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最新-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精品

最新-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精品

(四)合群性
牛是群居家畜,具有合群行为,群体中形 成群体等级制度和群体优胜序列,当不同 的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的个体混合时,通 过角斗决定顺序。
(五)运动
牛喜欢自由活动,在运动时常表 现嬉耍性的行为特征,幼牛特别活跃, 饲养管理上保证牛的运动时间,散栏式 饲养有利于牛的健康和生产。
(六)休息
牛每天需要9~12h的休息时间,表现为 游走、站立或躺卧,休息时反刍,咀嚼 食物,牛一昼夜至少躺卧睡眠3h。
(3)中躯 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后至腰角垂线之前,以背 椎、腰椎和肋骨为支架的中间躯段。其中以第七至第 十三胸椎为基础形成背,而腰以6个腰椎为基础,腹部 位于背腰 1、背: 以最后7~8个背椎为解刨基础的体表部位 2、腰: 以六个腰椎为解刨基础的体表部位 3、腹: 容纳消化器官的主要部位 (4)后躯 腰角以后的躯段,是以荐骨、骨盆及后肢诸骨为基 础的体表部位。
第三节 牛的生物学特征
一、一般外形特征 二、
一 一般外形特征
(一)体型
牛的体型与经济用途方向相一致,乳用牛体躯呈楔 形,肉用牛呈长方砖块形,役用牛前强体型。公牛头粗 重,短而宽,颈粗短;母牛头狭长而清秀,颈较细。
(二)角
牛角是在进化过程中,作为防御器官而保存 下来,角的形状因品种、性别有差异。
角 公牛:较粗短而直 母牛:较细长而圆滑 阉牛:较细长 眼 公牛:大而明亮有神 母牛:明亮而温和
嘴与鼻
嘴宽、上下唇整齐;鼻梁要正直、鼻孔要大、 鼻镜要符合本品种颜色。

连接头与躯干要自然,结合部位不应有明显的
凹陷。 (2)前躯 指颈之后、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前。
鬐甲;是以第二至第六背脊棘突和肩甲软骨为基础组成 的鬐甲是连接颈、前肢和躯干的枢纽。 长鬐甲对各种用途的牛都是优良的。公牛较母牛的高 而宽厚,阉牛居二者之间。 前肢 肩:广长斜肩与鬐甲接合良好,肌肉发达,是任何用 途牛的共同要求;而狭长肩则对任何种牛都不宜。 臂:介于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有长、短,肥、瘦等 不同类型。 下前肢:呈正常姿势,关节明显、干净,长短适中, 结实有力,蹄质致密,蹄与地面呈 45°- 50°角左右。 胸 宜宽深,说明心肺发育良好。

牛羊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应用

牛羊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应用

牛羊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应用牛羊是两种常见的牲畜,其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生产应用。

一、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应用:牛是反刍动物,其胃部分为四个室,分别为瘤胃、网胃、皱胃和瘤胃。

这种特殊的消化系统使得牛能够有效地消化纤维素,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草食性动物。

牛的骨骼结构强壮,四肢力大耐力高,因此牛在农业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牛可以被用来耕地、拉车、运输重物等,在草原地区也能作为牧草动物提供肉类和乳制品。

牛的繁殖能力较强,雌性牛每年可产一胎,而且喂养牛犊并不需要太多的投资。

因此,养殖牛也成为一种经济收益较高的生产方式。

牛的干肉、牛肉、牛奶和制成品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二、羊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应用:羊是乳制动物,其乳房有多个真正的乳头,这使得乳制品生产相对较容易。

羊的乳房结构使得羊奶可以被充分挤取和利用。

羊群通常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生存。

它们对温度和水分有一定的耐受性,尤其是山羊。

因此,养羊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

除此之外,羊对于提供食用肉和毛皮也具有重要意义。

羊肉是世界上重要的肉类供应之一,尤其在中东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此外,羊毛在纺织工业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羊还可以进行定向育种,培育出良种来提供给其他养殖户。

正规的羊肉牧场通常会使用良种,以提高肉质和产量。

三、牛羊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应用的共同特点:1. 都是反刍动物,适合以纤维素为主要饲料的草食动物。

2. 都能够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包括肉类、乳制品等。

3. 都具有强壮的骨骼和肌肉结构,可以用于农业工作,如耕地、拉车。

4. 都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以为养殖户提供经济收益。

5. 都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生存。

总结起来,牛羊作为重要的畜牧动物,具有许多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生产应用。

它们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还可以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纺织等工作。

此外,它们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第2章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1)

第2章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1)

第二章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第一节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牛在动物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普通牛家牛属统称为黄牛瘤牛非洲水牛—仍处于野生状态水牛属亚洲水牛牦牛属—牦牛种(全世界90%以上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第二节牛的生物学特征一、生活习性1、睡眠:每日睡觉1-1.5小时,因此夜间有充分的时间采食和反刍。

2、群居性:①放牧时,牛喜欢3-5头结帮活动。

②舍饲时,仅有2%单独散卧,40%以上3-5头结帮合卧。

③牛群经过争斗建立起优势序列,优势者各方面得以优先。

因此,放牧是牛群不宜过大,否则,影响牛的辨识能力,争头次数增加。

3、视觉、听觉、嗅觉灵敏,记忆力强(1)公牛的性行为主要由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所引起,并且视觉比嗅觉更为重要。

(鹿是嗅觉比视觉更为重要。

)(2)公牛的记忆力强,对它接触过的人和事,印象深刻,例如兽医或打过它的人接近它时常有反感的表现。

二、采食和消化特点1、采食:牛是草食性反刍动物,以植物为食物,主要草是植物的根、茎、叶和籽实。

(1)牛适宜在牧草较高的草地放牧,当草高未度超过5-10厘米时,牛难以吃饱,并会因“跑青”而大量消耗体力。

(2)牛有竟食性,即在自由采食时,互相抢食。

利用这一特性,群食可增加对劣质饲料的采食量。

(3)牛喜欢吃青绿饲料,精料和多汁饲料,其次是优质干草,低水分的青贮料,最不爱吃秸秆饲料,同一类饲料种,牛爱吃1立方厘米的颗粒料,最不喜欢吃粉料。

(4)牛爱吃新鲜饲料,不爱吃长时间拱食而沾附鼻镜粘液的饲料。

(5)采食时间,在自由采石情况下,全天采食时间大约为6-7小时。

(6)采食量与体重密切相关:2月龄-体重的3.2-3.4% 6月龄-体重的3.0% 12月龄-体重的2.8% 体重500㎏时—2.3%2、饮水○1牛的饮水量较非反刍动物大。

○2泌乳牛每产1㎏奶需水3—4㎏。

○3放牧饲养牛较舍饲牛需水多50%。

牛的需水量可按每㎏干物质需水3—5㎏供给。

养牛学 牛的生物学特性

养牛学  牛的生物学特性

盲肠:结肠末端附近的盲囊,能吸收挥发性脂肪酸,其他 消化作用不明显。能吸收食糜中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
直肠:结肠连接最后一段
肛门:直肠的末端
11:37:49
动物科技学院
39
二、牛特殊的消化生理现象
(一)反刍
牛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匆匆吞咽进入瘤胃,在 休息时再返回到口腔仔细咀嚼的过程
11:37:49
动物科技学院
28
(1)瘤胃纤毛虫
属厌氧类,分不同的种类,有“微型反刍动物”之 称 分解淀粉等糖类产生乳酸和少量挥发性脂肪酸 (VFA) 发酵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产生较多量的挥发 性脂肪酸 水解脂类、氢化不饱和脂肪酸、降解蛋白质及吞噬 细菌的能力 犊牛生长至3~4个月时瘤胃内才建立起各种纤毛虫 区系
11:37:49
动物科技学院
6
(四)毛色修饰基因(续)
显性黑班基因:显性基因Ps 能使非黑色牛的皮肤 出现黑斑,鼻镜、眼睑、乳房等部位尤为明显
显性白斑基因:显性基因In 能使单色牛的鼠蹊部、 腹下和尾帚出现白斑, In 基因在荷斯坦牛群中出现 的频率较高 季节性黑斑基因:Ns 上的隐性基因bs 辅导致非黑 色牛的被毛出现黑斑,这种黑斑的多少因性别、年 龄、季节和营养状况而有所变化
11:37:49
动物科技学院
29
(2)影响瘤胃内纤毛虫的数量和 种类因素
当日粮粗纤维含量高时,瘤胃内能够分解纤维素的 纤毛虫数量明显增加;当日粮中淀粉含量高时,瘤 胃内能够利用淀粉的纤毛虫数量增加 纤毛虫的数量还受饲喂日粮次数的影响,次数越多, 数量越多
瘤胃内的pH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饲喂高精 料日粮时,瘤胃内pH降至5.5或更低,纤毛虫的活 力降低,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的生物学特性
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瘤胃内具有微生物生存繁殖的适宜温度, 通常为 39℃ ~41℃; 瘤胃内容物的含水量相对稳定, 渗透压维持于接近血 液水平。 饲料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不断被吸收入血, 瘤胃食糜持 续地排入后段消化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 牛的消化器官
• 饲料发酵产生的大量有机酸, 被唾液中大量的碳酸氢盐和磷酸盐所缓 冲, 使pH 变动于5.5 ~7.5; 瘤胃内容物高度乏氧。 瘤胃上部气体 通常含CO2、CH4 及少量N2、H2、O2 等气体,H2、O2 主要 随食物进入瘤胃内, O2 迅速地被微生物繁殖所利用。 因此瘤胃内环 境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第2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 2.1 • 2.2 • 2.3
牛的习性与食性 牛的消化器官 奶牛的外形特征
返回
2.1 牛的习性与食性
• 2.1.1 牛的习性
• 1.合群性 • 牛的合群性很强, 合群性是实现奶牛群养的基础。 牛的这种本能与其
模仿行为相关, 当牛群中领头牛做某一动作时, 其他牛便跟着做同样的 动作。 • 2.牛的脾气 • 公牛往往比母牛好斗, 在某些情况下, 母牛也喜欢角斗。 牛的脾气与 人所施加的一切友善或粗暴行为有关, 打骂容易使牛产生踢人、顶人 的恶癖。 牛养成了踢人、顶人的恶癖后, 则很难纠正。 所以, 要树立 爱牛思想, 对牛进行科学的调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牛的习性与食性
• 当环境温度由下限临界温度下降时, 机体对寒冷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 。 开始阶段作物理调节, 呼吸频率由每分钟25 次可能降至15 次 左右。 皮肤水汽蒸发减少。 同时出现肌肉发抖(肌糖元分解)、甲状 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增加、体内脂肪氧化等。 持续低温, 牛的采 食量显著增加, 消化过程加强, 并且由于逐渐地适应这个过程, 基础代 谢有所增强。 牛在—定的低温下虽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但因体热散失 较多, 致使日粮净能的利用率降低。

牛的生物学特性(二)

牛的生物学特性(二)

牛的生物学特性(二)引言概述:牛是一种常见的哺乳动物,拥有许多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从牛的饮食习性、繁殖特点、生长发育、行为习性以及适应性方面,探讨牛的生物学特性。

正文内容:一、饮食习性1. 牛的饮食类型:草食性动物2. 牛的反刍行为:解释反刍的定义与作用3. 牛的消化系统:四个胃室的功能及特点4. 牛对食物的选择性:基于嗅觉和视觉判断食物的质量与安全性5. 牛的进食时间:分析牛在不同时间段的进食习惯与规律二、繁殖特点1. 牛的性成熟周期:牛的性成熟时期与正常生殖能力的发育2. 牛的交配方式: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的比较3. 牛的妊娠期:妊娠期的持续时间及其相关变化4. 牛的产犊行为:分析母牛产犊的行为表现与习惯5. 牛的繁殖季节适应性:受季节变化影响的繁殖行为与繁殖周期的调整三、生长发育1. 牛的生长速度: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度比较2. 牛的体型发育差异:分析肉牛和奶牛的体型差异及原因3. 牛的骨骼发育:分析牛的骨骼结构和成长过程4. 牛的体重变化:牛的体重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5. 牛的毛发发育:毛发的生长周期和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四、行为习性1. 牛的社会行为:分析牛在群体中的互动行为与等级制度2. 牛的警戒行为:分析牛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与反应3. 牛的活动范围:分析牛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习性与行为选择4. 牛的休息行为:牛休息的时间和方式与日常行为的转变5. 牛的环境适应性:适应不同气候与环境的能力与特点五、适应性1. 牛的高温适应性:牛的散热机制及适应高温环境的方法2. 牛的寒冷适应性:毛发的变化和蓄热能力对寒冷的适应3. 牛的海拔适应性:牛对高海拔环境的生理适应与行为调整4. 牛的水分适应性:解释牛对水源的需求和饮水行为的适应5. 牛的环境压力适应:分析牛对人类活动和改变环境的适应能力总结:通过对牛的饮食习性、繁殖特点、生长发育、行为习性以及适应性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的生物学特点

牛的生物学特点牛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属于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主要包括家牛、野牛和水牛等。

牛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学特点,包括外形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

外形结构方面,牛的身体较大,通常有四肢和尾巴。

它们的皮肤一般为厚实的角质层,可以起到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牛的头部较大,有两只长角,角可以用于抵御敌害或进行争斗。

牛的嘴部有坚固的牙齿,适合咀嚼纤维丰富的植物食物。

牛的胃有四个部分,能够进行反刍消化,这是其适应以纤维素为主食的一种生理特点。

在生理特征方面,牛的体温较高,一般维持在38-39°C左右。

牛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呼吸系统由鼻腔、气管和肺组成。

牛的呼吸系统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氧气,以满足其高能耗的需要。

牛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组成,其中胃具有反刍功能,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可供吸收的养分。

牛的泌尿系统包括两个肾脏、膀胱和尿道,用于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维持体液平衡。

在行为习性方面,牛是社会性动物,通常以群体形式生活。

牛群有一定的等级结构,有领导者和追随者之分。

牛的行为习性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食物供应和社会关系等。

牛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行为模式。

牛的活动范围较大,通常会在一定区域内觅食和休息,有时也会进行长途迁徙。

在繁殖方式方面,牛是以性交配的方式繁殖的。

雄性牛通常会与多个雌性牛交配,以增加后代的数量。

牛的配种季节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此时雌性牛体内的卵子最容易受精。

牛的妊娠期约为9个月左右,产仔时通常会选择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

新生的牛犊会在短时间内站立和吸食母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过渡到以固体食物为主的饮食。

牛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点的动物。

它们的外形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和繁殖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了解牛的生物学特点对于科学研究、畜牧业生产和保护动物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牛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2024

引言概述:牛是世界上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其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我们将讨论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然后介绍不同的牛品种,包括肉牛、奶牛、双用途牛和小型牛。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

然后,我们将讨论牛的生理特性,包括消化系统、繁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我们将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1.1原始牛的起源和分布1.2牛的驯化过程及影响2.不同的牛品种2.1肉牛品种2.1.1肉质优良的品种2.1.2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品种2.2奶牛品种2.2.1高产奶牛品种2.2.2优质奶牛品种2.3双用途牛品种2.3.1同时适用于肉和奶生产的品种2.3.2适应能力强的品种2.4小型牛品种2.4.1适合特定环境的品种2.4.2用途广泛的小型牛品种3.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3.1外部形态特征3.1.1体型和体重3.1.2颜面和四肢特征3.2毛色特征3.2.1基本毛色和花色3.2.2毛色与品种的关系3.3骨骼结构3.3.1骨骼结构与品种的关系3.3.2骨骼结构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4.牛的生理特性4.1消化系统4.1.1反刍消化系统4.1.2瘤胃和胃肠道的特点4.2繁殖系统4.2.1发情周期和受孕率4.2.2繁殖行为的特点4.3免疫系统4.3.1免疫系统的组成4.3.2牛的免疫机制5.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应用和重要性5.1农业生产的应用5.1.1肉牛品种在牛肉生产中的作用5.1.2奶牛品种在乳制品生产中的作用5.2科学研究的价值5.2.1牛的遗传研究5.2.2牛的生理学研究5.3文化和历史价值5.3.1牛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5.3.2牛在人类文化和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是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各种牛品种的特点,有助于选择适合特定用途的品种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养牛学第2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乳高峰,此后逐渐下降,高产牛一般高峰期稍迟,
持续时间长,下降较慢,低产牛则相反。 40 日 产 30 奶 20 量 10
高产牛 低产牛

1 2 3 4
泌乳月
9 10
使瘤胃pH值下降,与氨合成不易溶解的醋酸铵。 (2)灌服大量的冷水(20~30升)。 (3)重症病牛,可用硫代硫酸钠 50 ~ 100 克,静脉缓慢注射。
(四)氨化粗饲料
1、堆放稻草,密封,按稻草重的3%通入
液氨。 2、 按稻草重的3~5%称取尿素,并溶解 于20倍的水中,然后边堆稻草边加尿素水,最 后用塑料薄膜盖紧(用水泥窑或池更好)。
(2)占精料的3%;
(3)占日粮干物质的总量的1%; (4)每日每头限喂150~220g。
2.使用方法
(1)尿素青贮:按青料重量的 0.5 ~ 0.6%
将尿素配成33%的溶液,均匀喷在青料上装填。 (2)做成舔砖:由尿素、糖蜜、石灰、黄 泥、短稻杆、盐等搅拌晾干而成。 (3)拌入精料中喂。
(4)拌入粗料中喂。
峰,牛有夜间采食
的习惯。
三、合群性
牛是群居家畜,有群体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系。
“首领”牛的带领,对于放牧按时归队、有
序进入挤奶厅和防御敌害有重要意义。
四、运动与休息
牛喜欢自由活动,适量的运动有利于牛的健
康和生产。
牛每天需要 9~12 小时休息时间,休息时反 刍,躺卧睡眠至少 3 小时。
五、排泄行为
牛是随意排粪的动物,并常躺卧在被粪尿污 染的地方。成年牛每天的排粪尿量为 30 多公斤。 躺卧后刚起立时排粪较为集中。
蛋白氮--氨作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所以可 用非蛋白质含氮物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喂牛。 尿素是最常用的NPN饲料,硫铵、醋酸铵和 碳酸铵等都可喂牛,但含N量较低。

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役用牛的鉴定要点
上看一张皮 下看四肢蹄 前看胸膛鼓 后看屁股齐
肉牛:具有宽深而肌肉丰满的体躯。 役牛:具有骨骼结实、肌肉发达和强壮 有力的四肢。 奶牛:具有明显发达的泌乳器官。
牛外貌鉴定方法和体尺测量
外貌鉴定方法 1· 观察鉴定 2· 测量鉴定 3· 评分鉴定
10/9/2014
角 公牛:较粗短而直 母牛:较细长而圆滑 阉牛:较细长 眼 公牛:大而明亮有神 母牛:明亮而温和
嘴与鼻
嘴宽、上下唇整齐;鼻梁要正直、鼻孔要大、 鼻镜要符合本品种颜色。

连接头与躯干要自然,结合部位不应有明显的
凹陷。 (2)前躯 指颈之后、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前。
鬐甲;是以第二至第六背脊棘突和肩甲软骨为基础组成 的鬐甲是连接颈、前肢和躯干的枢纽。 长鬐甲对各种用途的牛都是优良的。公牛较母牛的高 而宽厚,阉牛居二者之间。 前肢 肩:广长斜肩与鬐甲接合良好,肌肉发达,是任何用 途牛的共同要求;而狭长肩则对任何种牛都不宜。 臂:介于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有长、短,肥、瘦等 不同类型。 下前肢:呈正常姿势,关节明显、干净,长短适中, 结实有力,蹄质致密,蹄与地面呈 45°- 50°角左右。 胸 宜宽深,说明心肺发育良好。
(三)特殊的消化生理 1.反刍
牛匆忙吞入的食物,在休息时,食团刺激瘤胃 前庭和食道沟的感受器,使瘤胃产生蠕动,食团反 送到口腔,混入唾液,反复咀嚼后再吞入瘤胃这一 过程称为反刍,反刍是对草食的再消化。 一般情况下,犊牛在2月龄后出现反刍现象,牛每 日反刍次数为9~18次,每次时间15~50分钟,每日 用于反刍时间约5~9h。
10/9/2014
乳井: 乳静脉在第八、九肋处进入胸腔所经过 的孔道
其粗细是说明乳静脉大小的标志 可用来鉴定静乳脉的的发育,尤其在干乳期 尻部: 要宽广,才能容下庞大的乳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牛反刍频率和反刍时间受年龄、牧草质量以及健康的 影响,幼牛日反刍次数要高于成年牛,采食粗劣牧草 比优质牧草反刍次数多,牛在发情期,反刍几乎消失 ,分娩前后,反刍机能降低。
2020/6/17
19
4、暖气
• 由于瘤胃中寄生大量的细菌和原虫,进行发酵 作用,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丙丁酸)和 多 种 气 体 ( CO2、CH4、NH3 等 ) 导 致 胃 壁 张 力增加,瘤胃由后向前收缩,部分气体由食管 进入口腔吐出,称为暖气,如果气体不通过暖 气排出,会通过肺进入血液,从而影响乳的质 量,牛平均每小时暖气17-20次,当牛采食幼 嫩带露水的豆科牧草或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 时,瘤胃发酵作用上升,产生大量气体。
2020/6/17
4
荷斯坦奶牛
2020/6/17
5
娟姗牛
2020/6/17
6
娟姗牛
2020/6/17
7
西门塔尔牛
2020/6/17
8
夏洛来牛
2020/6/17
9
二、牛的主要生理指标
• 1.血液指标 • 血液组成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
关,初生犊牛机体内部氧化还原反应比 成年牛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 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素含量降低, 这主要是与机体的代谢速度减慢有关。
2020/6/17
10
中国荷斯坦牛的主要血液指标
指标 初生 6月龄 12月龄 24月龄 成母牛
活 重 ( 30-40 170 300 480 5 5 0 -
㎏)
600
血 重 ( 3.5 ㎏)
13.2 24.6 35.4 47.6
红 细 胞 9.24 7.63 7.43 7.37 7.72 (亿 /ml)
2020/6/17
12
三、牛的生态适应性
• 1、温度
• 奶 牛 的 最 适 温 度 为 5 - 1 5 0 C, 在 - 1 0 C――250C 范 围 内 , 奶 牛 产 奶 量 不 会 有影响,高温与低温相比,奶牛对高温 更为敏感,当气温高于280C,奶牛将会 产生热应激,产奶量将下降,公牛的精 液品质降低,母牛的受胎率会下降。
白 细 胞 7.51 7.61 7.92 7.35 6.42 (十万
/ml)
2020/6/17
11
2、脉博、呼吸和体温
• 牛正常体温范围为37.50C-39.10C,初 生犊牛脉博70-80次/分,成年牛40-60 次/分,泌乳牛和怀孕后期的母牛比空怀 母牛高些,牛的正常呼吸次数为20-28 次/分。
2020/6/17
13
2、湿度
• 气温在240C以下,空气湿度对奶牛的产 奶量、乳成分以及饲料利用率都没有明 显影响,但当气温超过240C时,相对湿 度升高,奶牛产奶量和采食量都下降, 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产奶量下降,乳 脂率减少。
2020/6/17
14
第二节 牛的消化特征
• 1、口腔
• 牛无上切齿,其功能由坚韧的齿板代替 ,牛舌长而灵活,可将草料送入口中, 舌尖有大量坚硬的角质化乳头,这些乳 头有助于收集细小的颗粒料,牛的唾液 腺很发达,能分泌大量混合液体,有助 于消化。犊牛有20枚,成年牛有32枚牙 齿
2020/6/17
20
2020/6/17
18
3、反刍
• 牛采食时非常粗糙,饲料未经仔细咀嚼即吞咽入胃, 在休息时,在瘤胃中经过浸泡的食团刺激瘤胃前庭和 食管沟感受器,引起瘤胃的逆蠕动,食团再逆呕回口 腔,经过仔细咀嚼混入唾液,再吞咽入胃中,这一过 程称反刍。
• 牛反刍行为的建立与瘤胃的发育有关,犊牛一般在3- 4月龄开始出现反刍,成年牛每天反刍9-16次,每次 15-45分钟,每天用于反刍时间约为4-9h。
2020/6/17
15

003 上切齿+上犬齿+前臼齿
• 犊 牛: =

403 下切齿+下犬齿+前臼齿

0033 上切齿+上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 成年牛: =

4033 下切齿+下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2020/6/17
16
2、复胃
• 牛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牛的瘤胃容积较大,成年奶牛的瘤胃 容积约为200L,黄牛约为100L,约占胃 总容积的80%,瘤胃中含有大量微生物 ,分解粗纤维,网胃可以进行水分的再 吸收,瓣胃是将食物进一步研磨,并将 稀软部分送入皱胃,皱胃有消化腺,能 分泌消化液,将食物进一的瘤胃含有大量微生物,能将粗纤维分解产 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丙丁酸),乙酸可以 合成乳脂,丙酸合成体脂肪,瘤胃还可以将饲 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部分氨基 酸 氮、又氨被基分酸解和成小氮肽和重CO新2,合瘤成胃菌又体可蛋以白将,分供解机的体 利用。
• 瘤胃微生物还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饲料中的脂肪能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粗纤维消 化率。
2020/6/17
1
第一节 牛的生态特征
• 一、毛色特征 • 中国荷斯坦牛 黑白花、黑白相间 • 娟姗牛 深浅不同的褐色或者灰色、尾帚
为黑色
• 西门塔尔牛 黄白花或红白花,头与四肢 下部白色
• 夏洛来牛 全身白色 • 秦川牛 紫红色,有深浅
2020/6/17
2
荷斯坦奶牛
2020/6/17
3
荷斯坦奶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