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各种粘结性指标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煤炭粘结指数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粘结指数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粘结指数测定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煤炭粘结指数是反应煤炭高温结焦性及焦炭品质的重要指标。

煤炭粘结指数的测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较大范围的波动。

文中对粘结指数测量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样本烘干时间、烘干温度及样本粒度对G值的测定结果影响最为明显。

关键词:煤炭;粘结指数;测定0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于能源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特别是冶金领域对于煤炭的需求量表现的尤为突出。

煤炭的品种多种多样,即使同一种煤炭,其性能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煤炭的粘结指数是煤炭交易过程中重要的质量验收依据。

然而煤炭粘结指数的测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测定结果往往存在较大范围的波动,频频出现交易双方对测定数据提出复检异议。

分析煤炭粘结指数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提高测定值的准确性,客观反映煤炭质量,对于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煤炭粘结指数的定义煤炭粘结性是反应煤炭高温结焦性及焦炭品质的重要指标,是指在高温熔融条件下煤炭粘结惰性组分的能力。

冶金行业用煤中,这一指标是评价煤炭品质十分重要的标准。

当烟煤无法完成炼焦时,除了炼焦时煤炭配比影响焦炭质量外,往往就是因为烟煤的粘结性较差造成的。

此外,煤炭的粘结性还与其燃烧时产生的热值、高温气化分解时的产气量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其他领域,粘结性也是评价煤炭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2煤炭粘结指数测定方法及原理煤炭粘结性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罗加指数(LR)、坩埚膨胀系数(CSN)、粘结指数(G)三种。

其中粘结指数的测定是:取专用的无烟煤与粒度为0.2mm的待测煤样品按照规定标准混合,和专用压块一同放进马费炉内迅速加热至结焦温度,将所得到的焦块放至转鼓内在规定的转速下进行强度测试,通过所测得焦块的强度及耐磨性能计算出样本的粘结指数。

实质上,样煤的粘结指数是将其加热时,煤炭内各颗粒之间结合后牢固程度的反映。

3粘结指数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煤炭粘结指数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很多,煤样制备、焦化制样、测定分析等环节中的操作细节、设备参数、环境条件等因素均会对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煤的粘结性就是烟煤在干馏时粘结其本身或外加惰性物的能力。

煤的热解结焦性就是在工业焦炉中结成焦炭的能力。

煤的粘结性是评价干馏、炼焦、气化、动力用煤的重要依据。

煤粘结性是在煤的热解,即干馏时考虑的,特指烟煤。

从煤的热解过程可知,褐煤、无烟煤无粘结性。

4.1.粘结指数GR.I---GRI是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中代表烟煤粘结性的主要分类指标。

测定方法是:将一定质量和专用无烟煤,按规定的条件混合(1:5),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性强度,表示煤样的粘结能力。

4.2.胶质层指数胶质层指数的测定是测定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以Y表示),焦块最终体积收缩X及收缩曲线三个参数来描述煤样的粘结能力。

方法是煤样在杯中逐渐加热,并观察记录过程情况。

奥阿膨胀度与此类似。

4.3.葛金低温干馏试验是用来评价煤的结焦性的的指标。

最后以焦型来定粘结性和结焦性。

试验方法如下:将煤样装入干馏管中,置干馏管于葛金低温干馏炉内,以一定升温程序加热到最终温度600℃,保持一定时间,测定所得的焦油、热解水和半焦产率,同时将焦炭与一组标准焦型比较定出型号。

从A到G粘结性越来越大。

A:不粘结 B:微粘结 C:粘结 D:粘结微熔融 E:熔融F:横断面完全熔融 G:完全熔融,开始膨胀4.4.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为了评定煤的炼油适合性以及干馏产物,常用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要点是:将煤样装在铝甑中,以一定程序加热到510℃,保持一定时间,测定所得的焦油、热解水和半焦和煤气的产率。

评价煤的低温干燥焦油产率时用空气干燥基指标Tarad。

Tarad>12%称为高油煤,Tarad=7—12%称为富油煤,Tarad≤7%称为含油煤。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神华煤炭化验设备)之前,我们了解到了:如何⽤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去测量分析计算煤质各项指标的含量,那么这些煤炭质量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煤的发热量、⽔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灰熔融性、G值、Y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参考于:煤质检测分析新技术新⽅法与化验结果的审查计算实⽤⼿册,各项煤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还有我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公司专业技术⼈员提供的资料。

1.煤的⼯业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煤的⼯业分析项⽬,是了解和研究煤性质最基本指标,特别是⽔分、挥发分等指标,都能表征煤的不同煤化程度,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外,煤中矿物质的数量及其组分对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和真(视)相对密度等其他指标也都有显著影响。

(2)原煤、精煤间的灰分关系:⼀般,洗选后的精煤灰分要⽐原煤的低,但灰分的降低幅度因煤的可选性⽽异。

某些灰分不太⾼的年轻褐煤,往往⽤氯化锌重液洗后,其精煤的灰分反⽽⽐原煤的⾼。

这是因为洗选过程中吸附造成的。

(3)挥发分、焦渣特征和⽔分的关系:挥发分⾼低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

焦渣特征在⼀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1)⼲燥⽆灰基挥发分和焦渣特征之间通常有下列关系:Vdaf≤l0%,焦渣特征为l~2号;Vdaf<13%,焦渣特征不超过4号;Vdaf>40%的褐煤,焦渣特征为1~2号;Vdaf=l8%~33%的炼焦⽤烟煤,焦渣特征为5~8号。

2)精煤⼲燥⽆灰基挥发分和原煤⼲燥⽆灰基挥发分之间,矿物质含量⾼的煤,其精煤⼲燥⽆灰基挥发分往往稍⼩于原煤的。

矿物质含量愈多,差值就愈⼤。

但是,粘结性上,总是精煤⾼于原煤。

2.硫含量和⼯业分析指标间的关系⼀般,硫分⾼低和其它⼯业分析指标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机硫含量⾼的⾼硫煤,其发热量值常⼩于同⼀牌号的低硫煤。

因为有机硫⾼的煤,其结构单元聚六碳环上的部分C、H被S取代,⽽C 和H的燃烧热值⾼。

硫分和灰分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硫煤中是以硫铁矿硫为主,则硫分⾼,其灰分产率也⾼;对于低硫煤,如果是有机硫为主,则情况相反。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神华煤炭化验设备)之前,我们了解到了:如何用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去测量分析计算煤质各项指标的含量,那么这些煤炭质量指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煤的发热量、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灰熔融性、G值、Y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参考于:煤质检测分析新技术新方法与化验结果的审查计算实用手册,各项煤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还有我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资料。

1.煤的工业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是了解和研究煤性质最基本指标,特别是水分、挥发分等指标,都能表征煤的不同煤化程度,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外,煤中矿物质的数量及其组分对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和真(视)相对密度等其他指标也都有显著影响。

(2)原煤、精煤间的灰分关系:一般,洗选后的精煤灰分要比原煤的低,但灰分的降低幅度因煤的可选性而异。

某些灰分不太高的年轻褐煤,往往用氯化锌重液洗后,其精煤的灰分反而比原煤的高。

这是因为洗选过程中吸附造成的。

(3)挥发分、焦渣特征和水分的关系:挥发分高低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

焦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1)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焦渣特征之间通常有下列关系:Vdaf≤l0%,焦渣特征为l~2号;Vdaf<13%,焦渣特征不超过4号;Vdaf>40%的褐煤,焦渣特征为1~2号;Vdaf=l8%~33%的炼焦用烟煤,焦渣特征为5~8号。

2)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之间,矿物质含量高的煤,其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往往稍小于原煤的。

矿物质含量愈多,差值就愈大。

但是,粘结性上,总是精煤高于原煤。

2.硫含量和工业分析指标间的关系一般,硫分高低和其它工业分析指标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机硫含量高的高硫煤,其发热量值常小于同一牌号的低硫煤。

因为有机硫高的煤,其结构单元聚六碳环上的部分C、H被S取代,而C 和H的燃烧热值高。

硫分和灰分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高硫煤中是以硫铁矿硫为主,则硫分高,其灰分产率也高;对于低硫煤,如果是有机硫为主,则情况相反。

煤炭指标间的关系及检验结果审查分析

煤炭指标间的关系及检验结果审查分析

煤炭指标间的关系及检验结果审查分析【摘要】基于对煤炭指标间的关系及检验结果审查分析,煤不同变质程度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精煤、原煤和灰之间的关系、焦渣特征、挥发分与水分之间的关系、硫含量和工业分析指标间的关系以及煤灰成分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展开相应的分析;通过对检验设备仪器进行规范管理、对煤炭采样流程进行优化、对煤炭检验操作的细节进行优化以及数据分析的优化加强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出提高煤炭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策略。

从而做出综合评估,再与煤炭验收设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进而使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将检验结果审查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关键词】煤炭指标关系检验结果审查引言对于煤炭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是对于煤质进行检验结果审查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并且煤的工业分析指标间和工业分析以及元素分析和粘结性指标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的关系和规律可循迹。

在对煤炭进行检验审查时,对煤质进行化验,分析原煤当中的结构、性质以及成分等,对于煤炭当中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做出综合的评估,然后再与煤炭验收设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

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煤炭检验结果的审查,就需要对煤炭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就煤炭指标间的关系及检验结果审查开展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煤炭指标间的关系对煤炭各指标间关系进行分析,是了解和研究煤性质最基本的方法,对硫分、固定碳、发热量、灰分、水分以及挥发分等几个指标进行分析[1]。

不同指标都可以标示出煤化的不同程度,它们之间也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的关系,因此,对于煤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掌握对煤工业进行测值的分析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并且煤当中的矿物质的数量及其组分对煤的发热量、挥发分以及相对密度等其他指标也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一)煤不同变质程度中水分的变化规律分析水分总是低于全水分的这种现象与煤炭以及全水分的变质程度有关,同时也和采样的条件、地点、季节以及加工的方式和采煤的方式有关。

煤炭分类及指标

煤炭分类及指标

1、粘结性: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经过胶质状态生成块状半焦的能力。

有的煤不仅自身有粘结能力,而且还能将其它惰性物体粘结在一起。

煤的这种性质叫煤的粘结能力。

有粘结性的煤不一定有粘结能力,有粘结能力的煤一定有粘结性。

2、结焦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将煤炼成焦炭的性能。

3、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关系密切,结焦性包括保证结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所有性质,粘结性是结焦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粘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就好(如肥煤)。

但结焦性好的煤,其粘结性一定好。

4、煤是不均一的物质,其中镜质组和壳质组属于活性物质,在热解过程上能熔融并产生活性键成分,具有粘结性;而惰质组为惰性成分,在热解过程中不能熔融,不产生活性成分,不具备粘结性。

但惰性成分也是不可缺少的,缺少或过盛都对炼焦不利,都会导致焦炭质量下降。

5、测定煤粘结性和结焦性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根据胶质体的数量和性质进行测定,如胶质层厚度、基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等。

②根据煤粘结惰性物料能力的强弱进行测定,如罗加指数和粘结指数等。

③根据所得焦块的外形进行测定,坩埚膨胀序数和葛鑫指数等。

6、胶质层最大厚度Y:表示胶质体的数量,是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的重要指标,当Y<10mm或Y>25mm时Y值测不准。

最终收缩度X:可以表征煤成焦后的收缩情况,通常收缩度大的煤炼出的焦炭裂纹多,块度小,强度低。

最终收缩度主要与煤化程度有关,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最终收缩度变小。

另外,对煤化程度相同的煤,其最终收缩度与煤岩成分也有关系,稳定组的收缩度大,镜质组次之,惰质组最小。

粘结指数G R.I.(简G):表征区分烟煤粘结性的一种指标。

对强粘结性和弱粘结性的煤区分能力较高。

测定原理是基于有粘结能力的烟煤在炼焦过程上具有粘结本身或惰性物质(如无烟煤)的能力。

通过测定焦块的耐磨强度来评定烟煤的粘结性大小。

奥亚膨胀度b:一种以慢速加热来测定煤的粘结性的方法。

通常煤化程度较低和煤化程度较高的煤,其膨胀度都小;而中等煤化程度的煤,膨胀度大,粘结性好。

煤炭粘结指数的计算

煤炭粘结指数的计算

煤炭粘结指数的计算Ol粘结指数(GRI)Cakingindex以煤样与惰性物质混合后快速加热形成的焦块的耐磨强度来表示煤的粘结能力。

定义: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

粘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测定意义:1)中国煤炭分类的主要工艺指标;2)判断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的关键性指标;3)确定煤炭用途(炼焦、动力、造气和其他);4)指导炼焦配焦。

测定方法:-Ig煤样与5g专用无烟煤混合(G<18时,3g煤样与3g专用无烟煤混合);一加压块,在850。

C快速加热15分钟成焦;一称量焦渣总质量m;一焦渣在转鼓中转5min(250转),用Imm筛过筛,称重>Imm 焦渣质量ml;一>Imm焦渣在转鼓中转5min(250转)用Imm筛过筛,称重>Imm焦渣质量m2;一当测得的粘结指数GR.I<18时,需要改专用无烟煤和实验煤样的比例3:3,重新实验;—根据m,ml,m2计算G指数.焦化指标:粘结指数、角质层、用堪膨胀序数、奥阿膨胀度、格金低温干储、基式流动度。

02计算方法粘结指数GR.I公式重复性再现性GR.I≥18时10+(30ml+70m2)∕m34GR.I<18时(30ml+70m2)∕m1203有关因素煤的变质程度(煤种);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如气肥煤、肥煤、焦煤类粘结指数最高(一般>65或>50);煤的灰分;对弱粘结煤和强粘煤影响较小;对中等粘结煤影响较大;灰分每增加1%,G值减小0.4-3;煤的氧化变质;煤氧化变质后,G值减小。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9-179:30:04 阅读:21次【字体:大中小】之前,我们了解到了:如何用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去测量分析计算煤质各项指标的含量,那么这些煤炭质量指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煤的发热量、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灰熔融性、G值、Y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参考于:煤质检测分析新技术新方法与化验结果的审查计算实用手册,各项煤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还有我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资料。

1.煤的工业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是了解和研究煤性质最基本指标,特别是水分、挥发分等指标,都能表征煤的不同煤化程度,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外,煤中矿物质的数量及其组分对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和真(视)相对密度等其他指标也都有显著影响。

(2)原煤、精煤间的灰分关系:一般,洗选后的精煤灰分要比原煤的低,但灰分的降低幅度因煤的可选性而异。

某些灰分不太高的年轻褐煤,往往用氯化锌重液洗后,其精煤的灰分反而比原煤的高。

这是因为洗选过程中吸附造成的。

(3)挥发分、焦渣特征和水分的关系:挥发分高低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

焦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1)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焦渣特征之间通常有下列关系:Vdaf≤l0%,焦渣特征为l~2号;Vdaf<13%,焦渣特征不超过4号;Vdaf>40%的褐煤,焦渣特征为1~2号;Vdaf=l8%~33%的炼焦用烟煤,焦渣特征为5~8号。

2)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之间,矿物质含量高的煤,其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往往稍小于原煤的。

矿物质含量愈多,差值就愈大。

但是,粘结性上,总是精煤高于原煤。

2.硫含量和工业分析指标间的关系一般,硫分高低和其它工业分析指标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机硫含量高的高硫煤,其发热量值常小于同一牌号的低硫煤。

因为有机硫高的煤,其结构单元聚六碳环上的部分C、H被S取代,而 C和H的燃烧热值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各种粘结性指标间的关系1.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与粘结指数G的关系从图7看出,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随粘结指数GR.I的增高而增高,但GR.I值在10~70之间时,Y值仅在4~15mm之间变化,Y值为零的煤样,GR.I值比Y 值灵敏得多。

对GR.I值为95~105的煤,其Y值多在25~50mm之间,从而表明,在区分强粘结性煤时,Y值要比GR.I值灵敏得多。

两者之间大致有如下关系:(1)Y值大于30mm的煤,其G R.I值均大于90;y值大于20mm的煤,其G R.I值一般均大于80;Y值小于15mm的煤,G R.I值一般小于80;Y值小于7mm的煤,G R.I值一般都在35以下。

(2)G R.I值大于100的煤,其Y值一般都在25mm以上;G R.I值大于65的烟煤,Y值一般在10mm以上。

(3)160多个煤样的计算结果表明,GR.I与Y值间的相关系数R值为0.83,这表明两者呈显著的正比关系。

但如欲推导Y与GR.I之间的回归方程式,则因其误差较大而起不到审核两指标间测值的准确性好坏的作用。

对同一矿井的煤来说,在积累大量实测数据以后,则有可能推导出计算精度相对较高的回归式,既可核对GR.I的测值是否出现了较大的误差,也可用GR.I值来估算Y值。

如淮北矿务局的朱庄、岱河和杨庄三矿均为焦、瘦煤类,因而其煤质颇为接近(即成煤时代和煤系形成条件较一致),故根据GR.I与Y值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变化(见图6-5-1)和它们的实测结果,利用非线性一元回归分析原理,推导出值与的回归方程如下:式(6-5-1)的全相关系数R为0.7505,剩余标准差S为1.938,即按该式求算出的Y值,有95%煤样的误差在3.8mm以内。

图7 Y值与GR.I值的关系又如淮北的芦岭、沈庄、朱仙庄和袁庄四矿的煤质也较为接近,产煤牌号为1/3焦煤和气煤,所以同样可根据以上原理,推导出计算这四矿煤值的非线性一元回归方程于下:式(6-5-2)的R为0.7138,但剩余标准差稍小,S为1.797,即按该式计算时,有95%煤样误差在3.5mm以内。

此外,基于Y值的大小不仅与GR.I密切相关,而且也与挥发分Vdaf的大小有关。

为此,根据非线性的二元回归分析原理,推导出计算淮北童亭矿煤(肥煤)Y值的二元非线性回归方程:式(6-5-3)的全相关系数R值为0.9525,剩余标准差S为1.947,即有95%煤样的Y 值计算误差在3.8mm以下。

又如芦岭、沈庄、朱仙庄和袁庄四矿煤的Y值可用下式计算:式(6-5-4)的R为0.7824,剩余标准差S为1.605,即按式(6-5-4)计算时有95%煤样的Y值误差在3.2mm以内。

利用上述关系的原理均可用来审核某些矿井煤的Y与GR.I值的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开滦矿区煤的GR.I与Y值之间也有较好的互换回归方程式,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开滦煤分为GR.I>75和≤75的两组进行推导,即GR.I>75时:上式(6-5-5)的样品数n为501个,相关系数R为0.7383,标准差S为3.724,即有95%煤样的GR.I值计算误差在7.3以内。

如发现的计算值之差超过8,则就有可能Y值或GR.I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差错,即可根据经验来判断先复查那一个指标。

GR.I不大于75的开滦煤GR.I铊值用下式计算:推导上述回归式(6-5-6)的煤样数n为63,R为0.724,标准差S为14.88,即有95%煤样的GR.I值误差在29.2以内,表明该式的误差太大而无多大实用价值。

从而表明,只有GR.I大于75的开滦煤,才能利用Y值来计算其GR.I值,或用来对这两个指标的互相审核。

反之,GR.I大于75的开滦煤,也可利用下列回归式计算其Y值:式(6-5-7)的标准差S为5.06,即用式(6-5-7)计算时,有95%煤样的Y值误差不超过9mm。

看来,利用GR.I值计算其Y值的精度还不够理想。

这主要是由于Y 值与GR.I值所表征的煤的结焦性不属于同一体系,即前者不加惰性物质,而后者为掺入惰性物质所测出的粘结性。

由于Y值与GR.I是二次曲线关系变化(图6-5-1),经北京煤化所对各种曲线关系(如双曲线、抛物线、对数曲线与指数曲线等)变化的研究后认为,以指数回归方程求算Y值(或GR.I)的误差相对最小,同时,按不同挥发分范围分组推导出的计算误差也小。

其分组范围可按煤分类国标中炼焦煤的几个挥发分分组界线较好,即将Vdaf分为大于37%、大于28%~37%、大于20%~28%和不大于20%四组分别推导出计算GR.I值的指数回归方程。

(1)大于37%的炼焦煤:上式(6-5-8)的n为104,标准差S为2.65,相关系数R为0.809,即GR.I值按式(6-5-8)计算时,有95%煤样误差在5.2以内。

说明该式的回归精度较高,已达到了接近实际使用的程度。

(2)Vdaf大于28%~37%的炼焦煤:(3)Vdaf大于20%~28%的炼焦煤:式(6-5-10)的n为119,R为0.812,标准差S为2.48,表明按式(6-5-10)计算时,有95%煤样的GR.I误差在4.9以下,也可用来核对这两个指标测值的准确与否。

对于全国所有烟煤的GR.I与Y的关系,虽然也可用指数方程表示来互相换算,但其误差必然较大(虽然有时其R值也较大)而无多大实用意义。

烟煤的GR.I-Y 值互换指数方程如表6-5-1所示。

表6-5-1中的4个数学模型可供各局、矿自己推导GR.I与Y值的回归方程时参考使用。

有的煤矿积累足够实验数据后,也可对上述公式进行试算。

如果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产生有规律性的偏高(或偏低)现象,只要给公式进行适当的校正,即可用来计算或核对本矿井(或矿区)煤的Y值或GR.I值是否准确可靠。

但最好以本矿煤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上述数学模型的原理,来推导出合适的回归方程。

表6-5-1 烟煤的GR.I-Y 的互换关系式第三节胶质层Y值与奥亚膨胀度b值的关系由图8表明:奥亚膨胀度试验b值随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的增高而增大;Y值大于25mm的肥煤和气肥煤,其b值均大于100%;Y值大于30mm的强粘结肥煤和气肥煤铊b值均大于200%;Y值大于35mm的煤,b值均大于250%;当Y值达到45mm 左右时,其b值可达到780%。

如长广矿区的气肥煤,Y值可达50~60mm,b值竟有超过1200%的(用半笔煤样测定,结果不可靠)。

但也有一些Y值达50~60mm左右的特殊气肥煤,b值反而降至300%左右。

图8 Y值与b值的关系第七节GR.I与200kg小焦炉试验焦炭强度的关系一、GR.I与M40 的关系由图6-5-8 可以看出,GR.I与M40之间没有十分明显的正比相关关系。

如GR.I 值在75以下的煤,有的转鼓试验的M40仍为0,但大部在30%以上。

至于GR.I值达到80~100的煤,其M40仍有个别的低于30%。

M40大于70%的煤,其GR.I值一般都在45%以上,其中大部在65%以上;M40大于80%的煤,其GR.I一般在75以上。

至于煤的GR.I值在60~100左右时,其M40值也同样变化很大,从50%~80%以上均有。

为什么同样GR.I值,M40的值却有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由于在GR.I值相同的情况下,若挥发分不同,则炼得焦炭强度也有所不同。

通常,GR.I值相同的煤,其挥发分越低,炼出的焦炭强度也越高。

所以铊Vdaf与GR.I值组合后的综合参数与M40的相关性就好了,而且以二次趋势面方程的拟合优度高于一次趋势方程的拟合优度。

如“Vdaf-GR.I”与M40的一次趋势方程为(根据130多个煤样推算出的):(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53);“Vdaf-GR.I”与M40的二次趋势面方程为:(方程拟合优度为0.69)。

所以根据Vdaf和GR.I值,就可大致估算出烟煤的焦炭强度指数M40(%)。

图6-5-8 粘结指数与M40的关系基于同样原理,罗加指数R.I与Vdaf组合或Y与Vdaf组合的综合参数,与M40的相关性均比单独与M40的相关性好。

兹将的组合参数分别与M40的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和剩余标准差的关系列下:二、GR.I与M10的关系由图6-5-9可以看出,总的趋势是M10随着GR.I的降低而增高,其中以GR.I值为70~90时的M10值最低,M10多为5.5%~12.5%,少数较高者也不超过17.5%。

GR.I 值小于40时,M10几乎都在20%以上;GR.I小于20的煤,绝大多数都不能进行转鼓试验,即M10的数值很大。

由于GR.I大于90的煤大多数是挥发分较高的肥煤或气肥煤类,故其M10的数值反而比GR.I为70~90的煤稍有增高,即有一部分气肥煤和肥煤的M10增高至15%~20%以上。

与M40情况相似,GR.I与Vdaf组合后的综合参数与M10的相关性就比单独的GR.I与M10的相关性好。

如Vdaf与GR.I组合的综合参数与M10的一次趋势和二次趋势面的回归方程分别为:(拟合优度为0.68,样品数大于130);(方程拟合优度为0.82)图6-5-9 粘结指数与M10的关系由上述回归方程可见,用Vdaf与GR.I的组合参数来估计焦炭M10的精度比用Vdaf与GR.I的组合参数来估计焦炭M40时更高。

用Vdaf与R.I、Y值和b值分别组合求M10的一次趋势回归方程式分别如下(n 为110):用Vdaf与GR.I 的组合参数,还可大致导出估算块焦率Q40和粉焦率F10 的一次趋势和二次趋势面的回归方程式(n大于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