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ATC信号系统功能自动信号作用

城市地铁ATC信号系统功能自动信号作用
城市地铁ATC信号系统功能自动信号作用

浅谈城市地铁ATC信号系统功能及自动信号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u284.4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城市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实现列车快速、高密度、有序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地铁机电系统主要包括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电力供电系统、接触网、环控系统、fas 系统、bas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atc信号系统主要包括atp、ato、ats三大系统.各子系统间相互渗透,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相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本文通过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自动信号特点、触发条件、触发距离的判断、安全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atc系统功能原理及自动信号的作用,使自动信号在城市地铁运营中发挥自身作用,达到提高城市地铁运营效率的目的。城市地铁系统的运营具有小编组、高密度、运行间隔短等特点,因此其信号系统在实现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必须尽可能地以提高运营效率为目标。为此,提高地铁信号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动信号则是为了达到此目的而设计的,并已在地铁信号系统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自动信号作用发展

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c)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填空题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联锁装置和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ATC包括ATO(列车自动驾驶)、ATP(列车自动超速防护)、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信号机是由机柱、机构、托架、梯子、基础组成。(此一般指高柱信号机,若矮型信号机则无梯子。) 机构是由透镜组(聚焦的作用)、灯座(安放灯泡)、灯泡(光源)、机箱(安装诸零件)、遮檐(避免其它光线射入)、背板(增大色灯信号与周围背景的亮度)等组成。 透镜式信号机是指用信号的颜色和数目来组成的设备,并且采用光学材料的透镜组。 通过色灯的显示,提供列车运营的条件,拥有一系列显示的设备称为信号机。 信号机按高矮可分为高柱信号机与矮型信号机。 信号机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防护信号机、阻挡信号机、出段信号机、入段信号机、调车信号机。 道岔区段设置的信号机称为防护信号机。 10、控制列车的进入与速度的设备称为信号。传送各种信息(图像、信息等)称为通信。 11、继电器是由电磁系统和接点系统组成。电磁系统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即输入系统。接点系统是由前接点和后接点组成,即输出系统。 12、转辙机的功能有:转换道岔、锁闭道岔、给出表示。 13、转辙机按用电性质,可分为直流电动转辙机和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 14、转辙机按道岔锁闭位置,可分为内锁闭和外锁闭。 15、转辙机按动力,可分为电动和液压。 16、50Hz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应用于车辆段内,其作用是接受来自轨道上列车占用的情况。 17、音频数字编码无绝缘轨道电路应用于正线上和试车线上,其作用是接受和发送各种信息。

地铁监控系统方案【最新】

地铁监控系统方案 适用范围:地铁监控系统方案,铁路监控系统方案 某轨道交通线总长23km ,全线共设22 个地下车站、1 座车辆段、 2 所主变电站、 1 幢控制中心大楼(OCC) ,安保控制管理系统在各车站、控制指挥中心及车辆段设置主、分控制中心,以对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用房和通道进行监控。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自控等技术,为通道和出入口的管理提供智能化手段,从而达到保障地铁内人员的正常出入、维护秩序、防止入侵等目的,同时还可针对工作地点分散的地铁员工施行综合管理,提高地铁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系统分为中央和车站两个管理级,以及现场控制三层网络架构。根据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的需要,在各车站前端安装视频监控终端,进行监控的部位包括:地铁隧道、车站控制室、站长室、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公共无线引入室、车票分类/ 编码室、交接班室、环控电控室、防灾报警设备室、配电室、消防泵房、值班室、库房、男/ 女更衣室、降压/ 牵引变电所、蓄电池室、环控机房、电梯机房、屏蔽门管理室、AFC 收费区、残疾人进出口等。

系统特别要求设计 安保监控系统的所有设备包括计算机和显示器,应在地铁电磁场和静电干扰的环境中不出现任何画面跳动和扰动; 安保监控系统的所有设备应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设备可抵抗无线电频率为150KHZ-27MHZ 中的接触性干扰,并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并具有故障诊断、在线修改、离线编辑等功能,同时系统设计应遵循模块化原则。 系统应开放协议,开放数据格式及定义。本系统与其它各专业的通信接口,采用国际通用的接口方式及开放性协议。安保监控系统的备份应该具备多层次、异地等方式。 系统抗干扰设计 地铁内部的电磁干扰是安防系统需主要考虑的干扰问题,对于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英文):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开课系门:管理系 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作为一门专业课,将为学生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设备维修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的主要系统,包括基础信号设备、联锁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通信传输系统、电话系统、无线调度系统、闭路电视、广播系统、时钟系统、商用通信系统和旅客信息系统,每个系统都从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及其控制方面进行了介绍。。 三、课程任务、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的构成,及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流程。 【一】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对信号、通信各子系统设备构成与主要功能的牢固掌握,对各系统进行维护和维修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具体通信和信号进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的能力培养。 2.自学能力的培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3.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课上讨论等形式,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4.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维护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了解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基本构成与主要功能。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学风,树立创新意识。 3、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及手段 坚持讲授与指导学生练习相结合,课堂系统规范讲授本课程内容,必要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预习与复习环节、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的测验环节。 考核方法: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考试题库制,采用平时测验+期末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学时分配

(整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精品文档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概述
地铁商用通信工程综合监控系统,是一套以地铁专用数字传输系统为信息传输通道,以计算机 网络技术、高精度 A/D 转换、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 PC 的 GUI 软件开发等技术为基础的一套专用、 独立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中各车站民用通信机房的 POI 下行信号、 机房的温湿度、区间的干线放大器工作状态、电源以及门禁等参数进行实时遥测,并在无线射频分 配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报警。为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可靠应用提供了管理手段。
系统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兼容 3G 的扩容问题,预留了网管软 件及各站通讯编码单元内嵌入式软件的升级能力。
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均为成熟产品,提高监控的可靠性,由于监控单元模块化,端口的标准化, 为今后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方便;软件以现今最为流行的 Windows 操作系统为基础进行的开发,操作 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维护。
系统需求
1.监控系统建设方式 地铁各个地下商用通信机房均为无人值守机房,因此,对于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必须
有一套完整、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来管理监视各个站设备的日常工作情况;对于系统故障,能 够 及 时 的 发 出 相 应 的 告 警 ,提 醒 相 关 人 员 进 行 处 理 ;同 时 具 备 数 据 库 功 能 ,能 够 储 存 设 备 的 各 种状态、如正常状态、报警状态和故障信息等;同时预留远期接入多条线路进行集中网管监控 的条件。 2.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采用一级组网。一级组网方式如下:
精品文档

地铁基础知识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1.世界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建成通车,情况如何? 答: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6.4 km。 2.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何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何年何月建成? 答: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1969年10月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通车,1971年投入运营。 3.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答: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线性电机车辆、磁悬浮;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城市铁路、地铁、轻轨、独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线性电机车辆严格地说属于磁悬浮系统一类; 4.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概念及主要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车牵引的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地面或采用高架的方式,运量在3万人次/h以上;轻轨相对于地铁来说运量较小,在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量在1.5~3万人次/h;主要划分依据是该线路远期的单向客运能力,而不是看其主要处在地下、地面或高架。 5.地铁旅行速度一般为多少?地铁列车的运行间隔一般为多少? 答:地铁列车的旅行速度一般不低于35km/h。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大于80 km/h的系统,旅行速度应相应提高;各设计年度的列车运行间隔,应根据预测的客流量、列车编组、列车定员、系统服务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为保证地铁的服务水平,高峰时段初期列车运行间隔不宜大于6min。 6.地铁、轻轨的特点是什么? 答:地铁、轻轨有如下的特点: A.采用标准轨距的钢轨。线路铺设方式灵活,根据地形条件,既可建于地下,也可采

最新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 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概述
地铁商用通信工程综合监控系统,是一套以地铁专用数字传输系统为信息传输通 道,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精度 A/D 转换、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 PC 的 GUI 软件开 发等技术为基础的一套专用、独立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中各车站民用通信机房的 POI 下行信号、机房的温湿度、区间的干线放大器工作状态、电源以及门禁等参数进 行实时遥测,并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报警。为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 系统可靠应用提供了管理手段。
系统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兼容 3G 的扩容问题, 预留了网管软件及各站通讯编码单元内嵌入式软件的升级能力。
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均为成熟产品,提高监控的可靠性,由于监控单元模块化, 端口的标准化,为今后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方便;软件以现今最为流行的 Windows 操作 系统为基础进行的开发,操作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维护。
系统需求
1.监控系统建设方式 地铁各个地下商用通信机房均为无人值守机房,因此,对于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必须
有一套完整、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来管理监视各个站设备的日常工作情况;对于系统故障,能 够及时的发出相应的告警,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具备数据库功能,能够储存设备的各 种状态、如正常状态、报警状态和故障信息等;同时预留远期接入多条线路进行集中网管监控 的条件。 2.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采用一级组网。一级组网方式如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11

地铁基础知识大全教学内容

8、交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 对GDP 的贡献较大。 2. 对环保的贡献;有效抑制噪声、废气、废水、资源浪费。 3. 对节省资源的贡献 4. 对沿线房地产和商业的贡献 5. 对人身安全的贡献 6. 对交通运输时间的贡献 一.地铁是什么?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 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如ATC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 (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 (环境监控系统)和FAS (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 (自 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 (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 1、中间站: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二.地铁的特点 (1)快速。列车运行最高时速达80 公里,平均行车时速为36 公里,每站停车30 秒,一号线由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站的行车时间为39 分钟。 (2)准确。城市地面交通工具受路面交通情况或天气的影响,但地铁却不受干扰。在交通繁忙的高峰时间,地铁列车每 5 分钟开出一班,列车运营由早晨4:55 起至晚上23:26 止。 (3)安全。列车采用安全自动控制系统来操作,严格保证列车行车间隔。地铁供电采用双电源,停电可能性甚微。地铁同样重视防火措施,设有足够的灭火设施设备,各车站均安装有闭路监控系统,以便随时了解车站的情况。此外,各车站均由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分局的警员负责治安。(4)舒适。列车与车站均有空气调节装置,使温度与湿度保持在最舒适的范围内。列车按 6 辆编组,每辆车定员310 人,其中座位62 个,全列车可运载乘客1860 人。(5)便利。车站美

信号专业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点(高级).(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信号专业高级应知应会知识点(51题 1. 简述移位接触器的检查。 答:当顶杆触头间隙为 1.5mm 时, 接点不应断开, 用 2.5mm 垫片试验或用副销带动道岔时,接点应断开,非经人工恢复不能接通电路。移位接触器应能经常监督主销良好,当主销折断时,接点应可靠断开,切断道岔表。 2、车辆段控制台黑屏故障的分析? 答:发生黑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显示器掉电; 2. 上位机掉电; 3. 显卡故障; 4. 视频线断线或插头松脱; 5. 控制台切换板故障; 6. 显示器故障。 3、 TYJL-Ⅱ (高密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上位机有几块通信卡?各自用途是什么? 答:上位机有三块通信卡。 ARCNET 通信卡 2块,分别用于与联锁 A 机、联锁 B 机通信,以太网卡 1块用于与维修机通信。如果两台监控机的 1口或 2口通信板均故障, 则为联锁 A 机或 B 机通信板不好, 如果某台监控机的 1口或 2口通信故障,则说明是该监控机的 1口或 2口通信板故障。 4、信号系统电源屏结构图

5、 UPS 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交流转变为直流。将来是电网的交流电经自耦变压器降压、全波整流、滤波变为直流电压, 供给逆变电路。交流转变为直流时在输入有软启动电路, 可避免开机时对电网的冲击。 2将直流转变为交流,即通过逆变电路:采用大功率 IGBT 模块全桥逆变电路,具有很大的功率富余量,在输出动态范围内输出阻抗特别小,具有快速响应特性 . 由于采用高频调制限流技术, 及快速短路保护技术 , 使逆变器无论是供电电压瞬变还是负载冲击或短路 , 均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3控制驱动:控制驱动是完成整机功能控制的核心,它除了提供检测、保护、同步以及各种开关和显示驱动信号外,还完成 SPWM 正弦脉宽调制的控制,由于采用静态和动态双重电压反馈。改善了逆变器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地铁自动化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临近地铁自动化第三方监测 技术方案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监测单位: 审批: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监测技术方案设计依据 (1) 三、监测重点及采取的措施 (1) 四、监测频率 (2) 五、监测允许值和预警值 (2) 六、地铁隧道监测 (3) 1、地铁监测系统组成 (3) 2、全站仪观测站 (4) 3、控制计算机房 (5) 4、基准点和变形点 (6) 5、徕卡TS30型测量机器人技术指标: (6) 6、地铁2号线隧道断面变形监测设备 (7) 七、监测信息反馈 (7) 附图 (8)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地处高新区核心地带

基坑占地面积约4万平米,基坑深度约13.7米。拟建地下室3层。基坑工程的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 地铁位于本基坑的南侧,基坑边线距地铁隧道最近处约14.4m,基坑施工对地铁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关系地铁的安全。为了确保地铁结构和运营安全,同时为兼顾施工、验证设计、为开发该地块房地产积累资料等,必须对深基坑开挖范围内和可能受到开挖影响的地铁站站台、砼沉管隧道、盾构隧道等主要构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二、监测技术方案设计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4、《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监测技术规范》(QB/SZMC-10102-2010); 5、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相关情况及相关工程经验。 三、监测重点及采取的措施 1、基坑南侧距地铁2号线的最近距离约14.4米,确保地铁安全是基坑施工需考虑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基坑南侧的各项监测是本项目的重中之重。 2、按设计要求在2号线地铁上、下行隧道按间距约10m布置变形监测断面,各布置22个断面,共44个断面,每个变形监测断面下行隧道布置5个点,隧道顶部布置一个顶部变形观测点,隧道腰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变形观测点,轨道左右两侧靠近隧道腰下侧各布置一个变形观测点。上行隧道布置2个点,轨道左右两侧靠近隧道腰下侧各布置一个变形观测点(现场图片见附图)。 3、基坑南侧的监测点频次在设计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级别,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除增加监测频次外,监测数据结果及建议在15分钟内反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单元1 AFC 自动售检票系统ATC 自动列车控制ATO自动列车运行ATP 自动列车防护ATS自动列车监控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CLK时钟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FEP前端处理机COCC控制中心CCTV闭路电视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PA(S)公共广播(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PSCADA电力监控系统PSD屏蔽门SIG信号系统FG防淹门ACS门禁UPS不间断电源系统EMCS机电设备监控系统SCADA 监控与数据采集ASD滑动门 v OA办公自动化系统FACP火灾报警控制盘COM通信系统 ISCS系统介绍: 1.硬件构成:中心级ISCS硬件设备;车站级ISCS硬件设备 2.软件构成:数据接口层;数据处理层;人机接口层 3.网络系统构成:主干层;局域层;现场层 电源设备: 在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停车场配置UPS电源和电池。后备电池的供电容量按需求配备。 控制中心应分别为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和综合显示屏配置UPS电源。 车辆段应分别为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和培训仿真测试系统配置UPS电源。 单元2 ISCS性能指标:1实时响应性2可靠性3可扩展性 性能保证条件:对子系统深度集成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8000小时 MTTR (平均恢复前时间)小于1小时 ISC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功能定位要确定1为运营服务2为设备维护3为乘客服务联动功能要实用、要完备、要深入 单元3

ISCS的构架理念: 根据各业务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大致可分为: ①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②保障行车安全类系统 (车辆系统、信号系统、屏蔽门(安全门)系统、防淹门系统等); ③票务管理及服务类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 ④信息服务类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车站信息系统、车载信息系统)、广播系统、通信时钟系统等)。 系统集成规模分析与比较 (1)全集成方案是以保障行车安全类系统为主,将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票务管理及服务类系统、信息服务类系统全集成。具体实施方式是以信号系统为平台,以信号ATS系统为集成主体,集成车辆、供电等所有系统,构建大型的综合自动化监控体系,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自动化管理实施的最理想方案。 (2)分类集成方案是将各业务系统,按照结构相似、功能相近、联动关系密切业务系统分层分级集成。这种集成方式主要针对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而言,其目的是通过采用统一的系统结构、通信协议和软硬件平台,统一人机界面,实现建筑物安全防范类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改变原来各自独立的局面,构建统一的安全防范体系。 (3)准集成方案是在分类集成方案的基础上,拓展集成系统业务面,将信息服务类系统与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中存在联动关系的车站信息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一并集成,通过统一的系统监控管理层软硬平台无缝接入,构成综合实时多业务系统,为城轨交通的运营管理、设备维护、乘客服务等提供有利保障,给乘客营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系统集成规模分析与比较 一种是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同时提供环境监控、电力监控和乘客服务等功能的集成监控系统。 另一种主要采用以环调、电调为核心兼顾部分与行调有关子系统的集成互联模式。

广州地铁信号系统基础知识培训

广州地铁三号线 信号系统培训资料(内部资料)

目录 1. 参考文档2? 2. System Architecture/系统结构3? 2.1 SystemManagement Centre (SMC)/系统管理中心(SMC) (7) 2.2 Vehicle Control Centre (VCC)/车辆控制中心(VCC) (8) 2.3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 (VOBC) / 车载控制器(VOBC)9?2.4Station Controller Subsystem(STC) / 车站控制器子系统(STC)10 2.5Inductive Loop Communications/感应环线通信1?0 3. 中央设备.......................................................................................................................... 11 3.1 SystemManagement Centre(SMC)/系统管理中心(SMC)11? 3.2Vehicle Control Centre (VCC)/ 车辆控制中心?12 4. 轨旁设备?12 5. 车载设备........................................................................................................................ 17 6.测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0) 7. 附件................................................................................................................................ 20

地铁系统投标相关知识

地铁系统相关知识简介 一、地铁发展趋势 国务院已批和将批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共涉及23个城市,2020年之前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将超1万亿元。拥有地铁是全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梦想。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均在大规模续建地铁。此外,深圳、南京也加大了地铁网线的建设规模。除以上五个城市外,西安、成都、重庆、昆明、杭州、无锡、苏州、南昌、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大连、青岛、天津、沈阳、福州、南宁等等城市地铁正在紧张建设之中,而兰州地铁也将在2011年开建。 上海轨道交通,也是目前世界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止2010年4月20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66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线),另有全线位于世博园区内,仅供世博园游客和工作人员搭乘的世博专线,近期及远期规划则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超过4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西安地铁二号线试验段工程于2006年9月29日在城北张家堡广场南环岛破土动工,标志着古都进入地铁时代!西安地铁近期规划为6条线(至2017年6条线开通运营),总长251.8公里,服务范围覆盖全市61个主要客流集散点中的52个,线路直接连接或延伸方向辐射中心城镇和组团,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居民出行总量的25%。先修建的2号线构成轨道交通南北方向骨干线,由铁路北客站至韦曲,全长26.4公里,2006年全线开工,2011年9月正式运营,西安地铁1号线2013年建成通车,西安地铁3号线2011年也将开建。根据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要求,在2005年编制的西安建设6条地铁线路,总长252公里的基础上,2010年正式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今后拟建设15条地铁线路,总长约600公里。目前规划方案已经规委会审查和专家评审,待进一步修改后上报市政府审定。该规划拟于2040年前实施完成,在2030年前建成通车里程力争达到350公里左右,以满足国际化大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需求。 二、地铁系统中机电安装专业分类 在机电安装系统招投标中普遍采取如下分法:地铁接触网系统、变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屏蔽门系统、地铁FAS、BAS系统、地铁PIS安装系统、车站风水电安装等等系统。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概述 地铁商用通信工程综合监控系统,是一套以地铁专用数字传输系统为信息传输通道,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精度A/D转换、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PC的GUI软件开发等技术为基础的一套专用、独立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中各车站民用通信机房的POI 下行信号 机房的温湿度、区间的干线放大器工作状态、电源以及门禁等参数进行实时遥测,并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报警。为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可靠应用提供了管理手段。 系统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兼容3G的扩容问题,预留了网管软 件及各站通讯编码单元内嵌入式软件的升级能力。 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均为成熟产品,提高监控的可靠性,由于监控单元模块化,端口的标准 化,为今后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方便;软件以现今最为流行的Win dows操作系统为基础进行的开发, 操作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维护。 系统需求 1.监控系统建设方式 地铁各个地下商用通信机房均为无人值守机房,因此,对于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必须有一套完整、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来管理监视各个站设备的日常工作情况;对于系统故障,能够及时的发出相应的告警,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具备数据库功能,能够储存设备的各种状态、如正常状态、报警状态和故障信息等;同时预留远期接入多条线路进行集中网管监控的条件。 2.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采用一级组网。一级组网方式如下:

方案要求建立一套综合监控系统,对机房内外所有需要监控的设备、机房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测,为保证商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 .系统监测控制对象 4 ?监控系统技术条件及功能要求 1)监控系统技术条件 监控系统设置信息监测中心,并在各个地下车站设置监测前端设备。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安全性、先进性、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开放的、成熟的软硬平台,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实用、安全性好等特点。 2)监控系统功能要求 (1)信息监测中心能显示监控对象,包括POI、各个站间的隧道放大器、电源和机房的状态和告警信息,通过菜单或者其它方式选择显示指定监控对象的工作状态等资料,完成监控 数据报表的处理和存储。 (2)监测中心应具有处理功能,监控数目和内容应根据维护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并能对 生成的各种报表进行存储和打印。

地铁基础知识大全

8、交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对GDP的贡献较大。 2.对环保的贡献;有效抑制噪声、废气、废水、资源浪费。 3.对节省资源的贡献 4.对沿线房地产和商业的贡献 5.对人身安全的贡献 6.对交通运输时间的贡献 一.地铁是什么?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 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 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 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 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

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环境监控系统)和FAS(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 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 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 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 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 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 1、中间站: 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 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 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 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二.地铁的特点(1)快速。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十九章综合监控系统 概述 根据××地铁工程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对系统集成方案、系统构成及功能等进行比选,对资源共享和设备国产化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地铁工程综合监控系统设备的选型及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本章包括综合监控系统(ISC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等几部分内容。 主要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主要设计原则 1)综合监控主要设计原则 (1)综合监控系统以满足地铁运营方便、快捷、舒适、安全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系统必须保证与各系统间信息迅速、准确、可靠地传送。 (2)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对象和集成的深度应以技术成熟、功能实用为基本原则,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性价比。 (3)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主要设备考虑冗余措施。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三级控制、两级管理运行方式,系统应能全天候运行。 (4)当出现异常情况,综合监控系统应能迅速转变运行模式,为防灾和事故处理提供支持。 (5)综合监控系统的传输网络应层次清晰,数据传输时间、网络带宽应能满足综合监控系统的需要,并留有扩展余量。 (6)综合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架构设计,预留一定的扩展能力。在换乘站应预留一定的条件,满足与邻线的数据交换和相关联动控制的要求。 (7)综合监控系统应能满足地铁环境的要求,系统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地下电气铁道的特性,采用抗电气干扰能力强的设备和电缆。 (8)选用的设备应技术成熟先进、性能可靠,布线简单,扩展方便,组网方式灵活,维修方便、成本低。 (9)综合监控系统与各集成互联系统的接口应该功能明确,接口界面清晰。 2)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原则 (1)系统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2)全线按照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设计指挥救灾能力,换乘车站主体及相邻的区间隧道按照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考虑指挥救灾能力。监控管理范围为全部车站和区间隧道、车辆段(停车场)

地铁知识科普

地铁车辆的组成部分 一、概述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 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环境监控系统)和FAS(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 (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 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 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

地铁知识竞答--选择题填空题学习资料

1.最初涉及到路权问题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是B A.有轨电车 B.地铁 C.独轨 D.缆车 2.下列哪种轨道交通形式始终是钢轮双轨系统? C A.轻轨 B.有轨电车 C.地铁 D.索道 3.全世界第一条轨道交通是( )在伦敦建成通车的,我国第一条轨道交通是()在上海修建的有轨电车。A A.1863年,1906年 B.1864年,1907年 C.1863年,1908年 D.1864年,1906年 4.我国第一条地铁是()在北京建成通车的。A A.1969年 B.1968年 C.1967年 D.1966年 5.以下哪项不是地铁火灾的特点? A A.影响范围广 B.疏散困难 C.救护难度大 D.通信系统容易瘫痪 6以下哪项不是自动售检票设备的主要系统?D A.磁卡型自动售检票 B.接触式IC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C.非接触式IC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D.激光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7..以下哪项不是车站客流空间分布的特征?D A.两端萎缩型 B.中间突增型 C.逐渐放大型 D.逐渐缩小型 8.下列哪项不是大客流组织的主要措施?A A.增开出入口或进行进出分流 B.增加售检票能力 C采取临时疏导措施 D.增加列车运能 9.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不包括一下哪种?D .A.长交路 B.短交路 C.混合交路 D.中长交路 10.以下哪项原则不是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原则? A A.在保证安全可靠的条件下,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增大列车的运行时分 B.尽量方便乘客 C.充分利用线路的能力和车辆的能力 D.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运营车底组数达到最少 11..以下哪项不是车站对能力的约束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B A.车站能力,包括占有率的限制 B.站厅客流限制 C.车站停留空间不足 D.收费系统的能力限制 12..以下哪项不是在确定列车编组辆数时还应充分考虑的制约因素? C A.站台长度限制 B.对线路能力的影响 C.可行性 D.经济合理性 13.下列哪个系统具有运行间隔这一重要指标? A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对轨道交通各个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集中来实现集成和互联系统功能,并利用信息集中的优势为使用者提供综合服务。 综合监控系统作为一个综合信息化平台,集成了多个子系统的中央级功能,并同信号、自动售检票等系统的中央级互联,掌握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负责管辖范围内设备监控与调度,其设备主要设置在控制中心,面向的操作对象是运营部门的环调、电调及维修人员。在中央级可以对整个线路各个站点系统管辖范围内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情况进行监视,并向各个站点发布指令,统一指挥、协调各个站点的运行,信号、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等系统均设有中央级。 系统组成 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放的、模块化的、可扩展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个集成和互连了多个子系统的综合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部分包括了供电监控(P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站台屏蔽门(PSD)、有线广播(PA)、闭路电视(CCTV)等子系统,并预留了门禁系统(IAS);互连部分包括了列车自动监控(A TS)、火灾自动报警(FAS)、传输(TS)、时钟(CL K)、无线通信(RC)、自

动售检票(AFC)、乘客信息(PIS)、轨道交通指挥中心(TCC)、通信专业集中告警设备等子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由位于控制中心(OCC)的中心系统、网络管理系统(NMS),位于各车站的车站系统,以及位于车辆段的车辆段系统、后备中心系统、培训管理系统(TMS)、设备维护系统(DMS)等组成。系统纵向分为中心和车站监控系统设备两层。 综合监控系统的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主干传输网、中央和车站局域网和现场总线网络。主干传输网络,用于综合监控系统控制中心与各车站、车辆段局域网的连接。主干传输网络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单模光纤实现连接。中央、车站和车辆段与主干网的连接采用1000Mbps单模光纤接口。主干传输网的交换设备应为工业级的以太网交换机。主干网采用冗余双环拓扑结构进行构建;局域网包括控制中心、各车站、车辆段的综合监控系统内部局域网。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局域网,中央局域网为双冗余的1000Mbps以太网,符合IEEE802.3系列的相关标准。中央采用兆越通讯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配置千兆单模光纤接口模块,用于与主干网络的连接。中央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需具备路由功能。为便于布线,在控制中心的中央控制室考虑另设两台兆越通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车站级局域网为双冗余的1000Mbps以太网,符合IEEE802.3系列的相关标准。车站级局域网采用兆越通讯冗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组建(通过千兆单模光纤接口连接主干传输网络)

地铁设计基本知识

地铁设计 1基本概念 1.1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共公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1.2地铁: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线路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 1.3 单轨铁路(Monorail),简称单轨,是铁路的一种,特点是使用的轨道只有一条,而非传统铁路的两条平衡路轨。单轨铁路的路轨一般以混凝土制造,比普通钢轨寛很多。而单轨铁路的车辆比路轨更寛。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似,单轨铁路主要应用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用来运载乘客。亦有在游乐场内建筑的单轨铁路,专门运载游人。 1.3.1单轨铁路主要分成两类。悬挂式单轨铁路的列车悬挂在轨道之下。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是跨座式单轨铁路,列车跨座在路轨之上,两旁盖过路轨。跨座式单轨最先由瑞士ALWEG发明,而最先提出悬挂式单轨的是SAFEGE。 1.3.2现代的单轨铁路由电动机推进,一般使用轮胎而不使用钢制的车轮。轮胎会在路轨的上面及两旁转动,推动列车及维持平衡。早期单轨系统的设计是不能使用转辙器的,使到运作上出现很多不便。现代的单轨系统多数已经可以使用转辙器,让车辆可以驶进不同的线路,而同一线路亦可作双程行驶。 单轨铁路 1.4轻轨 "地铁"、“轻轨”莫混淆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两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

地铁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地铁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1、系统概述: 地铁视频图像系统分为二部分: 一部分是为运营服务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另一部分为公安服务的公安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建成之后,每个地铁站的出入口都装有监控摄像机,乘客从任一出入检票口进出都会被摄像机从正面拍摄到。地铁大厅等人流较大的地方都安装有一体化高速球机,以便能够掌握整个大厅的情况。地铁站内的一些偏僻的角落也都安装摄像机,以防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地铁站台上也有规律地安装若干摄像机,使得运营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列车到站情况,乘客流量等。列车司机也能直接从监控画面了解当前乘客的上下车情况。 由此可见,乘客至少要被地铁里的摄像机从正面拍摄到4次,每个乘客乘坐地铁一次至少也要在监控画面中出现6次。所以任何违法分子在地铁里作案都会被实时地监视。 1.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和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控制中心的调度员、各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旅客疏导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视觉信息,由控制中心监视和车站现场监视两大部分构成。采用中心远程监控和车站本地监控方式,组成完整的两级监视网络。 用户可在任何一个站点根据授权访问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各车站视频信号,除本站监视外,可通过视频数字编码器编码后送至车站的以太网交换机及传输设备,控制中心接收并进行相应解码处理后,送入控制中心视频显示设备。 车站的图像摄取范围为每站的站台、站厅、自动扶梯、无人值守机房、变电所变压器室及10KV开关柜室等处,还应覆盖AFC的售票机和闸机、出入口、垂直电梯口及轿厢等;车辆段/停车场的图像摄取范围为信号楼的重要楼层(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