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1]

24时计时法[1]
24时计时法[1]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望南小学王玉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52-54上的内容和例3

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预报,引入新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换算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从而确定下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

3.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有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回去留意“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钟面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录音机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揭示两种写法

师:这是什么音乐?(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师:“新闻联播”是几时播出的?

生;7时,晚上7时,19时等

师:(板书:晚上7:00)电视画面上显示的时刻是什么?

师:画面上有写着“晚上7:00”吗?

生:19:00

师:(板书:19:00 晚上7:00)

2、揭示课题:

师:手指19:00,在电视上会看到这样的写法,指晚上7:00,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会看到这样的写法,其实这是两种我们要用到的不一样的计时方法,板书:“计时法”。

3、初步尝试:(同桌说出电视节目预报表中对应的时刻)

师:现在大家知道19:00是晚上7:00,那假如要是别的时刻你能知道吗?

师出示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同桌交流:它们分别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的什么时候?(学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

08:30 金色童年上午8:30

09:00 儿童英语上午9:00

12:00 新闻30分中午12:00

14:00 成长在线下午2:00

18:00 大风车晚上6:00

22:00 晚间新闻晚上10:00

二、研究两种不同的记时法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法,我建议这节课研究什么内容由同学来决定好吗?

师:你希望在这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生发言提出问题,然后老师整理成如下:

师:我们梳理一下,就是研究这些问题“名称、区别、用途、转化。”

三、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一“名称”。(师:先来研究名称。)

1、学生同桌讨论研究

生:叫一种24时记时法,另一种叫12时记时法或普通记时法。

师:为什么不叫25时记时法?

生:因为一天就只有24小时

师:边演示边讲解(书上52面的钟面)

在一日(昼夜)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师板书:“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学生齐读。

(二)解决问题二“区别” 。

1、师: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请大家再次观察上面节目预报表,找出两种计时法的不同之处。

(普通计时法用0-12时来计时,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24时计时法不用加文字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

2、师:说实话这两种计时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得出:各有各的好处。

(三)解决问题三“用途”。

师:看来它们各有各的好处,那我们来聊一聊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哪些地方用普通计时法呢?(生回答:略)

师小结:手机、电子表、车站、机场、广播电视、邮局等很多工作单位,为了简明方便,不易出错用的是24时记时法。而12时记时法在人们口头交流的时候比较方便,我们要去看电影约好“晚上8时”而不会说是“20时”

(四)解决问题四“转化”。

(师引入过渡:既然人们习惯于用普通计时法,那24时计时法怎样才能很快看出是早上还是晚上7时,这个转化是很重要的,其实很多同学刚才已经说出了很多方法了,看黑板上的节目表。)

师问:有几个变化?

然后让学生讨论晚上7时和19时的关系,引出24时计时法。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在理解了24时记时法后,让学生找到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部门是用24记时法,学生通过回忆,寻找,交流了许多运用24记时法的地方,学生体验了24记时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会学。

学生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但24时记时法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抽象。本节课注重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与加强动手操作,变抽象为具体、枯燥为形象,学生在操作中较形象地了解了24时记时法的含义、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一段时间的计算等。如在从0时开始拨钟,边拨钟,边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时间?(用普通记时法),到中午12时,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时钟已转了一圈,如果再往前走,还要走一圈才是完整的一天,也就是24时,而外圈的数(13-24)表示的是从下午1时到晚上的12时),通过这样的操作与观察,学生非常形象地体验了24时记时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发现内圈的数字与外圈的数字差12,并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有了这样的感性基础,学生自己探索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就轻而易举了。在巩固阶段,学生动手拨时间,一个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另一个用24时记时法说,学生很喜欢,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第二课时里,学生通过拨钟,直观地认识了时刻与一段时间的区别,而且在学习了计算时间的方法。本节课的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较好的平台。

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计时法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教学的,为学生今后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日=24时,学习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运用

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

2.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能够把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互换。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我们每天在钟面上都能看到的时、分等。学生在每天日常生活中,看节目预告、作息时间表等,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记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在练习的设计中,也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很重要。

(二)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谈话法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节目时间表,钟表学具。

三、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引入

春节晚会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什么时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让我们回顾这一时刻。课件出示视频:新年倒计时(引导学生一起倒数10、9、8……)这一时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几?是几时?

引导学生说出夜里12时,是24时,也是0时,它既表示旧一天的结束也表示新一天的开始。

师:一天从0时开始到24时结束,1日=?时(1日=24时)钟面上只有12个数,那么怎么来表钟这一天中的24个小时呢?一天中时针走了几圈?钟面上时针、分针从夜里12时开始转动,屏幕大背景根据钟面上的时间变化也相应地由黑夜到白天再到黑夜,让学生观察感悟到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是24小时。仔细观察,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12。相差12是什么意思?(外圈比

内圈多12)

(二)在探究中感悟

1.普通计时法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现很好,能不能用这个发现来记录时间呢?下面我们就来帮小明一家人制作一张电视节目时间表。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他们喜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时间播出的?

课件出示:小明一家人爱看的电视节目,点击人物图片播放这个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和时间的声音。两人一小组其中一个人从学具中找出这个时间,一个人记录这个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时间没有排序,根据一天中时间的早晚,把小明一家人爱看的电视节目排序。

认识普通记时法,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时间,说出这些时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钟面上的时间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词才能清楚地表示时间的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在口语中应用较为广泛。说一说普通计时法是怎么样表示时间的?

2.24时计时法

在电视节目播出的时候,电视屏幕上显示播出的时间,最后两个有意设计成只有声音没有显示播出时间的?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写,学生可能会写错,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纠错。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有什么特点?引出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同学们有没有想过

有了普通计时法,为什么还要用24时计时法呢?

说一说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还看到过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电子表上的时间、电视上的时间、商店门口的营业时间、火车票上的时间等等。课件出示:举例生活中运用24计时法的图片,让学生读出这些时间。体会24时计时法有什么特点?如果到了南极极昼或极夜怎么办?没有情境的时候怎么办?

教师小结:在交通、广播、邮电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这样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的简洁、不易出错的特点使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计时法。唯一的。

3.归纳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钟面上只有第一圈的数,怎样才能很快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小结方法:当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凌晨0时到下午1时之前的时间时,还用钟面上的时间数;而表示从下午1时到晚上12时

的时间时,要用钟面上的时间数加上12。

引导学生说出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喜欢哪种记时法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已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普通计时法用钟面上的时间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词才能清楚地表示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凌晨0时到下午1时之前的时刻时,还用钟面上的时间数;而表示从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的时间时,要用钟面上的时间数加上1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强调超过12的减,哪里减12,整点数减12,然后要加上时间词?。

预设:如果有学生问新的电子表用AM、PM是上午和下午的英文缩写。罗马人将中午以前的时间叫午前(ante meridiem);中午以后叫午后(post meridiem)现在欧美等回家仍以英文缩写字a.m.及p.m.

来表示上午和下午。

(三)在应用中提升

学习了24时计时法,下面就运用知识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连一连:书上53页连线题,进一步来熟悉24时计时法。

2.画一画: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吗?24时计时法向普通计时法转换的练习。

3.填一填:用电子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4.用一用:在生活情境中两种计时法的互化练习。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出,24时计时法的特点,普通计时法的特点。怎样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最后,送给同学生一句鲁迅的名言结束今天的学习。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鲁迅

因为懂得,所以清澈——《24时记时法》(一)教学反思

刚从教室出来,找个词形容一下自己此刻的心情吧——呵呵,快乐!满满的快乐。

未雨绸缪了好些天,今天,我终于和孩子们学习了《24时记时法》,居然没有料想的艰涩,课上完后,我和孩子们的心里反而乐呼呼的,西西。奉上清茶,请路过的老师听绿水把这些天的思考收获慢慢道来。

【未雨绸缪篇】

第一次读教材教参时,我根本没有能力到达这部分知识本质的地方,我的眼睛和心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脑子里能想到的只是带着孩子们感悟时间,可是数学仅靠感悟不够,需要清楚的和孩子们分析,发展时间观念,提升思维。到底,这是怎样的数学知识呢?

在三天前的写话作业中,我布置孩子们像低年级一样,去制作钟面。

(绿水反思:和陈青老师的做钟面活动相比,我的做法实在肤浅可笑,停留的层次太低,只是简单的手工劳动,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顶多回忆了时间方面的一些知识,根本没有去“创造”什么,没有去思考和新知有联系的一些知识。)

两天前的写话作业中,我又布置学生向老师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在什么时候播放,孩子们满怀兴趣写了很多,基本都是普通记时法表达的。中午交流时,我挑了普通记时法表达的作业和他们分享,然后说,这样的记时法有个名字呢。小海着急的抢在我前面说:这就是24时记时法。孩子们也都嚷嚷,对!这是24时记时法!

我傻眼了。

本想提前让他们对普通记时法熟悉巩固一下,怎么情况这样了呢?

无奈之下,我只好随手画了一条数轴,边写边简单告诉他们24时记时法,得用24个数表示。刚才的都是普通记时法。

孩子们似懂非懂,我心里有点郁闷。

…………

(绿水反思:且不论提前铺垫是不是个错误??我简直是仓促处理新知了,如此仓促草率,学生何茫茫!)

【风清月朗篇】

晚上回到家,我和秦老师又聊了这个话题。

绿水逶迤 19:45:22

秦老师,我后天才上24时记时法。可是昨天晚上小朋友已经做了钟面,并且写话本上写了自己喜欢的电视是什么时间播放的,中午交流时,他们说到了24时记时法,我把数轴都画给孩子们看了。如此课前铺垫,可行吗?(没有刻意,纯属巧合的铺垫)

绿水逶迤 19:46:39

因为这个内容是本册的最难点,所以,我比较紧张,就提前安排了小活动。

秦士详 19:47:00

不要过多铺垫,关键性的不要让学生知道

绿水逶迤 19:47:24

关键的就是转化,是吗

秦士详 19:48:26

先解决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是怎么回事

绿水逶迤 19:48:27

新的一天从0时开始,我已经用除夕守夜为例讲给他们听了,并且用数轴直观感受了,一天24小时。

绿水逶迤 19:48:52

今天讲掉了什么是普通记时法,什么是24时记时法。

秦士详 19:49:26

早了点

秦士详 19:49:36

这应当是新授内容

绿水逶迤 19:50:08

啊?

秦士详 19:51:34

要不然课上教什么,就教个转化?

因为其他老师都说这个部分难

绿水逶迤 19:52:12

所以我想感悟起来再说嘛

秦士详 19:52:31

难是难,也不能放在课前教

绿水逶迤 19:52:38

不是故意的

秦士详 19:53:04

最起码24时计时是新授内容,而且最好让学生“创造”24时计时法

秦士详 19:54:45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是两种不同的表示一天时刻的方法,转化是根据概念的本质进行的

秦士详 20:12:46

教学时充分利用数轴来进行,在数轴的上面表示普通记时法,下面24时记时法,这样学生对照数轴很容易理解

绿水逶迤 20:13:02

秦士详 20:14:17

先解决普通计时法,边研究边板书上午1时、中午12时、下午1时……

秦士详 20:14:48

再制造冲突:由于一天有两个1时、两个2时……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容易把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混淆,怎么办?

秦士详 20:15:37

最后确定:用0~24这24个数表示一天的24小时

秦士详 20:15:54

再研究:怎么用0~24表示

绿水逶迤 20:16:02

恩知道思路了

秦士详 20:16:07

自然得到24时计时法,

秦士详 20:16:34

重点研究下午的怎么改写成24时计时法的时间

秦士详 20:17:41

为什么要加12?

秦士详 20:18:35

对照数轴学生很容易找到方法,也很容易理解道理。

绿水逶迤 20:18:57

实践中,学生会出现怎样的差错呢?

秦士详 20:19:36

上午的也加12,或下午的不加12。

秦士详 20:21:11

如果学生理解了24时计时法是什么回事,问题就不大了绿水逶迤 20:22:17

恩,受益匪浅!

(昨天我整理和秦老师的聊天记录时,居然发现,就24时记时法,我们整整聊了三四天,很多话说了三四遍,许多思想,秦老师都是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讲解给我们听!真诚谢谢秦老师!哈!)

(在秦老师几遍讲解后,我对这部分知识非常明朗了。先概念教学,再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只要学生理解了,这些问题就不会棘手了。)

所以,我脑子里教学预案的框架是这样的。

一、谜语导入,明确一天有24小时。

二、教学普通记时法

(呵呵,这个部分昨天晚上,玉彬问秦老师,课上怎么引入好,秦老师反问,你们说呢!我说,我想直接教学普通记时法的概念,这样清晰;玉彬说,他认为两个概念一起来,后来秦老师说,先弄清楚普通记时法。确实是这样,在学生的写话中,我了解到他们对普通记时法的知识虽然经常接触,但也是稀里糊涂的。所以,先把这个概念建立得牢固些!)

三、教学24时记时法

四、普通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24时记时法转化成普通记时法。

(绿水很差劲,原先把《24时记时法》当成活动课类型,不知道它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后来秦老师说,这样的课,是概念教学的课,学生只有了理解了两者的概念,思考了两者的联系,才能较好的转化,即使后面有了问题,也能用自己理解的去解决。所以,听后我才明白,本节课中,两个概念是教学重点。)

【鸟语花香篇】

(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纸上有根长条,长条被一根根小短竖平均分成了24个小格,我告诉孩子们,这是时间老人送给他们的时间轴。)

课始,学习普通记时法,孩子们猜了一个小谜语后,知道了一天有24个小时。为了让他们理解新的一天是从夜里12时,也就是凌晨0时开始的,我创设了除夕守岁的情境。

师:凌晨0时这个时刻,大部分小朋友应该都有深刻体会的。在我们除夕守岁时,春节晚会的主持人会说,让我们倒计时,迎接新的一天到来!迎接来的凌晨0时,就标志新的一天开始。

师生同数:10、9、8、7、6、5、4、3、2、1、0时到来!!

师:现在你们知道新的一天从哪个时刻开始了吗?

生:从凌晨0时,也就是夜里12时开始。

(师在时间轴上面写普通记时法:凌晨0时。)

师:新的一天开始后,有些小朋友还不睡,还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到了——

生:凌晨1时。(板书)

师:凌晨一时到了,有些同学的爸爸还在打牌吧!(生大笑)不一会儿就到了——

生:凌晨2时。(板书)

……

(在课堂上,我帮孩子们规定了约定俗称的说法,一天中,上午6时前,统称凌晨几时;上午6时开始到中午12时前统称上午几时;中午12时往后到下午6时为止,统称下午几时;下午6时往后到夜里12时,统称晚上几时。)

(我写到中午12时后,请莹莹到前面指上午8时在哪里,然后后面的时间请孩子们小组为单位完成在时间轴上面。)

在巡回中,我居然发现,除了莹莹小组,其余小组在时间轴上写时间的时候,把时间都写在了空格的上面,没有写在小短竖上,这可怎么是好,要是讲多了,反而不理解。

我让他们暂时停下来,举例说了凌晨 1时到了,我们就把凌晨一时记录在凌晨0时后面的小短竖上。

还好,孩子们一听就明白,全部顺利完成了。

小组写时间时,有两个组的组长居然霸占着时间轴,只顾自己写,不和同组同学交流,幸好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要有效,否则就是个体在体验,而不是小集体的互动交流了。

(接着制造认知冲突,教学24时记时法)

师:在普通记时法中,一个数表示两个不同的时间,生活中,因此容易混淆。既然一天有24个小时,我们能不能联系生活,在时间轴上创造一种不容易混淆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呢?

先想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把你们的想法表达在时间轴的下面。

(我高估了自己前面草率处理的效果,很多孩子显然已经遗忘了我三天前的仓促说教,依然比较聪明,他们小组在她的提点下,第一个想到用0—24表示时间。其余小组慢慢的也想到了,小家伙们激动的凑在一起,在时间轴上描绘自己的智慧。)

这里有一半的小组,创造出了这样的时间,如“下午13时”、“下午14时”等,我在巡回指导时,反问他们,你们创造的时间里有几个13?他们说只有一个。我说,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和陈东燕小朋友的名字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叫英语老师叫陈老师,叫陈东燕小朋友小东燕,这样好区分。就像时间轴上,8时在上午叫上午8时,晚上的叫晚上8时,现在只有一个13时,你们认为应该叫什么?

孩子们立刻想到应该直接用13时来表示。

集体交流时,我让他们说说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联系。

孩子们能支离破碎的总结出求和、求差的情况,但是参与面不是太广。

(绿水反思: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时间轴,却把孩子们的思维和时间联系在了一起,它不仅具体形象,而且可以盛放孩子们自己对时间的猜想、理解,他们集中智慧,书写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我想,有了理解,即使后面有了问题也不可怕啦!)

绿水声音:

24时记时法让很多三年级老师谈虎色变,西西,这部分知识初看之下,的确密密匝匝,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看透了它的本质后,就是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很清澈明了。

只是教材内容较多,我和芦苇都只完成了概念教学,剩下的练习明天继续。其实今天的概念教学中,已经渗透了练习题,芦苇的孩子们和我的孩子们今天都学得很快乐。毛毛说,他把练习等都讲好了,但是孩子们学得很乱,呵呵,看来,我和芦苇的放慢一步是理智可行的:)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创造一下24时记时法,感受探索和体验的乐趣,课堂会因此更灵动更有思想。

24 时记时法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黄湘云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49~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爱看什么节目?它是什么时候播出?

2.你知道动画乐翻天一般什么时刻首播吗?(师随机板书:晚上6:00)

3.看看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晚上6时吗?电视上怎么显示的是18时呢?(师随机板书:18:00)

4.老师这里有一份电视节目预报表(课件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像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你们还在哪儿见过?

5.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记时法是如何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二、展开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你们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一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一起看看春节晚会上大家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播放春晚倒计时录像)

2.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时,钟面上是几时?电视右上角的时间呢?

3.(1)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所以,我们又把这个时刻称为0时。

(2)师:一个小时过去了,现在是几时? 1时还可以怎么说?这时你一般在干什么?

(3)在7时、10时、12时停下,分别让学生说说这时是几时,你通常在干什么?

4.(1)时间继续往前走,现在是几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生汇报。

(3)13时是怎么想到的?13时还可以怎么说?(板书:13时)

(4)小结:下午1时就是13时,13时就是下午1时。

5.分别在15时、21时停下,让学生说说这时是几时?你通常在干什么?

6.师:到了一天结束的时候,这时的时刻是几时?24时还可以怎么说?

师:到了24时,就表示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所以,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7.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转几圈?经过多少小时?

(二)体会一天中的三个12时表示的不同意义。

1.师:回顾一下,刚刚的一天中,0时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什么位置?这时是白天还是黑夜?12时呢?24时呢?

2.师:这三个钟面上都是12时,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三)揭示两种记时法名称。

1.观察、比较两种记时法。

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记时法,观察、比较这两种记时法,你有什么发现?

2.揭示两种记时法名称。

师:像这样前面带有表示时间段的词的记时方法,一般称它为(板书:普通记时法)。而这种记时法,前面没有表示时间段的词,它是用0时到24时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这种记时方法就叫做24时记时法。(板书:24时记时法)

(四)两种记时法的比较及转化。

1.出示彩条图。

下面,让我们结合彩条图进一步研究这两种记时法的关系。(课件出示:彩条图)这个彩条图上面是哪种记时法?(24时记时法)下面呢?(普通记时法)你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

2.探索两种记时法转换的方法。

(1)刚刚通过观察板书,我们已经知道这两种记时法,12时及12时之前的时刻表示时间的数字是一样的,我们来看(课件:去掉时间词)去掉时间词是不是一样了?

(2)那么,12时之后的两种记时法,是不是去掉表示时间段的词之后,数字也一样呢?我们来看(课件:去掉时间词),它们表示时间的数字都相差(12)。

(3)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练习。

3.(课件显示完整的彩条图)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种记时法转换的窍门了,想一想,我们在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时,在哪个时刻之后就要考虑加12、减12的问题?

4.下面请你们用这两种记时法说说这三个画面上的时刻。

(1)(出示升国旗画面)这是几时?(早上8时和8时)

(2)(出示吃午饭画面)这是几时?(中午12时和12时)

(3)(出示准备睡觉画面)这是几时?(晚上8时和20时)

5.(课件出示10时钟面)请你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

上课的10时是什么时候的10时?睡觉的10时呢?

三、总结

(一)目标检测:

1.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师:现在你能用普通记时法说说它的播出时间吗?指生口答。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火车票

24小时计时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及其用途; 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刻和时间的意义; 3、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4、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时间象流水,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看图写时间 24时计时法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应用的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研究24时计时法(板题) 二、新授 (二)激活经验,感悟方法 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1、 24时计时法及用途 (1)、教师拿出钟表将时钟、分钟都指向“12”,告诉学生这是夜里12时,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0时。现在老师拨钟请同学们说出指定的时刻: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晚上10时,午夜12时。小节:夜里12时表示一天的结束,即24时,又表示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从0时到24时的

计时法,是全世界通用的,也叫国际计时法(板题)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笑笑要去车站接同学欢欢,欢欢打电话来说明天7:00到站。可一放下电话,笑笑却不知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去接欢欢。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清楚是上午7点还是下午7点,借此复习(讨论)普通计时法。〕 并指出:第一圈以夜里12时(也就是0时)到中午12时,是12小时。第二圈以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又走了12小时。一共走了两圈是24小时。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采用的是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每天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如果我们每天睡觉用去10小时,吃饭用去3小时,活动用去2小时,休息游戏和路上各用去1小时,那么用在学习上就只有7小时,再平均分配到各门学科的话,大概每天每门课就仅有1小时了。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能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上面第3小节,通过阅读使学生懂得在把下午的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给原来的数加上12,而第一圈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更简单,不要写明凌晨,上午等,只要直接写几时。板书:1日=24时 师:我们已经清楚了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24时,这一时刻既表示1天的结束,又表示第2天的开始,所以习惯上常把夜里12时又说成0时。 师:现在,思考两个问题:(1)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是上午的时刻?下午的时刻?还是晚上的时刻?(2)外圈的数和相对应的内圈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钟面外圈的数是按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时间的,总是比内圈相对应的数大12。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只要用内圈的数加上12来表示即可。反过来,如果告诉我们的时间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就减去12算出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三)加深理解,形成方法 师:在生活中,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都是经常要用到的,我们要学会熟练地互相转换。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师:小明正在参加升旗仪式,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正在吃饭,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正在和小伙伴们在一起踢足球,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上床睡觉了,这时是什么时间?(学生回答)

24时计时法[1]汇总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望南小学王玉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52-54上的内容和例3 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预报,引入新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换算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从而确定下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 3.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有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回去留意“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钟面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录音机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揭示两种写法 师:这是什么音乐?(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师:“新闻联播”是几时播出的? 生;7时,晚上7时,19时等 师:(板书:晚上7:00)电视画面上显示的时刻是什么?

师:画面上有写着“晚上7:00”吗? 生:19:00 师:(板书:19:00 晚上7:00) 2、揭示课题: 师:手指19:00,在电视上会看到这样的写法,指晚上7:00,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会看到这样的写法,其实这是两种我们要用到的不一样的计时方法,板书:“计时法”。 3、初步尝试:(同桌说出电视节目预报表中对应的时刻) 师:现在大家知道19:00是晚上7:00,那假如要是别的时刻你能知道吗? 师出示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同桌交流:它们分别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的什么时候?(学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 08:30 金色童年上午8:30 09:00 儿童英语上午9:00 12:00 新闻30分中午12:00 14:00 成长在线下午2:00 18:00 大风车晚上6:00 22:00 晚间新闻晚上10:00 二、研究两种不同的记时法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法,我建议这节课研究什么内容由同学来决定好吗? 师:你希望在这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生发言提出问题,然后老师整理成如下: 师:我们梳理一下,就是研究这些问题“名称、区别、用途、转化。” 三、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一“名称”。(师:先来研究名称。) 1、学生同桌讨论研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时:2课时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 练习:抢答: 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19时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到1日=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4时计时法,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3)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4.教学过程: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时刻信息。 2.组织交流时刻信息,提出问题:8时的时候,你猜老师会在干什么? 3.组织学生猜测。(老师在我们班上课工作;老师可能没有课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或许有学生也会猜到是晚上8时......) 4.揭示答案:每天的这个时候,老师都在家里备课,为什么你们没猜到(为什么这么多小朋友没猜到呢)?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讲的是上午8时,而老师指的是晚上8时。 师:是的。晚上8时和上午8时是我们惯用的12计时法,谁还知道别的计时法? 学生可能会说:晚上8时就是20时? 你怎么知道的?(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我妈妈教我的;我是在收音机上听到过......)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真是生活的有心人,采用这种计时法就不会让人产生误解了。这种计时法就是24计时法。 5.组织学生观察: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1日(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12时(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0时),时针又走1圈也是12小时,一共是24小时,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第一单元第1课时24时计时法(一)(教案)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精品】第一单元第1课时24时计时法(一)(教案) 冀教版(2014秋)-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内容:24时计时法(一) 教学目标: 1. 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时间。 2.能正确进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 情感目标: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是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时间。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一认。 揭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即为几时整。 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时即为几时半。 2.同样是10时,为什么这两个小朋友们做的不同呢? 学生:第一幅图是上午10时,第二幅图是晚上10时。 师:说的真好!看来一天中有2个10时,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一天中会出现两个10时吗? 学生疑惑。 课件出示: 师:现在你知道了吗? 学生:因为一天有24小时,时针要走整整两圈,每一圈只有12小时。 师:说的完全正确!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可以怎样记录时间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说说。 引导学生得出: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这段时间一般用凌晨、上午等来描述,从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这段时间用下午、晚上等来描述。这样记录时间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之为“普通计时法”或“12时计时

法”。 师:其实,在数学王国中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来区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学生:好。 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找来了一份中央电视台部分频道固定电视节目预告。 课件出示: 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师: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说说:钟表上只有12小时,怎么节目预告表上有的时间大于了12时呢? 师:一天有24小时,电视节目预告用的是24时计时法。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说说: (1)14频道每天16时30分播放《动画大放映》是几点呀? (2)24时计时法是什么意思? (3)24时计时法是怎么得来的? (4)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有什么关系? …… 师: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还有很多呀!那么有谁知道16时30分是几时呢? 学生:我知道,16时30分就是下午4时30分。 师:说的真好!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时,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计时法,这种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拿出课前准备的钟表模型,我们一起来认识24时计时法好吗? 课件出示: 师:我们一起来转转钟表上的时针。观察钟表,时针走1圈是多少小时? 学生:时针走1圈是12小时。 师:走2圈呢? 学生:走2圈是24小时。 师:第一圈是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是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 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钟表外侧的24时计时法,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集体交流。

《24时计时法》教学重难点突破

《24时计时法》教学重难点突破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进行24时计时法与12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和体验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呈现了一个小朋友一天的日常生活情景:睡觉、起床、学习、吃午饭、课外活动、吃晚饭、看电视、睡觉,在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日常活动。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事,从而就引出对24时计时法的探讨。通过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介绍了在1日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说明1日有24小时,因此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结合自身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如何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钟或道具钟、印有“时间尺”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新闻联播开场曲)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你知道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吗? 生:7点开始! 师:什么时候的7点?说完整。 生:下午的7点。 师:还可怎么说? 生:晚上的7点 师: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天黑了,我们把它叫做晚上7:00。 老师把它写下来。 板书:晚上7:00 师:老师在新闻联播刚开始的时候截取了一个画面,上面显示的时间是19:00。(出示画面)。 师:这19:00和大家说的晚上7:00一样吗? 师:19:00与晚上7:00指的都是一天中的同一时刻。晚上7:00就是19:00。 2、找生活中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早上几时,中午几时,晚上几时,电视上却出现了一个19:00,像19: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你们还在哪见过? 让学生发言。(手机上、车票上、超市营业牌上等) 3、揭示课题 师:像19: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为24时计时法。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晚上7: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一般称为为12时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 1.学习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第1课时 认识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教材52页24时计时法,54页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周末的时候跟妈妈出去逛街吗?(逛过) 今天小红跟妈妈去逛百货商场,在商场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9:00~21:00” 小红就禁不住想:“21:00是几时?” 同学们知不知道21:00是几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说想法,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21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24时计时法。 (1)在一天里,钟面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也就是1日=24时(板书1日=24时)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提问: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组内交流,老师对学生发言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刻度,内外数相差12)小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 师: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学生思考) 生1:5外面对的是17,所以是17时。 生2:用5+12=17。 师:你们的想法都对,但在平时学习中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来的时数加上12,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说明: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3)学生分组对练。

24时计时法 黄爱华

在仙桃市教科院举办的"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新课程教学艺术展示暨教学专题报告会"的活动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了一节三年级的“24时计时法”。这节课上的十分精彩,让所有听课的老师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黄老师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令我们这些在新课程背景下苦苦探索的老师们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真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一、课前谈话,别具匠心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姓什么吗? 生:姓黄! 师:没错,我是来自深圳的黄老师!今天来给咱们的沔州小学三几班同学上数学课? 生:沔州小学三(1)班! 师:刚才我跟同学们一起,还有在座的老师看了你们学校的介绍,你们学校有那么多的荣誉,是吧? 生:(很自豪的说)是! (赏析:教学即沟通。我们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就必须俯下身子去了解学生,真诚的与学生展开对话。在谈话之前,会场上播放了沔州小学的专题片,黄老师用心去看了,并很快就用到和学生的谈话里去了,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师:你们学校的同学和老师都好厉害呀!你们学校的刘校长说要让每一位小朋友变得学会学习。其实我们数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在生活当中你们会思考吗? 生:会! 师:我到了咱们仙桃,就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城市为什么叫仙桃?这里真有仙桃吗?你们想过没有?(学生都摇头表示不知道)我一听说给我们上课的同学是沔州小学的学生,咱们这个学校为什么叫沔州小学呢?这都引起我的思考!像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我都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跟同学、家长和老师有所交流,经常会发现我要想解决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学数学有一条很重要的,那就是头脑要灵活,反应要快。你们反应快不快? 生:快! 师:真快呀?我来试试看,看谁反应最快!我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故事里有一个小问题,谁第一个举手的肯定是反应最快的,是不是? 生:当然是的! 师:有一天,有一个聋哑人,他要到商场里买一把铁锤,他到了商场,做了一个用铁锤敲钉子的动作,(师边说边做敲的动作)他很顺利的买到了铁锤!接着他还要买手套,他做了一个戴手套的动作,也很顺利的买到了手套。第二天,来了一个盲人,他要买一把剪刀,你们说怎么办? 生:(马上举手)他学一学用剪刀剪纸的动作! 师:你的反应最快。你能学给我们看看吗?(生用手势表示剪纸的动作) 师:啊!做一做剪纸的动作别人就明白了,她的反应真快!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盲人不一定是哑巴呀,可以用嘴巴说买一把剪刀就可以了! 师:哦,盲人可以说话,直接说买一把剪刀,可以吗? 生:可以! 师:是呀,这一位同学的回答和刚才的那位同学一样吗?你们更欣赏哪位同学? 生:不一样!我欣赏后面的这位同学! 师:这位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显得更加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第二次来的盲人可以说说话啊!在我们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像他一样,不要老师说什么就学什么,要有自己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表(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xx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第52、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24时记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进行这两种记时法表示时间的互换. 2.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能计算经过的时间。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重点:24时计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互换。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多媒体、学具钟、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阿龙和阿涛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出示一个8时的钟面) 生:有的说的是上午的8时,有的说的是晚上8时了! 师:一天中有几个8时? 怎样表示才能把两个8时分清楚,不造成误会呢?

教师板书:上午8时晚上8时 师:在8时前面加上:上午或晚上这些表示时段的词,表示得就清楚明白了,那么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吗? 师:为了把一天的时间记录得清楚明白,广播、电视、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了另外一种记录一天时间的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 师: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24时计时法? 生2:24时计时法有什么用? 生3: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师: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1、体会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学生各持己见) 师: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0点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 师:对,晚上12时,既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从晚上12时到晚上12时是一天。 教师拨钟面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数:晚上12时…… 师:现在几时? 生:中午12时。 师:时针走了几圈?

《24时计时法》案例分析

《24时计时法》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教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分组讨论: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3)口答. 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24时计时法练习(1-9课时)

24时计时法练习(1-9课时)

24时计时法练习 第1课时 一、改写成另一种计时法。 8:30()晚上10:45() 17:38()傍晚6:15() 22:10()19:22() 2:00()早上7:55() 下午1时10分() 上午10时30分()11时() 二、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上7时=()晚上7时=() 中午11时30分=()夜里11时30分=() 1时=()分凌晨0时() 下午4时30分()晚上12时20分() 上午9时10分()傍晚6时() 深夜12时()中午12时20分() 夜里12时45分()晚上9时05分() 上午9时是( ) 下午5时是( ) 凌晨2时是()晚上10时是() 三、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7:30 ()16:35 () 21:20() 2:00 ()11:10 () 24:00() 12:15() 0:45 ()0:00 ()填表: 普通记时法上午9时半晚上8时夜里12时半 24时记时法14:00 23:30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下面是一家快餐店的营业时间,先仔细观察,再回答问题 营业时间 上午6:00—8:30 中午11:00—1:00 下午5:30—7:30 (1)这家快餐店上午营业了()小时()分 (2)这家快餐店每天共营业()小时()分 (3)用24时记时法,这个快餐店是()停止营业 (4)小华18:00经过这家快餐店,能吃到快餐吗?答:() 第3课时 2、一艘轮船晚上10:50从上海出发,行了1小时20分,这艘轮船()时到达目的地。 3、一节课40分钟,从上午9:50开始上课,()结束。 4、早训练上午8:05结束,训练40分钟,早训练是从()开始的。 5、妈妈8:00上班,路上要花25分钟,她至少应在()从家里出发。 6、小明早上7:05分从家里出发,路上需花15分钟,他()能到学校。 7、一场排球赛从19:30开始,进行了155分钟。结束的时间是() 8、刷牙洗脸需要5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完成这些事最少需要的时间是() 9、小明的学校8:15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1)第二节课()下课;(2)9:10分小明在()10、妈妈早上7:30上班,中午12:00~1:30午餐和午休,下午5:00下班。妈妈一 天共工作()小时。 11、填出火车运行时刻表

(完整版)24时普通计时法专项练习附答案.docx

年、月、日(一)专项练习 一、填空。 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上午 9 时是 ()下午 5 时是 () 凌晨 2 时是()晚上 10 时是()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 时是 ()20 时是 () 7 时是 ()12 时是 () 3、算出下列经过的时间。 邮电局营业时间: 8:00---17:00________小时 超市营业时间:8:30---20:30________小时 火车站售票时间: 6:30---11:3013:30---20:30________小时 睡觉时间: 21:00---7:00________小时 二、我会选 1、早上 8:00上学,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____ A、 24:00 B、 8:00 C、 20:00 2、晚上 12 时是 ____ A、 24:00 B、 22:00 C、 12:00 3、表示时刻的句子是 _____ A、我走了10 分钟 B、 5 时公园见 C、 10 年过去了 4、下午 3:00上课,下午 3:40下课,这节课用了 ____ A、 30 分钟 B、 40 分钟 C、 20 分钟 5、一天一夜有 _____ A、 24 小时 B、 23:00 C、 24:00 6、从早上8 时到下午 5 时,经过了()小时。 A、 13 B、 3 C、 9 7、气象站从2: 00 起,每隔 4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全天共测 6 次,那么第三次测量的时间是() A、 10: 00 B、 6: 00 C、晚上 10:00 8、小明早上6: 30 离家去上学,上了 4 小时课,来回路上共花掉 1 小时,他()时到家。 A、 10: 30 B、 11: 30 C、 12: 30 三、判断 1、 12 时是零时。() 2、 20 时是晚上10 时()

第3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年月日》24时计时法(1)(教案)

第3课时24时计时法(1) 【教学内容】 24时计时法(教材第82~83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2.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 【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刘老师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谜能力,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谜语。 生:钟表。 师:同学们的能力可真强,现在钟面上是几时(课件出示:钟表9时),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生1:上午9时,我在上课。 生2: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随机板书:上午9时晚上9时)像这样,在9时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词语,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谁能再举一个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生:凌晨3时早上6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11时

师:同学们对普通计时法已经掌握了。 【新课讲授】 1.认识24时计时法。师:老师知道大家很喜欢看电视,中央台今天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中央台节目单。 师:观察这个节目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获取信息,发言。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你们有问题要问吗? 生1:为什么这些时间的前面没有加“上午、下午、晚上”的词语? 生2:16时是几时? 生3:《美术星空》和《七巧板》间隔多长时间?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先猜想一下16:00是几时?(课件出示) 生1:4时。 师:是4时吗? 生:下午4时。师追问:16:00为什么是下午4时? 生:时针第一圈走了12个小时,再走4小时就是16时。16时就是下午4时。 师:真聪明,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数学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2.感知24时计时法。 师:课件出示(晚上12时),这是几时? 生:晚上12时。 师:对,当我们沉睡在梦乡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晚上12时它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课件演示:0时)师:请把你钟面上的时刻调到0时,利用钟表学具,从0时开始,边拨边数,研究一下从0时往后是几时?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咱们看哪个小组的研究最深入,发现最多!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每个小组的研究发现都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你们的想法。开始一天的旅程吧!(课件出示) 师:可以跟着数。一天结束了吗? 生:没有。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表(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谢秀玲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第52、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24时记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进行这两种记时法表示时间的互换. 2. 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能计算经过的时间。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重点:24时计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互换。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多媒体、学具钟、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阿龙和阿涛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 院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出示一个8时的钟面) 生:有的说的是上午的8时,有的说的是晚上8时了! 师:一天中有几个8时? 怎样表示才能把两个8时分清楚,不造成误会呢? 教师板书:上午8时晚上8时 师:在8时前面加上:上午或晚上这些表示时段的词,表示得就清楚明白了,那么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吗? 师:为了把一天的时间记录得清楚明白,广播、电视、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了另外一种记录一天时间的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 师: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24时计时法? 生2:24时计时法有什么用? 生3: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师: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1、体会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学生各持己见) 师: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0点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 师:对,晚上12时,既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从晚上12时到晚上12时是一天。 教师拨钟面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数:晚上12时…… 师:现在几时?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 第一课时学案(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24时计时法 教材第82、第83页的内容。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钟表,投影仪。 1.口答。 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大月有多少天? 哪几个月是小月?小月有多少天? 每年二月有多少天?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2.填空。 (1)90分=( )时( )分 (2)2时=( )分

(3)1998年是( )年,有( )天。 3.导入新课。 提问: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少小时?1天有多少小时? 讲述:在一天的时间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2圈,共24小时;也就是1日=24时。 教师分别在钟面上拨出学生上学、吃饭、放学和睡觉的时间,让学生识别。 说明:按照这种普通计时法,一般要指出是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1.投影出示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1:00是几时? (2)猜一猜,说明理由。 (3)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计时方法。 2.讲述24时计时法。 (1)教师演示。 1日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1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走到夜里0时,时针又走1圈,也是12小时,一共是24小时,也就是1日=24时。通常我们把这种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2)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有24小时。

3.操作感知。 教师把钟拨到下午1时。 提问:用24时计时法表示应该是几时?(13时) 再往下走,下午3时是几时?下午5时是几时? 如何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一时刻呢?〔只要用3+12=15(时),5+12=17(时),就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一时刻〕晚上11时是几时?(23时) 晚上12时与第二天有什么关系?(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常常说0时或0点,而不说24时) 4.解决问题。 (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了12小时。 (3)一天是24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两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24时计时法》优质教案

第6单元年、月、日 第3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用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准备】 钟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大月有多少天? 哪几个月是小月?小月有多少天? 每年二月有多少天?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2、填空。 (1)90分=()时()分 (2)2时=()分 (3)1998年是()年,有()天。 3、导入新课。 提问: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少小时?1天有多少小时? 讲述:在一天的时间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2圈,共24小时;也就是1日=24时。 教师分别在钟面上拨出学生上学、吃饭、放学和睡觉的时间,让学生识别。 说明:按照这种普通计时法,一般要指出是上午、下午、晚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82页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2)猜一猜,说明理由。 (3)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计时方法。 2、讲述24时计时法。 (1)教师演示。 1日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1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早走到夜里0时,时针又走1圈,也是12小时,一共是24小时,也就是1日=24时。通常我们把这种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2)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有24小时。 3、操作感知。 教师把钟拨到下午1时。 提问:用24时计时法表示应该是几时?(13时) 再往下走,下午3时是几时?下午5时是几时? 如何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一时刻呢? 晚上11时是几时?(23时) 晚上12时与第二天有什么关系?(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常常说0时或0点,而不说24时) 4、解决问题。 (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了12时。 (3)一天是24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两圈。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一连。 2、照样子,填一填。 18:06 () 23:38 () 四、思维训练 和平街新设一个邮筒,需要在邮筒上标出取信时间。已定每天取3次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小时取一次信。请你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

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掌握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1、师:星期天,小明、小亮和小芳三人相约去天文馆观看科教片。让我们跟随他们到天文馆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2、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15:00是几时?15:45是几时几分?等问题。 指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15:00是几时?”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师:大家可真不简单,看到15:00就知道是下午3:00,连15:00这样一种新的计时方法都能看懂,海报上的其他时刻,你们也能看懂吗?同桌两人先相互说一说,好吗? (指定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命名。 师:大家看,同一时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象下面这样的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上午9:00,上午10:30,下午3:00,下午3:45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种记时法,叫做普通记时法。而上面这种计时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种新的计时方法,你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命名,并说清自己的想法。 师:(学生说出24时计时法后)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 2、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谁知道一天是从哪个时刻开始的?指定学生回答。 师:我们过新年时都看过新年联欢会,想一想,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刻敲响?(晚上十二时) 师:(出示课件:钟面、时针和分针指向十二)当半夜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既然是开始,是起点,人们习惯上把表示开始的这个时刻叫做0时。

人教版数学三下教案-24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84页的例3及练习十八。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区别时间与时刻。 2.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 )时中午12时是( )时 上午8时是( )时下午3时是( )时 1.创设谈话情境。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境,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多长时间) (2)教师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18-9=9(小时)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 )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时( )分。 3.观察下表, (1)投影出示。 (2)教师可借助钟表直观演示,学生看钟面填表。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这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一次8:30 第二次12:30 第三次1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