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奴役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单向度思想探析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单向度思想探析发布时间:2021-12-10T07:57:07.934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9期作者:张宗文[导读] 马尔库塞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书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抨击了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条件下社会对人的技术理性控制,思想文化束缚以及消费异化操控,并最终形成了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
本文通过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单向度思想的探析,旨在挖掘马尔库塞思想的价值与影响,同时希望对我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张宗文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摘要:马尔库塞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书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抨击了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条件下社会对人的技术理性控制,思想文化束缚以及消费异化操控,并最终形成了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
本文通过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单向度思想的探析,旨在挖掘马尔库塞思想的价值与影响,同时希望对我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单向度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但人们在沉浸于物质社会表面繁荣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对社会不合理、不公正制度与现象的否定、批判与反抗。
马尔库塞在这种极度繁华的假象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在吸收和借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对这种社会繁荣的假象展开猛烈抨击,同时对丧失了否定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单向度的人进行剖析与批判,试图为人类的发展找寻一条新的多维度解放之路。
一、政治经济领域的单向度:技术理性操控的人(一)技术的两面性传统观念认为,技术在人类社会里主要起到了工具和手段的作用。
即技术同人的存在关系而言,技术处于中立性。
然而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以“中立”的态度存在着。
试论马尔库塞_单向度的人_内涵及意义

试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内涵及意义□张树旺 周庆贵(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要:《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激烈批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代表作,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物质生活异常丰富社会里全面地、彻底地异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精神上受到日渐全面的压抑。
关键词:单向度的人;人的异化;意识形态批判1.《单向度的人》“单向性层面”的内涵1.1 关于人的单向性《单向度的人》一书始终贯穿着对人的深切关怀。
马尔库塞在强调人的自主性、人的价值与尊严及人的本性解放的立场上,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揭露和全面控诉。
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依靠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依靠自动化的实现,不仅减少了肮脏、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消费品,使人们过了上“幸福”生活。
但马尔库塞认为,这仅仅是表面繁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而是一种虚假的幸福,是不幸之中的欣慰。
他说:“幸福意识,即相信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并且相信这个制度终会不负所望的信念,反映了一种新型的顺从主义,这种顺从主义是已转化为社会行为的技术合理化的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人们的幸福意识的前提即出自虚假。
马尔库塞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到幸福、安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由于技术的进步,发达工业社会不难做到这一点。
但他认为人们的需要有真实的需要与虚假的需要之区别,发达工业社会是否满足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呢?他的回答是否定的。
1.2 关于政治领域的单向性马尔库塞认为,不仅先前作为政治反对派而存在的社会民主党、共产党放弃了暴力夺取政权的主张,而且,被马克思称作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也与敌手连为一体了。
因而,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在发达工业社会是被排斥的、过时的。
马尔库塞“无产阶级融合论”并非指无产阶级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或取得了与资产阶级同等的地位,而是指由于机械化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因此而强化了工人与工厂的依存关系,消融了工人抵抗操纵与控制的内心斗志并“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
大众传播: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观书有感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观书有感如同大多数现代西方的哲学出版物一样,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语言晦涩,再加上佶屈聱牙的翻译,对我来说阅读起来无疑是困难的。
因此本文所谈到的我读《单向度的人》的思考及感悟,定存在漏洞与不足。
本书曾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
它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单向度的哲学”。
而其核心还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概括为一句话,也就是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对人类自身各个层面的异化现象。
人的异化,是人与其创造的客体的分离。
人的异化就是本来由人所生产和创造出来的应当属于人的东西不再属于人,而成为异己的,与人对立和反对人的东西。
一方面,媒介给人们虚拟出了一个热闹繁荣的、物质极端发达的多彩世界,通过“物质”的充溢把人渐渐“非人”化,使之沦为整日为物质而疲于奔命的忠实奴隶,使之渐渐失去了“自然人”的自由。
书中有一条对卢梭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注释,我认为说得很精辟:“‘自由’时间并非‘闲暇’时间,后者盛行于发达工业社会,但就它受商业和政治支配而言,它是不自由的。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白天,我们是工作机器或学习机器,被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所控制;晚上,我们是寻求娱乐放松的动物,被各种各样的媒体所控制。
我们的确是不自由的——或者说,没那么的自由。
这种想法在20世纪60年代无疑是超越于时代的。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每一个就时代问题进行批判的思想家都无法摆脱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作者没有能够遇见到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也更是无法想象出信息化时代人类自身异化的进一步升级与加剧。
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是“单向度”的话,那么现如今的社会更是碎片化的人性的集合。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文化———解读《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文化———解读《单向度的人》胡爽(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中图分类号:B712.59文献标识码:ADOI :10.16871/ki.kjwhb.2017.01.070作者简介:胡爽(1992—),女,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国外马克思主义。
文艺传媒摘要马尔库塞认为在单向度社会中,文化领域存在着压抑性的俗化趋势。
文学中的某些重要的观念与形象表明技术的进步会导致“高层文化”中的对立因素和超越性因素的消失,“高层文化”将逐渐屈从于当代工业社会发达地区的俗化趋势。
本文还将借助马尔库塞对文化领域封闭所造成的不幸意识的征服解析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马尔库塞高层文化压抑性中国网络文学On Marcuse's One -dimensional Culture:An Interpreta 原tion of "One-dimensional Man"//Hu ShuangAbstract Marcuse holds that the trend of repression and vulgar-ization exists in the culture field in a one-dimensional society.Some important concepts and images in literature indicate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ll lead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contra-dictory factors and transcending factors in "high-level culture",so that "high-level culture"will gradually submit to the trend of vulgarization in developed areas of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soci-ety.With the help of Marcuse's conquest of the misfortune con-sciousness caused by the block in the culture fiel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sperity of China's network literature,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network literature.Key words Marcuse;high-level culture;repression;China's net-work literature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获取信息的来源被新媒体所占据,科学技术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巨大,文学逐步走向了商业化的道路,速食文化逐渐流行起来。
人的美好生活在人与自身的和谐中实现——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051一、人生存的现状:单向度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对社会的批判对当下各国的发展都有借鉴价值。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以发达工业社会为依托,详细地分析了社会现状,指出造成异化的原因——科技异化,在科技异化下人的具体状态——单向度,并试图通过多途径解放人,让这个停顿的社会转化为自由的社会。
人与动物不同,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也是一种超越的存在,判断二者之间的区别,就是生活与生存的区别。
对于生活,人的内在自由沦丧,即所谓的物役性,具体变现为生理、心理、伦理上的压抑,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伦理生活上并未获得真正的满足。
人的美好生活的实现,是建立在人自身关系实现和谐的基础上的。
人自身未获得真正的解放,是无法诉求美好生活的实现的。
(一)生理层面上人的压抑二战结束后,发达工业社会普遍推行福利政策,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在技术理性的控制下,人并未获得真正的幸福。
以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为例,马尔库塞对现存社会进行了批判,指出当前的社会就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
在生理层面对人进行压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活领域的压抑。
“人们好像是为了他们的商品而生活,他们把汽车、高清晰度录像机、两层双向宽敞阳台住宅、厨房设备作为他们生活的灵魂。
”[1]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和物质享受外,也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在经济匮乏的年代,人们进行必要的劳动来克服贫困给自身带来的压制,在这样的时代,贫困尤其是物质上的匮乏已经不再是人们的主要矛盾,人们更多的是对精神方面的诉求。
虚假需求就是额外压抑,在“虚假需求”的操控下,大量的需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产出来的商品在满足人的“虚假需求”的同时,也成为统治人的工具,让人失去了自由。
人的需求也从原有的真实的内在需求转化为无意识的虚假需求。
表面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享受着同样的物质生活,但是这只是统治阶级控制人的外在假象,并未真正改变人受控制的本质。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商学院管理1403班梁梓琪20141804585《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著名的作品,它的核心就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这部作品为他在60年代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被媒体称颂为“新左派之父”,成为了美国和欧洲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
本书对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单向度”又可译为“单面”和“一维”。
“单面”虽通俗易懂,但难以体现其中包含的“趋势”之意;“一维”虽准确严谨,但过于抽象而不便理解,所以采用“单向度”的译法。
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
人们在富足的生活中逐渐麻木,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
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运行的社会为掩盖它最终会面对的问题,或者一直存在于其本质中不可抹去的弊病而努力的发展着。
工业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高超,优良的物质生产使得生存于其中人们生活逐渐富足舒适,安居乐业,进而思想麻木,逐渐忘记资本主义本身永恒存在的弊病。
人们被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技术进步,物质生产所蒙蔽……即使日益提高的压倒一切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对大多数劳动民众的压迫,不能改变限制了个人自由,压抑人性这一事实,而是通过其随着越发庞大的生产而逐渐壮大的权利使人更加麻木,被蒙蔽。
“如果你还未能逃脱为谋生而进行的劳役,那么你还没有能力过上人的生活!”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
人们失去的“第二向度”即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将现存的世界同哲学的准则所揭示的真实世界相对照的习惯。
人个体的发展实则走向停滞,正如书中所说,这是一个想像消亡,批判停顿的社会。
基于马克思主义观浅析《单向度的人》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151-基于马克思主义观浅析《单向度的人》丁健平天津师范大学《单向度的人》就是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马尔库塞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新型极权主义社会”,并阐述这种“新型极权社会”即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怎样的一种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政治文化,以及在这种社会下,被高度机械化社会化生产模式下被异化劳动和“极权政治”压制下的单向度的人。
一、科技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关系“一切自由都取决于对奴役状态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产生总是受占统治地位的需求和满足所阻碍……[1]”在书中,作者强调发达的工业社会就是一种“新型极权社会”不同于以往的极权社会,它是通过将一种社会强制的“虚假需要”转换为每个社会个体的“内在需要”,在一种异化劳动的条件下,人们在这种“虚假需要”的压制下被迫成为一种丧失反抗,丧失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而作者在这种反思之中将这一切的“恶果”都归罪于“科技的发展”,依照于作者的逻辑,是科技的发展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正是这种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让社会生产逐步形成一种社会化与机械化,于是在机械化的大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成为了异化劳动的产物,并逐渐出现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矛盾,而早已被机械化生产折磨的近乎麻痹的人们则基于一种“存在合理性”的哲学逻辑,以维护延长“现有制度”为内在需要,一方面满足于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则在“极权”的压制之下,用一种“被禁锢的思想”去维护“被禁锢的自由”。
其实作者虽然一直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相融,作者自身在其书中也一再强调“批判精神”的重要性,然而在看待“科技发展”与异化劳动这个问题上,显然并没有本着一种辩证的观点对于“科技发展”进行评价。
“科技”从来都是一种中性词,我们很难准确的去定义她的好坏,伴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甚至战争军事竞争和核威胁都有所影响。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作者赫伯特·尔库塞是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的又一次转折。
批判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虚妄的文明,其主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鞭辟入里的反映了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本质,即人的批判、否定、超越面的丧失,人“异化”为“单向度的人”,成为单纯的物质世界的享受者,而丧失了超越者和开创者的使命最终堕落而麻木不仁。
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批判和超越,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其中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定义是什么?单向度”one-dimension又可译为“单面”和“一维”。
“单面”虽通俗易懂,但难以体现其中包含的“趋势”之意;“一维”虽准确严谨,但过于抽象而不便理解,所以采用“单向度”的译法。
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
人们在富足的生活中逐渐麻木,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
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运行的社会为掩盖它最终会面对的问题,或者一直存在于其本质中不可抹去的弊病而努力的发展着。
工业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高超,优良的物质生产使得生存于其中人们生活逐渐富足舒适,安居乐业,进而思想麻木,逐渐忘记资本主义本身永恒存在的弊病。
人们被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技术进步,物质生产所蒙蔽……即使日益提高的压倒一切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对大多数劳动民众的压迫,不能改变限制了个人自由,压抑人性这一事实,而是通过其随着越发庞大的生产而逐渐壮大的权利使人更加麻木,被蒙蔽。
“如果你还未能逃脱为谋生而进行的劳役,那么你还没有能力过上人的生活!”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奴役
——读《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有感 【摘 要】:马尔库塞认为,人类步入发达工业社会,物质生活虽得到极大满足,但社会、思想和人却变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单向度的人,失去了否定和批判的向度。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因此,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然而,这样的批判却同样只停留在一个单向度的层面,因为大众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有其合理性,其对社会也有着正面的影响。究竟如何对待大众文化,这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单向度、大众文化、批判
绪论 “单向度”是马尔库塞在描绘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描绘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时所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在马尔库塞眼中,它代表着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在政治、生活、文化和思想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最基本的特征。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这本书中,马尔库塞扩充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早期论点,批判了工具的合理性,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之中,个人已经失去了独立的 - 2 -
理性的批判现实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即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在发达工业社会以前的社会当中,人应当有两个“向度”,一是肯定现实社会的合理性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和同一的向度,二是反思、否定、批判现实社会,并对其有所超越的向度。而当今的发达工业社会已经演变成一个新型的极权社会:一方面,它压制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的向度,因而它是极权的;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社会的极权统治并不是通过国家机器和暴力手段,而是通过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大规模的文化产业来维持,并有效地形成了一种肯定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因而它又是新型的,是建立在“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1之上的。 这样的“单向度”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我个人认为在文化领域,“单向度”集中表现为市民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兴盛与繁荣。这里的大众文化指的是借助于大众传播技术,实现对政治意识过滤的一种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文化就是使个人丧失了批判意识和否定能力的罪魁祸首之一,它通过制造虚假需要来达到整合大众的目的。因而,批判大众文化也成为马尔库塞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以下,笔者将从马尔库塞的代表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部分、单向度的现实及其产生原因 一、 单向度的现实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 3 -
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的六十多年,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和进步,物质财富的空前膨胀使得人们从贫困的生活状况和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全世界似乎都沉浸在一片富裕安定的氛围当中,然而,马尔库塞却清醒地看到,人类并未获得真正的解放。我们一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但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和自由选择的意识却被剥削殆尽。社会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人也成为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描绘所谓的“单向度”的。 首先,社会的单向度。单向度的社会就是一种新的极权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转变了控制方式,通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来逐渐弱化人们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社会的存在合理性。 其次,思想的单向度。在这一问题上,马尔库塞的矛头直指实证主义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他认为这两种哲学的研究范围仅停留于事实经验范围内,掌握的只是事实而非原因,所以是一种“单向度的思想”。 第三,人的单向度。相对于前工业社会的人来说,工业社会的人丧失了自主精神和自由意识,人们只知顺从社会,模仿现实,而失去了否定和批判的维度。 二、 “单向度”的产生原因和途径 “单向度”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人的单向度必然导 致社会的单向度,而单向度社会正是由于人受到了奴役和控制所导致 - 4 -
的。马尔库塞认为,现代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样的情况很容易使人们不能够认清现状,不能够意识到自己处于被控制和受奴役的境况之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左右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成为社会控制和协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发达工业社会减少了肮脏、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使社会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样,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中,人们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社会的奴役和控制,丧失了否定的意识和批判的能力,丧失了去设想另外一种生活和生存方式的意愿。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被现存的社会制度同化,同一性的原则逐渐压倒了否定性的原则,并成为唯一的准则。科学技术的进步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感到生活富足安定,就是因为人们都不假思索的接受了同一性原则所提倡的虚假需要,可悲的是很少有人能够看到,人类真正的需要的是理性的自由,是运用否定、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自由。 马尔库塞认为,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实现“单向度”的途径主要有三:一是政治领域的一体化,一是思想领域的同化,再就是文化领域的商品化。在政治领域,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社会借助外来的威胁使得整个社会融合一起,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在思想领域中,马尔库塞将主要精力放在哲学方面,他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普遍流行的是一些单向度哲学,如实证哲学和分析哲学等,这样的哲学不加辨别的接受既有事实,是对否定性思想的一种清洗。 - 5 -
社会实现“单向度”的文化途径将是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在这样的社会中,文化被高度的商业化,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消费品,这样的文化屈从于社会的同一标准,屈从于社会所形成的虚假的需要,这样的文化与现存社会融为一体,而不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所具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特点。马尔库塞认为这样的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第二部分、单向度与大众文化 一、 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大众文化的批判 前面已经提到,随着社会的单向度的逐步形成,文化领域也发生 着与政治一体化类似的文化一体化,其主要表现为流行文化全面压倒高层文化,而高层文化不得不放弃已有的批评社会的姿态,将自己置于大众基础之上进行改造和重组,“高级文化成为了物质文化的一部分”2,这样形成的文化便是大众文化。与高层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更加依赖于文化制造、传播手段的发展,更加商业化和工业化,更加符合市场和个体的需要,尽管这样的需要在马尔库塞看来是虚假的需要。 法兰克福学派一贯所强调的真正的文化,即高级文化,应该是一种对现存社会合理性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文化,无论在政治、哲学、还是艺术等各个领域,它都应发出一种与现存社会不同的声音,都应激励人们去创造一种不同与现存社会的新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大众文化所体现出的本质和特
2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5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 6 -
性却与此相悖,所以,马尔库塞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 首先,马尔库塞认为大众文化是为现存秩序的利益服务的。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肯定性”的文化,它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将意识形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磨人们的反抗和批判意识,劝说人们顺从社会,屈从现实。 其次,马尔库塞认为大众文化诱导人们去追求虚假的幸福和需要。大众文化宣扬社会的合理性,并诱导人们与社会相协调,使得人们沉浸于虚假的满足之中。人们只知一味的对现实的模仿,却忘却了批判和否定。 第三,大众文化对人的反抗、否定和批判意识起到一种消磨作用,这直接导致人们丧失创造一种更加美好的生存方式的意愿和精神动力。没有否定就没有进步,然而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一切否定的力量都会被“和谐”为现存秩序的畸形维护者。 总之,大众文化被马尔库塞认为是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大众文化被统治阶级当作工具利用,以达到整合大众的目的。可以说,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就是对文化奴役大众的批判,就是对社会新的控制形式的批判,是对人类真正解放的最深切的关注。 二、 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单向度解读 诚然,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 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大众文化进行全面的 - 7 -
否定。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分析也仅仅达到了“单向度”的程度。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大众文化都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大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的局面显然不能够通过“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统治”来简单解释,其背后一定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 大众文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它的生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其特有的社会基础和大众心理基础之上的。随着发达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的历史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冲突与竞争,这个时代追求的是快节奏与高效率,在重压之下,人们急需找到一种能够放松心情、发泄情感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讲,大众文化正是契合了人们的这样一种心理需求。因此,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性的文化,它虽然被认为是单向度的,是肤浅的,是媚俗的,但它所起到的对现代人群心灵的抚慰作用却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确实不可或缺。 大众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是合理的,它对整个社会也是有着正面的影响的,这一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大众文化丰富了文化内容,扩充了文化传播方式,打破了长期以来文化单一的局面和文化的等级。大众文化以其繁多的内容和高度发达的传播手段,真正实现了对社会全方位的影响,使人们尽情享受文化所带来的快乐。 其次,大众文化的出现真正实现了文化主体的转变,此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