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件弯曲设计

Z型件弯曲设计
Z型件弯曲设计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Z型件弯曲设计

专业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0702班

学号017607201439

姓名杨磊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李旭

所属助学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 2 月 18 日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设计题目 (2)

第二部分弯曲工艺分析 (4)

第三部分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5)

第四部分排样与定距设计 (6)

第五部分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8)

第六部分冲压设备的选择 (9)

第七部分模具的总体结构 (10)

第八部分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选择 (11)

第九部分模具制造装配要点 (16)

第十部分设计体会 (17)

第十一部分参考文献 (18)

第一部分:设计题目

设计模具名称:弯曲模

工件名称:Z型件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 料厚1.5㎜

工件简图:如图下所示:

设计要求:

(1)对模具:

a) 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方便。

b)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冲床上方便、可靠

c)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

d)冲模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即制造装配容易、便于管理。

e)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冲压件的同时,力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

f)保证模具强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

(2)对图纸:

a)总装配图一张。

b)模具零件图(凸、凹模)。

(3)对说明书:

a)计算过程详细、完全。

b)内容条理清楚,按步骤书写。

c)资料数据充分,并表明数据出处。

d)公式的字母含义应标明,有时还应标明公式的出处。

e)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出来。

第二部分:弯曲工艺分析

1.对弯曲制件

由零件图可见,该弯曲件外形简单,精度要求不高,工件厚度1.5㎜。此工件可用一次单工序模弯曲,定位较为容易,且定位精度易保证。

2.对制件材料

材料为碳素结构钢,其抗剪强度为275-392MPa,抗拉强度为353-500MPa,屈服强度为245MPa,弹性模量为206×103MPa.

㈡模具的工艺分析:

在压力机滑块一次行程弯曲制成工件。

该模具属于单工序弯曲,操作安全、不易于自动化,包括自动送料、自动出件、自动叠片,工件和废料均往下漏,因而不易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冲压精度高,生产效率一般。

第三部分:工艺计算

㈠弯曲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可得

t =1.5 r =4

所以r/t =4/1.5 = 2.67 >0.5

所以根据《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180公式3-46 得

L= l1 + l2 + l3 + л(r+kt)

= 10+10+32+3.14(4+1.5k)

= 66.448 mm

式中

l1 l2 l3 —直边区长度

r—弯曲中心角

k—中性层内移系数值。取0.4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180 表3-9

t—弯曲件厚

(二)、压力中心

如图所示

x0 = 20 y0 = 8

所以,压力中心坐标x0 = 20 ,y0 = 8 作为设计模具的参数。(三)、弯曲力计算

弯曲力受材料力学性能,零件形状与尺寸,弯曲方式,模具结构形状与尺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准确计算。因此,在生产中均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弯曲力。

F = (0.65~0.8)Bt2δb/r p +t

= 0.7×16×1.5×1.5×400/(4+1.5)

=1832.73 N

式中:B—弯曲线长度(mm)

t—板料厚度(mm)

δb—材料抗拉强度(MPa)

r p—弯曲凸模圆角半径(mm)

第四部分:排样与定距设计

㈠排样图

1. 弯曲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为排样。排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模具结构与寿命及生产操作方式与安全,既排样是设计模具的一个标准。

排样图中只有一个工位,落料。分析工件外形,并为了节约材料,采用直排,条料的边缘作为工件的边缘,完全取搭边成为无废料排样,进行下料。如图

第五部分:弯曲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一、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

1、凸模圆角半径

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较小时,凸模角半径r p可取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r,但不能小于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如果r/t值小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应先弯成较大的圆角半径,然后再用整形工序达到要求的圆角半径。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较大且精度要求较高时凸模圆角半径应根据回弹值进行修正。

由于影响r min/t的因素很多,r min/t值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不实用。

所以在生产中主要参考经验数据来确定r min/t值。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3-2可查得:Q235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 min/t=2.5

2、凹模圆角半径

3、凹模的圆角半径r d 不能过小,以免增加弯曲力,擦伤工件表面。

对称压弯时两边凹模圆角半径r d应一致,否则毛坯会产生偏移 r d值通常按材料厚度t来选取

t=1.5mm < 2mm 时r d=(3~6)t

取r d=6

二、凹模深度

凹模的工件深度将决定板料的进模深度,对于常见的弯曲件,弯曲时不需全部直边进入凹模内。只有当直边长度较小且尺寸精度要求高时,才使直边全部进入凹模内,凹模深度过大,不仅增加模具的消耗,而且将增加压力机的工作进程,使最大弯曲力提前出现。中小型弯曲件通常都使用模具在机械压力机上进行加工,最大弯曲力提前出

现,对压力机是很不利的。凹模深度过小,可能造成弯曲件直边不平直,降低其精度。因此,凹模深度要适当。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3-17可得

L1=14+4=18 L2=40

三、弯曲模凸凹模间隙

弯曲Z形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凸凹模间隙。间隙过大,会造成U形件两边不半径,上宽下窄,降底工件的尺寸精度, 间隙过小,使弯曲力增大,直边壁厚变薄,容易擦伤工作表面,加速凹模的磨损,降低凹模使用寿命,弯曲凸、凹模间隙是指单边间隙。为了能顺利地进行弯曲,间隙值应梢大于板料的厚度。同时应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弯曲件宽度较大时,受模具制造与装配误差的影响,将加大间隙的不均匀程度,因此间隙值应取大些。宽度较小时间隙值可以取小些,硬材料则应取大些,弯曲件相对弯曲半径r/t较小时可以取大些。此外还应考虑弯曲件尺寸精度和板料厚度偏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尺寸精度高要求一般的弯曲件板料为黑色金属时,单边Zb可按下式计算:

Zb= t max +Ct

=1.52+0.05×1.5

=1.577

取单边间隙为1.58mm

式中:t max——板料最大厚度

C——间隙系数,见表3-18

T板厚公称值

四、凸、凹模工作尺寸

弯曲凸、凹模工作尺寸的计算与工件尺寸的标注形成有关。一般原则是:当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应以凹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凸模上,当工件标注内行尺寸时,应以凸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凹模上,并来用配作法制模。

综上所述: Ld=(L-0.75△)8d

=(40-0.75×0.1)00.03

=39.9900 0.03

式中 Ld凸模宽度基本尺寸

L工件横向基本尺寸

△工件横向尺寸公差

δd凸模制造偏差,一般取IT7~9级,或取工件公差的1/3、

~1/4。

第六部分:冲压设备的选择

因工件是大批量生产,精度要求不高冲裁力较小则选用通用压力机,通用机身又分开式和闭式两种,开式机身的钢性教弱,适用

中小型冲压加工,而闭式机身适用于大中型冲压加工。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A23—630A

其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 630KN

外形尺寸 1335x1112x2120

滑块行程 120mm

行程次数 70/min

最大闭合高度 360mm

最大装模高度 220mm

连杆调节长度 55mm

工作台尺寸 480×710mm

垫板厚度 90mm

电动机功率 2.20KW

模柄孔尺寸φ50×70

机床总重量 1780kg

第七部分:模具的总体结构

模具采用中间导柱模架,模具由上模板、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组成。卸料方式才用弹性卸料,以弹簧为弹性元件。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导料板等组成。

模具结构如下图所示

1.下模板

2.凹模

3.导柱

4.导套

5.上模板

6.螺钉

7.螺钉

8.落料凸模

9.凸缘模柄10.螺钉11.凸模固定板12.垫板13.圆柱销14.冲孔凸模15.橡胶块16.弹压卸料板17.定位销18.导尺

第八部分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选择

1凸模的固定方法

凸摸在上模的正确固定应该是既保证凸摸工作可靠和良好的稳定性,还要使凸摸在更换或修理时,拆装方便。该凸摸的固定方式选用如下图所示的固定方法。

(用螺钉固定的落料凸模)

2定位板的设计

定位板的侧壁设计成平直的。定位板的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

平齐,这样就确定了定位板的宽度。条料的宽度为16mm,凹模的宽度

是72mm。则定位板的宽度为:

B=16.4mm

定位板厚度由表2—22查得为:5㎜

导料板的长度为:

L=14.0㎜

导料板用螺钉固定在凹模上,采用45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40~45HRC

该导尺如下图所示:

3卸料螺钉

该模具选用标准的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GB2867。6-81)材料为45钢热处理HRC35~40。卸料螺钉的设置形式如下图所示,卸料螺

钉长度按(2-52)计算:

L=h3+h4+H0

=30+20+21.5

=71.5㎜

式中 h3—固定板厚度

h4—垫板厚度

H0—预压后弹性元件的高度

4凸模固定板

凸模固定板的外形尺寸与凹模板相同厚度为凹模板厚度的0.8~1倍,则凸模固定板厚度为:

H1 =H0×﹙0.8~1﹚

=45×﹙0.8~1﹚

=36~45㎜

取凸模固定板厚度为45㎜,直径按H7加工精度。

5模架的选择

为保证冲出零件的精度和高稳定的质量,采用模架导向的导向方式。模架导向不仅能保证上、下模的导向精度而且能提高模具的刚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是冲裁见的质量稳定可靠,使模具的安装比较容易。模架的类型选用中间导柱模架。

除简单冲模外,一般冲模多采用带模架的结构。模架的种类很多,要根据模具的精度要求、模具的类别、模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模架。查《实用模具技术手册》选用的模架型号为:GB/T2851.1-1990

其主要参数为:

L:210mm

B:130mm

H:最大300mm、最小180mm

H1:30mm

H2:30mm

模架如下图所示:

6模柄的选择

模柄有多种型式,要根据模具的结点选用模柄的形式。模柄的直径根据所选用压力机的模柄孔径确定。本模选用模柄跟上模座为一整体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

7、连接螺钉选用内六角螺钉用45钢制造并淬火硬度HRC35~40,定位销钉采用普通圆柱销。

第九部分:模具制造装配要点

凹模板、导尺均是需要淬硬的零件。凹模加工后,在线切割和淬硬以前在模架的上模板上进行装配。在凹模上画出各个形孔和圆孔的线,并根据计算数据划出压力中心线,使压力中心与下模座的中心线对正。钻、攻螺孔,将下模座、凹模板、导尺进行装配,校正导尺间隙后,钻铰销钉孔,将上述三板固定。钻孔并安装、挡料销,安装乘料板,然后将下模全部拆开,将凹模板和导尺热处理淬硬﹙凹、模钻穿丝孔﹚后进行线切割加工用平面磨床磨平后重新装配。固定在上模板的上模部分,各凹模和凸模、垫片都应淬硬。装配前将凸模淬硬并完成全部加工。垫片在装配前不淬火。装配时将凸模压入凸模固定板,在垫片上钻孔,将外形凸模固定在垫片上,在与卸料板穿在一起。凸、凹模间隙为0.18㎜,在凹模型孔中垫0.1㎜的硬纸片,以确定间隙。将已组装为一体的凸模固定板、凸模、卸料板、垫片一同,并使凸模插入凸模孔上,将上模板同过导柱、导套与下模板装在一起。透过上模板钻、攻螺孔,打入销钉,在钻、攻螺孔,使上模板、垫片、凸模固定板固定。检查无误后,钻、铰销钉孔,打入销钉,再钻、攻螺孔,安装卸料螺钉,上模全部拆开,将垫片淬硬磨平,安装橡胶板,在次装配,完成模具装配。

该模具个部分零件参数如下:

上模座 HT200 厚 30 mm

凸模固定板 45号钢厚25㎜长 400㎜宽 140㎜

弹压卸料板 45号钢厚 15㎜长400㎜宽 228㎜

导料板 45号钢厚5㎜长 14.5㎜宽16.4㎜

下模座 HT200 厚30㎜长400㎜宽228㎜凹模 Cr12 长400㎜宽228㎜

热处理HRC60~64

橡胶厚度44.5㎜直径 30㎜

凸模 Cr12 HRC60~64

凸模修磨量为5

模具闭合高度:

H模=183.5mm

第十部分:参考文献

陈锡栋、靖颖怡主编《冲模设计应用实例》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鼎承主编《冲模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陈锡栋、周小玉主编《实用模具技术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钟毓斌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冯柄尧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上海出版社

课程设计-焊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题目名称焊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加工0902班 学号 3109006735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保温瓶内胆底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09材加02班 姓名 学号3109006735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1、冲压工艺设计:包括工艺分析、方案选择、工艺计算、模具结构尺寸的确定,压力机的选择等; 2、模具结构及其零部件设计:设计一道工序的冲模,绘制冲模总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指导老师指定); 3、编写冲压工艺过程卡;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用本校设计说明书专用纸书写或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工艺方案合理、设计计算正确;模具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图纸标注等符合国标;设计说明书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数据可靠、计算准确、格式等符合学校统一要求;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图纸工作量约1.5张零号图纸(包括工艺卡片);设计说明书20~25页。 课程设计时间共1.5周。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制定冲压件的工艺过程,包括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拟订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确定合理的排样形式、裁板方法,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

2、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确定,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计算,绘制模具总装配图,模具零件图等; 3、编写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 1 布置题目,工艺分析与工艺计算教1-211 6.11 2 工艺方案比较与模具结构草图教1-211 6.12 3 绘制模具总装配图教1-211 6.13-6.14 4 绘制零件图、编冲压工艺卡教1-211 6.15 5 书写设计说明书教1-211 6.18 6 答辩教1-211 6.19 7 资料修改及上交教1-211 6.20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等; 3、冲模设计图册。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6 月 11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20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简明指导书 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该设计的目的就在于: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 (4)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能力,为学生将来撰写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2.设计内容 (1)编制规定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一份; (2)填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份; (3)填写规定零件某机械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份; (4)设计规定零件的某机械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一套并绘制其总装图一张;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3.设计步骤及要求 (1)根据给定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和审查零件图:读懂零件图;审查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其主要技术要求;区分哪些表面是加工表面,哪些表面是不加工表面;查清各表面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特殊要求,区分各表面的精密与粗糙、主要与次要、重要与不重要等相对地位。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3)根据给定的零件材料,确定毛坯种类。并确定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必要的辅助工序。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刀具及夹具。 (6)对工艺规程中的某道工序使用的夹具进行设计:一般画一张A1图,要求手工绘图。 a. 以有利于反映该工序加工的位置,选取投影视图。用双点划线画出零件轮廓。 b. 在零件定位表面处,画出定位元件或机构。 c. 在夹紧位置处画夹紧机构。 d. 在对刀位置画出对刀元件或刀具导引装置。 e. 画出与机床连接的元件及其它元件。 f. 绘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能用标准件的尽量采用标准件。 g. 为表达清楚夹具结构,应有足够的视图、剖面图、局部视图等。 h. 夹具图上应标注夹具的总体轮廓尺寸,对刀尺寸,配合尺寸及配合公差要求,并标明夹具制造,验收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i. 在夹具图右下角绘制国家标准规定的标题栏和明细表,表中详细列出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材料,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7)确定所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所设计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各一份。

27弯曲件工艺性分析

教案 年月日编号:27

1)弯曲半径弯曲件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也不宜过大。因为过大时,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的角度与弯曲半径的精度都不易保证。 2)弯边高度弯曲件的弯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应为t >,如图44a + h2 r 所示。当h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形成足够的弯矩,很难得到形状准确的工件。若t <时,则须先压槽,或增加弯边高度,弯曲 + r h2 后再切掉(见图44b)。如果所弯直边带有斜角,则在斜边高度小于t +的区段 r2 不可能弯曲到要求的角度,而且此处也容易开裂(见图44c)。因此必须改变零件的形状,加高弯边尺寸(见图44d)。 图44 弯曲件的弯边高度 (2)预冲工艺孔或切槽如图45所示,对阶梯形坯料进行局部弯曲时(见图45a),在弯曲线与外形轮廓相一致的情况下,会使根部撕裂或畸变,这时应改变弯曲线的位置(见图45b)。必要时,在弯曲部分与不弯曲部分之间切槽或在弯曲前冲出工艺孔(见图45c、d、e),工艺槽深度A大于弯曲半径,槽宽B大于材料厚度。 (3)弯曲件孔边距离弯曲有孔的工序件时,如果孔位于弯曲变形区内,则弯曲时孔要变形。为此必须使孔处于变形区之外(见图46)。一般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按料厚确定,即当mm L2 ≥。 ≥时,t ≤时,t t2 L≥;当mm t2 如果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过小,为防止弯曲时孔变形,可采取冲凸缘形缺口或月牙槽的措施(见图47a, b)。或在弯曲变形区内冲工艺孔,以转移变形区(见图47c)。 图45 改变弯曲线的位置及预冲工艺槽孔

图46 弯曲件孔边距离图47 防止弯曲时孔变形的措施 (4)弯曲样的几何形状弯曲件应尽量设计成对称状,弯曲半径左右一致,以防弯曲变形时坯料受力不均而产生偏移。如果不对称,应增设工艺孔定位(见图48b)。有些带缺口的弯曲件,如图48a所示,若将坯料冲出缺口,弯曲变形时会出现叉口,严重时无法成形,这时应在缺口处留连接带,待弯曲成形后再将连接带切除。 (5)弯曲件的尺寸标注尺寸标 注对弯曲件的工艺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图49是弯曲件孔的位置尺寸的三 种标注法。对于第一种标注法,孔的位图48 增添连接带和定位工艺孔的弯曲件置精度不受坯料展开长度和回弹的 影响,将大大简化工艺和模具设计。 因此在不要求弯曲件有一定装配关系时, 应尽量考虑冲压工艺的方便来标注尺寸。 图49a可以采用先落料冲孔(复合 工序),然后压弯成形,工艺比较简单。 图49b,c所示的尺寸标注方法,冲孔只能图49 尺寸标注对弯曲工艺的影响 在压弯成形后进行,这会造成许多不便。 3. 弯曲件的尺寸偏差弯曲件的精度 受坯料定位、偏移、翘曲和回弹等因素的影响,弯曲的工序数目越多,精度也越低。对弯曲件的精度要求应合理,一般弯曲件长度的尺寸公差等级在IT13级以下,角度公差大于15′。 五、小结 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 六、布置作业 分析弯曲件的工艺性时要分析哪些内容?

四角件弯曲模具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四角弯曲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1071班 学号 10110107115 学生姓名肖一民 指导教师欧阳伟 2010年 12月 29日

目录 1.设计课题1 2.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2 1.工艺过程的制定 3 1.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1.1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的要求 3 1.1.2冲压件的精度与断面粗糙度 3 1.2冲压工艺方案的分析与制定 4-5 2 设计工艺计算 6 2.1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6 2.2冲压力的计算及冲压设备的选择 7 2.2.1冲压力的计算 8 2.2.2初选冲压设备 8 2.3材料利用率及弯曲回弹值的计算 8 3.模具工作零件设计 9 3.1 弯曲模具工作零件尺寸的计算 9 3.1.1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 9 3.1.2凹模深度 9 3.1.3弯曲模凸模和凹模的间隙 10 3.2模具工作零件结构的确定 10-12 4. 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 13-14 5.设计心得体会15 6.参考文献16

序言 模具做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屑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设计出正确合理的模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具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品经济效益。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必须清楚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出的零件要能加工、易加工。充分了解模具各部件作用是设计者进行模具设计的前提,新的设计思路必然带来新的模具结构。 本次设计了一套弯曲模具。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通过冲压力、顶件力、卸料力和弯曲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得出将设计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在设计说明书的第一部分,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再进行弯曲工艺力的计算和弯曲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

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

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六组) 一、设计题目 年产23万件床头柜生产工艺设计 建厂条件 1地址:吉林市 2.投资:大规模 三、课程设计内容 1家具结构的确定 2工艺流程的确定 3设备选型、台数计算及设备布置 4简单成本计算 5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四、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内容: 包含: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家具零部件图(简图A4幅面)若干张、工艺流程图(A4幅面)若干张、设备布置平面图一张(A3幅面以上)、计算过程和结果、材料消耗清单一份、简单成本核算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简单成本核算 = 材料成本 + 设备费用与折旧 + 建筑成本与折旧 + 水电费用 + 人员工资 2、设计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①所有文字内容使用A4幅面打印,图纸根据要求确定。 ②正文文字内容使用“宋体”、大小为“小四”。 ③封面、首页样式见附页。

机床位置和工作位置的计算 机床位置和工作位置的计算,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下列公式计算按年生产计划所需的机床小时数: T=tAnk/60 式中: T—按年生产计划该工序所需的机床小时数,h; t—零件加工的工时定额,min; A—年生产计划规定的产量; n—该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 k—考虑到生产过程中零件报废的系数(k>1) T也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T=T 1+T 2 式中:T 1 是工件(L)跟进给速度(V)之比 T 1 =L/V T 2 是辅助事件(安装时间,取放工件时间,空行程时间,其他时间) T=T 1 K K=1.2~1.5 (2)对于不只是加工一种零件,而是加工多种零件的机床设备及工作位置,按下式统计出按年生产计划在该工序上所需的总的机床小时数∑T。即: ∑T=T 1+T 2 +T 3 +……+T n 式中:T 1 T 2 T 3 ……T n —分别为按年计划各种零件在该工序上所需的机床小时数。 (3)计算机床设备全年拥有的机床小时数T 按下列公式计算: T =[365-(52×2+11)]CSK 式中:365 —年的总天数; 52×2 —是周六和周日休息天数; 11 —年的公假日; C —工作班数(1); S —每班的工作时间; K —报废系数(0.85~0.95) T =[365-115]×1×8×0.9=1800h 有的机床是一班工作制: T =1800×1=1800h 有的机床是两班工作制: T =1800×2=3600h (4)计算机床设备和工作位置数n按下列公式计算: n=∑T/T (5)确定时机需采用机床设备及工作位置数m,当设备或工作的极速昂的小数部分超过0.25时应圆整为整数,即采用台数要多一台,当计算数的小数部分不足0.25时,一般情况下可以舍去,即采用台数为计算的整数部分,通过调整机床负荷等措施来解决,但对于某些特殊的专用设备,为了保持加工路线的直线型和保证工艺需要,使用负荷再小也要采用,如燕尾开榫机,小带锯,打眼机等。 (6)计算设备负荷百分率P P=100∑T/(mT )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 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编 2010年5月

目录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1) 第一章窑炉制图规格 (2) 第二章窑体图 (9) 第三章尺寸标注 (13) 第四章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9) 第五章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22) 图1 隧道窑窑体主图 (26) 图2 隧道窑预热带典型断面图 (30) 图3 辊道窑窑体主图 (31) 图4 辊道窑窑体断面图 (33)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目的是对学生学习《陶瓷工艺学》课程的最后总结,是教学重要的一环。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掌握窑炉设备的设计程序、过程与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应围绕自己的题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查阅资料,体验工程设计的过程,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理解窑炉设备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学生对课程设计题目应视作真正的任务,要求学生认真负责地进行设计,每一个计算数据和结构设计应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设计应作为学生的创造性成果,不能抄袭历届学生的设计,也不允许简单照搬现成的资料,要求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三、课程设计题目、内容 1、设计题目:隧道窑设计 辊道窑设计 2、设计内容 (1)图纸:主体结构图及主要断面图。要求尺寸标注齐全,线条、文字、图例规范; (2)说明书:确定主要尺寸和工作系统,进行燃烧计算和热平衡计算,要求计算正确,编写完整,格式规范。

弯曲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设计的目的 (1) 1.2设计要求 (1) 1.3模具设计的意义 (1) 第二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2) 2.1模具设计的内容 (2) 2.2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3) 2.3弯曲件的工艺性 (6) 第三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7) 3.1弯曲件坯料展开尺寸的计算 (7) 3.2弯曲力的计算与压力机的选用 (8) 3.3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9) 3.4模具零件材料的选取 (13) 3.5模具零件形式的选取 (13) 第四章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生产注意事项 (17) 4.1工作原理 (17) 4.2生产注意事项 (17) 第五章总结 (19)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标是: (1)综合运用冲压模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基本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计算绘图和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冲压模具设计技能训练,为此后的模具设计及其机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要求 详尽的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工作零件图2张、模具装配图1份。 1.3模具设计的意义 冲压成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模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掌握材料特性的基础上掌握金属成形工艺和塑件成型工艺,掌握一般模具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接管底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1张 2.产品毛胚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6.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7.夹具设计零件图 1张专业:数控技术班级学号:学生:指导老师:年月日课程设计说明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低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指导老师给予指教。

目录:一、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二、零件分析 1、零件作用(含用途) 2、零件的工艺分析(含技术要求、工艺性)三、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的形状 (1)选择毛坯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四、工艺规程的设计 1、基面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2)精基准的选择五、制定工艺路线 1、工艺路线方案一 2、工艺路线方案二 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七、专用夹具设计八、总结九、参考文献[1].邹清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3].艾兴等编.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徐鸿本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5].于骏一等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6].王斌武等编.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2020年内容:一、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有题目已知条件可知:该零件为轻型零件,其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查>第13页表2.3,可知该零件为中批生产. 二、零件分析 1、零件作用(含用途) 该底盖应用在某接管座机构中,底盖以?70孔套在接管座中,其作用有导通连接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底盖上端的?20孔进行观测的作用.除此外,该底盖和密封件配合可起到密封防尘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含技术要求、工艺性)由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实际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使学生了解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文件的制定; 3.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焊接生产问题的能力,锻炼查阅文献资料及工具书籍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师指定的某一个结构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简图与技术要求; 2. 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 3. 主要接头的焊接方法选择与说明,坡口型式及尺寸的设计与说明; 4.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工艺过程卡; 5. 产品的装焊工艺过程卡; 6. 壳体的焊接工艺卡。 三、设计要求 1.手绘产品的结构设计简图,标注出产品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件的名称、材质与规格;设计技术要求(包括制造技术要求与检验要求)等。 2.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分析与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能主要分析材质的焊接裂纹倾向及产生其它焊接缺陷的倾向,说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如合理选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层间温度等;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主要针对特殊、复杂容器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的装焊顺序与方法。 2. 接头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坡口型式的设计应包括纵焊缝、环焊缝、封头拼缝、 人孔接管与筒体的焊缝等,绘制接头的局部放大图。选择与设计的依据主要从容器结构尺寸、接头位置、材质及厚度、施焊条件与可操作性、焊接变形与应力、装焊顺序等方面考虑。 3.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过程卡要求制定部件从原材料备料至组 装焊接之前的全部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各加工工序的名称、加工内容、所用的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必要时绘制出加工工艺简图; 4. 壳体的装焊工艺设计包括装焊工艺顺序、工序名称与内容、各工序所涉及

U型弯曲件设计方案

弯曲件成型设计 所做弯曲件如下图: 材料:08钢 (1)弯曲成形工艺设计; 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R min/t=0.4,即R min=0.6 由于1.5>0.6,故弯曲件形状符合弯曲件要求; 则尺寸公差等级按14级取值。 要求:弯曲件无严重划伤; (2)工艺方案的确定: 采用单工序弯曲模

(3)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由于圆角半径r>0.5t,则有 L=22+24+24+7.5+7.5+4×∏90(1.5+0.42×1.5)/180=98.3764mm (4)弯曲力的计算: F自=0.7kbt2σb/r+t=0.7×1.3×30×1.5×1.5×400/3=8190N F校=QA=50×1380=69000N F Q=(0.3—0.8) F自=2457—6552N F压机≥F自+F Q=14742N F压机≥F校 故所选压机为JH23-16型 查表3.2.1,取回弹角а=2°; (5)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由r/t<5-8,则凸模圆角半径r=1.5mm 当t≤2mm,ra=(3-6)t=(4.5-9)mm C=t+nt=1.5+0.05×1.5=1.575mm L P=(L+0.75△)0-σ p=(25+0.75×0.52)0-0.008=25.390-0.008 Ld=( L P+2c)+σd0=(25.39+2×1.575)+0.0130=28.54+0.0130 σ p与σd取IT7-IT9级。 总体设计 一、主要零件设计

⑴该模具不用需标准模架,因此,不存在选择标准模架 的问题。 ⑵主要零件设计: 模柄:查模具设计大典,选择压入式模柄。 压入式模柄如下图: ⑶凸凹模设计

冲压模课程设计-- Z型弯曲件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05 级模具(2)班 题目Z型弯曲件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设计题目 (2) 第二部分弯曲工艺分析 (4) 第三部分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5) 第四部分排样与定距设计 (6) 第五部分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8) 第六部分冲压设备的选择 (9) 第七部分模具的总体结构 (10) 第八部分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选择 (11) 第九部分模具制造装配要点 (16) 第十部分设计体会 (17) 第十一部分参考文献 (18)

第一部分:设计题目 设计模具名称:弯曲模 工件名称:Z型件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 料厚1.5㎜ 工件简图:如图下所示: 设计要求: (1)对模具: a) 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方便。 b)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冲床上方便、可靠 c)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 d)冲模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即制造装配容易、便于管理。 e)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冲压件的同时,力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 f)保证模具强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 (2)对图纸: a)总装配图一张。 b)模具零件图(凸、凹模)。

(3)对说明书: a)计算过程详细、完全。 b)内容条理清楚,按步骤书写。 c)资料数据充分,并表明数据出处。 d)公式的字母含义应标明,有时还应标明公式的出处。 e)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出来。 第二部分:弯曲工艺分析 1.对弯曲制件 由零件图可见,该弯曲件外形简单,精度要求不高,工件厚度1.5㎜。此工件可用一次单工序模弯曲,定位较为容易,且定位精度易保证。 2.对制件材料 材料为碳素结构钢,其抗剪强度为275-392MPa,抗拉强度为353-500MPa,屈服强度为245MPa,弹性模量为206×103MPa. ㈡模具的工艺分析: 在压力机滑块一次行程弯曲制成工件。 该模具属于单工序弯曲,操作安全、不易于自动化,包括自动送料、自动出件、自动叠片,工件和废料均往下漏,因而不易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冲压精度高,生产效率一般。 第三部分:工艺计算 ㈠弯曲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可得 t =1.5 r =4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 3.6万吨/年氯苯车间分离工段工艺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 专业班级:制药071班 学号: 5 8 0 1 3 0 7 0 3 0 学生姓名:晏金华 起讫日期:2010-10-25—2010-12-20 指导教师:杜军职称:副教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说明 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课程 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 风;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查阅资料、运算和绘图等)的能力及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得到工艺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 2.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学生遵守设计纪律和考勤制度。 3.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严格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 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学生所完成的设计,应体现设计方案正确、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参考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实际,尽可能吸收最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争取使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二)课程设计内容—1万吨/年氯苯车间反应工段工艺设计 1.设计说明书内容 (1)总论 ①设计依据;南昌市东北郊xx厂,厂内现有氯碱车间,可提供Cl ;且具备 2完善的公用工程系统。即可供最低-15℃冷冻盐水,20℃(平均)工业上水及 0.6MPa的蒸汽。 ②氯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途),国内外氯苯生产发展概况; ③氯苯生产方法简述及论证; ④生产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2)产品规格,主、辅原料规格及来源情况 (3)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按生产工艺流程说明物料经过工艺设备的顺序及生成物的去向,物料输送及贮备方式,同时说明主要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配料比等。 (4)物料衡算 ①根据生产规模及其特点确定年生产时间(h)、单位时间产量及计算基准; ②物料衡算:选定计算方法,对车间所有有变化的过程及设备(或系统),按一定顺序和计算步骤,逐个进行物料衡算,确定每股进、出料的组分、流量及百分比含量。要求及时整理计算结果,对每个过程设备列物料平衡表。 (5)列表: ①工艺条件一览表; ②生产控制一览表; 2. 图纸内容及张数:反应工段工艺流程图,1张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理论课并进行了上机练习之后 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培养严 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机会。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以及有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 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 设计、计 算、绘图、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2.2 课程设计步骤 1. 设计准备 1) 阅读产品零件图 (1) 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绘图用具、图纸、说明书用纸。 (2) 认真研究任务书及指导书,分析设计题目的原始图样、零件的工作条件,明确设 计要求 及内容。 (3) 熟悉各种可采用的模具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 2) 冲件图样分析 产品零件图是分析编制冲压方案、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对零件图的分析 主要是从冲 压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冲压件的形状、尺寸 ( 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 外形 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能等逐项分析,确定冲压工序图。若有与冲压工艺要求相悖者, 应采 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或与指导教师协商更改。 (1) 工艺分析。 合理的冲压工艺,既能保证冲件的质量,使冲压工艺顺利进行,提高模具寿命,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给模具的设计、制造与修理带来方便。所以必须对指定的冲压 件图样进行充分的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可能的不同工艺方案。 工艺分析主要是分析冲件的形状、尺寸及使用要求,分析冲件的工艺性;根据成形规 律,确定所用冲压工艺方法;根据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的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因 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冲件的工艺性质、工序数量、工序的组合和先后顺序。 在几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中,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卡。 (2) 制订冲压工艺。 制订冲压工艺方案时,应做如下工作: ① 备料。确定板料、条料的规格、要求,并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② 确定工序性质、数目、先后顺序、工序的组合形式。 包括: )、

锻造:V型件弯曲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V型零件的弯曲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校:沈阳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于宝义 班级:成控0804班 学号:080201116 姓名:何哲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如图所示为零件图 零件图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厚度为4mm的Q235钢板 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 部分碳素钢抗剪性能 如上图可知碳素结构钢,其抗剪强度为310—380Mpa,抗拉强度为375—460Mpa,屈服强度为235Mpa,弹性模量为206000Mpa。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是其屈服值减少。由于含碳适中,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等性能得到较好的配合,用途最广泛。 尺寸精度:该零件图上已经标出了零件的弯曲角度,零件的高度和零件的宽度,其余并未标准,属自由尺寸,可以按着IT13级确定工件的公差。 工件结构的形状:制件需要进行落料,弯曲两道基本工序,尺寸小。 结论:该制件可以进行冲压。 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模具的复杂程度和模具的寿命。

2、确定工艺方案 各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 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该弯曲件外形简单,精度要求不高,工件厚度4mm。次工件可用一次单工序模弯曲,且定位精度易保证。

二、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单工序模。 2、操作与定位方式 零件大批量生产,安排生产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生产,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零件尺寸较小,厚度较小,宜采用定位板定位。 3、卸料与出件方式 因为工件料厚为4mm,相对较薄,卸料力不大,故可采用弹性料装置卸料 三、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1、弯曲工件毛坯尺寸计算 相对弯曲半径为:R/t=3/4=0.75>0.5 其中R——弯曲半径(mm) t——材料厚度(mm) 由于相对弯曲半径大于0.5可见制件属于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应该先求形变区中性层曲率半径β(mm)。 β=r0+kt 其中:r0——内弯曲半径 板料弯曲中性层系数 查上表可得k=0.42 根据β=r0+kt β=3+0.4*4=4.6(mm) I1=I2=21.45mm 所以由公式得:L= I1+ I2+kt=21.45+21.45+0.4*4=44.5(mm) I1、I2——零件直边区长度t——弯曲件厚k——中性层系数 零件图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与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设计 曹永胜李慕勤曹丽杰 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通过对典型焊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使学生能针对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条件,制定焊接结构的设计方案及生产工艺方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方案,从而得到一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工具书,参考书的查找与使用方法,在学习前人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创新. 3.了解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设计内容与计划 (一)设计内容 1.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箱型结构设计。 2.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生产工艺指定。 3.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 (二)设计计划 1.接受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和制定设计方案。(2天) 2.主梁结构设计计算;(7天) 3.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1天) 4.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2天) 5.主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2天) 6.总结和考核。(1天) (三)任务完成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交付以下材料: 1 主梁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 2 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报告; 3 主梁结构生产用施工图纸; 4 主梁生产工艺规程.

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及生产工艺设计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简介 通用桥式起重机是指用吊钩或抓斗(有的也有用电磁盘)吊取货物的一般用途的桥式起重机,它桥架(大车)和起重小车两大部分组成,桥架横跨于厂房或露天货物上空,沿吊车梁上的起重机轨道纵向运行。通用桥式起重机有大车运行机构(装在桥架上),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装在小车上)等三种工作性机构,皆为电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可达500吨,跨度50~60米。 1.1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组成 1.2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1额定起重量Q(tf) 2 跨度L(m) 3大车运行速度(m/min) 4 小车运行速度(m/min) 5 起升高度(m) 6 起升速度(m/min) 7 接电持续率JC JC = 100t i /T % t i —在起重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该机的总运转时间。 T --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T = 360/N h (s) 通用桥式起重机 大车 小车桥架 大车运行机构 主梁 端梁小车架 小车运行机构 起升机构 图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组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生产类型: 大批大量生产零件图:1张其它资料: 三、上交材料1、零件毛坯图(A4)在零件图上添加加工余量并标注尺寸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3、夹具装配图1份4、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四、设计时间全文结束》》年11月16 0 xx年11月29日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年级:xx级学生姓名: 许海芬学号: 六、具体设计任务1?对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了解零件的性能、用途和工作条件;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进行分析。 1、1零件的作用零件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镇孔的目的 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 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1)直径

30、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 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2)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费表面。(3)直径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4)经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基准,轴承座前端面为宽度方向基准。 2、拟订工艺路线正确选择粗精加工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加工顺序。 2、1粗精加工基准选择精基准考虑选择以加工的轴承座底面为精基准,保证底面与直径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选择粗基准选择不加工的直径30孔外轮廓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直径30孔,保证孔中心线与轴承座上端面平行度,直径30外轮廓面的面积较大,无交口、冒口飞边等缺陷,符合粗基准的要求。 2、2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 表可知内孔、平面的加工方案。 表1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 加工方案底面IT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前言 (2)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4)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4) 六.课程设计内容简介 (4) 七.附录 (6)

前言 课程设计是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零碎知识系统化,真正地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感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限;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要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焊接结构的全部设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内,除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焊接结构的整个设计、装配过程外,更应该注重焊接结构设计的某一细节,完全弄懂、弄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焊接结构的初步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编写了《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者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焊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核能、船舶、电力、海洋钻探、高层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结构是焊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产品的主要形式,也是在许多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结构。焊接结构学作为焊接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焊接结构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本周开展了焊接结构学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焊接结构学理论知识的回顾和焊接结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焊接构件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试图,使学生加深绘图要点和培养计算机绘图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查阅技术资料、团队协作和独立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了解焊接结构、工况环境、制造过程的特点,掌握焊接结构的整体设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领。最终能根据实际需要独立研究设计相应的焊接结构,制定相关的焊接工艺。设计主体可以是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对选择构件进行结构的设计,焊接接头(对接、搭接、T形和角接头)合理性分析,对相关接头的强度进行简单的计算,对易产生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分析,绘制部分结构的草图,最后绘制一张A1焊接结构图纸,并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熟悉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的结构特点,了解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各部分的受力及运行状态、结构特点以及影响制造工艺的因素并能按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卡和工艺卡(具体要求见附录)。 具体要求: 1) 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 于实践,勇于创新;

弯曲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弯曲板冲压工艺及模具 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弯曲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4(4)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15 年 6月 21日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给定的冲压零件图进行产品的冲压工艺分析和比较,制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进行有关工艺计算,确定冲压模具的类型和结构,选择冲压设备,绘制模具的装配图及零件图,编制冲压工艺卡,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课程设计时间共2周,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符合学校对课程设 计的规范化要求;

2.绘制所设计模具的装配图和非标件零件图: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图样 和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3.编制冲压工艺卡,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公式使用准确,计算正 确,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插图清晰整齐; 4.设计说明书与图纸按学校规定装订成册。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冲压工艺设计:包括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拟订冲压件的工艺方案, 确定合理的排样形式、裁板方法,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确定模具结构及尺寸等; 2.根据总冲压力及考虑模具的结构尺寸选择成形设备的型号; 3.模具结构及其零部件设计:设计一道工序的冲模,绘制冲模总装配图及 主要零件图; 4.冲压工艺过程卡片; 5.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自编.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 广东工业大学,2011. [2] 薛启翔编. 冲压模具设计1结构图册[M]. 北京工业出版社,2009. [3] 王孝培主编. 冲压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4] 柯旭贵张荣清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6 年 6 月 12 日指导教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