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
当代青少年符号消费行为研究

当代青少年符号消费行为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对于消费行为已经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他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更加注重符号的消费,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表达个人的身份认同、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
研究当代青少年的符号消费行为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着重分析当代青少年的符号消费行为,探讨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地进行符号消费。
一、符号消费的定义与特点符号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购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以展现自我身份认同、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消费行为。
对于青少年来说,符号消费包括了购买名牌服装、奢侈品、手机、电脑、游戏等各种产品,以及参与各种时尚文化、流行音乐等。
符号消费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认同感:青少年在进行符号消费时,主要是为了表达自我、获取认同感和获得满足感,通过购买符号产品来塑造自己的认同和社会形象。
2. 社会地位的象征:符号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青少年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与他人进行比较和竞争。
3. 表达个性与情感:青少年通过符号消费来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表达情感,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可感。
二、符号消费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符号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心理行为,因此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 消费主义思维的塑造:符号消费会导致青少年形成消费主义思维,认为通过购买物品可以获得幸福和满足感,陷入物质至上的追求。
2. 自我认同感的形成:符号消费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表达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认同感,但若是过度依赖符号消费,可能会导致对自我的认同感不够牢固,造成自我价值感的不稳定。
3. 社会地位的追求:符号消费会让青少年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社会地位的象征,导致过度攀比和消费升级,产生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三、引导青少年健康进行符号消费的建议面对青少年的符号消费行为,社会各界应当给予关注和引导,引导他们进行健康的符号消费。
1. 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青少年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性对待商品的附加价值,避免因符号消费带来的经济压力。
《2024年“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范文

《“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篇一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与表达。
这其中,“人设”一词应运而生,并成为众多年轻群体的热门话题。
人们通过建构与维护自身的人设来塑造独特的身份认同,而这一过程伴随着符号消费的现象愈发显著。
本文将探讨“人设”迷群中的符号消费现象,以及其在身份认同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一)符号消费的定义与特点符号消费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仅关注其使用价值,更注重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社会象征以及个性表达。
在人设迷群中,符号消费主要体现在对特定符号的追求与模仿,以此来构建和强化个人形象。
(二)人设迷群中的符号消费行为人设迷群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追求特定风格的服装、饰品、言谈举止等符号,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身份。
例如,在时尚领域,人们追求品牌、款式等符号来展示自己的品味和身份;在社交媒体上,人们通过发布照片、文字等来构建和传播自己的人设。
三、人设与身份认同的构建(一)人设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人设是个人身份认同的一种表现。
通过构建和展示人设,个体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身份认同。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设的构建与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
(二)人设迷群中的身份认同形成人设迷群通过追求和模仿特定的符号,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外在形象的塑造,更是对内在价值观和情感的表达。
同时,人设迷群在互动与交流中,不断强化和巩固自己的身份认同。
四、人设迷群符号消费的影响(一)社会文化影响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它推动了时尚、美妆、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塑造了特定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尚。
然而,过度追求符号消费可能导致消费主义的泛滥和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二)个体心理影响对于个体而言,人设的构建与维护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为了维护和提升自己的人设,个体可能需要不断追求新的符号和消费更多的商品。
《符号消费视角下青年群体“制服”消费热潮研究》

《符号消费视角下青年群体“制服”消费热潮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消费已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手段,而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文化、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制服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热潮。
本文从符号消费的视角出发,探讨青年群体“制服”消费热潮的背后原因及其影响。
二、符号消费理论背景符号消费理论强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了满足实际需求外,更多的是追求商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即商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和文化内涵等。
在青年群体中,制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符号意义的消费品,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
三、青年群体“制服”消费热潮现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制服消费在青年群体中逐渐兴起。
无论是学校制服、工作制服还是时尚制服,都受到了青年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青年群体对于个性、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追求。
四、青年群体“制服”消费的符号意义1. 个性表达:制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能够很好地体现消费者的个性。
青年消费者通过穿着制服,展示自己的独特品味和个性。
2. 身份认同:制服往往与特定的社会角色、职业或文化相关联,具有身份认同的功能。
例如,学校制服能够让青年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环境,获得归属感。
3. 社会潮流:制服消费热潮是社会潮流的一种体现。
在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推动下,制服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消费者。
五、影响青年群体“制服”消费热潮的因素1. 文化因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制服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对青年群体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影响。
2. 社交因素: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发展,使得制服成为了一种社交符号,青年人通过穿着制服来展示自己的社交身份和圈子。
3. 心理因素:青年群体追求个性、独立和认同感,制服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服装形式,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青年群体“制服”消费热潮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现象是符号消费理论在实践中的一种体现。
当代青少年符号消费行为研究

当代青少年符号消费行为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符号消费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符号消费是指人们购买或使用某些物品、服饰或服务,以展示自己的身份、态度或观念。
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符号消费已经成为他们表达自我、追求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青少年符号消费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 多样化的符号选择当代青少年在进行符号消费时,拥有着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他们可以通过购买品牌服装、数码产品、文化娱乐商品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得青少年可以通过发布照片、视频等来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进一步丰富了符号消费的方式和形式。
2. 强烈的社交需求青少年对于符号消费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社交需求。
他们希望通过符号消费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获得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要。
这也就导致了一些青少年在符号消费上出现盲目追求、攀比心理的现象。
3. 快速更新换代随着时尚文化的迅速传播和更新,许多青少年对于符号消费追求的是瞬时的潮流感。
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饰往往不会长时间使用,因为这些产品很快就被新的潮流替代。
这也使得他们更加频繁地进行符号消费,以求跟上潮流步伐。
二、当代青少年符号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符号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家庭中,父母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消费态度和行为。
父母对于物质的态度、对于品牌的认知以及对于社会地位的追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符号消费行为。
2. 同伴影响与同伴的交往也对青少年的符号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同伴圈中,青少年往往会受到朋友们的消费行为、审美观念的影响,从而选择符合这些标准的产品和服饰来展示自己的形象。
3. 媒体和网络影响媒体和网络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青少年的符号消费行为也产生着深远影响。
电视广告、网络推广等形式的宣传不仅可以刺激青少年的消费欲望,还可以影响他们的潮流观念和审美需求。
《2024年“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范文

《“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篇一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份认同和个体形象的建设。
作为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设迷群的出现反映了这一趋势。
他们通过特定的符号消费,如时尚、语言、社交等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本文将围绕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展开研究,旨在探讨这一群体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
二、人设迷群与符号消费人设迷群是指那些在社交平台上通过符号消费来塑造和展现自己的人设形象的人群。
他们通常以追求个性化、独特性和符合自身形象需求的物品为标志,这些物品或符号通常被视为个人品味的体现。
例如,他们在购买时尚产品时,往往更加关注产品所传达的时尚符号,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
(一)符号消费的特征1. 个性化需求:人设迷群的消费行为往往基于个人需求和喜好,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和风格的商品。
2. 社交属性:人设迷群的消费行为往往具有社交属性,他们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3. 符号意义:人设迷群的消费行为中,商品所传达的符号意义远大于商品本身的价值。
他们更关注商品所代表的时尚、文化等符号意义。
(二)符号消费的动机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身份认同:通过消费符合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商品,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2. 表达个性:通过独特的消费选择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3. 社交需求:通过消费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满足社交需求。
三、人设迷群的身份认同构建人设迷群通过符号消费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他们通过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和风格的商品,以及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这种形象构建不仅包括外在形象的塑造,还包括内在价值观和信仰的传达。
(一)外在形象的塑造人设迷群通过选择时尚、前卫的商品来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
他们关注流行趋势,追求个性化、独特性的商品,以展示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同时,他们还通过化妆、穿搭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外在形象。
大学生符号消费的身份认同

大学生符号消费的身份认同符号消费日益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它也极大地影响着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及身份认同。
本文将探讨符号消费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阶层认同和群体认同所产生的影响。
全面、深入地分析大学生符号消费的实质,将有助于我们较为科学、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精神风貌和思想特征,从而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和多种消费方式。
近年来大学生消费成为高校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消费的现状批评和指责声音较多。
对此笔者认为在高校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消费群体,并且大学生的消费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应该对大学生消费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
本文试图从身份认同入手对大学生符号消费进行研究。
一、身份认同的内涵一般而言,身份认同主要是通过对某种意义的占有和表达而达到一种归属的目的。
这种归属大致可以分为个体归属和社会归属两个方面。
因此,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是一种内在的认同,“是一种内在化过程和内在深度感,是个人依据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
”后者则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某一共同体特定价值、文化、信念的一种接近的态度,其直接对象是人的行为的普遍和客观的社会意义,主要包括群体认同、阶层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这几个方面。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身份认同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过程,青少年期是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力图探寻“我是谁”、生命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影响其一生以及所有其他如工作、结婚等等的选择。
而这些问题的探寻是通过试验各种可能的角色来完成的,如选课、做各种临时工作、约会等。
青少年认同更倾向于被同龄人认同,而不是成年人或小孩子对他们的认同。
我国青少年拓展完善自我身份认同的主要是在大学时期。
如果说中学时期主要以成绩排定身份,进入大学则是青少年全方位的自我定位、自我认同的时期。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完成,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包括学习、参加社团活动、约会等形式。
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269-274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7 in Hans. /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17.63036文章引用: 罗舒伦. 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269-27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Research ProspectShulun Luo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Feb. 22nd , 2017; accepted: Mar. 13th , 2017; published: Mar. 16th , 2017AbstractSymbolic consumption is also calle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t is the consumption of the sym-bol value of the commodity. Through this kind of consumption, people can satisfy their own sym-bol consumption psycholog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ain psychology of symbolconsumption is ident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eneration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the perspective of money and values. And it probes into the ang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ymbol consumption. KeywordsIdentity, Symbolic Consumptio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罗舒伦西南大学,重庆收稿日期:2017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13日;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摘 要符号消费也叫炫耀消费和象征性消费,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人们通过这种消费,满足自身对于符罗舒伦号价值认同的符号消费心理。
《2024年“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范文

《“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篇一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现象。
人们通过构建和展示自己的“人设”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特别是在消费社会中,符号消费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人们不仅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关注其背后的符号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人设迷群在符号消费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及其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二、人设迷群与符号消费1. 人设迷群概述人设迷群指的是那些在社交平台上积极构建和展示自己人设的群体。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将自己的生活、情感、价值观等通过符号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关注。
2. 符号消费的内涵符号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仅关注其使用价值,更关注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情感价值。
符号消费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消费模式,其背后体现了人们对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3. 人设迷群与符号消费的关系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购买具有特定符号意义的商品或服务来构建和展示自己的人设。
他们关注的是商品背后的文化意义、社会认同和个人情感表达,而非单纯的使用价值。
三、人设迷群的消费行为特征1. 追求个性化与独特性人设迷群在消费过程中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独特设计、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和价值观的商品。
这些商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和社会认同感。
2. 重视社交认同与归属感人设迷群在消费过程中非常重视他人的认同和评价。
他们通过购买具有特定符号意义的商品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归属感。
这种认同感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是他们构建和维持人设的关键手段。
3. 消费行为的符号化人设迷群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
他们通过消费行为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这些情感和态度往往通过特定的符号来体现。
例如,某些品牌、款式或颜色的服装往往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地位象征。
四、人设与身份认同1. 人设的构建与维护人设的构建和维护是人设迷群的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269-274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7 in Hans. /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17.63036文章引用: 罗舒伦. 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269-27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Research ProspectShulun Luo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Feb. 22nd , 2017; accepted: Mar. 13th , 2017; published: Mar. 16th , 2017AbstractSymbolic consumption is also calle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t is the consumption of the sym-bol value of the commodity. Through this kind of consumption, people can satisfy their own sym-bol consumption psycholog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ain psychology of symbolconsumption is ident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eneration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the perspective of money and values. And it probes into the ang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ymbol consumption. KeywordsIdentity, Symbolic Consumptio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罗舒伦西南大学,重庆收稿日期:2017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13日;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摘 要符号消费也叫炫耀消费和象征性消费,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人们通过这种消费,满足自身对于符罗舒伦号价值认同的符号消费心理。
本文认为产生符号消费的主要心理是身份认同。
本文从身份认同角度探索符号消费的产生,通过符号消费的概念与身份认同的概念、金钱观视角和价值观视角,探讨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
并探讨符号消费研究的角度和意义。
关键词身份认同,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
消费已经不再仅仅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而是越来越多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的需求。
满足了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符号消费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社会。
在富裕的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许多人购买以及明显展示奢侈品,并且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1]。
符号消费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其研究横跨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因此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研究值得予以关注和重视。
2. 从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概念谈两者的关系身份认同一直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关注的研究重点。
符号消费同样也是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
目前关于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也是多角度,多方式的。
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发现从符号消费和身份认同的概念角度入手的比较少见,而概念本身是研究之源。
因此从概念的角度对符号消费和身份认同的关系进行分析,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2.1. 从身份认同的概念谈其与符号消费的关系身份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由环境所激发的认识和认识所促动而表达在一定环境中的互动过程,而认同的过程就是找出不同点与相同点并进行归类的一个过程[2]。
Weeks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从本质上来讲,认同给人一种存在感,它涉及个体的社会关系,包含你和他者的复杂牵连[3]。
Jenkin R认为,认同的过程就是追求与他人相似或者与他人相区别的过程[4]。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是人们获得其生活意义和经验的来源,它是个人对自我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5]。
符号消费中的符号意义,为人们追寻自我与他人的相同或者与他人相区别提供了物质载体,为此人们获得归属感。
身份认同概念的研究跨越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6]。
身份认同主要是对两个问题的概括,即我是谁以及我归属于哪种群体。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这是自我概念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7]。
黄铃指出,身份认同是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8]。
一方面,符号消费的符号性,能够使个体表达自我概念,并且通过这种表达不断加深自我认知。
另一方面,符号消费被赋予的群体标志和意义,满足了个体的群罗舒伦体归属感。
身份认同包含个体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种族认同、职业认同等。
在个体认同方面,Tajfel认为,个体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独特性的意识,由此,个体认同使个体在时空上确立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其他人。
在社会认同方面,Tajfel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所具备的资格,以及这种资格在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性[9]。
在种族认同方面,Smith等人认为,种族身份认同是对关于种族意义和其重要性等方面产生的态度和信念[10]。
在职业认同方面,Samia等人认为,职业身份认同是个人作为职业中的成员的自我定义,它和职业角色的制定有关[11]。
不同类型的身份认同,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消费手段而被满足。
例如:对于某种职业装的符号消费是对此种职业认同的一种表现之一。
2.2. 从符号消费的概念谈其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消费者作出的选择是受心理和社会影响的[12]。
人是作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和符号人等多种属性而存在着的,对于商品的消费动机和行为,也是由其经济心理、社会心理、文化心理和符号心理等多种心理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其复杂多样的心理动机和心理结构直接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整个消费行为和过程。
Schau等人认为消费是这样一种行为,它可以通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在社会中的定位来表现出自我,人们以自我相关性为标准在众多产品中做出选择,并对所选择的商品赋予与自己相应的身份认同,通过自己所选择并拥有的物品传达出自己想要展示的形象和喜欢的风格,进而营造出一个理想主义的自我身份及相应的认同[13]。
最早提出符号消费理念的是Veblen,他论述了“炫耀消费”这一概念,这种消费指向的往往不是物本身,而是物所承载的地位、身份、财富、品位等,即其符号价值。
符号消费以及符号消费显示出来的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关系中实现的,即是在交际过程中由客体(别人)来评价和认可的[14]。
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消费者总是模仿处于比自己高的社会地位的人们的消费方式,调控人们模仿的社会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社会组织也相应发生变化。
符号差异是一种边缘性差异,来源于对个性化的追求。
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对个性化的追求是一种极端的自恋式投入,它通过对消费品特征与消费主体的个性特征严格吻合的追求,来实现自我形象的外化。
从符号消费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符号消费也就是一种炫耀消费和象征性消费,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即是对于商品所蕴涵和指称的意义高于其所具有的使用价值的消费,通过这种消费,满足人们对于符号价值认同的符号消费心理。
符号消费行为出自于个体对身份的认同心理。
人们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认同进行建立和加强。
而其过程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并且也随着时代发展的多样性而缺少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样一个不断变化且不确定的过程也决定了身份的不确定性,要想实现身份的短暂确定只能依赖于不断的消费过程。
3. 金钱态度视角下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金钱态度是指个人对金钱的价值观念、金钱的伦理、金钱所代表意义的认知等[15]。
符号消费是金钱态度的一种行为表现。
金钱不仅融入人们的生活,也促使自我以十分微妙的方式与他人进行金钱比较的行为,比较的范围包含社会权力、品质、控制和自由[16]。
金钱是权力和控制力的象征,金钱引发某些负面态度和情感,金钱代表个人能力和成就,金钱在人际互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7]。
Tatzel认为金钱代表了权力、安全、成就,甚至是爱与邪恶[18]。
邱宜箴则认为金钱有自我肯定及负面的意义,而且在生活中必不可少[19]。
由此,可以看出在金钱态度视角下,由于金钱带来的象征意义,对自我权利、能力等的提升感,使个体产生了认同感。
个体通过符号消费体现个人能力,并且在人际互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罗舒伦同,并且通过这样的象征意义在群体中获得认同。
实验研究表明金钱可以缓解生理疼痛和社会痛苦,特别是社会排斥带来的痛苦[20]。
此外金钱除了镇痛效用外,还可以缓解生存焦虑[21]。
由此可以推断,由于金钱态度的提取给个体带来缓解痛苦的效用,因此个体愿意进行此类体验。
社会排斥带来的痛苦源于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符号消费则是通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在社会中的定位来表现出自我,因此符号消费是个体为了获得身份认同感而产生的行为。
4. 价值观视角下的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人们对特定产品或者品牌的偏好受他们所在社会的价值观的影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