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

合集下载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期望增加作物产量、抗虫、抗病和优化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特点。

然而,一些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可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环境安全性评估和食品安全性评估。

环境安全性评估主要是针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以保证它们不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性评估主要是确定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过敏反应、毒性等。

1. 环境安全性评估环境安全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安全要求转基因农作物具有对周围环境的最小影响。

在环境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安全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对常规作物、野生动植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系统成员的影响。

(2)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实验室实验和田间试验都证明,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是可预见的,一些转基因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可能会传至自然种群中。

(3)有效性与效果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及其转基因基因对目标病虫害的有效性,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种群的影响。

(4)生态特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生长、繁殖、耐受力和抗药性等生态特性,以发现非目标性状的变异或不良效应。

2. 食品安全性评估食品安全性评估是保护公众的健康问题,也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在食品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物种源和转换农作物的确认:确认农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是来自于哪个物种,并对转换农作物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确认。

(2)新物质的判定:评估新物质的3D结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毒理学等特性,以确定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美国近几年基因制药发展情况
国家
发展策略
投入资金
临床试验
上市品种
产值
美国
支持基础,创新,主导领先水平
100亿
350
110 2001 年
200亿
日本
合作,实用化,信息化
两千亿日元
50种以上
50
五千亿日元
德国
创新,转让,加大投入
100
68 2001年
中国
重视,优先、优惠
20余种
20
30亿人民币
主要国家基因制药产业化概况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如我国1993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2002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思,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3)转基因动物方面:
(3)转基因动物方面:受到转基因巨型小鼠获得成功的鼓舞,科学家又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
(4)转基因植物方面:
预防乙肝不用打针,只要吃几个西红柿就行。这可不是玩笑,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十年研究,培育出的抗乙肝西红柿顺利通过前三个阶段的测试,明年有望上市。
实质性等同原则: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状表现的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生理性状、分子特性、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过敏源等是否有等同性。如果实质上是相同的,就应该将转基因生物与传统生物同样对待,视为安全。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复习题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复习题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复习题选择题1、截至到2008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达 B 个。

A、23;B、25;C、27;D、30;E、32。

2、根据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将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程度分为I、II、III、IV级,分别表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C 。

A、具有高度危险、具有中度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尚不存在危险;B、没有危险、尚不存在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具有高度危险;C、尚不存在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具有中度危险、具有高度危险;D、绝对无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具有中度危险、具有高度危险。

3、目前,在转基因作物生产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包括 ABDE 。

A、孟山都公司;B、先正达公司;C、Sigma公司;D、杜邦公司;E、拜尔公司。

4、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E、基因多样性。

5、转基因生物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等几个方面。

A、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B、通过食物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C、对靶标生物及相关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D、对生态系统害虫地位演化的影响;E、对非靶标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主要体现在等几个方面。

A、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B、通过食物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C、对生态系统害虫地位演化的影响;D、对土壤生态结构的影响;E、对农业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基因漂移的途径有。

A、通过花粉管传播在空间上逃逸;B、通过种子在时空间上漂移;C、通过杂交漂移;D、通过转基因植物残渣及根系分泌物漂移;E、通过食物链漂移。

8、基于核酸水平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有。

A、简单PCR扩增技术;B、多重PCR扩增技术;C 、巢式-PCR技术;D、荧光实时定量PCR 检测技术;E、核酸杂交: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

9、转基因植物潜在的生存竞争优势有。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姓名:学号:班级:学院: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单位( )单位( )摘要: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对策;风险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是指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改性获得的、具有复制功能或能将其插入基因转移给其它生物的生物,它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从1986到2000年的15年间, OECD国家共批准10 313例转基因生物进入田间试验,其中植物占总数的98。

4%,细菌占1。

0%,病毒占0。

3%,真菌占0。

2%,动物占0。

1%。

由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转基因生物面临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

1 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1986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批准进入田间试验。

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培育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品化生产。

1998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27 800 000 hm2。

ISAAA报告显示, 2004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81 000 000 hm2 [1]。

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研究至少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所涉及到的性状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以及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提高产量潜力等。

广泛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延熟番茄、抗虫玉米、抗虫棉花和抗除草剂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分别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2%和30% (1998)。

2003年,全球收获的大豆有55%是转基因品种。

生物安全学复习题

生物安全学复习题

生物安全学2014-2015学年第1学期复习题2014/12/29一、名词解释1.生物安全P7-8避免由于对具有感染能力的有机体或遗传修饰有机体的研究和商品化生产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带来风险。

即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遗传修饰产品在其研究、生产、开发和利用的全过程中可能对植物、动物、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危害及其研究,并避免这种可能带来危害的方法、程序以及法律措施等。

2.外源凝集素P39外源凝集素是一组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成分,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蛋白粒中,一旦被害虫摄食,外源凝集素便会在昆虫的消化道内释放出来,并与肠道围食膜上的糖蛋白相结合,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

3.基因漂移P48指的是一种生物的目标基因向附近野生近缘种的自发转移,导致附近野生近缘种发生内在的基因变化,具有目标基因的一些优势特征,形成新的物种,以致整个生态环境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通过种子传播;通过花粉流;通过水平基因转移4.植物杂草化P48指原本自然分布的或是被栽培的植物,在新的人工环境中能自然繁殖其种群而转变为杂草的演变过程。

5.动物生物反应器P79指利用转基因活体动物的某种能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器官或组织来进行工业化生产活性功能蛋白的技术,这些蛋白一般是营养保健蛋白或药用蛋白。

6.生物多样性P226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7.外来物种入侵P245指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生物由原生地侵入到另一个生态环境的过程。

8.实验室生物危害分级P253实验室生物危害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系统地位、自然习性、地理分布或宿主范围、病原性和毒性、传播方式和机制、对抗生素及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等。

其中,对人类及其他高等动物的致病性是考虑的首要依据。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转基因动植物的大规模种植(养殖)
缺 点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使用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 害
3.转基因食品对一些社会伦理观念及道
德规范造成的危害
2021/5/22
13
1995年,加拿大首次商业化种植了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转基因油菜。但 在种植后的几年里,其农田便出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性的野草化的 油菜植株,即超级杂草。如今,这种杂草化油菜在加拿大的草原农田里已 非常普遍。因为一些转基因油菜籽在收获时掉落,留在了泥土中,来年它 们又重新萌发。如果在这片田地上种下去的不是同一个物种,那么萌发出 来的油菜就变成了一种不受欢迎的野菜,而且这种能够同时抵御三种除草 剂的野草化的油菜不但很难铲除,而且还会通过交叉传粉等方式,污染同 类物种,使种质资源遭到破坏。2001年2月,英国政府环境顾问"英国自然 "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特意描述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的威胁。
202●1/5安/22 全性评价。
9
转基因微生物
❖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
❖ 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
❖ 其他转基因微生物
2021/5/22
10
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
产生的争议:
1.受体微生物即使经过研究表明对人类健康或者 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由于外源基因 的插入,是否具有演变成有害微生物的可能性? 2.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势必会影响到应用环境中 其他微生物的生态系统,这种影响是否会因此而 产生或增加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由于转基因生物的使用,植物的普通病原微生 物是否会产生新的抗药性?
(1)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潜在危害 ●致病性:指其感染并致人或动物发病的能力
●抗药性:病原菌对药物的抗性是治疗疾病是经 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抗性问 题尤其突出。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其研究进展在社会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对“转基因”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反对者认为“转基因”的研究违背了自然规律,其安全性有待考证,而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工程领域,有助于我国生物领域学科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利弊,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利弊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是把来源于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

这可能是自然界无法发生的,人们也无法预测基因进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何种作用。

转基因动物一方面是将正常人的基因片断导入动物体内让这种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并通过该动物分泌的奶或其他组织提取获得具有活性的分泌物质获得大量廉价的珍稀药物。

另一方面是利用转基因动物培养人体器官,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1]。

一转基因生物的优点1、转基因植物的优点:可以培育高产、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抗除草剂植物;培育高营养作物,解决营养缺乏问题;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口服疫苗;利用转基因植物消除环境污染等。

2、转基因动物的优点:提高动物育种效率;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转基因动物技术可改造动物的基因组,使家畜、家禽的经济性状改良更加有效,如使生长速度加快、瘦肉率提高,肉质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抗病力加强等;可以决定后代性别;是对多种生命现象本质深入了解的工具,如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胚胎发育调控,肿瘤,神经与发育等;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挽救;生产人体或动物进行器官或组织移植时所需的器官和组织;转基因动物可作为医用或食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等等。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

转基因生物的优点和缺点 ● (1)优点 ●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 ②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 ③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 ● ④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 ⑤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 ⑥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2)缺点 ● ①可能产生新病毒和新的过敏原; ● 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 ④可能会损害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转基因生物引发人们在____食_物__安_全_、 生物安全 _________和__环_境__安_全___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 论。
要点三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趋__利_避__害___,而不能因噎废食。
●2.建立相应的法规,如1993年制定的 《_基__因_工__程__安__全_管__理__办_法_____》和2002年颁布的 《 _ _ _农_业__转__基_因__生__物_标__识__管_理_ _办__法__ ___ __ __ 》 。
● 3.外来物种入侵易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 ● (1)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 ● (2)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营养或食物、分泌释放化学物质、形成大面积
优势群落等方式,直接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加速生活力较弱的物种的消失。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______基_因__的__结_构_、______基_因__间__的_相__互__作_用及
_基__因_的__调__控_机__制______等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_____异__种_生_的物基因。 ●(3)外源基因往往是随机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