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公司350多年只做酱油,做到了行业全球第一
寿司之神

02 01
家族企业何以传承?
03
1家族企业
中日家族企业文化对比
中国家族企业
地位。 (2)中西企业文化有所交融,但还未形成明显的主流。 (3)对外来统治者有一种天生的抵抗。 特征。
日本家族企业
(1)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基础, 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 (1)把“家”的概念运用到企业,“以社为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
家族企业
目录
Contents
匠人精神
耻感文化
01
Part One 家族企业
1家族企业
提及家族企业,说起最多的数据是世界500强里有 近40%的企业由家族经营或掌控。对于家族企业而言, 经营业绩并不是最大的追求目标,家业长青、代代相
传是每一个家族掌门人共同的期望。而纵观历史长河
中沉淀下来的家族企业,日本无疑是家业长存的代表 典范。作为“家族企业大国”,日本的家族企业兼具 数量多和传承时间长的双重特点。根据日本经济大学
(2)传承封建主义文化的严格的等级观念。 (3)吸取西方文化的理性思维,注重学习、节约和精细严密的科学精神 。
02
Part Two 匠人精神
2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职人精神)
所谓匠人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
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众所周知,
日本推崇“匠人精神”,尊重匠人的传统展现在各行各业 ,对待工作不懈不怠、严谨和认真,不仅带来经济收入的 富足和稳定,也使人从工作的细节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
巾,毛巾很烫,一开始会烫伤手,这种训练很辛苦,
日本就是这样。你没学会拧毛巾,就不可能碰鱼; 然后,你要学会用刀和料理鱼。十年之后,他们才 会让你煎蛋。十年的基础训练完毕,一名学徒终于
最新 仅有5名员工的日本企业,创造了这些世界上最牛掰的产品!-精品

仅有5名员工的日本企业,创造了这些世界上最牛掰的产品!直径仅0.2毫米的注射针头就像被蚊子叮咬一样!平民区的城镇工厂实现了这一惊人的技术。
冈野工业位于东京都墨田区东向岛,是一家只有5名员工的公司。
这家城镇工厂制造了许多全球首创的产品,比如,使手机小型化得以实现的锂电池盒、注射时感觉不到疼痛的无痛注射针头以及其他杂货,等等。
“我就像是小镇医生一样,治疗的都是大医院所放弃的不治之症。
” 只有四坪半左右大小的办公室兼接待室中杂乱地堆放着公司之前开发的产品与材料,从小生长在平民区的冈野雅行(时年75岁)爽朗的笑声回荡其中。
工厂接二连三向海外迁移,再加上经济萧条,让城镇工厂早已失去了曾经的活力。
但是只有城镇工厂才能体现出日本制造业的原点。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冈野工业的故事。
冈野雅行生长在平民区的东向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刚上小学五年级。
冈野不喜欢学习,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中学就退学了。
冈野的父亲银次与他的性格迥然不同,是个典型的沉默寡言的工匠。
银次从战前开始就经营着一家名为冈野模具制作所的工厂。
当时,东向岛附近挤满了城镇工厂。
不要偷窃别人的工作!“雅行,你不要老是顾着玩,快来帮爸爸做点活,不然就不给你饭吃了哟!” 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冈野从十八九岁时就开始帮忙家里的事业了。
不久,冈野逐渐掌握了工作技巧。
“我不适合去学校学习,就只能靠这行当谋生了。
” 冈野的这一想法十分坚定。
他用旋床切削铁棒,将其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身为一名工匠,当技术逐渐提高时,工作也变得有趣起来。
冈野在二十二、三岁时已经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模具工匠了。
模具是指冲压机中安装的模件,分为凸模与凹模两种类型。
将凸模与凹模的模具分别安装于冲压机的上下两面,中间放置金属板,通过机器冲压,使金属板成型为产品。
然而模具工厂接手的工作只不过是使用模具的冲压工厂的外包业务。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冲压工厂的工作要更好。
因为使用相同的模具可以制造出许许多多不同的产品。
日本味精发展历程

日本味精发展历程味精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最早起源于日本。
它是由鸟取县晋仓创业的味精制造公司于1909年推出的,当时的日本面临着国内外繁荣的食品市场,因此味精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味精最早是由发酵酱油副产物得到的,具有增强食物味道的功效。
然而,这种味精相较于现在的味精,味道较为苦涩,因此很难被广泛应用。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味精制造公司派遣人员前往欧洲学习,学习制造发酵调味料的技术和经验。
经过几年的努力,味精制造公司终于成功发明了有利于味精制造的发酵调味料的新技术。
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他们开始尝试制造与之前不同的味精成品。
他们通过改变酱油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使得味精的味道更加鲜美。
同时,他们还研究了多种提取方式,最终确定了以原材料的水解液为基础的制作方法。
随着味精的制造技术不断发展,制造过程也变得更加提高效率。
大规模生产使得味精得以迅速流通到全国各地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味精制造公司不断进行创新,推出了更多类型和口味的味精产品。
比如,他们研制了鸡精、牛精、蘑菇精等多种口味的味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对味精的需求越来越大,味精制造公司开始增加生产能力并扩大销售渠道。
他们大力推广味精的优点,将其作为重要的调味品推荐给消费者。
在各种食谱上,味精往往被列为主要调味料之一。
同时,味精制造公司还与各大超市和餐馆合作,推出了许多与味精相关的促销活动和美食节庆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味精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市场份额。
然而,味精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
一些消费者对味精对健康的影响持怀疑态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味精制造公司加大了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监督力度,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认证。
他们还积极与全球的味精制造商进行合作,以确保味精的质量和安全。
如今,味精已经成为了日本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
无论是家庭餐桌上的普通家常菜还是高级餐厅中的精致料理,都少不了味精的加入。
日本的味精制造业也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年收入90亿日元,每天只做一个单品

年收入90亿日元,每天只做一个单品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20年第7期Neo /文玉子屋是日本的一家外卖企业,成立于1965年,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众多的餐饮企业里突围而出,成为日本的外卖大王,每天卖出外卖便当13万份,一年销售额达到90亿日元(约5.4亿人民币),让人刮目相看。
在创立玉子屋之前,菅原勇一郎在日本富士银行(现瑞穗银行)工作。
父亲的经历加上对白领午餐吃不好的痛点的深刻体会,菅原勇一郎产生了专门做一家针对白领午餐的外卖公司的想法,生产和销售“好吃又便宜”的便当。
这就是玉子屋的起源。
而菅原勇一郎确实做到了。
每天只提供一种菜品通常餐饮企业为了迎合客户的不同口味,会制作多种不同的菜单。
而玉子屋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每天只提供一个单品,但每天的菜都不同,周一到周五不重样。
玉子屋的便当非常便宜,仅需45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7元左右)。
而这个价格,在日本相当于3瓶550ml可口可乐的钱。
菅原勇一郎认为,单一菜品的方式,既提高了食材品质,又保持了便宜的价格,还能在无形中降低顾客纠结于“吃什么”的决策成本。
而且,为了做出好吃又便宜的便当,玉子屋严格控制利润,只追求5%的利润,而把50%的成本用于食材,45%用于人工和其他成本。
因此,可以在同一价格区间,以优质食材取胜,满足顾客“好吃又便宜”的需求。
而正是这种独特而精准的定位,让玉子屋能在餐饮行业的红海里脱颖而出。
规模化思维首先,玉子屋的客户是来自各个公司,它不接受10份以下的订单,是某种程度上的外卖“团购”,而且配送上也能更加高效。
其次,因为每天的菜品只有一种,玉子屋可以批量采购食材,从而获取低廉的采购价格。
还有,日本的便当多为饭菜分离状态,而玉子屋的全自动煮饭系统可以在1小时内煮好15000份米饭。
“单一菜品”使成品制作的效率提高了至少30%,而且食物温度的稳定性更高。
正是有了“单一菜品”对成本和效率的把控,玉子屋才有可能去追求规模经济。
中国最好蚝油第一名

中国最好蚝油第一名
最好蚝油品牌:
1、海天
海天是非常知名的十大调料品牌之一,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它的制酱历史非常悠久,所以旗下生产的蚝油、酱油、生抽等产品也受到广大喜爱。
2、李锦记
李锦记作为中国的蚝油知名品牌之一,是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调味品品牌了,旗下生产各种蚝油、酱油、辣酱、XO酱不仅在国内非常畅销,也售往国外多个国家地区。
3、厨邦
厨邦品牌隶属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一家专业从事调味品生产的大型企业,厨邦的酱油系列、鸡精系列、食用油系列产品都收到认可。
4、珠江桥牌
珠江桥牌是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该品牌起源于1954年,在调味品行业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的认可度,主要的产品有酱油、醋、蘸料等系列。
5、林斋记
林斋记作为我国排名前列的蚝油品牌之一,是香港著名的调味品企业统林食品国际有限公司在广东投资的分公司生产的,具有较为优势的研发技术和资金支持。
6、欣和
欣和,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成立于1992年,始终坚持以食品安全为第一标准,产品涵盖调味品、酱料、休闲零食等等。
7、加加
加加是在我国非常有知名度的一个调料品品牌,主要以酱油系列产品为主打,品类多样,在消费者中间有着较高的认可度。
日本十大超市排名

日本十大超市排名日本十大超市排名,是日本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日本的超市业务规模庞大,消费者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从食品到家电,从日用品到服装,应有尽有。
日本十大超市排名如下:第一名:丸井,丸井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店,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拥有超过100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二名:西友,西友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店之一,拥有超过80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三名:三越,三越是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拥有超过40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四名:大丸,大丸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店之一,拥有超过30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五名:伊势丹,伊势丹是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拥有超过20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六名:松屋,松屋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店之一,拥有超过10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七名:蔬菜屋,蔬菜屋是日本最大的蔬菜超市,拥有超过5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八名:大崎,大崎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店之一,拥有超过3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九名:百佳,百佳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店之一,拥有超过2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第十名:西武,西武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店之一,拥有超过10家分店,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优惠活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以上就是日本十大超。
拉链大王吉田忠雄

拉链大王吉田忠雄一条小小的拉链,很不起眼。
但当它与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连结在一起时,就令你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日本吉田工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制造公司。
它每年营业额达25亿美元,年产拉链84亿条,其长度相当于190万公里,足够绕地球47圈或从地球到月球之间拉上两个半来回。
该公司产品占日本拉链市场的90%,美国市场的45%,世界市场的35%。
而从一条拉链中拉出这么多天文数字的,正是吉田公司的创办人吉田忠雄。
他以100美元起家,几经周折,顽强进取,终于成了名闻遐迩的"世界拉链大王"。
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从一条拉链所拉出来的传奇故事吧。
1908年9月19日,吉田忠雄出生于日本东京以西100多公里的鱼津市一个鸟贩子家庭。
父亲久太郎是个稳重而又有正义感的小鸟贩子,以捕捉、饲养、贩卖小鸟为业,长年奔走于山峦密林之中,家中贫寒但其乐融融。
上小学那年,吉田忠雄就开始独自上山,帮父亲捉鸟,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职业捕鸟者。
在捉鸟、驯鸟的那段岁月里,忠雄也吸收了影响他一生的营养,他从鸟儿那里学到了热爱自由、立志高飞、自主自强、坚强不屈的性格。
这为他日后艰苦创业,登上"拉链大王"宝座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由于家境困难,忠雄高小没毕业就中途辍学,年仅15岁就到一家陶瓷店当学徒。
关东大地震后,他又转到他哥哥久政开设的雨鞋店工作。
他白天在外面跑生意,晚上上夜校,生活得很充实。
20岁那年,他毅然离开家乡,带着哥哥给他的70日元盘缠,独自到东京闯天下,在同乡开的中国陶瓷店里做小工。
不久,他升为陶器部主任,总管陶瓷买卖。
吉田忠雄拓展业务有功,颇得老板赏识,被派往上海采购陶瓷。
30年代的大上海,鱼龙混杂。
乱世出英雄,正是这个动荡的"十里洋场",孕育出无数商业巨子。
吉田忠雄往返于上海、东京之间,虽然在华时间不长,买卖瓷器、食品、海鱼等小本生意也不很兴隆,但在上海的阅历使他趋于成熟,满脑子学来的"生意经"正是千金不换的致富秘诀。
松下幸之助(管理艺术)

2019/2/5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7
2019/2/5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8
故事二:又快又好的卖力工作
宫田的火盆店在松下幸之助工作3个月后另迁他处。 宫田把松下幸之助介绍给了一家新开的脚踏车(自行车)店做学徒。 脚踏车店的老板叫五代音吉,当时的脚踏车在日本是一件奢侈的 交通工具。 松下幸之助进店的第一天、就荣幸地学骑脚踏车。 矮个子的松下幸之助经常摔得鼻青脸肿,却丝毫不计较、不气馁 学会了骑车,就得呆在店里工作。 松下幸之助最初的工作是打扫卫生,整理店里的商品,擦净新车 的灰尘。 为了能学到更多的手艺,他总是又快又好地干这些工作。 五代老板见他手脚麻利,便让他有空就跟师傅们学习修理脚踏车。 修车是精密的机械活(那时把机械看得很神秘)。 松下幸之助对这一切肃然起敬,抱着莫大的兴趣。 他对“制造”的毕生兴趣,就是在这间手工机械作坊中萌发的。
2019/2/5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10
故事四:鼓起勇气转行 1910年,16岁的松下幸之助终于鼓起勇气离开了令人羡慕的五代脚踏 车店,尽管当时他的工资已是6年前的7倍,但他还是决定改行。 造成松下幸之助下定改行决心的是:他预感到以电车兴起为代表的 电气机器行业将高速发展,而脚踏车行业将逐渐消失。 松下幸之助对电气行业的预测是正确的,事实证明,日本当今的一百 大企业中,有12家是电气机器行业。 松下幸之助按照自己的预测,通过关系进入了电灯公司幸町营业所。 他的这一抉择,也许使后来的脚踏车界少了一位成功的商人,但重要 的是:他后来成了日本一百大企业中12家电气机器企业里的老大。值得 说明的是,在日本一百大企业中,没有一家脚踏车的生产或经销商。
1925年 首次成为日本最高收入者,年底当选区会议员。 1935年 完成向现代企业过渡,正式成立“松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家日本公司350多年只做酱油,做到了行业全球第一同道EYE导读:1928年罢工事件解决后,龟甲万时任总裁茂木七郎右卫门即制定了名为《产业魂》的“社是”,明确总结告诫道:“企业并非单纯的谋利之所,而乃社会之公器。
除股东外,经营者还需考虑员工、地域社会等多重角色的利益。
经营之目的,在于增进国家之隆昌、国民之幸福。
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确立,乃经营之根本。
”文/蔡成平、新浪财经《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企业掌门人访谈》即将出版酱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日本有句俗语叫“和食始于酱油、终于酱油”,也就是说在吃日本料理时,从始至终都离不开酱油。
而在日本,谈到酱油,首先想到的品牌毫无疑问便是龟甲万(Kikkoman)。
在竞争激烈的日本酱油市场上,龟甲万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日本酱油市场约50%的份额被五家大公司牢牢占据,剩余的半壁江山则是被1400多家中小酱油厂商瓜分。
而在这五大公司中,龟甲万一家的市场份额就高达约31%,其他四家公司的份额总和不足20%,居龟甲万之后的YAMASA为11%、正田为6%。
但是,如果你认为龟甲万在酱油领域的强势地位仅限于日本国内,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在三菱、三井等巨头面前,龟甲万的体量要小得多,每年销售额只有30亿至40亿美金,但龟甲万却堪称是日本最早践行国际化、也是国际化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实际上,龟甲万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和营收均已超过日本本土市场。
龟甲万2014财年财报显示,其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已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55%、海外市场的营业利润占比更已经高达81%。
其中,海外市场销售额的75%、海外市场营收的67%来自美国。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1956年,美国人认识了给日本皇室供应酱油的龟甲万;第二年,他们看见了第一款日本丰田车皇冠;此后,他们才又看见了索尼电器。
”龟甲万的主打产品——酱油,目前已行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统计称,龟甲万持有全球酱油市场约50%的份额。
龟甲万公司公布的统计也显示,2013年其在美国酱油市场的份额超过55%。
龟甲万(Kikkoman)几乎已成为了酱油的代名词,仅酱油一项,每年就可为龟甲万贡献约20亿美元的销售额。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业务全球化、并围绕着酱油“大做文章”的公司,其起步时也不过是一家小小的酱油作坊,创业原点可以上溯至17世纪中叶,至今已延续了350多年。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一家公司的基业如此长青?从酱油作坊到“八家共治”龟甲万发祥地——日本千叶县野田地区对比研究其他的日本家族企业会发现,龟甲万基业传承的最大特色恐怕便是“八家共治”。
龟甲万公司是由三大家族的8支家系的事业整合而成,公司默认的规矩是:只允许每支家系派出一位成员进入公司,此人能否成为公司董事全看个人造化,在竞争之下,只有被公认最优秀的那位才可以接班,同时不排除选择8支家系以外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接任。
正是这样的机制设计,让龟甲万迥然不同于其他的家族企业,龟甲万公司海外事业第二group负责人深泽晴彦即对笔者表示,将龟甲万视为传统的日本家族企业未必合适。
龟甲万公司名誉董事长(第10任总裁)茂木友三郎之子、常务执行董事茂木修也认为,某种意义上说,将龟甲万视为家族企业是外界的一种误读。
不过,从龟甲万2015年6月30日对外公开的信息来看,与公司三大家族密切相关的“株式会社千秋社”、“株式会社茂木佐”、“有限会社Kushigata”、“公益财团法人野田产业科学研究所”分别持股3.19%、2.92%、1.98%、1.77%,仍是公司大股东来看,龟甲万仍然具备家族企业的一些基本特征。
实际上,“八家共治”这一模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龟甲万最早发源于日本千叶县野田地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优质水源,自古便是日本著名的酱油产地。
1661年,作为野田地区的一方望族,高梨家族第19代高梨兵左卫门,开始涉足酱油酿造,开了一家小小的酱油作坊。
茂木家族老宅同一地区的另一家族——茂木家族,则在1662年开始生产味噌。
不过,从茂木家族分家出来的一支家系(茂木七郎右卫门)则从1662年起便与高梨兵左卫门一起致力于酱油酿造。
直到1766年,茂木家族本家也开始全面转型酱油酿造。
1814年,在距离野田地区不远的千叶县流山地区,堀切家族的堀切纹次郎也开始踏足酱油酿造。
那时的高梨家族、茂木家族已经闻名于酱油酿造领域,培养出了众多酱油酿造名家。
1828年,高梨家和茂木家生产的酱油得到幕府高度认可,茂木家族本家(茂木佐平治家)1873年还将印有“龟甲万”商标的酱油带到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即世博会)参展,获得酱油类最高奖,龟甲万因此蜚声鹊起。
茂木家族在分家时,会通过分酱油诸味蔵、负担初期设备投资、支付一定的运营周转资金等方式,对分家出去的家族成员给予应有的帮助,据此整个茂木家族不断壮大,到了1860年前后,整个茂木家族的酱油生产量已占野田地区酱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但与此同时,同族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为此,茂木家族本家召集家族各支系,于1885年结成“千秋社”,提出的宗旨便是“一族协和、家业永续”,以本家为中心共同打造茂木家族基业。
1887年,通过若干次通婚、收养子等形式、实质上已成为一家人的高梨家族和茂木家族,正式合并组建“野田酱油酿造组合”。
1914年的一战爆发让酱油需求大增,但也再度激化了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龟甲万茂木家族野田老宅为此,茂木家族(本家及分家共一族6家)、高梨家族、堀切家族事业整合,1917年合并成立“野田酱油株式会社”,推选茂木家族的茂木七郎右卫门(第6代)为首任总裁,茂木家族本家使用的“龟甲万”被认定为统一商标,合并前的200多种商标开始走向统一,公司运营实现“八家共治”。
对于这种独特的模式,龟甲万名誉董事长、第10任总裁茂木友三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族企业经营存在一大弊害,就是让没有能力的家族成员参与经营。
……虽然不清楚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但1917年八家合并的时候,就确定了一条严格的规矩:每家每代只允许1个人加入公司、而且不保证进入公司的人一定能成为董事。
这样的规矩坚守至今。
”同时,茂木友三郎认为,“家族企业的一大优点就是存在许多使命感强、对公司满怀热情的人,这样的优势需要活用。
但不给他人机会也是不行的,因此只要有合适的人选,公司总裁不一定拘泥于家族成员。
”在附带有严格规矩的“八家共治”模式之下,每家只能培养并选出最优秀的成员加入公司,这八家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对手”,都不得不热心地培养教育子女。
不言而喻,这样的模式,相对良好地克服了家族企业传承的固有弊端。
龟甲万公司总裁堀切章从1917年至今,龟甲万总裁之位已传至第13任。
从茂木6家、高梨家族共选出8人,八家以外的准家族成员2人、外部职业经理人2人、堀切家族1人(现任总裁)。
而且,每一位家族成员在进入公司后都需要从最底层的销售员做起,高梨家族中唯一进入公司的传人高梨一郎就表示“这是必经的过程”。
他进入龟甲万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销售可口可乐,而当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是全民抵制可口可乐。
酱油渣做成的名片1927年野田酱油大罢工事实上,1917年公司刚成立不久,便遭遇了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的重创。
1918年一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左翼思潮抬头,劳动运动频发。
日本全国各地也是大规模的罢工潮不断,并出现遍及全国的“米骚动”,整个社会陷入不安之中。
“野田酱油”也不例外,1919年公司出现第一起罢工,1921年工人组建工会、罢工日渐增多。
时任总裁茂木七郎右卫门在公司的“主义方针训示”中提出了一句话“顺时运而动则荣、逆之则亡”,并通过改善待遇、完善公司制度来平息罢工。
然而,1927年日本出现金融恐慌,股市暴跌,银行纷纷暂停营业。
在这样的不安之下,大规模的劳动运动再次涌现。
“野田酱油”更是经历了时间长达218天的工人罢工,这一事件被称为日本战前三大罢工。
后出任公司第5任总裁的茂木启三郎(茂木家族养子、茂木友三郎之父、原名饭田胜治、被誉为是龟甲万公司的“中兴之祖”)亲历了这起影响深远的大事件,他晚年在日本经济新闻知名的连载栏目《我的履历书》中回忆道:“当时员工的心态已经滑落到哪怕公司发生火灾都不会协助灭火的地步,这让我们意识到,公司若沦为徒有外壳、经营缺乏责任与伦理,则员工就会丧失职业的自觉与信条。
”名誉董事长茂木友三郎也在受访时回忆道,“1960年代,我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时,美国的大学里仍有学者在研究龟甲万的那次罢工。
其最终结果是裁定公司方获胜,但是作为重要的教训,龟甲万将它载入了公司‘社是’。
”1927年野田酱油遭遇的大罢工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教训的确,1928年罢工事件解决后,时任总裁茂木七郎右卫门即制定了名为《产业魂》的“社是”(纲领性“公司宪法”)。
《产业魂》明确总结告诫道:“企业并非单纯的谋利之所,而乃社会之公器。
除股东外,经营者还需考虑员工、地域社会等多重角色的利益。
经营之目的,在于增进国家之隆昌、国民之幸福。
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确立,乃经营之根本。
”“转祸为福”,茂木友三郎如是评价那次大罢工,“那是8家整合成一体化之后所经历的第一次大冲击,原本只是松散集合在一起的8家,在难关面前真正做到了一致团结。
如果当时不是8家整合,只是2家或3家,彼此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的话,大家恐怕无法度过难关。
”正是这次重创之下的凤凰涅槃、大事件之后的彻底反省,让龟甲万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视企业的社会贡献、以及与员工关系的融洽,在龟甲万“全球化战略2020”中明确地表明要成为“对地球社会有存在意义的企业”。
日本的电视台称龟甲万是代表日本的世界品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不是目前流行说的双赢,而是三方受益,即除了合作的双方外,还包括社会。
一项商业活动如果不能回馈社会、有益于社会,就难以长期存在”,高梨家族的高梨一郎如是说道。
这样的理念,如今遍及龟甲万公司的各个细节上。
去年,笔者与茂木家族成员、龟甲万公司常务执行董事茂木修第一次见面时,他递来的名片极薄且轻,使用的素材非常特殊。
茂木修解释道,“我们公司所有员工名片的素材都不使用木材,而是使用回收再利用的酱油渣。
我们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来推动废物减排以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德为本,财为末,勿忘本末”龟甲万公司总部对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茂木友三郎给出的回答是“诚实”与“创新”。
龟甲万的品牌提升与其对“纯酿造酱油”的坚持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酱油主要分为纯酿造酱油和化学合成酱油,纯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麦和食盐,发酵时间往往需要数月,化学合成酱油则是在大豆中加入盐酸和酵母,发酵时间只需一月左右即可。
笔者没能查到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有中国媒体报道称,目前中国市面上流通的酱油,纯酿造酱油的比重仅为10%左右,绝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