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玉门新市区

合集下载

西出玉门分级介绍

西出玉门分级介绍

西出玉门分级介绍玉门是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祁连山南麓,是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

玉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玉门的分级进行介绍。

一、自然景观分级1. 一级景区玉门市拥有多个一级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是祁连山风景区。

祁连山是中国的重要山脉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闻名。

在祁连山风景区,游客可以欣赏到高山雪峰、峡谷风光、草原牧场等壮丽景观,还可以观赏到珍稀的野生动植物。

2. 二级景区玉门市还有一些二级景区,如阳关古道景区和玉门关景区。

阳关古道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道,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对于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 三级景区玉门市的三级景区较多,如敦煌莫高窟景区、玉门石窟景区、大柴旦湿地公园等。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以其独特的壁画和石刻而闻名。

玉门石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也有着精美的艺术作品。

大柴旦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保护区,是许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

二、文化遗产分级1. 一级文化遗产玉门市拥有多个一级文化遗产,如玉门石窟、阳关古道等。

玉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壁画和石刻。

阳关古道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道,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2. 二级文化遗产玉门市还有一些二级文化遗产,如玉门关、西夏王陵等。

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西夏王陵则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墓,是研究西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址。

3. 三级文化遗产玉门市的三级文化遗产较多,如莫高窟、敦煌古城等。

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以其独特的壁画和石刻而闻名。

敦煌古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保存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三、旅游设施分级1. 五星级旅游设施玉门市拥有一些高档的五星级旅游设施,如酒店和度假村。

简介

简介

玉门市市情简介
玉门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初置玉门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1949年9月玉门油矿和平解放。

1955年油矿区成立地级玉门市。

1958年玉门县政府由玉门镇南迁玉门油矿并入玉门市。

1959年玉门石油管理局成立,1961年市局政企分设,玉门市改为县级市至今。

2003年4月,玉门实施市政府驻地迁址工程;2006年9月,玉门市级四大班子在新市区正式挂牌。

2009年3月,玉门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

新市区玉关路社区简介
玉门市新市区玉关路社区现辖3个居民村,9个居民小区,常住2959户7185人,驻区企事业单位90多家。

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楼院党支部,7个楼栋党小组,共有党员93人。

社区有办公场所185㎡,设有书记主任室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个,一站式服务大厅(设有党建、民政、计生、综治、司法、禁毒、民调、劳动保障、文化、体育卫生、残联、医疗保险)等办事机构。

共有工作人员10人,30岁以下5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3人,书记兼主任1名、专职委员2人、社保专干1人、残联专干1人;社区组建了3支文化健身队,辖区共有商业网点498个、流动人口302人、下岗失业人员211人、残疾人58人、60岁以上老人560人,我社区共有低保户258户,548人。

玉门市市情简介

玉门市市情简介

中国石油的摇篮——玉门东镇 2979 、玉门镇 25015 、赤金镇 13508 、下西号乡 9432 、黄闸湾乡 8749 、柳河乡 9821、昌马乡 5531 、花海乡 12240、清泉乡 4101 、小金湾乡 4137、国营饮马农场 5206 、国营黄花农场6682 、官庄子企业公司1675、农垦建筑公司1739 、甘肃矿区19944。

历史沿革年,柳湖乡挂牌成立。

柳湖乡是省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过程中新建的乡镇,地处玉门市东北端,东、北邻花海镇,西连甘肃矿区,安置岷县移民1390户、6301人。

2000年以前以示范点的形式由省疏管局组织建设,2001年成立玉门市毕家滩移民工作指挥部之后,正式大规模开发和安置移民。

农业情况全市土地面积133.08万公顷,其中耕地2.87万公顷;水域1.22万公顷,园林牧草8.75万公顷,其它用地13.28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6.42万公顷。

农业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开创了品牌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培育开发了啤酒原料、饲草、棉花、绿色保健食品等新兴产业,建成了3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草王”饲草、“绿峰春柳”酒花、“参乐”南瓜粉、“沁馨”甜玉米、“花季”孜然、“雅丹”红花油等六大品牌产品。

工业状况相信,随着玉门油田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深入,她的社会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坐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居纪念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玉门市市长主持了开馆仪式。

故居于1994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赤金镇人民政府共同筹资修建,坐落在王进喜故居赤金镇和平村,嘉玉赤公路与312国道交汇之处,距玉门市区25公里,距国营四0四厂15公里处。

纪念馆由王进喜故居、王进喜铜像、王进喜生平事迹展示馆三部分组成,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和生平事迹。

玉门市地理环境

玉门市地理环境

玉门市地理环境
玉门市是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祁连山脉东麓,属于河西走廊的重要节点。

玉门市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河流、草原等多种地貌特征。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三个方面介绍玉门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玉门市地处祁连山南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

西部是
连绵起伏的祁连山,最高峰达5000多米,山间峡谷纵横交错。

东部是宽广的平原,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交汇处,使得玉门市的地势分布复杂多样,
景观独特。

气候特点
玉门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短促,昼夜温差较大。


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受祁连山的影响,市区气候湿润,山区气候干燥。


候条件适宜草原生长,是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自然资源
玉门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草原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
有煤炭、铁矿等,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适宜发展水利工程。

草原资源广阔,适宜
放牧养殖,是典型的畜牧业区。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玉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
支撑。

总的来看,玉门市地理环境独特丰富,地形地貌多样,气候条件适宜,拥有丰富
的自然资源。

这些特点为当地的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崛起玉门新市区

崛起玉门新市区

崛起的玉门新市区玉门市是我国古代西北丝绸之路地上的一个重镇,当时为何称之为玉门,当前有诸多看法。

据史料记载,东晋阚駰《十三州志》载:“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古地名,今嘉峪关以西至玉门市清泉乡一带,西汉设天县,东汉设延寿县,北周设延兴县,--笔者注)。

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

”“中国长城网•玉门关”载:“玉门关”是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之一,亦是汉长城最重要的关隘。

“丝绸之路”的南路和北路皆必经此关。

……相传西域和田等地进贡的美玉皆由塔里木盆地取道此关,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选派霍去病率骑兵万余长驱直入河西,大败五个匈奴王国,设置武威、酒泉两郡,亦置玉门县,为酒泉郡辖县之一,玉门之名已产生。

公元前111年析置敦煌郡,公元前109年,也就是玉门置县12年后筑玉门关,设兵把守,置都尉统领。

汉罢关屯更是西汉末年的事,由此可以肯定地说,先有玉门县,后有玉门关。

先置县有名的玉门,因后建关后起名的玉门关百年后罢关屯,徙其人于此而得名。

玉门因境内玉石山上石门周匝山间而名。

阚駰《十三州志》“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的地理环境描述是符合实际的。

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延寿县在酒泉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是也,汉遮虏障也。

”清代俞浩《西域考古录》载:“酒泉西六十里有嘉峪山,因产名玉叫玉石山。

”据考证,“玉石山”名称由来久远,“嘉峪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后的称谓。

玉石山产蛇纹岩,色黛绿,纹理天然生动,质地润泽细腻,即为古代玉料。

可见,由“玉石山”“石门”而变称玉门,顺理成章且寓意深刻。

玉门关因驻守玉门石关峡的军队移屯此关而得名。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河西匈奴五个王国,汉置武威、酒泉两郡,酒泉郡下辖九县中没有敦煌、瓜州任何一地,汉军可能尚未达距酒泉八百余里的敦煌,为巩固战果,就近在酒泉以西六十里,地势险要、地处玉门县的玉石山石关峡设关驻军把守。

微专题--矿产资源开发--以甘肃玉门为例(14张PPT)

微专题--矿产资源开发--以甘肃玉门为例(14张PPT)

(1) 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 大庆和玉门都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优势,两市选择 不同产业发展方向,试分析其原因。 (3) 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 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4) 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 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7)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12分)
【参考答案】(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 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 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 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 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 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改进石油化工,保护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三、玉门发展采取的措施 由于石油资源的枯竭, 2001年玉门油田的生活和办公基地搬迁 到酒泉,玉门市搬迁到玉门西部的玉门 新城,玉门老城只作为生产区,玉门老城 弃楼遍地。随看酒泉的迅速崛起,玉门 降级为酒泉的一个县级市。玉门老城石油 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大气、 水和上地污染。 2013年国家提出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甘肃地处 黄金地段,自然资源丰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 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 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 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 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 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 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 大庆和玉门都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优势,两市选择 不同产业发展方向,试分析其原因。 (3) 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 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4) 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 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学习铁人精神 弘扬核心价值观——铁人精神在玉门转型跨越发展中永放光芒

学习铁人精神 弘扬核心价值观——铁人精神在玉门转型跨越发展中永放光芒
门的转型跨越发展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
( 二) 铁 人 精 神 激 励 玉 门 浴 火 重 生 ( 二) 成 立铁 人 精 神 研 究机 构
玉 门市委 、市政府聘请 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公
落实 , 逐步形成 了发展 抓项 目的格局 , 并且为 以后玉 司 的领导 、 大 庆铁人纪念 馆负责人 , 以及 省 、 市领 导
和铁人精神研究专家 , 成 立了铁人精神研究会 , 编写 出版了《 走 近“ 铁人” 》 一书 , 发放到机关 、 乡( 镇) 及 学
玉 门市在 发展 中, 坚持以富 民兴农为 目标 , 推动 校 , 作 为铁人精 神教育读 本 ; 编写反 映铁人王进 喜一
实施先锋 富民行动 , 紧紧依靠党员干部群众 , 全 面开 生 艰苦创业 、 忘我奉献 的 3 0多个 小故 事册子 , 送 到
展农 民增 收项 目入村入户活动 , 积极推行 l O万亩 啤 市 民手中 , 学 习和继 承铁人精 神 ; 编写新时期玉 门人 酒原料 、 1 0万亩蔬菜 、 1 0万亩特色林 果 、 1 万亩韭菜 、 民发扬 铁人精神 、 顽强拼搏 的感人 事迹 , 走铁人精 神 1 0 0 0亩人参果 、 l O 0万只羊等特色农业项 目, 扩 大特 内 涵式 发展 道 路 。 色农业增效程度 , 提高广大农民增收水平。 ( 三) 铁人精神助推精准扶贫开发
F A z H A N ・ A z H A N L U N T A N
发 展
论 坛
学 习铁 人精神 弘扬核心价值观
— —
铁人精神在玉门转型跨越发展中永放光芒
口 王 建 军 王 泽 恩 马 振 晶
铁人 精神是 中华 民族传 统美 德与时代精神 的完
美结 合 ,它一直激励着 一代 又一代玉 门儿女艰 苦创

玉门附近好玩的地方

玉门附近好玩的地方

玉门附近好玩的地方
玉门附近好玩的地方有:
赤金峡。

有奇山、怪石、碧水、险峡的独特景致,是消夏避暑、观光
游览的理想之地。

花海驴牧场。

是进入敦煌的门户,有万亩花海、西部鸵鸟牧场等景观,还有沙漠帐篷、蒙古包等住宿设施供游客选择。

党河风情线。

是玉门市一条景观河,也是一条生态廊道,这里可以骑行、散步、垂钓,还可以欣赏到党河美景、日出和晚霞。

石油小镇。

这里有沙漠越野、吃石油饭、住石油纪念馆和退役井架房
屋等项目,是一个具有石油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

绿色沙漠度假村。

这里有沙漠风光,可以参观沙漠湖泊、观景台等景点,还有住宿、餐饮、沙漠娱乐等设施供游客选择。

除此之外,玉门附近还有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敦煌古城、玉门关
等景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崛起的玉门新市区玉门市是我国古代西北丝绸之路地上的一个重镇,当时为何称之为玉门,当前有诸多看法。

据史料记载,东晋阚駰《十三州志》载:“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古地名,今嘉峪关以西至玉门市清泉乡一带,西汉设天县,东汉设延寿县,北周设延兴县,--笔者注)。

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

”“中国长城网•玉门关”载:“玉门关”是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之一,亦是汉长城最重要的关隘。

“丝绸之路”的南路和北路皆必经此关。

……相传西域和田等地进贡的美玉皆由塔里木盆地取道此关,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选派霍去病率骑兵万余长驱直入河西,大败五个匈奴王国,设置武威、酒泉两郡,亦置玉门县,为酒泉郡辖县之一,玉门之名已产生。

公元前111年析置敦煌郡,公元前109年,也就是玉门置县12年后筑玉门关,设兵把守,置都尉统领。

汉罢关屯更是西汉末年的事,由此可以肯定地说,先有玉门县,后有玉门关。

先置县有名的玉门,因后建关后起名的玉门关百年后罢关屯,徙其人于此而得名。

玉门因境内玉石山上石门周匝山间而名。

阚駰《十三州志》“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的地理环境描述是符合实际的。

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延寿县在酒泉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是也,汉遮虏障也。

”清代俞浩《西域考古录》载:“酒泉西六十里有嘉峪山,因产名玉叫玉石山。

”据考证,“玉石山”名称由来久远,“嘉峪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后的称谓。

玉石山产蛇纹岩,色黛绿,纹理天然生动,质地润泽细腻,即为古代玉料。

可见,由“玉石山”“石门”而变称玉门,顺理成章且寓意深刻。

玉门关因驻守玉门石关峡的军队移屯此关而得名。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河西匈奴五个王国,汉置武威、酒泉两郡,酒泉郡下辖九县中没有敦煌、瓜州任何一地,汉军可能尚未达距酒泉八百余里的敦煌,为巩固战果,就近在酒泉以西六十里,地势险要、地处玉门县的玉石山石关峡设关驻军把守。

直至十年后的公元前111年析置敦煌郡,下辖六县,基本包括今敦煌、瓜州、肃北、阿克塞全部和新疆哈密、青海柴达木的一部分。

12年后的公元前109年筑玉门关,玉门石关峡不再设关,关隘西移、军队西移是正常之事,驻守玉门石关峡的军队移屯此关而得关名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历史上玉门由于是丝路重镇,边关要地,因此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国后,玉门更是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在共和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玉门市是甘肃省最早设市的工业城市之一,全市辖4镇9乡,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

境内有玉门油田分公司、核工业四零四厂、八零三电厂、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饮马农场、黄花农场等中央、省属大型企业、事业单位10余家。

2003年4月开始,市政府住址向玉门镇搬迁。

玉门镇是原玉门县城,历代所建玉门县城,几建几毁。

请康熙57年(公元1718年)筑靖逆城,周二里一分,高二丈六尺,南北两门,城楼两座。

乾隆24年(公元1759年),扩建旧城,周三里三分;门两座:南柔远,北绥德;瓮城两座,角楼4座、驰道两条。

城内房屋为土木结构。

民国时期,旧县城房屋主要为清代土木结构房屋和少量砖木结构房屋。

1939年3月,祁连山北坡的老君庙正式开发。

甘肃省油矿局委托上海杨子建筑公司代建油矿土木工,至1944年合同终止时,完成各类建筑约2万平方米,并修建部分矿区道路、井场、炼油厂厂基平整及部分管道的敷设。

同年11月,甘肃油矿局成立土木工程处,接受扬子公司撤离时留下来得土木建筑人员和设备。

至1949年9月,油矿建筑面积3.3平方公里,矿区房屋建筑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为7302人,建筑面积仅4,9平方公里。

1949年9月,玉门和平解放后,玉门油矿建设发展迅速。

1952年,新建职工住宅、宿舍5万多平方米。

1953年后油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居民区住宅、宿舍等随之大批建造。

1955年,在油矿所在地建立地级玉门市。

市区建设兴起,仅一个多月竣工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

为了更好地保障、服务于玉门油田生产建设,1958年,玉门县政府从玉门镇搬迁到玉门油矿,并入玉门市。

辖区内人口迅速增至8.5万,继而建成中罗友好热电站、工人文化宫、影剧院、石油工人影剧院4座。

另有石油职工医院、市人民医院3处,各类学校5所,还新建玉门专家大楼、工人招待所、玉门饭店、邮电大楼等10多幢。

市区面积大10平方公里。

1959年,玉门石油管理局成立。

1961年,玉门市与石油局分设,玉门市改为县级市至今。

市区建设,至1987年已达24.4万平方公里,人口6.7万人,共建成各类住宅楼124幢,21.7万平方米,最高住宅楼为6层。

各类住宅面积66万平方米,人均9.85平方米。

建成街道32条,总长度53.9公里。

同年,玉门镇建成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

翻新和新建街道9条,总长5.47公里。

1993年,玉门镇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供电线路4.7公里,安装4吨供热锅炉3台,供热管线8公里,完成覆盖2.5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系统。

建成集贸市场、幼儿园、学校、宾馆等公益性设施。

2003年4月,经国家民政部、甘肃省人民政府、酒泉市人民政府逐级批准,玉门市开始实行市政府驻地向玉门镇搬迁工程。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针,安照“靠绿建城、靠水养城、靠人立城、靠特色产业兴城”的建设思路,进行新市区建设。

为了筹措新市区建设资金,市里除了加大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五个建设”工作力度,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资金困难外,适时成立了天昊城投公司,依托城市土地、供水、供热等资源,加大项目资金和低息贷款的争取力度,先后争取资金1.3亿元,其中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410多万元。

同时动员各单位各部门,寻找门路,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筹措资金,还发动工商户积极投入资金。

由于全社会协调配合,上下联动,人人为新市区献计献策,出主意想办法,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至2008年,全社会累计完成投资6亿多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及迁址配套项目80多项,初步建成行政办公区、商贸小区、住宅小区等五个功能区;建成人民路、祁连路、玉苑路、广场路、永宁路、玉昌路、朝阳路、宝田路、安庆路、昌宏路、永安路、玉平路、昌富路等城市干道;建成25.6公里的高等级城市主干道路和覆盖城区5平方公里的城市给排水、供电、供热、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网络,还建成占地5.3万平方米的世纪广场和占地810亩的玉泽湖公园。

城市绿化面积达19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1%,绿地率达到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2平方米。

2006年9月,市上四大班子正式在玉门镇新市区挂牌。

自此,实现了3000多名干部职工和90%以上的市直部门以及绝大多数驻玉门单位搬迁至新市区办公创业的愿望。

玉门市新市区建设首先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利用境内丰富的风、石、水、土、光、油6大资源,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清洁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矿产品深加工、建筑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群体。

特别是风电产业,成为继石化产业之后又一大支柱产业。

玉门市南依祁连山脉,北邻马鬃山,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东西风的天然通道,被称为“世界风口”。

全市风能理论蕴藏量30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000万千瓦以上。

1996年,玉门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甘肃“十五”期间重点开发的风力发电场。

1997年5月,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为300千瓦的风电机组,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

经过十年的发展,2007年底,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万千瓦,成为甘肃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国第五大风电场,被誉为甘肃风电的摇篮。

2007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视察玉门风电场,提出打造陆上三峡的构想。

2008年8月27日,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甘肃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一项关系全局的大战略——关于建设河西风电走廊的思考》,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部署,我市风电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第五期特许权玉门昌马2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标,同时,有昌马第一风电场等5个项目共80万千瓦跟标建设。

2009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玉门昌马举行了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仪式,标志着中国风电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全市实施“攻风电、战百万”行动,拉开了甘肃风电产业规模开发的大幕。

2009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玉门风电场,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2009年12月25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中节能玉门风电场举行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并网发电仪式,玉门风电装机规模达到了108.6万千瓦。

2010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玉门风电场,对玉门风电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截止目前,玉门风电装机规模已达到151万千瓦,年内将突破200万元千瓦,初步形成了风电场、风电装备制造和电网相配套的新能源基地框架。

玉门风电也是中国风电的博览园,选用的风电机组由国外引进到国内自产,从小型实验机组发展到大规模开发的兆瓦级风电机组,风电机组已由300千瓦、600千瓦、750千瓦、850千瓦、1兆瓦发展到1.5兆瓦、2兆瓦、2.5兆瓦、3兆瓦、5兆瓦。

今后,玉门将按照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目标,继续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网架、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6+2”新能源产业群,即发展风能、光能、调峰电源、电网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核乏燃料处理等产业,走好风电、水电、光电、火电、核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子,力争到2015年把玉门建设成为各类发电装机规模达千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产业兴镇是玉门镇经济增长的又一突破口。

镇党委以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优质化、优质产品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按照“产业调特、品质调优、规模调大、效益提高”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围绕已形成的啤酒原料设施养殖、温室蔬菜和以劳务输转为主的三产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通过品牌农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立足于已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的莫高“飞农麦芽”、中汇“敦煌绿洲”、拓璞浸膏等品牌农业,以特色造优势、凭优势创市场,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

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典型示范引导、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实施“订单”蔬菜,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方式等促农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