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尖峰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公共服务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缺乏明确的指引和信息。

该公园的路标和指示牌不足,导致游客在游览时迷路或错过景点。

对此,公园管理方可以增加更多的路标和指示牌,尤其是在重要的拐角和岔路口,以指导游客的方向。

可以在入口处设置信息牌,提供地图和景点介绍,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规划行程。

该公园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足。

在公园内,缺少休息区、厕所和饮水设施,给游客带来不便。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对策是增设更多的休息区和厕所,并保持其清洁和卫生。

可以在公园内设置饮水站或者提供免费饮用水,以满足游客的饮水需求。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服务存在一些问题。

公园周边的交通不便,缺乏直达公园的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游客前往公园的困难。

对此,一种解决办法是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特别是在游客数量较多的时段。

可以与当地的旅游公司合作,提供专门的交通服务,方便游客前往公园。

公园的安全管理也需要得到加强。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有一些崇山峻岭和陡峭的路段,需要游客注意安全。

当前的安全措施和警示标识不够明确,容易导致游客的意外事故。

为了提高安全性,公园管理方需要增加警示标识和安全提示,并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安全巡逻和救援。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公共服务中另一个问题是人力资源不足。

在旅游旺季,公园的游客数量增加,但工作人员的数量没有相应增加。

这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给游客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园管理方可以在旅游旺季雇佣临时工或提前预计游客数量增加,并相应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公共服务存在着指引和信息不足、公共设施不足、交通服务不便、安全管理不到位和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

为了改善和优化公共服务,需要增加明确的指引和信息、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改善交通服务、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增加人力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2008年4月胡锦涛总}1记在视察海南省时指不,海南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使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

同月,海南省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海南省的旅游业的大戏由此拉开帷幕。

2010年1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止式步人止轨。

一、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特点及发展现状。

首先,海南省的旅游资源卜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海岸带景观;②山岳、热带原始森林;③珍禽异b >④大河、瀑布、水库风光;⑤火山、溶洞、温泉;⑥古迹名胜:⑦民族风情;⑧热带作物及川园风光。

其次,凭借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海南省旅游业在20年内迅速崛起。

与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游总收人171.37亿元,是1987年的150倍,国际旅游收人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游人数是1987年的4.35倍。

二、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海南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使丰富的旅游资源无法变成丰富的财源,资源与财富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等性。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市场欠规范,旅游精品寥寥无几,旅游收入大打折扣(1)对全省的旅游资源缺乏统筹意识,岛西旅游开发几乎空白。

原始森林、天然温泉、民俗风情,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许多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字号的。

然而,在发展大旅游的战略布局中,却忽略了对岛西这块覆盖八个市县的生态游资源的开发,西部旅游建设明显落后,旅游总量小、档次低、特色不鲜明。

(2)旅游市场欠规范,无序竟争严重。

由于海南酒店、宾馆等设施的超前发展(星级宾馆就达300多家,几乎都是房地产开发热时建起来的)、规范旅游市场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旅游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导致海南旅游市场无序竟争严重。

(3)停留在“自然风光游”和数量扩张阶段,旅游精品屈指可数。

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作者:杨晓娟吴丽文林素敏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9期摘要:随着新时代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海南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海南拥有发展生态旅游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但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阻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通过对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考察,总结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省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9-0-02DOI:10.16647/15-1369/X.2020.09.131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Hainan ProvinceYang Xiaojuan,Wu Liwen,Lin Sumin(Hain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choo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Haikou Hainan 571127,China)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tourism in the new era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strategy, Hainan’s tourism industry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Hainan has unique natur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uman geography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but there are still factors hinde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Haina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Key words: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inan Province生态旅游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资源利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绿色旅游,其核心目标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浅析海南省西部生态旅游的开发

浅析海南省西部生态旅游的开发
长的有“ 活化石” 之称 、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老松、 寿星树) ;可提取抗癌活性醋碱的海南粗 榷树种; 现存地球上最原始的裸子植物、 国家 二级保护植物、 在海南岛热带雨林中大面积生 长且年年开花的苏铁。 (四) 大河、 湖泊、 水库风光 被昌江人们称为“ 母亲河” 的昌化江, 滩潭 相间, 蜿蜒有致, 河水清澈, 是旅游观光的好地 方;憎州的云月湖有云浮月沉、 鹭飞鱼跃, 风光 秀丽的云月湖;澹州县内的松涛水库和昌江县 内的石碌水库, 具有湖光山色之美, 不是湖泊
西部的旅游基础设施档次较低、 根本无法满足 一般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且服务意识不高, 服 务质量相对就低, 给游客带来了不快, 严重的 损害了当地的旅游形象。 3、 旅游特色不鲜明 旅游资源的对象是旅 游者, 他们希望可以到一个旅游目的地看到不 同的景色, 体验不同的旅游经历, 感受到当地 不同的人情风貌, 但从目前西部的旅游产品来 看, 低效同质化开发的现象很普遍, 挖掘不出 各市县本身具有的独特特色, 给游客的印象都 是雷同的温泉, 标准的客房, 很难充分感受到
开发
近年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而开发 的生态旅游, 已经成为旅游业的热门。 人们奔 胜似湖泊。 向大 自然怀抱的观光、 度假、 疗养、 运动、 探险 (五)溶洞、 温泉 在昌江、 东方等地区, 岩 已成为一种潮流。 在海南省的西部地区, 有着 溶地貌发育充分。 昌化江奔腾切割, 形成了皇 良好的生态环境,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完全 帝洞、 九龙岭 、 九龙湖、 雅龙小桂林等千奇百怪 可以顺着这种趋势发展具备海南西部特色的 的溶洞, 其中以称猴洞和皇帝洞的岩溶发育最 生态旅游。 本人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浅析。 为完善。 西部地区的浅层地表下还埋藏有丰富 一、 海南省西部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的温泉资源, 能饮用的号称“ 泉之精” 的澹州蓝 海南省西部地区共有7 个市县,包括澹 洋温泉已经成为疗养休闲的好去处;高温自喷 州市、 东方市、 白沙黎族 自治县、 昌江黎族自治 县、 乐东县、 临高县、 澄迈县。 该地区地貌复杂, 的九龙温泉也小有名气;而昌江境内的七星温 泉应有泉眼七口而得名 , 含有丰富的硫磺矿物 气候干爽, 植被多样, 自然人文资源丰富, 富有 质, 适合治疗各种皮肤病, 已建起简易浴池, 每 特色的生态资源逐渐被开发。 (一) 山 岳热带原始森林 海南省西部山 天可容纳 400 多人沐浴。 (六)历史文化遗址 西部是古代海南开发 地从澹州、 白沙一带蜿蜒向西南, 高峰连绵, 突 兀险峻, 形成了坝王岭、il猴岭、 V 尖峰岭等山岳 最早的地区, 保留了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 址。 澹州境内的北宋大名豪苏东坡居琼时的遗 景观。 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 址东坡书院;汉武帝派遣率兵人海南的伏波将 原始森林 , 最著名的有乐东县的尖峰岭 、 昌江 军, 为拯救兵马而下令开凿的汉马伏波井;建 县的坝王岭、 陵水的吊罗山、 琼中的五指山, 而 海南省现存较完整、 规模最大、 西部就拥有了其中的两个, 其中以尖峰岭为典 于明洪武年间, 历史最长久的大型古建筑群临高文庙;以及史 型。 尖峰岭雨林区面积大、 保护好、 动植物种类 前人类文化遗产属于贝丘文化层的称猴洞东 多, 是世界仅存的四片保存最完整的热带原始 轮弄河谷阶地等。 雨林之一, 可以与世界著名的亚马逊河、 新几 (七) 民 族民俗风情 昌 化江和南贤河汇合 内亚热带雨林媲美。 是黎族“ 三月三” 盛会的发源地。 每年的“ 三 (二)珍禽异兽 海南西部热带森林中有 处, 许多名贵珍稀的动物。 昌江县坝王岭自然保护 月三” 盛会, 黎家青年男女就聚一起对情歌、 跳 区内的世界上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 竹竿舞、 喝山栏酒, 狂歌狂舞, 彻夜不息。 黎族 编织出的黎家筒裙, 手工精细; 和云豹;东方市大田自 然保护区的坡鹿; 白沙 妇女心灵手巧, 黎族妇女保留了传统的文身雕题习俗;而结构 县内的小爪水獭、 斑嘴鹤鸽、 游难等都是国家 重点保护的一级野生动物, 其中黑冠长臂猿和 独特的船形屋, 黎家正宗的竹筒饭, 都浓溢着 坡鹿, 从其数量来看, 稀有程度甚至超过了大 独特的黎家风味。 熊猫。 国家保护的二级上百种珍稀动物 , 都集 (八)人文景观 东方市的九龙公园, 各种 中或分散在海南西部各大林区。 各样的龙, 造型各异, 展示了中华龙的文化历 (三)珍稀植物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完整 史;憎州的鹭鹭夫堂, 洋浦保税区; 乐东县盛产 白花花粗盐的莺歌海盐场;盛产海南名茶白沙 的海南省西部各大林区, 孕育了许多珍稀的植 物种类。 各种热带经济植物, 如橡胶树、 油棕、 绿茶的白沙陨石坑; 昌江的富铁矿;临高独特 油杉及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青皮林和坡 的乳猪文化。 二、 海南西部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 垒;各种热带药用植物, 如尖峰岭景区大量生

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策略

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策略

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策略摘要:乡村旅游是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活动场所,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张迎来了战略机遇。

本文对海南省发展旅游意义,对海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标明,发展乡村旅游对海南省意义重大,未来前景广阔。

建议发展乡村旅游。

同时,注重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旅游。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乡村旅游;问题对策1、引言海南顺应《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提出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要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镇。

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形态的识别与内涵辨析,海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意义,海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海南乡村旅游研究的综述。

2 、海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一)乡村旅游丰富海南旅游资源,促进农村城乡经济和谐以及城镇化的发展。

海南少数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再加上五指山、万泉河、尖峰岭等美不胜收的风景点,是值得人们细细观赏的绝佳旅游资源。

开展乡村旅游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

村民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分流热点景区(点)的接待压力海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更是国内外旅游的热点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旺季,许多传统旅游景区(点)往往人满为患,造成不同程度的接待压力。

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起到分流热点景区(点)游客的作用。

(三)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因而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强。

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西部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资源比较贫乏。

剩余劳动力多,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 、海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3.1 海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独特的海南民族文化遗产没有得到相应开发和重视,一些落后的中部如果能整合起来把中部的生态保育区的旅游资源整体推出,海南有特别丰富的热带农业、渔业、药业、种植业、养植业、晒盐业等动植物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海南现在缺的是对旅游资源开发,并让其形成规模[2]3.2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没有服务意识。

尖峰岭旅游区总体规划

尖峰岭旅游区总体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南珠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3-4-181前 言经调研分析和与业主交流,尖峰岭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项目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A 项目整体发展目标,包括市场定位、项目选择、建设规模、开发模式及经营管理体系等,还处于研究及论证阶段(美国专家已完成项目初步概念规划),因此还需要对项目进行必要的背景分析、总体策划及规划前期的论证工作;B 关于项目选址,政府、当地主管部门与发展商之间已有比较明确、共同的选址意向,规划范围包括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477.0KM 2(含尖峰岭生态保护区201.7 KM 2)和龙沐湾海滨区总面积620.9KM 2,本次规划重点是旅游区游览区和旅游设施建设区域约40.3KM 2建设用地规划布局方案,因此规划需要对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选址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优劣势、现状旅游资源条件、环境生态保护、周边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等进行研究分析,以明确合理的项目用地选址;C 业主项目建议和初步概念规划中选定的诸多旅游项目,需要结合旅游资源和市场发展背景及项目发展模式加以论证筛选,结合意向选址范围内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开发策略,进一步落实合理的空间布局形态,确定合理的空间开发策略和总体规划方案。

鉴于上述特点,为确保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具有必要的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并为其后的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设计阶段提供参考依据,本阶段工作任务是既要进行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分析,又要同时完成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经分析研究,“尖峰岭旅游度假区”的现状旅游发展条件还不是十分理想,但旅游资源(热带雨林、黎族文化和热带海滨港湾)具有资源组合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根据上层规划《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的发展规划要求,以及发展商初步拟订的开发建设意图,本次总体规划建议以如下四个主要特色项目来建设尖峰岭旅游度假区:首先,是遵循生态环境容量规模限定的具有浓郁自然环境特色的观光旅游项目——热带雨林探险游览区,并包括位于尖峰岭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以外的局部雨林探险和极限运动项目(生存训练、高空缆滑、徒步、攀岩、缆绳热气球、滑翔机、直升机和小型飞机空中游览等)。

海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海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海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海南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海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未来,海
南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对策如下:
1. 发展高端旅游市场。

海南要加强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开发,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拓展高端旅游市场。

这需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2. 加强与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对接。

海南可以通过积极参加
国际旅游博览会、推介会、展览会等各类活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
游客来海南旅游。

同时,加强互联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提高旅游
信息化水平。

3.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海南要统筹规划和管理旅游景区,确保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保
护海南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4. 加强旅游产业链的完善。

海南要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链,促
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加强旅游业的人才培训,提高旅
游业的服务质量。

5. 加强旅游营销和宣传。

海南要加强旅游品牌的建设,提升旅
游营销和宣传的效果。

同时,加强海南的旅游安全和治安管理,确
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总之,海南未来的旅游发展,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投入,在保护海南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TROPICAL FORESTRYVOL.39NO.3Sep.2011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森林公园因其独特的森林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游客外出旅游的首选区域[1,2],生态旅游和森林公园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保护资源与环境达到永续利用,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1]。

如何平衡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环境容量是确保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2,3]。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海南省西南部,森林公园内具有中国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森林资源网络中具有重要典型意义。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多条河溪的发源地,对保障天池风景区以及山涧的水体景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加快发展旅游业和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双重需求,促使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即在旅游环境容量之内,避免因旅游发展过度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环境容量测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李广建1,陶善军2,齐旭明3(1.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乐东572542;2.海南省尖峰岭林业局,海南乐东572542;3.海南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昌江572723)摘要:在分析环境容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6705人次,年环境容量为1804000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180万人次为好;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根据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控制建设与发展规模,确保旅游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和收益最大化的需要。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环境容量中图分类号:S 731文献标识码:A j.is s n.1672-0938.2011.03.002Analysis on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n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Jian Feng-lingLi Guangjian 1,TaoS hanjun 2,Qi Xuming 3(1.Ha ina n J ia nfe ng lingNa ture Re s e rve ,Le do ng ,Ha ina n 572542;2.Ha ina n J ia nfe ng ling Fo re stry Burea u,Le do ng ,Ha ina n 572542;3.Ha ina n Ba wa ng ling Na ture Re se rve ,Cha ng jia ng ,Ha ina n572723)Es tim a tio n o f to urism e nvironme nta l ca pa city in Na tio na l Fo res t P a rk o f Jia n Fe ng -ling de mo nstra t-e d tha t the da ily ca pa city w a s 6705visito rs a nd the a nnua l ca pa city wa s 1804000visito rs.The a na lysiss ho we d tha t the a nnua l to urism ca pa city in the a re a s ho uld be be lo w 1800000vis ito rs fo r m a inta ining the g o o d qua lity o f the to urism e nvironm e nt a nd res o urce s ,a nd fo r s usta ina ble de ve lo pm e nt o f to uris m in the re-s e rve .Furthe r e co to uris m e xplo ita tio n sho uld be e xe rcise d a cco rding to to urism e nviro nm e nta l ca pa city a nd to urist ca pa city to e nsure be nig n de ve lo pm e nt o f the e co lo g ica l e nvironm e nt o f to urism de stina tio n,a s w e ll a s s a tis fie d so cia l de m a nd a nd m a xima l be nefits.e co to urism ,to urism e nvironm e nta l ca pa city. All Rights Reserved.1研究区概况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省西南部,公园北面紧邻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与乐东县尖峰镇相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尖峰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莫锦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866更新时间:2007-6-26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莫锦华摘要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事业的新时尚,保护区或森林公园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森林旅游,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迎合了人们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尖峰岭是海南省六大旅游中心系统之一,而尖峰岭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是核心系统的核心,其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海南本部乃至海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但是保护区(公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海南生态省战略目标的需要,为此,分析尖峰岭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并提出今后发展策略。

关键词尖峰岭;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一、尖峰岭旅游发展现状1.1发展现状尖峰岭丰富的、珍奇的生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自然内涵,长期以来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因而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们要求参与生态消费和生态旅游意识的增强,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强行保护这片具有世界意义的绿色瑰宝。

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1月1日尖峰岭在全国率先停止天然林采伐,实行森工转向转产,开发建设森林公园;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将尖峰岭定为全省六大旅游中心之一,作为开发返朴归真的生态旅游的典型地区,以及开发海南本部生态旅游的代表路线和区域。

从此,尖峰岭进入了全新的旅游发展阶段。

总体规划与设计的编制是做好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

1992年7月委托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作了《海南省尖峰岭(天池)旅游区规划》;1993年又委托清华大学作《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之后又委托海南旅游发展研究院策划,编制了《海南省尖峰热带雨林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严格组织实施。

从1993年开发生态以来,在省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先后投入资金5280多万元。

其中国家投入资金3700多万元,相继修建成天池避暑山庄(三星级标准)、天池湖恢复工程、天地环湖路5km水泥路、尖峰高速口至天池25公里水泥路以及鸣凤谷3公里旅游频道等项目;引进2家客商共投入1500万元,建成桃花园宾馆(三星级)和雨林谷养生度假村(三星级);职工集资80万建成天池度假村。

同时还解决了通讯和电力问题。

区内现拥有客房173间,床位293张,具备日接待300多名游客和承办各种会议的能力。

在经营方面,2004年共接待25216人次,收入259万元;2005年接待人数25677人次,旅游收入314.6万元,其中宾馆酒店收入287.2万元,门票收入27.4万元(购票人数16000人);2006年1-4月收入为138万元,其中宾馆酒店收入117万元,门票收入21万元(购票人数7210人)。

加强对外宣传及人员培训,加强对外合作,着力塑造尖峰的旅游形象。

1.2旅游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依据发展现状,广泛听取有关人士对保护区(公园)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问题:1.2.1资金严重紧缺,银行贷款难,造成保护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资金的严重紧缺,影响保护区(公园)转产项目和基础设施无法建成。

保护区(公园)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自己的旅游车队,前来旅游的游客大都自带交通工具,这将大大削减了进入保护区(公园)旅游的人数,加之入园区公路属低等级林区砂土路面(路况较差),大大阻碍了保护区(公园)旅游业的发展。

1.2.2人才问题旅游业属朝阳产业,而森林旅游事业更是近时期的新兴产业。

森工企业转向后把发展森林旅游事业作为保护区(公园)也曾多次请旅游发展与保护区(公园)管理专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但由于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的行业,而保护区(公园)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原单位的采伐企业职工,综合素质较低,虽经过培训仍不能适应保护区(公园)发展要求。

由于公园工资待遇低,难于引进公园需要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时也难留住公园原有的人才,这严重阻碍了公园的发展。

1.2.3旅游产品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保护区(公园)的旅游产品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难于满足游客在保护区(公园)“游”的需求。

发展生态旅游,不能只重视硬件建设(如建设度假村),忽视了软件(包括旅游产品)的建设,把生态旅游开发成(搞成)观光旅游产品,游客来保护区(公园)只是住一晚,看一下就走了,忽视了生态旅游是一个生态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的天然大课堂,通过生态旅游,提高了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同时又增加了科学知识。

因此到目前为止,保护区(公园)仍未开发出一个集动植物展示、森林旅游资源展示、热带雨林研究成果展示及阻文资料和解说为一体的项目(如热带雨林生态馆项目)。

1.2.4总体规划有待细化保护区(公园)的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还只是大纲和纲要式的纲领性文件,未曾进行细化,这对个体区域内的项目难于给予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影响了保护区(公园)旅游发展进程。

二、尖峰岭旅游发展前景2.1丰富的旅游资源尖峰岭拥有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

在世界上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是罕见的,也是世界森林生物多样性高的地区之一。

区内有高等植物2800多种、有脊椎动物300多种和449钟蝴蝶,被生态学家誉为“热带北缘生物特种基因库”、“植物银行”、“热带植物大观园”,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尖峰岭的自然景观独具神韵,它背依昌化江,面临南海,将山脉、河流、平原、大海汇成一幅立体画卷,在方圆几十公里,高差达1400多米的生态空间里,汇集着滨海有刺灌丛到热带山地雨林等八种生态植被类型,呈现出类型齐全的热带海岛生态植被系列景观。

保护区(公园)面积8.9万公顷,境内山峦起伏连绵,地貌结构奇特,森林覆盖率达96%。

根据中国林科院热林所的测定,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植物精气”和“负氧离子”含量是相当高的(负氧离子最高可达8-10万个单位/立方米),空气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这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保护区(公园)重要景区天池,有被誉为“海南高山明珠”的天湖,其面积40平方公顷,湖水碧蓝清澈,山水互衬,显得格外秀丽妖娆;主峰尖岭雄奇险峻,气势磅礴,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气象成千;天池年均气温19.7℃,夏季平均气温25℃,比三亚夏季平均气温低7℃-8℃,冬可避寒,夏可避暑,堪称南国最佳避暑疗养度假胜地。

尖峰岭有金沙海湾;有高山、热带雨林、滨海平原,可以说是海南岛乃至中国热带自然景观的缩影,是一处集科研价值与旅游价值于一身的理想之地,同时也是一个最佳的避寒避暑旅游区,这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

2005年尖峰岭热带森林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最美的森林。

2.2林林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的新时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时尚,保护区(公园)成为越来越多人喜爱和向往的好去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迎合了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

2.3国家与省政府对尖峰岭热带雨林保护的高度重视,给保护区(公园)发展带来了新生的机遇随着1998年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启动,作为比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早6年的尖峰岭,已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海南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计划将尖峰岭建设为海南生态示范区,国家和省政府将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和给予更优惠的政策,这给尖峰岭的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好机遇。

2.4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有利于促进保护区(公园)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区(公园)地处琼西南,铁路、环岛高速公路从园穿过,北距海口市261km,西距八所港50km,南距三亚市90km,是海南省六大旅游中心系统中的“尖峰岭旅游中心系统”的主题旅游区所在地。

经多年建设,园内道路、电力、旅游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专家预测,21世纪尖峰岭将成为海南最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根据尖峰岭的地理位置、基础条件、旅游优势等,按照《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布局,把尖峰岭建成海南自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尖峰岭旅游发展对策3.1搞好宣传,开拓旅游市场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工具做好宣传工作。

编写、出版精美的《海南尖峰岭旅游指南》、《雨林风采》等旅游书籍和新版导游图。

大力开拓国内旅游市场和国外旅游市场。

3.2争创名牌利用省政府给予尖峰岭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争创名牌,把尖峰岭建设成海南乃至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1997年国家旅游局、中国名航总局向国内游客推出公布35个王牌景点。

包括万里长城等五绝、黄山等五奇、三亚海滨等五美、桂林山水等二十胜。

万里长城每年接待游客500万人以上,桂林每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

三亚每年接待游客在200万人次左右。

在海口80多家旅游宾馆中排前10名中,有环岛、金海岸、宝华、燕泰、泰华、南天等6家是名牌店。

他们的开房率都在60%以上。

可见创名牌的重要性。

3.3优化旅游环境对旅游区、旅游点的脏、乱、差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不断推出旅游精品,贯彻旅游法规、条例,强化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提高导游素质,给游客创造一个满意的放心的旅游环境。

3.4把淡季变旺季海南的气候好,一年四季都是旅游的好季节。

充分利用海南热岛(三亚)凉山(尖峰岭)效应,把旅游淡季变旺季。

西线高速公路把海口、三亚、尖峰岭联成环线,开展真正的环岛游。

3.5大力开发具有尖峰特色的旅游商品建议成立尖峰岭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公司,研制具有西部地方特色(特别是尖峰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同时也有收藏价值及纪念意义的产品。

可以考虑让旅客参与制作并刻有纪念地和姓名等,收一定的费用。

出版有尖峰特色的旅游宣传品、明信片等。

3.6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支持、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尖峰岭乃至西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7大力实施人才战略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市场,企业就能生存和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

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提升西部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立足当地培养人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长短结合方式为发展培养人才。

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开创人才辈出并能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局面,为尖峰岭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