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1第十一章答案

经济学基础11第十一章答案
经济学基础11第十一章答案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案例导入】

世界上最穷的亿万富翁——津巴布韦

提示:可以从直观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进而结合后边章节内容进一步深入分析。

【即问即答】B

【案例讨论】

大学生就业难遭遇“供需结构”难题

提示:可以从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大学生实践技能等方面入手分析。

【即问即答】C

【复习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结构性失业是()。

A.有人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

B.由于劳动力技能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C.由于某些行业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D.经济中由于劳动力的正常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2.奥肯定律是说明()。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B.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规律

C.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济统计规律

D.人口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统计规律

3.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4.某人由于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5.下列人员中哪类属于失业人员()。

A.因病在家修养者

B.半日工

C.被老板解雇者

D.对薪水不满意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6.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7.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是()。

A.通货膨胀

B.经济衰退

C.通货紧缩

D.经济繁荣

8.在下列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项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

D.投资率下降

9.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

A.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上升

B.消费的过度增长

C.工资的过度增长

D.利润的过度增加

10.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C.工资和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二、多项选择题

1.通货膨胀按照成因可分为()。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温和的通货膨胀

2.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

A.债权人

B.债务人

C.雇主

D.领取固定工资者

3.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各经济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

B.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

C.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看齐

D.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

B.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经济衰退

C.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下降

D.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增加

5.按照失业的原因可以分为()。

A.磨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隐蔽性失业

三、判断题

1.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2.在一个国家,自然失业率是一个固定不变数。()

3.无论是根据消费物价指数,还是根据批发物价指数,或者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所计算出来的通货膨胀率都是完全一致的。()

4.如果通货膨胀相当稳定,且能够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

5.由于不同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6.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7.只要存在着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8.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9.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什么?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将通货膨胀分为哪几类?

2.失业按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3.“经济学研究资源的稀缺性,但如果劳动力市场一直存在失业,稀缺性又怎么可能存在呢?如果想生产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我们只需要使失业者受到雇佣。”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2)解释为什么稀缺性和失业并不矛盾?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哪几种?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否也可以看作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5.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

6.有关部门公布加薪方案,此时去市场购物可能价格比以前会高,试问这是什么样的通货膨胀?

一、单项选择题

B C C A C A C D B D

二、多项选择题

ABC AD ABD AC ABCD 三、判断题

×××√×√×√√√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1章附录 联合厂商的内部转移定价)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11章附录 联合厂商的内部转移定价 课后练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复习关于莱斯卡摩托的数字化例子。计算讨论过的三种情况下上游分部、下游分部和企业总体所赚到的利润,三种情况即:(1)没有发动机的外部市场;(2)有一个市场价格为6000美元的发动机的竞争性外部市场;(3)该厂商是发动机外部市场的垄断供应商。在哪种情况下莱斯卡摩托赚到最多的利润?在哪种情况下上游分部赚到最多的利润?下游分部呢? 解:莱斯卡摩托的需求为:20000P Q =-,故边际收益为200002MR Q =-。下游分部 装配汽车的成本为()8000A C Q Q =,上游分部生产发动机的成本为()22E E E C Q Q =。 (1)不存在发动机的外部市场的情况下,因为每辆车有一个发动机,因此E Q Q =。 利润函数为: ()22000080002Q Q Q Q π=---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d 12000240d Q Q Q π=--= 解得:2000E Q =,2000018000P Q =-=(美元)。 上游分部的利润为: 280002000220008000000E π=?-?=(美元) 下游分部的利润为: ()18000200080002000160000004000000A π=?-?+=(美元) 总利润为:12000000E A ππ+=(美元)。 (2)有一个市场价格为6000美元的发动机的竞争性外部市场的情况。 价格低于没有外部市场时的最优转移价格8000美元,因此企业会从外部购买一些发动机。发动机的边际成本,以及最优转移价格现在是6000美元。 发动机的净边际收益为:2000028000120002E A E NMR MR MC Q Q =-=--=-。 令6000120002E Q =-,解得:3000E Q =。 因此,发动机和汽车的总产量现在为3000。 汽车的价格为:20000300017000P =-=美元。

经济学基础10-12章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的演变: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每个国家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两国都从中受益;3)要素禀赋理论,郝克歇尔和俄林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解释各国生产成本的价格不同。要素禀赋是一国拥有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各国应集中生产出口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产品,国际贸易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当代贸易理论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和同类工业品之间双向贸易现象; 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①关税限制高额进口关税②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直接补贴:现金、间接补贴:财政优惠出口退税出口信贷) 8、反倾销的征收要求:①该产品存在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②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③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纳税人是进口商; 第十一章公共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供给包含两层含义:资金来源;生产过程;融资分为:1)政府融资,是强制融资,缺点: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2)私人融资,是资源融资,缺点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数量的不足和结构不平衡3)联合融资最理想,以税收补贴等方式鼓励。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 2、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自然垄断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被动。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基本需要包括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支出包括公共卫生③对社会资源配置引导性支出包括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公共选择三大理论基石①个人主义方法论②经济人假设(自我利益最大化)③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政府失灵: 尼斯坎南模型官僚机构特征:最大化本部门总预算;公共物品和服务以预算拨款想交换。意义:增加其竞争性,激励机制,生产外包。 5、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主要任务: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监督公开透明2)建设有理由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目标取向: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调节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指政府为了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三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看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经济性质;分类方法: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功能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

计量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代码:070403014) 1.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2. 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线性,无偏性,有效性统计性质。 3.对计量经济学模型作统计检验包括_拟合优度检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4.在计量经济建模时,对非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之一是线性化,模型β α+= X X Y 线性 化的变量变换形式为Y *=1/Y X *=1/X ,变换后的模型形式为Y *=α+βX *。 5.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在完成估计后,还需要进行检验,包括单方程检验和方程系统检验。 1.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2.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B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3.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B )。

A.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 B.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 C.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 D.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 .0i L (劳动) 4.回归分析中定义的(B )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 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5.最常用的统计检验准则包括拟合优度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A )。 A.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B.多重共线性检验 C.异方差性检验 D.预测检验 6.总体平方和TSS 、残差平方和RSS 与回归平方和ESS 三者的关系是(B )。 A.RSS=TSS+ESS B.TSS=RSS+ESS C.ESS=RSS-TSS D.ESS=TSS+RSS 7.下面哪一个必定是错误的(C )。 A. i i X Y 2.030?+= 8.0=XY r B. i i X Y 5.175? +-= 91.0=XY r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版第11章

Examine why people tend to use common r esour ces too much Consider some of the impor tant common r esour ces in our economy Consider some of the impor tant public goods in our economy Lear n t he def ini ng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r esour ces Examine why private markets fail to pr ovide public goods See why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public goods is both necessar y and dif ficult An old song lyric maintains that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A moment’s thought reveals a long list of goods that the songwriter could have had in mind. Na-ture provides some of them, such as rivers, mountains, beaches, lakes, and oceans.The government provides others, such as playgrounds, parks, and parades. In each case, people do not pay a fee when they choose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the good.Free goods provide a special challenge for economic analysis. Most goods in our economy are allocated in markets, where buyers pay for what they receive and sellers are paid for what they provide. For these goods, prices are the signals that guide the decisions of buyers and sellers. When goods are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however, the market forces that normally allocate resources in our economy are absent. In this chapter we examine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for goods without market prices. Our analysis will shed light on one of the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P U B L I C G O O D S A N D C O M M O N R E S O U R C E S 225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第二章

第2章均衡价格理论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A.彩电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2.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3.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D.无法确定 4.()反应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动与其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B.需求收入弹性C.需求交叉弹性D.供给价格弹性 5.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是() A.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B.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 C.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D.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比率 6.商品的均衡价格会随着() A.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商品需求的减少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7.政府运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导致( ) A.产品大量积压B.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C.黑市交易D.市场秩序稳定 8.适合于进行薄利多销的商品是()的商品。 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有无限弹性D.需求完全无弹性 9.在下列因素中,()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A.生产技术 B. 原料价格 C.商品价格 D.居民收入 10.下列组合中,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是()A.香蕉和苹果 B.照相机和胶卷C.汽车和收音机 D. 面包和方便面 11.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

微观第十一章习题(附答案)

习题 一、名词解释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外部性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市场失灵科斯定理 二、选择题 1、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哪项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 A、垄断; B、外部效应; C、公共物品; D、政府干预。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 A、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B、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成本; C、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收益; D、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收益。 3、下列哪项不是纠正外部效应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方法() A、使用税收和津贴; B、规定财产权; C、企业合并; D、制定反托拉斯法 4、当某厂商的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A、厂商产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B、厂商产量小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C、厂商产量等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如果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则该活动的(D) 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B、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C、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 D、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6、某人的吸烟行为会造成()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7、当一个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便产生了() A、消费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生产的外部经济; D、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8、科斯定理假设交易成本为() A、0; B、1; C、大于1; D、介于0和1之间。 9、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10、根据科斯定理,当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时,问题的最终来源通常是() A、价格没有高到使人们不过度消费; B、价格没有低到使企业不过度生产; C、没有很好的界定产权; D、政府没有出面加以管制。 11、在消费或使用上,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2、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便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13、造成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 A、卖方故意隐瞒信息; B、买方认识能力有限; C、完全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三、判断题 1、垄断造成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通常只能由政府进行管制。 2、由政府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物品。 3、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总是要求政府为了使外部性内部化而进行干预。 4、如果交易成本大于受影响各方对外部性达成协议的潜在利益,就没有解决外部性的私人办法。 5、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是因为公共资源对消费者是免费的。 6、私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是由于无法避免搭便车的问题。 7、一条拥挤的收费道路仍然是一种公共资源。 8、品牌能成为提供有用的质量信号。 四、计算题 1、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0-10P,成本函数为C=40Q,求: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为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2 假定有一企业,从私人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可多得12元,从社会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还可再多得4元,产品成本函数为C=Q2-40Q,试问:为达到帕累托最优,若用政府补贴办法,可使产量增加多少? 3、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2+2 000,X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每头牛的价格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计量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取值范围。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外生经济_变量、_外生条件_变量、_外生政策_变量和_滞后被解释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经济行为理论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时间序列_数据、_截

面_数据和_虚变量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完整性_、_可比性_、_准确性_、_一致性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对模型进行识别_、_估计方法的选择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经济意义_检验、_统计_检验、_计量经济学_检验和_预测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异方差_检验、_序列相关_检验、解释变量的_多重共线性_检验。 1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结构分析_、_经济预测_、_政策评价_、_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_。 16.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弹性分析_、_乘数分析_和_比较静力分析_。 二、单选题: 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B)学科。 A.数学 B.经济 C.统计 D.测量 2.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C)。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3.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经济学基础第12章教材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财政政策 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水平的这些短期目标而实行的各种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变化,通常叫做财政政策。 一、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由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两部分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二、政府支出 (一)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或公共投资必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开支。如,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等都属于政府的购 买支出。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 (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企业或家庭,由他们再到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的财政支出。如,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利息支出、 企业补贴支出等。 另外:政府支出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政府债务的利息支付。 三、政府收入 财政收入按其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和公债收入。 (一)税收 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二)公债 1、公债是指政府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财政资金而形成的以公众的债务。 2、公债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3、中央政府的债务又叫国债,一般分为3种:短期国债、中长期国债、长期国债。 4、公债的特点: (1)公债的债务人是国家,而债权人是公民个人,双方并不是处于对等的地位; (2)公债是一种国家信用,其基础是以国家的税收支付能力为保证; (3)公债的清偿不能由债权人要求法律强制执行; (4)公债发行的信用是用国家的政府主权和国民经济资源,所以发行条件中不需要提供担保品。

四、预算赤字与政府债务 政府的预算赤字等于政府支出减去政府收入。如果政府的预算赤字通过发行政府公债的方式来弥补的话,那么政府预算赤字就等于政府新发行的债务总量。 (一)政府债务 1、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是指在某一即定时期内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与政府支出之间的差额。 预算盈余(赤字)=税收-总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利息支付)若结果为零,则预算平衡。 2、政府债务又叫公债,是政府为融通预算赤字所进行的借款总量,即政府欠本国居民、企业和外 国的债务总量。 3、政府债务是一种政府负债的存量,而预算赤字则是一定时期新出现的负债的流量。 4、政府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 5、当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政府因支出大于税收而举债时,一定表现为私人投资等量的缩减, 这就是经济分析中所谓的“挤占”效应。 6、当社会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时,经济中存在着发展生产的潜在生产能力,国家举债支出不仅不会 增加人民的负担,还在通过经济增长,在提高人民生活的同时,增加一国财富的积累。 (二)赤字的衡量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赤字的衡量 (1)预算盈余BS = 预算赤字–BD = 税收TA –政府购买支出G–转移支付TR–公债利息R BS = -BD = 税率t×国民生产总值Y – G – TR – R 由上可见,预算赤字和盈余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财政政策,二是国民生产总值。 (2)充分就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是指在给定的税收和财政支出结构下,假如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会出现的预算盈余或赤字。 当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大于实际预算盈余。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许多国家的财政预算都以实现充分就业为标准,这样就使实际的财政预算赤字增加,如美国。 (3)预算的结构性赤字部分是主动的,取决于其选择的财政政策,如税率、教育、国防支出等。 相反,预算的周期性赤字部分是被动的,取决于商业周期的状况,即国民收入和产出的高低程度。 2、预算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短期内,政府债务存量是既定的,预算赤字可能影响到商业周期和储蓄—投资平衡,预算赤字对经济的短期影响被称为“挤出”效应。 在长期内(可认为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预算赤字会影响当前的资本形成和子孙后代的消费。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在本章中你将—— 了解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的定义 考察为什么私人市场不能生产公共物品 考虑我们经济中的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说明为什么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既是必要的又是困难的 考察为什么人们往往会过多的使用共有资源 考虑我们经济中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 一首老歌唱道:“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列出这首歌中所提到的物品的长长清单。有一些东西是大自然提供的,比如,河流、山川、海岸、湖泊和海洋。政府提供了另一些物品,比如,游览胜地、公园和节庆游行。在每一种情况下,当人们选择享用这些物品的好处时,并不用花钱。 免费物品向经济分析提出了特殊的挑战。在我们的经济中,大部分物品是在市场中配置的,买者为得到这些东西而付钱,卖者因提供这些东西而得到钱。对这些物品来说,价格是引导买者与卖者决策的信号。但是,当一些物品可以免费得到时,在正常情况下,经济中配置资源的市场力量就不存在了。 在本章中我们考察没有市场价格的物品所引起的问题。我们的分析将要说明第一章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当一种物品没有价格时,私人市场不能保证该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适当数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可以潜在地解决市场失灵,并增进经济福利。 不同类型的物品 在提供人们需要的物品方面,市场如何完美地发挥作用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所涉及到的物品。正如我们在第七章中所讨论的,我们可以依靠市场提供有效率的冰激凌卷数量;冰激凌蛋卷的价格调整使供求平衡,而且,这种均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之大化。但是,正如我们在第十章所讨论的,我们不能依靠市场来阻止铝产品制造者污染我们呼吸的空气:一般情况下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不考虑他们决策的外部效应。因此,当物品是冰激凌时,市场完美地发挥作用,当物品是清新的空气时,市场的作用很糟。 在考虑经济中的各种物品时,根据两个特点来对物品分类是有用的。 ◎物品有排他性吗?可以阻止人们使用这些物品吗? ◎物品有竞争性吗?一个人使用这种物品减少了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享用吗? 图11-l用这两个特点把物品分为四类: 1.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例如,考虑一个冰激凌蛋卷。一个冰激凌蛋卷之所以有排他性,是因为可以阻止一个人吃冰激凌——你只要不把冰激凌蛋卷给别人就行了。一个冰激凌蛋卷之所以有竞争性,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吃了一个冰激凌蛋卷,另一个人就不能吃同一个冰激凌蛋卷。经济中大多数物品都是像冰激凌蛋卷这样的私人物品。我们在第四、五、六章分析供给与需求,在第七、八、九章分析市场效率时,我们隐含地假设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2.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这就是说,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例如,国防是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要保卫国家免受外国入侵,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一个人不享有这种国防的好处。而且,当一个人享受国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答案汇总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答案 一、判断题(20分) 1.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F) 2.多元回归模型统计显著是指模型中每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F) 3.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F) 4.总体回归线是当解释变量取给定值时因变量的条件均值的轨迹。(Y) (F)5.线性回归是指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2R(F)6.判定系数的大小不受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7.多重共线性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F) (F)8.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是有偏的并且也是无效的。 2R变大。(估计量误差放大的原因是从属回归的F)9.在异方差的情况下,OLS 2R都是可以比较的。(F10.任何两个计量经济模型的) 二.简答题(10) 1.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步骤。(4分) 答: 1)经济理论或假说的陈述 2)收集数据 3)建立数理经济学模型 4)建立经济计量模型 5)模型系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6)模型的选择 7)理论假说的选择 8)经济学应用 2.举例说明如何引进加法模式和乘法模式建立虚拟变量模型。(6分) 表示可支配收入,定义X为个人消费支出;Y答案:设季季季其其其如果设定模型此时模型仅影响截距项,差异表现为截距项的和,因此也称为加法模型 如果设定模型 此时模型不仅影响截距项,而且还影响斜率项。差异表现为截距和斜率的双重变化,因 也称为乘法模型 三.下面是我1990-200GDM间归结果分 lnGD1.30.7ln1s(0.150.039.12

自由度10.051.78 求出空白处的数值,填在括号内分分系数是否显著,给出理由都大9.125的临界值,因此系数都是统计显著的答:根统计量 分试述异方差的后果及其补救措施1四 答案分布后果OL估计量是线性无偏的,不是有效的,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有偏。建立 分布之上的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是不可靠的 补救措施:加权最小二乘法WL 已知,则对模型进行如下变换.假 .如未i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11章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圣才出品】

第11章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1.1 课后复习题详解 1.设一厂商能实行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它会定的最低价格是什么?它的总产量是什么? 答:厂商会定的最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总产量等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的交点。 如图11-1所示,由于厂商能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向每个顾客索取其保留价格,由于各个消费者被索取的正好是他们愿付的最高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不再与厂商的产量决策相关,相反,从销售每个额外单位所增加的收益就简单地等于顾客为这个单位所付的价格,因而它由需求曲线给出。因为价格歧视并不影响厂商的成本结构,各额外单位的成本仍由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给出。因而,从生产和销售每个增加的单位所得到的利润就等于需求与边际成本之差,只要需求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就能通过扩大生产而增加利润,并且它一直这么做,直到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图11-1中,此时总产量为,价格为 。 图11-1 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

2.汽车推销员是怎样实行价格歧视的?正确利用价格歧视的能力是怎样影响他或她的收入的? 答:(1)由于汽车推销员一般将价格差额作为其利润,所以推销员可以通过达成协议将其一部分利润转让给顾客,也可以坚持要求顾客支付汽车的牌价,通过这种方式,推销员可以实行价格歧视。 (2)一个好的推销员知道怎样区分顾客,他能够确定哪些顾客如果得不到一个可观的折扣就会转向其他卖者。因此似乎要离开到别处购买的顾客可以得到大的折扣,而匆匆忙忙的顾客只能得到一小部分或者得不到折扣。因此,正确利用价格歧视的能力与汽车推销员的收入是正相关的。 3.电力事业公司常常实行二级价格歧视。为什么这可能会改善消费者的福利? 答:(1)二级价格歧视指通过对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不同消费量“区段”索取不同的价格。电力公司一般都存在着规模经济,从而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故电力公司可以增加产量同时降低价格。分段定价价格小于垄断定价。因此电力公司实行二级价格歧视,能够增加自己利润,同时也可以改善消费者的福利。 (2)下面通过分析消费者剩余来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如图11-2所示,假设实行 了二级价格歧视,分为两个价格和。假设为不实行价格歧视时的单一价格。保留价格高于的消费者取得消费者剩余,保留价格低于高于的消费者获得消费者剩余 。在不实行二级价格歧视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二级价格歧视时的消费者剩余增加,改善了消费者福利。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一般均衡分析与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局部均衡分析是对下列哪一项的分析?() A.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B.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忽视其他市场 C.经济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 D.与供给相独立的需求的变化 2.在甲和乙两个人.X和Y两种商品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一般均衡的条件为() A.对甲和乙,MRT XY = MRS XY B.对甲和乙,MRS XY = P X/P Y C.(MRS XY)甲 = (MRS XY)乙 D.上述所有条件 3.在甲和乙两个人,X和Y两种经济中,达到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发生在()。 A.MRT XY = P X/P Y B.甲和乙的MRS XY = P X/P Y C.(MRS XY)甲 =(MRS XY)乙 D.MRT XY =(MRS XY)甲 =(MRS XY)乙 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5.边际转换率是下列哪一条曲线的斜率?()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可能曲线 6.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7.由上题已知条件,在甲和乙成交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可能是()。 A.1单位X和3单位Y相交换 B.1单位X和2单位Y相交换 C.X和Y之交换比例大于2,小于3 D.上述均不正确 8.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经济学基础第12章

【问题和应用】 一、基本问题 (一)重要的名词 国际贸易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 贸易术语国际收支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无形贸易商品的是( B) A.服装 B.旅游 C.设备 D.钢材 2.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进口税外,往往还根据某种目的加征额外的进口税。这种加征的额外关税叫附加税。其中包括(B)。 A. 差价税 B. 反倾销税 C. 特惠税 D. 选择税 3.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 ) A. 贸易顺差 B. 贸易逆差 C. 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 4.中国是一个劳动要素丰裕而资本要素稀缺的国家,所以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这种进出口贸易格局可用( B )来解释。 A.比较优势论 B.要素禀赋论 C.技术差距论 D.产品生命周期说 5.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D) A.一般保护理论 B.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 战略性贸易理论 D. 超保护贸易理论 6.汇率贬值将引起:( A )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7.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 D )。 A.黄金、外汇储备减少B.本国货币贬值

C.国内产出水平下降D.以上各项均正确 8.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 D )。 A.与国外的现金交易B.与国外的金融资产交换 C.与国外的贸易顺差D.全部对外经济交易 9.一般情况下,一国货币贬值后,该国出口商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可能( C )。A.上升B.不变 C.下跌D.先升后跌 10.银行在外汇牌价表上公布的现钞价一般是( A )。 A.现钞买入价B.现钞买卖中间价 C.现钞卖出价D.无法确定 二、发散问题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国际贸易理论分为两大类,即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应地,国际贸易政策就有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弱小的时候,需要保护贸易政策来帮助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当国家强大之后,则又需要自由贸易政策来开拓市场,针对现今贸易形势,请思考,你认为我国是需要保护贸易还是自由贸易? 回答要点:一个国家的贸易理论,始终是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的,既不能一味地选择贸易保护政策,也不能绝对地提倡贸易自由。 贸易自由政策可以带来与别国进行贸易交换、互通有无的效果,进而带来外汇的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但是,贸易自由政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贸易自由政策也就意味着在把自己国家的商品销往国外的同时,国外的商品也可以进入本国的市场,假如别国的商品较本国商品具有优势,无疑会损害本国的民族工业。贸易保护政策也是如此,保证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同时,却会造成本国的商品制造缺乏广阔的市场,从而造成本国商品制造业的萎缩与停滞,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中国当下的贸易政策遵循的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改革开放中的“开放”政策,可以说已经使得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这一方面来讲,贸易自由政策对当下的中国来说是较合时宜的,也是中国应该采取的贸易政策。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71408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 A .统计学 B .数学 C .经济学 D .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 A .控制变量 B .解释变量 C .被解释变量 D .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 A .时期数据 B .混合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 .滞后变量 D .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 .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 .控制变量 B .政策变量 C .内生变量 D .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 .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 .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12.()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 .外生变量 B .内生变量 C .前定变量 D .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B .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