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
宫内节育器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诊断和防治论文

宫内节育器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和防治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35-02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及可逆性强、应用范围较广、理想的避孕方法,在我国,有1.4亿妇女正在使用iud,占采用各种避孕措施已婚育妇的49.79%[1],随着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全面推行,使用iud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但术后仍存在着异常出血、疼痛、白带增多等副反应及感染、嵌顿、穿孔等并发症,下面就对上述副作用以及并发症做一讨论。
1 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异常出血是放置iud后的主要副反应。
临床上放置iud的妇女约有52.6%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副反应[2],其中最常见的是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
临床因出血而终止使用者占8.8-21.2%妇女.年[3]。
其表现为经量增多(正常妇女经量35-58ml)、经期延长(正常月经持续时间2-7天)、经期前后点滴出血或经间淋漓出血。
经量增多(≥80ml),一般发生于放置后一年内,尤其是最初3个月内。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出血有下降趋势,但也有部分妇女放置数年后又出现异常出血。
出血的原因:一是节育器使子宫内膜的纤溶活性增强,破坏了正常凝血功能,使出血量增加;二是节育器促使子宫内膜释放过多的前列腺素,使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并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从而增加出血量;三是手术操作不慎,损伤了子宫颈和子宫内膜,或节育器嵌顿在子宫壁内而导致出血;另外,手术前子宫已有病变(如子宫内膜炎)而没有被发现,手术后可诱发出血。
处理方法如下:1.1 针对病因治疗需补充铁剂(因经量超过80ml时,可使体内铁储备下降甚至贫血,影响健康),当血红蛋白<100g/l时应口服铁剂。
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所需的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
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形成减少,则发生缺铁性贫血。
硫酸亚铁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
常用药物有①硫酸亚铁0.3g,每日3次,饭后服用。
妇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处理常规

妇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处理常规妇产科计划生育手术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服务,但是手术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预防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
如果手术并发症发生了,我们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一、放取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处理常规1、子宫穿孔和节育器异位是常见的宫内节育器并发症。
如果确诊为节育器异位,应根据其所在部位,经腹或经将节育器取出。
必要时,可以留院观察和治疗。
如果感染发生,应该立即取出宫内节育器,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一旦诊断为节育器嵌顿,应及时取出,可以在B超下或子宫镜直视下取出IUD,以减少子宫穿孔的机会。
二、人工流产并发症处理常规1、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旦诊断,应停止手术,给予缩宫素和抗生素,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腹痛、流血及腹腔内出血征象。
如果患者情况稳定,胚胎组织尚未吸净,可以在B型超声或腹腔镜监护下清宫,如果尚未进行吸宫操作,可以等待1周后再清除宫腔内容物。
如果发现内出血增多或疑有脏器损伤,应立即剖腹探查修补穿孔处。
2、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出现心率减慢,应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3、吸宫不全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没有明显感染征象,应该进行刮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并术后预防感染。
4、漏吸可以再次行负压吸引术。
5、术中出血时,应该在扩张宫颈后,宫颈注射缩宫素促使子宫收缩,同时尽快钳取或吸取胎盘及胎体。
如果吸管过细或胶管过软,应及时更换。
6、术后感染时,应该卧床休息、支持疗法、及时应用抗生素。
如果宫腔内残留妊娠物,应按感染性流产处理。
7、栓塞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如果出现妊娠早中期羊水栓塞症状,处理方法同妊娠晚期栓塞。
三、引产并发症处理常规1、出血时,应根据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2、感染时,应该进行抗感染治疗。
3、软产道损伤时,应该进行缝合修补,并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并发症预防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避孕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
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妇女采取避孕措施的45%左右。
IUD的并发症及预防不容忽视。
1 出血和疼痛1.1 术时、术后出血IUD 放置术时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mL,或者放置术后流血7-14天,出血量超过100mL者可诊断为放置IUD 后出血,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前者多系术中组织损伤所致,如子宫穿孔、宫颈管损伤、子宫内膜损伤等,后者多为局部内膜受压坏死、感染引起,尤以哺乳期妇女多见,也可见于人工流产同时放置IUD者。
预防:提高术者操作技巧防止损伤引起出血,术时出血应首先使用止血药及宫缩剂,术后数天出血者给于止血、抗感染治疗。
1.2 不规则阴道流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0%,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点滴不规则出血,常发生于放置IUD后1年内,出血多系IUD的机械压迫引起子宫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大量前列腺素,纤溶酶激活因子,激肽等物质致血管渗透性增加,纤溶活性增加所致。
预防:正确选择IUD类型及大小,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熟练掌握放环技巧。
1.3 疼痛根据疼痛发生时间分为:①早期疼痛:放环后10天内发生,系IUD 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引起子宫强烈收缩所致。
②延迟疼痛:疼痛持续10天以上,提示IUD大小与宫腔不匹配。
③晚期疼痛:前两种类型疼痛缓解后4周以上出现,多因感染、IUD变形、嵌顿等因素所致。
④性交痛:系IUD尾丝过硬、过短、过长或下移后刺激男性龟头所致。
2 子宫穿孔放置IUD过程中手术器械损伤子宫壁致子宫穿孔。
子宫穿孔分为两种类型:①急性穿孔:IUD放置时不慎或技术不熟练,直接穿透子宫进入盆腔,如系单纯穿孔,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感觉腹痛,经休息后症状缓解,子宫创伤逐渐愈合,在取IUD时才发现,若损伤肠管、膀胱或伴有内出血,可出现急腹症。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100)【摘要】目的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000例。
结果 1000例患者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异常、节育器移位、疼痛、盆腔感染等,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症状均可得以控制。
结论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应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并发症;不良反应;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21-01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避孕法作为一种安全且效果良好、使用简便又经济的避孕方法广受育龄期妇女的欢迎,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放置宫内节育器也成为我国育龄期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虽然这种方法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不高,但是由于应用人数众多,其在应用中的并发症也同样不容忽视[2]。
而本文就近年来我院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生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及其防治情况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00例。
患者的年龄中最小的为21岁,年龄最大的47岁;放置iud时间为半年到25年不等,其中有211例(21.1%)的患者有剖宫产手术史。
1.2 方法:对所选的100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针对相应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2 结果经过总结和分析后发现,常见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异常、节育器移位、疼痛、盆腔感染等,所有患者在经过积极地有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
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分析宫内节育器避孕法已有90余年的历史,我国自1957年以来已广泛应用,并不断进行新型宫内节育器的研制。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带铜宫内节育器和能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节育措施之一,其特点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广大妇女易于接受。
1宫内节育器放置术1.1 适应证育龄期妇女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而无禁忌证者;用于紧急避孕,尤其是自愿继续以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措施且无禁忌证者。
1.2 禁忌证妊娠或妊娠可疑者;生殖道急性炎症;3个月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子宫颈内口过松或重度狭窄者;子宫脱垂Ⅱ度以上者;生殖器官畸形,如子宫纵隔或双子宫患者;子宫腔深度<5.5cm或>9cm者;人工流产、分娩或剖宫产后有妊娠物残留或感染可能者;各种严重的全身急、慢性疾患者;有铜过敏史者不能放置带铜节育器。
1.3 放置时间月经干净后3~7日无性交者;月经延期或哺乳期闭经且排除妊娠者;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深度<9cm者立即放置,或术后1个月,月经干净3~7日放置;自然流产月经复潮后或药物流产两次正常月经后放置;产后42日恶露干净,会阴切口或裂伤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大小者;剖宫产后半年放置;含孕酮宫内节育器在月经第3日放置。
1.4 节育器大小选择 T形宫内节育器依其横臂宽度(mm)分为26号、28号、30号3种。
宫腔深度>7cm者用28号,<7cm者用26号。
1.5 放置方法术者穿清洁工作衣、戴帽子和口罩、常规刷手后戴无菌手套;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常规消毒铺巾;双合诊检查子宫大小、位置及附件情况后,更换手套;窥器暴露出阴道和宫颈,擦拭净阴道内分泌物,并再次消毒;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执笔式手法持子宫探针沿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有剖宫产史或宫颈管异常者要探清颈管长度;根据宫颈口的松紧和选用节育器的种类与大小,决定是否扩张宫颈管,宫颈管较紧者可用宫颈扩张器依序扩至6号;将准备放置的宫内节育器告知受术者,并让其亲自过目;用放置器将宫内节育器送入宫腔,宫内节育器上缘必须抵达宫底部,带有尾丝者在距宫口2cm处剪断;观察无出血即取出宫颈钳和阴道窥器。
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及并发症

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及并发症【关键词】宫内节育器;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放置子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小的避孕措施,是目前国内外使用较普遍的一种可逆性长效避孕方法,在各个国家的使用率分布在2%~80%不等。
1 IUD的使用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和型号繁多,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节育环不下40余种。
按性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惰性环,一类是活性环。
早期使用的惰性宫内节育器由惰性材料制成,如不锈钢、塑料、尼龙和硅橡胶等,其理化性能稳定,本身不释放任何活性物质。
活性宫内节育器,是指利用节育器为载体,带有铜或锌等金属、孕激素、止血药物及磁性材料,置入宫腔后在体内能缓慢释放活性物质,从而增加避孕效果,降低副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T型环、母体乐、爱母环、金属圆形环、宫型环、曼月乐,其中T型环、母体乐、曼月乐均带尾丝,为以后取环带来方便。
曼月乐环上还带孕激素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特别适合有痛经的女性,同时可以减轻放环术后出血较多、时间较长的副作用。
吉尼环是一种固定式IUD,因为它经过特殊的装置将环的一端植入子宫内膜肌层,子宫收缩时环不易移位,从而防止放环术后的环移位所至的带环受孕,该环有尾丝以便绝经以后取出,吉尼环有带药和不带药的,带药的跟曼月乐作用一样。
新式节育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有效率。
IUD避孕效果取决于子宫内膜的炎性反应,IUD所带的铜能够杀伤精子或受精卵,铜离子和IUD的异物作用还能影响宫腔的内环境从而干扰精子功能,达到避孕效果;IUD还可能干扰受精卵的植入,但是这种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
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宫内系统(LNG-IUS)能够减少出血和痛经,可能源于孕激素对子宫收缩的抑制作用,其通过抑制排卵使宫颈黏液变稠及抑制子宫内膜,加强IUD的避孕效果。
使用含孕激素IUD患者中,有70%发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1]。
LNG-IUS提供了优于带铜IUD的效果,同时可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过多。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目的】提供长期避孕方法。
【适应证】1.育龄妇女,自愿放置而无禁忌证者。
2.于紧急避孕而无禁忌证者。
【禁忌证】1.生殖器官炎症,如急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急性炎症和宫颈重度糜烂。
2.各种性病未治愈者。
3.HIV阳性、HIV高危对象或AIDS患者,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IUD)。
4.肝胆系统疾患,如服避孕药有胆汁淤积症史及肝硬化者需慎用释放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D),有病毒性肝炎或肝脏肿瘤(良性或恶性)均不宜用LNG-IUD。
5.有各种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心瓣膜疾病、中重度贫血、血液病和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6.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左炔诺酮-IUD例外)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
7.生殖器官畸形,如双子宫、子宫纵隔等。
8.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慎用。
9.子宫颈口过松(固定式IUD除外)或重度狭窄。
10.子宫脱垂Ⅱ度以上者。
11.宫腔小于5.5cm或大于9cm者不宜放置(人流术同时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铜固定式IUD除外)。
12.妊娠或可疑妊娠者,须等终止妊娠后再放。
13.有异位妊娠或葡萄胎病史者慎用。
14.人工流产术中出血过多,可疑胎盘组织残留或感染可能者,包括感染性流产后。
15.铜过敏者或可疑对铜过敏者不宜放置带铜节育器。
16.中度贫血,Hb<90g/L者慎用(左炔诺酮-IUD及吲哚美辛IUD除外)。
17.严重痛经者慎用。
18.产后42天后,如恶露未净或会阴伤口未愈者,应暂缓放置。
【准备工作】1.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病史、避孕史及末次月经、末次分娩史、末次手术史。
(2)做妇科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凝血项,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艾滋病抗体,阴道清洁度,B超),必要时做宫颈防癌刮片。
(3)如有炎症治疗正常后再放置。
经检查不适于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应指导其使用其他避孕方法。
(4)做好术前咨询,受术者知情选择,并签署同意书。
(5)手术当日侧体温,超过37.5℃暂不放置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副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的

宫内节育器副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大方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站张翔【摘要】目的:观察放置宮内节育器(IUD)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了解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术时术后并发症的各种干预措施在治疗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及应用价值。
方法:对辖区内放置宫内节育器人群跟踪随访;对放置宫内节育器术时术后并发症进行诊断处理及转诊。
结论: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增多)、下腹和腰部胀痛等副作用发生率较高。
带器妊娠、术时心脑综合症、子宫穿孔、宮内节育器嵌顿、宫内节育器异位、感染等发生率低。
术时术后并发症大多可在乡镇计妇站处理。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副作用、并发症。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长效,不影响生育等特点。
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一直是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据统计我国大约有8000万育龄妇女使用放置IUD避孕。
约占全世界应用人数的80%,在笔者所在的镇21592名育龄妇女中,有6178人使用放置IUD避孕,占育龄妇女总数的28.61%。
尽管采用此法避孕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不高,但实际发生人数确不容忽视,现就笔者多年从事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将放置IUD的副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介绍如下。
一、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一)一般反应:放置IUD一周内阴道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或伴有小腹坠胀及腰酸等,一般不需处理,能自愈。
偶尔也会出现赤带或少量出血,可口服一般止血药。
(二)术时心脑综合反应:极少数手术者在放置IUD过程中,由于精神紧张或局部刺激过强,(如上扩阴器,扩张宫颈时)受术者出现而色苍白,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甚至大汗淋漓,血压下降,伴心动过缓,心律紊乱等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性亢进的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昏厥,甚至抽搐,近似于人流综合症。
此综合症临床上虽很少发生,但也不可忽视。
一般静脉缓慢注射阿托品0.5mg,3—5分针后即能好转,如观察l 小时左右,未见好转,应取出IU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可逆性强、应用范围广的避孕方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
宫内节育器种类繁多,在其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性能的差异以及放(取)技术不规范引起的副反应及并发症时有发生,有些放(取)方法不当,造成子宫穿孔、iud异位、嵌顿等,严重影响和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现就使用iud可能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 术中并发症
1.1心脑综合反应:发病率低,偶见于放(取)iud时,或放置术后数小时内,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晕、胸闷,严重者可发生昏厥、抽搐等类似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与术中刺激宫颈所致的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患者如术前隐瞒心脑血管的相关病史,术中可能出现晕厥、呼吸心跳骤停等心脑血管意外。
如术中抢救设备不完善,影响抢救时,易造成严重后果。
1.2子宫穿孔:iud最严重的潜在并发症是子宫穿孔,其中85%
的穿孔不影响其它器官的正常功能且无任何临床症状,15%的穿孔可能导致直肠狭窄、直肠穿孔、膀胱瘘、尿道瘘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死亡发生[1]。
iud放置技术以及iud的类型、形状、放置时间及子宫本身因素等均可造成子宫穿孔。
常见的有累及浆膜层的完全性子宫穿孔,浆膜层保持完整的不完全性穿孔,累及邻近肠管、大网膜等复杂性子宫穿孔。
因手术器械(如宫腔探针、iud放置器、取环钩)造成的子宫穿孔多与术者操作技术不熟练、术前未查清子
宫位置和大小,术者责任心不强、未按规范操作或操作粗暴所致;子宫本身因素如子宫畸形、哺乳期、产后或流产后等;也有与iud 放置器的材料有关,开放式iud的尖端部位或断裂部位穿透子宫壁造成的子宫穿孔多与iud的类型、子宫敏感性和子宫质地有关。
1.3宫颈损伤及粘连:多与术中扩张宫颈时宫颈口较紧、子宫颈慢性炎症、严重的宫颈炎行宫颈光疗、宫颈锥切术后以及重复性人工流产,造成宫颈管或宫腔粘连有关。
子宫颈发育不良、子宫畸形或术者操作粗暴等致扩张宫颈困难易导致子宫颈机械性损伤。
术中扩张宫颈口时阻力较大,突感颈管松弛,同时出现阴道流血较多且为新鲜血液时,仔细检查可见宫颈内有新鲜创面,活动性出血。
经阴道自然分娩时软产道损伤愈合差,放置iud时可加重原有的裂伤,严重时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及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
1.4出血:常见于组织损伤,如宫颈管损伤、子宫穿孔、宫体损伤等。
放置iud数天后出血者临床不多见,多见于哺乳期或人工流产同时放置iud的患者。
2 远期并发症
2.1生殖道感染:国际上对与iud有关的感染有时间上的限制和明确的诊断标准[2],iud放置后的感染一般在20天内发生,诊断依据为必须具有下列4项中的3项,且前2项是必备条件:①阴道检查前,口腔温度〉38度;②下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③阴道检查时宫颈举痛;④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压痛或伴有包块。
常见病因有:无菌操作不严格,生殖道炎症未治愈,术时有子宫穿孔、肠管等脏
器损伤,人工流产同时置器时因流产不全而发生流产感染,术后出血时间较长合并其他疾病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等,术后过早性生活及外阴不洁等。
放置iud后并发感染,可能造成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性不孕[3]。
2.2疼痛:包括下腹部与腰骶部疼痛、性交痛等。
因疼痛致iud 取出率仅次于子宫异常出血。
放置后的疼痛多与iud的刺激有关,一般在1周左右自然消失;如疼痛持续10日以上,提示iud可能与子宫大小、形状不匹配;如果疼痛缓解后又重复出现,应进一步查明原因,需排除感染、异位妊娠、iud嵌顿、下移等。
2.3月经改变:包括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中期点滴出血。
放置含铜iud者可出现经血量增加约40%,1年后逐渐减少。
放置含左炔诺孕酮iud后,部分妇女内膜萎缩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置器3个月内常出现点滴出血,3-6个月后可自然好转,20%的人可能出现闭经,但对全身健康和内分泌无明显影响。
2.4白带异常:当因放置iud引起异常出血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殖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增加感染机会。
阴道内微环境破坏后可表现为白带异常。
2.5 iud下移及脱落:iud的脱落常无症状,易导致意外妊娠。
其诊断方法有两种:①盆腔正位x线透视[4],iud位置正常,iud 位于人体中线左右偏差≤2cm,位于耻骨联合上缘到双侧骶髂关节连线之间;iud低位,iud位置低于耻骨联合之下,提示iud下移、部分脱落;iud完全脱落,盆腔内未见iud。
②超声定位诊断,根
据子宫浆膜层到iud顶端距离来判断iud位置。
此间距2.0cm提示iud位置下移。
超声检查时iud上缘可见到宫腔线回声,可依此回声判断iud位置是否下移[5]。
2.6 iud嵌顿:iud嵌顿于内膜和肌层中,妇女可能出现下腹部不适,也可无任何症状。
iud的种类、形状、型号、子宫因素、放置技术以及使用年限超长,与子宫组织发生反应,均可导致嵌顿的发生。
随着妇女带器时间延长,子宫平滑肌组织的顺应性及宫腔形态、大小等多方面的改变,使异位、嵌顿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因此一个iud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iud放置技术与其异位、嵌顿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2.7 iud异位:iud可部分或完全嵌入子宫肌层,如穿透子宫肌层异位于腹腔、阔韧带等部位则进展为子宫外异位。
导致iud异位的相关因素有①术者技术不熟练,对子宫大小、位置不清,选择iud 型号与子宫大小不相匹配,或操作时动作粗暴,易不同程度损伤子宫壁致iud异位。
②哺乳期及早孕人工流产后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使子宫壁变薄,质地柔软,肌层的致密度与韧性都不及经后子宫,置入的iud很可能因其改变及与宫腔不相匹配致异位。
③iud的种类、形态及材料是iud异位不可忽视的因素。
另外,少数人因排异能力强,子宫收缩力与iud压力互相作用致iud异位。
iud异位临床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不适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多数在随访、取器困难或带器妊娠时发现。
如果异位于腹腔,伤及肠管、膀胱等并造成粘连,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8 iud断裂、变形:与iud的制作质量或放置操作技术有关,或宫腔形态不适于iud而变形。
如宫型iud接口处断裂;缠绕铜丝断裂;宫型或“o”型iud变为“8”字型或其它不规则形等。
往往引起出血、腹痛、腰酸,确诊后用子宫钳或血管钳取出[6]。
2.9带器妊娠:带器妊娠可发生在宫内,也可发生在宫外,且多发生在使用惰性iud者,并认为是iud在宫腔内下移导致[6]。
放置活性iud的妇女妊娠率低。
带器妊娠后,尤其是含铜iud,其铜离子对胚胎有毒性作用,易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等,宜及时终止妊娠。
放置iud后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情况时需与带器妊娠相鉴别,必要时须结合b超、血β-hcg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异位妊娠等相关疾病。
2.10异位妊娠:iud不能完全预防异位妊娠,但也不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与一般妇女相比,放置iud的妇女发生妊娠时,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将增加。
这是因为iud能阻止99.5%的宫内妊娠,且仅能阻止95%的输卵管妊娠,但却不能抑制排卵。
2.11金属过敏:对金属制品过敏的妇女放置含铜iud后,可能会出现皮疹、全身瘙痒、腹痛等症状。
如临床上怀疑为铜过敏者,应及时取出iud,并行抗过敏治疗,改用非金属iud或其它方法避孕。
2.12因症取出:已于前叙,凡有损于带器健康者,应取出iud。
活性iud较惰性者因症取出率高[6]。
3 保证iud放置后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3.1 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正确选择病例。
3.2 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放置,应严格无菌操作,如放置iud 时勿接触阴道壁,以预防感染。
凡宫口狭窄,或iud放置说明需要扩张宫口者,必须予以扩张,不可粗暴勉强放置,以防宫颈损伤或出血。
哺乳期子宫薄弱、柔软,探针或放置器易致子宫穿孔,术前子宫大小、位置、屈向务必查清。
3.3 选择适宜的iud及其正确的放置技术是提高避孕效果、减少副反应与并发症的关键。
如选择带铜iud其妊娠率低于惰性。
以往月经量多者,选用含孕激素iud可减少出血量。
根据测定宫腔深度选择不同大小的iud,以增加避孕效果[6]。
3.4术后第一年1、3、6、12月进行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直至停用。
了解iud在宫腔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iud 避孕的有效性。
特殊情况如异常出血、腹痛等及时就诊,找出原因,对症处理,以免延误病情[7]。
参考文献:
[1] 杨春玲.子宫穿孔合并肠穿孔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2):152.
[2] 熊英,徐克惠.宫内节育器与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9,17(2):17-20.
[3] 杨名梓.疑难妇产科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90.
[4] 李梦鹤.妇产科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32-133.
[5] 胡晓煜,杨光.宫内节育器的定位诊断[j].中国计划生育学
杂志,2001,(5):312-314.
[6]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2-1014.
[7]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