85≈ 4 5.4÷15≈ 164.9÷3.5≈ 1.55÷3.8≈ 206.2÷4.5≈ 242÷3.5≈ 2.04÷24≈ 0.756÷0.19≈ 下列各题列竖式计算(循环小数): 2.75÷6= 2÷3= 14÷11= 7.3÷3= 兰、刘欣慧、蒋金桃、卿慧仪、唐哲明、唐若郎、崔洋、蒋佳艺、唐丹芳、万诗情、蒋璐 下列同学做200道奥数题,书自己去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的理解和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的例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课件出示口算题) 学生直接写得数,全班交流。抽两道题说说用的哪一句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理解图意(课件出示例1图,学生说三句话后,课件展示例1的文字。) (2)列式计算(要求每个花瓶插几朵,该怎样列式计算呢?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3)复习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3、4分别叫什么,各表示什么意思?) (4)学习除法竖式 过渡:除法像加法、减法一样,也能列成竖式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理解和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竖式的理解和计算) ①理解除法竖式(你们会写除法竖式吗) 学生试着写竖式,全班交流,并让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最后课件展示准确的竖式。(师:这就是除法竖式,很奇怪吧!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①为什么会有2个“12“?2个1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②“0“是从哪里来的? ③在竖式里,除号怎么没有了? ④竖式中的2横表示什么?(学生边提问边解答)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如果你们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想学除法竖式吗? ②.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 写法:怎样写除法竖式呢?学生说,师点拨。为了美观,横线要用直尺画,不能画的太长。(边讲边质疑:除号,第一个12表示的意义) 计算:竖式写好后,就开始计算,怎样计算呢?学生答,师规范步骤:先商;(商是几?把12朵花平均放在3个花盆里,每瓶有几朵花呢?有4朵花,商就是4,商写在除号的上面。商要和谁对齐写呢?为什么?)再乘;(怎样乘,也就是把商4和除数3相乘,为什么,因为每个花瓶插4朵花,3个花瓶一共要插12朵花。这个12表示什么意思?),最后减(几减几?为什么这样减?一共有12朵花,分掉了12朵花。)结果是多少,怎样写,0表示什么意思?(边讲边质疑:第二个12、横线和0表示的意义,) 小结:你能说说在这个竖式中,12、3、4、12、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③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你们学会写除法竖式了吗?你们能结合板书,在小组里说一说,到底应该怎样写除法竖式呢?(课件用完型填空的形式展示) ④、准确书写除法竖式。 师:你们想不想动笔写写除法竖式?来,拿出草稿本,照着黑板规范地写一遍。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书上课堂活动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6÷9 54÷6 3、判断并改正 师:很多同学都说自己会了,但我想其中肯定还有一些小马虎不会做。请看,这位同学做的题,课件出示题目,先判断对错,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4、破译方框密码 5、你会算25÷3=吗引入下节课内容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列竖式计算

小数除法计算姓名_____ 25.2÷6= 34.5 ÷1.5= 5.6÷0.04= 1.8÷12= 4.08÷0.8= 14.21÷7= 1.8÷1.2= 7.83÷9= 0.54÷0.6= 6.3÷0.14= 72÷15= 24÷1.5= 1.26÷18= 43.5÷29= 1.35÷15= 18.9÷0.27= 3.64÷52= 7.65÷0.85= 28.6÷11= 20.4÷24= 156÷0.12= 328÷1.6= 1.35÷27= 1 2.6÷0.28= 62.4÷2.6= 54.4÷0.16= 11.7÷2.6= 1.44÷1.8= 19.76÷5.2= 62.1÷0.03= 19.4÷12= 59.8÷0.23=

10.8÷45= 21÷1.4= 8.84÷1.7= 1.89÷54= 0.51÷2.2= 7.1÷2.5= 1.28÷16= 1.998÷0.54= 50.18÷38.6= 124.8÷0.24= 2.1÷0.4= 2.56÷32= 4.68÷75= 14.7÷0.07= 5.4÷15= 203.5÷11= 25.2÷6= 34.5 ÷1.5= 5.6÷0.04= 1.8÷12= 1.8÷1.2= 7.83÷9= 4.08÷0.8= 0.54÷0.6= 6.3÷0.14= 72÷15= 14.21÷7= 24÷1.5= 1.26÷18= 43.5÷29= 18.9÷0.27= 1.35÷15=

28.6÷11= 20.4÷24= 3.64÷52= 156÷0.12= 328÷1.6= 1.35÷27= 7.65÷0.85= 12.6÷0.28= 62.4÷2.6= 54.4÷0.16= 1.44÷1.8= 11.7÷2.6= 19.4÷12= 59.8÷0.23= 19.76÷5.2= 10.8÷45= 21÷1.4= 8.84÷1.7= 62.1÷0.03= 1.89÷54= 0.51÷2.2= 7.1÷2.5= 1.998÷0.54= 1.28÷16= 2.1÷0.4= 2.56÷32= 50.18÷38.6= 4.68÷75= 14.7÷0.07= 5.4÷15= 124.8÷0.24= 23.4÷585= 0.544÷0.025= 203.5÷11= 24÷15= 3.64÷52=

除法竖式的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的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与除法竖式间的关系。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提问法、发现法、讲解法。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板书课题(6分) 教师:15÷3=5——横着写的我们叫横式。今天呢,我们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 二、出示目标(1分)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三、自学指导(10分)

出示例3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的过程,自己试着写一写。 把横式竖着写,就成了竖式。 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在除号的左边写除数,再除号的上面写商。 教师板演竖式,边写边解释。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看清楚了吗?我们自己也动手写写,好吗?学生用竖式除法自己练习。同时,适时进行评价。写的好的表扬,展示给大家看。写的不好的,教师应重视。可以直接指出,或者同学之间评价。 四、质疑探究(5分) 16÷3=5………1,这一竖式该怎么列?有点挑战性,我们班的小朋友最爱挑战了。谁来是试试?此时,应视情况而定。学生若有困难,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帮助。 提示: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本质相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模仿着写写。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分别写在哪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竖式计算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竖式计算题0.07÷0.035= 91.8÷0.24= 672÷0.42= 8.32÷4= 5.92÷1.6= 0.63÷0.15= 0.1557÷0.346= 1.3248÷0.16= 4.28÷0.35= 230.4÷6= 0.736÷23= 21.24÷36= 2.52÷2.4= 741÷0.13= 49.4÷0.26=

140.4÷18=9.18÷9= 243.2÷6.4=91.2÷3.8= 4.32÷3.6= 3.06÷1.7= 7÷0.28=15.6÷2= 0.138÷0.15=216÷2.7= 6.4÷32=104÷0.52=72÷3.8=75.6÷1.8= 8.91÷0.27=

42.84÷7= 101.7÷9= 67.5÷15= 2.328÷0.97= 21.12÷0.6= 0.116÷0.8= 2.6÷0.13=0.21÷1.4= 1.12÷0.56=0.36÷0.4= 5.5÷0.11= 8÷0.01=

7.35÷2.1=19.8÷45=1÷0.025=0.56÷0.8= 4.98÷1.6= 0.16÷0.02= 34.5 ÷1.5= 5.6÷0.04= 4.08÷0.8= 28.56÷0.51= 85.44÷16= 43.5÷12= 51.3÷0.27= 91.2÷3.8= 0.756÷0.18=

59.8÷0.23= 54.4÷0.16= 1.44÷1.8= 0.66÷0.3= 38.4÷0.8= 15÷0.06= 11.97÷1.5= 69.6÷2.9= 8.2÷0.12= 0.8÷0.9= 76.4÷5.4= 1.25÷1.2=

除法竖式 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 主备教师: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题和“想想做做”,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的过程。 教学用具:除法竖式卡片 教学进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知道怎样用竖式计算加法、减法和乘法吗?你能任意写一道加法、减法或者乘法的竖式算出得数吗?每种写一个。加、减乘除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而且格式很相似。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除法竖式的问题)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但是除法竖式的格式和加减乘法的完全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竖式。(板书课题) 二、教写除法竖式 出示例题图,课外活动上,这些学生在跳绳,他们一共有几人?平均分成几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求每组几人,你能列出除法算式算一算吗?让学生试着写6÷2的竖式讲解:6÷2的写法:先在横式下面第二格写除 数6,再写ㄏ。然后在ㄏ左边写除数2,想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几人呢?每组3人,就在横线上面一格对齐6写3。板书如下:(板书:6 3) 0表示分过以后一个人也没有了,正好分完了,到这里这道题的竖式才算做完。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纠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列竖式计算,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完成,并口头提出其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集体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你觉得除法的竖式怎么样? 除法的竖式比加、减、乘法的竖式要复杂的多,做一道除法的竖式,要用到除法,还要用大批乘法和减法所以同学们做除法竖式时一定要细心。 五、布置作业 用竖事计算 36÷6= 12÷3= 25÷5= 30÷5= 板书设计: 3 6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除法计算题大全

五年级数学上 一.用竖式计算。 15.6÷24= 0.138÷15= 1.35÷27= 0.416÷32= 2.688÷0.56= 10.625÷25= 0.375÷0.025= 0.16÷0.25= 126÷45= 15÷0.06= 10÷0.004= 2.7÷7.5= 25.6÷0.032= 56.28÷67= 105÷75= 6.75÷15= 22.4÷4= 1.8÷12= 6.7×0.3= 2.4×6.2= 0.56×0.04= 3.7×4.6= 0.29×0.07= 6.5×8.4= 1.8×23= 0.37×0.4= 1.06×25= 7×0.86= 0.6×0.86= 27×0.43= 4.8×0.25= 1.5×105= 二.口算。 0. 8×25= 1.25×8= 0.25×4= 10÷0.5= 1000÷0.8= 234×0.1= 456×0.001= 4÷8= 6÷12= 3÷15= 30×0.9= 3.2×100= 三.简便算法。 2.32×6.5+7.68×6.5 6.345×2.54+6.45×6.345+6.345 64×0.125 1.25×64×0.125 25×0.32×12.5 6.8×0.5 28.6×0.5 537.5×5 416.24×25 438.4×125 4.5×4×0.5 420×0.25 36×0.5 438.9×5 3.6÷0.25 0.48÷1.25 96000÷125 2.4÷0.125 7.2÷2.5 37×8×1.25 2.5×104 一、直接写出结果。 0.8+0.6= 1.25×80= 5.24+3.76= 625×0.8= 4.2-3.6= 0.32÷16= 13+0.26= 9.6÷16= 14.5-0.24= 4÷8= 1.3+8.46= 0.8-0.45= 5×2.4= 1-0.01= 8.1÷3= 2.4÷12= 250×0.4= 20.5+2.05= 37.5×400= 0.78+2.2= 1.5×8= 6×1.5= 25×0.4=9.6÷16= 4-0.04= 4.15+0.85= 10-0.1= 0.13×7=9.6÷4=0.16÷8= 二、列竖式计算 1.64+ 2.35= 8.65-6.31= 28.448÷14=0.58×250= 12.5+ 3.6= 10.88÷34= 10-7.64= 1.86×7= 13.88-6.29= 926×0.15=8÷500= 6.3+7.93= 13.6+8.46= 100.2-2.28= 44÷9(精确到百分位)23×7.06=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2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教案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教材第4、第5页)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重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了余数,知道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那么有余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1.教学例3(1)。 师: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该怎样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3(1)题〕 生:12÷4=3(盘) 师: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讲解边板书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师: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都表示什么?为什么商是3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把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所以商是3。 ·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可知12除以4,就应该得3,所以商就是3。 ·12里面有3个4,所以商是3。 …… 2.教学例3(2)题。 师:如果还是这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们可以圈一圈,每5个放一盘,就把5个圈在一起,这样就能看出来放了2盘,还剩下2个。 生2:我们还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结果发现也是放了2盘,还剩2根。 师: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讲解边板书),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就是2,从12个苹果里面去掉放在2个盘子里面的10个,还剩下2个,这就是余数2。 师:说一说商为什么是2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是2。 ·二五一十,2和5相乘的积最接近12,又小于12,所以商是2。 ·商2,二五一十,10比12小;商3,三五十五,15比12大,根本没有15个苹果,所以商是2。 …… 小结:今后我们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列好竖式后可以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这一系列的活动,完成竖式计算除法的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会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可以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同样要保证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总结所学知识点,再次引导学生领悟“余数要比除数小”是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必须要遵守的法则】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12÷5=2(盘)……2(个)

除法竖式计算

《用竖式求商》教学设计与反思 低段数学组:杨丽春 内容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计算能力很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数学思考: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问题解决: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13根小棒,每4根分为一组,结果怎样? 学生独立列式:13÷4=3(组)……1(根)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1)先写“厂”,表示是除法计算,也可以理解为除号,被除数写在“厂” 的里面,除数写在“厂”的左面。 (2)13除以4的商是3,余1。我们把被除数13写在除号里面,除数4写在除号左边,商3写在除号上面,写商的时候我们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与被除数13的3对齐。3个4是12 ,表示分掉12跟,13根减去分掉得12根,还剩

1根,在12下面画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下面对齐个位写上余数1。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13表示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4根分为一组,3表示可以分成3组,12表示4乘3的积,也就是被分掉的12根小棒,1表示剩下的1根。 (4)引导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一商,二乘,三减 (5)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三、试写整除竖式 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正好分完,没有余。 师:同样的我们先写上竖式除号,把被除数16写在除号里面,除数4写在除号左边,商4写在除号上面,相同的我们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4个4是16,表示被分掉16根,16减16等于0,没有剩下的,在横线下写上0。 四、巩固练习 教材p62做一做第1、2题。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1)

《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62页例3及62-63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 2、在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写除法竖式”对比中,感受除法的多种表达方式及与生活的联系。 3、在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思考方法,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借助数形结合的操作,体会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除法竖式书写中,准确找到商和余数在除法竖式中的书写位置。教学准备: PPT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题目,明白题意。 (1)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理解题意:平均分什么?怎么分? (3)分的结果怎样呢?先圈一圈,再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 (1)对“圈一圈”的理解。 问题:圈走了多少根?还剩下多少根? (2)对除法算式的理解。 在“13÷4=3(组)……1(根)”中,“13”“4”“3”“1”分别代表什么?它在图中的什么地方? (3)对照完成情况,有错学生纠正错误。 (4)语言描述平均分过程。 <1>提出问题:“ 13÷4=3(组)……1(根)”表示什么意思呢? <2>教师指数字,抽一生回答。 <3>出示卡片(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3组,余1根)。 <4>学生朗读。 4、小结:刚才我们用圈的方法、用算的方法完成了平均分的任务。象这样的算式叫横式(板书)。除了用横式书写平均分的过程外,我们还可以用竖式(板书)书写平均分的过程。 5、板书课题(除法竖式),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一)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1、自主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 (1)提出问题:怎样用除法竖式来计算平均分的过程呢? (2)学生阅读教材62页例3。 (3)关上书独立用竖式计算在作业本上。 2、小组合作学习:竖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