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吨水厂设计说明

5000吨水厂设计说明
5000吨水厂设计说明

某师净水厂设计

一.设计原始资料

1.净产水量:5000m3/d

2.水源为河水,

3.(1)最高浑浊度为2000NTU

(2)碱度为5mg/L

(3)总硬度:月平均最高368mg/L, 月平均最低156mg/L

(4)PH值:6.9—7.6

(5)色度:12度

(6)大肠菌群数:1800CFU/100ml

(7)水温:月平均最高27.7℃月平均最低6.9℃

4.净化出水要求: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5.净水厂地形图:比例尺1:200

6.地形资料:拟建水厂厂址地形平坦,地质为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600kPa,无地下水

7.各种材料均可供应。

二、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一).确定净水厂的设计水量

根据GB50013—2006规定: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

水厂自用水率应根据原水水质、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的5%~10%。当滤池反

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可适当减小。

考虑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及用水安全,自用水率取8% 则设计水量G=5000×(1+0.08)=5400 m3/d

(二)确定净水厂工艺流程和净化构筑物的型式

原水的含沙量或色度、有机物、致突变前体物等含量较高,臭味明显或为改善凝聚效果,可在常规处理前增设预处理。原水来自河水含沙量较低,色度12度,满足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以不进行原水的预处理。

设计工艺流程:

取水→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穿孔旋流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消毒剂→清水池→二级泵站→用户

三、混凝剂的投配

根据最高浊度,此河水水质与长江水类似,则混凝剂PAC采用碱式氯化铝(含三氧化二铝10%),投加量最高为20mg/L,无需助凝剂。沉淀或澄清时间1.2h。每天工作时间为18h。

1.溶解池W1和溶液池W2的确定

W2=aQ/417cn=18×100×20×5400/18 /(1000×1000×10×2)=0.54m3

n----液体投加混凝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混凝剂投加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每日不宜超过3次,取2次。

c----混凝剂投配的溶液浓度,可采用5%—20%(按固体重量计算)取10%.

溶液池采用矩形砖混结构,设置1个0.643m,保证连续投药。池子尺寸为L×B×H=0.8×0.8×1.1(其中超高0.25m)。

W1=(0.2-0.3)W2

取0.3,则W1=0.3W2=0.16 m3

溶解池设置为1池,容积为0.23m,用圆柱形耐腐蚀强化塑料桶。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排渣管一根,选两台JBY型移动式调速搅拌机。

2.药库设计

(1)设计参数:

水量Q=3003m/h最大加药量a=20mg/l仓库储量按15d计且与加氯合并布置

(2)设计计算

加药量 R=15×20/1000×5400

=1620 kg

固体每袋40kg,需1620/40=40.5≈41袋

(3)加药间和药库

加药间和药库合并布置,布置原则为:药剂输送投加流程顺畅,方便操作与管理。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量的期间的15天的用量计算。设每袋的体积为0.5×0.4×0.2 m3,药剂堆放高度为1.5m。

有效堆放面积A = NV/1.5

=41×0.5×0.4×0.2/ 1.5=1.08㎡

(4)絮凝剂投加:

采用计量泵投加,不必另备计量设备,泵有计量标志,可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改变药液投量,适用于絮凝剂自动控制系统。混合器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

四、絮凝设备的确定

目前我国正在推广应用穿孔旋流絮凝池,所以本设计采用穿

孔旋流絮凝池。一般分格数不少于6格,起点孔口流速宜取

1.0-1.5m/s,末端孔口流速宜取0.05-0.1m/s,絮凝时间

15-25min,絮凝时间10-20min,其优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造价低,可用于中小型水厂,所以选择穿孔旋流絮凝池,分

1个池,每池格数取为6格。

(1)絮凝池设计流量Q=5400/(18×3600)=0.083m3/s,

则絮凝池体积W=0.083×20×60=100m3

(2)设平均水深为3m,则絮凝池面积为S=100/3=33

m2。

每格面积s=33/6=5.5m2

则每格边长a=2.36m,为方便施工取2.4m

(3)孔口流速

起点孔口流速V0取1.0m/s,末端孔口流速V6取0.1m/s

其它孔口流速按照公式V i=V0+V6-V

V1=0.71m/s;V2=0.56m/s;V3=0.44m/s;V4=0.34m/s;

V5=0.25m/s。

(4)孔口水头损失

计算式为h i =1.06g

v i

22

求得h 0=0.053m ,h 1-2=0.026m ,h 2-3=0.017m ,h 3-4=0.01m ,

h 4-5=0.006m ,h 5-6=0.003m,h 6=0.001m

(5)孔口尺寸及位置

出口孔口尺寸的长取边长a ,高l =Q/(v 6×a)=0.0627/(0.08

×1.85)=0.42m;其中它孔口尺寸按长高比3:2计算(进口孔口除外),

l i =

i

v Q 5.1,计算其孔口高度依次为0.2m,0.24m,0.27m,0.31m,0.35m ,

0.4m,0.64。

孔口上边缘宜在水面下至少20cm ,孔口下边缘宜在泥斗上

30cm 。

(6)泥斗

泥斗设在穿孔旋流絮凝池下,对应一格一个,共六个。倾角

取45。,泥斗下孔口为正方形,边长取0.30m 。泥斗高为1.05m 。

(7)总高度

保护高0.30m ,平均水深3.00m ,泥斗高度取1.05m 。则总

高为0.30+3.00+1.05=4.35m 。

五、沉淀设备的确定

本设计采用斜管式沉淀池,具体参数如下: 3.1设计数据:

(1)设计流量Q=0.083m 3/s ;

(2)表面负荷取q=9m 3/(m 2.h)=2.5mm/s ;

(3)颗粒沉降速度μ0:0.4mm/s ;

(4)采用蜂窝形斜管,D30,L1000,θ60。 (5)沉淀区的平面尺寸 每个沉淀池的沉淀区表面积F =

0.08333.2

0.0025

= m 2,其中斜管结构

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

F ’=33.2×1.03=34.2m 2.

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清水区平面尺寸7.6×5m ,有效面积为7.6×4.5使进水区沿7.6m 长一边布置;

每个沉淀池实际沉淀面积7.6×(5-0.5)=34.2m 2; 沉淀池清水区实际上升流速为: V 上=

0.08321.8/Q m m s

F ==38

(6)沉淀池的总高度

超高0.30m ,清水区高度1.20m ,布水区高度1.50m ,泥斗高度1.05m,斜管高度h=l ×sin θ=1×sin60。=0.87m 。因此,沉淀池总高度为:

H =0.30+1.20+1.50+0.87+1.1=4.97m (7)穿孔集水槽计算

一个沉淀池设有5个集水槽,集水槽间距1.52m ,每个集水槽流量q =

3

0.0830.0166/m s

=5

集水槽宽 b =0.9(βq )0.4(β一般取1.2~1.5)

=0.9(1.2×0.0138)0.4=0.188m ,取0.2m ; 集水槽水深:h 1=0.75b =0.15;h 2=1.25b =0.25

为了施工方便,采用平底集水槽,集水槽水深h =0.2m ; 集水槽深 H =h+ h 3 +h 4 +h 5

=0.2+0.07+0.05+0.07

=0.39m

h 3-------跌水高度,70mm ; h 4-------孔口上水头,50mm ; h 5-------超高,70mm

(8)孔眼计算 孔径d 取25mm 每孔流量4

1

2gh

q

μω=

05

.08.92000491.02.0???=6

=0.000301m 3/s 其中ω为孔口面积 每根集水槽孔眼数

1

1.0.00.0003q n q β?=

=

=216666

01

个;

两侧交错开孔,每侧开孔数33个; 集水槽上孔距00033

l m m

=

=5152

排泥斗斗底坡度

经验算:斗底坡度为50~55°,排泥顺畅。

六、过滤设备的确定

选用重力式无阀滤池,两个无阀滤池合用一个冲洗水箱。

4.1设计数据 (1)设计水量

净产水量为5400/18=300m 3/h ,滤池分为2格,每格水量为

150m3/h=0.042m3/s。设计滤速采用7.5m/h;

4.2主要计算

(1)滤池面积

Q=150/7.5=20m2;

过滤面积f1=

v

连通渠考虑采用边长为0.3m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总面积

f2=4×0.5×0.4×0.4=0.32m2

并考虑连通渠斜边部分混凝土壁厚为80mm,则每边长=a′+2×0.08=0.4m,a′=0.29面积为:

f′2=4×0.5×0.29×0.29=0.168 m2

故要求滤池面积f= f1+ f2=20+0.32=20.32m2

滤池为正方形,每边长L=f=4.51m,为了便于施工取用4.5m;

滤池实际面积F=4.5×4.5=20.25 m2

实际过滤面积F′=20.25-0.32=19.93 m2

实际滤速v′=Q/ F′=150/19.93=7.53m/h

(2)滤池高度

底部集水区高度采用H1 0.40m;

滤板高度采用H2 0.10m;

承托层高度采用H3 0.20m;

滤料层高度采用H4 0.70m;

净空高度采用H5 50%×0.70+0.10=0.45m;

顶盖高度采用H6 0.5×4.5×tan12。=0.48m;

冲洗水箱高度H7:为降低高度,采用两格共用一个冲洗水箱。

(1)水箱容积

按冲洗一次所需水量,同时考虑在一个冲洗时,另一格滤池向水箱供水。所以:V=Ft(3.6q-v)/60

式中:q-----冲洗强度, 取15L/s·m2

t-----冲洗历时,5min

v-----滤速(m/h),7.53m/h

F-----滤池总面积,20.25m2

计算得V=78.42m3

=V/2F=1.94m

水箱有效水深H'

7

(3)水箱连通管水头损失,取为0.05m

冲洗水箱高度为H7=1.94+0.05=1.99m

超高H8采用0.15m

池顶板厚度0.10m

故滤池总高度为:

0.4+0.1+0.2+0.7+0.48+0.48+1.99+0.15+0.10=4.6m。

3进水系统

(1)进水分配槽面积

f=Q/v=0.042/0.05=0.84m2

采用长方形分配槽,规格为1m×0.84m

(2)进水管

滤池进水管由沉淀池总出水渠接出,进水管流量Q=150m3/h,取流速0.6m/s,管径d=)

=299mm,选用DN300管道,流速

4Q/(v

v j =0.567m/s ,水力坡度降i j =1.83‰,管长l j =14m ;

进水管水头损失:h=∑il+∑ξ

g

v

22

考虑局部阻力,包括管道进口,90°弯头3个的损失,三通一个则

h j = 0.00183×14+(0.5+3×0.6+1.5)g

2.

02

567

=0.0879m 4.配水系统

小阻力,采用孔板或陶瓷滤板 5.几个控制标高

滤池出水口(即冲洗水箱水位)高程=滤池总高度-滤池底板入土埋深-超高=4.6-0.50-0.15=+3.95m 。

虹吸辅助管管口高程=滤池出水口高程+期终容许水头损失值=3.95+1.70=5.65m 。

进水分配槽槽低标高一般与滤池出水口标高相同或再降低

10cm

进水分配槽堰顶标高=虹吸辅助管管口标高+进水管水头损失+安全高度 = 5.65+0.0879+0.1=5.838m

进水分配槽槽顶标高=堰顶标高+堰上水头=5.838+0.2=6.038m 6.虹吸管管径

(1)连通渠的水头损失取h l =0.07m (2)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h 2

h 2 =q

2

/[ 2g(10 μα) 2]

=152/[2×9.81(10×0.75×1.1)2]

=0.168m

μ——流量系数,取0.75

α——开孔比,取1.1% (3)承托层水头损失h 3

h 3=0.022qH 3

=0.022×15×0.2

=0.066m

H 3——承托层厚度,0.20m

(4)滤料层水头损失h 4

h 4=(

2

γ-1)(1-m 0)H 4

=(2.65/1-1)(1-0.4)×0.7

=0.693m

(5)挡水板的水头损失h 5 ,取0.05m

(6)虹吸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假设冲洗时不停止进水,因冲

洗时不停止进水Q j =41.6L/s

Q=qA+ Q j =15×19.93+41.6=340.55L/s

滤池水量为340.55L/s ,假设虹吸管上升管D 1=400mm ,下降管D 2=400mm ,查水力计算表得, v 1=v 2=0.73m/s, i 1=i 2=1.96‰。 沿程水力损失:

h y =i 1l 1+i 2l 2

l1——上升管的长度,取3m

l2——下降管的长度,取6m

则h y =0.00196×3+0.00196×6=0.0176m

局部水头损失:

h j =δ进口v02/2g+(δ三通°+δ60°+δ120°) v12/2g+(δ缩小+δ出口)v22/2g

=[0.5×0.5672+(0.1+0.5+2+0.17+1.0)×0.732]/2×9.81

=0.11m

h6= h y +h j =0.0176+0.11=0.1276m

(7)∑h=0.07+0.168+0.066 +0.693+ 0.05+0.0176+0.1276

=1.19 m

滤池出水口标高=滤池高度—超高

=4.6—0. 15

=4.45m

冲洗水箱平均水位标高=出水口标高—H7/2

=4.45-1.19/2=3.855m

平均冲洗水头Ha=冲洗水箱平均水位标高—排水井堰顶标高

=3.855—0.7=3.155m

Ha >∑h虹吸水位差大于反冲洗水量时的总水头损失,可以

保证冲洗。

(6)排水管径

排水流量Q ha=83.3L/s,采用砼管,管径D300,该时流速v p=1.2m/s.

七、消毒设备的确定

1.加氯量

已知条件: 设计水量Q1=5400 m3/d=300m3/h(按一天24小时计算),

清水池最大投加量a为1.5mg/L.

预加氯量为0

清水池加氯量Q= 0.001aQ1= 0.001×1.5×300=0.45kg/h

二泵站加氯量不做考虑

2.加氯间

仓库储备量按15d最大用量计算:

M= 0.45×20×18= 121.5kg

选用350kg的氯瓶2个,一用一备。氯瓶长L=1335mm,直径D=350mm,氯甁自重350kg。加氯机选用LS80-4转子真空加氯机,安装2台,1用1备,加氯量为0.45kg/h,外型尺寸为B×H=610mm ×260mm,两台加氯机的间距在0.8m,安装高度高出地面0.9m。

加氯间中将氯瓶和加氯机分隔布置.加氯间有直接通向外部的门,保持通风. 加氯间外布置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照明和通风设备在室外设开关. 按照GB50013-2006。加氯(氨)间及其仓库应设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系统。所以在加氯间、氯库低处各设排气扇一个,换气量每小时10次,并安装漏气探测器,其位置在室内地面以上30cm,设报警仪,当检测的漏气量达到2~3mg/kg自动报警。为搬运氯瓶方便,氯库内设CD11-60单轨电动葫芦一个,轨道在氯瓶正上方,轨道通到氯库大门以外。

八、清水池的设计 设计规模,Q=5400m 3/d ;

清水池的容积取为最高日供水量的15%;

则清水池的容积为V=5400×15%=810m 3;清水池内用导流隔墙导流;

清水池分两个矩形钢筋混凝土池,尺寸为:B H L=11.00×10.00×4.2m ,有效水深:3.7m ;

故其有效容积V 有效=2×11.00×10.00×3.7=814m 3; 清水池各管管径的确定

清水池进水管与出水管流速取1.2m/s ,进水管管径按最高日平均时水量计算,出水管管径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由用水量变化规律可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 Q h =K h ×Q d /24=1.15×5400/18=345m 3/h=95.8L/s 式中:

h

K —时变化系数,取1.3

进水管管径为:d 1=π

π??=

2.108

3.044v Q p

=0.297m ,取300mm 出水管管径为:d 2=

π

π??=

2.10958.044v

Q h

=0.318m ,取300mm 。

溢流管与进水管直径相同取300mm ,放空管管径可按2小时内将池中水泄空计算,取d 3=300mm ,放空流速取2.0m/s 。

设两个检修孔,检修孔直径为650mm ,检修孔靠近进水管和出水管。池顶设6个通气管,均匀布置,通气管直径为100mm ,池顶的覆土厚度为0.7m 。

九、泵房的设计

二级泵房水泵吸水管管径为DN200,喇叭口外形尺寸查标准图集S311-(32-27),DN200吸水管的喇叭口直径为300,由此可得吸水井宽度为:

依据吸水喇叭口据池壁距离和泵站吸水管路布置,得出吸水井长度为:

L×B=14.50×2.10m。

十、水厂高程计算

各构筑物水头损失

穿孔旋流絮凝池:0.4m

斜管沉淀池:0.3m

无阀滤池:2.579 m

清水池:0.0m

连接各构筑物的生产管线管内流速及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表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

构筑物间总水头损失计算表

十一、设计总结

随着课程设计的结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设计,使我对给排水专

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我的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从课题的确定到设计工作的展开以及方案的修改和审阅,始终得到了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关心支持,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凝结了恩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指导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熟悉并掌握了给水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提高了我对给水工程设计计算、CAD绘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能力,培养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同时,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必将使学生终生收益。

在唐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把四年所学的知识汇集起来,用理论系统地解决实际问题。经过这次模拟训练,使我对给水工程设计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加之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学校其他老师的悉心指导,他们也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来水厂供电系统设计方案

自来水厂供电系统设计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供电系统与电气控制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程背景,供电系统与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供电系统与电气控制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供电系统设计问题,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和方法,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及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的能力,理解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实验研究及系统调试能力,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原始资料 (1) 自来水厂用电设备一览表(附表2) (2) 自来水厂平面布置图(附图5) (3) 自来水厂机修车间平面布置图(附图6) (4) 该厂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 T max =8000小时 (5) 该厂一、二泵房为二级负荷,机修及办公室为三级负荷。 (6) 电源条件: 距该厂8公里处,有一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可分别从两段35kV 母线上各提供一回电源,这两段母线的短路容量皆为: MVA sd P 350)3( (7) 气象及其他有关资料 a) 要求车间变电所低压侧的功率因数为0.85。高压侧功率因数为0.95。 b) 年平均温度及最高温度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年平均温度 最热月土壤平均温度 35℃ 18℃ 30℃

三、设计要求容: (1) 计算自来水厂、机修车间的总计算负荷。并确定为提高功率因数所需的补 偿容量。 (2) 选择该自来水厂总降压变电所、机修车间变电所的变压器台数及额定容 量。 (3) 选择和确定自来水厂高压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电压,总降压变电所一次接 线图,场高压电力网接线)。 (4) 选择高压电力网导线型号及截面。 (5) 选择和校验总降压变电所的一次电气设备。 (6) 拟定机修车间供电系统一次接线图(包括车间变电所一次接线及车间低压 电力网接线)。 (7) 选择机修车间的低压电力网的导线型号及截面。 (8) 选择和校验机修车间供电系统的一次电气设备(包括各支线上的开关及 熔丝)。 四、负荷计算 地区变点所 U p =35KV 总降压变电所 U e =10KV 去自来 水厂 自来 图二 课题(2)电力系统结构图

水厂工艺流程设计(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程学院系名: 专业:给水排水姓名: 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2年 6月 1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 (2) 1.1 设计基本资料 (2) 1.2 设计任务 (3) 第二章水厂设计规模的确定 (4) 第三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 (6) 第四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8) 4.1 一级泵站 (8) 4.2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 (8) 4.3 管式静态混合器 (11) 4.4 机械搅拌澄清池 (11) 4.5 V型滤池 (17) 4.6 消毒 (23)

4.7 清水池 (24) 4.8 二级泵站 (25) 4.9 附属构筑物 (26) 第五章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27) 5.1 平面布置 (27) 5.2 高程布置 (27) 附:参考文献 (29)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 1.1 设计基本资料 1.1.1设计水量 水厂设计流量根据本人学号确定: 一班同学的设计水量:(学号后两位数值)m3万/d 二班同学的设计水量:(学号后两位数值+0.5)m3万/d 1.1.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原水水质情况

(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a.河流水文特征 位于厂址北侧的河流作为取水水源,河流洪水位:23.80m,最河流枯水位:17.60 m,常年水位:22.60 m b.气象资料 最热月平均气温:25.6°C,最冷月平均气温:2.7°C 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c.地形地质 水厂规划用地面积满足水厂用地指标要求,用地形状自定,地形图如下: 1.1.3 出厂水质、水压要求 出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二泵站出水扬程要求为28米。 1.2设计任务 1.方案选择:根据原水水质水量和处理后水质要求选择并确定给水厂工艺流程。 2.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并确定各水处理构筑物类型。

净水厂设计计算说明书

市西区水厂一期扩建工程设计说明书 1自然条件 1.1地形、地质 市地处闽江下游盆地,盆地总面积约200Km2,四周有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等群山环抱。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中心散落有乌山、于山和屏山等小山,南台岛上有仓山、盖山和城门山。市区高程一般为5~15m(黄海高程系),闽江横贯市区,由于地势较低,易受洪涝灾害,需沿江、河筑堤。市区主要有两类地质:一是靠山的丘陵地区,主要在于于山、乌山、屏山一带以及市区四周群山余脉高地和仓山区丘陵地带,容许承载力约0.25Mpa;二是淤积、冲积地区为高压缩性土,围较广,淤泥埋藏浅,容积承载力为0.05~ 0.08MPa,地下水位高,一般在地面下0.5~2.0m。 1.2气象条件 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1)气温 年平均:19.6摄氏度 极端最高:41.1摄氏度(1950年7月19日) 极端最低:-2.5摄氏度(1940年1月25日) (2)水量 年平均:1355.8mm 年平均降水天数:151.2天 24小时最大降水量:167.4mm 暴雨主要出现月份:5~9月 (3)霜冻 年无霜期326天 (4)风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平均风速:2.8m/s 极大风速:40.7m/s

基本风压:0.6KN/m2 台风影响本市始于5月,结束于11月中旬,以7月中旬至9月中旬次数最多。 (5)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7% 最大相对湿度84% 最小相对湿度5% (6)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 1451.1mm 1.3水文条件 闽江是省最大河流,水量充沛。闽江在以下分为两支,北支为北港,穿越市区至马尾,将中心城区分为江北平原和南台岛两部分,长为30.5km,平均水面坡降0.15‰,枯水季水面宽150~200m。南支为南港,又名乌龙江,经洪塘、湾边、纳入大漳溪河以后,出峡兜于马尾、长乐营前与北港又合二为一,南港长34.4km,进入河口段经亭江、倌口、琅歧流入东海。闽江流域面积60992Km2,水系全长2959Km,流经36个县、市。根据竹歧水文站1936年至1980年统计资料:闽江下游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52.7亿m3,1992年7月7日最大洪峰流量30300m3/s,1971年8月30日最枯流量196m3/s,水口电站建成后,水库对洪峰调节作用不显著,最大下泄流量(坝下保证流量)为308m3/s。市区西端洪山桥最高水位8.441m、最低水位1.181m。 1.4地震发生情况 市区位于沿海长乐——诏安深大断裂带北段,为中等地震潜在震源区(M=6级),在未来100年具有发生大于M=5.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在活动断裂带附近地段可能会局部放震效应,故在断裂带附近的建筑物除7度地震烈度抗震设防外,还应因地制宜采用有效的构造加强措施。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规范

KTV点歌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1.1目的 选歌系统是为某KTV唱吧开发的视频歌曲点唱软件。该软件能方便顾客进行选歌,帮助系统管理员管理歌曲的播放,提高KTV歌曲点唱的效率和准确率。 本文档为该系统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阐述了对用户所提出需求的设计方案,对系统中的各项功能需求、技术需求、实现环境及所使用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明确定义。同时,对软件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有效性需求也进行了定义。 1.2项目背景 ●系统名称:选歌系统 ●项目提出者:某KTV唱吧 ●项目开发者: ●项目管理者: ●最终用户:某KTV唱吧 1.3术语定义 实现环境:系统运行的目标软件、硬件环境。 实现技术:系统所采用的软件技术或体系结构。 实现语言或工具:实现系统最终采用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包,如Delphi、VB、PB、Java、Ada等。 参考资料 1)新余电视点播系统; 2)某KTV唱吧《视频点歌系统计划任务书》; 本项目所参照的文件有: 3)康博工作室,《Visual Basic 新起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系统概述 2.1系统需求 2.1.1系统目标 本软件是为某KTV唱吧开发的视频点歌系统软件。该软件用于提高点歌系统的工作效率。随着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休闲活动的多种多样,人们更多的喜欢选择KTV这种形式的娱乐方式。且随着计算机普及,点歌系统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一个好的音乐唱吧必须要拥有一个方便、快捷、准确的点歌系统,因此,急需一个软件系统解决这些问题。本软件应能结合当前选歌播放手工操作的流程以及将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对视频点歌系统中歌曲信息、歌手信息、最新排行榜等等的查询、更新提供完全的计算机管理。 2.1.2性能需求 数据精确度 数量值:精确到小数后一位; 时间值:精确到日,并以yyyy/mm/dd的形式表示; 价格值:精确到分,并以.XX的形式表示。 时间特性 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 更新处理时间:不超过15秒 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不超过30秒。 适应性 1) 开发基于的平台要考虑向上兼容性,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要考虑更高版本的兼容 性。 2)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要求系统能够为将来的变更提供以 下支持:能够在系统变更用户界面和数据库设计,甚至在更换新的DBMS后,系统的现有设计和编码能够最大程度的重用,以保护现阶段的投资和保证软件系统能够在较少后续投入的情况下适应系统的扩展和更新。在设计中最好列出针对变更所需要重新设计的模块部分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

课程:给水课程设计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组别:第四组 组员:彪艳霞、沈晓慧、施谊琴、杨佳莉 赵文洁、陈艳丹、倪晶晶、赵维诘 钱嘉骋、张旭 指导老师:刘洪波 专业:环境工程 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给水厂(自来水厂)设计的原则、步骤与方法,独立完成相关工艺选择、主要构建筑物设计计算、设备选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开展此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 1. 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工艺设计; 2. 给水处理常规构筑物如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加氯间等构建筑物的工艺计算; 3. 合理优化布置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 1.2基本资料 1.2.1水厂规模与基本情况 水厂1:某市地处长江下游(东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7 ℃。春(4月-5月)、秋(10月-11月)较短,冬(12月-次年3月)、夏(6月-9月)较长。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年平均气温20℃,最冷月平均温度3℃,最热月平均温度35℃,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年平均降雨量1325mm,80%以上的降雨发生在6月至10月的五个月中,多年平均最大时降雨量为59.45mm,最大日降雨量为156.2mm,常年最大风速为2.9m/s,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该市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拟建一给水厂,以地表水为水源。 (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15万m3/d。 (2)水源水质资料:

水厂处理工艺说明

目录 第一章:水厂设计概述 ................................... 11.1.主要设计资料.................................. 1 1.2 设计原则 ....................................... 2第二章:水厂规模的确定.................................. 2第三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 2第四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4 4.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4 4.2 药剂溶解池和溶液池的计算......................... 5 4.2.1设计原则: ................................. 5 4.2.2溶解池和溶液池的计算...................... 5 4.2.3加药间和药库.............................. 7 4.3 管式静态混合器................................... 7 4.4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8 4.4.1设计原则: ................................. 8 4.4.2设计计算: ................................. 8 4.5 斜管沉淀池 .................................... 10 4.5.1设计要点: ............................... 10 4.5.2设计计算: ............................... 10 4.6 普通快滤池 .................................... 11 4.6.1设计要点: ............................... 12

水厂设计方案

地表水处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规范与标准 四、设计原则 五、编制范围 六、设计参数 七、地表水处理工艺流程 八、工艺说明 九、中央控制系统说明 十、设备参数 十一、人员配备 十二、工程投资估算 附件: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X市要求将地表水(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进行处理,出水要求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二、编制依据 1.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 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3.业主提供的资料 三、规范与标准 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2. 《建筑给水设计规范》 GBJ15-88 3.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JB/T2932-1999 4.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 四、设计原则 1. 优化工艺设计,使系统设备经济、合理、可靠。 2. 选用新型优质材料和配件,单体设备结构先进、合理。 3.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4. 设备布局合理、美观。 5. 采用合理工艺和流程降低运行费用。 五、编制范围 地表水处理机房内的水处理设备均由本设计方案考虑,机房内的基础条件也可由我公司负责提出,但由业主建设。机房内的所有土建项目和配套的机房建设,供水管网由业主考虑。 业主并将电源、水源接至机房。

六、设计参数 1. 原水性质: A: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 B: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水质 2. 处理水量: A:Q=100t/h; 3. 出水水质: 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七、地表水处理工艺流程 1. 工艺确定 A:Q=2400t/d 由于原水为符合地表水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而出水要求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所以工艺主要考虑采用微絮凝与过滤技术来达到要求,为了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系统将设置活性炭过滤,最后在出水口投加二氧化氯消毒以确保细菌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本工艺中多介质过滤与活性炭过滤均为自动运行,根据压差到达设定值时自动反洗,水源在洪水期间水中的悬浮物将最高达500mg/l,过滤器到达设定的压差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即过滤器将缩短工作周期自动反洗来应付高浊度原水,系统出水仍然达到设计要求。 本工艺中机械过滤均为自动运行,根据压差到达设定值时自动反洗,水源在洪水期间水中的悬浮物将最高达500mg/l,过滤器到达设定的压差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即过滤器将缩短工作周期自动反洗来应付高浊度原水,系统出水仍然达到设计要求。 3. 工艺流程图 根据原水水质与出水要求,本设计建议采用以下处理工艺: A:Q=2400t/d 混凝剂二氧化氯

水厂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1、自然资料 1)气温:平均最高气温35℃,平均最低气温-6℃,平均温度15℃ 2)土壤:冻土深度0.8m。 3)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是1.6m/s。 2、地质资料:本地区5级地震区,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0m。 3、水源位置: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4、水厂工作情况:昼夜均匀工作,厂区地势平坦。 5、水源水质分析资料: 设计水量3.6万m3/d(不包括水厂自用水量) 二、设计内容 1、选择净水构筑物形式及其组成。 2、进行构筑物与主要管道的水力计算并决定其尺寸。 3、水厂平面布置。 包括:各种生产性构(建)筑物、辅助生产构(建)筑物及附属生活构(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生产管线、阀门、排水管道、阀门井、检查井的布置定位。 4、水厂高程布置 确定各生产构筑物的标高、水面标高、管线的埋深及标高。

三、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水厂平面布置图(比例为1:200或1:100) 3、水厂高程布置图(比例为1:100或1:50)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1、自然资料 1)气温:平均最高气温35℃,平均最低气温-6℃,平均温度15℃ 2)土壤:冻土深度0.8m。 3)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是1.6m/s。 2、地质资料:本地区5级地震区,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0m。 3、水源位置: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4、水厂工作情况:昼夜均匀工作,厂区地势平坦。 5、水源水质分析资料: 二、设计内容 1、原水水质分析及工艺流程的选择 由水源水质分析资料可知,原水最高浊度500度,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规定,故需去除浊度;细菌总数12000个/ml,大肠杆菌3000个/L,大大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软工1401 ** 20142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此概要设计说明书实现一个简易的基于校园网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对交易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接口设计、界面总体设计、系统出错处理设计以及系统安全数据进行了说明,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为: 在线交易二手市场; B.任务提出者:** 开发者:** C.使用用户能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易的系统。 D. 按照《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为基础来具体细化系统所具备的所有功能及功能的实现方法和接口。 1.3 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2010 Mircosoft sql server 2008 Express

PowerDesigner 15.1 1.4定义 本系统: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设计与实现 1.5参考资料 《基于校园网在线交易二手市场需求分析说明书》 《项目计划表》 《校园网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_数据库模型》 2.总体设计 2.1设计目标 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交易二手市场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⑴为师生提供展示商品及表现学校形象的平台。 ⑵为用户提供商品信息查看、在线商品订购、商品浏览等功能。 ⑶采用动态网页技术,使页面中展示的商品信息更具时效性、先进性。 ⑷提供客户互评及客户给商品评论功能,收集用户对商品的意见及看法。 ⑸提供后台管理页面,简化了用户信息、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等系统数据的维护操作。 2.2运行环境

《自来水厂设计》大纲

二、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给水工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配合《水质工程I》课程的学习而设置的一个必修环节。通过本次设计,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对《水质工程I》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学会应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设计原则、方法及步骤,掌握自来水厂设计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自来水厂工艺设计。 三、设计的基本环节及主要内容 1.设计基本知识介绍:设计原则、方法、步骤介绍;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中具体问题介绍;平面布置及高程计算。 2. 方案比选:通过方案比较,确定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系统。 3. 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包括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澄清池)、滤池、清水池、吸水井等生产构筑物,以及加药间、加氯间、二泵房等生产建筑物的设计计算,确定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形式、个数及尺寸;机械设备确定型号、台数。 4. 混凝沉淀(澄清)、过滤主要构筑物:施工及大样图绘制(任选一种构筑物) 5. 自来水厂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平面图绘制(比例为1:200~1:500)。 6. 自来水厂高程布置:高程计算、高程图绘制(纵向比例为1:100~1:200)。 7. 设计文本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编制。 四、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能力训练 课程设计开始之前,必须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复习教材有关部分章节以及熟悉所用规范、手册、标准图等有关文献资料。所做设计应力求设计原则与方案选定能够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论证正确合理、设计计算正确;熟练掌握CAD绘图工具、做到计算机绘图及手绘图图面整洁;说明书简明扼要、文理通顺;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质量良好的完成所规定的设计任务。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自来水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并绘制规范的施工及大样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取的考核方式:审核学生所完成的课程设计成果,含课程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一份及设计图纸2张(2号图纸)。根据其设计成果的质量,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评分方法。

给水水厂设计说明书

.设计资料 1.1.1供水要求 1)给水厂水量为30000m3/d。 2)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为5?8%,时变化系数1.5?1.4。 3)水厂出水水压为45~50m。 4)出厂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5)水厂自用水取5%。 6)时变化系数取1.5。 1.1.2原水水质 某河流原水水质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某河流的原水水质分析结果

1.3饮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见表2) 表2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62项)

氯乙醛(水合氯醛) 氯化氰(以CN 计) 1.2设计任务 1) 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 理工艺流程。 2) 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 )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 和数目,初步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 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 )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 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 的可能性。 5 )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 面布置。确定各构筑物 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 6)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 置。 2.1选择方案 2.1.1絮凝工艺: 方案:采用机械絮凝池和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组合使用 机械絮凝池 优点:絮凝效果好,节省药剂;水头损失小;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缺点:需机械设备和经常维修。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优点: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溴仿 0.1(mg/L) 二溴一氯甲烷 0.1(mg/L) 一溴二氯甲烷 0.06(mg/L) 氯乙酸 0.05(mg/L) 氯乙酸 0.1(mg/L) 0.01(mg/L) 0.07(mg/L)

净水厂工艺说明

净水厂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 (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2.5万m3/d. (2)水源为河水,原水水质如下所示: 编号项目单位分析结果备注 1 水温℃最高30,最低5 2 色度<15度 3 臭和味无异常臭和味 4 浑浊度NTU 最大300,最小20,月平均最大130 5 PH 7 6 总硬度 mg/L(以CaCO3计) 125 7 碳酸盐硬度 mg/L(以CaCO3计) 95 8 非碳酸盐硬度 mg/L(以CaCO3计) 30 9 总固体 mg/L 200 10 细菌总数个/mg ﹥1100 11 大肠菌群个/L 800 12 其它化学和毒理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3)河水洪水位标73.20米,枯水位65.70米,常年平均水位标高68.20米。 (4)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温度4℃,最热月平均温度34℃,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常年风向东南。 (5)地质资料:净水厂地区高程以下0~3米为粘质砂土,3~6米为砂石堆积层,再下层为 红砂岩。地基允许承载力为2.50~公斤/厘米。 (6)厂区地形平坦,平均高程为70.00米,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西北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7)二级泵站扬程(至水塔)为40米。 2.设计依据及原则 2.1设计依据 (1)《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给水工程》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 (3)《给水排水工程师常用规范选》(上册)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5)《给排水简明设计手册》 (6)《给水工程》 (7)《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8)《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第1册) (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10册) 2.2 设计原则 (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必要时通过计算确定。 (2)水厂应该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水厂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4)水厂自动化程度,应着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书)

[招生管理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V1.0(版本号)] 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交给各个被调研单位审核,并经领导层讨论通过后,软件开发小组成员将以这本说明书为框架开发新的系统。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基于XML的网上招生管理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 石河子大学 c.本项目开发者 d.本项目用户 石河子大学招生办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1.1功能规定

2.1.2系统功能 能对各招生子单位进行管理 能添加、修改、删除、考生信息 能对考生进行分类管理 能将考生信息导出至网上信息发布子系统 能根据各分类统计考生信息 能添加新的管理员 能修改管理员的密码 2.1.2.1精度 由于采用数据库技术并且用户的应用领域对数据精确度的要求不高,所以这点在系统中表现得比较少,但是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与正确性是完全保证的,所以对用户的使用没有多大的障碍。 2.1.2.2时间特性要求 本系统的数据库较小,所以程序在响应时间,数据更新处理时间上性能是比较突出的。而且也正由于数据量相对较少,故在数据传输时间和系统运行时间上表现的较让人满意。 2.1.2.4可靠性 由于系统较小只保留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2.1.2.5灵活性 由于系统较小只保留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2.1.3输入输出要求 2.1.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城市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

城市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

摘要: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而且有限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源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生活饮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明显增加,而人类对于水的需求只增未减。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贫乏局面。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到20世纪初,饮用水净化技术已基本形成了现在被人们普遍称之为常规处理工艺的处理方法,即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这种常规处理工艺至今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成为目前饮用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本开发区原水的色度、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有所超标,但是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指标正常,因此按照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即可,不仅略去深度处理工艺的设计与施工,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与建设难度。设计内容包括了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具体构筑物的选择和计算、平面与高程布置。 关键词:管式静态混合器;机械絮凝池;平流式沉淀池;V 型滤池;液氯消毒。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the water plan Abstract:Water resource is a kind of precious and limited resourc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becomes worse and worse, toxic and harmful substances in drinking wat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human demand for water will only increase. At present, the pollution of water resource, aggravated the poverty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refore,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y the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is now widely known as a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rocess of processing methods, namely, 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or clarification, filtration and disinfecti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rocess is still been adopted by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become the main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This development zone chromaticity and turbidity of raw water, total bacterial count, coliform bacteria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overweight, but heavy metal ions, organic pollution index such as normal, so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rocess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filtration, disinfection) can, not only omit depth treatment technolog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and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Design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plane and elevation layout. .Key words:Tubular static mixe; Mechanical flocculation; Advection sedimentation tank; V-filter; Chlorine disinfection.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论 一、设计原始资料 (一)设计题目:佛山市三水区北江水厂工程设计 (二)设计水量:Q=27×104 m3/d (三)水源水质 北江水厂水源为北江,北江全长为468米,总流域面积为46710km2,流域内植被条件良好,降雨量充沛。北江水厂水源取自北江干流水道河口饮用渔业用水区,北江水质目前保持良好,除总大肠菌群数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外,其余水质指标均符合Ⅱ类水标准,可见取水河段水质良好。 (四)处理要求 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第二章:总体设计 一、设计计算内容 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总水量:Q=270000×1.05=283500m3/d 二、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1、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方案一:原水→一级泵房→静态混合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 方案二:原水→一级泵房→扩散混合器→折板絮凝池→斜板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 2、方案技术比较:

综上所述:方案一较合理。 三、给水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混凝剂配制和投加 1. 设计参数 根据原水水质,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最大投加量为20mg/L,最低为7.0 mg/L,平均为12 mg/L。碱式氯化铝投加浓度为10%。 2. 设计计算 溶液池容积W1: W1=a Q/(417cn) 式中:a—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20 mg/L; Q—处理的水量,283500m3/d=11812.5 m3/h; c—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10%; n—每日调制次数,3次。 故W1=20?11812.5/(417?10?3)=18.9(m3) 溶液池设置两个,单池容积W’1 W’1=W1/2=9.4(m3)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 引言 (一)编写目的 本阶段已在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做概要设计。主要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概要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中,程序设计员可参考此概要设计报告,在概要设计对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所做的模块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二)项目背景 本项目由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小组开发。 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将由三部分组成:角色管理、评测打分、查询统计。 (三)定义 1、专门术语 SQL SERVER: 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 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2、缩写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四)参考资料 以下列出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有关资料: 新编软件工程实用教程---周丽娟、王华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二、任务概述 (一)目标 1、完善考核测评制度,使考核测评方法科学、规范、公正。 2、使考核结果客观、准确。 3、使考核工作简单、快捷。 (二)运行环境 Oracle 客户机:外围设备:鼠标,键盘,显示器; 操作系统:装有浏览器的各种操作系统; 服务器:外围设备:鼠标,键盘,显示器; 编译程序:power designer、netbeans; 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

水厂设计说明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质工程学》Ⅰ课程设计 班级给排水1001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01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设计任务 (3) 二、基本资料 (3) 三、提供设计的自然资料(城市概况) (3) 四、水处理所用材料 (4) 五、日用水量变化规律 (4) 六、主要参考资料 (4) 第二章总体设计 (5) 第三章净水厂设计 (6) 一、设计水量计算 (6) 二、投药系统 (6) 三、絮凝设备—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设计 (7) 四、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设计 (8) 五、过滤设备—V形滤池的设计 (10) 七、清水池的设计 (15) 八、泵房设计 (15) 第四章水厂总体布置 (17) 一、平面布置 (17) 二、高程布置 (18)

第一章总论 一、设计任务 某城镇生活用水自来水厂 二、基本资料 1、水厂净产水量 164000 m3/d 2、水质资料: 水质条件如下: 项目水库水 浊度10~50NTU(短时500NTU) 色度 水温 PH 细菌总数14000个/ml 总大肠菌群35000个/L 总硬度 2.8mmol/l 碱度2mmol/l 嗅和味 其他 三、提供设计的自然资料(城市概况) 某市一乡镇,供水包括集镇和下属的主要行政村。 1、地质条件:,该地区地质上处于沉积平原,中部起伏平缓,地震烈度为7度,地基承载力为100KN/m2。水厂厂址平面为一荒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7.5m。 2、气象资料 1)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温度39o C,最低温度一15℃ 2)年平均降雨量106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535毫米,最小年降雨量542.31毫米 3)主导风向:东南风 3、最大冻土深度:100mm 4、地下水平均水位:0.51m 5、水源状况 水库地处该镇东南方向,周围山地丛林,植被覆盖率高,无生活、工业、矿区污染,水质有保障,水量充足,能满足供水要求。 常水位2.0m,最高水位3.56m,最低水位0.50m 水库外堤地面标高7.0m

超详细的概要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doc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2) 2.1需求规定 (2) 2.2运行环境 (2) 2.3系统部署图 (2) 2.4基本设计概念和类图 (3) 2.5结构 (4) 2.6功能模型描述 (9) 2.6.1招聘管理 (9) 2.6.2企业结构管理 (21) 2.6.3行政级别管理 (29) 2.6.4企业架构展示 (32) 2.6.5人事档案管理 (33) 2.6.6人事基础数据维护 (73) 2.6.7权限管理 (82) 2.7人工处理过程 (83) 2.8尚未问决的问题 (83) 3接口设计 (83) 3.1用户接口 (83) 3.2外部接口 (83) 3.3内部接口 (83) 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84) 4.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84) 5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 (85) 5.1表结构与数据结构图 (85) 5.1.1数据结构图 (85) 5.1.2表汇总 (87) 5.2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98) 6.1出错信息 (98) 6.2补救措施 (99) 6.3系统维护设计 (99)

概要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跟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描述了系统的概要设计,并为下一步的“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供依据,为系统测试人员提供测试依据。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测试经理、项目组长、系统开发人员。 1.2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2运行环境 软件运行环境 Windows 2000/XP/2003 Server操作系统; MS SQL Server 2000; Tomcat 5.0; Jdk 1.4; 硬件运行环境 Intel Pentium 2GHz或以上的CPU; 内存512MB,建议使用1GB内存; 硬盘至少有1GB可用空间; CD-ROM驱动器; 2.3系统部署图 用图例表示出系统实施运行中使用的服务器名称,Internet和各服务器之间的实施运作。

某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工程概况 第二章净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 2.1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与投加 2.2 消毒剂的选择 2.3 混合设备 2.4 絮凝池 2.5 沉淀池 2.6 滤池 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3.1 溶解池和溶液池 3.2 混合设备 3.3 絮凝池 3.4 沉淀池 3.5 滤池 3.6 清水池 第四章水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4.1 平面布置 4.2 高程布置

第一章绪论 1.1工程概述 1.1.1城市概述 该开发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该开发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目前该开发区已经成为湖南省及常德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该区内需水量较大,经有关部门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建一新水厂,从沅江取水。该区近期水厂设计规模3万m3/d,远期5万m3/d。 1.1.2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地理位置东径108;北纬27° (2)地形地貌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 气温:历年最高气温39 o C;历年最低气温-5 o C;常年平均气温18 o C 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冬季冰冻期:5天;土壤冰冻深度:0.1米 (4)土壤地质资料 土壤承载力:2.3 kg/cm2;浅层地下水离地面1.5 米 1.1.3水源状况: (1)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2)河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