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肖宽祥【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2(000)033【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nal angiomyolipoma( RAML)and CT feature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renal lipom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5 cases prov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AML CT.Result:15 patients with RAML were detected by CT scan tumor 21,wherein the pair of kidney disease in 2 cases,single renal morbidity in 12 cases,single multiple renal tumor report of 1 cases.The tumor diameter is 0.9-6.7 cm.Correct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RAML in 12 cases,the accuracy rate was 80%,2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renal cell carcinoma,1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lipoma.Conclusion:CT fatty tissue,image shows a typical RAML diagnosis is not difficult,but easy to misdiagnosis of atypical RAML.%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和肾脂肪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表现.结果:15例RAML患者中经CT扫描共发现瘤灶21个,其中双肾发病2例,单肾发病12例,单肾多发瘤灶1例.瘤体长径为0.9~6.7 cm.术前正确诊断RAML 12例,准确率为80.0%,2例误诊为肾癌,1例误诊为脂肪瘤.结论:CT对含脂肪组织、影像表现典型的RAML诊断不难,但表现不典型的RAML易误诊.【总页数】2页(P91-92)【作者】肖宽祥【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来宾 5461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PET-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申景涛;贾支俊;辛小燕;徐佩;冯雪凤;许守林;魏雪菲;郭万华2.大脑镰及小脑幕旁硬膜下血肿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88例CT分析) [J], 侯宗来;刘玉萍;张云霈3.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阎学谦;隋如新4.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田宗武5.双能CT碘浓度及碘廓清率在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林少帆;杨江爽;郑旭峰;吴耀滨;林黛英;张庆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癌的螺旋CT诊断

p r n ntedanoi fa go oio drn acn ma ot ti h ig sso imy lp maa e a c io . a n n l r
【 e od 】 A 6 m dpm ; eacrnm ; paC K yw rs n o y i a Rn c o a Sil T o l ai r
Jnh uDir t izo s i ,Da i h n a g 6 0 tc l S e y n I 1 0,Chn an 1 ia.
【 bt c】 O j te T n z ade u et hr ti c o rn ni yloaadr a crnm i il Tsen g A s at r be l oa e n v  ̄ eca c rts fea ag m opm n el a i awt sr c ei . cv l a h aes l i o i n co h paC r n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23 T . C 影像表现 瘤体密度不均匀 , 呈分房或 分
隔状等低 密度 混杂 的肿块 , 正常 肾实质分界 清 与 楚, 肿瘤 内有特征性 的脂肪 密度 , T值 一2 C 4一一
维普资讯
l2 1
 ̄,im 瞄 c M ̄ d eA l 20 V 17 N02 e mgh j n 丑,02,o .. .
1 材料 与方 法
9H , 0 U 增强扫描后肿瘤轮廓 更加 清楚 , 内脂肪成 其 分不强化, 而软组织有程度不等的强化。肿瘤出血
2 例巨大 A l b L瘤体 内显示 条块状 、 岛状 高 密度 孤 影 ,T值约 6H , C 2 U 同时伴有同侧 肾周包膜下环形低
密度影。增强扫描不强化 , 术显示瘤体 内高密度 手
出鉴别诊断 。以脂肪 为主呈 较均 匀的脂肪 密度
瘤边 界显 示 清楚 。 21 肿瘤 分布 .瘤, 其中左、 右肾各 1 个肿瘤 2 右肾 3 、 例, 个 左肾 1
个 1 其余 9例均为单肾单发,2 A L共有 1 例, l例 M 7 个肿瘤。位 于 肾实质 l , O个 自肾实质 向外突 出 6 个, 肾窦 内 1 个。2例右 肾 A L M 合并 同侧 肾小囊 肿 , 例合并 肾盂结石 , 例巨大 A L 1 2 M 伴有瘤体内出
双肾多发肿瘤, 例为单肾单发。有 作者根据脂肪 9 成分的多少将肿瘤分 为多脂肪 A L 少脂 肪 A L M , M 及很少 脂肪 或 无脂肪 Al 种 类 型…。大 多数 b L三 AL M 属于前者 , C 在 T图像上有特征性 的脂肪密度。 本组中多脂肪 Al 8 .%(51)C b L占 82 11 ,T值 一6 7 o一 9H 。少脂肪成分的 A L 在常规 C 0U M, T由于容积效 应和呼吸的层面移动 , 不易发现脂肪成分。螺旋 C T l例 A L 2 M 共有 l 个肿瘤 , 7 避免容积效应和一次屏气 即可完成全部肾脏扫描 , 并且在扫描 结束后对所 得 图像 可进 行任 意间隔的 重建 , 因此容易发现少脂 肪成分 的 A L 。本组 2 M【 个少脂肪 A L M 直径均在 1 m 以下 , 3 m薄层扫 0 m 经 m 描,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 在混 杂密度 中测得少许脂 肪成分 ,T 一 4 C 值 2 一一3H 。增 强扫描, M 肿块 5U AL 内软组织成分强化 . 脂肪不强化 , 实质 明显强化 , 肿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硬化改 变( 图 1 ~4 ) 。2例 术 前 C T考虑肾癌 , 均 为 单 肾 单 发 病灶 , 其余 诊 断 正 确 2 . 2 病理 3 0例 4 3个 患 肾 中 3 O个 经 手 术 治疗 . 病 理 诊 断 均
为R A ML , 其 中 2例 为 上 皮 样 血 管 平 滑 肌 脂 肪 瘤 , 3例 双 肾 多
I _ l 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 中 , 男 9例 . 女2 1 例: 年龄 2 3 ~7 5
正常动脉 弹力层的异常血管 、 平 滑 肌 和 成 熟 脂 肪 不 成 比例 组 成 。2 0 %的 R A ML发 生 在 结 节 性 硬 化 患 者 , 8 0 %散 发 , 伴 有 结 性 硬 化 患 者 年 龄介 于 2 5 ~3 5岁 之 间 . 不 伴 结 节性 硬 化 的 年 龄介 于 4 5 ~5 5岁 之 间 , 男女 发病 率 不 同 , 青 春 期 以 后 发 病 及
・
l O 2・
卫国史鳗医结贫 堡堂苤鸯 Q £ 生 旦盟_ l 量鲞丝 !
经验交 流i
肾脏 血 管 平滑肌 脂 肪 瘤 的 C T诊 断与 鉴别 诊 断
易 常 春
( 湖 南 医 药学 0 0 0 ) [ 关 键 词 ] 肾肿 瘤 ; 血 管肌 瘤 ; 体 层 摄 影术 , X线计算机 ; 脂肪 ; 诊 断, 鉴 别
中静 脉 注 射对 比剂 。 7例使 用 S i e m e n s S O MA T 0 M . A R全身 C T
机扫描 , 扫描 参数 : 1 3 0 k V, 7 0 mA. 层厚 、 层距 均为 5 m m, 对
比刹 为 6 0 %复 方泛 影葡 胺 , 剂量 1 0 0 mL , 采 用 团 注法 。2 3例 使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

a1 Ma1i na tr nsf mati o . g nt a or on f r n a gi myl p ma a as r p t e al n o O — c e e or i
8 毕卫群 , . 陈静静 , 华辉 , 等.肾脏上皮 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的螺旋 c 表现及 T 病理对 照研究 [] J 。医学影像 学杂志,
2 0 , 1 1) 1 9 - 5 4 0 9 9(2: 5 1 1 9 .
9 K m K, P r S . i J a k Y, S o J , e a . h n H t 1 A g o y 1 p m w t i i a f t n im o io a i h m n m 1 a :
p hol y n g et c O t mo s at og a d en i s f u ur
c r i o a t i h s c e i a c a c n m a b p a i h l c 1 r
[] R d o o y 2 0 , 3 () 6 7 6 4 J. a ilg, 042 03: 7—8 .
5 5 9 2- 2. 3
c a i ia in O tm u s M . A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f c t o f u o r )[] L R s
7 H r t J . o k . e o n z n n . u s S Wi c s i S R c g i i g a l i d x a e f u e o s s l r s n e c s o t b r u c e o i s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07(023)019【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AML)的CT 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双侧肾脏AML的CT表现,包括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见.结果:12例病人共有15个AML,根据肿瘤内脂肪成分可分为多、少、很少及无脂肪AML.本组多脂肪AML 7个病灶,少脂肪6个病灶,很少脂肪2个病灶.多脂肪AMLCT平扫时即可见肿块内有脂肪成份,密度与皮下或腹膜后脂肪相仿,CT值常为-40~-120HU.少脂肪AML平扫常与肾实质密度相仿,较易漏诊或误诊.采用局部薄层扫描可提高肿瘤内少量脂肪成分的检出机率.很少或无脂肪AMLCT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示肿块皮髓交界期强化不甚明显,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块呈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结论:合理使用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技术,CT检查对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总页数】3页(P2858-2860)【作者】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作者单位】太仓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太仓,21540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相关文献】1.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侧多发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报告 [J], 方卫华2.双侧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 [J], 钟晓健;梁蔚波;卓育敏;苏泽轩3.16层螺旋CT诊断颈椎单侧及双侧椎小关节脱位12例 [J], 邱书珺n;王家强;顾倩;王健4.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J], 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5.MSCT诊断主动脉夹层术后继发双侧颈动脉夹层1例 [J], 郭亚哲; 崔书君; 杨飞; 朱晓龙; 王燕飞; 朱月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AML)的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双侧肾脏AML的CT表现,包括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见。
结果:12例病人共有15个AML,根据肿瘤内脂肪成分可分为多、少、很少及无脂肪AML。
本组多脂肪AML 7个病灶,少脂肪6个病灶,很少脂肪2个病灶。
多脂肪AMLCT 平扫时即可见肿块内有脂肪成份,密度与皮下或腹膜后脂肪相仿,CT值常为-40~-120HU。
少脂肪AML平扫常与肾实质密度相仿,较易漏诊或误诊。
采用局部薄层扫描可提高肿瘤内少量脂肪成分的检出机率。
很少或无脂肪AMLCT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示肿块皮髓交界期强化不甚明显,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块呈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
结论:合理使用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技术,CT检查对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双侧;断层摄影术;CT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简称AML)来源于血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因瘤内包含程度不等的脂肪、平滑肌及血管成分,故得其名,既往认为肿瘤由上述三者组成的“瘤样畸形”,又称为肾脏错构瘤。
目前研究认为该病具有独特的组织免疫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其克隆性增生,表明该病为一种真性肿瘤而非错构瘤。
肾脏为AML最好发部位。
AML临床发病率并不很高,占肾脏占位的0.3%~3%。
多数AML病例因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但双侧性AML临床较为少见,通常认为与结节性硬化病(tuberous sclerosis TSC)有关。
AML缺乏脂肪成分,合并出血的AML则有时与肾细胞肾癌等恶性肿瘤鉴别困难。
据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2年来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此类病例12例,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准确性。
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

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
结果:病理特征显示,20个(86.96%)病灶呈实性,3个(13.04%)呈囊性,最大约9.0 cm×5.9 cm,最小约0.8 cm×1.0 cm。
13个(56.52%)呈类圆形或圆形,6个(26.09%)呈楔形,4个(17.39%)有分叶。
16个(69.57%)呈外生型生长。
CT表现显示,平扫时,14个(60.87%)病灶呈等、略高密度,CT值平均(43.56±11.53)HU;增强后病灶与正常肾实质交界清晰,13个(56.52%)表現为“劈裂征”,4个(17.39%)“杯口”样改变;肾实质期,12个(52.17%)病灶呈均匀强化,动态增强示14个(60.87%)呈持续强化。
结论: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无症状,CT常表现为略高密度、外生型生长,多见劈裂征,增强后呈均匀、持续性强化。
肾良性肿瘤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AML)占比最高,可达到60%以上。
AML属于间质来源的肾良性肿瘤,与平滑肌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肾素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来源相同,是临床鉴别诊断的要点。
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肾癌,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ML,两者临床治疗方案完全不同,早期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十分关键。
AML起源于中胚层肾间叶细胞,由不同比例的脂肪、平滑肌和异常血管组成。
CT检测到瘤内脂肪可明确诊断为AML,然而以软组织成分为主的乏脂肪型AML与肾癌鉴别困难[1-2]。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孤立性乏脂肪型AML的CT表现,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劈裂征(角征)
§ 劈裂征(角征):AML
肾内部分与肾实质的交界 处边界平直,略呈尖端指 向肾门的楔形改变,形似 劈开的裂缝 § 病理基础:良性肿瘤对周 围组织的浸润能力低,会 向被膜下、肾小叶间等相 对阻力低的方向生长,而 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所 受周围阻力相对平均,向 各方的浸润生长程度相似, 多显示为类圆形边界
女,24岁,B超发现右肾下极占位性质待查
男,55岁,左肾结石检查 CT028217瘤内脂肪的检出率。
根据CT表现可大体分为:
§ 多脂肪型:一般平扫就能明确诊断 § 少脂肪型:病灶以平滑肌及血管成分为主,
其内相间一些CT值约-10~-40Hu脂肪成分 § 无脂肪型:呈软组织密度,无脂肪成分
① ③A
②
③B
假性动脉瘤形成
肾错构瘤伴出血 瘤内血管假性动脉瘤形成
合并结节性硬化(TSC)
§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少见神经皮肤综合征,常同时 发生肾AML,而肾AML患者也有部分伴有TSC, 国内肾AML患者中伴TSC者仅占3.9%。
§ 以皮脂腺瘤、智能低下及癫痫为三大主要表现。 § 除了神经系统病变外,尚可累及皮肤、肾脏、肝
常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 影像表现类似肾癌。 § 可富含脂肪成分也可表现乏脂肪,大多数为
实性肿块,缺乏脂肪成分。
含脂肪成分的EAML与经典型AML
§ 鉴别较困难 § CT表现为肾脏单发或多发占位,其内富含
脂肪成分,并可见多发迂曲的血管影,肿 块易侵犯肾实质,破坏肾盏及肾窦,形成 肾盂扩张积水(可能与其侵袭性有关)。 § EAML:侵袭性
漩涡状强化
女,27岁,体检发现双肾占位
合并出血
§ 主要病理基础是由于肿瘤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 而这些血管管壁厚薄不一且缺乏弹性,血管行径 迂曲并可成动脉瘤样改变,受轻微外力打击即可 破裂。
§ 肾轮廓增大,瘤内密度混杂不均,CT值高低不一, 并见脂肪密度。
§ CT清楚显示血肿位于肾实质内、肾包膜下、肾周 间隙和肾旁后间隙。增强扫描见瘤内血管和肌肉 成分可强化,脂肪及出血均不强化。
杯口征(喙征)
§ 杯口征(喙征) :肾实质 和肾AML交界处可见杯口 状隆起
病理基础:肿瘤边缘的肾实 质向上杯状翘起形成,可 能与肿瘤的良性缓慢生长 对相邻肾实质的挤压有关; 而肾癌呈浸润性生长,相 邻肾实质组织被侵蚀破坏, 不易形成隆起
文献随机抽取了40例肾囊肿
提示杯口征反映了病变的良性生长方式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其他部位:多脏器错构瘤,如肝脏、视网膜
女,36岁,反复咳嗽咳痰4年余,咳血5天
女,61岁,发现腹部肿物30余年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 § 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
要由上皮样细胞和厚壁血管等成分组成。 § 呈浸润性破坏性生长,具有恶性潜能,是非
鉴别诊断
§ 少脂肪型AML与肾细胞癌(RCC)
§ 肾脏巨大AML(外生型)与肾周(腹膜后) 脂肪肉瘤
§ 肾上极AML与肾上腺髓脂瘤
少脂肪型AML与肾细胞癌(RCC)
§ 少脂肪型或无脂肪型AML与RCC鉴别困难 § 两者强化方式均可呈快进快出 § 鉴别点:
杯口征(喙征) 劈裂征(角征)
文献报道:当CT不能显示肿瘤脂肪成分时,且肿瘤部分突出肾轮廓外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林雪花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
§ 又称为肾错构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 约占所有肾脏肿瘤的3.9%。
§ 由不同比例的脂肪、平滑肌和异常血管组 成。
§ 含有脂肪是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准确的 显示脂肪成分是确诊的关键。
§ 可同时有结节性硬化症,此系常染色体显 性基因,是遗传的家族性疾病。
女,55岁,右侧腰痛10天
女,73岁,反复左腰痛5月余,排肉眼血尿1月余
左肾上极
女,30岁,体检发现左肾肿瘤, CT考虑:左肾MT,考虑肾癌并
肾门及肾周转移
EAML影像学特征
§ 多膨胀性生长 § 少或无脂肪成分 § 相对富血供、中央点状或线状的血管影 § 出血坏死常见 § 假包膜 § 当AML出现侵袭性表现,应考虑到EAML
CT表现
§ 取决于肿瘤内脂肪与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 典型表现为:肾实质内或突出肾外的边界清楚的
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性低密度灶(脂肪成分) 和软组织密度区(血管和平滑肌组织)。 § 增强扫描:肿块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而血管 性结构发生较明显强化。 § CT上检出肾脏瘤体内脂肪密度可较可靠地诊断 AML。 § 降低扫描层厚可提高瘤内脂肪的检出率。
实性肿块型EAML的CT表现
§ ①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假包膜),无明显分叶,部 分病灶与肾实质分界不清
§ ②肿块一般体积较大,突出肾轮廓之外(富血供) § ③平扫呈相对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可能与肿瘤以上
皮细胞为主,无脂肪成分有关) § ④易出现变性坏死区域及出血 § ⑤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 § ⑥可有肾窦结构破坏,肾周血管侵犯及局部淋巴结
脏、心脏、肺、眼、骨骼等全身多器官组织,部 分病例是以神经系统外其他疾病就诊而发现的, 该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 脑:结节性硬化
室管膜下钙化结节为特征性CT表现,主要分布于侧
脑室体部外侧壁和室间孔附近,并向脑室内突出。 § 肺部:淋巴管肌瘤病
双肺散在囊状影或广泛密布囊状影,分布较均匀
转移等征象
病理与影像
§ 皮质期明显强化的为含有丰富的厚壁血管 为主、上皮样细胞比例偏少及含有少量或 不含脂肪细胞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而强化程度为轻度的则是含有上皮样梭形 细胞较厚壁血管明显多的血管平滑肌脂肪 瘤,脂肪细胞也是含量很少或没有。
女,41岁,体检B超发现双肾占位4天, CT示双肾多发错构瘤,右肾病灶伴出血。病灶内可测得脂肪。
双肾多发错构瘤
§ 对于少脂肪AML,可进行多方位薄层MPR 重建,对发现瘤内含有的少量脂肪组织具 有较大优势
§ 文献报道:以平滑肌成分为主的肿瘤,增 强后扫描有时可见瘤内血管和围绕血管的 平滑肌强化,呈洋葱皮样或漩涡状团块,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洋葱皮样或漩涡状团块
男,23岁,发作性头痛3个月 全腹CT平扫发现右肾下极占位 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术前误诊肾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